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的作品目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4收藏

中医外科学的作品目录,第1张

第一章 外科疾病的命名和分类释义  一、命名  二、分类释义  第二章病因病机  一、外因与内因  二、疮疡与气血、脏腑、经络的关系  第三章 诊断  第一节 四诊在外科学上的运用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二节 辨阴证阳证  第三节 辨肿痛痒脓  一、辨肿  二、辨痛  三、辨痒  四、辨脓  第四节 辨善恶顺逆  一、辨善恶(五善七恶)  二、辨顺逆  第五节辨经络  第四章 治疗  第一节 内治法  一、内治的三个大法  二、内治法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外治法  一、药物疗法  二、手术疗法  三、其他疗法  第五章 痈  第一节 颈痈、锁喉痈  第二节 脐痈  第三节 囊痈  附:脱囊  附:子痈  第四节 委中毒  第六章 有头疽  附:三陷证  第七章 疖  第一节 暑疖  第二节 蝼蛄疖  第三节 多发性疖病  第八章 疔疮  第一节 颜面部疔疮  第二节 手足部疔疮  第三节 红丝疔  第四节 烂疔  第五节 疫疔  第六节 疔疮走黄  第九章 无头疽  第一节 附骨疽  第二节 胁疽、渊疽、肋疽  第十章 流痰  第十一章 流注  第十二章 岩(癌)  第一节 乳岩  第二节 失荣  第三节、肾岩  第四节 舌岩  第五节 茧唇  第十三章 石疽  第十四章 瘿  第十五章 瘤  第十六章 瘰疬  第十七章 发颐  第十八章 耳病  第一节 耳脓  第二节 耳痔  第十九章 鼻病  第一节 鼻渊  第二节 鼻痔(鼻息肉)  第二十章 乳病  第一节 乳痈  第二节 乳发  第三节 乳疽  第四节 乳中结核 乳疬 乳癖 乳痨(乳痰)  第五节 乳头破碎  第六节 乳漏  第二十一章 内痈  第一节 肠痈  第二节 胃痈  第三节 肝痈  第二十二章 梅毒  第二十三章 肛门病  第一节 痔疮(内痔、外痔、内外痔)  第二节 血栓痔  第三节 息肉痔  第四节 沿肛痔  第五节 锁肛痔  第六节 肛裂  第七节 脱肛  第八节 肛门周围痈疽  第九节 肛漏(痔瘘)  第二十四章 妇人阴疮  第一节 阴肿  第二节 阴蚀  第二十五章 褥疮  第二十六章 臁疮  第二十七章 脱疽  第二十八章 外伤病  第一节 甲疽  第二节 水火烫伤  第三节 冻疮  第二十九章 咬伤病  第一节 毒蛇咬伤  第二节 疯犬咬伤  第三节 毒虫伤  第三十章 皮肤病  第一节 白秃疮  第二节 肥疮  第三节 鹅掌风  第四节 脚湿气附:灰指甲  第五节 天疱疮  第六节 脓窠疮  第七节 丹毒  第八节 热疮  第九节 缠腰火丹  第十节 瘊子  第十一节 疥疮  第十二节 风疹块  第十三节 湿疹  第十四节 漆疮  第十五节 红花草疮  第十六节 沥青疮  第十七节 牛皮癣  第十八节 白疙(松皮癣)  第十九节 白屑风  第二十节 酒齄鼻  第二十一节 粉刺  第二十二节 油风(斑秃)  第二十三节 白驳风  第二十四节 鸡眼  第二十五节 瘢痕疙瘩  第二十六节 皲裂疮  第二十七节 蛇皮癣  第二十八节 体气(狐臭)  第二十九节 麻风附方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耳胀痛的病因病机 5 耳胀痛的症状 6 耳胀痛的诊断 7 需要与耳胀痛相鉴别的疾病 8 耳胀痛的治疗 81 辨证治疗 811 耳胀·风邪外袭证 8111 症状 8112 证候分析 8113 方药治疗 81131 治法 81132 方药 812 耳胀·肝胆湿热证 8121 症状 8122 证候分析 8123 方药治疗 81231 治法 81232 方药 82 外治法 83 针灸治疗 831 体针 832 耳针 84 其他疗法 9 耳胀痛患者日常保健 10 耳胀痛的预防 11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胀痛的穴位 2 治疗耳胀痛的方剂 3 治疗耳胀痛的中成药 4 耳胀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耳胀痛 1 拼音

