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马铃薯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马铃薯简介,第1张

出处马铃薯,原名阳芋,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黔滇有之。绿茎青叶,叶大小、疏密、长圆形状不一,根多白须,下结圆实,压其茎则根实繁如番薯,茎长则柔弱如蔓,盖即黄独也。疗饥救荒,贫民之储,秋时根肥连缀,味似芋而甘,似薯而淡,羹臑煨灼,无不宜之。叶味如豌豆苗,按酒侑食,清滑隽永。开花紫筒五角,间以青纹,中擎红的,绿蕊一缕,亦复楚楚。山西种之为田,俗称山药蛋,尤硕大,花白色。"根据以上文字描述及现其附图拼音名MǎLínɡShǔ别名阳芋、山药蛋、洋番薯、土豆、洋芋、山洋芋、地蛋、洋山芋、荷兰薯、薯仔、茨仔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tuberosum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80cm。无毛或被疏柔毛。地下块茎椭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直径约310cm,外皮黄白色,内白色,具芽眼,着生于匍匐茎上,成密集状。奇数不相等的羽状复叶;总叶柄长35cm,小叶柄长18mm;小叶68对,常大小相间,卵形或矩圆形,最大者长约6cm,最小者长宽均不及1cm,先端钝尖,基部稍不等,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疏柔毛,叶脉在下面突起,侧脉每边67条,先端略弯。伞房花序顶生,后侧生;花萼钟形,直径约1cm,外被疏柔毛,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花冠辐射状,白色或蓝紫色,直径253cm,花冠筒隐于萼内,先端渐5裂,裂片略呈三角形;雄蕊5,花丝短,花药长圆形,约为花丝的5倍长;雌蕊1,子房上位,2室,花柱较雄蕊稍长,柱头头状,结实少。浆果圆球形,光滑,直径约15cm,熟时红色。种子扁圆形。花期夏季。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性状性状鉴别块茎扁球形或长圆形,直径310cm,表面白色或**,节间短而不明显,侧芽着生于凹隐的”芽眼“内,一端有短茎基或茎痕。质硬,富含淀粉。气微、味淡。化学成份块根含生物堿糖甙,其

详见百科词条:马铃薯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32:09 共231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英文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性味 9 归经 10 功能主治 11 牛皮的用法用量 12 各家论述 13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牛皮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牛皮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牛皮 1 拼音

niú pí

2 出处

出自《食医心镜》。

3 拼音名

Niú Pí

4 英文名

Buffalo hide

5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水牛或黄牛的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 ubal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牛时取皮,刮洗干净,鲜用或烘干。

6 原形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著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8 性味

味咸;性平

9 归经

肺;膀胱经

10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解毒。主水肿;腹水;尿少;痈疽疮毒

11 牛皮的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或烧灰研末冲,每次15g。外用:适量,烧灰调涂。

