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6收藏

金刚经是什么,第1张

我是这样理解的:般若:智慧、方法;波罗蜜:彼岸、成功;经:古通径,路径、方法。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金刚般珍贵希有的走向成功、取得成功的思想方法;也有人理解为,能断金刚般珍贵希有的走向成功、取得成功的思想方法。金刚经和心经是佛教经典的总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总结性发言。可见这部经典的珍贵和殊胜。修金刚经法门就是每天坚持从头到尾,诚心诚意地读几遍或者数十遍金刚经(一遍以上就可以了,越多越好,读一遍才四十五分钟左右),每天都读,持之以恒,形成习惯。这样就功德无量了。还可以用关键词:“读金刚经感应”在网上搜索,有很多真实、殊胜的例子。下面从其他网站转来一篇,供参巧:转载自布施论坛!!!·

灵应如响,我亲历的念《金刚经》的感应!

念《金刚经》几遍 梦中见大佛像

  以前刚接触佛法的时候,读过几遍《金刚经》,后来就一直置之不问,觉得义理深奥,难以契入。但半个月前,我突然想读《金刚经》。念第一遍的时候,毫无趣味。后来我在般若文海网站找到了《金刚经讲义》,大致浏览了一下,就明白了一些原先看不懂的章句。

  开始是一天念一遍。念完第三遍的当天晚上,我梦到一尊很大的佛像,我就在佛的一只手旁边,清楚地看到佛的手掌手背还有指甲,我无限欢喜地摩挲着佛的手,还用脸贴到佛的手上,在梦里,我与佛亲近的感觉,实在无法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

  后又梦到执帚扫地、口吐黑血(消业之意),为免着相,诸凡此类梦境便不再述。

          为妻回向消硬块 妻梦医生为治病

  第二天我又念了两遍金刚经,顺便为妻子作了回向。

  一个月前,我妻子无意中触摸到左腿里似乎有个硬块,去医院作了检查,医生说里面有个“混合型硬块”,且“有点深”,但究竟是什么,医生也不能从B超上判定。只是建议手术治疗,还告知了手术的大概费用和住院天数。何以会长个硬块块呢?因为我妻子小时候曾被尖竹深深地戳入到大腿中,当时医生就断言:受伤处日后会得骨质增生。而现在硬块正好在昔日受伤处之邻近。

  我在网上了解到,如果是骨质增生,那是可以药物治疗的。我跟妻子说,先求佛力加持,如果定业难转,就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当天我念了两遍《金刚经》为妻子回向。

  结果就在当天夜里,妻子做了个梦:梦见一个女医生给她打吊针,奇怪的是,梦中的医生不是将针头扎在手背上,而是扎在食指上。

  第二天早上,妻子摸摸腿上原先准备要动手术的地方,却发现硬块变软了!真是神奇啊!我和妻子都相信是佛菩萨的加持。我鼓励她每天多念《心经》,念圣号(妻子平常日念《心经》若干遍)。我也继续念《金刚经》为妻子回向。

  再过一两天,妻子腿上的硬块越来越小了,从原先的一个蛋黄大到现在一粒黄豆大小,而这期间并没有吃药和打针。我告诉妻子不要老用手去摸腿上那个地方,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无挂碍,自然离诸恐怖。

              停念金刚经 硬块又变大

  本来这个感应事例写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但后来发生的变化令我更坚信《金刚经》的威力!

  由于妻子腿上的硬块在往好的方面转变了,而我上班的公司最近机构改革,人事变动颇大,我想为自己的工作回向一下,遂停止为妻诵经。我嘱咐妻子自己多念《心经》,功德和加持力和《金刚经》一样。

  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三天后,妻子在电话里有点沮丧地告诉我:她摸到腿上原本只剩一点点的硬块又长大一些了,原先只是站着时能摸到,坐着时摸不到,但现在坐着时也能摸到了。妻子说的发现硬块长大的时间,恰恰是在我停止回向的第二天!

