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春秋经)详细资料大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4收藏

春秋(春秋经)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 春秋 》,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019年2月报导,从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枚,专家释读后发现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经典及其训传。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 :春秋 作品别名 :春秋经、《麟经》、《麟史》 创作年代 :春秋 文学体裁 :史书 作者 :相传孔子 类别 :儒经 简介,创作背景,作品性质,后世影响,春秋三传,同期史书,考古发现, 简介 至迟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 《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大量当时本国诸侯,大夫,国人等失礼非礼之事;鲁国史官也会收集其他诸侯国公侯大夫等失礼非礼之事,会记录诸侯国公侯间大夫等间书信内容,比如晋叔向与郑国子产关于铸刑书的书信,其中记录了齐国史官因为保持真实记录而被杀掉的事件等等; 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冬”四季的季节。古时历法先有春秋,后分冬夏二时。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罢。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 但后世亦有不同说法,清人袁谷芳《春秋书法论》说:《春秋》者,鲁史也。鲁史氏书之,孔子录而藏之,以传信于后世者也。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也说:《春秋》者,鲁史之旧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历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家自为师,人自为学,则其书法,岂能尽同? 春秋公羊传 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则无大异。事实上,春秋作为一鲁国的史书,其作用早已超出史书范围,春秋用词遣句“字字针砭”成为独特的文风,被称为春秋笔法,为历代文代史家奉为经典。 《春秋》所记,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现所存全文,不过一万六千多字,但据曹魏时的张晏和晚唐时人徐彦引《春秋说》,都说是一万八千字(张说见《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说见《公羊传·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见《春秋》原文,从三国以后脱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记。 创作背景 孔子“作春秋”的原因,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余(太史公)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着明也。’“司马迁对《春秋》极为推崇:”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学术界对于《春秋》的史学价值存在质疑。胡适认为:“《春秋》那部书,只可当作孔门正名主义的参考书看,却不可当作一部模范的史书看。后来的史家把《春秋》当作作史的模范,便大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历史的宗旨在于‘说真话,记实事’。《春秋》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个人心中对实事的评判。”徐复观先生也说:“可以断定孔子修《春秋》的动机、目的,不在今日所谓‘史学’,而是发挥古代良史,以史的审判代替神的审判的庄严使命。可以说,这是史学以上的使命,所以它是经而不是史。” 然而史料记载中并没有对《春秋》的历史记载产生怀疑。杜预在《春秋左传集解·序》中说:“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朱熹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 《春秋》记史的笔法与《史记》不同。司马迁明确指出:”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但《春秋》的“微言大义”并不意味着其“言”是失实的。张京华有这样的评价:“如果说‘良史’、‘实录’代表了古代史学的基本原则,‘微言大义’则是代表了古代史学的最高境界。”