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症状 5 病因病机 6 症状 7 分类 8 治疗 81 方药 82 针灸治疗 821 体针 822 割治 823 皮肤针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疳证的方剂 2 治疗疳证的穴位 3 治疗疳证的中成药 4 疳证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疳证 1 拼音
gān zhèng
2 英文参考gan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infantile chronic malnutri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infantile malnutrit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疳证(gan disease[1]、infantile chronic malnutrition[1])为病证名[2][3]。是指以小儿形体虚弱羸瘦为特征的慢性营养不良疾病[1]。又名疳积[3]、疳疾[2]、疳病[2]。简称疳[2]。
4 症状
好发于幼弱小儿,以面黄肌瘦、饮食反常、腹部膨大、精神萎靡为特征[3]。
5 病因病机疳是一种由脾胃运化失常所引起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病证[2]。与断乳过早、饮食不节、久病体弱或病后失调、虫积等导致的脾胃虚弱,水谷精微无以运化吸收有关[3]。本病类似于小儿营养不良症[3]。现代医学认为多由消化不良、营养缺乏、肠寄生虫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所造成[3]。
多见于5岁以内的儿童[2]。主要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调,损伤脾胃,以及六*疫毒,诸虫感染,热病久病之后而致脾胃虚弱[2]。病因虽多,而病变的关键在于脾胃[2]。《小儿药证直诀》:“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因脾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生化气血,滋养百骸,若长期脾胃失调,运化不健,水谷停滞,久则 耗伤,精血不生,气血俱虚,则可引起形体及五脏的病变[2]。
6 症状临床初则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嗜食异物、身有微热或午后潮热、烦躁啼哭、腹泻腹膨;继则渐见形体干瘦、腹大脐凸、毛发焦稀、肌肤甲错、神疲肢软[3]。
临床上以面黄肌瘦,毛发稀黄,食欲反常,肚腹膨胀,大便失调等为主症[2]。病久则影响生长发育,或因病久正气伤残,导致其他并发症[2]。如由于脾不统血或血热妄行,可见皮肤紫癜;若脾虚水湿泛滥,可形成肢体浮肿;若正气大亏,阴阳两伤,则可出现阴竭阳脱的危象[2]。本证多见于营养不良或慢性消化不良和小儿结核病后期及其他慢性传染病的损害[2]。
7 分类由于其病因复杂,症状表现不一,故历代医家对疳的分类,亦较繁杂,有从病因病机命名者,如热疳、冷疳、冷热疳、哺乳疳、蛔疳、甘疳、五脏疳、脑疳、脊疳、节疳、鼻疳、疳眼、牙疳。有从症状命名者,如内疳、外疳、疳嗽、疳痨、丁奚疳、哺露疳、干疳、疳积吐、疳泻、疳黄、疳水、疳痢、疳肚、疳肿胀、鉆牙疳等[2]。
8 治疗 81 方药一般治疗以清热消积,驱虫除疳为主,病因清除之后,则着重于调理脾胃[2]。还可配合捏脊、针刺四缝、割治等[2]。
82 针灸治疗 821 体针取四缝、足三里、天枢、脾俞、胃俞等穴为主,四缝用三棱针点刺后挤出**黏液[3]。虫积者加百虫窠;午后潮热加大椎;呕吐加内关[3]。
822 割治于鱼际部位严格消毒后切开约04厘米长切口,摘除皮下脂肪03克左右,然后作外科包扎[3]。
823 皮肤针轻叩脾俞、胃俞、三焦俞、华佗夹脊穴(7~17椎)、足三里、四缝等穴,隔日1次[3]。
9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大钟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大钟穴的定位 10 大钟穴的取法 11 大钟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大钟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大钟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大钟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钟 1 拼音
dà zhōng
2 英文参考Dàzhōng KI4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zhō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I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大钟 汉语拼音 Dazhong 罗马拼音 Tachung 美国英译名 Big Bell 各
国
代
号 中国 KI4 日本 4 法
国 莫兰特氏 R6 富耶氏 R4 德国 N6 英国 K5 美国 Ki4
