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研究历史地理学的著名学者,有哪些关于历史地理学的著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中国有哪些研究历史地理学的著名学者,有哪些关于历史地理学的著作?,第1张

地理:《水经注》、《水经注疏》、《治水论》、《名川大河集》,徐霞客游记。 历史:《史纪》《中国通史》《上下五千年》还有很多明史、清史等著望采纳!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

裴秀(224—271年),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晋时期大臣、学者。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在漫长的中世纪,西方世界正处在基督教会统治的黑暗时代,全欧洲在地理学界都找不出一位杰出的学者。东方的郦道元留下了不朽的地理巨著《水经注》四十卷,不仅开创了我国古代“写实地理学”的历史,而且在世界地理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不愧为中世纪最伟大的世界级地理学家。

胡焕庸(1901—1998),字肖堂,江苏宜兴人。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他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 以瑷珲―腾冲一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并首次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是我国近代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在培养地理人才,创建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学术刊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

1、《中国国家地理》,1950年在南京出版,是一本地理月刊。它的文章和经常被中央和地方媒体转载。它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集价值。国内外许多图书馆都把这本杂志作为重点收藏期刊。

主要内容是中国地理学,它将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及事件结合起来,揭示了它们的背景和奥秘,还涉及天文学、生物学、历史和考古学。它是中国大陆著名的地理杂志。

2、《华夏地理》俗称《华夏地理杂志》,2001年2月首次出版。它涵盖地理、生物学、科学技术、考古学等方面。它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报道。作为《国家地理》杂志在中国大陆的唯一合作伙伴,同步出版了《国家地理》杂志32期的优秀内容。

扩展资料:

《华夏地理》一直延续美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宗旨与品质,每个月,同步刊登原汁原味的国际选题,以及紧扣市场脉动的国内原创报道。杂志的栏目规划全球统一,内容落足社会热点话题,涵盖了自然、科技、文化、历史、考古、民俗、生态、气候、动物、天文等一切“广义地理”的范畴。

-中国国家地理

-华夏地理

1、《房龙地理》

关于世界的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

既然我们的行星“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运转当中的公司”,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只有合作——而不仅仅是“拿走”,也不仅仅是“给予”——才能和平而有

序。

这可能不算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著作,但是读起来却颇有趣味。 

2、《地理学与生活》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态的变化、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

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3、《46亿年的地球物语》 

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一本文化读物:它讲大气的运行、地貌的变迁、河流的缘起与影响、海洋、火山、地震、金属矿物,还讲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的看法、人类文明的更迭、诺亚的方舟、人的欲望、大航海时代等。

在介绍地球知识、普及科学的同时,也带我们体验了一场人类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阳光的末日》 

本书始于描述世界现况:人口成长、资源涸竭,以及我们如何一路破坏我们的“窝”。在此部分,特别重要的是对一个少有人发觉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头,以及我们正在耗尽这个源头的证据。我们将谈及现况是如何造成的,以及为何明明山雨欲来,很多人却无所警觉。

 5、《所有可能的世界》 

这是一本地理学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经典著作。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西方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观念的演变史,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地理学与地理学者的概况,有助于读者对世界范围的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跨文化理解。

沈(括)学·《梦溪笔谈》的学术价值、研究·地理学

对地理,沈括同样有精湛的研究和重要的贡献。宋代商业交通迅速发展,人们眼界不断扩大,地理知识日渐丰富,地理学开始进入繁荣时代。在当时地理学家中,沈括又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少年时随父上任,后来自己做官,旅行足迹遍大江南北。他的地理记述,就是在旅程上观察研究的心得。如《笔谈》第72条,记述他初任沭阳县主簿时,始见《图经》,纠正石延年误将海州东海县西北的二座古墓说成是“汉二疏墓”之说(杨渭生《沈括对历史学的贡献》,载《沈括研究》)。如第71条,驳斥了《禹贡》“三江共入震泽”的说法。第81条,沈括还用古本《尚书》和《左传》等古籍作比较研究,并特意去实地勘察了云梦泽的遗址,试图以宋时公安、石首、建宁等县的地形说明“江南为梦”; 以玉沙、监利、景陵等县的地势说明“江北为云”。此后直至清代,仍卓然成为一家之言,至今仍崇此说(杨渭生《沈括对历史学的贡献》,载《沈括研究》。张家驹《中国历史人物丛书·沈括》)。