  我想,这也许是我之前才念了几部《金刚经》,功力不够的缘故吧。

  我决定继续为妻子念《金刚经》回向。前天和昨天各念了两部,今早又念了一部。我每天共诵四到六部《金刚经》。

  刚才妻子在电话里告诉我:她在昨天下午突然感觉到腿上的硬块又变小了!今早还摸了一下腿部长硬块的地方,发现确实是变小了!硬块变小了,妻子心情也变好了。

  我听了可真吃惊呢!原本我担心,如果我念了几天,妻子腿上无变化,那可如何是好呢?实在没想到,《金刚经》灵应如响,一念便见效,这使我对《金刚经》的信心更大了!看来妻子腿上长硬块这一业障还真不小,区区几部《金刚经》岂就能解决问题啊,必须“加量”才行。我决定不间断地为妻子诵《金刚经》,直到她腿上的硬块彻底消失为止!

  《金刚经》的篇幅不到《地藏经》的三分之一,虽篇幅小,但是功德却十分巨大,佛在经里面的赞劝之文多达十几处。比如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自古以来,诵《金刚经》的感应是多不胜数的,《金刚经》又称为功德经,续命经,人天最尊贵,冥府最重视,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受持读诵《金刚经》,常诵其文,思维其义,无住布施,离相修善,则何福如是!

《金刚顶经》吧,没听说过《金刚经》有坛城一说。

这是金刚界大曼陀罗(坛城),依《金刚顶经》建立。

如果需要具体说明,我有相关电子书,联系我。但只有金刚界曼陀罗的,即《金刚顶经》的。

如果说的不是这部经,那我就不清楚了。

金刚经的好处是可以修心静气,恢复情感的正能量,现在有很多人练习金刚经。练习金刚经时,每个人都知道金刚经是佛经。每天读金刚经有很多好处。

因此当我们坚持每天读金刚经时,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很多知识,这对实践中的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帮助。

1,每天背诵金刚经可以帮助你理解很多知识,增加你的快乐和智慧,让你在练习中感受到很多意义,也对你的学习很有帮助,让你更认真地做事。 

 2、可以增加自己的功德,让自己更认真地去实践,从而从金刚经中了解很多好处,我对金刚经了解得越多,从中学到的好处就越多,而我的坚持能让我对金刚经有更好的感觉。 

 

3,多读金刚经可以平静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更加坚定,这样我们就可以从金刚经中感受到更多的知识。此外,我们的坚持对我们理解金刚经大有帮助。因此,当我们坚持阅读金刚经时,我们可以理解更多的意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的是如何修习般若的智慧,以无我离相的智慧修习六波罗蜜,可以令菩萨安住其心,调伏其心,向于无上正觉。金刚经讲的是成佛的法门,是破众生迷惑,开大智慧的良药。是发大乘心的菩萨修行的指导。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秦)释鸠摩罗什译,晚唐五代刻本,汉文珍贵古籍,存藏于图书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

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经》的释论有:憨山大师的《金刚决疑》;天亲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等。

一、着重“无相”:如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於一切相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无相”与原始般若的“无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称之为“离相门”一样。《金刚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二、着重“无我”的菩萨行:如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习惯大乘我法二空者,或不解於菩萨行着重“无我”。而古传般若即以“无我”悟入实相。“原始般若”阐明菩萨(我)与般若(法)不可得(空),原理是一样的。但《金刚经》不只说“无我”,也说“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三、着重“利他”的菩萨行:般若的原义,菩萨行重於自行。《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萨“报得波罗蜜”、“报得五神通”,“成就众生”,“庄严国土”。《金刚经》着重菩萨“受记”、“度众生”、“庄严国土”,与《中品般若》的重利他行相合。

四、着重佛的体认:如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是离一切相的。“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是不能於色声相中见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是不能从威仪中见的。

如来说法,其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无所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佛度众生,其实“实无众生如来度者”。如来能知一切众生心,其实“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五、佛和法的并重:早期佛教视舍利塔为佛,从下品到上品般若却宁取般若经不取舍利塔(重法)。而《金刚经》是重法又重佛(塔)的(与《法华经》相同),如说:“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在在处处若有此经……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这与法藏部是非常接近的。