12 各家论述

《食医心镜》: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水牛皮煮熟,切于豉汁中食之。

13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牛皮的方剂 救荒丹

干,去皮为末,火麻子3升,汤浸1宿,捞出晒干,用牛皮胶水拌晒,去皮淘净,蒸3遍碓捣,渐次下黑豆末和匀

土朱散

氏集验方》卷十二:方名:土朱散组成:土朱、虢丹、牛皮胶。主治:一切疮。用法用量:用好酒1碗溶牛皮胶,

地黄阿胶散

dìhuángājiāosǎn处方:地黄汁6合,牛皮胶1两(细研),生姜1块如大拇指(捶碎)。功能主

秘传愈疥散

èsǎn《松崖医径》卷下:方名:秘传愈疥散组成:牛皮岸(即熏牛皮烟岸。如无,以香炉岸代)1两,蛇床子

徐长卿洗剂

病学简编》:方名:徐长卿洗剂组成:徐长卿31g。主治:牛皮癣,带状疱疹。用法用量:水煎。内服或外洗。

更多用到中药牛皮的方剂

用到中药牛皮的中成药 擦癣药水

主治:祛风,解毒,止痒。用于风癣,湿癣,金钱癣,牛皮癣等。用法与用量:摇匀擦抹患处。注意:外用药,切

顽癣敌软膏

)。功能与主治:消炎解毒、止痒。用于干癣、风癣、牛皮癣,多年蔓延不愈。用法与用量:擦抹患处。规格:每

癣药玉红膏

止痒。用于干癣、顽癣、癞癣、桃花癣、头癣、体癣、牛皮癣。用法与用量:涂患处,用纱布轻扎,至起泡时,将

克银丸

茯苓、白藓皮等。功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治:牛皮癣皮损基底层、脱屑发瘁、便秘溲黄、属血热风燥者。

补骨脂注射液

。功能与主治:温肾扶正。用于治疗白癜风、银屑病(牛皮癣)。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ml,一日1~

更多用到中药牛皮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牛皮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兽之一]黄明胶

(《纲目》)释名牛皮胶(《食疗》)、水胶(《外台》)、海犀膏。正误权曰∶白胶,一名黄明胶。颂

《疡医大全》:[卷二十九癞癣部]癣门主方

(各七枚)研细,入火酒斤半封一七,蘸搓。百部膏治牛皮癣。百部白鲜皮鹤虱萆麻仁生地黄黄柏全当归(各一两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痈、疽

之;油者,涂诸肿。)乌药(行气止痛。孕中有痈,同牛皮胶,煎服。)槐花(痈疽发背初起,炒冲酒服,取汗即

《普济方》:[卷三百十伤损止痛生肌(附论)]清心药方

匀和于生布上筛。用生姜自然汁半碗调。却入后项药。牛皮胶(二两)酸米醋(一碗)上先用醋熬牛皮胶化匀。便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兽之一]阿胶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拼音名 5 英文名 6 刺猬皮的别名 7 刺猬皮的处方用名 8 出处 9 刺猬皮的来源 10 刺猬皮的产地 11 刺猬皮的原动物形态 12 刺猬皮的养殖 13 刺猬皮的采收与初加工 14 刺猬皮的生药性状 15 刺猬皮的炮制 151 刺猬皮的炮制方法 1511 刺猬皮 1512 滑石粉炒刺猬皮 1513 砂炒刺猬皮 152 成品性状 153 炮制作用 154 炮制研究 155 贮存方法 16 刺猬皮的性味归经 17 刺猬皮的功效与主治 18 刺猬皮的化学成分 19 刺猬皮的药理作用 20 刺猬皮的用法用量 21 刺猬皮的使用禁忌 22 刺猬皮组方精选 221 治反胃吐食 222 治肠风下血 223 治痔 224 治肠痔下部如虫啮 225 治肛出 226 治五色痢疾 227 治遗精 228 治前列腺炎、肾结石 229 治鼻衄 2210 治鼻中息肉 2211 治猘犬咬人 23 古人论述 2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刺猬皮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刺猬皮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刺猬皮 1 拼音

cì wèi pí

2 英文参考

hedgehog sk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orium erinacei [朗道汉英字典]

cutis erinacei [朗道汉英字典]

hedgehog hid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刺猬皮为中药名,为刺猬科动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innaeus或短刺猬Hemiechinus dauricus Sundevall的干燥外皮[1]。干燥的皮呈多角形板刷状或直条状,有的边缘卷曲呈筒状或盘状,长3~4cm。外表面密生错综交插的棘刺,棘长15~2cm,坚硬如针,灰白色、**、灰褐色不一。腹部的皮上有灰褐色软毛。皮内面灰白色或棕褐色。具特殊腥臭气。砂炒刺猬皮及滑石粉炒刺猬皮质地发泡,鼓起,**,刺尖秃,易折断,边缘皮毛脱落,呈焦**,皮部边缘向内卷曲,微有腥臭味[1]。

