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哪些食物不仅能排胎毒,还能预防宝宝黄疸?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4收藏

孕晚期,哪些食物不仅能排胎毒,还能预防宝宝黄疸?,第1张

您好,我是「京妈说」,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不少孕妈都听过,在孕期要“去胎毒”,尤其到了怀孕晚期的阶段,不然宝宝出生后就会很遭罪,会受“胎毒“影响,出现一些皮肤上的问题,比如起湿疹、黄疸严重等。

于是不少孕妈会在怀孕晚期吃些有助“去胎毒”、“预防黄疸”的食物,想让宝宝出生后皮肤光滑白嫩。也有孕妈会怀疑,这样的说法真的有道理吗?接下来京妈就来详细的说说。

先来说说传说中的“胎毒”是什么?

其实,这个说法在医学上并没有相关记载,从中医角度来说,多指“内热”。

因此,这个说法在南方地区比较流行,当然和地域有一定关系,因为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再加上吃辛辣食物较多,那孕妈体内积聚的“湿热之毒”就会比较多,并可能传递给胎宝宝,导致宝宝出生后黄疸严重,长湿疹、痤疮或出现其他皮肤方面的问题。

孕期到底有没有必要 “去胎毒”?

不少孕妈认为这个说法好像没道理,但是内心又很纠结,毕竟作为妈妈,只要是对宝宝有利的事情,都会去做。那“去胎毒”有没有必要,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既然孕期有胎毒可能会让宝宝出现黄疸、湿疹、新生儿痤疮这些皮肤问题,那就来看看这些问题是怎么发生的,是否正常?

1、黄疸

民间有“十个宝宝九个黄”的说法,这就说明黄疸的发生了很高,但大多给宝宝按需喂养(多吃多排)、让宝宝经常晒太阳等,在出生一段时间后会逐渐降下来,一直到正常水平。

虽然也有病理性的,但并不多见,大多在出生后住院期间也能及时发现,若是不正常情况,医生会根据情况给出治疗建议,家长也不用太担心。

2、湿疹

一般在宝宝出生两三个月时,开始出现湿疹,尤其在脸面部、头皮、背上比较多见。

湿疹多是因为过敏刺激,比如:

妈妈吃了刺激性食物,通过母乳对宝宝起了刺激作用;或是宝宝皮肤接触的衣服被褥等,不是纯棉材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干燥或较热的空气刺激,粉尘刺激等。

而且宝宝湿疹在秋冬季比较严重,就是因为秋冬季比较干燥,家里热或给宝宝穿的多导致过热而湿疹加重。

应对湿疹,不严重的情况,要注意护肤保湿。

比如给宝宝洗澡,然后涂抹适量润肤霜,并且要频繁涂抹;注意室内空气湿度,可以实用加湿器;每天通风,避免室内温度过高,也不要给宝宝穿太多。

严重湿疹,要及时咨询医生,用药治疗。

3、新生儿痤疮

新生儿痤疮大多在宝宝出生后到出生4周内出现,和激素水平有关,不过对宝宝没有影响,可以自己消退,只需要注意卫生,每天给宝宝洗脸,做好护理即可。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几种情况都和孕期“胎毒”并没有关系,因此孕期“去胎毒”孕妈要是要谨慎,别盲目乱吃反而影响了健康。

“吃鹅蛋去胎毒”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关于去胎毒,孕妈听的最多的食物应该就是鹅蛋了,但真的管用吗?

不少专家的意见是:鹅蛋并没有去除湿毒的作用,不过孕期正常吃的话,比如一天吃一颗,倒也有助补充蛋白质、卵磷脂等;但多吃无益,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也就是说孕期吃鹅蛋可以,但不建议盲目的过量吃。

孕晚期怎么吃才能避免“胎毒”?

所谓的“胎毒”和地域相关外,和饮食也有很大关系,那不仅是孕晚期,整个孕期都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只要吃的合适,不仅可以减少所谓的“胎毒”,而且对于胎宝宝的健康发育也很关键。

1、均衡饮食,注意重点营养的补充

怀孕后,饮食可以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尽量清淡,不吃生冷、辛辣、油炸煎烤等食物;并且食物种类多样,以补充不同的营养素,并且在此基础上,注意重点补充蛋白质、钙、铁、碘、DHA等,适当多吃含这些营养素丰富的食物。

尤其进入孕中期后,胎儿开始快速发育,对营养需求增加,要注意加强营养。

另外,体质偏热的孕妈,除了多喝水外,在怀孕晚期也可以适当吃点清火的食物,如莲子粥、银耳汤、绿豆汤等;但体质本来就偏寒的孕妈就不建议吃了。

2、保持良好情绪

若孕妈经常生气、忧郁、焦虑、紧张等,这些负面情绪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对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

