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中华传统美食有哪些?
最古老的中国传统美食有:
生鱼片和烧烤。中国古代的生鱼片叫脍,烤肉叫炙,远古人类就是为了吃到熟的食物才学会了使用天然火的,正所谓脍炙人口。尽管这两样食物现在来说不是家常必备菜,但他确确实实是最古老的中国美食。
炖肉。现在的红烧肉,猪肉炖粉条,水煮肉片儿,这些都是从古代的炖肉中演变而来的,追根溯源,这些菜肴也很古老。
饺子。这是最有中国代表性的美食,古代只能在皇宫中吃到,但是现在已经进入到每个家庭中了。
几本古代菜谱:
《食经》
这本书传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叫崔浩的人写的,之所以是传说,是因为这本书全本并没有流传下来,只在各种流传至今的古籍中,偶然录入到几个方子,合成了大概有三四十个的菜谱,但也只是全书的一个部分而已。
这本书其实是崔浩记录他母亲及家族女眷做菜的一个合集,非常庞杂,而且深入细节,比如怎么做酸菜、怎么做酱,怎么做各种羹汤等等都有记述。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趁现在,一点一点的把自己家和亲戚拿手的菜整理出来,几十年几百年以后,后辈拿出来一看,那感觉,肯定不一般,要真能传到几百年以后,那估计也会成大家的经典了。
《调鼎集》
这是一本清人所作的扬州菜菜谱,属于从各处摘抄为主的手抄菜谱集。从手法到选材,从调料到点心制法,从江河鱼鲜到家禽、果蔬,分门别类的写,非常庞杂。有许多菜式,在现代的扬州菜中依然能找到。
《易牙遗意》
这本书的作者不确定,但绝对不是易牙本人作的。易牙这个人相传是春秋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厨师,被现代很多厨师奉为祖师爷,据说厨艺那是神乎其神的。不过,他最为出名的一件事却是“易牙烹子”。
《闲情偶寄》饮馔部
闲情偶寄这部书很有名,据说调鼎集的一部分菜谱就是取自它。但更为有名的是它的作者李渔,他不但写书(数量不少),还会编剧(戏曲),而且还能编辑,像是《金瓶梅》、《芥子园画谱》、《三国志》都曾经过他的手头校正或是改定,真个是才情爆表。所以把闲情偶寄当闲书来读,是很舒服的。
《随园食单》
清人袁枚的这本书,相较以上几本书来说,是更出名的,这一方面是时代离我们较近,一方面也是像李渔那样,有文采的人写出东西来,总会更能有意无意的突出渲染一些让人馋的做法和味道。这书单里,将当时杭州和南京的美食记载了个七七八八,包括某官家家厨善做某样菜,某处饭店特制某种酒食,某个寺庙里什么泡菜香飘几里,都有记录,并且都有做法。所以,这本书虽然是一个不会做菜的人写的,只是记录自己的听闻,但是这种记录,对于后人来讲,也是相当不可多得了。
《食经》也是记录美食的这本书其实是崔浩记录他母亲及家族女眷做菜的一个合集,非常庞杂,而且深入细节,比如怎么做酸菜、怎么做酱,怎么做各种羹汤等等都有记述。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趁现在,一点一点的把自己家和亲戚拿手的菜整理出来,几十年几百年以后,后辈拿出来一看,那感觉,肯定不一般,要真能传到几百年以后,那估计也会成大家的经典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里面有个描写桂圆汤的场景么?
“彼时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众人忙端上桂圆汤来,呷了两口,遂起身整衣。”(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清蒸鲥鱼做法如下:
步骤1、鲥鱼提前一晚放冷藏解冻,次日取出。
步骤2、鱼太长了无奈切对半先蒸鱼大身。
步骤3、解冻后洗净擦干,淋上料酒撒一点盐腌制片刻,而后再抹一层酒酿静置几分钟,准备配菜。
步骤4、笋、生姜切块,金华火腿切丝,香菇干泡发好备用。
步骤5、装盘,(鱼身上撒上酒酿腌制,由于家人不太喜欢酒酿我就刮掉了,可以直接蒸的)鱼肚里也分别塞生姜香菇火腿,装盘完成后置一筷子猪油,淋上花雕酒。
步骤6、大火烧开后上锅蒸20分钟,关火后继续焖2-3分钟,撒上葱花和一勺蒸鱼豉油。完毕啦!
