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文言文列表
1 上海初三有哪些文言文
今年中考老师要求我们背的
孔孟论学里只有孔子的4则
曹(kui打不出来) 论战
小石潭记全文
陈涉世家第一节
蜀相
早梅
梅花绝句
步出夏门行
勉学里第二节 然人有坎壈。无见者也
黄生借书说全文
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四块玉别情
岳阳楼记只要理解就好 不用背出来
醉翁亭记全文
唐雎不辱使命全文
出师表全文
挑花源记全文
捕蛇者说全文
东坡
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
鹊桥仙
满江红
好像就这些了吧
至于文言文的书么
我们班几乎全买的是 初中古诗文 讲解与训练
九年级的是黄的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都有
2 求(上海的)初中文言文常用词简表65个,要有词义、例句、出处沪教版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
序号例词词义例句出处
1比① 并列,靠近
② 比较,相比其两膝相比者
比吾相邻之死则已后矣核舟记
2鄙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3兵① 兵器,武器
② 兵士,军队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一老河兵闻之出师表
河中石兽
4病① 疾病,生病
② 疲劳,困苦不堪未果,寻病终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桃花源记
捕蛇者说
5察观察,明察,识别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曹刿论战
出师表
6彻穿透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7乘① 坐,驾(战车)
② 趁着,引申为“冒着”公与之乘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曹刿论战
登泰山记
8从① 跟从,跟随
② 顺从,听从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9当① 对着,面对
② 在,正在
③ 当前
④ 占着,把着
⑤ 应当
⑥ (dàng)相抵,当作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者
咨臣以当世之事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出师表
捕蛇者说
10道① 路,途
② 思想,道理,主张
③ 说,谈论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不足为外人道也小石潭记
出师表
出师表
桃花源记
11得① 得到,获得,找到
(知道,了解)
(看到)
② 得当,合适
③ 能够,可以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吾不得而见之矣捕蛇者说
登泰山记
捕蛇者说
桃花源记
出师表
黄生借书说
12定① 安定,稳定
② 平定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出师表
出师表
13伐① 砍伐
② 进攻,征伐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十年春,齐师伐我小石潭记
曹刿论战
14犯① 侵犯
② 触犯,冒犯
③ 冒着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周亚夫军细柳
出师表
捕蛇者说
15方① 方形
② 方圆,周围
③ 地域,区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登泰山记
愚公移山
出师表
3 上海市语文文言文中考篇目一文言文文章:
1陋室铭(刘禹锡)2爱莲说(周敦颐)3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4伤仲永(王安石)5周处(《世说新语》)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7卖油翁(欧阳修)8核舟记(魏学洢)9黔之驴(柳宗元)10黠鼠赋(苏轼)11狼(蒲松龄)12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13公输(《墨子》)14庄子钓于濮水(《庄子》)15曹刿论战(《左传》)16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7小石潭记(柳宗元)18孔孟论学(前四则《孔子》后两则《孟子》)19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郑燮)20黄生借书说(袁枚)21问说(刘开)22卖柑者言(刘基)23岳阳楼记(范仲淹)24醉翁亭记(欧阳修)25记承天夜游(苏轼)26陈涉世家(司马迁)27出师表(诸葛亮)28桃花源记(陶渊明)29捕蛇者说(柳宗元)30登泰山记(姚鼐)
二列为课文中的诗词曲:
3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32望岳(杜甫)33饮湖上出晴后雨(苏轼)34黄鹤楼(崔颢)35山居秋暝(王维)36送友人(李白)37登高(杜甫)38卖炭翁(白居易)3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40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41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42如梦令(李清照)43一剪梅(李清照)44诉衷情(陆游)4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辛弃疾)4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47四块玉别情(关汉卿)48天净沙秋(白朴)49天净沙秋思(马致远)50水仙子 咏江南(张养浩)
三每周一诗:
5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52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5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54凉州词(王翰)55书愤(陆游)56过零丁洋(文天祥)57观书有感其二(朱熹)58观猎(王维)59生查子元夕(欧阳修)6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要求背诵篇目:(按上述序号排列)全文:2679111723242831~60
部分:8(第二三段)15(第三段)18(前四则“孔子论学”)26(第一段)
29(第四段)
4 沪教版初中古诗文汇总(预备—初三)中考古诗词(初中1—6册91首) 李白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杜 甫 1、《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4、《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羌村三首(其三)》 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
7、《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苏 轼 1、《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4、《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辛弃疾 1、《西江月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4、《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李清照 1、《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