因此,整个孕期孕妈都应该 尽量开心,避免生气上火,导致内火过旺,影响胎宝宝的发育。

3、每天坚持适量运动

怀孕后坚持运动不仅有助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也有助释放压力。

建议孕妈们每天可以散散步、做做孕妇瑜伽或孕妇体操等,不要总呆着家里胡思乱想,情绪好、心态好,自然胎儿也就发育的好。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了,关于“孕期排胎毒”也就是个说法,孕妈也必盲目相信,合理饮食、补充均衡营养,确保胎儿正常健康发育才更重要;至于新生儿黄疸,大多也是生理性的,在宝宝出生后一段时间可以自行消退,有异常及时咨询医生就好,要相信科学。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到您。

  新生儿胎黄的预防调护:

 1预防

 1)妊娠期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晶。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有肝炎病史,或曾产育病理性胎黄婴儿贵,产前宜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并采取相应预防性服药措施。

 2)注意保护新生儿脐部、臀部和皮肤,避免损伤,防止感染。

 2护理

 1)婴儿出生后密切观察皮肤颜色的变化,及时了解黄疸出现时间及消退时间。

 2)新生儿注意保暖,提早开奶。

 3)注意观察胎黄患儿的全身证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惕不安、两目直视、四肢强直或抽搐,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和治疗。

 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

 1复温

 是治疗的首要措施。轻症患儿在温水浴后用预暖的棉被包裹,置24-26℃的暖室中,外加热水袋,水温从40℃渐增至60℃,体温可较快上升至正常。中度和重度患儿可先安放在远红外线开放型保暖床上,将温度调节到高于小儿体温15~2℃处,约每30分钟能使体温升高1℃,随患儿体温的上升继续提高保暖床的温度,当体温达4℃时可移至封闭式保暖箱中,保持箱温在5℃左右。为减少辐射失热,在稍离小儿身体的周围罩一透明塑料布。将头面部露出塑料布外,头上戴一小帽保暖。复温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温水浴、温盐水灌肠各种方法。如正在用静脉补充液体或高营养液时,可在瓶的周围用热毛巾包裹,使进入体内的液体有一定温度。供给的氧也要预热。

 2营养和液体

 要保证供应足够的热卡和液体,开始时热卡至少应达到基础代谢的需要,以后渐加至正常需要量。因低温时心肾功能减低,输液量不宜过多。对低血糖小儿适当提高葡萄糖进入量。

 3药物

 (1)对心肾功能较差者

 可给多巴胺和多巴酚胺等心血管活性药物,因小剂量有扩张肾、脑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加尿量。多巴酚胺有增加心肌收缩的作用,但不增快心率,可和多巴胺合用。也可用其他药物如654-2,若面色、心率好转即静滴维持,继续治疗一周。

 (2)抗生素的应用

 对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尤为重要,对肾脏毒性较大的药物尽可能少用。寒冷损伤综合征虽可能发生呼吸道感染,但不宜用广谱抗生素预防。

 (3)肝素治疗

 至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正常后渐减少给药次数,7天为一疗程。

 (4)基因检测

 基因来自父母,几乎一生不变,但由于基因的缺陷,对一些人来说天生就容易患上某些疾病,也就是说人体内一些基因型的存在会增加患某种疾病的风险,这种基因就叫疾病易感基因。

 新生儿混合喂养的正确方法:

 1补授法混合喂养:补授法是在妈妈每次喂奶时,先让宝宝吃母乳,等宝宝吸吮完两侧后,再添加配方奶。如果下次母乳量够了,就不必添加了。补授法混合喂养的优点是保证了对足够的刺激,这样实施的最终结果可能会重新回归到纯母乳喂养。建议4个月以下的宝宝采用补授法。

 2代授法混合喂养:一次喂母乳,一次喂牛奶或代乳品,轮换间隔喂食,适合于6个月以后的婴儿。这种喂法容易使母乳减少,逐渐地用牛奶、代乳品、稀饭、烂面条代授,可培养孩子的咀嚼习惯,为以后断奶做好准备。

 新生儿护养措施:

