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起源于哪里
秦人的祖先是谁,秦人起源于何处?
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是周朝抵御西戎的最后一道防线。秦文化主要来自姬周文化。那么秦人又起源于哪里?
秦国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后因嬴姓部族卷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乱而遭到西周统治者的惩罚,被迫西迁,嬴姓部族因此沦为奴隶。秦国王族出自商朝名门,为商朝重臣恶来和飞廉之后。秦国的第一代国君秦非子为商纣王手下大将恶来的五世孙,秦始皇则是恶来的第35代孙。秦王族出自华夏,夏商周三代分封诸侯国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
先秦时期的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秦国国姓为嬴姓赵氏,国君为黄帝五世孙伯益(大费)之后。伯益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舜帝赐为嬴姓,其部族为嬴姓部族。夏朝末年,伯益次子若木之玄孙费昌弃夏投商,为商汤驾车,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朝的功臣。
伯益长子大廉玄孙中衍,为帝太戊驾车,太戊又把女儿嫁给了他。嬴姓部族因之成为商朝的贵族,世代辅佐商朝。直至飞廉、恶来时。
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嬴姓部族的恶来与父亲蜚廉一起为纣王效力(恶来和飞廉都为商朝重臣),恶来后被周武王所杀,而蜚廉正为纣在北方采石,回去已无可复命,便在霍太山筑坛报祭殷纣王,结果得一石棺,其铭文说:“上帝使处父幸免于殷亡之乱,赐给你石棺以光耀氏族。”死后便葬于霍太山。周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商纣王之子武庚趁机挑唆武王三弟发动三监之乱,嬴姓部族卷入。周公姬旦平叛之后严惩了参与叛乱之人,嬴姓部族因此被分割并被迫迁往各地,其中大部分西迁成为秦人的先祖。
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华夏诸国来说,秦原是个经济、文化都落后的部族。周平王元年<前770)因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才跻身于诸侯之列。齐桓公称霸时,仍被拒绝参预会盟。这样一个落后部族,最终却在战国诸雄中卓然成功,完成统一大业,这就使历史学家对秦人的早期情况,特别是起源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秦人早期历史的材料十分缺乏,直到秦文公十三年(前753),才“初有史以纪事”。有关其起源问题,只能靠《史记》中有关资料来推测,于是就产生许多歧异。大致有秦人“东来说”和“西来说”。
人们过去普遍认为,秦是西北地区的部族成员。王国维在《秦都邑考》中指出:“秦之祖先,起于戎狄。”而戎狄一般聚居于酋北地区。蒙文通根据《史记·秦本纪》中申侯所说“昔我先骊山(今属陕西,古骊戎居此)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谲(秦人祖先)”之语推测,胥轩为戎,当非华族,此秦之父系应为戎;申侯之先为骊山之女,亦当为戎,则秦之母系亦为戎,父母系皆为戎,则秦人为戎族可确定无疑。此外,还可以举出一些例证:如一些先秦典籍中称秦为“狄”或“戎狄”;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诸国将秦当戎狄看待;商、周时代秦人一直在西方活动,没有迹象表明此前曾有一次由东向西的民族大迁徙;湖北枝江出土的铜钟铭文写有“救秦戎”的字样,等等。总之,秦人起于戎狄,活动于西北地区。此说为较普遍的观点,有限的文献资料似已证明了这一论断。
现代有些学者提出秦人与殷人同出东方的看法。认为殷人也曾被称为“殷戎”,因而“秦戎”、“狄秦”之类称呼,不足以证明秦人是戎狄。在殷商时期,秦人是从属于殷商的一个部族,殷商亡后被迁到今陕西地区,成为周人的,奴隶。周成王时,秦人参加反周大叛乱,失败后再次西迁,成为后来秦国人的祖先。此说也有一些史实可以证明,如秦人与殷人均以燕为图腾,共奉“玄鸟”为祖先;都是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殷制天子墓为亚字形,诸侯墓为中字形,界限分明,而在七个秦公陵,园二十二座大墓中,只有中字形墓、甲字形墓,绝无亚字形墓,说明秦的墓葬形式循殷制。秦人与殷人的祖先关系如此密切,而殷人早期活动于我国东方既已是不争之论,那么秦人的祖先也应生活在我国的东方。据此,这些学者还进—步推断秦人的发祥地在今山东境内的莱芜、泰安一带。
其实从秦始皇埋葬的地点就可以看出秦国的位置所在。秦国起初只是个小国家,甚至比除了春秋五霸之外的小国家还弱。而秦人的祖先是东夷人,与徐国是同源。当时商超被周朝灭掉之后,秦人投靠了周朝,被安置在中一带,也就是陕西省的西安、宝鸡、咸阳一带。后来因为秦襄公护送周平王有功,就顺手把关中之地赏赐给了秦襄公,秦国才正式出现。
不过当时的关中地区并非无主,长期被犬戎霸占,所以秦国的早期并没有其他诸侯国发生战争,反而与戎狄斗争了很久,最终才得到这片土地建立诸侯国。咋说呢,当时秦国与戎狄争夺这片土地,在收复关中平原以后,秦国迁都雍,这才逐渐发展成为西陲的大国。而当时的中原地区有齐国、楚国为首,而当时的秦国高明之处是没有参与中原的相关战争,而这给了秦国发展的宝贵机会。