ěr zhàng tòng

2 英文参考

swollen ea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atarrhal otitis med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ar disten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acute non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耳胀痛为症状名[1]。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即耳胀[2]。

耳胀(ear distention;acute non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为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称耳胀痛[2]。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感、耳胀且痛、耳鸣、听力下降,自听声增强,并见鼓膜充血内陷,或鼓室有积液为主要表现的耳病[3]。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称为耳闭[2]。

耳胀与西医的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相似[2]。

因耳胀、耳闭、每兼耳鸣,妨碍听觉,故也属“卒聋”、“风聋”、“气闭耳聋”范畴,可与“耳鸣、耳聋”互参[2]。

4 耳胀痛的病因病机

耳胀痛多由肝胆两经热郁化火所致[1]。

肝胆经气不舒,内有郁热,兼之风邪侵袭,引动经热上循,结于耳窍,以致耳窍经气痞塞不宣,出现耳胀之症[2]。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否塞不宣,故为风聋。”

《外科大成》卷三:“耳者,心肾之窍,肝胆之经,宗脉所聚也……肝胆主外,如风热有余,或胀痛或脓痒,邪气客也。”

临床上,耳胀因感风热邪毒而发者较多,但也有因感于风寒者[2]。

《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邪闭者,因风寒外感,乱其营卫也,解其邪而闭自开也。”

5 耳胀痛的症状

耳胀痛患者自觉耳中作胀,或兼疼痛[1]。

风邪外袭证患者耳内作胀,不适或微痛,耳鸣如闻风声,听力突然减退,但听自己说话的声音却大于平时。患者常用手指轻按耳门,以求减轻耳部之不适。检查见耳道干净,耳膜微红,轻度内陷,或见耳膜后有一水平暗影,可随头位改变而移动,鼓膜穿刺可抽出清稀积液。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初起时常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舌质淡红,苔白,脉浮数。[4][2]

肝胆湿热证患者耳内胀闷堵塞感,重听,自听增强,鼓膜充血、内陷,或见液平面,鼓膜穿刺可抽出**较黏稠的积液,或伴耳鸣、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苦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数[4][2]。

6 耳胀痛的诊断

耳胀痛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症状,但耳道检查,并无物堵为其特点[2]。每兼有耳鸣、听力下降,病变有新久不同[2]。

7 需要与耳胀痛相鉴别的疾病

临床诊断时,要注意排除其他耳病引起的耳内胀闷症状:

耳内有耵聍或异物堵塞而出现胀闷堵塞感者,将耵聍或异物取出,耳胀闷堵塞感等症状便随之消失或减轻,故容易鉴别[2]。

脓耳耳膜未穿溃时,也有胀闷堵塞感,但脓耳耳内疼痛较剧烈,耳膜红肿也较明显,在剧烈耳痛之后,耳膜可以穿溃而流脓,故可以鉴别[2]。

8 耳胀痛的治疗 81 辨证治疗 811 耳胀·风邪外袭证

耳胀·风邪外袭证(ear distention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wind)是指风邪外袭,以耳内胀闷,听力减退,自听增强,鼓膜微红、内陷或有液平面,鼓膜穿刺可抽出清稀积液,或伴耳鸣、鼻塞、流涕、头痛、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苔白,脉浮等为常见症的耳胀证候[4]。

8111 症状

患者耳内作胀,不适或微痛,耳鸣如闻风声,听力突然减退,但听自己说话的声音却大于平时。患者常用手指轻按耳门,以求减轻耳部之不适。检查见耳道干净,耳膜微红,轻度内陷,或见耳膜后有一水平暗影,可随头位改变而移动,鼓膜穿刺可抽出清稀积液。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初起时常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舌质淡红,苔白,脉浮数。[4][2]