 (1)去除胎毒。

 所谓胎毒,主要是指胎中禀受的热毒,包括物咽入腹中而成的胎毒。给新生儿去胎毒,是中华民族护养小儿的有效防保措施。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不少儿科专家运用中医“胎毒学说”,选药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取得成功,同时证实了中医“去胎毒”观点的指导意义,在临床中具有实用价值。新生儿服用去胎毒的药物,可以清除母胎中带来的热毒,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保健作用。具体用法有:①甘草法甘草3克,浓煎取汁,以消毒纱布蘸药汁,令小儿频颇吮吸。连用3-5天。②黄连法黄连15~3克,用水浸泡,令汁出,入饭锅蒸后,滴小儿口中,每次2-3滴,清晨空腹用,连用3~5天。黄连性寒,胎禀气弱者不用。③豆豉法淡豆豉9克,浓煎取汁,频频饮服。④大黄法生大黄3克,沸水适量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小儿口中,胎粪能下后,停服,脾虚气弱便溏禁用。⑤银花甘草法银花6克、甘草3克煎插拭口,并以少量令小儿吸吮。

 (2)保暖。

 新生儿体量调节功能尚未完善,容易随环境温度变化,所以应使婴儿处在适当温度下,以减少机体的氧耗,降低代谢率。一般室温应控制在24℃,湿度为50%-60%;若婴儿身置于暖箱内,最适宜温度是在相对湿度为50%时保持31℃~34℃。如果条件不允许维持24℃左右室温时,可加热水袋保暖,但要防止烫伤,并随时注意体温。新生儿的床应远离通风口和电扇处,所用的被褥、衣服、尿布要预热,以免传导散热。

 (3)喂养。

 正常足月产儿分娩后,母、子情况良好者,可在2-4小时开始哺乳,异常娩出者酌情延迟。可先试喂5%葡萄糖水。提早哺乳,能促进母乳分泌,预防婴儿低血糖。母亲产后2~3天,多有乳汁分泌不足现象,婴儿若有明显的饥饿表现或体重减轻过多时,可在哺乳后补授适量糖水或牛奶,但切不可以糖水或牛乳代替母乳,应尽量以母乳喂养。为保证哺乳成功,必须坚持母乳喂养。代授法,不利于泌乳功能的建立。喂奶时间按需而定,一般间隔3小时左右,每次给予20分钟吸吮,喂奶间隙时要适当喂水。

 (4)预防感染。

 新生儿皮肤及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均娇嫩,免疫功能不足,必须严格预防感染。凡患呼吸道感染、腹泻、皮肤感染或其他传染病者,均不能接触新生儿。

 (5)皮肤护理。

 脐带脱落前不宜用盆浴,可在每次换尿布后,用水揩洗臀部及会阴部。每日沐浴1次,水温40℃左右,室温27℃,用中性肥皂,浴后宜用柔软毛巾吸干,可扑少许爽身粉,以保持干燥,但不宜过多。同时应注意保护口鼻以免水、粉吸入肺部。

 (6)五官清洁。

 应注意面部及眼、外耳道、口、鼻孔的清洁,但不要挖耳道及鼻腔,有分泌物时可用棉球拭去。婴儿口腔黏膜柔嫩,一般不宜擦洗,严禁挑破牙龈上的所谓“板牙”或“马牙”,因为这些原是正常的上皮积聚,只要用淡盐水擦抹就可以。

 (7)衣着舒适。

 衣服应柔软、宽适,容易穿换,干燥清洁,无领系带,不用扣子或别针等紧硬物。棉衣或棉被用新棉花,外用洁净曝晒过的软布做套。若用久藏在箱中的旧衣服,应事先取出吹晒,以避免婴儿接触樟脑而引起溶血反应。尿布要用柔软而吸水性强的棉布,尿布外勿用塑料布等包裹。夏季不必包襁褓,冬季用厚薄适宜的毛毯或棉被包裹,要有一定松度,不要用带子系紧,以免限制胸、腹及四肢的活动。

 (8)激发心理因素。

 多项研究证明,早期激发心理因素,能促进婴儿的发育,环境对发育的作用并不亚于遗传因素。在新生儿期,早期激发的方法,可以在日常护理中进行,如在哺乳、洗澡、换尿布及穿衣时,可与婴儿进行眼神交流、对他说话、逗笑、抚摸皮肤,或者给婴儿听柔和、舒缓、轻松的音乐。随着交往的增多,同时也促进母婴相依的感情,而相依感情的建立,对婴儿以后的心理发育,是非常有益的。

 概述新生儿硬脂肿症是一种以全身皮肤或局部肌肉发凉发硬,体温不升,或兼有水肿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常见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早产、体弱儿更易罹患。本病中医称“胎寒”、“五硬”等。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是因先天禀赋不足,元阳虚弱,感受寒邪所致。小儿体禀不足,形气虚弱,元阳不振,护理不当,复感寒邪,无以温煦肌肤,致寒邪阻滞经脉,血脉不足以营于四肢而致病。