之后秦国的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开始不断地积累国力,逐渐的也开始介入中原的一些事情,并且还对周边的国家发动了战争,之后就是漫长的攻占、吞并的过程。到了春秋后期,秦国的国力有些衰弱,而此时秦国版图基本固定,还曾经与晋国发生站长,差点被灭了。后来韩、赵、魏三国联合灭掉了晋国,而这意味着春秋时期的结束,战国时代的来临。
之后秦国出了个叫商鞅的能人,他开始变法,对秦国进行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实行了重农抑商,逐步的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后来齐国与魏国发生战争,秦国乘机攻打魏国,秦国的版图进一步扩张,后来秦国迁都咸阳,属于秦国的时代来临了。之后秦国从关中地区向巴蜀地区发展,吞并了周边的很多小国,又进攻出国,占据了楚国汉中之地。
此时,秦国的版图已经占据了关中地区、巴蜀地区、汉中地区,这些地区包含陕西省、四川省、重庆、湖北,以及部分中原地区,而这就是秦朝统一六国之前的所有版图。
秦朝时国内有很多少数民族,没有准确的说法,一般来讲东北有东胡,北有匈奴,西北有羌戎,西南有滇人,南有百越。
春秋时,秦国的土地是从狄戎那里夺回来的,楚国与南蛮相交,东边的诸侯国内也有东夷,统一后,这些原本在各诸侯国内、或西边、或南边都被武力收服,北边的少数民族依旧自由自在,那些都是游牧民族,以部落形式存在。
中华民族并非是华夏人或者汉人所特有的民族,他代表着整个中华文明共同体。无论是秦朝,还是后来的元朝、清朝。他们都继承和延续了中华文明,都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部分,因此所有在这个共同体中的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都是真正的炎黄子孙。
扩展资料:
可以从秦朝的对其他民族的政策等来看:
匈奴人分布在蒙古高原上,战国末年以来,常向南方侵犯。全国统一以后,秦始皇派蒙恬率军三十万抗击匈奴。蒙恬于秦始皇三十二年收复河套以南地,即当时所谓“河南地”,第二年进一步斥逐匈奴。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派尉屠睢发卒五十万,分为五军,进攻镡城、九嶷、番禺、南野、余干,进行了三年不解甲、不弛弩的艰巨战斗。
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又谪发内郡曾经逃亡的人、赘婿、商人增援,征服了西瓯,并继续征发人民前往戍守。这样,几十万北方农民就留在那里与越人杂居,共同开发珠江流域。
-秦朝
秦人来自哪个部落?秦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主编会给你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秦人其实是一个古老的氏族,早期是黄河下游的游牧民族。西周建立后不久,这些秦人参加了反抗周朝统治的起义。周朝叛乱被镇压后,亲属被迫迁居到现在的黄土高原时代。当然,那时候黄土高原还不是“黄土”。
周穆王喜欢环游世界。秦人始祖赵复西征时开到周穆王,于是周穆王把他封在赵城。
秦人的另一个祖先,妃子,给周养马有功。把秦国给了他。这就是秦人以秦命名的原因。从此,秦成为周朝的一个小国。
当周厉王攻打秦人的时候,秦人的首领秦钟被封为大夫,受到了嘉奖。没想到,秦人首领秦钟最后被打败,被杀。又遣秦钟五子,精兵七千,去取西戎。秦的长子庄公被任命为西递大夫。
周幽王是无知的,后来甚至废除了义举,代之以太子。前九王之叔沈国军神后,勾结西戎攻打西周都城濠井。因为周幽王过去常常和州长们玩军事游戏,当他请求帮助时,没有一个州长来援救他。
Xi荣杀了周幽王和富博,掠夺了皇家珍宝,放火烧了郝静,西周灭亡了。为了给秦王报仇,他偷偷来到秦人的住处,请求秦襄公派人来救他。秦襄公日夜派遣精锐骑兵,打败了西戎。
周幽王死后,太子乙即位,即周平王。为避戎,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却说周平、王栋分兵两路,秦襄公率领精兵护送,与周平领兵向陕西祁山以西进发。后来,打败了西戎,被封为朱皇后。从此,秦人正式建立。
和、抓住机会,说服了和、一起不动的周移民,实力大为增强。公元前762年,秦文公迁都关中平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后起之秀。
中原霸主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是他称霸中原的时候了。又派大将孟等人攻打郑、晋,挑战晋的霸主地位。不料郑早有准备,只得返回西川。在返校途中,秦军在萧山遭到晋军伏击,全军覆没。
这时,秦穆公的野心没有实现。他东进的计划严重受挫,他不得不向西进攻斯隆。
秦国王族出自商朝名门,为商朝重臣恶来和飞廉之后。秦国的第一代国君秦非子为商纣王手下大将恶来的五世孙,秦始皇则是恶来的第35代孙。秦王族出自华夏,秦国是周朝抵御西戎的前线。周平王曾经允诺秦襄公,戎人无道,强占岐、丰之地,秦若能赶走戎人,即可拥有被戎人占领的土地。 秦文化主要来自姬周文化。
先秦时期的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秦国国姓为嬴姓赵氏,国君为黄帝五世孙伯益(大费)之后。伯益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舜帝赐为嬴姓,其部族为嬴姓部族。夏朝末年,伯益次子若木之玄孙费昌弃夏投商,为商汤驾车,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朝的功臣。 伯益长子大廉玄孙中衍,为帝太戊驾车,太戊又把女儿嫁给了他。 嬴姓部族因之成为商朝的贵族,世代辅佐商朝 。直至飞廉、恶来时。
