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字起源是什么?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而文字是文化中最具代表的符号,文字起源我们都无法了解,但是最早的发现的文字是什么呢?你了解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是什么吗?是在那里发现的?叫什么?如果你还不知道的话那就赶紧随着我一起来下面看看相关的介绍吧!
文史: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是什么
文字是人们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过去,人们认为商代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1977年以后,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河南登封县东南约十五公里的登封王城岗的夏代遗址中发掘出东、西两座小城的遗址,从中发现了一些珍贵的夏代文字资料。例如,在西城遗址的一个灰坑中。发现了一件夏代初期的泥质黑陶平底器,器底上有一个陶胎烧制前刻划的文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像两手有所执持,可能是“共”字,它大概代表该陶器所有者的族氏。这个字非但不是刻划符号,而且超越了象形文字的阶段,是个会意字,所以是真正的文字,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早在四千多年前,在夏代初期我国就已经有了文字。
近期,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表了一则惊人消息,“在中国河南贾湖发现的乌龟壳上的符号,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
在河南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距今却达8000年。这很可能是一个改变人类文字史的世界级的发现。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分别是什么?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的圣书字
--中国的汉字
--玛雅文字
1、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看得懂不看不懂就对了,因为我我也看不懂~~不过这些文字可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象征哦。
楔形文字(楔:念xiē,不念qì啊),也叫钉头字、丁头字(不叫丁字裤哈),发源于人类最早的文明之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称两河流域,是现在伊拉克所在地)。公元前3200年,居住在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出了楔形文字,在西亚地区使用了3000多年,传至阿卡德、巴比伦、亚述各时代,是人类文字中最早达到成熟水平的文字。
楔形文字的书写工具和方式很奇特,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通过压写的方式进行书写,形成左端粗右端细、或上端粗下端细的痕迹,很像钉子。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楔形文字也发生了表音和表意的变化。
楔形文字在亚述帝国时期(公元前14-前7世纪)成为了地中海东岸到波斯湾的国际通用文字,达到影响力的顶峰,但没有流传下来。公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时,阿拉米亚语作为批注,出现在楔形文字的泥板书上。随后阿拉米亚语逐步取代了阿卡德语。
公元前539年,波斯征服巴比伦王国后也从后者那里学用了楔形文字。由于波斯帝国征服版图极端扩大,伊朗高原的波斯人由于商业的发展需求,对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改变为较方便使用的字母文字。后来它先是被希腊语所取代,由腓尼基商人在埃及象形文字基础上发明了腓尼基字母文字,从此字母文字走上历史舞台,逐渐成为西方主流。再后来又被 语取代。
楔形文字在西亚流行的时间长达三千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获得最后一次复兴,现今发现的最后一片楔形文字的泥板是公元后75年的遗物,此后的楔形文字再也无人知晓。
2、圣书字(埃及象形文字)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一路向西就是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之一,这里也出现了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之一的圣书字。