 诊断要点

 1多见于寒冷季节,出生后一周左右,尤以早产儿多见,多有保暖不当病史。

 2局部皮肤僵硬发凉,不能用手捏起。伴反应低下,不吃,不哭,体温不升等。严重者关节强硬,口唇及指端青紫。

 辩证分型

 1寒凝血滞症状:初生后不久,面色紫暗,肌肤欠温,肌肤硬肿不易捏起,臀部腿部及趾部色暗,青紫或红肿,指纹紫暗,唇舌暗红。

 证候分析:寒主凝滞,寒邪内侵,气血运行不畅,不能温煦肌肤及四末,故全身欠温,四肢发凉,皮肤硬肿,不能捏起。寒邪凝滞,血脉瘀阻,故皮肤色暗红紫或红肿。面色紫暗,唇舌暗红,均为寒凝血瘀之象。

 2阳气虚衰症状:生后3~5天内,体温不升,面色灰暗,僵卧少动,多睡少哭,吮吸无力,肌肤发冷发硬,皮肤水肿,按之凹陷,硬肿范围较广,音质淡,苔白或无苔,指纹淡滞。

 证候分析:小儿阴寒内盛,元阳微弱,故见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多睡少哭,吮吸无力。寒主凝敛,寒凝血滞,故肌肤发冷发硬。舌淡苔白,面色灰暗,均为阳气虚衰之象。

 分型治疗

 1寒凝血滞治则:温经通络。

 主方:当归四逆汤加减。

 加减:皮肤瘀紫,加五灵脂6克、川芎6克;肢冷畏寒,加补骨脂6克、杜仲6克、仙灵脾6克。

 主方分析:本证为寒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当归四逆汤其性温,能温煦气血,通畅经脉。故可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

 处方举例:

 当归6克芍药6克肉桂3克细辛15克大枣3枚鸡血藤6克桃仁3克红花3克仙灵脾6克甘草6克。

 2阳气虚衰治则:益气温阳。

 主方:参附汤加减。

 加减:水肿甚,加茯苓6克、大腹皮6克;气息微弱,加五味子6克、麦冬6克。

 主方分析:本证阴寒内盛,阳气衰弱,故用甘温之人参大补元气,配附子温壮元阳,以达益气温阳散寒之功。

 处方举例:

 生晒参3克(另煎)熟附子3克(先煎)干姜3克丹参6克当归6克黄芪6克麦冬6克甘草3克

 中成药

 1保暖复温,用热水袋,棉被包裹,或将患儿抱在母怀中,贴肤保暖。严重者放入暖箱保暖。

 2静脉点滴葡萄糖、血浆等,作支持疗法。

 3局部处理:在局部硬肿处,用白酒或鲜姜温擦患部,每日擦2~3次。

 简便方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1重视产前检查,避免早产。

 2加强初生儿的护理,特别是早产儿和体弱儿的保温工作。

 3对患儿体温在30℃以上,有吸吮能力,可用滴管滴喂奶液,或少量多次滴喂热开水。

 概述新生儿丹毒是一种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传染病,以局部皮肤红赤如丹,形如片云,游走不定为特征。本病中医称“赤游丹”、“赤游风”。

 病因病理赤游丹的发病原因,多因局部皮肤损伤,脐部疾患,臀部湿疹,种痘,虫咬,护理不善等,为外风邪毒所侵,以致感染成病。邪毒袭人经脉,随气血流走全身,发于肌表,因而出现皮肤红肿、灼热、疼痛等风火热毒证候。如邪毒炽盛测可入脏入腑内陷心营,出现壮热、神昏、抽搐等风火交炽,心神受扰,肝风内动的证候。此外,亦有因孕妇热毒壅结于内,遗患胎儿,以致出生后热毒蒸发于外而为病。

 诊断要点

 1临床可见壮热,局部皮肤红肿、灼热、发硬,边缘隆起,迅速向周围扩大,边缘清楚,稍压褪色。

 2血白细胞增多,多在20X109/L以上,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占多数。

 3血培养可见链球菌生长。

 辩证分型

 1风火热毒症状:皮肤局部红肿,形如云片,热肿痛,游走不定,发热恶寒,烦躁多啼,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由于风热邪毒的侵袭,入于经脉,搏于气血,外发肌表,故见皮肤红肿热痛。邪正交争,故发热恶寒。热盛化火,扰乱心神,故烦躁多啼。邪毒入于经脉,随气血流行,故游走全身,发无定处。舌红苔白,脉滑数,为风热邪毒内蕴之象。