5 求上海市初中教材语文所有古诗文中考必背39首古诗词(七上)1、观沧海曹操(魏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zhuó)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西江月辛弃疾(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8、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9、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花。10、浣溪沙晏殊(北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七下)11、木兰诗南北朝乐府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八上)12、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5、游山西村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黄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7、浣溪沙苏轼(宋)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八下)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9、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0、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水调歌头苏轼(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2、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3、陶渊明《饮酒》(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4、行路难李白(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
6 上海市语文文言文中考篇目最重要的:《出师表》、《青玉案》1陋室铭(刘禹锡)2爱莲说(周敦颐)3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4伤仲永(王安石)5周处(《世说新语》)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7卖油翁(欧阳修)8核舟记(魏学洢)9黔之驴(柳宗元)10黠鼠赋(苏轼)11狼(蒲松龄)12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13公输(《墨子》)14庄子钓于濮水(《庄子》)15曹刿论战(《左传》)16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7小石潭记(柳宗元)18孔孟论学(前四则《孔子》后两则《孟子》)19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郑燮)20黄生借书说(袁枚)21问说(刘开)22卖柑者言(刘基)23岳阳楼记(范仲淹)24醉翁亭记(欧阳修)25记承天夜游(苏轼)26陈涉世家(司马迁)27出师表(诸葛亮)28桃花源记(陶渊明)29捕蛇者说(柳宗元)30登泰山记(姚鼐)二列为课文中的诗词曲:3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32望岳(杜甫)33饮湖上出晴后雨(苏轼)34黄鹤楼(崔颢)35山居秋暝(王维)36送友人(李白)37登高(杜甫)38卖炭翁(白居易)3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40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41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42如梦令(李清照)43一剪梅(李清照)44诉衷情(陆游)4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辛弃疾)4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47四块玉别情(关汉卿)48天净沙秋(白朴)49天净沙秋思(马致远)50水仙子 咏江南(张养浩)三每周一诗:5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52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5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54凉州词(王翰)55书愤(陆游)56过零丁洋(文天祥)57观书有感其二(朱熹)58观猎(王维)59生查子元夕(欧阳修)6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7 上海中考历年文言文考过哪些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学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文言诗文课内规定默写的篇目 H版七——九年级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陋室铭 扁鹊见蔡桓公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少年中国说(第三段) 桃花源记 核舟记 曹刿论战(第三段) 山居秋暝 四时田园杂兴 游山西村 如梦令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山坡羊潼关怀古 唐雎不辱使命 论诗(各领 数百年) 出师表(第五、六、七段) 书湖阴先生壁 岳阳楼记 泊秦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观沧海 过零丁洋 2008年上海市初中学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文言诗文课内规定默写的篇目 S版七——九年级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扁鹊见蔡桓公 狼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 登泰山记(第三、四、五段) 论诗 游山西村 咏柳 观书有感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少年中国说(第三段) 曹刿论战(第三段) 捕蛇者说(第四段) 周公诫子 山居秋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望岳 琴诗 古从军行 元日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学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文言诗文(新教材)考试课内篇目七年级(上) 卖炭翁 书湖阴先生壁七年级(下) 论诗(其二)八年级(上) 曹刿论战 (背第三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八年级(下) 陈涉世家 (背第一段) 小石潭记 梅花绝句(陆游) 蜀相 步出夏门行(其二)九年级(上) 孔孟论学(背前四则) 黄生借书说 醉翁亭记 天净沙·秋思 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九年级(下) 唐雎不辱使命 出师表 桃花源记 捕蛇者说 (第四段)。
8 上海h版的初中语文古文有哪些篇目H版七——九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陋室铭 扁鹊见蔡桓公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少年中国说(第三段) 桃花源记
核舟记 曹刿论战(第三段)
山居秋暝 四时田园杂兴
游山西村 如梦令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山坡羊潼关怀古 唐雎不辱使命
论诗(各领 数百年) 出师表(第五、六、七段)
书湖阴先生壁 岳阳楼记
泊秦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观沧海
过零丁洋
9 沪教 初中 语文古诗文 汇总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望岳 杜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无题 李商隐
山坡羊 潼关怀古
石壕吏 杜甫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苏轼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春望 杜甫
卖炭翁 白居易
泊秦淮 杜牧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如梦令 李清照
黄鹤楼 崔颢
游山西村 陆游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浣溪沙 晏殊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赤壁 杜牧
已亥杂诗 龚自珍