大钟为经穴名(Dàzhōng KI4)[1]。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属足少阴肾经[1]。大钟是足少阴肾经的络穴[1][2]。大为小之对,钟同“踵”,即足跟,此穴在足跟,其骨较大,故名大钟[1]。大钟穴主治咽喉,胸肺,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咽喉肿痛,舌本出血,食噎不下,咳嗽咳血,哮喘,烦心,嗜卧,痴呆,疟疾,腰脊强痛,小便淋沥,足跟肿痛,咽痛,气喘,咳血,足跟痛,月经不调,咳嗽,咯血,癃闭,尿频,遗尿,便秘,腰痛,现代又多用大钟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口腔炎,食道狭窄,尿潴留,精神病,淋病等。
4 大钟的别名太钟(《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王注)。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
6 穴名解大为小之对,钟同“踵”,即足跟,此穴在足跟,其骨较大,故名大钟[1]。
大,小之对,又同太。钟,指量器,又有聚藏、容受之义,天之所赋为钟(种)。钟,同踵。指穴为经气在踵部藏聚之处,而踵部足之大骨,又如酒钟和钟铃也。踵是足跟部。穴当踝关节下方之足跟部,下大上小,且摇摆善动,亦钟铃之象也。肾主先天,即人精之聚也,此穴在太溪穴下5分,当跟腱内缘,为脉气盛大、钟聚之处,故名大钟。杨上善说:“钟注也,此穴是少阴大络别注之处,故曰大钟。”[3]
7 特异性大钟穴为足少阴肾经之络穴。
8 所属部位足部[4]
9 大钟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大钟穴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中[2]。
大钟穴位于内踝后下方,当跟腱内侧缘与跟骨的交角处[5]。
大钟穴位于跟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仰卧或正坐垂足取之[1]。
大钟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大钟穴在足部的位置
大钟穴在足部的位置
大钟穴在足部的位置
10 大钟穴的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平太溪下05寸,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凹陷处取穴。
大钟穴位于跟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仰卧或正坐垂足取之[1]。
正坐或仰卧位,内踝下缘平齐靠跟腱前缘处取穴[6]。
先取太溪、水泉,于二穴连线中点平齐靠跟腱前缘处取穴[6]。
快速取穴:先找到太溪穴(坐位垂足,由足内踝向后推至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即是太溪穴),向下量半横指,再向后平推至凹陷处即是大钟穴[7]。
11 大钟穴穴位解剖大钟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跖肌腱和跟腱的前方、跟骨。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支分布。皮下组织疏松,其内的浅静脉向前注入大隐静脉,跟腱前及两侧脂肪组织较多。在跟腱前,有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针经皮肤,皮下筋膜穿小腿深筋膜刺入跟腱和胫神经干之间,或刺于神经干上,神经的前方即是与该神经伴行的胫后动脉和静脉。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跖肌腱和跟腱的前方→跟骨[1]。
皮肤→皮下组织→跟骨[8]。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前方有胫神经干和胫后动脉干经过[8]。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及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5]。
12 大钟穴的功效与作用大钟穴具有益肾平喘,调理二便的功效。
大钟穴有益肾和血、补精调神的作用[1]。
足少阴经脉“入肺中”,大钟穴具有滋补肺阴、止咳平喘之功,可主治咳嗽、气喘、咯血[9]。
足少阴肾经脉“络心”,交接于手厥阴心包经,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元神之府,故取大钟穴可治疗神志病[9]。
肾主水,司二便,大钟近于足跟部,经脉又“贯脊属肾”,故大钟穴可补肾气、滋肾阴,治疗二阴病和腰痛、足跟痛[9]。
大钟穴系肾经之络穴,有滋肾清肺之功,主治咯血,气喘,腰脊强痛,二便不利,足跟痛,痴呆,尤长于诸虚不足之症[3]。
13 大钟穴主治病证大钟穴主治咽喉,胸肺,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咽喉肿痛,舌本出血,食噎不下,咳嗽咳血,哮喘,烦心,嗜卧,痴呆,疟疾,腰脊强痛,小便淋沥,足跟肿痛,咽痛,气喘,咳血,足跟痛,月经不调,咳嗽,咯血,癃闭,尿频,遗尿,便秘,腰痛,现代又多用大钟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口腔炎,食道狭窄,尿潴留,精神病,淋病等。
大钟穴主治咽喉、胸肺、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咽喉肿痛、舌本出血、食噎不下、咳嗽咳血、哮喘、烦心、嗜卧、痴呆、疟疾、腰脊强痛、小便淋沥、足跟肿痛等[1]。
大钟穴主治咽痛,气喘,咳血,嗜卧,痴呆,足跟痛等[5]。
大钟穴主治咳血、腰脊强痛、痴呆、嗜卧、月经不调、足跟痛[8]。
