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是否有西施其人
西施其人
西施,春秋末年越国著名的美女,她的名字成为中国绝色美女的代称。掘史料记载。当时的人要观瞻一次西施的美容,必须先交一文钱的金钱。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这句活有两层意思:一是写出西施的确很美;另一方面是说虽长相丑陋只要爱洁净也是可祀上帝。这是继《墨子》一书后最早从则面记载西施是美人的例句。
西施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是樵夫,以卖柴为生。作为一个贫苦的农家女子,她是如何爬上当时社会上层,成为吴王夫差的爱妃呢?这得从当时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说起。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为吴国俘获。勾践向吴王求和,夫差接受了勾践的请求,将勾践放回越国。勾践是位颇有爱国心的国王,他回国后卧薪尝胆,刻苦自励,不忘亡国之耻,以图雪耻复国。他有个谋臣叫范蠡,认为专门卧薪尝胆达不到复国的目的,他向勾践献策,用美人计收买吴王差的心,他找到了美女西施。按照当时的审美观点有三条:一是美貌绝伦,二是能歌善舞,三是身材苗条。西施当时只具备了第一条。为了达到三个条件,西施发愤苦练了三年,终于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最后才被勾践献给了吴王夫差。夫差自从得到西施后,整天沉湎于女色之中,不理朝政,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出兵攻打吴国,吴王夫差兵败自杀,导到吴国灭亡。
《世说新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郭洗马入洛,听伎人歌,言佳。石季伦问其由,郭曰‘不知'。季伦笑曰:‘卿不识曲,那得言佳?’郭笑曰:‘比如见西施,何必知姓名,然后知美。’”郭洗马未必真知西施的真姓大名,不说现代人,就是古代人不知西施的姓名也未曾没有,宋代大诗人苏轼就是其中的一个。苏轼有诗云:“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渠侬旧姓西。”照此说,东施效颦里的东施岂不是姓东名施?东、西二姓古今绝少听说。
对苏轼的诗句,古人早有非议。宋代叶大庆在其《考古质疑》一书中指出“‘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姓西’,则误矣。”宋代袁文在其“《瓮牖闲评》一书中也指出:“苏东坡诗云:‘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渠侬旧姓西,西,谓西子也。西子本姓施,而世称西施,盖东、西施之谓耳。东坡乃以为姓‘西’,误矣。”
苏轼是宋代的大诗人,博学多才,他怎么连西施姓什么都搞错了呢不仅现代人不相信,就连古代人也不相信这一点。宋代王茂在其《野客从书》一书中为苏轼申辨说:“坡介不应如是疏卤,恐言‘旧住西’传写之误,遂以‘住’字为‘姓’字耳。既是姓西,何问新旧此说甚不通。‘应记侬家旧住西’,正此一字,语意益精明矣。”尽管王茂为苏轼辨解为“旧住西”,道理极通,但毕竟苏诗白纸黑字写的是“旧姓西”。《孟子注疏》一书中说,西施有个名字叫夷光,这就可以断定西施的真姓大名叫施夷光。一个绝色美女,却起了一个像男儿的名字。“夷”字有平坦的意思,可能是西施的父亲企望女儿一生走平坦光明的道路,请教书先生起的这个名字吧!