也许正因如此,《左传》才会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作品性质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蕴涵著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这是从先秦孟、荀到两汉马、班诸家一致的看法。两汉以后,今文经学衰微,学者多受古文经学门户之见的影响,开始视《春秋》为历史学著作,并由此引发了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春秋》性质之争。 围绕《春秋》是历史学著作还是政治学著作这一问题,千余年来先后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 传统今文经学家的观点,即以《春秋》为政治学著作,持此说者如清人皮锡瑞,近人徐复观、吕思勉、胡适等; 古文经学家及近代“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即认为《春秋》是历史学著作,古文经学家如晋人杜预,近人钱玄同、顾颉刚、刘节等人坚持这种看法; 调和说,即认为《春秋》“亦经亦史”,持此说者如钱穆、雷戈。就“亦经亦史”的说法,钱穆认为《春秋》是一部“亦经亦史的一家言”,理由是古无经、史的区别,经、史之分是后代才有的观念, “若我们定要说《春秋》是经非史,这实在只见其为后代人意见,据之以争古代之著作,未免搔不著痛痒”。然而关于“经史不分”之说这点,钟肇鹏先生曾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一文中专门加以辨析,并阐明了中国古代经史有别、史先于经的观点。 后世影响 无论从哪方面考量,《春秋》的开创之功都是无可争辩的。 它的编年体例,为史学三大体例之一,“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垂范千秋,继之者众,《资治通鉴》最称出类拔萃。 它的私修性质,打破了官方对史学的垄断,成为诸子百家争鸣的先声。而“二十六史”中,私修者多达三分之一,亦可说是受其引领所致。 它的春秋笔法,姑且不论有多少后人穿凿附会之处,但其本身所彰显的史学精神却勿庸置疑,那便是勇敢无畏,刚直无私。中国史脉能绵延至今而不断,与孔子当初所赋予的那股坚韧之气息息相关。 圣人其萎,而《春秋》不老。爱读《春秋》者,代不乏人。最为民间所熟悉的,恐怕就是三国那位与孔圣人齐名的关圣人关羽了。君不闻一幅对联有云: 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 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 何妨一学关帝,挑灯清夜读《春秋》! 春秋三传 《春秋》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左传》30卷; 《公羊传》11卷; 《谷梁传》11篇; 《邹氏传》11卷; 春秋谷梁传 《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型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春秋三传”的侧重是有区别的。《谷梁》、《公羊》两传侧重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左传》则侧重历史细节的补充。 李学勤先生坦承:“要找‘春秋大义’的话,要找《公羊》、《谷梁》。我个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一点,今天还必须承认,因为《公羊》、《谷梁》的研究肯定会提供我们对于儒家很多重要观点的认识,这一点可能是《左传》反而做不到的。” 同期史书 《孟子·离娄》说:“《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当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史书一般都叫《春秋》,“只是鲁国就叫《春秋》,没有加个专名,而晋国、楚国自己加了专名。······《春秋》就是个共名。” 考古发现 2019年2月报导,从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枚,专家释读后发现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经典及其训传。海昏简本《春秋》现存100余枚。西汉流传对《春秋经》进行注释的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研究人员根据文字较清晰的20余枚竹简初步判断可知,简文内容多同见于今本《公羊传》和《谷梁传》,也有仅见于《公羊传》者。其内容文句与今本有出入,也有不见于今本者。海昏简本《春秋》与《春秋公羊传》关系密切,汉代公羊学盛行,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作为治国基本原则,海昏简本《春秋》的发现是春秋经传在出土文献中的首次发现,提供了《春秋》经的最早实物,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原文第一段