《金刚经》以鸠摩罗什译本流传最广,其版本变化和被加工的痕迹也最多:

1流通本的加工:字数的添加:《金刚经》从824年柳公权本5043字,到868年咸通本5125字,到947年寿春本5150字,到1423年朱棣本5169字,到流通本5176字,其字数不断增多。“冥司偈”的添加:以历代藏经的校勘记看,《金刚经》有文字上的琐碎变化。

其最大变化是被添加的60(62)字“(尔时)慧命须菩提……”一段并最终定型,这是从菩提流支译本移植来的。添加的时间不很明确,后来佛徒为其编造了“僧灵幽”的公案,该段因此叫“冥司偈”。首尾附件的添加:从咸通印刷本开始,经首已出现真言;到定型的流通本,被添加到前后的颂词、真言、奉请词、发愿文等附件,有近二十篇之多。

2流通本的分期:以柳公权本为代表的早期版本:柳公权本纪年准确、法度森严、昭然有信。在此824年以前的均属于早期版本,无三十二分划段,不添加任何真言,不添加62字段落;字数在5040左右。⑵以咸通本为代表的中期版本:

此时(868年)对《金刚经》的加工刚刚开始,三十二分和附件可添可无,62字一段是必添加的;字数在5140左右。⑶以朱棣本为代表的晚期版本:除朱棣本外,此后均添加三十二分,附件全盘添加,逐步定型为5176字;此外还有两处被改动,一是善现启请分第二的“应云何住”被改为“云何应住”,二是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的“发菩萨心者”被改为“发菩提心者”。

 古书鉴别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技术性强,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很多喜欢研究文学的人们都会想要去购买一本真品。那么你知道应该如何去鉴别清楚它的真伪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书鉴别真伪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古书鉴别真伪的方法

 一、封面。古书封面为四周单线边栏,分为三行,右行为编著撰选者姓名,中行为书名,左行为刊印人或斋、堂名。

 二、装订。古书装订在宋以前均为卷轴形式和折叠页装。册装书的出现是在宋代以后,册装最初是蝴蝶装,后来进到了包背装。线装书是在明代中叶以后才有的。

 三、版式。古书的版式,北宋和南宋前期刻本基本上是白口,南宋后期出现黑口,元末至弘治年间通行粗黑口。明正德,嘉靖年间又出现白口书,之后一直到清代,黑白两种书口同时流行。

 四、字体。古书字体主要有两种,一种宋体字,另一种是元体字。尽管时有非欧非颜,非柳非赵的所谓“馆阁体”出现,但那并非主流。

 五、纸张。宋代印书多用麻纸和以竹为原料的玉扣纸。元刻本常用竹纸或皮纸,比宋版用纸稍黑。明代印书,前期多用江西棉纸,后期多用竹纸,晚期盛行毛边纸。清代大多采用开花(又称桃花纸),但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以前所用的各种纸张,清刻本中都在运用。

 六、讳字。避讳讲究自周代始,官名、人名、地名均随帝王名字的改变而改变,这对判断古籍年代极有参考价值。历代避讳常见的有改字、空字、缺笔。秦汉时大多采用改字和空字避讳,讳名不讳姓。用缺笔字代讳字发端于唐,又在宋版书上特多。金元刻本无讳字,多俗体、简体。明前、中期亦不避讳,明刻讳字始于明光宗朱常洛。清刻本避讳尤其苛严。

古书的纸质

 麻纸:分黄、白两种。黄麻纸色略黄,稍粗糙,有的较白麻纸略厚;白麻纸洁白光滑,背面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粘附,质地细薄,坚韧。纸纹均宽,约一指半。宋刻本多用白麻纸,元后期多用黄麻纸,时纸纹渐窄,约一指。明初仍用之。