 2邪毒入营症状:患部皮肤掀赤疼痛,高热,心烦,唇燥口干,或神昏,抽搐,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证候分析:由于热毒炽盛,内陷营血,心神受扰,故见高热心烦。热灼营阴,津液被劫,故见唇燥,口干,舌绛等候。甚则邪陷心包或热盛动风,出现神志昏迷,四肢抽搐等危候。舌红绛,苔黄,脉数,均为热毒炽盛之象。

 分型治疗

 1风火热毒治则:疏风散邪,泻火解毒。

 主方:黄连解毒汤加减。

 加减: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5克(后下);呕吐,加姜竹茹45克;尿赤,加茯苓6克、滑石10克(包煎)。

 主方分析:黄连解毒汤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使内蕴之邪毒得以外达清解。方中黄连清泻心火,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

 处方举例:

 黄连15克黄芩6克黄柏6克山栀6克牛蒡子6克野菊花45克板蓝根10克赤芍6克丹皮45克生甘草3克2邪毒入营治则:凉血解毒,开窍熄风。

 主方:神犀丹加减。

 加减:神志昏迷,加安宫牛黄丸1/3丸(研服),或紫雪丹09克(吞服);舌绛唇干,加石斛6克,芦根15克。

 主方分析:本方既有豆豉、银花、连翘、黄芩等清热透邪,又配以犀角、生地、玄参、紫草以凉血解毒,花粉生津止渴,石菖蒲芳香开窍。

 处方举例:

 银花6克连翘6克黄芩6克板蓝根10克水牛角15克(先煎)生地6克玄参6克紫草6克石菖蒲6克丹皮6克赤芍6克生甘草3克

 中成药

 1牛黄解毒片每日2~3次,每次1片口服。

 2七味新消丸每日3次,每次003克,饭后服。

 简便方

 1金黄散适量,用大青叶15克煎水,调敷患处。

 2紫花地了适量,捣烂外敷,每日1次。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保护皮肤清洁,避免损伤感染。

 2注意脐部、臀部的干燥,若有湿疹溃破时,应及时治疗,选用柔软、吸水性好的尿布。

 3对患儿要注意观察,加强护理。

 新生儿硬脂肿症辩证分型:

 1寒凝血滞症状:初生后不久,面色紫暗,肌肤欠温,肌肤硬肿不易捏起,臀部腿部及趾部色暗,青紫或红肿,指纹紫暗,唇舌暗红。

 证候分析:寒主凝滞,寒邪内侵,气血运行不畅,不能温煦肌肤及四末,故全身欠温,四肢发凉,皮肤硬肿,不能捏起。寒邪凝滞,血脉瘀阻,故皮肤色暗红紫或红肿。面色紫暗,唇舌暗红,均为寒凝血瘀之象。

 2阳气虚衰症状:生后3~5天内,体温不升,面色灰暗,僵卧少动,多睡少哭,吮吸无力,肌肤发冷发硬,皮肤水肿,按之凹陷,硬肿范围较广,音质淡,苔白或无苔,指纹淡滞。

 证候分析:小儿阴寒内盛,元阳微弱,故见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多睡少哭,吮吸无力。寒主凝敛,寒凝血滞,故肌肤发冷发硬。舌淡苔白,面色灰暗,均为阳气虚衰之象。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点速记:新生儿黄疸的中医诊治

 概述新生儿黄疽是指婴儿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小便发黄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与胎孕等因素有关。凡婴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疽,于10~14天内消退,若是早产儿可延迟到第3周才消退,其他情况一般良好,此为生理性黄疽,若7~10天后,**未退或加重,或兼见其他症状,则需进一步诊疗。本病中医称“胎黄”、“胎疸”等。

 病因病理新生儿黄疸为病,或由于孕母感受湿邪,郁而化热,湿热熏蒸,传入胎儿,或寒湿阻滞,遗于胎儿,或湿热蕴郁,瘀阻内积,郁结于里,均导致胎儿脾胃运化失常,气机不畅,熏蒸肝胆,胆失条达,以致胆液外泄,而发为此病。

 诊断要点

 1正常婴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

 2足月儿出生第3~4天血清胆红素达高峰值(平均103μmol/L),继则在2天内较快下降,此为生理性黄疸。若持续上升,应考虑病理性黄疸。

 3诊断应考虑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肝炎,巨细胞包涵体病,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辩证分型