 二年,春,王正月,戊申①,宋督弑其君与夷②,及其大夫孔父③。及者何?累也④。就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曰:有。仇牧、荀息皆累也⑤。舍仇牧、荀息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孔父?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⑥。其义形于色奈何?督将就荡公,孔父生而存,则荡公不可得而弑也。故于是先攻孔父之家,荡公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滕子来朝。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樱⑦。以成宋乱⑧。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⑨?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隐亦远矣,曷为为隐讳?隐贤而桓贱也。

 注释

 ①二年:鲁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戊申:正月初八。②督:即太宰督,字华父,宋戴公之孙。以字为氏,亦称华父督。与夷:宋疡公的名。

 ③孔父:即孔父嘉。宋襄公五世孙。宋穆公时为大司马,荡公二年为太宰华父督所杀。其后裔逃奔鲁国,至叔梁绝而生孔子,为孔子六世祖。④累:牵连。

 ⑤仇牧:宋国大夫。事在庄公十二年秋。荀息:晋国大夫。事在僖公桓公十年春。

 ⑥义形于色:正义之气见于神色。

 ⑦樱:宋国地名。在今河南旧归德府境。

 ⑧宋乱:指宋国华父督杀害国君宋疡公和大司马孔父的祸乱。成:成全,促成。

 ⑨目:品评。引申为标明。

 译文

 鲁桓公二年,春天,周历正月,戊申这天,宋国华父督杀害了他的国君宋疡公与夷,“及”宋国大司马孔父。“及”是什么意思?就是连累。弑杀国君的事很多,除了孔父就没有受连累被杀的人吗?回答说:“有。仇牧、荀息都是受连累被杀的人。”除了仇牧、荀息就没有受连累的人了吗?回答说:“还有。”既然还有,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孔父受连累的事呢?因为孔父贤良。孔父有什么贤良?孔父可以说义形于色。义行于色是什么意思?华父督准备杀害宋疡公,只要孔父还活着并站在朝廷上,那么宋荡公就不可能被抓住并遭杀害口因此华父督先攻打孔父的家,宋疡公知道如果孔父死了,自己一定会死,就跑去救援孔父,于是他俩都死在那里。孔父表情严肃地站在朝廷上,就没有人敢于过去把灾难加在他的国君身上,孔父可以说是正义之气都流露在脸上了。滕国国君来鲁国朝见鲁桓公。

 三月,鲁桓公在宋国的樱这个地方会见齐僖公、陈桓公、郑庄公。他们共同促成宋国的大祸乱。《春秋》对鲁国国内的大恶行总是避讳的,这里标明鲁国的罪恶并说出来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事发生得太久远了。在孔子能看到的时代已有不同的说法,在孔子听到的时代说法也不相同,更何况是在孔子听到传说的时代呢,那更有不同的说法了。鲁隐公离孔子也很远,为什么要为他避讳呢?因为鲁隐公贤良而鲁桓公卑贱。

 原文第二段

 夏,四月,取部大鼎于宋①。此取之宋,其谓之部鼎何?器从名,地从主人。器何以从名,地何以从主人?器之与人,非有即尔②,宋始以不义取之③,故谓之部鼎。至乎地之与人,则不然,俄而可以为其有矣④。然则为取可以为其有乎?曰:否。何者?若楚王之妻婿⑤,无时焉可也⑥。

 戊申,纳于大庙⑦。何以书?讥。何讥尔?遂乱受赂⑧,纳于大庙,非礼也。

 秋,七月,纪侯来朝。

 蔡侯、郑伯会于邓⑨。离不言会⑩,此其言会何?盖邓与会尔。

 九月,入祀。

 公及戎盟于唐。

 冬,公至自唐。

 注释

 ①部(90。告)大鼎:部国的大鼎。鼎为国家的重要器物,三足比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部:国名。周文王庶子始封此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为宋所灭。

 ②非有即尔:并非占有了就是他的了。

 ③始:当初。

 ④俄:不久,瞬间。

 ⑤婿(w色i胃):妹。何休注:“婿,妹也。”

 ⑥无时焉可:无时,即任何时候。可,认可,得到承认。这句的意思是:以妹为妻,这个妻子的名份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人们认可的。徐彦疏:“以妹为妻,终无可时,似若器从今主之名,地取便为己有,亦无可时,故言此也。”

 ⑦戊申:有日无月,应为七月初十。大庙:即太庙。鲁国国君的祖庙。

 ⑧遂乱受赂:鲁桓公和齐禧公、陈桓公、郑庄公支持华父督造成宋乱后,华父督把部国的大鼎贿赂给鲁桓公。齐国、陈国、郑国都得到财物的贿赂。

 ⑨邓:蔡国地名。在今河南哪城县东南。

 ⑩离:二国相会。何休注:“据齐侯、郑伯如纪二国会日离。二人议,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道不同,不能决事,定是非,立善恶不足采取,故谓之离会。”

 译文

 夏天,四月,鲁国从宋国取得部国的大鼎。这是从宋国取来的,为什么叫做部鼎呢?器物的名称都用原定的本名,土地的名称跟从它的主人。器物为什么都用原定的本名,土地为什么跟从它的主人呢?因为器物给了人,并非占有了就是他的了,这个鼎就是当初宋国用不正当的手段从部国夺来的,所以人们仍然叫它部鼎。至于土地给了人,就不一样了,瞬间就已成为他所有。那么随意夺取的就可以为占有者所有吗?回答是:“不行。”为什么呢?这就好像楚王以妹妹为妻子,这个妻子的名份任何时候都不会得到人们的承认。