吴国被灭亡后,西施的归宿如何呢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吴国灭亡后,西施复归范蠡,乘船游五湖(今江苏太湖)去了,不知所终。另一种说法认为,吴亡后,越王沉西施于江,以报鸱夷之忠诚。以第一种说法见著。唐代诗人杜牧诗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诗中鸱夷系指范蠡。范蠡本为越王勾践的谋臣,为越国灭吴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吴被灭亡后,范蠡认为勾践是位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的国王,于是出海逃到 了齐国。为了安全起见,他隐姓埋名,自号鸱夷子皮。故杜、苏轼都认为吴亡后西施“一舸逐鸱夷”,一同去五湖了。
其实不然,《吴越春秋逸篇》一书云:“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浮,沉也,反言耳。”这里 所指鸱夷,并非范蠡,而是指伍子胥。伍子胥也称鸱夷呢事情得从伍子胥弃楚投吴说起。楚国的名将伍子胥,因父和兄被楚平王所杀,决定弃楚投吴,帮助吴国伐楚,以报杀父之仇。当吴军打进楚国都城时,楚平王已死,于是伍子胥掘其墓,鞭尸三百。后来吴国又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向吴三夫差求和,伍子胥向夫差说明不能求和的道理。夫差不但不听,反而听信太宰伯嚭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临行前要求行刑的人把他的眼睛挖下来,悬挂在吴国的东门上,以便观看越国是怎样灭亡吴国的。夫差知道后大怒,将伍子胥的尸体装进鸱夷中,(一种形状像猫头鹰的皮囊),沉入江中。果然伍子胥死后九年,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用美人计打败了吴国。
伍子胥的死、吴国的灭亡除了伯嚭的谗言外,西施也起了推波逐澜的作用。吴国的灭王,应该说西施立了大功;可越王勾践不但不给西施因功受赏,反而立即将西施沉江而死,以报伍子胥一片忠心。这确实是个难解之谜。可能与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的思想有关。也可能是勾践用美人计后总结出“女人是祸根”的谬论。难怪《墨子·亲士篇》云:“西施之沉,其美也。”这是最早记载西施死因的书,离西施之死不过两百来年。杜牧和苏轼误将伍子胥鸱夷为范蠡鸱夷,导致以讹传讹。
西施‧浣纱之女
先秦古籍在公元前二一三年,被秦始皇一声令下,全都付之一炬化为灰烬,因此有关於西施的生平事迹,也就无从考察起了,现在人们知道的全靠民间传言,代代相传……越国古都诸暨,城南有个苎萝山,山不高而峻,林不密而秀。
山下是若耶溪,自北而南,蜿蜒曲折,溪水清澈,急中有缓,潺潺有致,淙淙有声,似林鸟呢喃,如情人私语。苎萝山下,若耶溪边,绿树掩映著一个百十口人家的小村子,村子被溪水一分为二,溪东溪西住的都是姓施的人家。
村子在苎萝山下,就称作苎萝村。二千四百多年前,就在这个苎萝山下的苎萝村,养育出中国古代第一美女西施,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西施本名夷光,因家住苎萝西村,村人都称她为西施,久而久之,知道她本名的人反而变得很少……
西 施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淑浓抹总相宜。
这是北宋诗人苏拭的《饮湖上初睛居雨》一诗。诗申"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指的便是春秋末期的越国美女西施,她位居我国 “四大美女”之首,因貌美被越国将军范蠡献给吴王夫差。西施到吴国之后,乱吴国政,让吴王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同时离间吴王夫差与吴国大将伍子胥,削弱吴军事力量,为越国复兴和吴越战争越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吴越战争之后,西施回国,与越国大将范蠡一起隐居,泛舟五湖。
西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一个山野浣纱女,担起了复国的重任,最终不辱使命。同时凭着自己的美貌与才识,赢得了美满的爱情。关于西施,千百年来传说太多,对于这样的一代红颜,后人在她身上寄寓的理想也总是那么完美。
一,入选吴宫
西施是春秋末期越国人,父亲以在苎萝山上砍柴为生。苎萝山下有东、西两个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称谓,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
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西施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平时经常在溪边浣纱,同时也是在溪边认识了郑旦。郑旦也是个很美貌的女子,两个女孩一边浣纱,边嬉耍打闹。虽是贫困,倒也自得其乐。
但是很快,平静的生活就被打破了,国家的灭亡也影响到了这两个生长在偏僻小山村的女孩子。她们大概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会成为 "美人计"的主角,被派去吴国执行任务。
不过西施的美倒是有目共睹的。"东施效颦"的故事就讲了西施的美是其他的人难以企及的。