大钟穴主治咳嗽,气喘,咯血;癃闭,尿频,遗尿,便秘;痴呆,嗜卧;腰痛,足跟痛[6]。
现代又多用大钟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口腔炎、食道狭窄、尿潴留等[1]。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精神病,痴呆,癔病;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淋病;
3 其它:哮喘,咽痛,口腔炎,食道狭窄,便秘,疟疾。
14 刺灸法 141 刺法直刺03~05寸[6][8][1],局部有酸胀感[6]。
注意:大钟不能深刺,以免刺伤胫神经、胫后动脉,引起脚部运动障碍[6]。
142 灸法可灸[1][6]。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艾灸大钟穴,每次灸5~15分钟,可治气喘、支气管炎[7]。
15 大钟穴的配伍大钟穴配中极、三阴交,有清热益肾的作用,主治尿闭。
大钟穴配神门、太溪,有滋阴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失眠。
大钟配定喘、肾俞、肺俞、膏肓俞,治肾虚气喘[6]。
大钟配肾俞、关元、三阴交,治月经不调[6]。
大钟配肾俞、命门、膀胱俞、三焦俞、委阳,治小便不利[6]。
16 特效拿捏大钟穴,可防治腰痛[7]。
17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疟,多寒少热,大钟主之。腰脊相引如解,实则闭癃、凄凄腰脊痛嗜卧、口中热,虚则腰痛、寒厥烦心闷,大钟主之。大便难,大钟主之。咳、喉中鸣、咳唾血,大钟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大钟、郄门,主惊恐畏人,神气不足。大钟、太溪,主烦心满呕。
《针经标幽赋》: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水分 41 水分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水分穴的定位 46 水分穴的取法 47 水分穴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水分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水分穴主治病证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水分穴的配伍 412 特效 413 文献摘要 5 病证名·水分 51 肾虚不能制水,水气流散于四肢而致的肢肿 52 妇人先患水肿后月经闭止的病证 6 经外奇穴名·水分 61 水分穴的定位 62 主治病证 63 刺灸法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水分的穴位 2 治疗水分的方剂 3 治疗水分的中成药 4 水分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水分 1 拼音
shuǐ fēn
2 英文参考Shǔifēn CV9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uǐfē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V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N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水分:1经穴名;2病证名;3经外奇穴名。
4 经穴名·水分穴位 水分 汉语拼音 Shuifen 罗马拼音 Shuifen 美国英译名 Water Dividing 各
国
代
号 中国 CV9 日本 9 法
国 莫兰特氏 VC9 富耶氏 VC9 德国 KG9 英国 Cv9 美国 Co9
水分为经穴名[1](shuǐfēn[2]CV9[1],RN9[3]) 。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中守(《千金翼方》)、分水(《太平圣惠方》)、风水(《针灸逢源》)。属任脉[1]。水即水谷,分指分别,此穴在脐上1寸,内应小肠腑,水谷至此分清别浊,故名水分[1]。水分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水肿,腹水,肠炎,肾炎,呕吐,不嗜食,绕脐腹痛,肠鸣,泄泻,脱肛,小便不利,小儿陷囟,霍乱转筋,腰脊强痛,蛊胀,小便不通,腹泻,反胃,吐食,腹坚肿如鼓,绕脐痛冲心,肠胃虚胀,腰脊强急,胃炎,肠粘连,泌尿系炎症等。
41 水分穴的别名中守(《千金翼方》)
分水(《太平圣惠方》)
风水(《针灸逢源》)。
42 出处《针灸甲乙经》:水分,在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任脉气所发。
43 穴名解水即水谷,分指分别,此穴在脐上1寸,内应小肠腑,水谷至此分清别浊,故名水分[1]。
水,指水液,水气。分,指分别,分利。本穴位在脐上1寸,当小肠下口,是小肠分泌清浊的分水岭,《针灸聚英》:“穴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4]
44 所属部位上腹[5]
45 水分穴的定位标准定位:水分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2]。
水分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1寸[6]。