古籍《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 》中有说道: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意思就是秋分这天将秋天一分为二,同时也平分了昼夜和阴阳,也就平分了寒暖。从科学上来说秋分后随着太阳直射位置的南移,北半球的昼变短,夜拉长,昼夜温差将渐渐变大,气温也愈发地下降。那种上班下班,上学放学,披星戴月的日子也将到来。
秋分的到来也意味着即将进入到了“深秋”,此时在饮食方面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因为秋分的“燥”属于“凉燥”,不同于白露前的“温燥”,饮食要做到“减辛增酸”,多吃一些甘润辛酸的食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秋分后要多吃的“1红2黑3白”食材,同时忌吃1豆,应季而食才能平安入深秋。
此1红就是胡萝卜,在深秋吃胡萝卜可以健脾开胃,养阴润燥,同时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吃对眼睛,皮肤都有好处,但是吃胡萝卜是有窍门的,就是必须使胡萝卜和食用油接触,这样才能充分溶解之中的营养,而后在被人体充分利用,不建议生吃或者榨汁。
推荐 美食 ——粉蒸胡萝卜丝
食材准备:胡萝卜,澄粉(小麦淀粉),食用油,香油,葱花,食盐,蒜末
黑芝麻属于甘润的食材,在深秋时分多吃可以润燥润身体,是不错的秋季“秋补”食材,但是若此时能和核桃搭配拿来吃,则更加的营养身体,因为核桃也是滋润的食材,同时又是秋季的应季食材,着实不错的,你可以试一试。
美食 推荐——黑芝麻核桃粉
荸荠是一种长在水田或者池沼中的食材,也被叫做马蹄,外表黝黑,但是去皮后果肉洁白而又脆甜多汁,号称为“地下雪梨”,可以拿来当做水果吃,同时也可以拿来烹饪做菜,比如很多家庭在炸丸子的时候会剁一点马蹄加进去,可以增加口感也可以解腻,不过今天分享的做法是一种用荸荠做的糕点,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推荐 美食 ——马蹄糕
食材准备:荸荠粉250克,鲜荸荠5个,红糖80克,冰糖150克,清水1500毫升
白萝卜和胡萝卜一样也是属于具有辛酸味而又甘润的食材,秋季多吃可以理气润燥,可以拿来包饺子,烧肉,烧汤均是美味,但是我们今天分享一个简单点的做法,以腌制方法做一个糖醋萝卜,味道同样很开胃。
推荐 美食 ——糖醋萝卜
食材准备:白萝卜一根,白糖,白醋,生抽,蒜片,姜丝,小米椒圈
秋季一定要多吃一些像糯米和粳米这样甘润的食材,既营养了身体也补充了体力。糯米常见的吃法还是包粽子或者磨成粉来包汤圆,今天咱们分享一个既有菜又有饭的好吃做法,和排骨搭配做一个糯米排骨饭,请参考。
推荐 美食 ——糯米排骨饭
食材准备:糯米,排骨,生抽,老抽,葱姜蒜,料酒,蚝油,胡椒粉,食盐
银耳和百合都是都属于白色食材中很“润”的那一种,在秋季吃是绝对的“润燥”之佳品,可以将两者搭配炖一个银耳百合汤,清甜又甘润,但是要记住百合这种食材不宜久炖,应该在快出锅前再加入。
推荐 美食 ——银耳百合汤
食材准备:银耳,百合,冰糖,红枣,清水
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千金要方》中有提到在在秋分当天要忌吃豆芽这一食材,容易伤人神胆,除此之外一些生冷,生蒜,姜等辛辣之物亦要忌食,应多吃一些当季蔬菜,高蛋白肉类,比如鸡肉,鸭肉,牛肉等这样才能做到平平安安入深秋。
秋分到了,也意味着进入了深秋模式,而后天气将愈发的寒凉了,我们应该从防温燥改变为防凉燥,如此饮食要做到些许改变,多吃以上1红2黑3白的食材,一些高蛋白肉类,鱼虾等也要多吃,这样才能做一个 健康 的打工人,平安过秋天。
中国食物做法有炒,煎,贴,烹,炸,熘,熬,烩,焖,烧,扒,氽,煮,炖,煨,焐,蒸,卤,焗。 1、炒 主要是以油为主要导热体,将小型原料用中旺火在较短时间内加热成熟、调味成菜的一种烹调方法。 2、煎 用锅子把少量的油加热,再把食物放进去,使其熟透。表面会稍成金**乃至微煳。由于加热后,煮食油的温度比用水煮的温度为高,因此煎食物的时间往往需时较短。煎出来的食物味道也会比水煮的甘香可口。 3、贴 将两种以上扁平状原料叠合一起,经糊浆处理后。平铺入锅。加少量油用中小火加热,使原料底面呈金**而成菜烹调技。 4、烹 把挂糊的或不挂糊的片、丝、块、段用旺火油先炸一遍,锅中留少许底油置于旺火上,将炸好的主料放入,然后加入单一的调味品(不用淀粉),或加入多种调味品对成的芡汁(用淀粉),快速翻炒即成。 5、炸 以食油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特点是旺火、用油量多(一般比原料多几倍,饮食业称“大油锅”)。用这种方法加热的原料大部分要间隔炸两次。
