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食疗(一)
《千金方》食疗(一)
蒋力生
强调食疗是孙思邈的一大特色, 注意饮食选择和调理 , 把它看作加强营养、 增强体质, 提高对疾病的预防能力 , 以至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 是孙氏一贯重视研究的问题 。 反映在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摄养枕中方》 、《孙真人摄养论》等有关著作中的食疗内容, 不仅是食疗学真正独立成专门学科的标志 , 而且是唐以前食疗经验、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
1食疗的 历史 文化渊源
食疗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 , 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食疗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瑰丽奇葩 , 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 。 食疗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 , 不仅有着悠久的 历史 、丰富的内容、 生动的形式, 而且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渊源 , 处处闪烁着我国古代先哲的智慧之光 。
1 1食疗的 历史 源流
饮食是与人俱生的行为 , 自 从有了人类, 就有了人类的饮食活动 。 《韩非子·五蠹》说 :“ 上古之世, 民食果 蚌蛤 , 腥臊恶臭 , 而伤肠胃 , 民多疾病 。 ”《淮南子·修务训》也说 :“ 古者民茹草饮水, 采树木之实, 食蠃蚌之肉 , 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 ”在远古时期 , 人们无疑时刻受到有害饮食所致疾病的伤害和困扰。
火的发现和使用 , 使人类的饮食行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熟食而发展起来的烹调技术 , 不仅使人类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有了 口 甘味道的追求 , 而且使人们逐步懂得了选择食物 、调整饮食行为对身体 健康 的影响 , 从而发明了朴素的 饮食疗法 。
根据古籍记载 , 至少在夏商时期就已有了食疗药膳的雏型 。周代 , 人们对饮食已经相当讲究 。 在统治阶级不仅有了管理饮食的专门机构 , 而且还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 《周礼·天官· 冢宰》记载, 为帝王贵族服务的治官多达四千余人 , 其中属于管理饮食的就有二千二百多人。 尤其是“ 食医”的设立 , 有了最早的营养医生 , 其职责是“ 掌和王之六食、 六饮、 六膳、 百馐、 百酱、 八珍之齐” 。 由此可见, 不仅当时已经明确懂得饮食与 健康 的密切关系 , 而且已把饮食营养调配和四时口 味纳入政府行政管理范围 , 说明当时食疗已受到高度重视 。
食疗发展到汉代, 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且有了初步的理论总结 。 《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食疗专著 , 就有《神农黄帝食禁》 、《黄帝杂子芝菌》等二十多卷 。 尤其是成书于西汉中页的《黄帝内经》 , 不仅提出了系统的医疗理论 , 还提出了系统的食疗理论,是后世食疗发展的理论渊薮 。
魏晋以后 , 食疗进一步发展, 至隋唐间 , 食疗著作已达数十种 。 仅《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就有《老子禁食经》、 《崔 氏食经》 、 《食馔次第法》 、 《 四时御 食经》、《淮南王食经》 、《膳馐养疗》等十多种 。 可惜这些食疗专著多已亡佚, 不可复寻 。 现在存世的《抱朴子内篇》其《仙药》记载草木、 矿石 、芝菌等服饵药 、方数十种 , 《极言》篇则有饮食卫生的记载 ;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则有“食诫”专篇, 由此可以略窥当时有关饮食卫生 、宜忌之一斑。