水分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1寸,仰卧取穴[1]。
水分穴在任脉的位置
水分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水分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水分穴在上腹部的位置(肌肉)
水分穴在上腹部的位置(内脏)
46 水分穴的取法在脐上1 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水分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1寸。仰卧取穴[1]。
仰卧位,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下1/8与上7/8的交点处取穴[7]。
快速取穴:在上腹部,肚脐中央向上1横指处即是水分穴[8]。
47 水分穴穴位解剖水分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壁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47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1]。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9]。
47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9]。
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6]。
48 水分穴的功效与作用水分穴具有通调水道、理气止痛的功效。
水分穴有健脾胃,利水湿作用[1]。
水分穴位于脐中上1寸处,饮食入胃至此恰逢水谷分离处,具有通利水道、宣泄水湿之功,故可治疗水湿内停之疾[10]。
水分穴有和中理气、分利水湿之功,水谷至此,清浊已分。故清浊不分、泄利者,收效甚捷。《金针梅花诗钞》:“水分要在能分水,清浊难分水病推。”但刺之勿深,防消水过甚也。《明堂》用灸。《针灸资生经》亦以不针为是。[4]
49 水分穴主治病证水分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水肿,腹水,肠炎,肾炎,呕吐,不嗜食,绕脐腹痛,肠鸣,泄泻,脱肛,小便不利,小儿陷囟,霍乱转筋,腰脊强痛,蛊胀,小便不通,腹泻,反胃,吐食,腹坚肿如鼓,绕脐痛冲心,肠胃虚胀,腰脊强急,胃炎,肠粘连,泌尿系炎症等。
水分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水肿、腹水、肠炎、肾炎等[1]。
水分穴主治呕吐,不嗜食,绕脐腹痛,腹胀,肠鸣,泄泻,脱肛;水肿,小便不利,小儿陷囟,霍乱转筋,腰脊强痛等[7]。
水分穴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以及肾炎等[6]。
水分穴主治水肿、小便不通、腹泻、腹痛、反胃、吐食[9]。
腹坚肿如鼓,绕脐痛冲心,肠鸣,肠胃虚胀,反胃,泄泻,水肿,小儿陷囟,腰脊强急,肠炎,胃炎,肠粘连,泌尿系炎症。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直刺05~1寸[7][6][1],局部酸胀[7]。
直刺1~2寸[9]。
4102 灸法可灸[9][7]。
宜灸[1]。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6]。
孕妇慎用[1][6]。
411 水分穴的配伍水分穴配天枢、气海、会阳治腹胀洞泄[1]。
水分穴配脾俞、肺俞、足三里、三阴交治腹水、水肿[1]。
水分穴配关门、复溜、肾俞治肾炎[1]。
水分配天枢、三阴交、足三里,有调和气血,健运脾胃的作用,主治绕脐痛,腹泻,纳呆。
水分配气海,有行气利水的作用,主治气滞水肿。
水分配三阴交、脾俞,有健脾利水的作用,主治脾虚水肿。
水分配阴交、足三里,有健脾和胃,活血祛瘀,益气行水的作用,主治鼓胀。
水分配阴陵泉、足三里,治肠鸣泄泻[7]。
水分配肾俞、太溪、关元,治疗腰以下肿甚[7]。
水分配关元、中极,治小便不利[7]。
水分配肺俞、风门、三焦俞、外关,治疗风水[7]。
水分配灸水道,针足三里、阴交,治腹胀[7]。
412 特效水肿、腹水时用食指揉按腹部的水分穴,按至有热感为止[8]。
413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痘,脊强,里紧,腹中拘痛,水分主之。
《外台秘要》 引甄权云:主水病腹肿,孕妇不可灸。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腹坚如鼓,水肿肠鸣,胃虚胀不嗜食,绕脐痛,冲胸不得息,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若水病灸之大良,可灸七壮至百壮止。禁不可针,针水尽即毙。
《针灸大成》:主水病,腹坚肿如鼓,转筋,不嗜食,肠胃虚胀,绕脐痛,冲心,腰脊急强,肠鸣状如雷声,上冲心,鬼击,鼻出血,小儿陷囟。
《针灸聚英》: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
《玉龙歌》:水病之疾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
《行针指要歌》:或针水,水分挟脐上边取。
5 病证名·水分 51 肾虚不能制水,水气流散于四肢而致的肢肿水分为水肿证型之一[6]。指肾虚不能制水,水气流散于四肢而致的肢肿[6]。《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水分者,言肾气虚弱不能制水,令水气分散,流布四支,故云水分,但四支皮肤虚肿聂聂而动者,名水分也。”