 戊申这天,把部鼎送进鲁国的太庙。《春秋》为什么要记载这事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桓公趁着宋国的祸乱,接受华父督的贿赂,并把贿赂物送进太庙,这是不合于礼的。秋天,七月,纪国国君来鲁国朝见鲁桓公。

 蔡侯和郑伯在邓这个地方会见。二国相会一般是不说会见的,这里说会见是为什么呢?因为邓人也参加了会见。

 九月,鲁桓公认为祀国不敬而入侵祀国。

 鲁桓公与戎人在唐这个地方盟会。冬天,桓公从唐地回到国都。

 扩展阅读:《公羊传》理论特色

 《春秋公羊传》作为今文学派的中坚,有独特的理论色彩。主要有三项:

 1、政治性。讲“改制”,宣扬“大一统”,拨乱反正,为后王立法。

 2、变易性。它形成了一套“三世说”历史哲学理论体系。《公羊传》讲“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是其雏形。董仲舒加以发挥,划分春秋十二公为“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表明春秋时期二百四十二年不是铁板一块,或凝固不变,而是可按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3、《春秋公羊传》的“三世说”:“所传闻世”是“据乱世”,“内其国外其夏”;“所闻世”是“升平世”,“内诸夏外夷狄”;“所见世”是“太平世”,“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

 按照今文公羊家的阐发,《春秋》之“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张三世”。即孔子将春秋242年的历史,划分成了“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今文家的这种认识有两点值得注意:

 1、他们所“描述”的历史运动,并不符合史实但却符合“理想”。从春秋“本然”的历史来看,“三世说”的诬妄显而易见。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即指出:“此三世之说殊难稽信也。事实上春秋时愈降则愈不太平,政乱民苦无可告诉,可谓太平乎?”

 至少从汉代起,今文公羊家已经对于人类历史运动的规律性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探讨。根据公羊家的论述,人类历史的演进,从“据乱世”进入相对平和稳定的“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一条“理想”的社会发展轨辙。在这套理论中,蕴涵着“历史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样一种可贵的思想胚芽。

 2、“三世说”在本质的规定性上是循环论的。但在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循环范围内,又存在着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序列,因而也就是一个“进化”的序列。何休注《公羊传》,更糅合了《礼记·礼运》关于大同、小康的描绘,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三世说”历史哲学,论证历史是进化的,变易和变革是历史的普遍法则。

 何休注《春秋公羊传》时的进一步发挥:所见者,谓昭定哀,己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也。……於所传闻之世,见治起於衰乱之中,用心尚粗糙,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於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於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所以三世者,礼为父母三年,为祖父母期,为曾祖父母齐衰三月,立爱自亲始,故《春秋》据哀录隐,上治祖祢。(《春秋公羊经传解诂·隐公元年》)

 照何休的解释,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经过了所传闻的衰乱世、所闻的升平世和所见的太平世这样三个阶段。而所以会是三个阶段者,盖由于“礼”是尚三的等等。这是何休的历史进化论,公羊传本身并没有这么多意思。自东汉以后,封建社会结构趋于稳定,主张“尊古”的古文经学更适于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取代了主张“改制”、“变易”的今文学说的尊崇地位。今文公羊学说从此消沉一千余年,迄清中叶方被重新提起。

 原文

 十有七年,春,王正月,庚子,许男锡我卒①。丁未,蔡侯申卒②。

 夏,葬许昭公。

 葬蔡文公。

 六月,癸卯③,日有食之。

 己未,公会晋侯、卫侯、曹伯、邾娄子同盟于断道④。秋,公至自会。

 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胖卒⑤。

 注释

 ①十有七年:鲁宣公十七年(公元前592年)。庚子:正月二十六日。

 许男:即许昭公,名锡我,僖公子,在位三十一年。

 ②丁未:有日无月,应为二月初二。蔡侯:即蔡文公,名申,庄公子,在位二十年。

 ③癸卯:应为五月三十日。

 ④己未:六月十六日。断道:晋国地名,在今山西沁县西。

 ⑤壬午:十一月十一日。叔肿(xi夕):鲁宣公的同母弟弟。何休注:“称字者,贤之。宣公篡立,叔肿不仕其朝,不食其禄,终身于贫贱,故孔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此之谓也。”