西施的美貌远近闻名,但她的身子却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发她都皱着眉头,捂着心口,缓步前行,人们管这姿势叫"西施捧心",可是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动人。不巧这事让东村的丑女东施知道了,她想:"人人都说西施美,怎么就没注意我呢还不是她会装样,谁不会呀"于是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走路,但走起来十分难看,比她平时的样子还要丑很多,这下子东施成了大家的笑料。
后人咏西施之美的诗也有很多,宋代有《响犀廊》、还有张羽的《苏了歌》等。
西施之美,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令人炫目的美丽把她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这么一位单纯的浣纱女被卷人国家间的战争,真是应了"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话。
此前的一场吴越战争,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在吴国过了十年奴隶的生活。
勾践回国后,励精图志,一心要打败吴国。于是,他一方面训练军队、发展农业,一方面想从吴王夫差那里寻找缺口,于是在全国大肆搜罗美女,打算送给吴王夫差。吴王夫差虽胸怀大志,但又异常好色,所以 "美人计"在他那里应该是非常奏效的。
而想出这个"美人计"的人是范蠡。范蠡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曾随越王勾践到吴做人质三年。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范蠡便想到了施 "美人计"。
范蠡被越王勾践派往民间寻觅美女,经过千挑细选,选定了西施和郑旦。打一开始,西施的美貌与纯真便打动了范蠡,但是为人一向机智冷静的范蠡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压抑住内心的感情,带着西施和郑且回京了。国都的人听说来了两位艳冠全国的姑娘,纷纷想要一睹芳容。据说范蠡还曾利用他们的心理为国库积聚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他对着那些人说,想要见美人的,先交一文钱。顷刻之间,装钱的梳妆盒就满了。
勾践亲自把西施和郑旦送到土城,让她们师从老乐师学习歌舞,并让一些人教她们化妆和礼仪。过了三年,西施和郑旦已是才艺俱佳了。勾践决定把她们送往吴国。
恰逢吴王夫差要在苏州建一个高台用于赏军取乐。利用这个机会,勾践派人从深山采伐了两百株大树,带上精心妆扮过的西施、郑旦,令范蠡送往吴国。
本来好色的吴王自然十分欢喜,伍子quot;妹喜、姐己误国"之类的劝谏他根本充耳不闻,立刻将两位美女纳入后宫,对她们宠幸有加。特别是西施,越来越受夫差宠爱。不久,受冷落的郑且就郁郁而终了。"美人计"的主角只剩下一个西施了。
二、乱吴国政
西施这个苎萝村的浣纱姑娘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她为人聪明伶俐,而且颇具爱国情怀,从来也不敢忘记自己来到吴国的使命,她用尽浑身解数让吴王宠爱她并听信她的话。吴王夫差命令王孙雄在灵岩山为她建了馆娃宫,叉修了响屉廊,就是在地上凿一个大坑,把一口大缸放进坑里,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再铺平。夫差让西施穿着屉在上面走,锤铺有声,所以叫响屉廊。如此挖空心思的玩乐,可见吴王夫差此时的心思己不在朝政社稷上了。
吴王夫差还命人在馆娃宫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吴王井、琴台,还有采香径、锦帆烃和打猎用的长洲苑,以及养鱼的鱼城、养鸭的鸭城、养鸡的鸡陂和造酒的酒城。
春天到了,夫差就和西施到采香径、玩花池游玩,四周百花吐艳,夫差还亲手摘花给西施戴。到了夏天,夫差就和西施在洞庭的南湾避暑。南湾有十多里长,二面环山,吴王将此处取名消暑湾。并令人在附近凿一个方圆儿丈的白石池子,引来清泉,让西施在泉中洗浴,起名为香水溪。秋天两人一起攀登灵岩山。到冬天下雪的时候,夫差与西施披着狐皮大衣,令十多个嫔妃拉车寻梅,尽兴后方才返回。
漆绘带斑鹿 春秋
吴王夫差对西施是越来越喜爱,而西施时刻想着怎样让吴王高兴,怎样让吴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好让吴王能成"无道之君"。庆幸的是,她有一个得力的助手伯韶。伯韶是吴国的大夫,深得吴王宠信,为人奸诈贪婪。越国利用他的这一弱点,经常给他送些金银珠宝,有时也给他送美女,因而他对越国也是死心塌地,与西施两个一道说越国的好话。
而夫差自从得了西施,就一直住在姑苏台,一年四季享乐游玩,不理政事。朝中大臣有劝谏的,都被训斥驱逐,大家渐渐也就不敢说了。只有老臣伍子胥,见吴王如此无道,就在姑苏台下进谦劝阻,但吴王也是不理。吴子胥觉得吴王如此势必取祸,劝谏又不听,于是称有病不再上朝。西施使吴王不问朝政的目的是达到了,但要吴王与伍子胥交恶,必须要自己与吴国宠臣伯睥联合才行。后人说:"吴之亡,应由昏君夫差、奸佞伯睥负责。"
当时,越国在勾践的治理整顿下,国力日益增强,军队也己训练有素。吴王夫差感到威胁,想要征伐越国,被伯韶巧言阻挠。后齐与吴交恶,夫差想要攻打齐国。伍子胥认为,越国才是心腹大患,不宜远征齐国。但伯韶却力主攻打齐国,并保证出师必捷。由于平日里西施和伯韶一起,总是讲越国的好话,说越王是如何地恭敬吴王,必无二心等等。此时的吴王夫差也就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一心要攻打齐国,但伍子胥坚决反对。一向与伍子胥有矛盾的伯韶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乘机挑拨吴王和伍子胥之间的矛盾。