8112 证候分析

因风热邪毒侵袭而致,耳部经气痞塞不宣,故耳内作胀微痛[2]。

风邪扰于清窍,故耳鸣如闻风声,听力突然减退,听外声不清楚,但听自己说话声音,反觉大声[2]。

因用手指按压耳门,能帮助疏通经气,故可减轻耳内不适症状[2]。

因风热外邪初袭,正邪抗争,故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痛,脉浮数等风热表证[2]。

热邪伤及耳膜,故耳膜微红、内陷[2]。

若兼有湿邪,则耳窍内有积液,表现为耳膜后有一水平暗影,可随头位改变而移动[2]。

8113 方药治疗 81131 治法

宜疏风清热,散邪通窍[2]。

81132 方药

可用银翘散[备注]银翘散(《温病条辨》):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加减治疗[2]:

主方:银翘散可疏散风热之邪[2]。

加减:

加菊花、夏枯草、青蒿以清疏肝胆,石菖蒲有散邪通窍之功[2]。

窍内有积液者,可加车前子、泽泻、桑白皮等,以清利湿热[2]。

若耳内胀痛而全身证见恶寒重,发热轻,口淡不渴,无汗,脉浮紧者,为风寒邪毒侵袭而致,可用荆防败毒散[备注]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枳壳、桔梗、茯苓、川芎、甘草、人参加减,以疏风散寒通窍[2]。

812 耳胀·肝胆湿热证

耳胀·肝胆湿热证(ear distention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in liver and gallbladder)是指肝胆湿热,以耳内胀闷堵塞感,重听,自听增强,鼓膜充血、内陷,或见液平面,鼓膜穿刺可抽出**较黏稠的积液,或伴耳鸣、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苦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耳胀证候[4]。

8121 症状

患者耳内胀闷堵塞感,重听,自听增强,鼓膜充血、内陷,或见液平面,鼓膜穿刺可抽出**较黏稠的积液,或伴耳鸣、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苦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数[4][2]。

8122 证候分析

肝胆经气偏盛,由风邪引动而上结于耳窍,则可致耳内胀闷,并有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2]。

热邪伤及耳膜,故耳膜充血、内陷[2]。

有湿邪,则耳窍内有积液,表现为耳膜后有一水平暗影,可随头位改变而移动[2]。

8123 方药治疗 81231 治法

清肝胆实热[1]。

81232 方药

可用龙胆泻肝汤[备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甘草加减治疗[2]。

可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磨水冲服)治疗[1]。

82 外治法

1)宜用清热祛风止痛药物滴耳,如黄连滴耳液,或用新鲜虎耳草、一枝黄花捣汁滴耳;亦可用田螺水加冰片少许滴耳[2]。

2)滴鼻灵或1%麻黄素液滴鼻,有助解除耳内胀闷症状,对于有鼻塞流涕症状的患者更为需要[2]。

《疡医大全》卷十三:“耳内忽作大痛,如有虫在内奔走,殊痛,或出血、或出水、或干痛,不可忍者,蛇退火烧存性,研末,鹅管吹入立止。……耳痛不可忍者,磨刀铁浆滴入耳中即愈。”窦汉卿曰:“耳胀痛用虎耳草汁滴入耳内,痛即止。”

83 针灸治疗 831 体针

可取听官、听会、耳门、翳风、合谷、内关等穴,每次选2~3穴,中强度 ,留针10~20 min,以达疏通经络止痛目的[2]。

832 耳针

取内耳、神门等穴或耳壳上的压痛点,每次1~2穴,针刺或埋针。埋针期间,每天可按压埋针处3~4次,以加强 [2]。

84 其他疗法

可行导引法以辅助治疗。即用手指尖按压耳屏,或用手指尖插入耳道口,一按一放,反复多次,以疏通经气,减轻症状[2]。

9 耳胀痛患者日常保健

耳胀痛初起,多有鼻塞流涕等症状,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适当使用滴鼻药物,擤鼻涕要有正确方法,防止将鼻涕推入耳窍,加重耳胀痛症状,或引起染毒,演变为脓耳[2]。

