少林寺的历史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拓跋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
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
元代初,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并统领嵩岳一带所有寺院。福裕和尚住持少林期间,创建了钟楼、鼓楼,增修廊庑库厨。
嘉靖时期,日本倭寇袭扰中国沿海,少林僧侣抗倭有功,因此政府大规模修整寺院,少林寺还享有官府所赐予的免除粮差等特权。其后,少林僧人至少有六次被明朝政府征调,参与战事,并屡建功勋。
民国元年(1912年),登封县僧会司僧会云松恒林和尚被地方士绅推举为少林保卫团团总,他购置枪械,组织保卫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政府颁布新的宗教政策以来,随着国家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少林寺继承和发扬自己独特的优良传统,先后恢复禅堂,每年举行精进禅七。
2015年2月23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向新南威尔士州肖尔黑文市市长支付约4162万澳元(约20405万人民币)的支票,结清购地所有款项。
扩展资料:
少林寺的文化价值:
嵩阳书院是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文物 、宋代的四大书院之一,又是洛派理学传播和发展中心,历代有很多知名学者到此讲学和学习,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嵩阳书院的汉封将军柏和大唐碑,号称“稀世珍宝”,吸引了众多的游人,成为嵩山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象征。
少林寺寺内外碑铭繁多,其中元代碑铭不仅数量可观,且大都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它是研究元代宗教、政治、历史、书法艺术、中外交流的不可多得的实物文献。在少林寺甫道右侧“慈云堂”碑廊里,奇碑珍铭琳琅满目。其中有两通面南而居、巍然屹立的大碑,西边的一通就是“大元赠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晋国公少林开山光宗正法大禅师裕公之碑”。
-少林寺
百科上说的是明朝天启年间,但是从任何地方看都跟明朝没什么直接联系,首先,太监是不可能称帝的(不能传宗接代,无后)其次,明朝天启年把持朝政的是魏忠贤,天启皇帝喜欢干木匠活,明朝有跟荷兰的澎湖之战;但剧中的王琪听都没听过,而公主更是连封号都没有,所以,该剧虽然设定为明朝天启年为背景,但实际跟当时的朝代没有任何关联
纯手打,望采纳。
少林寺传奇藏经阁剧情是拟发生在明朝天启年间,即明熹宗朱由校。
-----------------------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同父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朱由校在位期间,客氏与魏忠贤专权,任他们制造“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
禅宗是释迦牟尼的教外别传,指明了不立文字。宗门之下修行有成的,还要到佛教门下的经典里去对照、验证修行是否有成,光拿自己的口头禅哄弄人是不行的。
达摩在少林传法,后来禅宗遍及中华大地,少林就算是宗门的一支吧。
藏经阁就是汇总教门大量经典的地方,教门的典籍汗牛充栋,各门各派的都有,释迦牟尼讲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不能因为宗门可以了悟实相,就不允许教门经典的存在了。 事是事,理是理,不能明理废事,也不能明事废理。
在金庸笔下,少林是中原武林正道中的泰山北斗,既出世又入世,藏经阁无数秘籍引得武林中人趋之若鹜。在各类影视剧中,武打明星和特效更是将少林功夫演绎得神乎其神,甚至冲出亚洲享誉世界。而在现实世界中,少林寺坐落在河南嵩山,是国家5A级景区,常年游人如织。
到底现实和传说哪一个是真实的少林?武功秘籍是否真的存在?且看《功夫少林》团队带你走进少林!
传闻NO1:武僧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坊间一直流传武僧吃肉喝酒的传闻,然而实际情况是,武僧每天以豆类、谷物等素食为主,连吃鸡蛋都是罪过罪过!虽然有人说鸡蛋中未受精卵不能孵出小鸡,不算犯下杀生戒条。但素食不仅是为了持戒,更重要的是保持对众生的慈悲心。因此为避免误食众生肉,还是不吃蛋为妙。
现实中的藏经阁以藏佛经为主,而藏有的武术古籍也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另藏经阁,“藏”字少了半边,意指曾经寺院多次被毁,警示后人好好保护经书。
“施主请回吧,贫僧已皈依佛门,自此世上不再有此人,只有法号“伏魔”。少林僧人的入世生活真的如台词所说吗?
实际上,我国现可选择出家或俗家修炼,还可参与全国高考,并自由决定去留。
传说禅宗初祖达摩曾在此洞中面壁九年,每日坐禅入定,度化了无数有缘人。影视剧中更是将其渲染至仙气环绕。
今日的《走进少林》暂告一段落,请继续此时锁定 手游 戏《少林伏魔录》专区,不见不散!
>>揭秘坊间十二传闻 《功夫少林》带你走进少林(中)
>>揭秘坊间十二传闻 《功夫少林》带你走进少林(下)少林寺的历史
本文2023-10-23 05:15: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0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