伍子肯在攻打齐军的途中称病先归,伯睥以此事借题发挥,让吴王杀了伍子胥。吴王于是将伍子胥赐死。进伯睥为相国,还要给越国增加封地,被勾践谢绝了。
至此,西施出使吴国的任务己经完成。越国伐吴战争即将拉开惟幕。
三、归隐五湖
听说吴王己出兵攻齐,越王勾践与将军范蠡就计划出兵,但考虑到时机尚未成熟,就暂时放弃了。
公元前482年夏初,越国伐吴之师在浙水誓师后,从北海出发。驶在前面的是勾践所乘楼船,紧跟其后的是范蠡和舌庸所在的翼船。经过两昼夜航行,船队到达江水人海处,勾践率领满载阵音师、楚女师甲兵的船队,由海上进入吴江,再溯流而上,至姑苏城外抛锚停泊。此前,畴天余、欧阳己率师同吴都留守的太子友、王子地接战。勾践到后,把英勇无比的君子兵投入战斗。按照范蠡事先的谋划,把吴都守兵引出城外,包抄合围,弓警齐发,剑载相逼,呼啸斯杀,势如风雨。吴军大败,太子友身中数箭,自剔而亡。吴王夫差亦兵败自杀。越军大胜。
范蠡终于和自己的心上人见面了,长期的相思之苦化作了重逢的喜悦。想当年,范蠡对西施动情的时候,西施的心里对这位年少英雄、气概不凡的将军也是一见倾心。范蠡在心里展开了斗争:是将西施留在身边,还是将她献给吴王,成就一番大事最终他选择了后者。
范蠡画像
他向西施说明了选美的原委,西施被他的那份爱国热情感染了,为了自己的爱人,她愿意作出牺性。范蠡和她约定,吴灭亡后,自己定要娶她为妻,白头惜老。
三年歌舞礼仪训练之后,范蠡送西施去吴国。两个相爱的人终于有机会在一起了。一路上二人倍尝爱的滋味,由于难分难舍,范蠡有意拖延,送亲竟然送了一年多。等他们走到嘉兴县南一百里的时候,西施生的儿子己经能呀呀学语了。后来在这里建造了一个 "语儿亭",用来纪念西施与范蠡的爱情结晶。只可惜孩子己经送人了,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如今西施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越国。为了表彰这位对国家有功的女子,也为了嘉奖范蠡以国家为先的精神,越王勾践亲自为他们举行了婚礼。
这一年范蠡35岁,西施25岁。这两位对越国复兴作出很大贡献的人,并没有在越国享受越王赏赐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了归隐。
长期的相处,使范蠡明白勾践可以共患难,但不可共富贵,自己只能选择功成身退。于是他带着西施,乘勾践不备,在夜里乘一叶轻舟,逃人五湖之中。西施这个一代红颜,此后的命运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关于西施在越灭吴后的命运还有一种说法,让人不禁感叹红颜的薄命。在这种说法里,范蠡与西施不是相恋很久的情人,范蠡成了杀死西施的刽子手。说吴国灭亡以后,越王因为西施的美貌想要将她留在身边,但是范蠡坚决反对,他要越王吸取吴王教训,不能被美色诱惑。他设下计策,派人用越王的车把西施骗到太湖,又把她骗上船,到湖心的时候把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溺死于太湖中了。
西施是沉江还是随范蠡泛舟五湖,成了后人争论的一桩公案。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1] ,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之美誉。
西施,春秋末期农历六月廿四日(阳历7月19日)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纱溪畔。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溪。[2]
在当年西施浣纱之处诸暨,系一大方石,古朴苍褐,上镌“浣纱”二字。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手笔。南北朝刘宋孔灵符《会稽记》云:诸暨苎萝山,有西浣纱石。
《舆地志》、《十道志》、《嘉泰会稽志》亦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苎萝山卖薪女,曰西施。山下有西施浣纱石”。
历代文人学士喜作歌骊之行,唐代诗人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云:“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
西施(沉鱼)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今浙江诸暨人,姓施名夷光
别名西子,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七夕节前浙江宁波绍兴地区的妇女有用荆树叶浸水洗头发的习俗,传说可以使头发滑润乌黑。相传春秋时期,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俘作了人质,得赦回国后,选范蠡为相,卧薪尝胆,图谋报仇,复兴大业,范蠡深思熟虑之后,准备选取一才色兼备的女子送给吴王,使其溺情于声色,不理朝政,以便越国报灭国之恨。一天,范蠡遇见了西施。西施自幼聪慧,天姿国色,平常喜欢用荆叶浸水梳洗。越灭亡以后,她常在浣沙溪边自吟:“春色年年有,年年不见春,浣沙水清清,难洗亡国恨。
”范蠡见西施不但貌美,而且为亡国而哀痛,是个难得的好女子。在禀告越王勾践之后,范蠡带了印符护送西施到了吴国。西施委曲求全入吴,吴国灭亡后,范蠡便带了西施于七月七日隐姓埋名,泛舟于五湖之间,老百姓为了表示对西施的敬爱,于七月七日用荆树叶浸水洗发,以示纪念。
