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赏的专业术语
收藏知识瓷器鉴赏 —— 常用术语(上)
收藏瞭望
2017-09-26
订阅
鉴定瓷器的常用术语,本为历代行家口语,说白了,就是一些行话。由于这些行话袭用很久,遂约定俗成。同时也作为衡量是否是鉴定瓷器行家的标准之一。因此,作为一个瓷器收藏爱好和鉴定者,必须熟悉鉴定瓷器的常用术语。现介绍一下这些术语知识:
1、口磕:器物口际上的胎釉,受到了撞击后,就出现了大小不等的各种情况的缺磕伤痕,鉴定者把这种情况称为口磕。
2、重皮:口部因受重创而出现断面隐患,从外观上看,尚属完整,实际上胎釉已分裂,虽未剥离,却往往有一触即落之势,鉴定者把这种现象称为重皮。
3、毛口:口边的釉面已间断脱缺。
4、毛边:口面的覆釉因伤后全部脱落。
5、磨口:口边出现伤损后,为了美观,曾被人用轮玉工具将胎釉磨去一部分或全部。
6、轧口、截口、剃头:器口或颈部已损残,为求其美观、完整而加以改装,于是就将损坏的部分截去后使口部的胎露出来,这种现象俗称为剃头。
7、冲口:口部因与它物相碰而出现长短不等的细裂纹,有时一些细小裂纹不易为人们所发现,但裂纹住住逐渐会自然延伸,若遇冷热不均而相激,很快就会顺纹路开裂。此种现象以盘、碗类为多见。
8、外冲里不冲:瓷器的口部因受的冲力尚小,只在外部形成冲口,尚未冲透器的内壁,鉴定者把此种现象称为外冲里不冲。
9、釉泡:釉面在烧制时出现的中空气泡,一受到外力后就会破开。这种现象见于器口的为多,当然其他部位也有。
10、棕眼:釉面气泡在窑中熔融爆破后,未曾弥台而自然形成的小孔。
11、斑点:釉面出现各种矿物或其他化学物质的斑点和小点。
12、缩釉:因胎面有油污,所施的釉未能全部附着而出现露胎的现象。
13、漏釉:器物施釉时,局部有遗漏而露了胎,这露胎部分就称为漏釉。
14、粘砂:釉面上有遗落的窑灰,或器底因垫烧粘结有砂粒的现象,称为粘砂。一般多见于器足。
15、冷莹:本不应出现片纹的器物,其某部位的釉面上出现了一、二条纹路有的胎体已透出,有的还未露出。
16、开片:由于胎体粗松或烧结火度不足,还有的因是浆泥胎体,在骤然冷却时,胎釉的分子结构收缩系数不平衡所致的自然裂纹,而年代久远的器物,由于本身仍在蜕变,片纹也会不断出现和增多。尤其是黄袖器常常自动作响,片纹不断增多。
17、片纹:釉面上出现的长短不一、大小不等互相交错的细裂纹片,与开片略同。
18、软道:釉面久经磨擦而出现的细微丝纹。
19、划伤:釉面或彩绘的表面,被硬物划破后所留下的伤痕。
20、磨釉、伤釉:由于釉面与其他物体磨擦,致使釉面局部损伤。
21、失亮:器物釉面因任期使用,经久磨损而失去光泽。
22、剥釉:由于胎釉结合不紧密,釉层从胎体上自行脱落,多见于孔雀绿釉和前皮紫釉。
23、脱釉、脱皮:釉面受盐、碱、酸的腐蚀,或入土受浸而使釉面剥落。
24、凿伤:出土器物受金属工具锛凿致伤。
25、凿坑:器物釉面呈现的大小不等的凹坑。如清代窑变釉玻璃质强,多有开片。若常用细纤维的棉布类擦拭,便会将片纹交叉处的小尖角掀起或带掉而留下凹坑。
26、崩釉:略同于凿伤,但破面要平滑一些。
27、伤釉:色彩的表面、局部或全部,被磨划致伤。
28、脱彩:器物上的彩绘纹饰,由于经久使用而磨脱,或是入土年久被融变质,或因长期受鸡毛禅的指扫而无存留,尤其是绘有金彩的纹饰更易脱去。
29、水碱:素釉器物长期理入湿土内,受水浸麦,使釉色起了变化,多呈白灰色的片状。
30、水锈:器物长期受土理或水浸,有灰、黄、铁红或桐绿色等化学物质粘附于器表。
31、土锈:器物釉面粘有凝固的土疤。
32、土蚀:釉面、彩绘或胎体被土攘所腐蚀,使器物表面局部失去了亮度。
33、缺碴:器物损坏后缺失碎片。
34、炸纹:器物颈、肩或腹部受撞击后,出现放射性裂纹,俗称鸡爪纹。
35、炸底:器物底部偶因投放物件相击致伤而形成的裂纹。
36、窑裂:胎体在窑内受火不均而出现的细小缝隙;也有因胎体衔接不牢,或是接口处含有水份而出现的。
37、窑粘:器物在窑内受火时发生变化,使二物相粘或与匣钵相粘结而留下不同程度的粘痕。
38、开粘:分段相接的胎体,因粘接不牢固而断裂,或是伤残物经粘复后再次分离。
39、耍圈:器物胎底面与器身拈接处出现一圈裂纹,有的已断离。
40、折断:琢器物体因胎体相接处损坏,并折成数段。
