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有三个字的人名有哪些?
石广元,崔州平,裴元绍,武安国,胡车儿,成公英,吕威璜,辛宪英,刑道荣,孙尚香,孙鲁班,高堂隆,张春华,张曼城,郭攸之,程远志,黄月英,蒋一渠,戏志才,钟离牧,韩吕子,严白虎,这些事单姓,复姓的诸葛家族,司马家族,太史家族,公孙家族,夏侯家族,皇普嵩,
艾玛打的累死我了
1、念苍颜
2、断青丝
3、冷月魄
4、月色寒
5、湿红妆
6、琉璃月
7、烟月稀
8、伴紫陌
9、风拂尽
10、离人醉
11、落春泥
12、韶华凋
13、寒衣默
14、忆清绝
15、凉箫伴
16、残音续
17、梧桐落
18、笙歌散
19、亦泪别
20、忆缱绻
中华文明自古都有三个字的名字,夏朝关龙逄,姒太康等等均为三字名。至于更早的尧舜禹以及炎黄时代则因史料并不完整详细,所以无法判断。
所以中华文明自古就是单名,双名都有。
至于单名双字则是从汉朝开始,官僚和文人等具有身份的人开始采用单名双字,女人,小孩和地位低下的男人则普遍采用三字名,女人结婚后更是没有了名,而取夫姓并以氏代名。
这个习惯持续至元朝,之后汉人重夺江山建明后,仍然沿用字,但已不是之前那么等级分明,人人皆可用,之后逐渐淡化,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便不再有字,仅有名。
如下:
1、同相伴、共白首。
2、伊人笑、君回首。
3、烟烬散、弦烬断。
4、借来生、续旧情。
5、伤无痕、水未泱。
6、绾青丝、画白发。
7、许你愿、予你心。
8、伊人醉、卿君归。
9、比水深、比酒清。
10、浮生歇、殊途归。
1、《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019年2月报道,从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枚,专家释读后发现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经典及其训传。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4、《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5、《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古代文史典籍
1、风之谷、花之海、云之端。
2、墨染曦、素流年、往昔伤。
3、爱与诚、罪与罚、醉扶归。
4、歌笙逝、爱无赦、忘了爱。
5、执子念、红尘梦、陌南尘。
6、痴梦人、花葬泪、念初心。
7、离梦殇、浅笑痕、墨离尘。
8、薄情伤、长相思、不归人。
三国演义有三个字的人名有哪些?
本文2023-10-23 17:03: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