到了唐代 , 孙思邈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 , 在《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两书中撰写了《 食治》专卷和《养老食疗》专篇 , 首先提出了“ 食治” 、“ 食疗”的概念, 标志食疗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唐代以后 , 食疗学获得空前发展 , 各种食物本草、食治方书 、 食疗专著 , 不断涌现, 林林总总 , 蔚为壮观 , 成为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食疗的理论渊源
前已述及, 《黄帝内经》是食疗学的理论渊 薮。反映在《黄帝内经》中的精气营养 、膳食结构 、五味调和 、饮食卫生、四时宜忌及药食结合等理论或观点 ,成为后代食疗孕育发展的胚基。
1 2 1精气营养理论“ 民以食为天” , 饮食活动是人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 “安谷则昌 , 绝谷则危” , 通过饮食活动 , 不断地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 , 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 保证生命存续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
《灵枢·五味》首先提出饮食对于人体 健康 的重要意义 :谷始入于胃 , 其精微者, 先出于胃之两焦 , 以溉五脏, 别出两行营卫之道。《灵枢·营卫生会》也说 :人受气于谷 , 谷入于胃 , 以传与肺 , 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正是靠了这些通过饮食活动而获得的精微物质 , 才使生命活动得以正常展开 。 《素问·经脉别论》云 :“ 食气入胃 , 散精于肝, *气于筋; 食气入胃 , 浊气归心 , *气精于脉 。”明确指出了食物进入人体后 , 滋养脏腑 、气血 、经脉、四肢、 肌肉乃至骨骼、 皮毛 、九窍等的作用 。 饮食入胃 , 通过胃的消化、 吸收, 脾的运化 , 然后输布全身 。 可散布精华于肝 , 而后浸*滋养于肌肉 ; 可食气归心 , 精气浸浮于脉, 以充营心脏、血脉 。 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 , 是必须靠饮食源源不断地予以补充的 。
由于食物的味道各有不同 , 对脏腑的作用也不同 。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 : “五味入胃 , 各归所喜 , 故酸先入肝 、苦先入心 , 甘先入脾 、辛先入肺 、咸先入肾, 久而增气 , 物化之常也 。” 这说明了五种味道的食物, 不仅是人类饮食的重要调味品 , 可以促进饮食帮助消化 , 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反之如果饮食活动不正常 , 就可能影响人的 健康 , 甚至危及生命 。故谷不入, 半日则气衰 , 一日则气少矣 。 (《灵枢·五味》)人以水谷为本, 故人绝水谷则死 。 (《素问·平人气象论》)此外 , 《灵枢·平人绝谷篇》还具体指出了不能进食而死亡的时间 , 即“平人不食饮七日 而死” 。
总之 , 《内经》在饮食营养的问题上提出了一整套的学说。 其基本内容是饮食(味)与形体 、元气 、精微或精气之间构成密切相依的关系 。 饮食正常 , 营养丰富 , 则精气充沛, 形体健壮 。
1 2 2 膳食结构理论世界上的种族, 按其膳食结构可以分为三大类, 即以肉类为主食的肉食民族, 以乳酪为主食的奶食民族和以五谷杂粮为主食的谷食民族 。 《内经》针对汉民族的特点 , 指出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应以“ 五谷为养 , 五果为助 , 五畜为益, 五菜为
充 , 气味合而服之 , 以补精益气” 。 (《素问·脏气法时论》)就是要用各种各类食物, 互相搭配, 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发挥饮食对人体的积极作用 , 保证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 所谓五谷 , 泛指整个谷类和豆类食品 , 这是人类 养生 长寿所必需的最主要的食品 , 是人类的主食, 亦即强调人体所必需的 、最主要的养分,主要是由谷类和豆类食品共同来提供。 五畜, 泛指肉乳蛋类荤食品 , 适量食之 , 对人体大有补益, 但过量则为害非浅 , “ 膏梁之变 , 足生大疔” 。 五菜, 指各种各样的蔬菜 。 五菜为充 , 就是选食各种蔬菜, 可以使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得以充分、 完善 。 五果 ,泛指整个果类食品 。 人们在主食之外 , 适当进食果品 , 可以补充维生素 、微量元素及多种果糖、 纤维素、果胶等, 对人体 健康 大有好处 。 所谓气味合而服之,就是要综合各种营养成分, 使机体平衡发展 。