王昭君(落雁)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今兴山县)宝坪村人西汉元帝时期人氏,从小长得艳若桃花,聪明伶俐。清代诗人赞她:“飘飘秀色夺仙春,只恐丹青画不真”,“娥眉绝色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出神入化地活脱出昭君的美容与神采。 昭君有“落雁”之姿,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曲哀人艳,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 范晔《后汉书》有如下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貂蝉(闭月)
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来县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中。汉末宫廷风云骤起时,貂蝉出宫被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收为义女。当时,董卓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大臣们敢怒而不敢言。王允的义女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后汉书·吕布传》有这么一段记载:“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尝小失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侍婢私通,益不自安。”从这一记载里,可以看到貂蝉的影子——董卓的一位侍妾,而董卓与吕布的怨隙,也是因女人而引起,《三国演义》“董太师大闹凤仪亭”的故事,就是因此生发出来的。在这里,“侍婢”仅仅是一个被污辱与被损害者,谈不上什么品格。后来,经过人民群众和许多艺术家的创造,这一“侍婢”才变成光彩夺目的貂蝉女形象。
杨玉环(羞花)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 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 “羞花”这件事传到明皇耳朵里,便喜出望外,当即选杨玉环来见驾,杨玉环浓装艳抹,梳洗打扮后进见,明皇一见,果然美貌无比,便将杨玉环留在身旁侍候。由于杨善于献媚取宠,深得明皇欢心,不久就升为贵妃。杨贵妃得势后,其兄杨国忠仗势欺人,玩弄权术,陷害忠良。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明皇携着贵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禄山率兵追赶,不仅要唐朝的江山。还要美女杨贵妃。途经马嵬坡,右龙武军将军陈玄礼等六军将士认为杨家祸国殃民,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唐玄宗为了稳定军心,乃杀杨国忠。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又不肯前行,说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被迫将玉环赐死,死时38岁。虽说红颜祸水,但一个女人的命运怎能决定一个国家的衰败。无论是自尽还是被迫,都只是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编辑本段四大美人结局的最终境遇评议
西施是四大美人结局幸福的,因为她最终还是能和心爱的才子范蠡共同度过余生; 王昭君是离家最远的、生活最平淡的,虽是远嫁异国,又是政治婚姻,并且先后嫁给父子二人,但毕竟曾经得到过爱,同时也在当时得到当地部族的礼遇,就算客死异乡,也不见得比呆在汉宫境遇差; 貂蝉是四大美人境遇最惨的,貂蝉从小孤苦,虽受王司徒的收留之恩,但毕竟王司徒还是有了利用之心,而貂蝉也只是出于报恩之心才做了一件当时今日均可称道之事,可结局呢?董卓被杀以后,她后来也多半是形式所逼,跟了吕布,一个女孩在那个年代清白已失,政治价值也荡然无存,除了投靠吕布还能投靠谁?最后吕布战败,被关羽所杀,被杀理由牵强之极(红颜祸水:太过美丽,不祥),其境遇和结局如此惨,实是四大美女中命运最为坎坷的一位…… 杨玉环是四大美人中最无辜也是最具争议的,有两种说法一是安史之乱为助唐玄宗顺利逃走,牺牲自己,吞金而亡,二是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了稳定军心,被迫将其赐死,死时三十八岁。虽说红颜祸水,但一个女人怎能决定一个国家的衰败。无论是自尽还是被迫,都只是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编辑本段四大美人的缺陷与弥补
传说西施耳朵生得较小,便请匠人制作了耳环,戴上后拉长了耳轮,弥补了缺陷。 王昭君溜肩,故发明了垫肩。 杨贵妃体有狐臭,因此尤爱沐浴,便命丫环从后花园中采来鲜花,加工制成香料拭擦全身,顿时芳香袭人,更加迷人了。 貂蝉走起路来步履沉重,鞋声咯咯,使人生厌,便在身上佩戴铜铃、玉器,姗姗行走时,金玉相撞,叮叮当当,别有风韵,刺耳的步履声消失在悦耳动听的金玉声中了。
编辑本段历史典故
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昭君出塞