41、足磕:器足部分在搁置时不当心或用力过猛时,致使胎釉受伤。
42、腹伤:器物腹部受伤。
43、磨足:足边因伤损、垂袖不乎或歪斜之故,而用论玉工具磨修光平。磨足俗称修足。
44、磨底:足底内原来有釉,出于某种目的(如有意冒充其他年代)而把釉磨去。
45、磨款:故意磨去青花、红彩等款以冒充其他年代。明清官窑或新器都有此伪作。
46、磨嘴:壶的口流部陨伤后,进行修整。
47、磨柄:把损坏了的壶柄磨掉,或把对称的流柄完全磨去。
48、磨耳:器物的双耳因伤被磨去。
49、磨手:佛像的手指因伤损而加工修磨。
50、破碎:器物多因摔伤完全破裂;或是盛装盐、碱、酸类,使胎体受渍,又长期排不出来而被蚀后自然破裂的(类似之物,要用清水泡一段时间)。
武侠术语
任督二脉------任督二脉 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任督二脉在中医诊脉与道家导引养生上相当重要,同时也因武侠小说里渲染与夸张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等,任督二脉一旦被打通,武功即突飞猛进,故也成为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气脉名称。案例:金庸《神雕侠侣》杨过打通任督二脉。
人皮面具------人皮面具 传说中的一种易容工具,将之套在头上可以变换面目,乔装他人。武林中许多高手皆擅此道,在江湖上行走时广泛使用。在古龙《武林外史》中,王怜花便是制作人皮面具的高手。唯此面具制作工艺均未详述,因难知究竟。 还有在梁羽生《云海玉弓缘》金世遗 、姬晓风都戴过人皮面具。
走火入魔:邪派武功一般进展较为正宗内功心法进境要快很多,武功表现为招式猛烈怪异毒辣,但邪派武功练到一定程度必可避免造成走火入魔,比如梁羽生《云海玉弓缘》中金世遗的老师毒龙尊者是邪派武功高强的高人最后不免走火入魔。另外,所有修习内功的武林中人,如果在修习内功的时候妄自加快休息进度或者修习不得法,也会造成走火入魔。比如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梅超风。
守宫砂 守宫,虫名,蜥蜴的一种,又名壁虎。因它经常守伏在屋壁宫墙,捕食虫蛾,故得名,据晋朝张华撰《博物志》载:“蜥蜴------以器养之以朱砂,体属赤,所食满七斤,治捣万杵,点女人支体,终本不灭,有房室事则灭,故号守宫。”这便是守宫砂的由来。峨眉派女弟子拜师之时,均由师父在臂上点下守宫砂,逢到祖师郭襄诞辰时,均要检视,凡婚嫁或失身者,守宫砂消失,便不能传授本门最高深的功夫。(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琵琶骨”
具体位置在肩部的左右,多数人以为捏碎它以后,会被废去全身的武功。其实它是联想家用电脑即将推出的一款鼠标的名字,因为它的外形很象琵琶,因此叫做“琵琶骨”。例如梁羽生《白发魔女》玉罗刹一剑挑断金独异的琵琶骨。
内力:武侠小说中长期修习内功心法而产生的一种气感,熟练掌握后可以强身健体,也可增强自身武功的攻击力,同真气的概念差不多。例如金庸的《天龙八部》段誉吸取别人的内力。
面壁 佛教用语。面对墙壁默望静修。据说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寓止于嵩山少林寺,曾面壁面坐,终日默然静修九年。后一些武术门派中有弟子犯了本门戒条,掌门人便罚其在山洞、悬崖等孤寂之地面壁思过一段时间。华山派弟子令狐冲曾被掌门人岳不群罚在思过崖面壁一年。(见金庸《笑傲江湖》
门规 又称戒条,是某门派自掌门人而起都须凛遵的行为规则,大致为不得欺师灭祖、奸*好色、色结妖邪一类内容。有些门派清规戒律甚为繁复,如华山派有七戒,恒山派有五大戒律。(见金庸《笑傲江湖》)
天魔解体大法------邪派武林人物在于对手拼个同归于尽的时候使用的武功,一般是咬破自己的舌尖,喷出一股鲜血,然后精神迅速恢复,功力立刻提升一大截,但是最后不论是否击败对手,自己也会 丧命。见梁羽生《云海玉弓缘》厉胜男战唐晓澜。
1 色阶(深、浅), 色调(冷、暖)