 罗纹纸:色白,质地柔软,具明显横纹,似丝织罗绸,故名。自宋以来代有制造,但宋刻本有此纸者鲜见。

 棉纸:又称皮纸,分黑、白两种。白棉纸色白,质地细柔,纤维多,韧性强;黑棉纸色黄黑,韧性稍差。明前期多用。嘉靖前较细薄,隆、万后稍粗厚。清初仅见少数印本。

 竹纸:色微黄,稍脆,宋元至明初问有使用,嘉靖后较为普遍。

 开化纸:细腻、洁白,薄而韧性强,柔软。清内府刻本及扬州诗局刻书多用之。嘉、道后质次量少,家刻本中偶有采用。

 连史纸:洁白纯净,正面光滑,背面稍粗糙,但无草棍纸屑粘附,纸料较细。乾隆后所用甚多。

 宣纸;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分为多种。料半纸,薄而质地细,色洁白,绵软有弹性,可以作绘画印书,晚清、民国有些书用之。玉版纸,能吸水,晚清、民国印金石、书画册等多用此纸。棉连纸,摹拓铜器、碑刻及印书画用。

 毛边纸:米**,正面光滑,背面稍粗,质脆,乾隆后用得较多。

 太史连纸:稍黄,质地细洁而有韧性,乾隆后与上述毛边纸为两种最常使用的印书纸。

如何通过字体鉴定古籍年代

 唐刻本

 现存最早的唐代刻本,除了敦煌所出乾符四年(877)与中和二年(822)两种唐历和刻于咸通九年(868)卷本《金刚经》已流散异国以外,未见其他传本留存。所以说,唐代古书都是传说级别的东西。

 宋刻本

 前面说到,宋时刻书印书事业繁盛,两浙、四川与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成了刻书的中心,刻书单位有监司、州学、书院、家塾、书坊等。但为何到今天宋版书寥若晨星呢因为即使排除战火、天灾的因素,一般纸的寿命也只不过千年而已。像唐代遗留下来仅存的那几本书,若不是纸张在湿度为零、几乎真空的敦煌戈壁滩的洞窟中存放,绝无保全的可能。

 每一册宋版书都是艺术品,弥足珍贵,因此现代按页卖,且每页都在万元以上。其实早在明末崇祯年间,著名的刻书和藏书家毛晋,为搜求宋版书,就按页购宋版书了。他在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事谓:“有以宋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叶酬钱,每叶出二百……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

 宋代官刻书多在卷末镌校勘人衔名,私刻和坊刻本多在卷末镌刻书题记或牌记。由工于刻书前要请书法大家缮写上版,字体既美,校刻亦精,字体大都采颜、柳、欧阳笔法,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所谓“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明高濂《遵生八笺》)则是宋刻本的共同特色。

 元刻本

 元代初期刻书承南宋遗风,字体也接近,常把元刻本误为宋刻本,后流行赵体字。元浙本多由士大夫经手,流风所及,自然流行赵体,渐有颜体字,字瘦一些、圆劲一些,不像南宋建本字那样横细竖粗。元代俗文化发达,故刻本中多简体字和俗字,许多简体字跟现代一致。

 官刻、家刻中较少,经史文集中较少,坊刻和话本类书中较多。元本墨色稍淡,刀法也显软弱无力。早期用纸,白麻纸、黄麻纸兼而有之,中期以后,则多用黄麻纸。元朝皇帝为蒙古族。人名汉字都是音译、无法避讳也不用避讳。元人礼制观念淡薄,查禁的也不严,元刻本中几乎没有讳字。

 明刻本

 明代刻书情况,大致可分三个时期:明初至正德一百余年间,刻书风格继承元代余韵,无论官刻私雕,概括起来讲,那就是“黑口、赵字、继元”。

 嘉靖(1522—1566)至万历(1573—1620)时期,近百年间,由于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反映在刻书风格上,一洗前期旧式版式、行款、字体,全面仿宋。这一时期所刻的书,除了司礼监刻一遵旧式少有变化外,其余无论官雕私刻,完全变为另外一种风格,即“白口、方字、仿宋”。颇有宋版遗风。

 嘉靖 六家文选 字体

 万历后期至崇祯(1628-1644)时期,刻书风气又一变,字形由方变长,字画横轻竖重,更显死板,讳字也较以前为严。

 清刻本

金刚经是什么

我是这样理解的:般若:智慧、方法;波罗蜜:彼岸、成功;经:古通径,路径、方法。《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金刚般珍贵希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