 译文

 鲁宣公十七年,春季,周历正月,庚子这天,许国国君锡我去世。

 丁未这天,蔡国国君申去世。

 夏季,安葬许昭公。

 安葬蔡文公。

 六月,癸卯这天,发生日食。

 己未这天,鲁宣公会见晋侯、卫侯、曹伯、邾娄子,并在断道这个地方结盟。

 秋季,鲁宣公从盟会的地方回到鲁国。

 冬季,十一月,壬午这天,鲁宣公的同母弟弟叔胖去世。

 扩展阅读:《公羊传》理论特色

 《春秋公羊传》作为今文学派的中坚,有独特的理论色彩。主要有三项:

 一、政治性。讲“改制”,宣扬“大一统”,拨乱反正,为后王立法。

 二、变易性。它形成了一套“三世说”历史哲学理论体系。《公羊传》讲“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是其雏形。董仲舒加以发挥,划分春秋十二公为“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表明春秋时期二百四十二年不是铁板一块,或凝固不变,而是可按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三、《春秋公羊传》的“三世说”:“所传闻世”是“据乱世”,“内其国外其夏”;“所闻世”是“升平世”,“内诸夏外夷狄”;“所见世”是“太平世”,“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

 按照今文公羊家的阐发,《春秋》之“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张三世”。即孔子将春秋242年的历史,划分成了“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今文家的这种认识有两点值得注意:

 1、他们所“描述”的历史运动,并不符合史实但却符合“理想”。从春秋“本然”的历史来看,“三世说”的诬妄显而易见。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即指出:“此三世之说殊难稽信也。事实上春秋时愈降则愈不太平,政乱民苦无可告诉,可谓太平乎?”

 至少从汉代起,今文公羊家已经对于人类历史运动的规律性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探讨。根据公羊家的论述,人类历史的演进,从“据乱世”进入相对平和稳定的“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一条“理想”的社会发展轨辙。在这套理论中,蕴涵着“历史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样一种可贵的思想胚芽。

 2、“三世说”在本质的规定性上是循环论的。但在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循环范围内,又存在着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序列,因而也就是一个“进化”的序列。何休注《公羊传》,更糅合了《礼记·礼运》关于大同、小康的描绘,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三世说”历史哲学,论证历史是进化的,变易和变革是历史的普遍法则。

 何休注《春秋公羊传》时的进一步发挥:所见者,谓昭定哀,己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也。……於所传闻之世,见治起於衰乱之中,用心尚粗糙,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於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於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所以三世者,礼为父母三年,为祖父母期,为曾祖父母齐衰三月,立爱自亲始,故《春秋》据哀录隐,上治祖祢。(《春秋公羊经传解诂·隐公元年》)

 照何休的解释,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经过了所传闻的衰乱世、所闻的升平世和所见的太平世这样三个阶段。而所以会是三个阶段者,盖由于“礼”是尚三的等等。这是何休的历史进化论,公羊传本身并没有这么多意思。自东汉以后,封建社会结构趋于稳定,主张“尊古”的古文经学更适于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取代了主张“改制”、“变易”的今文学说的尊崇地位。今文公羊学说从此消沉一千余年,迄清中叶方被重新提起。

