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剑真的存在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4收藏

中国十大名剑真的存在吗?,第1张

中国十大名剑有些是真实存在而有些仅仅是传说或文学渲染的产物。

十大名剑是指轩辕、湛泸、赤霄、太阿、龙泉剑、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十大名剑的记载多见于古籍或上古传说。

如《史记》、《越绝书》、《列子》、《吴越春秋》等。在十大名剑中,有些是真实存在而有些仅仅是传说或文学渲染的产物。

扩展资料:

十大名剑的记载多见于古籍或上古传说,如《史记》、《越绝书》、《列子》、《吴越春秋》,有些是真实存在而有些仅仅是传说或文学渲染的产物,但毋庸置疑。

作为中华文明一部分的剑文化的代表者,十大名剑在很大程度上象征了中华名族某种正德、正身、正义的气节。

十大名剑常见的说法为轩辕、湛泸、赤霄、泰阿、七星龙渊、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胜邪,纯钧,湛泸,巨阙,鱼肠,泰阿,龙渊,工布,干将,莫邪。

—十大名剑

铁剑和大刀为五刃兵器,见《国语·齐语》:“定三革,隐五刃。”韦昭注:“三革,甲、胄、盾也。五刃,刀、剑、矛、戟、矢也。”相传黄帝始作石刀,商代铸青铜刀,周开始煅铁刀。刀,扁平型,单面刃,无刃面为背。剑为蚩尤始作,双面刃,中线凸起为脊。出现于西周初期,春秋时渐多,战国、秦、汉极盛。

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用陨铁煅造刀剑了。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过江,解其佩剑对渔夫说,此剑中有七星,价值百金。七星指七颗陨星。用陨铁煅造刀剑的记载还有:相传晋代张华见斗、牛二星之间有紫气,后使人于丰城狱中掘地得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这里的斗、牛二星之间有紫气,指流星,掘地所得是陨铁。另传,王莽于建国五年,造威斗及神剑,皆炼五色石为之。五色石指铁矿石或陨星。

对于陨星的记载早在公元前737年的春秋郑国庄公七年:“夜中星陨如雨”。

陨星是流星体在弱相互作用下被地球引力俘获后,以加速度向地表坠落。由于速度极快,质量大的流星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圈中时被摩擦热所燃烧、爆炸,未被完全烧毁而落到地面上的碎片或整块统称陨星。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石陨星(陨石)占92%、铁陨星(陨铁)占6%和石铁陨星占2%。

古剑冶炼最著名的是干将、莫邪。据《吴越春秋》卷四:“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之同师,但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注:应是冶炼剑的铁陨星),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邪。莫邪,干将之妻也。”

又传:楚王命干将炼剑,许成雌雄二剑,雄名干将、雌名莫邪。干将炼剑,莫邪断发、剪指甲投入炉中,金铁熔化,发出光泽,铸成双剑。阳者干将,阴者莫邪。干将自知楚王必将怒其造剑迟缓而杀他,故藏雌剑不献,留给其子,希望为他报仇。后其子赤鼻终于为父向暴君报了仇。

在距离我国春秋时用铁陨星炼剑的2700多年后的今天:2001年3月30日,来自美国印地安那州普度大学机械工程系的一位名为哈维—阿伯拉莫维茨的科学家表示,他正在使用陨星石制造全世界最强硬和最锋利的剑。他希望这种剑因为制作材料来自太空而能够具有击碎万物的神力。他表示将对陨星石中的铁进行精炼,再与其他超强度金属融合后制成合金,用这合金制成一把剑。他认为这剑可以与传说最为神勇的日本武士使用的利器一决高下,并把此剑拍卖。看来,从古到今用铁陨星炼的剑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强硬和最锋利的剑。

1990年在三门峡黄河边约600米处,考古人员发现了东周早期晋国天虢国(公元前658年)国君墓。从该墓中挖掘出土了一把宝剑,长不足30厘米,为短铁剑,属于人工冶铁。这把铁剑成为我国冶铁史上的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早的人工冶铁剑,距离今天已经有2700年的历史了。

我所收藏的汉铁剑和环首大刀具体尺寸如下:

