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赏与修复要学习哪些课程?
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是根据我国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人才极为匮乏的现状,于2005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学院新增设的专业。2008年9月,文物系划归人文学院统一管理。现在校学生已有四届。该专业在充分利用南京艺术学院的综合艺术资源与南京博物院等省内各博物馆的文物资源的,聘请各大高校著名专业教授、各相关机构的研究员及相关企事业的专业鉴定和修复人员,通过整合各种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该专业以博物馆学、考古学等文物基本理论知识为先导,以中国陶瓷、书画、玉器和杂项等文物鉴赏知识为基础,广泛开设文物鉴定与修复课程及教学实践活动。主要课程包括陶瓷制作、裱画制作、陶瓷修复、古籍修复、陶瓷鉴赏、玉器鉴赏等。该专业最终向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掌握文物鉴定和修复知识和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主要在各级各类博物馆、文化部门,从事有关中国文化与历史文物的鉴定、修复与管理工作。
文物鉴赏与修复指导性教学计划
培养目标:
专业化与普及型艺术人才培养并重,充分体现“厚基础、强实力、宽口径、高素质”的综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的鉴赏与修复文物能力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以“大美术”教育理念为主旨,在强化本专业必选课程教学基础上,努力使必选课程与任选课程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力求扎实专业基础、提高艺术品位、突出研究能力、拓宽综合素质,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若干相邻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和应用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美术人才。
主要课程:
陶瓷制作、裱画制作、陶瓷修复、陶瓷鉴赏、玉器鉴赏、工艺美术史等。
艺术实践:
第3-8学期期间根据教学需要以课程为单元统一安排外出考察、参观等活动等。
计划学制:4年
最低学分:160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艺术影响
明末著名画家、书法家、艺术理论家董其昌在中国美术史上地位十分重要,他针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创作所提出的“南北宗”论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之后近300余年文人画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
虽然董其昌 "南北宗论"对山水画进行的分类,为我们提供了剖析绘画的哲学观念,他以禅喻画提倡文人画,强调画家的道德修养及思想境界,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但是"南北宗论"同时也助长了绘画上的宗派之争,存在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明朝著名画家蓝、王鉴、袁枢等拜其为师,蓝瑛的著名作品如《白云红树图》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袁枢的作品《平泉十石图》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松溪泛舟图》于2013年9月17日在北京嘉德拍卖会上出现。
传世作品
董其昌一生创作了极多的书
董其昌《高逸图》
董其昌《高逸图》
画作品,流传至今的也很多,其中已定论为真迹的收藏在故宫、上海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董其昌作品最多,绘画方面较著名的有:《高逸图》轴,作于63岁,略仿倪、黄、笔墨丽秀是中晚年佳作;《关山雪霁图》卷,作于81岁,是老年的用力之作,根据卷末自题,此卷是从关仝的《关山雪霁图》原幅改写而成。藏于故宫的著名书法作品有:《月赋》卷,作于47岁,取法唐晋,笔画秀娟,是早年小楷书精心之作;《东方先生画赞碑》 ,作于50岁,所作楷书,师法颜真卿,字体规整,行气疏朗,是中年时期楷书代表性杰作;《三世浩命》卷,作于71岁,楷书、师法颜真卿,结体端正,法度严谨;《岳阳楼记》卷,作于54岁,大行书,师法颜真卿、李兆和(李北海,即李邕)。运笔中锋直下,转折流畅,反映了中年时期行书面貌。《路马湖记》卷,代表晚年行书之作;《观海市》,作于69岁,以“米家法”为其同年袁可立所书,十分秀逸飘洒,成为山东蓬莱阁上的传世名品。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代表作有:山水画《江干三树图》、《秋兴八景》大画册(为董其昌一生之精心杰作,与此同样还有一本大画册,已流往海外);北京市文物商店藏有一件书法作品《金沙帖》;天津博物馆有一幅其晚年为同年袁可立所创作的《疏林远岫图》(2012年4月19日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播出);南京博物院藏有书法作品《松江府制诰》 ;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有16幅《董其昌纪游册》,本为河南袁可立家藏品,吉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著名山水画《昼锦堂图》卷。
1 马未都 出场费50万二小时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2 耿宝昌 出场费30万二小时
耿宝昌,男,1922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束鹿,文物鉴定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首都博物馆顾问、炎黄艺术馆鉴定委员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及其他古代工艺品的研究,重点研究历代陶瓷。
3 杨伯达 出场费50万二小时