52 妇人先患水肿后月经闭止的病证水分指妇人先患水肿后月经闭止的病证[6]。《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亦名妇人水分。又《脉经》:“妇人怀娠,三月而渴,其脉反迟者,欲为水分。”
6 经外奇穴名·水分水分为经外奇穴名[1]。见《医学纲目》。位于水分旁各15寸[1]。主要用于单蛊胀、气喘[1]。
61 水分穴的定位经外奇穴水分位于水分旁各15寸[1]。
62 主治病证经外奇穴水分主要用于单蛊胀、气喘[1]。
63 刺灸法一般直刺10~15寸;可灸[1]。
7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外奇穴名·肾水 41 标准定位 42 主治病症 43 刺灸法 5 肾阴·肾水 6 病证名·肾水 61 肾水的定义 62 肾水的症状 63 肾水的病因 64 肾水的治疗 641 阴水·肾气衰微的症状 642 证候分析 643 阴水·肾气衰微的方药治疗 644 阴水·肾气衰微的针灸治疗 65 关于十水 66 关于水肿 7 推拿穴位名·肾水 8 代指肾脏·肾水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肾水的穴位 2 治疗肾水的方剂 3 治疗肾水的中成药 4 肾水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肾水 肾水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hèn shuǐ
2 英文参考edema due to dysfunction of kidne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idney edem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肾水:1经外奇穴名;2肾阴;3病证名;4推拿穴位名;5代指肾脏。
4 经外奇穴名·肾水肾水为经外奇穴名[1]。出《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资料选编》。
41 标准定位
位于男性下腹部, 根中点直上2寸,再旁开2寸处[1]。左右计2穴[1]。
42 主治病症主治小儿腹股沟疝[1]。
43 刺灸法一般直刺03~05寸[1]。
5 肾阴·肾水肾水指肾阴[2][1]。肾阴又称元阴、真阴、肾水、真水[2][3]。与肾阳相对而言[2][3]。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之精),与肾阳依附为用,是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2][3]。肾阴不足,肾阳就会亢奋,甚则相火妄动;相火妄动反过来也会灼耗肾阴[2][3]。
6 病证名·肾水肾水(edema due to dysfunction of kidney[4]、kidney edema[5])为病证名[2]。五脏水肿病之一[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列十水之一[6]。指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以腹部胀大,脐肿腰痛,尿少, 潮湿,下肢冷,面反瘦等为常见症的水肿病[5]。《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列为十水之一。
61 肾水的定义《中医药学名词》(2004):肾水是指肾不能化气行水所致的水肿病[4]。
《中医药学名词》(2010):肾水是指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以腹部胀大,脐肿腰痛,尿少, 潮湿,下肢冷,面反瘦等为常见症的水肿病[5]。
62 肾水的症状《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63 肾水的病因肾水多因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所致[2]。
64 肾水的治疗 641 阴水·肾气衰微的症状全身高度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腹大胸满,卧则喘促,腰部冷痛酸重,纳少、尿量减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萎黄灰滞或㿠白,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7][8]
642 证候分析脾虚水肿,久延不愈,伤及肾阳。腰膝以下,肾气主之,肾气虚衰,阳不化气,水湿下聚,故见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水气上凌心肺,故见心悸气促。腰为肾之府,肾虚而水气内盛,故腰痛酸重。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故尿量减少,或因下元不固而多尿,故有浮肿与多尿并见。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养,故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阳气不能温煦上荣,则纳少、畏寒肢冷、面色萎黄灰滞或㿠白。舌质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均为阳气虚衰,水湿内盛之候。[7][8]