 1湿热发黄症状:全身皮肤、面目发黄,色较鲜明,并见发热,烦躁,啼哭不安,口渴,尿少色黄,呕吐,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内蕴,肝胆疏泄不利,胆汁外溢,侵入肤表,下注膀胱,故见身、目、尿俱黄。湿热蕴结肠胃,则便秘。邪热炽盛,故见发热烦躁。湿热内阻,脾胃不和,可见呕吐。看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象。

 2寒湿发黄症状:身、目、尿俱黄,日久不退,**晦暗,面色欠华,不思乳食,纳少腹胀,食后易吐,大便稀薄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腻,脉细缓。

 证候分析: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不振,寒湿阻滞,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故见身、目、尿俱黄,颜色晦暗。湿从寒化,脾胃虚弱,气阳不振,故不思乳食,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为寒湿之象。

 3瘀积发黄症状:身、目、尿俱黄,**较深且晦暗,逐渐加重,纳少易吐,腹部膨隆,大便搪,色如陶土,时伴腹痛,皮肤有瘀斑,兼见衄血,指纹紫滞,舌暗红或微紫,苔黄,脉细涩。

 证候分析:湿热瘀滞,肝胆疏泄不利,胆汁外溢,故见身、目、尿俱黄,颜色紫暗。胆汁不循常道而横溢肌肤,故大便如陶土样。气机郁滞,血脉不通,久则瘀血积聚,故腹部膨隆。见瘀斑,指纹紫滞,为瘀血之象。

 分型治疗

 1湿热发黄治则:清热利湿退黄。

 主方:茵陈蒿汤加减。

 加减:热重者,加黄芩6克、黄连15克;浮肿,加猪苓6克、茯苓6克、泽泻6克;呕吐,加半夏6克、竹茹3克、陈皮3克;腹胀,加权实6克、厚朴6克。

 主方分析:此证由湿热熏蒸而引起,茵陈蒿汤为专治湿热发黄的有效方剂。其药性大苦大寒,用量不宜过大,皆因新生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过用苦寒,恐伤脾胃。

 处方举例:

 茵陈6克山栀6克生大黄3克(后下)泽泻6克茯苓6克车前子6克(包煎)姜竹茹3克甘草3克。

 2寒湿发黄治则:温中化湿。

 主方:茵陈理中汤加减。

 加减:食少便塘,加茯苓6克、苡仁6克;形寒肢冷,加附子3克(先煎)、吴英3克;呕吐,加半夏6克、陈皮3克。

 主方分析。此方重点在调理脾胃,温中散寒,振奋中阳,疏通气机,为治疗寒湿发黄之主方。

 处方举例:

 茵陈6克干姜3克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6克吴萸3克陈皮3克甘草3克3瘀结发黄治则:活血化瘀消积。

 主方:茵陈蒿汤、血府逐瘀汤加减。

 加减:若神软乏力,哭声微弱,加党参6克、白术6克;皮肤瘀斑,衄血,加蒲黄炭6克、仙鹤草6克。

 主方分析:血府逐瘀汤重在活血祛瘀,疏理气机。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两方合用,可清热利湿,化瘀消积。此方不仅有大寒大苦之品,且有行气活血之药,应注意损伤脾阳。

 处方举例:

 茵陈6克山桅6克生大黄3克(后下)桃仁6克红花3克川考6克牛膝6克甘草3克

 中成药

 1黄疸茵陈冲剂每日3次,每次半包口服。

 2茵桅黄注射液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

 简便方

 1山栀10克,水煎加母乳服,每日1次。

 2玉米须30克,茵陈6克,黄芩6克,水煎分两次服用,每日1剂。

 3车前草10克,半边莲10克,茵陈10克,每日煎水代茶饮。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怀孕期间,匆过食辛辣刺激的食品,勿滥用药物。

 2对足月儿10天内或早产儿两周内的黄疸,应密切观察其变化。

 概述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断脐处理不善,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临床以出现唇膏口撮,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甚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为特征。多在出生4~7天发病。中医称为“脐风”。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新生儿断脐时使用的用品不洁,或断脐后护理不当,为风冷水湿毒之邪所侵而致。外来邪毒侵入脐中,经络脉隧受阻,营卫壅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为邪毒所闭,肝风内动,而成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证候。若邪毒中脏,肝木乘脾坝u唇青口噤,牙关紧闭,脐黑。若不及时救治,则病情迅速恶化而导致死亡。