《笔谈》第575条及著名的《熙宁使辽图抄》等都说明沈括对史地的研究是很精到的。主张鉴别史料,而不迷信古人。他做实地勘察,是研究历史地理进行实地调查的先行者。这类实地观测,又被他用模型把它记录起来,所以地理模型的制造又是沈括对祖国古代地理学的伟大贡献。沈括所制的模型共有三种:一种是面糊木屑的;一种是胶泥熔蜡的;一种是木刻的。最后一种是永久性的。后来宋神宗将这个方法推广到沿边各州。这样他在南朝谢庄的方丈木质地形图的基础上又向前发展了一步。欧洲到十八世纪,才在瑞士制造出最早的地形模型,比沈括要迟好几百年,而且规模要小得多(杨文衡等《中国科技史话》下册)。公元1076—1087年间,经过十二年的努力,他制成了《天下州县图》,代表了当时中国制作地图的最高水平,惜已失传,但根据记载,其中有全国大地图一幅(12丈×1丈);全国小地图一幅;又全国十八路各绘一幅,共二十幅图。沈括用的是二寸折百里的比例,比传统的一寸折百里放大了比例尺。旧法表示方向只用了八个方向,沈括改用二十四个方向 (杨文衡等《中国科技史话》下册)。

军事地理类专书有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130卷、李培的《灰画集》20卷。《读史方舆纪要》中,包括历代州域形势9卷,南北直隶十三省方舆114卷,山川源委6卷,天文分野1卷,另附《舆图要览》4卷,全书实为130卷,附图36幅,沿革表35份。此书既是一部军事地理名著,又是一部历史地理著作,它在军事学术和地理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灰画集》是一部辑录体军事地理著作,所采原著共30多种,它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研究经国用兵方略,对天下大势和各省形势历陈诸家之说,同时也提出了编集者一些颇有价值的见解。此书的缺陷是没有西藏、新疆等省内容,又不附地图,这些都是明显的不足。

秦汉时期地理版图的历史背景

政治上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首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并在西汉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

经济上

经济初步发展,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主要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之后开始南移;

民族关系

秦汉王朝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理,拓展了疆域,加强了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对外关系

秦汉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发展起来,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海陆丝绸之路的相继开辟,使得秦汉文明源源不断的传到西方;

秦汉地理学有很大的发展,地理著作开创了新的体制,最早的地理学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山海经》,其作为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上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此外,这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这部书的作者没有详细记录。

扩展资料: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最早提到《山海经》的是司马迁,其《史记·大宛列传》中说,《禹本纪》和《山海经》中的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

并在《大宛列传》中指出《山海经》与当时现实地理不符。

参考资料:

-《山海经》。

怎样研究历史,尤其是秦汉史

研究历史,首先就要了解历史,结合史实与背景,对事件或研究对象进行角度全面的分析(因为各方面都是有关联的,比如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等等等等~)

并且对比其前后(与前有什么不同,于后有什么影响),总结其各方面,最后看你丛中懂得了?了解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要说秦汉史这个也可以从学历史时常说的"两条线"来看可这还是要与个方面相结合!

(所谓的两条线就是: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中央与地方的冲突)

要我看的话秦汉史主要是中央与地方的多一点````

例如:你可以仔细研究一下汉武帝时期的措施与效果及影响``

先说到这吧``我要去吃饭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_^

你是华师的吧!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学校的历史系

历史类的研究生方向划分的很细: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历史学主要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8个二级学科专业。

其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

而这些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研究范围包括历史哲学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史、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现代史学思潮、现当代史学研究、史学名著研读、学术大师研究、方志学、历史研究法、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西方史学史等。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的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专门人才。最终成为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历史学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并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的高级人才。

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博物馆等单位任职。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天津师范大学等。

2历史地理学 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脱胎于传统的舆地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四大块: (1)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地理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等。

(2)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自然灾害、海陆变迁等。 (3)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包括政区、疆域、经济、城市、人口、交通、军事、社会、文化等。

(4)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包括传世文献、佚失和出土文献等。 历史地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历史地理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做出有理论及实践意义的成果。

历史地理学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 决策部门作专题研究等。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3历史文献学 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 研究领域主要有四个方面: (1)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学科体系之建设及文献学方法等。

(2)历史文献学史:包括文献学产生、发展、繁荣、变化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的成就、特色等。 (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包括古代学术思想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特别是清代的成就、特色等。

(4)文献整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以及文献数据化等。 历史文献学专业培养掌握历史文献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历史文献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的成果。

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以及专门的文献整理工作,也能胜任出版社、新闻单位,以及一般行政部门的工作,具有较广阔的需求前景。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

4专门史 研究方向主要有中国边疆民族史、中国边疆民族理论、中国法律史、中国文化史等。 研究内容包括: (1)中国自古即为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复杂的民族关系,各民族都为当代中国的疆域版图、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在今日仍然是一个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本学科侧重研究历史上的族源族属、疆域版图、族际关系、文化接触与融合、人口流动、民族社会变迁、边疆民族学术文化、民族理论诸问题,倡导多学科、多视角交叉的研究范式。 (2)中国历代积累了极其丰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又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学科方向着重研究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分支领域的重大成就、内在奥秘、原创机制以及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互动状况,通过全面而系统、深入而准确的理解、诠释,总结和继承古代中国优秀思想文化,为提升民族素养,锻铸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为增强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提供精神资源,储备专门人才。 该专业的边疆民族史方向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既熟悉中国。

研究秦汉史的文献来源考古还是什么于

文献的流传和考古发现是两大最主要来源!