10 上海市中考课内文言文历年考过哪些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学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文言诗文
课内规定默写的篇目
H版七——九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陋室铭 扁鹊见蔡桓公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少年中国说(第三段) 桃花源记
核舟记 曹刿论战(第三段)
山居秋暝 四时田园杂兴
游山西村 如梦令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山坡羊潼关怀古 唐雎不辱使命
论诗(各领 数百年) 出师表(第五、六、七段)
书湖阴先生壁 岳阳楼记
泊秦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观沧海
过零丁洋
2008年上海市初中学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文言诗文
课内规定默写的篇目
S版七——九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扁鹊见蔡桓公 狼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 登泰山记(第三、四、五段)
论诗 游山西村
咏柳 观书有感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少年中国说(第三段) 曹刿论战(第三段)
捕蛇者说(第四段) 周公诫子
山居秋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望岳 琴诗
古从军行 元日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学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文言诗文
(新教材)考试课内篇目
七年级(上)
卖炭翁
书湖阴先生壁
七年级(下)
论诗(其二)
八年级(上)
曹刿论战 (背第三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八年级(下)
陈涉世家 (背第一段)
小石潭记
梅花绝句(陆游)
蜀相
步出夏门行(其二)
九年级(上)
孔孟论学(背前四则)
黄生借书说
醉翁亭记
天净沙·秋思
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
九年级(下)
唐雎不辱使命
出师表
桃花源记
捕蛇者说 (第四段)
与朱元思书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人。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指风和雾。
(3)俱:全,都。
(4)净:消散。
(5)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
(6)从:顺,随。
(7)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从,顺,随。
(8)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向东或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9)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可能为作者笔误。自:从。至:到。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10)独绝:独一无二。 绝:到极点
(11)皆:全,都。
(12)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缥:青白色。碧:淡绿色。
(13)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4)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5)急湍:急流的江水。湍,急流。
(16)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 甚:胜过,厉害。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7)若:好像。
(18)奔:这里指奔驰的快马。
(19)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20)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上:名词作动词,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1)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伸展。轩,高,向高处伸展。邈,远,向远处伸展。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轩邈,向高处向远处生长。
(22)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23)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4)激:冲击,拍打。
(25)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6)好鸟相鸣:好,美丽的;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27)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8)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就。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啭”9视版本而定),鸟婉转地叫,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29)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消失。
(30)鸢飞戾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31)望峰息心:意思是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2)经纶世务者:办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
(33)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反:通“返”,返回。窥:看 。
(34)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枝。上:在上边 蔽:遮蔽。
(35)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昼:白天。犹:好像。
(36)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枝条。交:相互。
(37)见:通“现”,出现。日:太阳,阳光。
通假字
①“转”通“啭”,鸟鸣声。
②“反”通“返”,返回。
③“见”通“现”,出现。
五柳先生传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2亦也。
3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于是,因此。以,把,用。为,作为。以为,以之为(用这个作为)。焉,语气助词。
5闲静安静。
6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7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今意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8嗜特别喜欢,爱好。
9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10或有时。
11造往,到。
12造饮辄(zhé)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
13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4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5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6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7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8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