大约5500年前,生活在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和优美的圣书字。之所以有这样的名字,是因为古埃及人把文字看成神圣的,称为“圣书”。狭义的圣书字仅指主要用于写在祭礼器物,或者雕刻在神庙墙壁和坟墓石碑上的碑铭体,出现的时间最早。广义的圣书字包含了碑铭体外的另两种字体——僧侣体和人民体。有趣的是,碑铭体、僧侣体、人民体的叫法并非来自埃及本土,而是希腊人起的。
碑铭体是图形体,古代埃及人讲究书法艺术,所以出现在金字塔或者神庙遗迹上的碑铭体相当优美,它的书写顺序既可以从左往右,也可以从右往左,还可以自上而下,或者从两边向中间。不管书写顺序如何变化,只要碑铭体中出现的人物和动物的脸孔朝向哪边,文字就从哪边开始阅读和书写(WOKAO,这是什么奇葩写法)。碑铭体虽然精美,但不适于快速书写,所以埃及的碑铭体经过“草变”成为草书体,以便于在纸草上书写商业信件、文学作品等,书写顺序以从右向左为标准,文字的象形性质完全消失(是跟中国学的呢还是中国跟埃及学的呢)。后来草书体多用于书写宗教作品,使用者又是僧侣,就被称为“僧侣体”。碑铭体则主要用于庄重严肃的场合,与僧侣体同时并用达3000年之久。
人民体的出现比碑铭体和僧侣体晚了大概2000年,它是僧侣体的简化,又称“书信体”或者“土俗体”,发源于下埃及,保留了僧侣体的书写顺序规范。只不过人民体虽然书写容易,却不易阅读和学习(是不是跟中国的繁体和简体差不多涅)。人民体出现后,僧侣体就成为僧侣阶级的专用文字。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碑铭体的草变,还是僧侣体的简化,都没有改变埃及字的结构制度。也许由于圣书字的复杂性,书写工具(纸草,即纸莎草,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地域局限,埃及自身的政治、军事力量等因素,圣书字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只在麦罗埃文(古埃及以南的麦罗埃王国文字)和柯普特文(记录最后阶段古埃及语的字母文字)中可依稀找到圣书字的些许痕迹。公元639年, 人入侵埃及后统治了这一地区,圣书字消亡。
圣书字对文字发展的一项重大贡献是,它有一套具有音节性、只表辅音的声符,分75个双辅音和24个单辅音(后来增加到30个),这些辅音就是最早的字母萌芽。(算命)
3、汉字
终于轮到咱中国的汉字了!
汉字的成熟形态——甲骨文的出现比两河流域的钉头字晚了约2000年(难怪四大文明古国被排在最后),但是汉字却是古典文字中唯一流传并使用至今的文字(这就是咱中国最牛逼的地方)。究其原因,当与汉字自身的特点有着重要关系,更与中国自古以来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历史大环境、中庸尚和的文化精神、尊祖敬宗的文化风尚相关。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字表达和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文字因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传承,国家、民族文化也因文字的传承而延续、发展(这句话太饶了,意思是说,文字与民族相存相依)。
博大精深的汉字
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形体不断简化,伴随着中华历史的演进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字形变化,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在大陆地区通常使用的是规范的简化汉字,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通行的是繁体字。千年积淀,孕育出了灿烂多彩的汉字文化,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文字交融影响并远播至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形成包含30多种文字的汉字文化圈。
怎么像女大十八变,越变越nan看了
再来一遍:
汉字是古典文字中唯一流传并使用至今的文字!
这可是咱中国人的骄傲啊~
4、玛雅文字
玛雅文马德里古抄本,有木有《丁丁历险记》的赶脚
玛雅一直很神秘,包括它的文字~
玛雅文字是唯一发展到成熟水平的美洲自源文字。提到玛雅,每个人应该都不会陌生,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曾让世人为之心惊胆战。不过还好,终究是虚惊一场,虽然我们依然面临诸多自然气候的恶化,以及人类自己不计后果的行为带来的灾难,但相信生于地球、长于地球的人类一定会小心地守护这个至少在银河系中我们唯一的家园。
玛雅文字,起源于中美洲(太平洋对面),位置是现在的墨西哥、伯利兹和危地马拉,以尤卡坦半岛为中心。大概在公元前后,玛雅人创造了本土文字——玛雅文。玛雅人眼中的文字是神圣的,相传是由“日眼大神”所创造,只有巫师能够学习(太神秘了)。玛雅文字书写的内容包括历法、礼仪、神话、预言、历史、叙事诗和剧本等。玛雅人用毛发(主要是人的头发)制笔,用树皮做纸,书写顺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玛雅文字不是笔画发达的文字,字形是象形文字和声音的联合体,保留着明显的图形性质,所以读起来像连环画一样。