汉宣帝时匈奴贵族争夺权力,势渐衰落,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韩邪单于,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i)单于打败。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 (音shi)即位,就是汉元帝。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杀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西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许。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ang),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元帝逐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使汉宫为之生色。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希望她能为匈奴带来安宁和平,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珍惜汉与匈奴的友谊。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贵妃醉酒
719~756年,唐代蒲州永乐人(陕西华阴县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於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西施浣纱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於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原文描写: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
豆腐西施是鲁迅所写的小说《故乡》里的角色。
《故乡》中的杨二嫂在外貌、地位和性格上正有这样的特点:有点姿色但算不上绝代佳人,家道宽裕又够不上大富大贵,自身行为并不足取却好鄙视他人。
再加上家里正开着豆腐店,在字面上与“豆腐西施”相吻合,所以,鲁迅(或者杨二嫂的邻居们)采用民间流行已久的“豆腐西施”来作她的雅号,确实是很恰当的。
扩展资料豆腐西施的名称原是事出有因,杨二嫂这人当然只是小说化的人物。乡下人听故事看戏文记住了貂蝉的名字,以为她一定是很刁的女人,所以用作骂人的名称。
又不知从哪里听说古时有个西施(绍兴戏里不记得出现过她),便拿来形容美人,其实是爱美的人,因为这里面很有些讽刺的分子。
近处豆腐店里大概出过这么一个搔首弄姿的人,在鲁迅的记忆上留下这个名号,至于实在的人物已经不详,杨二嫂只是平常的街坊的女人,叫她顶替着这诨名而已。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故乡
-豆腐西施
木渎镇离苏州城10公里远,来到这个小镇是因为它的出现居然与2400多年前的西施有着密切的联系。传说春秋时期,位于苏州一带的吴国和位于浙江一带的越国正在进行一场兼并战争。越王勾践在兵败之后沦为吴王的奴役,三年之后,勾践回到越国,为了复国雪耻,采用了大臣们提出的七条灭吴的计策,第一条就是美人计。一个叫西施的越国美女因此来到了吴王夫差的身边。为了讨得美人的欢心,吴王夫差决定在远离都城的灵岩山建造一个规模庞大的行宫。古书上记载,当时灵岩山一带出现了“木塞于渎”的景象,渎,就是小河流的意思,也就是说建宫殿用的木材堵塞了附近所有的河流,后人省去其中两字,木渎镇因此得名,流传至今。到了今天,宫殿已经了无痕迹,灵岩山上只留下了这些破旧的水池和水井,人们无法想象这些景物就是两千多年前西施在吴国实施间谍活动的证据。
姑苏台的真伪
在史书的记载当中,姑苏台是夫差的父亲阖闾练兵的场所。后来阖闾死于与越国人的交战,夫差因此即位。而在传说中,姑苏台恰恰是西施在吴国执行特殊任务留下的遗迹。
据说夫差在征服了越国之后一心要征服那位来自越国的美女,为了让西施可以在此眺望家乡,他居然用了长达八年的时间,花费了吴国巨大的人力物力,重修姑苏台。这让吴国的军队和国力受到了致命的牵制,成为西施削弱吴国力量的重要证据。
但是眼前的这个姑苏台,既没有凭临太湖的优势,也没有传说中的宏大气势,它究竟与历史当中的那个姑苏台有没有关系呢?
整日流连于灵岩山的吴王夫差最后终于被越国打败。就在为西施建起的姑苏台下,夫差被越王勾践所杀。
勾践灭吴之后,春秋时代结束,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复国雪耻的故事也从此世代流传。问题是在当年勾践个人命运的沉浮当中是否真的有过一个越国女子?她的名字是不是就叫西施呢?
香水溪探究
第二天,冰雪消融,太阳开始光顾这个江南水乡,我们来到木渎镇的中心,寻找传说中一条与西施有关的小溪。
这条美女的脂粉形成的香溪在木渎的历史上一直因为西施这个名字而名扬千里。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传说却可以具有历久弥新的力量。但是传说就能够等同于历史吗?
在木渎小镇,我们惊人的发现,在当地地方志的记载中,根本无法找到西施的名字,所有传说中“西施”的角色都用“吴王宫人”这四个字代替了。这让后来的阅读者感到困惑。也就是说当年的确有过一位后宫里的女人,令吴王为之倾倒并且最终因此误国。但是它也许并不叫做西施?在吴越春秋这段冰冷的历史当中到底是否有过一个带着脂粉香气的美人西施呢?