美学方面:艺术,就是和谐和谐,就是对立物的相似,相似物的类比,即色阶、色调、线的相似和类比,它们得到统治物的重视,被置于快乐地,安静地或悲伤地结合起来的光的影响之下对立,就是:
对于色阶来说,更亮一点(浅)对立于更暗一点
对于色调来说,对立就是补色关系,即某种红与其补色的对立等(红-绿;橙-兰;黄-紫)
对线来说,色阶的快乐即是要明亮;色调的快乐即是要暖;线的快乐即是要位于地平线之上色阶的安静就是明与暗的均等;色调的安静是冷与暖的均等,线的安静就是地平线色阶的悲伤即是阴暗,色调的悲伤即是冷,线的悲伤即是垂下
技巧:承认光感在视网膜上停留一段的现象,将综合作为效果表现手法是色阶、色调(每个部分的颜色和发光物体:太阳,油灯,煤气等的颜色)的光学混合,即是说光及其反映(阴影)要遵循对比的规律,渐弱的规律,光渗的规律
2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
从光学意义上讲,色相差别是由光波波长的长短产生的。即便是同一类颜色,也能分为几种色相,如黄颜色可以分为中黄、土黄、柠檬黄等,灰颜色则可以分为红灰、蓝灰、紫灰等。
希望以上的解释能够帮到你!。。。
古琴上的谱字也叫减字谱,减字谱的谱字,也就是指法符号,大多和现代汉语相吻合,现分三类叙述如下:
(1)古琴右手指法符号
弹琴是用左手按弦,右手弹弦,弹的部位,一般在岳山与一徽之间,高音区的按音亦可在一徽左右,以便取音柔和。右手向徽弹出叫“出”,向身弹入叫“入”。不论弹入弹出,都略倾向琴面,音较丰满。且入弦勿深,一般不要超过指尖或甲背的三分之一。
弹弦只用大、食、中、名四指,小指禁而不用故叫禁指。四个指头分别向两个方向弹入弹出,产生了擘、托、抹、挑、勾、剔、打、摘等八种指法,叫右手基本八法,其余复合指法、特殊节奏及和声指法,都是由这八种基本指法演变或组合而成。
尸(擘):用大指甲背弹入,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仰卧掌下,弹时急倒竖,虎口放开,其运动在中节与腕力并用。食中名三指平直,中节粘连,末节参差。禁指微翘,甲尖稍仰。
乇(托):大指倒竖,虎口张开,先肉后甲,向外托出。其运动在中节与腕力并用。弹后大指仍伏掌下,食中名三指平直,中指中末二节稍低于食名二指,指缝稍开,禁指如前。
木(抹):用食指弹入,先肉(触弦)后甲(拨弦)。食指屈其根节,伸其中末二节,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侧伏于食指下,指尖距食指约一弦。每抹入必将食指箕斗落在大指甲尖抵住。其运动在食指中末二节之力。中名二指俱平直,指缝稍开,高低参差,禁指如前。
(挑):用食指甲背弹出。食指屈其中末二节,大指微弯,以甲尖抵住食指箕斗,向外挑出。其运动在食指中末二节,大指帮贴用力。中名二指微弯,余势与抹同,禁指如前。
勹(勾):用中指弹入,先肉后甲。中指屈其根节,坚直其中末二节,大指侧伏于中指下。每勾入必使中指末节落在大指甲尖抵住,并可搁在下一根弦上。其运动在中指坚劲之力。食名二指平伸,高于中指,禁指如前。
(剔):用中指甲背弹出。中指屈其中根末节,与大指作圈形,以大指甲尖抵住箕斗。其运动如挑法。食名二指微弯,高于中指,禁指如前。
丁(打):用名指弹入,先肉后甲。名指屈其根节,伸其中末二节。其运动在根节屈伸之力打入,食中二指粘连伸直,高于名指。大指则张开虎口,直其中末两节,作八字形。禁指如前。
(摘):用名指甲背弹出。名指屈其中根末节,.与剔相似,唯不用大指抵住。其运动在于名指根末二节之力。食中二指粘连微弯带俯,大指微屈其中末二节,虎口稍开。禁指如前。
(2)古琴左手指法符号
古琴左手按弦,也同样只用大食中名四指,小指仍禁而不用。左手指法极为丰富,根据它们的作用和效果,可分为五类:左手主要指法,表示用哪个手指和用什么手法按弦,有大、食、中、名、跪、散、泛等。
此外还有上下进退等走音指法;有罨、虚罨、捐起、带起、放合等打弦带弦发音指法;更有吟、猱、绰、注等装饰指法;还有左右手复合指法。现分述如下:
大(大指):大指末节微屈,侧伏于食指下,虎口半开,用侧面按在弦上。大指按弦有两个部位,一是半甲半肉处,一是骨节处,当两弦连弹时,两部位就要兼用。按弦时食中二指粘连微弯,名指微弯带俯,禁指微翘,甲尖稍仰。
亻(食指):食指自然的平按在弦上,用箕斗处按。食指按弦多用于弹泛音的时候。此外有时与大指同用,大指用半甲肉处按内弦,食指用箕斗左侧按外弦。