10 耳胀痛的预防

预防耳胀痛,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积极防治伤风感冒及鼻部疾病[2]。

“鸣天鼓”导引法对本病有保健预防作用[2],操作方法:两手掌 耳郭,再用双手掌心捂紧两耳,两手食、中、无名指、小指对称地横按在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再将两食指翘起放在中指上,然后将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叩声洪亮清晰,响如击鼓[4]。

11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耳根毒的症状 5 耳根毒的病因病机 6 耳根毒的诊断 7 证候分析 8 耳根毒的治疗 81 辨证分型 82 方药治疗 821 治法 822 方药 823 古方参考 83 外治法 9 脓耳患者日常保健 10 脓耳的预防 11 关于脓耳变证 12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根毒的方剂 2 治疗耳根毒的穴位 3 古籍中的耳根毒 1 拼音

ěr gēn dú

2 英文参考

acute retroauricular lymphadenit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astoidea ulc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cute lymphadenitis below the ea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耳根毒(acute retroauricular lymphadenitis[1])为病名[2]。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又称耳后附骨痈[3][4]。是指以耳后完骨部红肿疼痛、焮热、触之波动、甚至溃破流脓为主要表现的耳病[1]。

中医的耳后附骨痈与西医的耳后骨膜下脓肿类似[4]。

另请参见耳发。

4 耳根毒的症状

患者脓耳,耳内流脓不畅,耳内疼痛,连及耳后,耳后完骨部疼痛、压痛,甚则肿起如半球状,耳壳常被推向前方,数天之后,肿起处尚可变软,穿溃流脓。[3][4]。

初起耳根处肿大如痰核,按之不动而微疼,肿势渐增,状如伏鼠,焮赤疼痛[3]。

全身症状可见发热,头痛,口干,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4]。

若因体虚或治疗不当,溃口经久不愈,时常渗出脓水,则成虚证痿管,较难治疗[4]。

5 耳根毒的病因病机

耳根毒由少阳胆经风热所致[3]。

耳根毒多因脓耳火热邪毒炽盛,肝胆湿热壅盛,或治疗不当,脓液引流障碍,邪毒不随脓液流出而外泄,反而困结于内,灼腐完骨,血肉腐败,聚为痈肿而成[4]。

《外科证治准绳》卷三:“耳根毒,在耳根,结核状如痰核,按之不动而微痛,属足少阳胆经,兼三焦风热所致。”

《青囊秘录》又曰:“耳根毒受在心肾,怒气伤心,流滞肝经,风热壅聚而成也。”

由少阳胆经风热所致[2]。

6 耳根毒的诊断

脓耳并见耳后完骨红肿疼痛,压痛,或溃破流脓,即为耳根毒[4]。

7 证候分析

脓耳的火热邪毒炽盛,犯及耳后完骨,故该部疼痛、压痛[4]。

邪毒困结于内,灼腐完骨,血肉腐败,聚为痈肿,故胂起如半球状,耳壳常被推向前方[4]。

脓已成,故肿处变软,有波动感,并可穿溃流脓[4]。

口干,舌红苔黄燥,小便黄,大便秘结,均为热盛伤津。发热不退,脉数有力,为邪盛正实[4]。

若因体虚,正气不胜邪毒,邪毒久困,腐肉不去,新肌不生,故溃口经久不愈,清脓常渗而成瘘管[4]。

8 耳根毒的治疗 81 辨证分型

耳后附骨痈·热毒壅盛证(postauricularsubperioste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heattoxin congestion and excessiveness)是指热毒壅盛,以脓耳病程中耳流脓突然减少,耳内及耳后疼痛加剧,全身可有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或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耳后附骨痈证候[3]。

耳后附骨痈·正虚毒滞证(postauricular subperioste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healthy qi deficiency and toxin stagnation)是指正虚毒滞,以脓耳日久,耳后流脓,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耳后痈肿溃破,溃口经久不愈,形成瘘道,脓稀色白,疮口暗淡,伴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唇舌淡,脉细等为常见症的耳后附骨痈证候[3]。