传世文献有限,曾是制约秦汉史研究的一大因素。而五十年来,一大批重大考古发现,完全改变了秦汉史研究的格局。它对于推动秦汉史研究的作用,无论如何估价,都不会嫌其过高。

自七十年代以来,三次重大的考古发现(云梦秦简、始皇陵兵马俑坑、秦封泥),为人们研究秦国及秦朝的法律制度、陵寝制度及兵制、官制及历史地理,带来了宝

贵的新材料,借助于对秦律遗文及相关法律文书的研究,史学家不仅可以大致弄清秦律体系(栗劲《秦律通论》,堪称代表之作),并且还对一些重大的制度问题

(如:始傅年龄、隶臣妾的社会身份、啬夫的种类与职掌、赋役制度、民族政策等)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而以秦俑秦陵为中心的学术研究,业已蔚成规模,以王学

理、袁仲一、张文立、徐卫民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已利用占有资料的优势,做出了令人注目的成绩。如果说,林剑鸣的《秦史稿》一书,标志着秦史研究得以从附

庸地位而走向独立,那么,九十年代出版的《秦俑·秦文化》丛书(计划30种,已出16种),则是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特别应予介绍的是,田静《秦

史研究论著目录》一书,把本世纪的秦史研究成果,分“专著”“论文”两编,分列专题,以时为序,给以著录介绍,所收资料丰富(全书60余万字,收集下限到

1999年6月),极便检索利用。近年新出封泥资料(分藏于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和西北大学历史博物馆),已引起了学界高度重视。

2014年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是自主命题了吗

是的1、本大纲编写主要参考以下材料:(1)2013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2013年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2)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颁布的有关历史地理硕士生招生简章、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目录介绍等近年来的材料;(3)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专业设置情况和近年来硕士生入学复试、中期检查笔试等试题材料。2、本大纲考试主要内容由“历史学(中国历史)基础”、“地理学基础(中国自然地理)”、“历史地理专业知识”三部分组成。

Ⅰ考试性质历史地理基础考试是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招收历史地理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地理学相关学科的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地理学以及其他历史地理学相关学科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掌握地理环境演变基本脉络,了解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形成的主要过程、原因及其基本特征。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能正确运用地理学科学知识,分析和评价自然、人文等地理环境演变情况及过程。

3 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与研究的基本情况。4了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文献和数据等资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

能辨析资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5 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300分,由“历史地理学专业知识”(必考内容,150分)+ “历史学(中国历史)”或“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选考内容,均为150分)组成。选考内容由考生任选一类作答。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历史学(中国历史)约50% + 历史地理学专业知识 约50% =100%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 )约50% + 历史地理学专业知识 约50% =100%四、试卷题型结构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史料判读、简答题、论述题 等等。Ⅳ、考查内容全部内容分为选考项历史学(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和必考项历史地理专业知识三大范围。

一、历史学(中国历史)选考1史前时代石器时代的人类与主要文化遗存2 先秦史夏商周时期考古发现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制度和社会结构春秋战国政治形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3秦汉史秦汉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秦汉政治形势、民族关系和边疆治理秦汉文化4 魏晋南北朝史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和民族关系魏晋南北朝的文化5隋唐五代史隋唐的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交流隋唐文化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6 宋、辽、西夏、金、元宋、辽、西夏、金朝建立与重要政治、社会、经济制度宋、辽、西夏、金的关系和其他边疆形势元朝的统一与民族关系宋元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宋元文化和对外交流7 明清史(至清亡)明清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明清疆域与民族关系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晚清列强侵华形势和不平等条约边疆危机与朝贡体系崩解近代化进程及其影响“西学东渐”与中外思想、文化、科技交流明清文化二、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选考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和研究内容地球的圈层结构、表面结构、地壳结构与类型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地质年代表、地球上生物演化概况自然和地理环境要素(气候、气象、水体、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动物等)的现象、概念、类型、区划、运动、分布、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影响地质、地貌、气象、生物等灾害现象及成因自然地理空间分异规律区域概念与自然地理区划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方法国外主要地理学思想史2中国自然地理中国地形(大陆、海洋)中国地貌类型、区划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气候主要类型、区划及其基本特征中国主要水系、分布及其基本特征中国主要植被与分布全球变化与中国自然地理研究动态地理信息系统中国地理学史(含地图学)三、历史地理学专业知识1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与分支情况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史2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历代疆域变迁与政区沿革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中国历史民族地理、历代边疆民族关系、治边思想及其实践中外交通路线与经济、贸易、文化关系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与区域开发中国主要农业区的发展与变迁中国移民史、历史人口地理中国城市地理和城镇、乡村体系的发展与演变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地理(含地域社会)中国历史军事地理、交通和商业地理中外地理学思想史中国古代地理学典籍3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中国历史气候变迁中国历史河流地貌变迁(含湖沼)中国历史植物地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