19颇 稍稍。
20忘怀忘记。
21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2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本文中可直接翻译为“赞”。
23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4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5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兹与若同义,这。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6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衔,拿着。
27以连接词。
28志:志向。志气
29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送东阳马生序
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西北),明初文学家。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等。
赠序: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
余:我。
幼时:小时候。
嗜:喜欢、特别爱好。
无从:没有办法。
致书:得到书。致,得到。在本文中意为买书。
以:用来。“以观”的“以”,表目的,“来”。
观: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笔:用笔。
每:常常。
假借:同义复合词。 借。
假,借。
于:介词,从;向。
之:的。
手: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之:指代抄书。
走:跑。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以:因为;是:这样。
既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 “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患:担心。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硕,大。
游:交往,交游。
尝:曾经。
趋:奔向。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问,请教。
执:拿,握
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望,声望,名望。
隆:高。
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色: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以:连词,而,来。
或:有时。
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色:表情。 恭:恭敬
至:周到。
复:这里指辩解,反驳。
俟(sì):等待。
卒:最终。
负箧(qiè)曳屣(yè 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拉。
箧:书箱。
屣:鞋。
穷冬:隆冬。
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舍:指学舍,书馆。
支:通“肢”,四肢。
媵(yìng)人:陪嫁的女仆。这里指服侍的人。
汤:热水。
沃灌:洗浴。沃,浇水洗(四肢)。灌通“盥”。
衾(qīn):被子。
拥:盖着。
而:表承接。
乃:才。
日再食(sì):每天供应两顿饭。再:两次。
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
寓,寄居。
逆,迎。
逆旅,旅店。
被(pī)绮(qǐ)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
被,通“披”,穿着。
戴朱缨宝饰之帽:戴着用朱缨,宝石装饰的帽子。
朱缨宝饰:名作状,用朱缨宝石装饰
腰:腰佩。
腰,名词作动词,腰间挂着。
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yùn)袍敝(bì)衣:穿着破旧的衣服。(名词作动词)
缊,旧絮。敝,破旧。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中:内心。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奉:供养。
盖:大概。
道:说,讲。
诸生:指太学生。
太学: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县官:这里指朝廷。
廪(lǐn)稍:官家给的粮食。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裘(qiú):皮衣。
葛(gé):葛布,指夏天穿的衣服。
遗(wèi):赠送,给予,这里指接济。
《诗》:用《诗经》代指“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书》四书的简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代指有学识的人。
非天质(zhi)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流辈:同辈。 流:平。
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
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
谒(yè):拜见。
撰(zhuàn):写。
长书:长信。
贽(zhì音至):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
夷:平和。
毕:完毕
尝:曾经
患:担心
稍:稍微
闻:收获
若:像
编辑本段
字词句积累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佩戴。)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
父母虽有裘阁遗。(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马说
1 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祇 :同“只”,只是。
3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间。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骈死:并列而死。
4一石(dàn):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5 食:同“饲”,喂养。
6 故:因此
7 故虽有名马: 故:所以。 虽:即使。
8 于:在。
9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10 槽枥:马厩
11 不以千里称也: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
以:凭借 称:著称
12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13一食:吃一顿。食,吃。
14 或:有时,或许
15 能:可以
16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7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8 石(shi),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
19 其:指千里马,代词。
20 是:这样,指示代词。
21 能:才能。
22 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23 且:犹,尚且。
24 欲:想要。
25 等:同等待遇。
26 不可得:不能够得到。
27 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8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9 策之:鞭打马。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
30 之:代词,指千里马。
31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