82 方药治疗 821 治法

泻火解毒,祛瘀排脓[4]。

822 方药

可在治疗脓耳方药基础上,重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连之类,以清热解毒[4]。

耳后红肿有波动感,用仙方活命饮,取其清热解毒,并以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止痛,皂角刺、穿山甲之类以活血解毒排脓,促其脓出,邪热得以外泄[4]。

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泻热通便。热盛,口干苦者,加龙胆草、栀子等,痈肿已溃破流脓量多者,去皂角刺、穿山甲,加桔梗、薏苡仁等[4]。

溃口经久不愈者,宜补益气血,托里排脓,去腐生肌,用托里消毒散加减[4]。

若身发寒热者,荆防败毒散汗之[3]。

发热肿痛甚者,仙方活命饮加升麻、柴胡,水酒各半煎服[3]。

脓成者服透脓散[3]。

虚者服托里透脓汤,并及时切开引流,小者可自溃,外撒红灵药,贴太乙膏[3]。

脓尽用生肌玉红膏,若溃后脓水清稀,疮口愈合迟缓,则应服香贝养荣汤补之[3]。

823 古方参考

《外科大成·耳根毒》:生于耳根,状如痰核,不动而微痛,属胆与三焦二经风热所致,宜卫生散或加升麻、柴胡,或贵金丸下之,弱者神效瓜蒌散托之。因怒而耳下肿者,或肋痛脉弦紧者,小柴胡汤加青皮、红花、桃仁、牛蒡子。再寒热,加荆芥、防风,盖肝者内主藏血,外主荣筋,怒则气逆,故筋畜结肿,若不自加调摄,肝迭受伤,迁延结核,再犯追蚀之药,因而不敛不治者多。

83 外治法

1)耳内处理同脓耳,主要是清除脓痂,保证引流通畅,滴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药物。如黄连滴耳液[4]。

2)耳后肿胀,可用如意金黄散或紫金锭调敷患处。或用新鲜羊蹄草、芙蓉花叶捣烂外敷[4]。

3)如肿胀处按之有波动感,为脓肿已成,可切开排脓[4]。

9 脓耳患者日常保健

脓耳的护理,要注意经常将耳内脓液清除干净及正确使用滴耳、吹耳药物,滴耳、吹耳前清除脓液及停积的药粉,滴耳时宜侧卧,患耳向上,滴入药液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使药液能达患处,并停留较长时间。吹耳药物宜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吹入不宜过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碍引流。另外,密切观察病情尤要注意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预防或及时发现脓耳变证。[5]

在饮食上要少食蛋类、豆类制品及其他引发邪毒的食物[5]。

患脓耳而耳膜穿孔未愈者,应禁忌游泳,以免水入耳中,加重病情[5]。

10 脓耳的预防

预防脓耳的关键是提高抗病能力[5]。小儿患麻疹、疫喉痧等疾病后,抵抗力降低,容易罹患本病,更要注意预防,发现耳部症状,及时进行诊治,以免致成流脓[5]。

乳儿哺乳 不当,也易引致本病,故要戒除卧位哺乳的习惯,以免由于乳汁滥入耳窍诱发本病[5]。

另外,避免污水入耳,有水入耳时,要及早拭抹干净,保持耳道的清洁卫生[5]。

脓耳初起者,要及早彻底地进行治疗,以免迁延日久演变成慢性,或变生他证[5]。

11 关于脓耳变证

脓耳变证(deteriorated case of purulent ear)是指脓耳变生的耳后附骨痈(耳根毒)、脓耳面瘫(脓耳口眼㖞斜)、脓耳眩晕及黄耳伤寒等病证[3]。

脓耳变证多因脓耳邪毒炽盛,或治疗不当,邪毒久蕴,腐蚀骨质,脓汁流窜,邪毒扩散而变生他证。故病情更为复杂、严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6]。

脓耳(purulent ear;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为病证名[7][8]。又称聤耳[8]、耳疳[5]、缠耳[9]、耳底子[5]、耳痈[5]、耳湿[5]、耳中生毒[5],为五般聤耳之一[7]。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耳病[3][9][1]。有急慢、虚实之分[5]。脓耳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多发于小儿。常致听力损害,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及生活,甚至可以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应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外科大成》卷三:“耳疳者,为耳内流出脓水臭秽也。书有云:出黄脓为聤耳;红脓为风耳;白脓为缠耳;青脓为震耳。”

