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在中国历史上地震是什么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3收藏

四川汶川在中国历史上地震是什么的?,第1张

历史上关于汶川地震的记录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了对地震的记载。《竹书纪年》写道:“夏帝发七年泰山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载,距今已有3800多年了。在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我国已开始详细描述地震。《春秋》、《国语》和《左传》等先秦古籍中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述,保存了不少古老地震的记录。从汉代开始,地震就作为灾异记入各断代史的“五行志”中了。宋元以后地方志发达起来,地震也被作为灾异记入志中,地震史料大大增加。除了这些官修的正史、方志外,许多私人写的笔记、杂录、小说和诗文集中也有地震的记载,而且往往附有生动的描述。此外,碑文中也有历史地震的记载。笔者粗略地查阅了一下,在四川汶川县地区有关地震灾害的历史记录大致有这些: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十二月壬子,北川发生了46级地震,烈度6度,史书记载:“石泉军(今北川县)屋瓦尽落。地震三日,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三年正月辛酉:“四川汶川县地震,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九年十月丙子:“四川汶川县及威州俱地震有声。”《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二月辛卯:“四川汶川县初八日地震,至日,复震,俱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闰七月壬辰:“四川汶川县地震,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十二月丙辰:“四川小河叠溪守御千户所,及岁茂、汶川等州地再震,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十七年正月丙子:“四川威州及汶川县,地震有声如雷。”《明武宗实录》正德元年十月壬申:“茂州、汶川县地震。”《明武宗实录》正德九年冬十月乙卯:“四川茂州及汶川县地震。”《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十五年七月乙卯:“松潘、茂州、汶川等处地震数日。”清顺治十四年三月八日,汶川发生6级地震,烈度6度。有关书中记载房屋城垣多倾。山崩石裂,江水皆沸。压死男妇无数。自三月三日地震有声,昼夜不间,到四月初九地震乃止。清乾隆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汶川、灌县发生55级地震,烈度6度。有关书中记载汶川县境内桥梁、道路多损坏。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县以北60公里的叠溪镇发生震级为75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震源深度为61千米。据史料记载,地震发生时,地吐黄雾,城郭无存;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坠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至600米,叠溪镇从此不复存在。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地震属震群型,主震之后又发生22日67级地震和23日72级地震。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最大半径1150千米。震后连降暴雨,造成山崩、塌石、泥石流等,致使农田、道路、河床等破坏严重,通讯中断。地震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山区,加之震前已有预报,采取了人员撤离的措施,因此,人员伤亡仅为800余人,其中轻伤600余人。来源:老来乐

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朝代是明朝。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陕西渭南、陕西周浦发生强烈地震,83万多人遇难。这次地震是我国历史上有明确文字记录的最大一次地震。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有记载的地震历史长达4000多年。从公元前1177年到公元1969年,除数据不准确外,5级及以上地震共2097次(部分数据由史料推断)。有记录的8级及以上地震有18次。

据专家统计,随着中国历史年代的变化,地震的次数、年均地震次数和占总地震的比例,都是有差异的。明朝(1368年)之前,地震记录相对比较少,明清两朝,每年记录一两次左右,但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地震记录猛增。

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使得中国地震记录的区域空间也随之扩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科技发达,人类对地震的观测和记录也更为频繁和准确。

另外,经考证,中国水平最高的地震文章或许不是出自科学家之手,而是出自康熙皇帝。顺治康熙两朝,发生过3次8级以上地震,1679年的三河-平谷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发生在首都区域内的8级地震,当时死亡5万人,故宫被损。随后康熙皇帝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和赈灾措施。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引起的地震称为结构性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最大,约占世界地震的90%。

2、火山地震

火山岩活动、气爆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火山活动地区有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种类型的地震仅占全球地震的7%。

3、塌陷地震

火山岩活动、气爆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只发生在火山活动区,仅占全球地震的7%。

4、诱发地震

库区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种类型的地震仅发生在一些特殊的水库、油田地区。

中国最早有地震记载的朝代是帝舜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另外,最早指出《竹书记年》,中提到“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来朝”。帝指舜帝,夏后指大禹,大禹征三苗的时间,在帝舜三十五年。