 诊断要点

 1有断脐不洁史。发病时间在生后3~14天。

 2出现典型症状,如苦笑面容,牙关紧闭,阵发性抽搐,肢体强直等。

 3脐部分泌物培养,可查到破伤风杆菌。

 辩证分型症状:形寒身热(或无热),口撮唇紧,舌体强硬,啼声难出,牙关紧闭,不能吮乳。时吐白沫,吞咽困难,口眼颜面牵引,面呈苦笑,但神志一般尚属清楚。

 严重者面青唇紫,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频频,脐突肚紧,甚则脐边青黑,呼吸喘促,汗出不止而致死亡。

 证候分析:断脐不洁,风冷水湿毒之邪侵入脐中,传入经脉,营卫壅滞,内风陡起,筋脉拘急,故见唇青口撮,牙关紧闭,不能吮乳,啼哭不出,口眼颜面牵引,四肢抽搐呈苦笑面容。邪毒侵入督脉,故颈项强直,角弓反张。邪毒中脏,肝木乘脾,故喉间疾鸣,口吐涎沫。脐边青黑,是邪毒中脏的恶候。指纹青紫,也是邪毒内侵之象。

 分型治疗治则:宣通经络,驱风镇痉。

 主方:撮风散加减。

 加减:牙关紧闭,面s肢厥,汗出不止,加人参3克、熟附子6克(先煎);大便不通,腹胀满,加生大黄3克(后下)。

 主方分析:本方麝香辛散走窜,辟散结,宣通经络营卫;蜈蚣、全蝎、僵蚕、钩藤驱风镇痉;竹沥、朱砂化痰安神。

 处方举例:

 麝香03克(冲)蜈蚣3克全蝎3克僵蚕3克钩藤6克(后下)朱茯神6克竹沥5毫升(冲)甘草3克

 中成药

 1外治法豆豉、天南星、白蔹、赤小豆,研细末,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四周。

 2灯火天法用灯心蘸麻油燃火,以烧灼所选定的穴位或部位,一触及皮肤便即离去。取囟门、眉心、人中、承浆、两手大指少商、脐心、脐轮,共十三鳎有温通经络,熄风解痉的功效。

 简便方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运用新法接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重视脐部处理,防止脐部感染。

 2保持病室安静,光线宜偏暗,尽量避免触动患儿。抽搐时不宜服药与喂奶。

 3本病来势凶险,极易造成死亡,因此,必须及早中西医结合治疗。

 新生儿脐突预防护理:

 一、预防

 新生儿断脐后,应注意脐部残端的保护,防止尿便及洗浴浸渍,保持清洁干燥。脐部残端让其自然脱落。保持内衣和尿布的清洁、干燥、柔软,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二、护理

 换药时要注意局部的消毒,若有干痂形成,切不可强剥,以免发生出血和伤及肉芽。防止脐疮脓液外溢污染健康皮肤,造成其他感染。

 减少婴儿啼哭叫扰。若啼哭频频,肿物久不回复,应注意检查其原因,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莲篷煮蛋:莲篷是中药。作法:将三个莲篷清洗再放四6碗水焯半小时后放入已熟的生鸡蛋再煮大概50分钟左右,放一点老冰糖下来即可以喝,能够去胎毒,并且吃了鸡蛋生出来的孩子较为白暂。艾草叶水煮鸡蛋(最好鸭蛋) :用少许艾草叶(药店有卖的),打两个蛋下来,吃蛋喝汤水,两个星期或每月一次,吃4次。

白莲须,这一食材是一种带有中药实际效果的食物。许多中医学都是会用它来调养孕妈妈的人体。尤其是把它和生鸡蛋配搭在一起服用,不但味美美味,还能把孕妈妈身体的有毒物质好去处整洁,那样宝宝就不容易遭受毒素的入侵了,宝宝出生后肌肤当然就白净。鸭蛋中的营养成分许多,例如蛋白、大豆卵磷脂及其维他命等,这种化学物质全是一个怀孕女性人体所必须的。

银耳是一种认可的滋养食物,它可以提升孕妈妈身体内抵挡有毒物质的水平,孕妈妈身体内没了毒素,不但有益于宝宝的身心健康,还可以让宝宝出生后肌肤更为白净,避开新生儿黄疸。黑豆是一种认可去躁热清毒素的食材,所以非常合适产妇服用,孕妇怀孕服用后可以将自身身体内的燥火和毒素消除整洁,那样自身也不会大便不通畅了。

第一鸭蛋,第二连藕,第三白木耳。这三种食材多吃都能够加速清除胎毒,而且对宝宝也罢,填补的营养价值还许多,维他命,胡萝卜素,铁,锌这些,白木耳自身或是润肺止咳滋补的。也有怀孕期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材。怀孕期间多吃水果和蔬菜,不吃垃圾食品,不要吃甜味食品类,根本就没有胎毒。孕妈妈一定要了解宝宝出现黄疸的难题跟自己的饮食搭配和生活方式是有较大的关联,所以在日常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

宝宝胎毒怎么去除呢?