32 道:正确的方法。
33 食之:食,通“饲”,喂养。
34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35 材:通“ 才 ”才能。
36 鸣:马叫,
37 奴隶人之手:马夫的手中,之:的
38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9 临:面对
40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41 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难道。
42 其(2):恐怕,表肯定语气,确实。
43 邪:通“ 耶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44 知:懂得,了解。
45 美:美德。
小石潭记
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岗,在小石潭东面。
3.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4.行:走。
5.篁(huáng)竹:竹林
6.如鸣佩环:(倒装句,即‘如佩环鸣(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翻译时写为“对感到快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8.伐竹取道:砍伐竹子,开辟道路。 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道:路。
9 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0.见:看见。
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凉。尤:格外,特别。清洌 :清凉。清,清澈。冽:寒冷。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宾语前置,“以全石为底”)。以:用来。为:作为。
13.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岸,岸边。
14.卷石底以出:实为“石底卷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高出水面。卷:弯曲。以:而。表修饰,形容如何“出”。
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形成了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16.青树翠蔓,蒙络(luò)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荡。翠蔓,翠绿的藤蔓。蔓,藤蔓。蒙,覆盖。络,缠绕。缀,连结。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披拂,随风飘荡的样子。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表示估计数目 许:上下,左右,光景。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表示数量不确定,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皆:全,都。无所依,什么依靠也没有。
1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撤:透过。
20.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21.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远,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22.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速。
23.乐:逗乐,取乐。
24.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 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名词,不译,表修饰。西南,向西南(方位名词作状语)。望,看。
2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现时隐。明灭,都是形容词作名词,或隐或现之处。斗折:像北斗星一样曲折。蛇行: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斗”与“蛇”是事物名词作状语,该类活用一般翻译句式为“像……那(一)样”。)
26.明灭可见:或显或隐,有时亮,有时暗。
27.犬牙差(cī)互:(犬牙,事物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牙一样。差互:相互交错。差:交错。
28 不可知其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可:能够。其:那(溪水)。
29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 suì ):四周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环合,围绕、包围。寂寥:寂静寥落。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远。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使动用法)使……寒冷。
30 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过,太。清,凄清,冷清。
31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便离开了。居:待、停留。乃,于是、就。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而:表顺承。去:离开。
32.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交善。
33 同游者:跟着游玩的人。游:游玩。者:……的人。
34 宗玄:作者的堂弟,柳宗玄。
35 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隶:附属,随从。而:表修饰。从:跟随,动词。
36二小生:两个年轻人。小生:年轻人 生:对读书人的称呼。
37嵁(kān):不平的岩石。
38岸势:两岸的地形,势:形状。
39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述文的范畴。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岳阳楼记》。
09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题破山寺后禅院》《黄鹤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曹刿论战》《醉翁亭记》《小石潭记》
10年《送友人》《登高》《青玉案·元夕》《天净沙·秋》《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
11年《观猎》《饮湖上初晴雨后》《书愤》《诉衷情》《孔孟论学》《醉翁亭记》《捕蛇者说》
12年《观沧海》《绝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岳阳楼记》《桃花源记》
13年《题破山寺后禅院》《竹枝词》《山居秋暝》《归园田居》《爱莲说》《黔之驴》《口技》
14年(《钱塘湖春行》)《山居秋暝》《陋室铭》《岳阳楼记》《观书有感(其二)》《论语》
授课:罗雯老师
一、朗读课文
1、生读课文
要求:大声
2、正音:乐(yue),互(Hu)
3、音量搁大再读一遍
二、小组讨论,提问,分析问题
1、根据预学单,讨论,聚焦第五题,每小组提三个问题。
(小组讨论)
2、小组代表发言
作者的心理变化?
作者分哪些方面描写小石潭?
这篇文章体裁
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最后一段能去掉吗?写的为什么是人,不是景?
小石潭有什么奇特之处,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乐和忧的矛盾性?
景物有什么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3、根据板书梳理问题类别,构成思维导图
4、逐个击破问题
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1)体裁:山水游记
2)景物:
(1)带着问题读文章,看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小谭、卷石、鱼、水、竹、树、日光
(2)还有哪些?