1 2 3五味调和理论 食物有酸 、苦 、 甘、 辛、 咸五种味道, 对人体的作用各有不同 。 五味调和 , 有利于 健康 , 五味过偏 , 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十分重视五味的调和 。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 , 气血以流 , 腠理以密 , 如是则骨气以精 , 谨道如法 , 长有天命。 ”说明五味调和得当对人体的益处。 中医是反对五味偏嗜的 , 人体的营养虽然来源于饮食五味, 但五味过偏 , 又易使人体受伤 。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 “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 ; 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 短肌 , 心气抑 ; 味过于甘 , 心气喘满, 色黑 , 肾气不衡 ; 味过于苦 ,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味过于辛, 筋脉沮弛, 精神乃央 。 ”《素问·五脏生成论》也说: “ 是故多食咸 , 则脉凝泣而变色 ; 多食苦 , 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 , 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 , 则肉胝月 刍 而唇揭 ; 多食甘 , 则 骨痛而 发落 , 此五味之所伤也 。 ”强调了饮食五味宜适当 , 切忌偏颇 , 否则伤及五脏, 于 健康 不利 。 即使在身健无病之时 , 也应注意调节五味, 不可太偏 、 太过 。
1 2 4 饮食卫生理论 古代非常注意饮食卫生, 孔子说: “ 食不厌精 , 脍不厌细 , 食 而 , 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 食” (《论语· 乡党》) , 指出了食品要精细 , 烹调要得当 , 进餐要定时,变色 、变味 、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宜食。 除了食品的清洁卫生不变质外 , 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不暴饮暴食 , 不过饥过饱; 注意进食时间 , 定时饮食 ; 注意食品温度 , 不寒不热 。 同时 , 还要创造良好的进食情绪和饮食环境, 保持端正的饮食姿势 , 把饮食行为调整到最佳状态, 这样才能产生好的饮食效果 , 促进机体对饮食营养的吸收 。 《黄帝内经》认为 , 饮食得当则可养人五脏, 失节则会伤人五脏。 故长有天命。 ”
1 2 5四 时宜忌理论 古人非常重视饮食与时间季节的协调 , 认为这是食养食治也包括药治必须遵循的原则 。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 : “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 : “圣人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 , 以从其根… …故阴阳四时者, 人物之始络也 , 死生之本也 ,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 这些治病 养生 的原则在饮食营养方面, 也是必须遵循的 。 《内经》有春“ 在味为酸” , 夏“在味为苦” ,秋“在味为辛” , 冬“ 在味为咸” , 长夏“ 在味为甘”等记载 。 《周礼·天官》则提出春发散宜食酸以收敛 、夏解缓宜食苦以坚硬 、秋收敛宜食辛以发散、冬坚实宜食咸以和软”的观点 。 由于食品的获得常受季节气候方面的影响 , 加以古代的储藏方法落后 , 许多食品无法保鲜和保证质量, 因此根据季节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食味 , 不但古代盛行 , 直到现在也仍然应用 。 如冬季人们喜欢吃辛辣的调味品以促进食欲和刺激体温而感暖和 。 夏季则喜欢吃些阴凉消暑之品 , 使人感到清凉适口 以增进食欲。
古人对于饮食物的温度也是很重视的 , 主张不要吃得过热过冷 。 同时也强调与自然气温(天气)相适应。 《灵枢·师传篇》提出 : , “ 食饮者 , 热无灼灼 , 寒无沧沧 。 寒温中适 , 故气将持 , 乃不致邪僻也” 。 说明饮食的过寒或过热 , 都是可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 导致六腑的传导失司 , 以及其他各种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
1 2 6 药食结合理论 古代医学家在肯定医药治疗为主的基础上, 充分强调了食治食养的重要性 。