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嬴姓部族的恶来与父亲蜚廉一起为纣王效力 ,恶来后被周武王所杀,而蜚廉正为纣在北方采石,回去已无可复命,便在霍太山筑坛报祭殷纣王,结果得一石棺,其铭文说:“上帝使处父幸免于殷亡之乱,赐给你石棺以光耀氏族。”死后便葬于霍太山。
在秦公一号大墓发掘出了一块铭文,上面记载秦王族是黄帝之后。根据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秦人与戎人进行了长久惨烈的拉锯战,两个部族无论是民族性还是文化都格格不入。
考古人员发现,秦与戎两个部族的遗址出土的文物风格迥然不同, 秦文化主要来自周文化, 而戎人的文化则来自寺洼文化。 研究人员还发现:秦人与戎人的居住地犬牙交错,对峙分布。 秦人主要居住在西汉水上游两岸开阔的川塬和平缓的台地上,而戎人则多居住在西汉水下游或者支流的山谷地带。 在西汉水流域还发现了两座城池,是秦人最早生活的地点之一。 从遗址和文物当中就可以看出两个部族斗争的残酷性。两个部族平时各自住在各自的生活区,相互提防与征战。专家还发现了一个早期秦人贵族的坟墓,墓主的脑袋被戎人的箭击得粉碎,可见当时斗争的惨烈。
根据《山海经海内西经》:秦与周均是黄帝后裔。秦人以华夏自居,奉炎帝和黄帝为始祖(全国各地诸侯均奉祀黄帝为先祖)。比如:秦灵公于公元前422年在吴阳(今陕西省宝鸡市吴山)建上畤,祭祀黄帝;建下畤,祭祀炎帝。秦人信仰昆仑西王母和女娲等中原神话体系,历来就有四帝崇拜(黄帝、炎帝、伏羲、少昊)。
而且秦景公大墓的发掘也证明了秦人乃华夏族,其中一个编磬上铭文“高阳有灵,四方以鼐”,帝颛顼号高阳,黄帝的孙子,这跟《史记》的记载是一致的。后来秦国的商鞅变法,通过“徕民”政策,从山东六国招引了二三百万人口到达地广人稀的秦国。更何况秦地的大部分地区本为周人的地盘,上面原本生活着许多周人。秦地是后来才被西戎占领的,所以,秦国自然也会有不少周人后裔。比如:秦文公时代打败戎人“收周余民”及后来占有西周故地。也就是说周人才是秦国故地的土著民族,而戎人是外来者。在上古时期那个交通极其不便利的年代西戎人要迁往秦地实属不易,所以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戎人是秦地的主体民族。所以说秦为戎是极其错误的,更何况秦人和戎人从来不视对方为己类。
《史记·封禅书》载:“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昊(汉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之神,作西畤,祠白帝(白帝即少昊,五方上帝之一。早在周朝时,依据《周礼》,人们就以六辂祭祀昊天上帝和五方上帝。五方上帝分别是:东方青帝太昊伏羲、南方炎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其牲駵驹、黄牛、羝羊各一云。”《说文》:“嬴,帝少氏之姓也。”《左传》讲得很清楚,封鲁的奄国之地又称做“少昊之虚”。
秦庄公被戎狄杀害之后,他的儿子说“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 据《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秦、赵国君皆为嬴姓赵氏。恶来的弟弟季胜是赵国的祖先,秦与赵本是同一先祖,一脉相承。周穆王时期,季胜的曾孙造父为周穆王驾车,并在周穆王平定徐国徐偃王造反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赏赵城(今山西洪洞)。
周孝王时,造父的侄孙非子(伯益十六世孙)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非子便以封地为氏,号为“秦嬴”,后人称其为“秦非子”。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戌边对抗西戎。秦最初的领地为甘肃东南部, 兴盛于陕西关中一带。当时秦国只是作为西周的附庸。
秦仲即位三年,周厉王无道,有的诸侯背叛了他。西戎族反叛周王朝,灭了犬丘大骆的全族 。周宣王登上王位之后,任用秦仲当大夫,讨伐西戎。秦仲即位为侯王二十三年,死在西戎手里。秦仲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叫秦伯,即秦庄公。周宣王召见秦伯兄弟五人,交给他们七千兵卒,命令他们讨伐西戎,把西戎打败了。周宣王于是再次赏赐秦仲的子孙,包括他们的祖先大骆的封地犬丘在内,一并归他们所有,任命他们为西垂大夫。于是秦国兼有了两个封邑,一在秦(天水),一在犬丘(咸阳兴平)。
秦庄公居住在他们的故地西犬丘,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叫世父。世父说:“西戎杀了我祖父秦仲,我不杀死戎王就决不回家。”于是率兵去攻打西戎,把继承人的位置让给他弟弟秦襄公。秦襄公做了太子。庄公在位四十四年去世,太子襄公继位。
前777年,秦襄公把他妹妹缪嬴嫁给西戎丰王做妻子。前776年,西戎包围犬丘,世父反击,最后被西戎俘虏。过了一年多,西戎放还世父。前771年,犬戎和申侯一起攻打西周,在郦山下杀死了幽王。秦襄公率兵营救周朝,作战有力,立了战功。