水分为潭水和溪水
(3)老师为什么这么板书呢?
竹、树、日光统属于境
(4)小组活动与交流
各组分别认领一个景物——石、鱼和势、水、境共四组
小组成员圈划、读和讨论
ppt投影小组活动与交流任务单:
组长带领组员读一读相应的小节内容
第一小组汇报:石
我找到的景物是:语句是: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关键字词或修辞手法等 ),我感受到景物的特点:
问:你说鱼轻快迅速,但是文中“yi然不动”怎么说?
(讨论动静结合“往来“”不动”)
第二小组:鱼和势
第三小组:水
第四小组:境
每个小组只找一种景物,其他小组没有经历找的过程,他们对这些景物的特点有深刻的感知吗?
青树翠蔓、过清(老师引导)
(5)景物之中有心情的变化,哪些是乐,那些是忧虑?
(6)什么原因导致了作者心情的变化呢?
生:过清的环境
查看预习单上的背景资料
生:被贬
多久?十年。为了派遣忧愁,写下来了永州八记
由此,他内心的忧愁就消除了吗?
老师总结:
我们今天是按照什么路径来学习这篇文章的呢?
找景物,找特点,根据特点分析人物心理
说课和评课:
尽量完整,作者心情那块不太顺利,不知道哪里有问题。由乐到忧怎么过渡的。
可以尝试把人物穿插到前面去
人的矛盾点和环境的矛盾点结合来讲。人的矛盾点:这么多同游者,为什么说“寂寥无人”呢?
教给学生解读山水游记的路径
用思维导图架构文章的结构,每篇文章又都切入点,主线抓得很好,非常清晰,自己把核心问题和重要问题厘清。
真正的疑难问题是情感的变化,确实要用比较多的时间,需要着力,小组合作的时候,一开始会摸不着头脑。
校长:
学生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要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
试图知道孩子知道怎样的问题表征,知道孩子的已知。这种是碎片化的,还是结构化的?可以指导接下来的教学。已有的可能有积极因素,可能是消极因素,通过学单详细了解这块。
老师为什么要讲的相对少一些?开课不是要呈现我们老师的技能,而是要呈现孩子的学科素养。
老师少问,学生多问,或者让孩子的口说出你要提的的问题。不是老师自己提出问题。方法论的东西不是老师告诉他的,是他自己感知到的,得出的。否则他掌握到的总是碎片化的信息,不要以为有了思维导图他就真的会了。还是要通过其他文本的阅读,来检验他是否掌握了这种解构文章的方法。
老师要记住的是学科的基本问题,而不是核心问题和重要问题。我只是 一个发现者和支持者,而不是教给他的那个人。在精读和讲读文本中,我首先要知道的是,这类文章要解决哪类文章的解读方法。一个文本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老师自己还是要做取舍的,学习不仅仅发生在课堂。重要的东西很多,但是这个阶段什么是重要的呢?要思考
思维导图的重要性,是让我们老师对文章的解读通透,但是孩子不可能如此。这堂课完整的结构中,孩子会不会淹没在大量的信息中?如果只有三个课时,怎么取舍?六到九同一个知识点有不同训练的点,这是重点训练的能力点(不是知识点)哈。
对老师来说,还有更上位的,就是学科基本问题,而不仅仅是学生的核心问题?
结构性学习的方法指导的时候不要分散聚焦点。课内外自主学习相结合,
万一孩子产生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怎么办?问题没有解决,知识就没有停止
课堂是需要留白的,学会规划,首先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去规划和思考
三、规范和学科能力之间的关系
规范是为何提高效率,这是浅层次的理解。规范和能力要挂钩,规范的重要意义所在。学生学会追问在各种学科中是不一样的。比如“生动形象”的说,不仅仅是为了考试答题。而是自己感知到的。老师不要过多的去链接景和情的关系,而是让学生去说。
担心孩子说不到位孩子想不到,始终要思考:我们不说,孩子会怎样?