现存的玛雅石碑铭文显示的是公元328年到16世纪的玛雅历史,说明玛雅文字至少有近1500年的使用历史。不过,美洲在前哥伦布时代是与世隔绝的封闭社会,玛雅文字没有传播到其他民族和地区。继玛雅人之后先后统治中美洲地区的萨波特克人、托尔特克人和阿兹特克人,对玛雅文化破坏多,继承少。在16世纪,西班牙人野蛮入侵中美洲(当时是阿兹特克人时代),直接导致了玛雅文字的覆灭,书籍遭到焚烧,掌握文字的巫师被屠杀,玛雅文字就这样湮没在了侵略者的铁蹄之下。(西班牙足球牛逼,但直接把玛雅给干没了,这件事很不可取!)现存的玛雅文字资料除石碑铭文外,还有3个写本,分别收藏在西班牙马德里、法国巴黎、德国德累斯顿,并以收藏地命名。
最早的文字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出现的,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
最早的文字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出现的,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表意字是中国汉语形成历史中最早的一种文字,汉字经历了表意字,表音兼表意,变音字,三个历程。其中表意字是指根据所概括内容的意义 所创造的字,在汉字的初始阶段,没有笔画,没有字母,从画图和实物记事慢慢发展,很自然的把依靠最多的意义首先融入字体。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因此,以象形字为基础后,汉字发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
在中国人的历史观念里,夏商周三代是再普通不过的先秦历史。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夏朝是不存在的朝代,商朝才是中国王朝史的开端。
为什么说夏朝不存在?
主要是因为文字。
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村出土了大约是夏代的建筑遗址,然而令人可惜的是,遗址中并未发现成体系的文字资料。
二里头
二里头恢复
可是我们的《史记》《竹书纪年》《周书》和先秦典籍明明记着夏朝是存在的啊!欧美人凭什么不相信夏朝的存在?
这主要还是史学观念的差异所致。
西方人在研究他们早期历史的时候,主要基于考古,他们并没有我们两年多年的“二十四史”这样的资料可以参考。他们是“宁可信其无”而不敢在没有充分资料的确凿下,轻易得出任何结论。
而中国人的史学观念则正好相反,我们是“宁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我们的历史自《史记》开始就被记录在案,尽管历代正史都不免有官方意识形态的干预,但大体还是可信的。所以我们自小就得背诵“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的朝代歌,在历史教科书中事先预设了夏朝的存在。
二十四史
哪个观念对?不好说。
那么,西方人为什么又承认商朝的存在?
还是因为文字。
利用这些文字以一人之力就证明了商朝存在的人叫王国维。
安阳殷墟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史上的奇迹。后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等青铜器的出土,证明我国商代的祖先其文明程度已相当发达。甲骨文是刻在肩胛骨、龟甲上的文字,是商朝人占卜的刻画符号。起初这些兽骨龟甲不为人所知,一度流转于清人的收藏市场中。
后来罗振玉写成了《殷墟书契考释》,王国维不仅为其作序而且很快也对甲骨文感了兴趣,于是有了他那篇著名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两篇文章就证实了商朝的存在。
王国维考
王国维是怎么做到的呢?
简而言之,二重证据法。
传统史料中记载先商世系和商王世系的是《史记·五帝本纪》和《史记·殷本纪》,王国维以此为本,有的放矢。
然后他认真研读、考证甲骨文中记载了商王名称的卜辞,将商王名称与《史记》两纪所载的世系一一对应。
地上流传史料与地下考古文物,两相呼应,证实了《史记》关于商朝世系记载是基本确凿无疑的,真是一篇扎扎实实的学术之作。
所以,王国维不只会写《人间词话》,而且还会写史学论文,他民国时代的学术大家,不愧是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和清华国学四大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
如今,出土了商鼎和甲骨文的殷墟仍然在安阳静静地等候每一个华夏人去光临,而同在安阳拔地而起建立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和远在西安的碑林博物馆则试图向每一个中国人讲述文字背后的历史故事。
文物不会说话,只有能够解读它的人,才会让它呈现最大的价值。你,要不要试下?