刺猬皮味苦,性平,归胃、大肠经[1]。具有止血行瘀、固精缩尿、止痛的功能[1]。因腥臭气味较浓,很少生用[1]。其炮制品(如滑石粉炒刺猬皮、砂炒刺猬皮)用于胃痛吐食,痔瘘下血,遗精,遗尿[1]。

4 拼音名

Cì Wei Pí

5 英文名

《中华本草》:Hedgehog Hide, Hedgehog Skin

6 刺猬皮的别名

猬皮(《神农本草经》)

仙人衣(《山东中药》)

猬皮、刺鼠皮、刺球子皮(《全国中草药汇编》)

7 刺猬皮的处方用名

刺猬皮、猬皮、炒刺猬皮[1]。

8 出处

《中华本草》:出自《名医别录》。

《中药大辞典》:《本草原始》

《名医别录》:猬皮,生楚山川谷田野,取无时,勿使中湿。

《蜀本草》:猬皮,勿用山枳鼠皮,正相似,但山枳毛端有两歧为别。又有虎鼠皮亦相类,但以味酸为别。又有山(犭追)皮,类兔皮,颇相似,其色褐,其味甚苦,亦不堪用。《图经》云,状如猯,豚脚、短刺,尾长寸余,苍白色,取去肉,火干良也。

9 刺猬皮的来源

《中药炮制学》:刺猬皮为刺猬科动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innaeus或短刺猬Hemiechinus dauricus Sundevall的干燥外皮[1]。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猬皮为刺猬科动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或短刺猬Hemichianus dauricus Sundevall的干燥外皮。将皮剥下,撒上一层石灰,置于通风处阴干。

《中药大辞典》:刺猬皮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皮。全年均可捕捉,于冬眠时捕获更易。捕得后,用刀纵剖腹部,将皮剥下,翻开,撒上一层石灰,于通风处阴干。

《中华本草》:刺猬皮为刺猬科动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innaeus、达乌尔猬Hemiechinus dauricus Sundevall、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 Gmelin的皮。

10 刺猬皮的产地

《中药大辞典》:

刺猬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地的灌木丛中,亦见于市郊、村落附近。昼伏夜出,冬眠期长达半年。遇敌则卷缩成一刺球。食物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亦食幼鸟、鸟卵、蛙、蜥蜴,以及瓜果、蔬菜等。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华中,以至四川等地。

短刺猬(达呼尔刺猬、大耳猬)栖息于北方草原地带,低洼地方较多。亦有冬眠习惯。食昆虫、小鼠或蛙等小动物。分布吉林省西部、内蒙古东部,南至河北省北部。

《中华本草》:

刺猬栖息于山地森林、平地草原、开垦地及荒地、灌木或草丛等各种类型的环境中但以平原丘陵、灌木丛中为多。广泛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陜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达乌尔猬栖息于干旱地区草原地带的低洼地及半荒漠地区的灌丛中。分布于东北及山西、陜西、宁夏等地。

大耳猬栖息于农田、庄园,砾石荒漠也能见到。分布于内蒙古、陜西、宁夏、甘肃、新疆等地。

11 刺猬皮的原动物形态

《中药大辞典》:

刺猬(《本草原始》)又名猬、毛刺(《尔雅》),白刺猬(《杨氏家藏方》),猬鼠(《本草纲目》),偷瓜蜮(姚可成《食物本草》),刺鼠(《随息居饮食谱》),偷瓜獾、刺血儿、刺球子、刺鱼。体形较大,体长约22厘米,尾长约2厘米。头宽,吻尖。耳短,不超过其周围之棘长。足及爪较长。身体背面被粗而硬的棘刺,头顶部之棘略向两侧分列。棘之颜色可分二类:一类纯白色,或尖端略染棕色;另一类棘之基部白色或土**,其上为棕色,再上段复为白色,尖梢呈棕色。整个体背呈土棕色。脸部、体侧和腹面以及四肢的毛为灰白或浅灰**。四足浅棕色。头骨之颔关节窝后突甚小,显然低于颞乳突之高。

