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与军机处仅一墙之隔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养心殿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与军机处仅一墙之隔,第1张

养心殿建筑群为一封闭院落,主体建筑呈工字形,分为前殿、后殿。前殿面阔、进深各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接抱厦六间。明间设宝座,上悬雍正皇帝御书中正仁和匾。东暖阁为慈安、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处。西暖阁辟为数间隔室,有勤政亲贤、三希堂、无倦斋、长春书屋、小佛堂、梅坞等。后殿东为体顺堂,西为燕禧堂,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的寝宫。

日前,正在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正在进行百年来首次大修的养心殿,预计将于2020年完工。届时,养心殿开放面积将超过六成,与现在的隔窗欣赏不同,游客们可以走进养心殿内部参观。

爱看清宫剧的人都知道,养心殿乃是皇帝的寝宫,是封建时代皇权的中心。养心殿里到底什么样?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起初,它并不是皇帝的寝宫。清康熙时期,内务府在此设置专为皇室造办宫廷活计的诸多作坊,称养心殿造办处。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皇帝去世后,即位的雍正皇帝并没有搬到乃父的寝宫乾清宫去住,而是将西侧遵义门内暂时用作为父守孝之苫次的养心殿辟为皇帝寝宫。这一住就是两百多年,雍正后历朝皇帝都将这里作为他们在紫禁城中的寝宫,直到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出宫。

养心殿不仅仅是皇帝生活起居的宫殿,还是他在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办公场所。每天皇帝晨起之后,用过早膳,要到养心殿前殿与群臣议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常朝(上朝)。朝后皇帝会到前殿西侧的勤政亲贤或单独召见官员,或批阅章奏,勤政亲贤南窗外布置有围板一圈,用以隔绝外间,当皇帝单独召见官员时,内监也要回避,非常私密。值得一提的是,养心殿在位置上与雍正年间设立的军机处只有一墙之隔,皇帝与诸大臣商讨军国大事十分便利,这也是皇帝乐于居住在这里的重要原因。

公事完毕,养心殿强大的生活功能便发挥出来。这里有皇帝观览古籍字画、吟诗写字的书房三希堂,有供他虔诚礼佛、早晚瞻拜的秘密佛堂,甚至还有一处专为帝后服务的御膳房——经常做一些时令小鲜供皇室享用。总之,养心殿前殿办公、后殿就寝的功能性格局,极大地便利了皇帝的公私生活。

作为皇帝在紫禁城中行走的核心区,养心殿曾经发生过很多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1839年,道光皇帝在这里与林则徐一起筹划禁除鸦片的方案。太平天国战争后期,两宫太后在这里与军机大臣日夜值守,布防、筹剿太平军,并最终收到了所谓的红旗捷报。晚清与列强签订的诸多不平等条约,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养心殿中圈阅允准的。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携宣统皇帝溥仪在这里召开了清朝最后的御前会议,宣读了《退位诏书》,宣告了统治中国268年之久的大清王朝的覆灭。此外,历史上,顺治、乾隆、同治三朝皇帝就是在养心殿的龙床上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虽然早在1860年10月,紫禁城便与摄影术结缘,但此后直到1900年的40年间,摄影术几乎没有再走进过宫墙一步。直到八国联军占领皇宫期间,紫禁城的影像才开始大量留存。此次我们选取的养心殿旧影,拍摄于1900年及1922-1924年这两个时间段。这两个时期是紫禁城留下照片较为集中的年代,从中可以管窥养心殿百年来的历史变迁。

更多(14张)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

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名拟旨,参与军务,后逐渐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其地位远远高于作为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宣统三年(1911年)4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中文名:军机处

别名:军机房、总理处

设立时间:清朝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

职能: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

地位: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主要成员:军机大臣及军机章京

设立者:雍正皇帝

一、朝代

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

二、出现原因

军机处最初设置的最直接原因是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加强皇权是创立军机处的根本原因。

三、影响

①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②从军机处在清王朝国家机构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成立逐步取代了满族贵族议政制度,消弱了内阁承旨出政的权力。

③军机处的建立之初, 加强了雍正的统治, 因而为迅速稳定社会秩序, 恢复经济繁荣,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④军机处的创建提高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效率。

四、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