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位读书人,我推崇他们三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3收藏

从古至今,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位读书人,我推崇他们三位,第1张

在古代,读书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读书人一般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官员。 在古代的读书人里面,唐代的韩愈,是古代读书人里面的一个杰出的代表。如今众人所了解到的,只不过是他的《师说》、《马说》而已,这远远不能够窥得韩愈的全貌。 韩愈的童年,是不幸福的,他家道中落,母亲也不幸早逝,由自己的兄嫂抚养长大,这养成了他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他形容自己读书时"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相比那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也丝毫不差,可以说是当时华语地区学子们的读书楷模了。他自己也在《进学解》里面告诉自己学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特别强调了勤奋这一必要的读书要素。 如今多数人的读书,比较浮躁,只求捷径得以速成,坐不住冷板凳,可是读书确实没有捷径可走,明白了这点,读书就能沉下心了。 勤奋之外,要提一提他的谦虚。《师说》里面,他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他不以地位高低、年龄大小来评价人,只要对方身上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对方就是老师。连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韩愈再次强调这点,是当时唐代的学习风气并不好,别说唐代,就是现在来看,能够排除年龄和地位的因素,向对方学习,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可是这样苦读的韩愈,偏偏时运不济,三次参加科举不中,第四次才得以考上,三次参加吏部考试,最终得以为官。勤奋之外,更凸显他坚韧不拔的一面。 唐代的科举,还有"干谒"这一程序。"干谒"说好听一点,是拜见有权势的官员,提前打个招呼,在考试的时候,能"青睐"自己,在将来的仕途上,相互帮助。说不好听一点,就是走后门。 韩愈对"干谒"这种做法,是感到羞耻的。因为这容易产生腐败,选拔不了真正的人才。碍于当时的社会风气,别人都去做了,他也得去做,于是有了《与凤翔邢尚书书》等请求拜谒的文章。同在唐代的杜甫,也对"干谒"感到羞耻,在他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他说:"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对这些有才能的读书人来说,"干谒"为他们所不齿。 韩愈是个正直的读书人。做官以后,多次上书,多次被贬:因《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被贬阳山,因《谏迎佛骨表》被贬潮州。一般官员哪里管那么多事,只要顺着皇帝心意,保住了官位才是正经。可是韩愈他为百姓发声,他关心的,不仅仅是官位,比官位更重要的,是黎民百姓。这点来看,韩愈称得上是后世读书人,还有官员们的楷模。 南宋文天祥,状元出身,是读书人里面的杰出者。被俘后誓死不降元兵,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仍在传颂。这两句诗,不断激励着后世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抵御外侮,不惜杀身成仁。塑造了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精神动力。 明末清初的读书人钱谦益,和文天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是明末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明亡后,他的妻子柳如是,想要和他投水自尽,以死明志,不侍奉满清。他却说水太凉,不敢跳。此事一直为后人诟病。最后他虽然投降满清,为满清效力,满清却仍旧看不起他,在他死后,将他视为"贰臣"。 明代的读书人方孝孺 ,不为燕王拟诏,不承认他皇帝的合法身份,于是被燕王杀害。燕王的谋士姚广孝就曾告诉他,不要杀方孝孺,否则会让天下读书人寒心。可是燕王还是杀了方孝孺。又有燕王诛灭他十族的说法。方孝孺是读书人的标杆,他死了之后,后世再也没有出现他那样的读书人,能够和他相提并论,甚为可惜。总之他的气节,是值得赞扬的,他保持了读书人的一份操守,在其他官员顺从谋逆的燕王的时候,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与之抗衡。 林语堂说, 可以叫条子,文人亦可以叫条子。今朝事秦,明朝事楚,事秦事楚皆不得,则于心不安。武人一月出八十块钱,你便可以以大挥如椽之笔为之效劳。三国时候,陈孔璋投袁绍,做起文章骂曹操为豺狼,后来投到曹家,做起檄来,骂袁绍为蛇虺。文人地位到此已经丧尽,比 不相上下,自然叫人看不起。 可见读书人若是操守有失,做了有奶便是娘的事情,竟会与 同列,让人看不起。 以上三位读书人,韩愈勤奋好学,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文天祥一心为国,忠于宋室。方孝孺操守廉洁,不屈膝于谋逆之人。实为后世读书人效法的榜样。 本来还要写一位近代以来的读书人的,没想到太钟情于古代的读书人,一下子写了三个。读书本来是一个低调的事儿,不是谁的名声大、官职高,谁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读书人。真正的读书人,与外在的头衔无关,既要看他书读的怎么样,也要看他做了什么,品行、胸怀如何。(旗下09号作者:凯风自南)

中国古代的私塾和官学都是以应试为主,所以都会学四书五经,至于其他学科,比如数学,天文、历法等不作为基础教育,但在实际学习中,这些东西是分不开的。

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四书五经,四书大家都知道,我着重提一下五经,五经最早应该是六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后来乐经失传了,所以只剩下五经。这算做古代的必修课,但并不等同于古代只读这几本书,最简单的,在读这些书前,你必须先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了基础才回去学四书和五经,在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大量的补充教材,比如《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内容。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有句话:“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六艺经传以千万数充分说明,古代学习内容绝不仅限于几本经典,为了让学生学会吃透,还要有经传千万数来做辅助。

所谓六艺还有不同版本,一个版本认为六艺就是六经(五经),也有人认为另有所指,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这里明确提到了数,就是算数。陆贾《新语·道基》中提到:

“后圣定五经,明六艺。”

很显然,陆贾把五经和六艺并列。两者应该不是一回事。古代科举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的说法,意思很清楚,真正把这些东西弄懂,学通,绝不是十年寒窗就能达到的,十年寒窗能考的举人就不错了,想要蟾宫折桂,还要在官学继续学习。古代学问大佬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绝不是只读四书五经就能达到的水平。这些只不过是基础,需要大量的经传阅读才能真正理解贯通,读书破万卷也绝不是只把《四书》和《五经》读破万卷。天文、历法、易学、数学都应该有所涉及。至于更专业的知识,应该是考取功名后根据需要专门研究学习。

比如礼部负责天文历法的,必定会阅读大量相关典籍学习相关知识,因为不作为常规教育内容,摸索的新知识不可能迅速大规模推行。获得心得的人也会著书立说,流传后世。

“实事求是”一词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书中称赞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研究学问要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然后再从事实中找出真实的结论。

实事求是:shí shì qiú shì

1、释义:指按照事物的方法实际情况说话、办事等。

2、示例:总结经验要实事求是,不可弄虚做假。

3、近义词:脚踏实地、墨守成规

4、反义词:弄虚作假、故弄玄虚、好高骛远

5、例句:她实事求是,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跨越百年的美丽》

实事求是一词,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讲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

这原本指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一个经学和考据学的命题,也是中国古代学者治学治史的座右铭。

从古至今,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位读书人,我推崇他们三位

在古代,读书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读书人一般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官员。 在古代的读书人里面,唐代的韩愈,是古代读书人里面的一个杰出的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