短刺猬又名达呼尔刺猬、大耳猬。外形同刺猬而略小。耳甚大,长于周围棘刺。棘由耳基前端稍后方起始,向后经背至尾部以上。头顶部棘不向两侧分列。棘较细而短,有棕褐色与白色相间,整个背部呈浅褐色。全身无白色之棘。腹毛土**。颔关节窝后突与顾乳突等高,二者连成半圆形的管状。

《中华本草》:

刺猬,体形肥短,体长16~27cm,体重400900g。头守而吻尖、眼小,耳短,其长度不超过周围的刺长。体背面及两侧密生尖刺,刺粗而硬,四肢短小,爪较发达,尾短。刺猬脸部色较深为褐色。全身的尖刺颜色变异较大,大致可分为:一为纯白色,为数较少。一为基部白色或土**,中间棕色或黑褐色,尖端又为白色,因而整个体背呈土棕色。腹面及四肢有细而硬的白毛。四足浅褐色,尾上也覆有白毛。

达乌尔刺猬体形较刺猬小,体长175~25cm。耳较长,超过其周围尖刺之长。刺短而细,棕褐色与白色相间,无纯白色尖刺。体背为浅棕褐色,体侧及腹面长有粗硬的污白色毛。

大耳猬,体形较小,体长17~23cm。吻部甚尖,耳大,耳长为3750mm,耳尖钝圆,显然超过其周围的尖刺。躯体背面覆有硬刺构成的甲胄,由头部耳后方开始,往后一直伸展到尾基部之前。体背部的尖刺为暗褐色与白色相间,也有少数全白色的刺。尾极短为棕褐色。为荒漠、半荒漠地带典型的种类。

12 刺猬皮的养殖

《中华本草》:本品野生。

13 刺猬皮的采收与初加工

《中药炮制学》:捕获后,将皮剥下,除去肉脂,撒上一层石灰,于通风处阴干[1]。

《全国中草药汇编》:将皮剥下,撒上一层石灰,置于通风处阴干。

《中药大辞典》:全年均可捕捉,于冬眠时捕获更易。捕得后,用刀纵剖腹部,将皮剥下,翻开,撒上一层石灰,于通风处阴干。

《中华本草》: 多在春、秋季捕捉,捕后杀死、剥皮,刺毛向内,除去油脂、残肉等,用竹片将皮撑开悬放在通风处,阴干。

14 刺猬皮的生药性状

《中药大辞典》:干燥的皮呈多角形板刷状或直条状,有的边缘卷曲成简状或盘状,长约3~4厘米。外表面密生错综交插的棘刺,刺长15~2厘米,坚硬如针,灰白色、**或灰褐色不一。在腹部的皮上多有灰褐色软毛。皮内面灰白色或棕褐色,留有筋肉残痕。具特殊腥臭气。以张大、肉脂刮净、刺毛整洁为佳。

《中华本草》:干燥的皮呈多角形板刷状或直条状,有的边缘卷曲呈筒状或盘状,长3~4cm。外表面密生错综交插的棘刺,棘长15~2cm,坚硬如针,灰白色、**、灰褐色不一。腹部的皮上有灰褐色软毛。皮内面灰白色或棕褐色。具特殊腥臭气。

15 刺猬皮的炮制

汉代有酒煮(《神农本草经》)的方法[1]。

晋代出现烧末(《肘后备急方》)的记载[1]。

唐代有炙、炙令焦(《备急千金药方》)、炒令黑(《食疗本草》)的方法[1]。

宋代出现了炙令焦黄(《太平圣惠方》)、酒浸炙(《圣济总录》)、煅黑存性(《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炒黄(《疮疡经验全书》)等法[1]。