公元前769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骚扰,把都城向东迁到洛邑,秦襄公带兵护送了周平王。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始建国。 周平王还说:“戎人不讲道义,侵夺我岐山、丰水的土地,秦国如果能赶走戎人,被西戎占有的土地就归秦国。”平王与秦襄公立下誓约。 襄公在这时才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伯爵国),跟其他诸侯国互通使节,互致聘问献纳之礼。又用黑鬃赤身的小马、黄牛、公羊各三匹,在西畤祭祀天帝。前766,秦襄公讨伐西戎,到达岐山时,在那里去世了。
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宝鸡凤翔)建都近300年。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秦穆公时代秦国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秦哀公在位期间,申包胥曾前往秦庭痛哭求师助楚昭王复国,留下“申包胥哭秦庭”这一典故。
秦人与戎人常年交战造就了秦人尚武。“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诗句就出自《诗经·秦风》中的秦军军歌《无衣》,《无衣》描绘了秦军救楚时的场景。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50年秦国大良造(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雍城(今宝鸡凤翔)迁至新建成的咸阳城,得到秦孝公支持。
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公元前279年的郢之战和前278年的鄢之战,白起统帅的秦军攻占了当时政治核心在南阳和丹阳一带的楚国的南阳郡、南郡、临江郡(江夏郡)、黔中郡。至此南方大国楚国因为丧失大片疆土和人口而走向衰落。
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国,赵军损失四十万左右兵力,秦国威震天下。前246年秦王政登基,于公元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起,到前221年灭齐国,统一中国。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的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当时秦国地广人希,三晋人多地少,民众田地缺乏。因此商鞅建议秦孝公对外来移民采取优惠政策,将三晋民众招来秦国,以便开垦荒地。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期以后最为强大的国家。虽然后来商鞅被车裂而死,新法却并未废止。
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商纣王手下名臣嬴恶来的第35世孙)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设立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以维护国家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多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有“百代犹得秦政法”的说法。
但秦朝的暴政也引起了阶级矛盾与社会的动荡不安,导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前206年,三世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仅15年,秦朝便走向灭亡。 秦穆公时灭西戎12国;
秦惠文王时期,前316年灭巴国、蜀国、苴国;
秦昭襄王时期,前272年灭义渠;
前230年 秦灭韩国;
前228年 秦灭赵国;
前225年秦灭魏;
前223年秦灭楚;
前222年秦灭燕、赵;
前221年秦灭齐,秦王赢政(赵政)称皇帝,为始皇帝。
备注:自前221年起中国历史正式进入郡县制社会,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大一统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秦国社会经济仍以农业为主。
春秋时代晚期,出现了铸铁农具。
战国时代,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以冶铜和制陶最为发达。
发明了铬盐氧化处理兵器的新工艺;建筑材料颇具特色,瓦当更是精美的艺术品。 春秋时代开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到了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彼此文书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秦系文字)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润流畅。小篆解决了各国文字间出现大量异体字的情况,“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
秦国起源于哪里
本文2023-10-23 11:50:0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