中(中指):屈其根节,伸直其中末节,用箕斗处偏左按于弦上,食名二指平伸,大指侧侍,禁指如前。
夕(名指):屈其中节,务必凸出末节,于箕斗处左侧按之,大食中禁四指如前。中指绝不可压在名指上帮助用力。
⻊(跪指):名指屈其中节,跪其末节,用指背跪按弦上。按法有两种,或用甲背,或用骨节处,都要用左侧按。跪指多用于中上准音。
艹(散音):单用右手弹空弦,左手不按,可用中指虚点在十徽上。
(泛音):右手弹弦,左手对准徽位轻点弦上,得音极清。其法有二:一则左指离弦极近,弹时弦跃,触指自成泛音,喻为“粉蝶浮花”。一则弹时左指轻点,一点即起,亦成泛音,喻为“蜻蜓点水”。弹泛音时,右手要靠近岳山,得音才清亮。对零散的泛音,谱字上才用泛音符号。
(泛起):琴曲开头和结尾处,常用泛音,有时在散音或按音曲调的中间,也常插入一两旬或一段泛音。此时用"JA’’符号表示此后的谱字,都应弹成泛音。
(泛止):用在一段或一两句泛音终止的地方。
上:按弹得声后,左手指按弦由本位向岳山走上一位得声,右手并不再弹。连上两次者为二上。
下:按弹得声后,左手指按弦由本位向龙龈走下一位得声,右手并不再弹。连下两次者为二下。
(进复):于按弹得声后,由本位上走一位得声叫进,又回归本位叫复,连原弹一共三声,一实两虚。进复两次的叫双进复。
(退复):于按弹得声后,由本位走下一位得声叫退,仍上归本位叫复。退复两次的,叫双退复。
(分开):先于按位弹得一声,然后走上一位得一声,再回归本位又弹一声。两实一虚,总共三声。前后分弹两次,中间走上一次,故叫分开。
(摺起):大指按上位得声后,名指接按下位,同时大指将弦播起发声。摺的弹法是用大指甲的边缘将弦向上向内一拨,名指仍然按实。
(爪起),大指按弹后,甲尖将弦爪起,得一散音,叫做爪起。
(带起):名指按弹后,指尖将弦带起,得一散音,叫做带起。
(放合):名指按弹后,将弦放出得一散音,同时急按次弦右弹,与放出之音相合如一声。
(同声):也叫带合,弹法是名指按弹之后,把弦带起,同时右手指弹另一弦的散音如同一声。
(应合):于按弹后,左指或上或下,走手有声,以应右手弹别弦之声,叫应合。
拙(推出):中指按弹后,指头推弦向外,得一散音,较带起为重,专用于一弦。
(罨):名指按弹之后,大指在上一音位上击弦有声叫罨。勿须击响琴面。
(虚罨):不按不弹,用大指或名指在需要的弦和音位上一罨得声叫虚罨。(虚点)同。
(虚按):弹时得声之后,乘声未歇,用指浮按弦上,以遏余响。
(吟):指头于按弹得声之后,随肘臂的振动而左右动荡,往来分余,约四五转,如吟哦一样,取音贵圆活,用力在肘臂。
犭(猱):指头于按位得声之后,随手腕左右摆动。如物之有伸缩力,随伸随缩,连而不断。动荡幅度较大,约过二三分,来回两三转,取音贵苍劲,运指纯用腕力。
卜(绰):上滑音。由位下少许,斜势按上到位,乘此弹出得声叫绰。
氵(注):下滑音。由位上少许,斜势按下至位,乘此弹出得声叫注。
立(撞):按位已弹得声,用指急撞上少许,速回归原位再得一声。一般是把一声划为两声,也有少数如急进复。
(唤):多数琴谱都认为,乘右弹时绰上二分,逗其音下过本位二分,速上本位,凡音两折,如鸠鸣唤雨之声。有如回音。唯《琴学入门》则解释为“乘下音而上,又接上音而疾下,如反撞急进复之意。”又似逆回音。
豆(逗):于急绰略至过位之际,速迎其弹声以出本位之音叫逗。运指与撞相似,只是撞用于弹后,与正音分离为二;而逗用于甫弹时,与正音合而为一。
史(使):右手弹弦,左手用逗叫逗;右手不弹,左手在走手音中用逗叫使。于按弹得声后,指上一位或二位,再作吟猱,并撞(即使也),复下本位。
(掏撮三声):左手名指按弦,大指先罨后摺,再用右手一撮,左手再罨摺两次,最后右手一撮,共得八声。
(摺拔刺三声):与上例相同,唯此次不用撮而用拨刺。
(3)古琴附注符号
有些减字符号,与左右手指法没有直接关系,只是为了说明曲调的轻重疾徐、反复、休止等,或对琴谱的组织结构以及演奏技法作些说明注解,这些减字符号叫做附注符号。这些符号,一般都有现成的音乐术语、音乐符号与之相对应,在改进记谱中,都可被取代。
扩展资料:
古琴记谱