甲骨文
地上流传史料与地下考古文物,两相呼应,证实了《史记》关于商朝世系记载是基本确凿无疑的,真是一篇扎扎实实的学术之作。
所以,王国维不只会写《人间词话》,而且还会写史学论文,他民国时代的学术大家,不愧是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和清华国学四大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
殷墟
文字博物馆
如今,出土了商鼎和甲骨文的殷墟仍然在安阳静静地等候每一个华夏人去光临,而同在安阳拔地而起建立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和远在西安的碑林博物馆则试图向每一个中国人讲述文字背后的历史故事。
碑林
文物不会说话,只有能够解读它的人,才会让它呈现最大的价值。你,要不要试下?
汉字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起源是6000多年前,老祖先们使用的图形和符号等文字的雏形阶,真正形成体系规范文字的,应该是3600多年前出现的甲骨文。
关于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上古时期,半坡遗址等地方出现的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那时还没有形成文字,只是一些由零散的图形或字符而已,然后又经过了数千年的逐渐演变和积累,到达了字形的形状之后,再经过人为的刻意规范,最终才形成了文字。汉字演变发展的过程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汉字是汉民族上古先民发明创制并改进形成的。到了汉朝时,在秦朝统一文字的基础之上,又作了进一步的整理、修改和规范,最终形成了汉族人的统一文字体系,并加以推广应用。经过后来的不断演变和简化,从而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
根据现代的考古发现和考证,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成为体系的古汉语的文字,距今大约已经有3600多年的历史了。而在甲骨文没有出现之前,原始人类的先人们只是依靠符号或者画图形来记事,这些图形或符号大多刻画在陶器、兽骨、石壁上面,但是还没能形成体系。而甲骨文是形成体系后的文字,不仅比较丰富,而且形成系统。当然,甲骨文的形成,应该是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长岁月才形成了。在目前的考古不能证实,还有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出现过,那么甲骨文就毫无疑问的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和最早的汉字了。
可见,作为历史上最古老的汉字,它的起源是6000多年前的图形和符号,而真正形成文字体系的,应该是3600多年前的甲骨文。
从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资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汉字已有3000年的历史。由于甲骨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我们可以推断汉字的发生一定远在3000年以前。汉字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大阶段。从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个阶段;从秦汉时代的隶书以下是另一个阶段。前者属于古文字的范畴,后者属于近代文字的范畴。大体说来,从隶书到今天使用的现代汉字形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看,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从汉字本身的构造看,汉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声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记号组成的文字体系。 相传发明文字的,是一个叫苍颉的贤人,汉代的《淮南子》这本书上记载,在苍颉制造文字的时候,是“天雨粟,鬼夜哭”。这个出现这种非常特异的现象,就是说制造文字的时候,天上往下掉粮食,下粮食雨,鬼神都在夜里边痛哭流涕。拿我们现在的话说,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这样一个壮举。 传说是黄帝时期的史管仓颉所造,距离今天已经有5000年历史了。 文字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文明诸要素中,文字产生是最重要的标志。因此,中国古代在什么时候发明了文字,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传说黄帝史官仓颉发明了汉字。史实虽无法详考,但它反映了汉字的出现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书上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等记载,这是早期记事常用的方法,可惜这些物质无法长久保存下来,所以当时的记事情况已无法知晓了。但安阳小屯发现了十五万片甲骨卜辞,在龟甲与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当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总字数达到3500个上下。从甲骨文字结构来说,除了象形以外,形声、会意、假借等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应用。可见在三千余年前的商代文字已达到了相当完备程度,那么在它以前一定有个更长的发展过程。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龟甲上刻画符号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发现了在陶器上刻画的符号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因而有人认为它们就是早期文字。