《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之名,更有五般,常出黄脓者,谓之停耳;常出红脓者,谓之脓耳;耳内疳臭者,谓之冱耳;白脓出者,谓之缠耳;耳内虚鸣,时出青脓者,谓之囊耳。”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名缠耳;出黄脓者,名聤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

脓耳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中耳炎[5]。

李淑良

李淑良,男,1938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作品有《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中文名:李淑良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市

出生日期:1938年

职业:医生

毕业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

代表作品:《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职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人物经历

1957~1963年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工作至今。曾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喉科专家耿鉴庭。

任职情况

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500名老中医师带徒二、三、四批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社会兼职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专家库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人材培养委员会委员等。

担任《中医耳鼻喉研究》杂志总编,《世界中医药》、《中国中医急症》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

44年来一直从事中医耳鼻咽喉科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研究古代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脏腑与耳窍相关理论,研究了耳与肺的相关性,阐发了耳与肺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以及耳病从肺论治的理论依据,并运用于临床。

主要贡献

著作

多年来撰写了近30部著作,如《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传统康复医学》、《中国基本中成药12部》、《中医耳鼻喉》、《实用中西医临床诊断治疗学》、《中医老年病学》、《耳鼻喉科》等主编及参编30余部。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等。

承担课题

承担科研课题主要有北京市青年基金课题—分泌性中耳炎从肺论治、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变应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方案、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中药及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诊疗规范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慢喉喑的中医治疗等。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师带徒9名。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辨治耳鼻喉科疾病的思路,如注重整体观念、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等,并验之于临床。在业内首先提出并系统阐述了“耳聋治肺”,并大力推广“咽喉疾病治疗散风为先”的理念及方法,在肿瘤的治疗中重视扶正、兼以祛邪,在耳鼻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耳鸣·痰火郁结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耳鸣·痰火郁结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612 方一 613 方二 614 方三 615 方四 616 中成药 62 针灸治疗 63 气功疗法 7 关于耳鸣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鸣·痰火郁结证的方剂 2 古籍中的耳鸣·痰火郁结证 1 拼音

ěr míng ·tán huǒ yù jié zhèng

2 英文参考

tinnitus with phlegmfire stagnation patter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耳鸣·痰火郁结证(tinnitus with phlegmfire stagnation pattern)是指痰火郁结,以耳鸣,耳中胀闷,头重如裹,常伴胸闷或脘满、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耳鸣证候[1]。

4 耳鸣·痰火郁结证的症状

耳鸣·痰火郁结证患者两耳蝉鸣不息,或“呼、呼”作响,时轻时重,有时闭塞憋气,听音不清,头昏沉重,或见头晕目眩、胸中烦闷、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胁痛、喜得太息、耳下胀痛、二便不畅。舌红,苔薄黄而腻,脉象弦滑。[2][3][4][1]

5 证候分析

素有痰火郁结,壅阻清窍,故耳鸣如潮,时轻时重,甚则气闭失聪[2]。

痰火上冒于头,故头重头昏[4]。

痰浊中阻,气机不运则胸闷、痰多、喉中不爽、喜得太息[2]。影响健运则口苦、二便不畅[2]。

痰火郁结,气机不利,故胸脘满闷[4]。

痰火上涌,故呕吐痰涎[4]。

痰火壅阻,肝胆经络不畅故耳下胀痛[2]。

二便不畅乃痰湿阻滞脾胃,热伤胃津之证[4]。

火重于痰则口苦,痰重于火则口淡[4]。

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痰火之证[4][2]。

6 耳鸣·痰火郁结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耳鸣·痰火郁结证治宜化痰清火、和胃降浊。

耳鸣·痰火郁结证治宜清降痰火[3]。

612 方一

[2][3]