史记的模糊记载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权威性的史料,西汉时期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几乎对中国历史上春秋到汉代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做出了忠实的记录,如果可以在这本经典巨著里面找到关于西施参与吴越战争的记载,那么对于西施的所有怀疑无疑会不攻自破。
浙江图书馆是整个古越国地区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听说这里的古籍部在全国图书界都是屈指可数的。我们决定到这里来寻找最早版本的《史记》。这里收藏的《史记》版本很多,由于成书年代不同,具体的内容也有所增删,我们能不能从这些浩瀚的古书里找到关于西施参与吴越战争的确切记载呢?
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我们终于在《史记 越世家》中找到了关于吴越战争的记载。
从这些记载里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当年历史的大概轮廓。
在春秋末年,越国被吴国打败以后,越王勾践在吴国过了忍辱负重的三年,当他回到自己的国家越国以后,曾经“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并且实施了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送美人给吴王夫差,这就是《史记》当中记载的“勾践献美人、宝器于吴王”。
然而司马迁总是这样惜墨如金,对于一个阴谋重重的故事和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就这样轻轻地一笔带过了。在言简意赅的历史记载里,我们再也找不到这个美人计主角的名字。恐怕连司马迁本人也没有想到,这会给后人留下无穷无尽的争议。就连考古学家们也无法怀原历史的真相。
西施故里寻踪
当地人对于西施的记忆
为了揭开西施的真实面目,我们一路南下,来到了当年古越国的旧地,浙江诸暨,这里一直被认为是西施的故乡。
诸暨素有“西施故里”之称,行走在这里的街头,处处可以看到与西施有关的路牌和各种招牌。
对于古越国的后代们来说,“越国”早已经成为他们记忆里一种久违的历史,而越剧作为一种长盛不衰的地方剧种却能够代代相传。实际上,当地人对于西施故事的许多记忆正是来自于各个版本的越剧西施戏。那么,这些越剧故事又是来自哪里呢?
我们打听到当地有一位专门编西施戏的文人,他编写的越剧《西施断缆》曾经进京演出、轰动一时。于是决定出发去寻找这位编剧。
看来循着戏剧寻找西施故事的源头,我们最早只能追溯到明代。而且无论是明代的《浣纱记》还是现代的越剧,都把大量的笔墨花费在西施与范蠡的爱情故事上,但是历史学家却否认了这段爱情故事的真实性。
不管戏剧当中的描写是否真实,《浣纱记》存在的年代距离西施生活的春秋时期毕竟还有相当漫长的历史,在这些年代里,西施在自己的老家诸暨难道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吗?
西施庙能否证明西施的存在
在诸暨所有的西施遗迹中间,最显要的就是江边的一座庭院,门楣上刻着“西施故里”四个大字。走进去就会发现,主殿中供奉着西施的塑像,听当地人说,这就是“西施殿”,是当地用来祭奠西施娘娘的庙堂。游客们在这里吊仰美人的风采,而当地人却虔诚地企求美人的庇护,只是不知道他们求的到底是什么?2000多年前的美人又到底具有怎样的神力?
走进主殿,发现这里古屋错落有致,老墙苍颜斑驳,看来很有些年岁了。
当地的人们建造西施殿是希望留住那段令他们骄傲的历史。据说西施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那么它能不能证明西施的真实存在呢?
从大门外进来几个外地游客,一个当地的美丽导游正在为他们讲解,也许,她能够告诉我们答案。
寻找当地最早有西施庙的年代,我们发现最后的线索指向于唐朝。与西施有关的历史似乎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从这里再往前,一切似乎变得模糊起来。到底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这里是否生活着一个叫西施的美丽女子呢?
浣纱女是否真有其人?