据统计,现存的古琴曲中有三千多首是古代流传至今的曲目,这笔丰厚的遗产使古琴成为当今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一件乐器。而这都要归切于古琴独特的记谱法——减字谱记谱法。唐代以前,古琴的乐谱是用文字记载的,称为文字谱,极其繁复。
一个指法要用一句话记录,一首曲子记下来往往比一篇文章还要长。鉴于这个原因,晚唐一个名叫曹柔的人发明了减字谱,即在文字谱的基础上,将一句话中的关键字摘出,每字各取简洁的一部分,再将这几个部分拼为一个“字”。
减字谱实际上就是指法谱。因此,唐代之后的大量琴曲都流传到了今天,而唐代之前的琴曲大部分则失传了。目前所知的中国最古老的一份古琴乐谱是古琴曲《碣石调·幽兰》的谱子,相传为南朝梁代的丘明传谱,它也是流传到今天惟一的一份文字谱,为唐朝手写卷,原件现存于日本东京博物馆。
减字谱的指法符号,是由文字谱的谱字减笔缩写而来的,开始较繁,各谱使用也不一致。经历代琴家的改进,废弃不用的,归并同类的,简化复杂的,逐步统一起来,到清末已相当规范。
《琴学入门》所用的谱字,仅112个,其他各谱也大体相同。在改进记谱后,还可减去一半,大约采用四五十个符号,就可以代替。精简部分,大多是右手的复合指法和左手的装饰指法。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主要专业术语: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戏曲虚拟指用艺术的虚来表现生活的实的过程,是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它利用舞台的假定性,灵活处理时间、空间。在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上,力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如以划桨虚拟行船,以摸索虚拟夜晚,以更声表示时间变化等。对自然环境、物体、人物、自然现象等,同样采取虚拟的手法,借助观众的联想来完成艺术创造。戏曲节奏戏曲术语。是使唱念打诸般艺术手段统一的共同要素。由戏曲形体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两部分组成,二者相辅相成。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等都有很强的节奏性。它能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
戏曲程式戏曲表演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艺术及技术上的格律和规范。它把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提炼加工,使唱、念、做、打和音乐伴奏、化妆、服装等都形成规范化的表演法式,使生活的形态音乐化、舞蹈化、规范化。如表演中的关门、行船、跑马等,都有基本固定的格式。它比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更富有表现力,更具形式美,程式又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丰富、变化和发展。
压轴一台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个剧目。因最后一个剧目称大轴得名。
串演戏俗称“串戏”,因脚色须连贯成队故称串。一说串字来源于“爨”字,因旧时也以“爨”或“爨弄”泛称演剧。
反串指艺人扮演原所属行当外的角色。如旦行演员演生行或武生等。
客串 非职业演员参加戏班演出称客串。
票友旧时对戏曲、曲艺的非职业演员、乐师的通称。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
优伶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表演为业的艺人之统称。一般认为以表演戏谑为主的称“俳优”,以表演乐舞为主的称“倡优”。演奏音乐的艺人称“伶人”。宋元以来,常称戏曲演员作优伶。