汉铁剑总长:11M、合三尺三寸。重500克。剑把长145mm、格宽15mm、剑身长940mm、根部宽34mm、中脊最厚处6mm。

环首大刀总长:108M、合三尺二寸四分。重850克。环首内孔直径为30×40mm的椭圆、柄环直径是8mm。直柄为宽26mm、厚8mm、长140mm。刀刃长900mm、靠柄处宽30mm向尖渐细为20mm、尖端为R30mm的圆弧刃。

今天出土的古代宝剑绝大多数为铜铸,极少铁剑,主要是铁剑很难保存几千年而不被氧化掉。长铁剑更为罕见。据《周礼》记载,上士用三尺剑、中士用二尺五寸剑、下士用二尺剑。从出土的古代宝剑来看,夏、商、周三代确实没有三尺以上的剑。秦至隋代,剑比较长。唐盛行短剑,一般置于肋下,称腰品。唐以后,剑无定制。与刀、剑同时出土的铜钱是“大泉五十”(公元10年)和“货泉”(公元14年),而没有“布泉”(公元19年)。说明该刀、剑的年代基本在公元19年前。汉铁剑和环首大刀在地下的所有条件相同,但汉铁剑氧化腐蚀严重,近十分之一锈损,而环首大刀丝毫未损。这有可能是当时的煅造工艺或所用原材料不一样。还有可能是剑薄刀厚耐氧化腐蚀的程度不一样。不管怎么说,目前全国所收藏的汉代的铁刀、剑都较稀少。这汉铁剑和环首大刀为研究汉代的兵器制式和煅造工艺提供了实物依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贵收藏品。

剑由剑身、剑柄和剑鞘三部分组成。

一、剑身包括剑锋、剑脊、剑从、剑锷和剑腊五部分。

剑锋:剑身前端锋利部分;

剑脊:剑体中线凸起;

剑从:脊两侧成坡状部分;

剑锷:从外的刃,即剑身两旁的刃;

剑腊:脊与两从合称为腊。

二、剑柄包括剑茎、剑格、剑首、剑箍、剑缑、剑缰和剑穗七部分。

剑茎:也就是剑柄的把手部分,主要有扁形与圆形的两种;

剑格:剑茎和剑身之间的护手,又称为卫、璏、剑镗;

剑首:茎的末端常有的圆形部分,又称为镡;

剑箍:茎上的圆形凸起的纹饰;

剑缑:在茎上缠绕的绳子;

剑缰:系在剑首的皮绳,用于悬挂在手腕上便于取用;

剑穗:系在剑首的流苏,又称剑袍,有穗的剑称为文剑,佩戴于文人权贵身上,无实际用途。

三、剑通常配有剑鞘,又称为“室”,套在剑身之上,有保护剑身和方便携带的作用。

古代名剑:

一、越王勾践剑

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这把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且依然锋利无比,闪烁着炫目的青光,寒气逼人。

二、吴王光剑

总长773厘米,剑格宽48厘米,剑体长65厘米,重1公斤。此剑于1993年春安徽南陵县盗掘出土,旋即流入香港古玩商肆,后由上海博物馆以重金购回。

这把剑身饰有精美花纹的吴王光剑在历经2500余年后仍锋利无比。由于此剑剑身近腊处有两行阴刻篆字铭文:“攻吾王光自乍(作),用剑以战戍人。”从而可以确认是吴王光(即吴王阖闾)使用的剑。

三、兵马俑秦剑

此剑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出土时被一尊高级军吏俑压弯。但是之后,这把被压弯千年的剑竟然弹直,当场去土锈后,表面光亮如新,剑刃非常锋利,一剑可划透12层报纸。

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10至15微米的含铬氧化物保护层,表明曾采用铬盐氧化处理技术。这些兵器的表面有一层含铬化合物的氧化层,其含铬量达到078%至232%,厚度为10至15微米。

中国十大名剑真的存在吗?

中国十大名剑有些是真实存在而有些仅仅是传说或文学渲染的产物。十大名剑是指轩辕、湛泸、赤霄、太阿、龙泉剑、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