由于科学的不发达,古代的人们对地震发生的原因不是很清楚,常常把地震的发生归因于拥有巨大力量的神灵在作怪,并产生很多传说,如前文提到的地牛翻身、日本的“地震鲶”等。当然,这些荒诞不经的传说都是不科学的。

早期的地震记载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顽强地与地震灾害作斗争,留下了大量的历史记录资料,观察并记载了详细的地震前兆现象,积累了许多防震抗震的经验知识,在地震的预测和抗震方法的探索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关于地震的记录开始很早,晋代的《竹书纪年》记载,帝舜时期“地坼及泉”、夏桀末年“社坼裂”,这些现象可能是关于地震的最早记录。战国时期晚期(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季夏纪》里记载了“周文王立国八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这一记载明确指出了地震发生的时间和范围,是我国地震记录中具体可靠的最早记载。此外,在《诗经》、《春秋》、《国语》和《左传》等先秦古籍中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述,并保存了不少古老地震记录。从汉代开始,地震就作为灾异记入各断代史的“五行志”中了。宋元以后地方志发达起来,地震也被作为灾异记入志中,地震史料大大增加。除了这些官修的正史、方志外,许多私人写的笔记、杂录、小说和诗文集中也有地震的记载,而且往往附有生动的描述。历代的一些“类书”,如宋代编的《太平御览》、清代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等,还按分类收集了不少地震资料。此外,碑文中也有历史地震的记载。

早期的地震预测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对地震前兆现象的观察来预测地震,这方面的记载非常丰富,并且成功地预报、预防了一些地震。例如清文宗咸丰五年(1855年),辽宁金县地区的人民根据地声预报了一次破坏性地震。劳动人民预测预报地震,不只是限于个别地震前兆,他们还以综合的观点,对预报地震的前兆现象作了概括。例如清高宗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编写的《银川小志》,记载清初一位在官府做饭的炊事员和几位老乡共同总结出了预报地震的前兆,书中说,宁夏地震“大约春冬二季居多,如井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围吠,即防此患”。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劳动群众除了认为宁夏地震发生的时间有春冬二季居多的特点外,更加重要的是,提出了井水变化、地声和动物异常跟地震的关系,已经有了综合多种前兆现象来预报地震的思想。

早期地震预测工具——地动仪

在地震知识不断积累的基础上,东汉时期的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它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够观测到地震发生方位的仪器。候风有候气的意思,古人认为地震是由地气所吊起的,因而以此为名。关于张衡地动仪的记载,见于《续汉书》(司马彪)、《后汉纪》(袁宏)、《后汉书》(范晔)三部史书。这些史料记述了地动仪的外观、内部结构、工作过程以及验震情况。

据《后汉书》记载,地动仪以精铜铸造而成,圆径达八尺,外形像个酒壶,机关装在樽内,外面按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各设置一条龙,每条龙嘴里含有一个小铜球,地上对准龙嘴各蹲着一个铜蛤蟆,昂头张口,当任何一个方位的地方发生了较强的地震时,传来的地震波会使樽内相应的机关发生变动,从而触动龙头的杠杆,使处在那个方位的龙嘴张开,龙嘴里含着的小铜球自然落到地上的蛤蟆嘴里,发出“当当”的响声,这样观测人员就知道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发生了地震。仪器制成不久便测出顺帝永和三年二月初三在陇西发生的地震,可见仪器灵敏度相当高。但由于统治者对于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不够重视,所以张衡在地震方面的研究和发明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地动仪创造出来以后,不仅没有得到推广使用,就连仪器本身也没能受到保护而留存下来。

中外学者经过研究,给予了张衡地动仪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利用惯性原理设计制成的,它的基本构造符合物理学的原理,能探测地震波的首先主冲方向。近代的地震仪在公元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张衡地动仪基本相似。和外国相比,张衡地动仪要比西方类似仪器的出现早约1 700年。

知识点张衡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四川汶川在中国历史上地震是什么的?

历史上关于汶川地震的记录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了对地震的记载。《竹书纪年》写道:“夏帝发七年泰山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载,距今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