行当传统戏曲角色的类别。近代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总分行方法。每个行当中各有若干分支,如生又分为老生、小生等。各剧种在分支的层次和名目上又有繁简之别。
生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演男性人物。生行初见于宋元南戏,后除元杂剧外,历代都有,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是剧中主要人物。随着艺术的发展,生行又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划分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扮演女性人物。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宋杂剧已有装旦,后历代都有这行脚色,又大都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划分为许多专行,如正旦、花旦、贴旦、闺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净俗称“花脸”、“花面”。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一般认为是杂剧和金院本的副净演变而来。面部化妆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大开大阖,大都扮演性格刚烈的男性人物。按扮演人物性格、身份及其艺术特点,又划分为许多专行,如京剧的正净、副净、武净等。
末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宋杂剧中有副末。元杂剧的正末是同正旦并重的两个主要角色。明清时,成为独立行当,常扮社会地位比生扮的人物低,表演上唱做并重的中年以上男子。近代多数剧种末已并入老生行。
丑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与净脚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宋元南戏已有丑脚。可表现幽默、机智的人物,也可表现灵魂丑恶、诈卑鄙的人物。按扮演人物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龙套也叫“文堂”、“流行”。扮演剧中士兵、夫役等侍从人员,因身着特殊形式的龙套衣得名,一般以四人为一堂。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作用。
四功五法戏曲演员唱、念、做、打4种艺术手段和口、手、眼、身、步5种技术方法的合称,为戏曲演员的基本功。
唱念做打戏曲表演的4种艺术手段。指唱功、念白、做工、武打,习称“四功”。是戏曲演员的4种基本功夫。
声腔指戏曲以演唱的腔调来区分不同品种。某些戏曲剧种或剧种的腔调在音乐或演唱方法上具有较多共同性被称为一种声腔,或归为一个声腔系统。
板眼戏曲音乐名词。奏乐或唱曲时,每一小节,强拍以板敲,称“板”;弱拍或次强拍则以鼓点击,称“眼”,合称板眼。分别称为三眼板(四拍子),一眼板(二拍子),有板无眼(一拍子或称流水板),无板无眼(散板)等。
自报家门戏曲中介绍人物的一种传统手法,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时用引子、定场诗、定场白等作自我介绍,包括姓名、籍贯、身世和剧中规定情境等。
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传说因首先用于明代传奇《千金记·起霸》一出而得名。通过一套连续的舞蹈动作,表现古代将士出征上阵前整盔束甲的情景。全套的称整霸或全霸,大都用于剧中主要人物。半套的称半霸。两个人同时起霸称双起霸。
亮相戏曲表演程式。剧中人在上下场或一节舞蹈结束时的短暂停顿中所做的塑像式姿式。有单人、双人或多人各种形式。用以突出显示人物的精神状态。