《素问·五常政大论》谓 : “大毒治病 , 十去其六 , 常毒治病 , 十去其七, 小毒治病 , 十去其八, 无毒治病 , 十去其九 , 谷肉果菜 , 食养尽之, 无使过之, 伤其正也” 。“虚则补之, 药以祛之 , 食以随之” 。 “ 必养必和 , 待其来复 。 ”对于疾病的治疗 , 祖国医学一贯主张不单纯依靠药物, 认为使用药物, 只是在病邪炽盛时 , 用以顿挫病势的一种 手段, 一旦 病邪已衰 , 即当适可而止 。 特别是作用猛烈和有副作用的药物更认为宜尽早停止, 因《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提出 : “ 大积大聚 , 其可犯也 , 衰其大半而止, 过者死” 。《内经》还重视热病恢复期的饮食调护问题 , 如在《素问·热论篇》谓 : “ 病热少愈, 食肉则复 , 多食则遗 , 此其禁也” 。
将药治和食治结合起来, 既可疗病 , 也可使患者获得需要的食养, 这也是我国独特的医疗防病方式之一。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 在论述五运六气的规律在医疗中的运用时就提到了食治 。 如 : “ 故同者多之 , 异者少之 , 用寒远寒 , 用凉远凉 , 用温远温 , 用热远热 , 食宜同法” , “其化上咸寒 , 中苦热 , 下酸热 , 所谓药食宜也” 等等 , 都属于药食同治的范畴。 因此,《内经》以“ 毒药攻邪” , 以谷肉果菜“补益精气”的论述, 就成了后世医疗食养结合 , 非常科学和全面的治疗观学说 。
目录 1 拼音 2 《外台》卷十七引《张文仲方》:补益方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补益方的用法用量 25 注意 26 摘录 3 《千金》卷十九 31 组成 32 功效 33 补益方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补益方 1 拼音
bǔ yì fāng
2 《外台》卷十七引《张文仲方》:补益方21 处方
苁蓉3两,桂心3两,菟丝子(酒渍)3两,干漆(熬)3两,蛇床子3两(并捣为末),生地黄1斤(切,以上好酒1斗渍之,昼晒夜渍,酒尽则止,晒干,捣筛,以和前药)。
22 制法上药以炼蜜为丸,如弹丸大。
23 功能主治补腰脚,常服髓满骨中。主虚劳。
24 补益方的用法用量
每服2丸,酒、饮任下,嚼破,日3次。
25 注意忌生葱、芜荑。
26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张文仲方》
3 《千金》卷十九 31 组成
干漆4分,柏子仁4分,山茱萸4分,酸枣仁4分。
32 功效补肾。
33 补益方的用法用量每服27丸,加至20丸,1日2次。
34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补益方 《普济方》:[卷二百二十五诸虚门]补益诸虚去黑皮)五味子续断巴戟天子菟丝子(心炙)天心服补益方干漆柏子仁山茱萸酸枣仁(各四分)上为末。蜜丸如
《外台秘要》:[卷第十七]虚劳补益方九首。(出第十九卷中)崔氏肾沥汤。疗肾脏虚劳所伤。补益方。(李子豫增损)羊肾(一具切)黄(二两)干姜(
《千金翼方》:[卷第六·妇人二虚损第七]羊肉黄汤主产后虚乏,当补益方∶羊肉(三升)黄麦门冬(各三两,去心)大枣(三十枚,擘)干地黄茯苓当归上一十味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补益补虚丸散第六]秃鸡散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三仁九子丸主五劳七伤补益方∶酸枣仁柏子仁薏苡仁蛇床子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菊
《医心方》:[卷第十三]治虚劳五劳七伤方第一中医学发展到现在,可以说经历了道医、儒医、术医三个阶段。道医,是指医家所依托的哲 学思想以道家道教文化为主;儒医,是指医家所依托的 哲学思想以儒家文化为主;术医,是指医家所依托的哲学思想以西医哲学为主,以西医学为参照。可见,所谓的道医、儒医、术医其实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医家, 一是指医学思想。
以《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为标志,以黄帝、岐伯、扁鹊、淳于意、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为代表。
《黄帝内经》 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 养生 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
黄帝内经颇多“真人”、“至人”等论述。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 真人 。”