杨伯达,男,汉族,1927年生,祖籍山东蓬莱。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1948年华北大学美术系毕业。1956年调入故宫博物院,1997年离休。四十余年来专攻艺术文物及美术史。
4 叶文程 出场费10万一天
叶文程,福建南安人,一九五六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和古外销陶瓷研究工作,叶教授是厦大资深教授,在陶瓷鉴定和考古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叶教授品德高尚深受广大师生的赞赏。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外销瓷研究论文集》、《福建陶瓷》(合著)、《陶瓷之光》(合著)、及八十余篇论文。
5 雷从云 出场费10万一天
雷从云,男,1939年生人,汉族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员。
6 李鉴宸 出场费35万一天
李鉴宸,上海艺术品金融商会常务秘书长、上海艺术品金融商会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主任,亚洲优秀艺术品鉴定评估师金奖以及全球艺术品鉴定评估师“伍德曼”金奖。
7 翟建民 出场费20万一天
翟健民,男,出生于1961年,香港永宝斋斋主。著名瓷器鉴赏家,古董经纪人。
8 王兴平 出场费20万一天
王兴平,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秘书长。1973年起,在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担任文物鉴定与文物编目。1978年,先后任南京市博物馆业务副馆长、馆长。2000年,任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后兼任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负责南京地区文物鉴定与文物市场监管。2010年,筹建并担任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2012年,筹建并担任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
9 王莉英 出场费20万一天
王莉英(1938~)北京市人。现任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10 朱仁明 出场费10万一天
董其昌(1555~1636),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致仕。绘画专善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倪瓒等。讲究笔情墨韵,画格清润明秀。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转师晋、唐、宋诸名家,工楷、行、草书,自然秀雅。书画理论对后世极有影响,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等著作传世。其绘画多从古人画迹着手,通过悉心模仿和兼收并蓄地加以融会贯通,探求得古人的笔墨情趣。他擅长运墨,墨色鲜丽,层次分明,于意趣简淡中见天真秀润。这一运墨特点,也体现在他的设色山水画中。他还讲究笔法,往往皴、擦、点、染互施,追求运笔的丰富变化,强调不为物象所束缚。影响最大、也是最集中地体现董其昌艺术思想的是“南北宗论”,他借用唐代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来解释自唐至明数百年的绘画发展,他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份,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将水墨渲淡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以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他自诩为南宗正派。
董其昌少年时即负盛名,家中富有,好书画,并以书法名垂海内。神宗万历十七年中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曾做太子太保等职。精鉴赏,富收藏。既是画家、书法家,又兼美术评论家。著书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等。平生对书画理论见解相当丰富,竭力推崇和提倡“文人画 ”的“士气”。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董其昌才溢文敏。在当时书法上就有“邢张米董”之称,即把他与临沂邢侗、晋江张瑞图、须天米钟并列;绘画上有南董北米之说。他与莫是龙、陈继儒提倡“南北宗”之说,即把“院体”山水画与 “文人画”人为地分为南北两派。
艺术特点
董其昌是明代大家,绘画上,他专长于画山水,宗法董源、巨然、高克恭、黄公望、倪瓒等,尤其看重黄公望,他的山水画大体有两种面貌,一种是水墨或兼用浅绛法,这种面貌的作品比较常见;另一种则是青绿设色董其昌简介,时有出以没骨,比较少见。他十分注重师法古人的传统技法,题材变化较少,但在笔和墨的运用上,有独特的造诣。他的绘画作品,经常是临仿宋元名家的画法,并在题识中加以标榜,虽然处处讲摹古,并不是泥古不化,而是能够脱窠臼,自成风格,其画法特点,在 师承古代名家的基础上,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因而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 ,清隽雅逸。他的画风在当时声望显著,成为“华亭派”的首领。
董其昌在书法上也有杰出的成就。他的书法广泛临学古人,融会变化,尤其擅长行、楷书。早年他从颜真卿入手,后改学虞世南。他认为唐书不如魏、晋,于是又学钟繇、王羲之,兼吸取李邕、徐浩、杨凝式、米芾等各家之长,晚年仍归入颜真卿。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他作书与作画都以生拙取胜。他的书法影响深远,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书为宗法。
流传作品