明代增加了麸炒(《普济方》)、酥炙(《本草品汇精要》)、蛤粉炒(《审视瑶函》)等法[1]。

清代又有土炒(《医宗说约》)、酒醋童便浸炙(《外科大成》)等方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滑石粉炒、砂炒或砂炒醋浸等[1]。

151 刺猬皮的炮制方法 1511 刺猬皮

取原药材,用堿水浸泡,将污垢洗刷干净,再用清水洗净,润透,剁成小方块,干燥[1]。

1512 滑石粉炒刺猬皮

取滑石粉置热锅中,用中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净刺猬皮块,拌炒至**、鼓起、皮卷曲、刺尖秃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1]。

每100kg刺猬皮,用滑石粉40kg[1]。

《中华本草》:取拣净的刺猬皮,剁成小块,洗净,晒干,另取滑石粉置锅内炒热,加入刺猬皮,炒烫至**,取出,筛、刷去滑石粉,剪去毛,放凉。

1513 砂炒刺猬皮

取砂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净刺猬皮块,不断翻埋,至刺尖卷曲焦黄,质地发泡时,取出,筛去砂,放凉[1]。另有用砂炒至上述规格时,取出,筛去砂,趁热投入醋液中稍浸,捞出,干燥[1]。

每100kg刺猬皮,用醋10kg[1]。

152 成品性状

刺猬皮为密生硬刺的不规则小块,外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皮内面灰白色,边缘有毛,质坚韧,有特殊腥臭气[1]。

滑石粉炒刺猬皮质地发泡,鼓起,**,刺尖秃,易折断,边缘皮毛脱落,呈焦**,皮部边缘向内卷曲,微有腥臭味[1]。

砂炒刺猬皮同滑石粉炒刺猬皮[1]。

153 炮制作用

刺猬皮因腥臭气味较浓,很少生用[1]。

炒制后质地松泡酥脆,便于煎煮和粉碎[1]。并能矫臭矫味[1]。临床多用其炮制品[1]。醋淬后矫味矫臭效果更佳,并能增强行瘀止痛的作用[1]。用于胃痛吐食,痔瘘下血,遗精,遗尿[1]。如治痔漏的猬皮丸(《圣济总录》);治肠风下血的猬皮散(《杨氏家藏方》)[1]。

154 炮制研究

刺猬皮含蛋白质、钙盐等[1]。刺猬皮上层刺主要含角蛋白,下层真皮层主要含胶原、弹性硬蛋白和脂肪等[1]。短刺猬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1]。

经炒后,由于高温的作用,使钙盐生成氧化钙,收涩之性大增[1]。内服后在胃酸作用下形成可溶性钙盐,易于吸收,从而增加人体内钙的含量,促进血凝,增强收敛止血的作用[1]。

155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1]。防霉,

16 刺猬皮的性味归经

《中药炮制学》:刺猬皮味苦,性平[1]。归胃、大肠经[1]。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猬皮味苦、甘,性平。

《中药大辞典》:刺猬皮味苦,性平。

《中华本草》:刺猬皮味苦、涩、性平;入胃、大肠、肾经。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

《名医别录》:"无毒。"

《药性论》:"味甘,有小毒。"

《本草求真》:"入肠、胃。"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17 刺猬皮的功效与主治

《中药炮制学》:刺猬皮具有止血行瘀、固精缩尿、止痛的功能[1]。因腥臭气味较浓,很少生用[1]。其炮制品用于胃痛吐食,痔瘘下血,遗精,遗尿[1]。如治痔漏的猬皮丸(《圣济总录》);治肠风下血的猬皮散(《杨氏家藏方》)[1]。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猬皮具有行瘀止痛,止血,固精的功效。用于胃脘疼痛,子宫出血,便血,痔疮,遗精,遗尿。