《神农本草经》 体现仙道思想的药学著作,其中收入药365味,以合周天365日,药分三品,上品药声称有延年登仙之效。如神农本草经疏提到。“仙人”11处,“仙经”10处,“神仙”39处,“仙方”4处,仙药”5处。
“替仙人道士靡不悉由药道以济群生。”
“仙经谓:药即火,火即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可见,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神农本草经》,都是 以道家思想为基本医学哲学的,所以才以真人、神仙为凡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才把有利于 养生 的方药称为仙方仙药。
历代道教名医辈出,有十道九医之说法。
孙思邈 :道士,著作《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孙思邈被誉为“药王”“孙真人”。
葛洪 :道士,著作《肘后备急方》屠呦呦的青蒿素来源于此: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陶弘景 :道士,编写《肘后百一方》、《本草经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
董奉 :道士,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源于董奉行医不取钱物,愈后患者种杏林。
傅青主 :道士,著作《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
这个学派的中医学最显著的特征是:以道论医,追求长生久视,成仙证真。道家医学和中医学没有区别只有联系,不是以道家为侧面而是以道家为正面,带着浓郁的抹杀不掉的道家文化色彩, 因此可以说,中医学的第一阶段是道家医学阶段。换言之,中医学的初始阶段就是道家医学,这是不会因为后 来者给中医学冠上什么另外的名称而能改变的事实,是由中医学的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和第一部药学经典《神农本草经》的基本内涵打下了 “道”的深深烙印所决定的。
以金元时期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学术争鸣为标志。河间学派由刘完素所创立。易水学派由张元素创立。
刘完素 出生于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其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程道济序略” 中记载:
守真先生者,本河间人也。姓刘,名完素,字守真。夙有聪慧, 自幼耽嗜医书,千经百论,往往过目无所取,皆谓非至道造化之用。因披玩《素问》一经,朝勤夕思,手不释卷⋯⋯一时于静室澄神晏坐,沈然毕虑, 探索 难解之义,神识杳冥,似寤寐间,有二道士自门而入,授先生美酒一小盏,若椽碗许,咽而复有,如此三二十次,咽不能尽。二道人笑日:如厌饮,反吐于盏中。复授道者,倒于小葫中。道者出,恍然一醒,觉面赤酒香,杳无所据,急于内外追之不见,而后因至心灵大有开悟。此说几乎诞妄,默而不言, 以仆为知言,先生故以诫告。与夫史称扁鹊遇长桑君饮药,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亦何异焉。因著医书《内经运气要旨论》、《医方精要宣明论》二部,总一十七万余言,精微浩汗,造化详悉,而又述《习医要用直格》并药方,已板行于世。外又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并注二万余言。
从上文可见,刘完素的师父是“二道士”,刘完素的医学是得自道教仙人所授,其教授的方法也神仙化,喝了仙酒“而后因至心灵大有开悟”。因此,刘完素医学为是道医。
而略后于刘完素的张元素是易水学派的创立者,《金史》本传云:
张元素 ,字洁古,易州人,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乃去学医,无所知名。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河间刘完素病伤寒八日,头痛脉,呕逆不食,不知所为,元素往候,完素面壁不顾,元素日:“何见待之卑如此哉!” 既为诊脉,谓之日: “脉病云云”。日: “然”。“初服某药用某味乎” 日: “然”。元素日: “子误矣。某味性寒下降,走太阴,阳亡汗不能出,今脉如此,当服某药则效矣。” 完素大服,如其言遂愈。元素自此显名。
通过这则材料可以看出:其一,张元素是“进士” 学医,是个儒医;其二,道医从开始“面壁不顾” 到后来“大服”儒医。这说明了道医、儒医开始是有冲突的,后来以儒医胜利而结束。
张元素的著述以及有关他的记载并不多,但从他的弟子,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 李东垣 身上,也可以看出比较典型的儒医风范。
