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耳朵的古诗词有哪些?
《听颖师弹琴》
年代:唐 作者: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饮后夜醒》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黄昏饮散归来卧,夜半人扶强起行。
枕上酒容和睡醒,楼前海月伴潮生。
将归梁燕还重宿,欲灭窗灯却复明。
直至晓来犹妄想,耳中如有管弦声。
2、《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头上渐无发,耳间新有毫。
形容逐日老,官秩随年高。
优饶又加俸,闲稳仍分曹。
饮食免藜藿,居处非蓬蒿。
何言家尚贫,银榼提绿醪。
勿谓身未贵,金章照紫袍。
诚合知止足,岂宜更贪饕?
默默心自问,于国有何劳?
3、《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苏轼云是伪作 )》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4、《晚雪吟》
年代:唐 作者: 孟郊
贫富喜雪晴,出门意皆饶。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飖。
一一仙子行,家家尘声销。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睿气流不尽,瑞仙何夐寥。始知望幸色,终疑异礼招。
市井亦清洁,闾阎耸岧峣。苍生愿东顾,翠华仍西遥。
天念岂薄厚,宸衷多忧焦。忧焦致太平,以兹时比尧。
古耳有未通,新词有潜韶。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
选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今朝前古文,律异同一调。
愿于尧琯中,奏尽郁抑谣。
5、《寄张籍》
年代:唐 作者: 孟郊
未见天子面,不如双盲人。
贾生对文帝,终日犹悲辛。
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麟。
有时独斋心,仿佛梦称臣。
梦中称臣言,觉后真埃尘。
东京有眼富不如,西京无眼贫西京。
无眼犹有耳隔墙,时闻天子车辚辚。
辚辚车声辗冰玉,南郊坛上礼百神。
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纵尔有眼谁尔珍。
天子咫尺不得见,不如闭眼且养真。
《山海经》它涵盖了上古天文学、自然地理、神话传说、气候、绿色植物、动物等众多主要内容,可以说是上古社会发展的一本大百科全书。它囊括了国内华西医院及四海以外的众多世界。我认为《山海经》是上古的祖先对自身所处的世界的一种记叙,对我们认识上古文明行为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山海经》本书记述着山名五千三百多处,水名二百五十余处,动物一百二十余种,绿色植物五十余种,本书更充满着神话故事。
我们先讲一下为何难以接受是真的,《山海经》中记录:有鸟焉,其状如枭,人脸四目然而有耳,其故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底下旱灾。您想象一下,一只有点像喜鹊一样的鸟,长出耳朵里面,也有四只眼睛?难以令人接纳这是真的,只要我们只听说过虫类有多只双眼的,几乎真不知道,也从未见过动物也有四只眼睛的?只要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合理,因此一定是假的,或者上古祖先骗他们的吧?
实际上那也不一定,我本人是这么想的,祖先们对自然的了解毫无疑问远远地达不上当代人的水平,有很有可能看到这类相近猫头鹰的鸟,头顶部的纹路像双眼一样,远远地观查感觉像四只眼,所以就记下来,有四只眼的鸟。也有一种很有可能,就是这种鸟本来就是一种两只眼睛一般的鸟,可是由于基因变异,造成四只眼睛,被祖先看到了记下来。
这一令人难以接受了,有一个灵兽有点像羊,却没有嘴,不吃东西也不死。您说这怎么可能?那他务必是假的了吧?祖先编撰出的把。或许有这样的很有可能,却也不一定全对,我认为也可能是嘴比较小,再加上上古的大家对陌生人的动物较为惧怕不敢靠近,因此没见到唇部,都是有可能的。讲了之上的2个事例,或是再讲好多个现实中存在的灵兽,来缓解一下情绪吧。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一、古籍书页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现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后,但明显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简策、手写帛书等装帧形式的特点。
古籍版式图
1。版框:也称为边栏,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一般比较粗黑,给人稳定感。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称为四周单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细黑线,称四周双边。如果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称为左右双边。不仅有规范、整齐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简策、帛书的遗风。
2。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是竹木简书籍的流风余韵。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 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3。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
4。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5。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 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 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6。书口:又称版口,或简称口。指书籍装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书版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一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7。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之处。有时版心上下方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个别有三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称花鱼尾。鱼尾的作用是用作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8。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9。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0。墨钉:又称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11。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镌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明清以前则更多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12。大题:指一种书的题名。
13。小题:指一种书内各篇卷的题名。
14。行款: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通常以半叶计算。同一种书,不同时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为鉴别版本依据之一。
15。朱丝栏 乌丝栏: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主要见于唐以前写本。明清时期,专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界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二、古籍装订版式
单叶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现存古籍以线装居多。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有其特定的名称。
古籍结构图
1。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2。书衣:为保护书在书的前后加的封衣,也称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3。书名叶: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叶,又称封面、封、面叶、内封面。书名叶的后面一般加上一张空白纸,叫护叶或扉叶。
4。书脑: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
5。书脊:也称书背,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称为书脊。
6。书首:书脊的最上端,称为书首,又称为书头。
7。书脚:书脚是书的底部,有些藏书家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存而将书名写上去。
8。书根:书脚中简单记载卷册的部~
形容耳朵的古诗词有哪些?
本文2023-10-23 09:44: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0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