《中药大辞典》:刺猬皮具有降气定痛,凉血止血的功效。治反胃吐食,腹痛疝气,肠风痔漏,遗精。

《中华本草》:刺猬皮具有化瘀止痛、收敛止血、涩精缩尿的功效。主胃脘疼痛、反胃吐食、便血、肠风下血、痔漏、脱肛、遗精、遗尿

《神农本草经》:"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腰背,酒煮杀之。"

《名医别录》:"疗腹痛疝积,烧为灰,酒服之。"

《药性论》:"主肠风泻血,痔病有头,多年不瘥者,炙末白饮下方寸匕、烧末吹主鼻衄。"

孟诜:"烧灰酒服治胃逆,又煮汁服止反胃。"

《本草备要》:"泻,凉血。"

《本经逢原》:"除目中翳障。"

《随息居饮食谱》:"煅研服,治遗精。"

18 刺猬皮的化学成分

《中药大辞典》:上层的刺,是由角蛋白所成。此是主要成分。下层的真皮层,主要为胶原与其它蛋白质如弹性硬蛋白之类和脂肪等所成。

《中华本草》:刺猬皮上层刺主要含角蛋白(keratin);下层真皮层主要含胶原(collagen),弹性硬蛋白(elastin),脂肪等。

19 刺猬皮的药理作用

《中华本草》:刺猬皮有止血作用和促进平滑肌蠕动作用。

20 刺猬皮的用法用量

《全国中草药汇编》:2~3钱,水煎服或焙黄研末服。

《中药大辞典》:内服:煎汤,2~3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中华本草》:内服:煎汤,310g;研末,15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21 刺猬皮的使用禁忌

《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中药大辞典》:《本草经集注》:"得酒良。畏桔梗、麦门冬。"

《中华本草》:孕妇慎服。

22 刺猬皮组方精选 221 治反胃吐食

猬皮烧灰,酒服或煮汁,或五味淹炙食。(《普济方》)

222 治肠风下血

白刺猬皮一枚(于铫子内煿针焦,去皮,只用针),木贼半两(炒黄)。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空心食前。(《杨氏家藏方》猬皮散)

223 治痔

猬皮、穿山甲等分,烧存性,入肉豆蔻半,末之,空肚热米饮调二钱服。(《本草衍义》)

224 治肠痔下部如虫啮

猬皮烧末,生油和敷之。(《简要济众方》)

225 治肛出

猬皮一枚,磁石四两,桂心一尺。上三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一服。(《备急千金要方》)

226 治五色痢疾

猬皮烧灰,酒服二钱。(《寿域神方》)

227 治遗精

炒刺猬皮研末。每次二钱,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228 治前列腺炎、肾结石

猬皮2个,焙干研末。分40包,早晚用米汤各送服1包。服药过程中可有尿道灼痛感,勿顾虑。(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29 治鼻衄

猬皮一枚,烧为灰,细研,每用半钱,绵裹纳鼻中,数易之。(《太平圣惠方》塞鼻散)

2210 治鼻中息肉

猬皮炙末,绵裹塞之三日。(《备急千金要方》)

2211 治猘犬咬人

猬皮、头发等分。烧末,水和饮一杯。若或已目赤口噤者,折齿下之。(《补缺肘后方》)

23 古人论述

《本草经疏》:"猬皮治大肠湿热血热为病,及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也。阴肿痛引腰背,腹痛疝积,皆下焦湿热邪气留结所致,辛以散之,苦以泄之,故主之也。"

《本经逢原》"猬皮,《神农本草经》主五痔阴蚀,取其锐利破血也,酒煮治阴肿痛引腰背,取其筋脉能收纵也。"

《神农本草经》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腰背,酒煮杀之。

《名医别录》疗腹痛疝积,烧为灰,酒服之。

《药性论》主肠风泻血,痔病有头,多年不瘥者,炙末白饮下方寸匕;烧末吹主鼻衄。6孟诜:烧灰酒服治胃逆,又煮汁服止反胃。

《本草备要》泻,凉血。

《本经逢原》除目中翳障。

《随息居饮食谱》煅研服,治遗精。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