背、默写通过小组学习、学分银行、合作学习来解决就可以了。游刃有余的课堂孩子们很喜欢,就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目前孩子的特点:素养不够、思维不够、兴趣不足
跳出课堂看课程,问题化学习是解决高阶思维的。就好比不用合作学习解决孩子记忆的问题。
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呢?
当一个人回答不了的时候。让学习主动发生
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但是想法各异。让每个孩子有贡献,这就是一种元认知能力。
当老师发现这种情景的情况下,马上就可以阻止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时候平时我们的训练的规范就很重要的。方法是随着认识走的,一节课的精彩来自于每节课的准备。
教路要顺着学路走。是长期实践的结果,方法信手拈来。好的课上行云流水,举重若轻,方法顺着内容走。比如李镇西。
在遗憾中改进,对孩子的要求不要急,对自己的要求不要急。好老师一定是开课开出来的。不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
思维导图是帮助老师构建文章结构的支架,只是上课的前提。
2、孩子的前置问题是积极的还是惰性的
3、有课程的高度和视角
记忆和能力分清
蔡老师:
移步换景,借景抒情法还可以再上一节课。比如,咱们的学校,把一种情感写出三个层面。听觉的乐视觉的乐心情的乐。从写作手法的路径来推进,特别有价值。登长城之之前的期待盼望、登的过程辛苦之类、登上之后喜悦之乐。
附加:教案
十六小石潭记
上海市教育学院宝山实验学校
罗 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能力目标: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
一、学生问题的预设:
1“小石潭”名字的由来?为什么叫“小石潭”?
2作者是如何发现小石潭的?
3小石潭是怎样的?
4作者都描绘了小石潭中的哪些景物?
5第二小节写了什么?
6小石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7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中,作者心情如何?
……
二、学生课前完成预习单。
三、收集学生的预习单,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曾经跟着父母游览了一些名山大川,面对那些好山好水总是让我们欣喜,让我们激动。今天请大家跟我一起欣赏一处美景,这里有明朗的日光,青翠的竹林,透明的潭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走近柳宗元。
(板书:小石潭记,柳宗元并出示PPT) 请大家打开课文第66页。
二、感知文章:
(1)齐声初读: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
(2)正音 : 教师板书学生朗读过程中读错的字音,并正音。
(3)齐声再读 : 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三、学生问题的呈现(3分钟):
流程:
1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逐个交流“预习单”上的问题。
2在交流的过程中,组员讨论、交流并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
3由老师在小组中随机选取一名组员呈现小组的问题。
要求:
1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要将已解决问题的答案写在预习单上。
2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要将小组的问题记录在预习单上,以便于汇报。
3呈现问题的过程中,其他小组的组员应做好记录,以做到不提相同或类似的问题。
4每个小组呈现问题数量不超过3个。
四、互动探究:
1明确《小石潭记》写了哪些景物?(石、水、鱼、势、境)
2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单:(出示PPT)
附: 《小石潭记》小组任务单
班级姓名
1组长带领组员读一读相应的小节内容。
2每位同学划出描写景物的语句并圈出关键字、词。
3组内交流:每位同学按照下列句式交流,记录员记录:
句式:我找的景物是,语句是,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关键字、词或修辞手法等),我感受到景物的特点是。
4汇报员按照指定句式进行汇报。
注:在学生汇报时,教师注意板书的书写,注重关键字、词的落实,并引导学生关注“境”中的矛盾点,引发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及情感转变的原因。
3感受作者的情感、品味文章主旨:
教师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柳宗元因政治原因被贬到永洲,一贬就是十年,政治的失意使他不得不寄情山水,但眼前的景色即使再美,也不能真正解除他心中的忧愁,因为他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忧国忧民的伟大的文人,他时刻牵挂着的是天下的黎民百姓,他怎能有心情来尽享这大自然的美景呢?(教师出示PPT)
4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出示PPT)
作业布置
1完成《小石潭记》的思维导图。
2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本文2023-08-05 01:02: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