可用温胆汤[备注]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半夏、橘皮、甘草、枳实、竹茹、生姜、茯苓加减治疗:方中用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茯苓淡渗利湿;竹茹、枳壳清胃降浊。痰多加胆星、海浮石化痰;郁结甚加浙贝母、天花粉清化;失眠加远志、龙骨;膈上烦热加桔梗、山栀、豆豉。热甚加黄芩、黄连泻火;如痰多胸闷大便不畅,可用礞石滚痰丸[备注]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青礞石、沉香、大黄、黄芩、朴硝以降火逐痰。

痰火郁结所引起耳鸣、耳聋,多属实证。若因恼怒转加,可选用柴胡、青皮、连翘、郁金或柴胡疏肝散[备注]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药、乌药、延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以疏肝解郁,效果更佳。

至于湿痰中阻,清阳不振,浊气上壅所致耳鸣、耳聋,与此迥别。治应健脾升阳,详见“清气不升”型。

613 方二

主方:清气化痰丸(吴昆《医方考》)

加减处方:陈皮6克,北杏仁12克,枳实12克,黄芩12克,瓜蒌仁12克,茯苓15克,胆南星15克,制半夏12克,甘草6克。水煎服。痰多黄稠者,加天竹黄12克。热甚者,加黄连15克。

614 方三

加味二陈汤:二陈汤是治湿痰之主方,益以黄芩、黄连、枳实之类是取其清热之功,加入杏仁、瓜蒌仁、胆南星之属,则除痰之力更强[4]。

615 方四

《柳宝诒医案》卷五:病后渐觉耳聋,舌强甚至两窍俱窒。据述服补药而渐重,此由痰气阻窒清窍,病久恐难得愈。姑与泄痰宣窍法。苍耳予、白芥子、远志炭、橘红、干菖蒲、陈胆星、黑山栀、归身片、川贝、广郁金、茯苓、刺蒺藜、姜竹茹。

616 中成药

(1)礞石滚痰丸,口服,每次l瓶,每日2次。(2)复方蛇胆川贝末,口服,每次l瓶,每日2次。

62 针灸治疗

取翳风、听宫、侠溪、中渚等穴为主[5]。痰热郁结配丰隆、劳宫[5]。

63 气功疗法

(1)凡属痰火内盛,阻滞清窍致聋鸣者,可用下述方法气功治疗:

①伸足坐定,以两手拒地,用力撑起上身,低头躬身,同时用力扳起脚夹3次,咽津而降至幽阴,二十四度后,再行静功,意存肚脐,运尾阎气八九度后,人静。

②意存痰火阻滞处,次用意推开大肠九曲,向 散去,以顺其气;次以手按于两乳下按揉数次,定神养气,然后着意将胸前痰火剥开向两侧分散,复想上焦气降下焦,则脯自通,而痰火自化。(2)“鸣天鼓”:将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横按在枕部,两中指相互接触,再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然后把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对叩击脑后枕部,此时可闻宏亮清晰之声如击鼓。先左24次,再右24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48次;每天可以多次施行。(3)凡精神抑郁,情绪不安,胁肋胀痛者,可选用:

①以手中指压于耳窍上,突然一放,随压随放多次,或以手掌轻轻捂住整个耳部,加以摇动,以引其气。

②于每日丑寅时正坐定,将两手臂向两侧尽量伸直,然后将头向左右各挽动42次,吐浊纳清,叩齿咽津。(4)凡属年老体衰,气血虚损者,可行“导引法”。方法: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每次可作15分钟。

7 关于耳鸣

耳鸣(tinnitus)为病证名[3]。即耳中鸣响[6],是指以无相应声源时自觉耳中或头颅有鸣响声为主要表现的耳病[1]。它是多种耳科疾病的症侯群之一,但也可单独成为一个疾病[6]。

《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熇熇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

文献常把耳鸣、耳聋并列:

《医学入门》卷五:“耳鸣乃是聋之渐也。”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明确指出:“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

耳鸣现常分为风邪外袭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肾精亏虚证、脾胃气虚证等证型。

中医外科学的作品目录

第一章 外科疾病的命名和分类释义  一、命名  二、分类释义  第二章病因病机  一、外因与内因  二、疮疡与气血、脏腑、经络的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