浣纱石的故事
传说,当年西施在江边浣纱时,被出来寻找美女的越国大夫范蠡发现,从此告别故乡,远嫁吴国,成了历史当中“美人计”的主角。因此浣纱是查证西施真伪的一个重要线索。
在今天诸暨城的浦阳江边上,有块四角方方的大石头,上面写着“浣纱”两个大字,据说,这两个字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写的,目的就是为了纪念美女西施。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个刻在岩石上的大字,当地人为了纪念西施,经常在岩石缝里插上些香烛。而在岩石下面,妇女们年复一年地洗着全家人的衣服。日子就在这样的日常生活里流淌,历史的面目渐渐被洗得褪了颜色,今天来到这里寻找西施的外地人根本就不知道在2000多年前,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寻找浣纱工艺
原来,西施当年在溪水边并不是简单地洗洗衣服,而是在用一种叫苎麻的植物做粗布衣服。那么,这种工艺是不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手工技艺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至少能够从侧面来证明当年这里真的存在过一个“浣纱女”,这样传说当中美人计的主角“浣纱女”西施也就不是纯属编造的了。我们决定出发去寻找这种用苎麻生产衣服的传统工艺。
诸暨绢纺厂是当地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纺织工厂,听说只有这里,还保留着用苎麻这种植物生产布料的工艺。
问了一圈以后我们才搞明白,早在几十年前,这里就进入了全面机械化,工厂所用的原料是已经用苎麻纺好的纱,原料都是从外面采购来的。看来,在这里是找不到苎麻这种植物,也找不到西施当年浣纱的传统工艺的。
在诸暨县志上,关于西施当年的住处有着确凿的记载。那就是,离城南门五十里的苎萝山下。苎萝,是苎麻的另外一种称呼。
但是县志上所说的城是指历史上的诸暨县城,在春秋早期,诸暨曾经是越国的都城。而今天,2000多年前的古城只留下了一个残破的城门,城门之外也成了如今繁华的大街。县志上说的苎萝山又在哪里呢?
根据当地人的指引,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茅草屋。据说这里就有我们寻找的苎麻。
这位当地的老人带着我们来到一片苎麻地里,据说这是整个诸暨地区最后的一片苎麻地。
原来,我们眼前这些不起眼的植物就是苎麻,在过去的两千年来,古越国女人和她们的后代一直在用这种植物的表皮制作粗布衣服。西施“浣纱”正是她在漂洗这样的苎麻皮。
年长的当地人告诉我们,在他小时候,村里的几乎每一个女人都会这样的纺纱工艺。也就是说,这种传统工艺在古越国这片地方曾经传承了二千年,只是最近的几十年里才被现代生活渐渐湮没了。
也就是说,在两千多年前,这里曾经有过无数个越国的“浣纱女”。那么,她们当中会不会有一个人曾经被勾践的手下选中,被送给吴王夫差呢?如果有,这个“浣纱女”的名字又是不是真的叫西施呢?
美人计的主角到底是谁?
铜镜里的越女
令我们感到惊奇的是,不仅是地面上的遗迹,从地下出土的文物中居然也发现了西施曾经存在的依据。
在萧山博物馆里,馆长给我们展示了记载秘密的古老铜镜。
在这面东汉时期的吴越人物故事镜上面,每组画像旁边都刻着这些人物确切的身份,越王勾践、吴王夫差还有吴国大将伍子胥。但是让我们感到困惑的是,在第四组人物画像旁边,只发现了“越女”两个模糊的字眼。这能不能证明两个女子中的一个就是传说中的美女西施呢?
这面铜镜并不能作为西施存在的确切证据,看来要将调查进行下去,只有另辟蹊径——寻找西施这个名字最早的出处。
管子笔下的西施
在浩瀚的古籍里面,我们找到了最早出现“西施”这两个字的古籍,先秦诸子的一部重要著作,《管子》,在这本书里出现了这样的记载,“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在这里,西施只是一个美人的代称,天下的美人都可以称其为西施,并没有说她是吴越战争中的某个具体的女性。更让我们吃惊的是,这本书的作者管仲是春秋初期人,比勾践早出生200多年,也就是说西施早在吴越战争前200多年时已经存在了。那么这个美女的名称为什么在200年后成为了越国那个为国献身的浣纱女的名字呢?
西施的历史由此开始
追寻西施历史的源头,后人发现,第一次把西施和吴越战争联系起来的是两本书,一本叫做《越绝书》,一本叫做《吴越春秋》,因为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传说与神怪,他们一直没有被认为是严格的史学著作。就是这两本书先后把勾践“美人计”的主角安上了西施的名字,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本书都是东汉时期写的,此时距离勾践生活的春秋末期已经过去了4百多年。4百年对于一场历史性的战争来说或许并不遥远,但是对于一个古代女子的名字来说,已经漫长得让人无法追溯。
在美人当年生活的古城诸暨,我们找到了这个建设中的大型西施故里旅游区,这里的负责人是一个西施研究专家。
这些被历史玩弄的越国女子并没有留下她们的名字,当人们怀念这些为国献身的女子时,美女的代称西施就这样成了她们的名字。我们可以想象,在2000多年前的吴越战争当中,当越王勾践要执行他的复国雪耻计划时,他确实采用过美人计,把越国的几个绝色美女献给了吴王夫差,其中很可能就有过一个住在苎萝山下的“浣纱女”,这个人曾经被吴王夫差宠幸,在战争当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历史上是否有西施其人
本文2023-10-23 09:22: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