 原文

 十有六年,春,齐侯伐徐。

 楚子诱戎曼子杀之。楚子何以不名?夷狄相诱,君子不疾也。曷为不疾?若不疾,乃疾之也。

 夏,公至自晋。

 秋,八月,己亥,晋侯夷卒。

 九月,大雩。

 季孙隐如如晋。

 冬,十月,葬晋昭公。

 译文

 鲁昭公十六年,春季,齐景公出兵攻打徐国。

 楚平王诱骗戎人曼子,并把他杀了。《春秋》为什么不写出楚平王的名呢?因为是夷狄人相互诱骗,君子不赠恨。为什么不憎恨呢?好像是不憎恨,其实对这种行为是很憎恨的。

 夏季,鲁昭公从晋国回来。

 秋季,八月,己亥这天,晋侯夷死了。

 九月,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

 鲁国大夫季孙隐如到晋国去。

 冬季,十月,安葬晋昭公。

 扩展阅读:《公羊传》十句名言

 一、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点评:春秋时期,因宋国杀了楚国使臣,楚庄王就出兵攻打宋国,将宋国团团围住。围困日久,城内粮草断绝,只能以人肉为食。百姓不忍心杀食自己的孩子,就彼此交换孩子,杀了作为食物,再把解剖后的尸骸当柴禾烧了来做饭。这句话后来经常用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二、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点评:君子在见人遇到危难的时候,即使对方是敌人,也会表示深切的同情,并给予无私的帮助,这不同于居高临下的赏赐,也不是装模作样的慈悲,而是人的本性;而小人看到别人有难的时候,反而会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

 三、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言,则可谓信矣。——《公羊传僖公十年》

 点评:怎样才算有信呢?这是周朝时期,晋国大夫荀息在晋献公临死前说的话。他说,假如死去的人又活过来,而他生前所嘱托的人,一直还在坚守,一点都没有惭愧的地方,这就叫做“信”了。

 四、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公羊传恒公十一年》

 点评:为了保存自己而杀害别人,真正有德行的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这是自私自利,也是根深蒂固的人性之一,在面临生死选择的时候,往往很多人都会选择牺牲别人,甚至是自己的子女、亲人,以求保存自己,虽然很令人悲观,但也很现实,不然也就不会有“易子而食”的故事发生了。

 五、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公羊传隐公七年》

 点评:这是《春秋》的写作笔法,《春秋》对尊贵的和卑贱的可以用同一个称号,不加区别;对美好的和丑恶的,也可以不加区别地用同一种文辞,表面看起来用词一样,但内里含义却是不同的,这就是微言大义。

 六、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点评:孔子作《春秋》,就是为了扭转乱世,是使社会、政治回归正道,从这方面的功能看,没有哪本书比《春秋》更合适了。

 七、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隐亦远矣,曷为为隐讳?隐贤而桓贱也。——《公羊传桓公二年》

 点评:按《春秋》的写作原则,鲁国大的恶事,是应该避讳的,为什么这里又明确标注出来了呢?因为时间太久远了,各个时代说法也都有所不同。既然这么久远了,为什么还要为隐公避讳呢?因为作者认为隐公比较贤良,而桓公比较卑贱低劣。

 八、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点评:《公羊传》就是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的一部注解。什么是“元年”?就是君主摄政的第一年。什么是“春”呢?就是每年的第一个季节。“王”指的是谁?就是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再说正月呢?因为正月这个历法,就是周文王制定的。“王正月”这三个字,更是为了表示重视周朝的统一大业。

 九、《春秋》录内而略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内大恶讳,小恶书。——《公羊传隐公十年》

 点评:《春秋》这部书主要是记载鲁国的历史,所以,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有大的恶事就记载,小的恶事就不记了;对于鲁国来说,大的恶事就要避讳,小的恶事就可以记下来。

 十、《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不系乎臣子也。——《公羊传隐公十一年》

 点评:这是介绍《春秋》的写作原则。如果君主被人杀了,而弑君的坏人没有被讨伐,那就不用记载葬礼了,因为不能为国君报仇的臣子,就算不上臣子,已经不存在君臣关系了,这个葬礼也就不作数了。

 扩展阅读:公羊传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春秋(春秋经)详细资料大全

《 春秋 》,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