董其昌一生极为勤勉,又享高寿,所以创作了极多的书画作品,流传至今的也很多,其中已定论为真迹的收藏在故宫、上海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 等处。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董其昌作品最多,绘画方面较著名的有:《高逸图》轴,作于63岁,略仿倪、黄、笔墨丽秀是中晚年佳作;《关山雪霁图》卷,作于81岁,是老年的用力之作,根据卷末自题,此卷是从关仝的《关山雪霁图》原幅改写而成。藏于故宫的著名书法作品有:《月赋》卷,作于47岁,取法唐晋,笔画秀娟,是早年小楷书精心之作;《东方先生画赞碑》,作于50岁,所作楷书,师法颜真卿,字体规整,行气疏朗,是中年时期楷书代表性杰作;《三世浩命》卷,作于71岁,楷书、师法颜真卿,结体端正,法度严谨;《岳阳楼记》卷,作于54岁,大行书,师法颜真卿、李兆海。运笔中锋直下,转折流畅董其昌简介,反映了中年时期行书面貌。《路马湖记》卷,代表晚年行书之作。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代表作有:山水画《江干三树图》、《秋兴八景》大画册(为董其昌一生之精心杰作,与此同样还有一本大画册,已流往海外);北京市文物 商店藏有一件书法作品《金沙帖》;南京博物院藏有书法作品《松江府制浩》,吉林 省博物馆藏有一件著名山水画《昼锦堂图》卷。
当代拍卖
董其昌作品比较珍贵,但在流传过程中膺品不断充进去,至今已难见精品,可 说膺品充斥市场,尤其是民间收藏,即使不是膺品,也是小幅泛泛之作。 海外艺术市场董其昌作品较多,欧美收藏家喜欢他的书画,但由于难辨真假, 所以不敢轻易出大价购买。反之,一旦能确认确是真品,则不惜重金,以购到手为目的。
1989年6月纽约拍卖过一幅他的《婉娈草堂图》被专家认可,价格一下子被抬了上去,高达165万美元,成为当时仅次于《元人秋猎图卷》的第二幅价格最高的中 国古代书画,此图之所以能为专家认可,主要是一些典籍中曾记载过这幅画,此画曾为王鸿绪、安仪周、乾隆收藏,著录于《平生壮观》、《墨缘汇观》、《石渠宝籍三编》。这幅山水画,笔墨韵厚重,皴法细密,气韵雄浑,代表了董其昌文人画的最高成就,画面空白处则填满了各名家题跋,是难得的精品、真品。以后,纽约市场一直没出现过这么好的精品作品,因此价格也一直没上去,1990年共见到5幅作品出售,第一幅是《行书》二十七开册,售价为165万美元;第二幅是《行书》手卷,8800美元;第三幅是《山水》立轴,仅卖到3850美元;第四幅是《尺牍》十一开册页,售价14万美元;第五幅是《九峰雪霁图》绢本手卷,卖到15万 美元。
作品辨伪
董其昌作品流传多,其重要原因是生前有许多人为其代笔,这比一般的仿制要 难予分辨。启功先生专写一文《董其昌书画代笔人考》,详加考证。据现代学者研究,书法的主要代笔人最著名的是吴易,作画的代笔有赵左、僧珂雪、沈士充、吴振、赵问、叶有年、杨继鹏等。董其昌的代笔画,大多是自己落款盖章。水平较高 的代笔之作大多出于赵左、沈士充之手。
写作文化遗产的作文时,可以按照以下思路展开:引入,可以以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比如描述一个令人难忘的文化遗产的场景或提出一个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引人思考的问题。简单介绍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说明文供您参考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积淀的宝贵财富,是历史和人类智慧的见证。结束可以总结全文观点,并留下一个鼓舞人心的结尾,呼吁读者关注文化遗产,珍惜并传承这段瑰宝的文化财富。下面分享3篇范文:
作文1:夫子庙文化遗产
夫子庙位于中国江苏南京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著名文化遗产。它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文化圣地之一,也是中国华夏文明的重要象征。夫子庙作为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夫子庙始建于明代,初期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后逐渐发展为一座集宗教、教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整个夫子庙建筑群气势恢宏,规模宏大,以传统的**琉璃瓦覆盖,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庙内有许多独特的建筑,如南京博物院、哲学书店等,这些建筑都融合了中式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元素,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夫子庙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在建筑上,更体现在其中的教育和文化内涵上。庙内有许多关于儒家思想的文化遗产,如孔子像和《论语》碑刻等。这些遗产传承了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和价值观念,通过对这些遗产的学习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领悟儒家文化的精髓。
夫子庙还是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夫子庙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和教育讲座中,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艺术表演、经典讲座等,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同时,也有很多传统手工艺品和工艺品展销,这些都是传统技艺的珍藏和传承,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工艺的美丽。
保护和传承夫子庙文化遗产对于维护中国古代文明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夫子庙建筑的保护,修缮和保养每一处建筑,确保其原汁原味的保存。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夫子庙文化内涵的宣传和传播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夫子庙的历史和文化,从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夫子庙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吸引着人们前来参观和学习。通过保护和传承夫子庙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心,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贡献。让夫子庙的文化遗产在时间的洪流中永不消逝,继续闪耀着中华民族的光芒。