643 阴水·肾气衰微的方药治疗[8]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可用真武汤、《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等方[9]。
济生肾气丸[备注]《严氏济生方》肾气丸(《严氏济生方》):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炮附子、桂枝、牛膝、车前子合真武汤[备注]真武汤(《伤寒论》):炮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生姜:肾为水火之脏,缘阴阳互根之理,善补阳者,必以阴中求阳,则生化无穷。故用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用肉桂、附子,温补肾阳,两相配合,则能补水中之火,温肾中之阳气;用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通利小便;生姜温散水寒之气;白芍调和营阴;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若小便清长量多,去泽泻、车前子,加菟丝子、补骨脂,以温固下元。若心悸、唇绀,脉虚数或结代,乃水邪上逆,心阳被遏,瘀血内阻,宜重用附子,再加桂枝、炙甘草、丹参以温阳化瘀。若见喘促、汗出,脉虚浮而数,是水邪凌肺,肾不纳气,宜重用人参、蛤蚧、五味子、山萸肉、牡蛎或吞服黑锡丹[备注]黑锡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黑锡、硫黄、川楝子、葫芦巴、木香、炮附子、肉豆蔻、阳起石、沉香、茴香、肉桂、补骨脂,以防喘脱之变。
肾气衰微常与脾阳不振同时出现,证见脾肾两亏,水寒内盛。因此健脾与温肾常同时并进,但需区别脾肾的轻重主次,施治当有侧重。
如病程缠绵,反复不愈,正气日衰,复感外邪,证见发热恶寒,肿势增剧,小便短少,此时当以风水论治,但应顾及正气虚衰一面,不可过用表药,以越婢汤为主,酌加党参,菟丝子等补气温肾之药,扶正与祛邪并用。
病至后期,因肾阳久衰,阳损及阴,可导致肾阴亏虚,又可出现肾阴虚为主的病证,如水肿反复发作,精神疲惫,腰酸遗精,口咽干燥,五心烦热,舌红,脉细弱等。治当滋补肾阴为主,兼利水湿,但滋阴不宜过于凉腻,以防匡助水邪,伤害阳气。方用左归丸[备注]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版胶加泽泻,茯苓、冬葵子等。
尚有肾阴久亏,水不涵木,出现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上盛下虚的复杂病情,证见面色潮红,头晕头痛,心悸失眠,腰酸遗精,皮履飘浮无力,或肢体微颤等。此乃肝肾阴虚于下,肝阳上扰所致。治当育阴潜阳,亦可用左归丸[备注]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版胶加介类重镇潜阳之品,如珍珠母、龙骨、牡蛎、鳖甲、桑寄生等。
若肾气虚极,中阳衰败,浊阴不降而见神倦欲睡,泛恶,甚至口有尿味,病情严重,宜附子合制大黄、黄连、半夏以解毒降浊。
此外,对于水肿病的治疗,常合活血化瘀法,取血行水亦行之意。如《医门法律·胀病诸方》中指出用当归、大黄、桂心、赤芍等药。近代临床上常用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等。实践证明可加强利尿消肿的效果。
644 阴水·肾气衰微的针灸治疗[7]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选穴:以任脉穴、背俞穴为主。取肾俞、关元、三焦俞、水分、脾俞、足三里。
随证配穴:便溏者,加天枢、上巨虚。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可灸。
方义:肾俞温补肾阳,重灸关元助阳化气。三焦俞以调三焦气化功能,水分分利水邪。脾俞、足三里健脾以运化水湿。
65 关于十水十水为古代对水肿病的分类[6]。历代说法不一:
1《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水有十名,一曰青水,二曰赤水,三曰黄水,四曰白水,五曰黑水,六曰玄水,七曰风水,八曰石水,九曰里水,十曰气水。”
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
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为十水。”
66 关于水肿水肿(edema[5][4])为病名[10][11]。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10]。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11]。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5]。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8]。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8][7][11]。
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8]。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8]。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8][7]。
详见水肿条。
7 推拿穴位名·肾水肾水为推拿穴位名[2]。见陈氏《小儿 经》,即肾经[2]。肾经又名肾、肾水[12]。