李东垣 的从医是由“孝”之触动, 由于母病不治, “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故“力学以志吾过”。可见李东垣志本不在医、也不在道,他出身名门, “且有“不小” 的“昂耸之志”,此“志”最大可能是习儒为官而非学医修道。如东垣二十二三岁曾“进纳得官,监济源税” ,即是力证。
稍后于刘完素、张元素的 张从正 是“攻邪派” 的开山祖师,他提出“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药裹酒食,非孝不能备也。故日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似乎以儒医自居,但论其医学实践,却与道医学有着血脉联系。其著作《儒门事亲》用道教法术治病的医案里有20余则。如卷五“鱼刺麦芒五十六”:
“夫鱼刺、麦芒、一切竹木签刺咽喉,及须发惹伴在咽嗌中,不能下者,《内经》曰: “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可用《道藏经》一咒法治之。咒日:“吾请老君东流顺,老君奉劝摄摄摄法毒水。吾托大帝尊,不到称吾者,各各现帝身,急急如律令。奉敕摄。” 一气念遍,又以左手屈中指、无名指作三山印,印上坐净水一盏,右手掐印文, 作金创印。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左手象地,右手象天,虚挽虚卓,九次为定。左足横,右足竖,作丁字立。如作法时,望日月灯火,取气一口,吹在盏内。此法百无禁忌。用法之时,以正神气是也。如所伤物下,不可便与米汤、米饭吃,恐米粒误入疮口中,溃作脓也。姑以拌面羹养之数日,可也。”
可见,作为医学改革家的张从正,其对医学的改革突出体现在援儒革道上,他是中医学从道医向儒医转化阶段的典型和关键人物之一。
在金元几大名医家之中, 朱丹溪 是最特殊的,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他本是理学中人,年轻时曾师从金华朱学的著名学者许谦,后听命于师嘱,并有感于师之病痛,乃慨然从医,从而期望“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一于医致力焉”。
朱丹溪 是位儒医,但需注意的是:此儒不同于先秦时期孔孟之儒,而是宋明新儒学。宋明新儒学本质上是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金元时期,道医阶段逐渐发展为儒医阶段。这一点在金元四大医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按照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出生前后,分析其生平及其学术思想可以看出:
刘完素 是金元四大家之首,出生于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代表作是《素问玄机原病式》,刘完素是个纯正的“道医”。
张从正 出生于金贞元四年,公元1156年,代表作是《儒门事亲》,张从正是比较典型的援儒革道者,一方面他极力让自己“儒医” 化,另一方面却不可避免地以道为根本。从张从正的生平和学术,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学从“道医” 向“儒医” 转化的缩影。
李东垣 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代表作《脾胃论》,从他的生平和学术思想看,他的“道医”特色比较淡了,几近于“儒医”。但其“突破脏腑五行用药,创立四气调神辨证” 的学术思想却有着只能用“道医” 才能吞吐的内涵,因此是位“根儒向道” 者。
朱丹溪 出生于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代表作《格至余论》,《格至余论》的书名来源于宋理学“格物致知”之意,可见朱丹溪从表面上看是个“儒医”,但考其学术思想“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以及他的 养生 观点等,则处处以道论医。因此,朱丹溪具备融摄儒道的本质。
从金元四大医家与道家道教的关系可以看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纯正道医 刘完素 ——援儒革道 张从正 ——根儒向道 李东垣 ——融摄儒道 朱丹溪 ,从中正可看出中医学从“道医” 向“儒医”转化。
而弃道从儒却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所以朱丹溪运用宋理学三教合一的优势而成为大家之中的大家。
必须说明的是,我们所谓的道医、儒医的阶段之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指在该阶段是以道医为主流,还是以儒医为主流。事实上,在道医阶段,也有儒医,如张仲景;在儒医阶段,也有道医,如孙一奎。但各阶段的个别现象不代表主流思想,就中医学总的发展趋势而言,在金元时期,道医阶段逐渐发展为儒医阶段。