作文2:滕王阁文化遗产
滕王阁位于中国湖南岳阳市君山岛,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滕王阁建于唐代,最初是为了纪念唐朝名将滕王而建。这座建筑坐落在君山岛之巅,俯瞰洞庭湖,风景壮丽。整个滕王阁建筑气势宏伟,依山而建,楼阁层次分明,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阁内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刻作品,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技艺。
滕王阁的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在建筑上,更体现在其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上。阁内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如《滕王阁序》等。这些遗产传承了唐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才情,通过对这些遗产的学习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领悟古代文化的精髓。
滕王阁还承载了许多历史故事和人文传说。据传,唐代文学家王勃曾在这里创作了《滕王阁序》,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之一。这首序文以叙述滕王故事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壮志未酬、英雄逝去的感慨和思考,成为后世文人颂扬忠义、追求自由的重要篇章。
保护和传承滕王阁文化遗产对于维护中国古代文明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滕王阁建筑的保护,修缮和保养每一处建筑,确保其原汁原味的保存。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滕王阁文化内涵的宣传和传播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滕王阁的历史和文化,从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滕王阁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吸引着人们前来参观和学习。通过保护和传承滕王阁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心,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贡献。让滕王阁的文化遗产在时间的洪流中永不消逝,继续闪耀着中华民族的光芒。
作文3:岳阳楼文化遗产
岳阳楼是位于中国湖南岳阳市君山岛的一座古建筑,也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以优美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岳阳楼始建于唐代,经过多次修葺扩建,如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这座楼阁依山而建,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楼内分为上下二层,上层设有瞭望台,可以俯瞰洞庭湖的美景。岳阳楼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南北民族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和智慧。
岳阳楼的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在建筑上,更体现在其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上。楼内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如《岳阳楼记》等。这些遗产记录了岳阳楼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通过对这些遗产的学习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领悟古代文化的精髓。
岳阳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它被誉为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艳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盛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怀,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保护和传承岳阳楼文化遗产对于维护中国古代文明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岳阳楼建筑的保护,修缮和保养每一处建筑,确保其历史风貌的完整保存。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岳阳楼文化内涵的宣传和传播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岳阳楼的历史和文化,从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岳阳楼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吸引着人们前来参观和学习。通过保护和传承岳阳楼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心,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贡献。让岳阳楼的文化遗产在时间的洪流中永不消逝,继续闪耀着中华民族的光芒。
文物鉴赏与修复要学习哪些课程?
本文2023-10-23 17:39: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