1、胎毒是父母为了抵抗疾病的发生而传给孩子的一种病毒,因为胎儿在母腹中的时候,它从胎儿的肚脐中带走了一切,所以叫做胎毒。 胎毒是为了防止婴儿在出生时出现皮疹或严重的黄疸。我国自古就有为新生儿排除胎毒的传统方法,给新生儿服用少量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液可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治疗胎儿中毒的常用方法包括:金银花甘草法 金银花6g,甘草2g。 汤。 用这种液体擦拭口腔并少量喂给儿童。豆豉法:淡豆豉10g。 浓煎取汁。 经常喝。 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黄连法黄连2g。 浸泡在水中,使汁液流出。 将果汁滴入孩子的嘴里。大黄法生大黄3g。 用适量开水浸泡或稍微煮沸。 取汁,滴入口中。 胎粪排出后,停止服用。 

2、中医认为,胎毒是由于饮食辛辣、味甘、味浓,或生活调整不当,胎内毒素遗传,或忧郁悲痛等因素造成的,产妇喝绿豆汤,绿豆祛胎毒,本来效果最好的就是在怀孕7-8个月的时候多喝几次绿豆汤,即使平时的饮食很辣,宝宝也会生下来干净,没有 胎毒,现在只能通过母乳让宝宝吸收。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又很薄很娇嫩,宝宝对外界空气中的很多漂浮物过敏,很容易形成皮疹、湿疹。 如果不严重,没有皮肤损伤、渗水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最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要用沐浴露和热水洗脸,不要用毛巾擦拭,不要用痱子粉堵住皮肤毛孔,用了一段时间就会自愈 一段的时间。 在严重的情况下,寻求皮肤科医生。 一般来说,婴儿皮疹都是特应性皮炎。 如果找到过敏的原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如果没有发现,大多数会在 2 岁时好转。

3、注意护理: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干燥和不受损伤是最重要的。 空气温度适宜; 经常洗澡,衣服干净; 孩子不应该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 沐浴露会刺激患处的皮肤; 请勿随意用药,除非皮肤有渗出或损伤,否则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喝水、果蔬汁等。

宝宝胎毒的症状有什么呢?

全身发热,胎儿中毒影响胎儿的症状之一是新生儿出生后全身发热,表现为口闭面红、气短、气胀、哭闹、大便干燥、短红 尿液和其他症状。全身发冷,此外,也有可能在新生儿出生后,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发冷、拳头紧握等。 皮肤容易脱皮。 新生儿的皮肤在出生后很容易脱皮,因为胎儿生长的环境又湿又干。 特别是四肢和躯干的表皮容易脱落,一般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2天左右。 如果你想为宝宝缓解这种干燥脱屑,可以使用经过消毒的食用植物油来擦。

胎毒,是产后急性过敏重症的俗称,主要表现为各种皮肤变态反应,如疮疖、疥癣、痘疹等。

临床常见的主要证候有胎毒发热,胎毒发寒,胎毒发搐,胎毒发黄等。这种病症可能与母亲的内热体质有关。

1、胎毒发热:遍身壮热,口闭面赤,呼吸气热,眼胞浮肿,气急喘满,啼叫惊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2、胎毒发寒:面色青白,昏昏多眼,吮乳泻白,呼吸气冷,身起寒栗,曲足握拳,腥痛啼叫不休,或口噤不开。

3、胎毒发搐:频频作搐,身热面青,牙关紧闭,气逆痰鸣,腰直身僵,双目上视,啼声不出。

4、胎毒发黄:面目及全身皆黄如金色,身热,小便如栀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

扩展资料:

胎毒预防:

1怀孕期间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瓜果蔬菜以及滋阴润燥、生津养肺的食物、豆类和当季水果,少吃辛辣油腻,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2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

3忌为"清胎毒"自行服用药物,某些清胎毒偏方,所含成分并不适合孕妇使用。

4尽可能避免皮肤受刺激。如果是过敏体质,建议去变态反应科详细筛查过敏源或听从专家的建议,尽量避免婴儿从母乳中获得这种过敏源。

-胎毒

孕晚期,哪些食物不仅能排胎毒,还能预防宝宝黄疸?

您好,我是「京妈说」,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不少孕妈都听过,在孕期要“去胎毒”,尤其到了怀孕晚期的阶段,不然宝宝出生后就会很遭罪,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