术医阶段,整个中医学的研究方向、发展趋势逐渐“西化”,背道求术,弃道崇术是其特点。如现在的中医院校的本科教材,中医院校的必修科目等都少不了西医内容。原中医局局长、“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 吕炳奎先生1984年7月在《中医亟待抢救》一文中列出如下事实:
中医学院的中医课成分少,学生无法学成中医,课堂上老师讲一点,一下课就把精力集中学外文和西医课,有的人还吹冷风鼓动学生不要学中医。在实习时,没有好中医带,中医学院里学西医多,学不到中医。中医大学生,学习中医的时间,实际不到两年,又难专心致志,怎么能学成中医中医学院大批毕业生无人要,分配不下去。主要原因是中医单位少,西医又占了多数,要西医不要中医。西医院里的中医科,宁可把老护士等塞进去抄抄方,变成中医,也不要中医毕业生。
中医单位的西医多于中医,中医院实际上是西医院或叫中西医结合医院,真正的中医院,全国只有几所。
术医阶段的中医论病论证、处方用药几乎都离不开西医西药。这主要是由于西医学的冲击和影响所致。中医学发展到现在,对传统有扬有弃固然难免,关键是扬弃得是否合理如果说,中医学是以“道医” 为基本的话,我们认为中医学的发展事实上离其基本越来越远。这种背离基本的发展扬弃实在令人不安,而这种发展陷入困境也是必然的。纵观中医学发展史,每一次大发展都是立足于基本,而取得重大理论突破。中医学需要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而不是修修补补,更不是用西医的一套理论方法来论证中医学具备合理性。中西医结合大家 张锡纯 的代表作《衷中参西录》, “衷中参西“,不是“全盘西化”,中医学的现阶段发展主要要在“衷中”下工夫,让西医理论方法在发展中发挥“参” 的作用。
中医学的根本、原理从哪里寻找呢 应该在道家。
(一)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第一部药学经典《神农本草经》,其学术思想上升到哲学层次,是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推而演之,道家道教思想是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二) 历史 上的大医,其理论突破性的建树无不是在道家道教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如刘完素的火热论是根据运气学说推演而来,朱丹溪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是根据《太极图说》推演而来,郑火神的学术思想也是源于其对阴阳气化的独特体悟,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唯有医学和道家是以生命为本位而展开研究的。道家为追求长生,对生命的亲身体悟和实践是中医学中最宝贵最具价值的部分。如果说中医学有临床实验的话,可以说率先勇犯险难,义无反顾、舍身求“法” 的正是道门中人。
明晰了中医学上述三个发展阶段,我们不难看出中医学与道家医学的关系。
道家医学是中国中医学的一个发展阶段且是最初阶段,道家医学是和儒家医学、术医相对而言的,儒医是援儒革道的结果,术医则是援“西” 入“中” 的结果。
而就其本质而言,道家医学是中医学的根本。明晰了这些,我们也能看出,所谓的道家医学和中医学的区别其实颇多含糊。如果说有区别,只能说,道家医学与儒家医学、术医的区别,而这些区别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道家与儒家,西与中的区别所决定的。
道医学大致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其 核心部分 是仙药、本草、医方、针灸等,大致范围相当于世俗的中医学和中药学。
道医学的 中层部分 是导引、按摩、气法、辟谷、房中、存思、饮食疗养及起居禁忌等,这是靠自我摄养和调谐精、气、神来防病抗病的技术。
道医学的 外层部分 是符水、药签、祝由、祭祀、斋醮等调整 社会 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治疗方法,具有强烈的宗教特征。
道医学是一种 社会 医学,重视调节人的 社会 关系和心理因素,这是它的特征之一。道医学另一特征是带有宗教性和人神交通的巫术倾向。道医学还有一些特征,那就是它重 养生 、重预防,将医药同人的饮食起居结合起来。以上都体现了道医学区别于世俗医学的特色。
广义的道医学包括道家医学与道教医学。狭义的道医学指的是道教医学。道教医学是相对于中医学的两个发展阶段儒家医学、术医而言的,是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
《千金方》食疗(一)
本文2023-10-23 10:42: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