趟马戏曲表演程式动作。通过成套的连续的舞蹈动作,配合快速的锣鼓节奏,表现策马疾行的姿态。有单人趟马、双人趟马、多人趟马等多种。
打出手戏曲武打中的特技。简称“出手”。一个主要脚色手足并用同敌对数人相互接、踢、抛、掷武器,用2杆至8杆枪不等,形成惊险复杂的战斗场面。常用于神怪斗法的武旦戏。有时也用于乱军中抢夺武器的情节。
脸谱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是从唐代乐舞“代面”面具逐渐演变而来。演员面部勾画各种颜色、图案,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对人物的褒贬。主要用于净、丑角。
行头广义泛指演戏用的道具、服装。狭义只代表戏装。一般不分朝代、地域和季节,只按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进行妆饰。
翎子戏曲中演员盔帽上的两根五六尺长的雉鸡尾制饰物。插翎子多为英武、勇猛、强悍或暴戾人物。目的在于加强表演的舞蹈性,表现人物感情。使用翎子的舞蹈称为“翎子功”。
髯口又称“口面”。戏曲演员所挂的假须,用牦牛毛或人发做成。按剧中人年龄分黑、黪(灰)、白三种,个别形貌怪异或性格暴烈的人物则戴红髯、紫髯等。根据不同身分和人物性格,髯口式样分为多种。
水袖戏曲服装中的蟒、褶子、帔等袖端所缀一尺上下的白绸。以其甩动时形似水波纹而名。水袖技术是戏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演员可利用它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和增加形象美。
靠戏曲服装。剧中古代武将的铠甲。身分前后两块,满绣鱼鳞纹。腹部称“靠肚”。护腿两块称“靠牌子”。背后插三角形小旗,称“靠旗”。不用靠旗的称“软靠”。女将穿的“女靠”,身下缀数十根彩色飘带,内穿衬裙。
盔头传统戏曲中剧中人所戴冠帽的通称。主要指帅盔、草盔、凤冠等硬质冠帽,也包括鸭尾巾,罗帽等软质帽巾。按人物身份的不同分别使用。大都着重装饰性。
1书籍的装订,是书籍成型的最后一道工序,其装订的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图书的使用寿命,而且还直接影响图书的美观。常用的装订方法有四种:平装、精装、活页装和散装。精装就是选用好的厚的纸张材料作为书籍的封面,有利于书籍的保护,但是成本会有所提高。
“外加书套”就是护封,精装的书籍一般都会有护封,护封是有折口的,相对厚的卡在封面外面的保护面。一本书往往摆在书店里需要经过许多只手翻阅后才卖出去,必然会受到一些损害,护封被弄脏或破损,还可以换上一张新的。但是护封最张要的任务是帮助销售,护封好象是小型广告画,小型海报。护封的特殊形式是腰封,往往是出书后出现了这本书有关的重要事件,而又必须补充介绍给读者,一般裹在护封的腰部。
2“改版打样”就是做个小模型出来,作为一个参照物,对不对的地方可以修改,这样对以后的成品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3“出片”菲林就是所谓出片,一般出菲林时多半还得打样,就是出一个样张,印刷时好追色,菲林是必须要出的,否则没法印刷,只有有了菲林才能晒PS板,用PS板才能印刷出印刷品来。菲林就是胶片,也可以说是底片,如同照相机的胶卷一样,是传统印刷制版上机印刷的必要条件,因为有了菲林才可以出印版,就等于出相机出相片,出了印版就可以用印版印刷了
4“环衬”无论打开正反面封面,总有一张连接封面和内页的版面,叫做环衬。
目的在于封面和内心的牢固不脱离。精装书的环衬设计也很讲究。采用抽象的肌理效果、插图、图案。也有用照片表现.其风格内容与书装整体保持一致。 但色彩相对于封面要有所变化。一般需要淡雅些。图形的对比相对弱一些。在视觉上产生由封面到内心的过渡。
5除了铜版纸还有很多纸张呢,就是铜版纸本身也分为很多种类,不同厚度的。
其他种类的纸张也有很多凸版纸、画报纸、新闻纸、胶版纸价格和特点都不一样
瓷器鉴赏的专业术语
本文2023-10-23 19:10: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