至于在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发现的朱书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国的汉字至少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文字的出现既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的结果,所以仓颉很可能是总结整理文字,为汉字的形成作出了贡献的一个代表人物。 从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资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汉字已有3000年的历史。由于甲骨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我们可以推断汉字的发生一定远在3000年以前。汉字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大阶段。从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个阶段;从秦汉时代的隶书以下是另一个阶段。前者属于古文字的范畴,后者属于近代文字的范畴。大体说来,从隶书到今天使用的现代汉字形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看,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从汉字本身的构造看,汉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声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记号组成的文字体系。 相传发明文字的,是一个叫苍颉的贤人,汉代的《淮南子》这本书上记载,在苍颉制造文字的时候,是“天雨粟,鬼夜哭”。这个出现这种非常特异的现象,就是说制造文字的时候,天上往下掉粮食,下粮食雨,鬼神都在夜里边痛哭流涕。拿我们现在的话说,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这样一个壮举。 传说是黄帝时期的史管仓颉所造,距离今天已经有5000年历史了。 文字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文明诸要素中,文字产生是最重要的标志。因此,中国古代在什么时候发明了文字,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传说黄帝史官仓颉发明了汉字。史实虽无法详考,但它反映了汉字的出现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书上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等记载,这是早期记事常用的方法,可惜这些物质无法长久保存下来,所以当时的记事情况已无法知晓了。但安阳小屯发现了十五万片甲骨卜辞,在龟甲与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当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总字数达到3500个上下。从甲骨文字结构来说,除了象形以外,形声、会意、假借等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应用。可见在三千余年前的商代文字已达到了相当完备程度,那么在它以前一定有个更长的发展过程。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龟甲上刻画符号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发现了在陶器上刻画的符号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因而有人认为它们就是早期文字。至于在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发现的朱书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国的汉字至少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文字的出现既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的结果,所以仓颉很可能是总结整理文字,为汉字的形成作出了贡献的一个代表人物。
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用。
现存最早的汉字甲骨文产生在殷商时代,距今大约有三千四百年的历史。它已是一种有着比较严密体系的文字。小屯的殷墟文化,仅从它相当发达的冶炼技术和铜器、陶器、玉器上的艺术纹饰看,便可以确定它已是高度发达的文明我们完全可以推测,甲骨文产生的时代,恐怕不会处在中华民族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路口。
汉字在进入甲骨文之前,必定还有一段相当长的历程。但是,沿着甲骨文再向前追溯,我们所能看到的有关汉字起源的文献记载,最早来自周秦的典籍,而且大都是传说,有的还带有神话色彩。虽然神话与传说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根源,是某些历史现实的折射反映。但这些传说并非汉字起源历史面貌的详尽写实,它们只能推断汉字起源前后的状况和汉字起源的大体时间。可以证实汉字历史面貌的文物与文献还不够系统和充分,因此,对汉字的起源,只能以不连贯的历史证据和依照发展逻辑的推测为基础,建立科学的假说。
汉字起源的说法繁多,历代学者各抒己见,这包括
1,汉字源于结绳认为文字是在上古时期结绳治事的启示下创制而成的。
2,汉字始于八卦认为文字产生于易卦的卦象,如干卦为天,坤卦为地,坎卦为水,离卦为火等。
3,仓颉视龟作书认为仓颉受到灵龟的启示创制了文字。
4,汉字、图画同源认为书画异名而同体,在文字产生的初期,书亦画,画亦书。
5,汉字源于图画认为二者并不同源,图画在先,文字在后,文字是在图画的基础上产生的。
6,汉字源于先民的社会实践。认为文字的产生直接导源于原始的记事方法 。
7,中国文字西来说
现存最早的汉字甲骨文产生在殷商时代,距今大约有三千四百年的历史。
1、汉字源于结绳,认为文字是在上古时期结绳记事的启示下创制而成的。
2、汉字始于八卦,认为文字产生于易卦的卦象,如乾卦为天,坤卦为地,坎卦为水,离卦为火等。
3、仓颉视龟作书,认为仓颉受到灵龟的启示创制了文字。
4、汉字、图画同源,认为书画异名而同体,在文字产生的初期,书亦画,画亦书。
5、汉字源于图画,认为二者并不同源,图画在先,文字在后,文字是在图画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古代文字起源是什么?
本文2023-10-23 16:08:2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