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会“吃”的文明了,世界上主要吃饭时候使用的三个工具分别是“筷子”,“手”,“刀叉勺”,不管何时,在中国人的餐桌之上,这三种工具都是可以随处见到的。可以说中国人对于吃是非常讲究的,所以就有言论说,中国美食流传千年,自中国人会吃熟食以后,就不断有美食传承下来。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严谨的说,我们如今所见到的中华美食,几乎都是明清或者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菜肴,而在这之前的“中华美食”,可能如今的人是不太能接受的。
中华美食
中华美食
中国人学会炒菜,也是在1500年以前,而中国人对吃的研究虽然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直到明清时期大量外来食物进入中国,才形成完整的菜肴系统。如今我们所见的“中华美食”,其实年龄都不大,而按照古籍做出的美食,可能也不符合如今人的胃口,就先不说没有那么多调料,著名的“东坡肉”大家都熟悉,而如今的“东坡肉”其实压根一点也不正宗,因为苏东坡做的“东坡肉”,放到如今来看只是“白水煮肉”而已,古时候的水虽然要比现在的好,但是即便是用千年前的水来做一碗血统纯正的“东坡肉”,相比如今的人也很难下嘴吧。
东坡肉
先秦时期的食物
因为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制度的社会,所以古时候和平时期,人口流动量没有那么的大,所以中国人对于“吃”一直研究,但是碍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当初的“珍馐美味”放到如今也是没几个人能够真正享受的了。《礼记》记载,先秦时期牛、羊、狗都不能随意杀,即便是王公贵族,除了祭祀的日子也不能随意杀戮。虽然是有老死、病死的动物,但是这些动物的肉远远不够消费,所以在先秦时期想要吃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不是王公贵族或者是士人阶层,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了。
先秦时期的宴会
猪肉
有人就说了,古时候难道没有猪么?其实古人吃煮肉还是非常少的,毕竟当时没有如今这种烹饪条件,就拿苏东坡的“白水煮肉”来说,有几人能下得去嘴的?况且当时人对猪又有崇拜的心思,所以最少先秦时期的人吃猪肉还是少之又少的。
古时候的烧烤
蔬菜
既然不能吃肉,那吃菜总行了吧?要是在先秦时期,可能正儿八经的菜都很难吃上,先秦时期地里种植的都是庄稼,一直到汉代,反应民间生活的诗歌中提到最多的蔬菜就是葵、藿简简单单的几种菜,如今我们熟知的蔬菜,要么是以后才逐渐发现的,要么就是从国外流传进来的,所以先秦时期想要吃蔬菜?可以自己拿一个小铲子上山挖些野菜吃,不过当时的人也没有吃蔬菜的习惯,毕竟当时也没有“炒”这个概念,这些野菜往往都是汤中的调味品,类似于如今的“香葱”、“香菜”的作用。
藿
主食
没有肉吃,还只有野菜,那吃主食总行吧?香喷喷的大米饭也是挺好吃的嘛。如果你是贫民百姓的话,可能这些要求都满足不了。据《吕氏春秋》记载,先秦时期北方的主食是栗米、也就是我们如今吃的小米了。南方主要所吃都是稻米,也就是如今的大米了。至于小麦,最少先秦时期这种东西还不受待见,北方种植是非常少的,也没有饮食小麦的习惯。先别着急,这些都是贵族吃的东西,至于平民,老老实实的吃“豆饭”喝“野菜汤”吧,不过要是运气好的话,还是能打两个野味开开荤的。
小麦
尾言
除了食材的限制,先秦时期烹饪的手法,烹饪的器材、调料也都是少得可怜。《礼记》中记载的战国时期最高规模的宴会,也只是简简单单的一顿烤肉和一大鼎的煮肉汤而已,而且那时候也没什么调味料,充其量也只有蒜和葱等有限的调味品。这都已经算得上最高规模的宴会,只有皇室或者诸侯才有资格享用,那先秦时期的百姓们所吃的,如今大多数人怎么吃的习惯?
最古老的中华传统美食有哪些?
本文2023-10-23 08:48: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