①肾经位于小指远端指骨的腹面[12]。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现一般以此为准[12]。
②肾经位于腕部尺侧[12]。见《幼科推拿秘书》。
③肾经之男位于小指中段指骨的腹面,女位于小指远端指骨的腹面[12]。见《小儿 经》。
④肾经即后溪穴[12]。常用推法,能清脏腑之热,治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12]。
8 代指肾脏·肾水肾水代指肾脏。《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9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阳水的定义 5 阳水的病因病机 6 阳水的症状 7 阳水的辨证治疗 71 阳水的方药治疗 72 阳水的针灸治疗 721 方一 722 方二 73 阳水的艾灸疗法 74 风水相搏证 741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症状 742 证候分析 743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方药治疗 744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针灸治疗 75 湿毒侵*证 751 阳水·湿毒侵*的症状 752 证候分析 753 治法 754 阳水·湿毒侵*的方药治疗 76 水湿浸渍证 761 阳水·水湿浸渍证的症状 762 证候分析 763 治法 764 阳水·水湿浸渍证的方药治疗 77 湿热壅盛证 771 阳水·湿热蕴结证的症状 772 证候分析 773 治法 774 阳水·湿热蕴结证的方药治疗 8 关于水肿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阳水的方剂 2 治疗阳水的穴位 3 治疗阳水的中成药 4 阳水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阳水 阳水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áng shuǐ
2 英文参考yang edem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yang edem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阳水(yang edema[1][2])为病证名[3]。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3]。指外邪侵袭,腠理闭塞,或气机不畅而致水液泛滥,以面部先肿,肿势明显,按之凹陷即起,病体不虚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病[1]。多属实证[3]。治宜祛邪为主[4]。
《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
《丹溪心法·水肿》:“阳病水兼阳证者,脉必沉数……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饮,添磨生枳壳,重则疏凿饮。”
《医学入门·水肿》:“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见阳证。”
4 阳水的定义《中医药学名词》(2004):阳水是指以面部先肿,肿势明显,按之凹陷即起,病体不虚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病[2]。
《中医药学名词》(2010):阳水是指外邪侵袭,腠理闭塞,或气机不畅而致水液泛滥,以面部先肿,肿势明显,按之凹陷即起,病体不虚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病[1]。
阳水为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3]。
5 阳水的病因病机阳水多属实证[3]。因外感风、寒、湿、热、暑邪等所致[3]。《医学入门·水肿》:“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见阳证。”
6 阳水的症状《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
风邪袭肺者发病急,初起面目浮肿,继则遍及全身,小便不利;偏于寒者,形寒无汗,苔白滑,脉浮紧;偏于风热者,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湿邪困脾者全身浮肿,以四肢为重,小便短少,神疲乏力,纳差胸闷,苔白腻,脉濡缓。
7 阳水的辨证治疗阳水的治疗宜发汗、利水及攻下等法[3]。
71 阳水的方药治疗阳水治宜发汗、利水及攻下等法。凡肺气失宣,三焦壅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起病即见恶寒发热,咳嗽咽痛,面部浮肿,小便短少,苔薄脉浮等证,宜疏风宣肺,清热利水,如越婢汤、五皮饮等方。若见浮肿不退,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腹胀满,苔黄脉数等实证,宜清热逐水,用八正散、疏凿饮子等。[3]
攻逐一法,为历来治阳水肿甚常用之法。用之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但需视病情需要而定。一般来说,病起不久,肿势较甚,正气尚旺,此时抓紧病机,以祛水为急务,适当选用攻下逐水药,使水邪速从大小便而去,俟水退后,再议调补,以善其后。病在后期,脾肾双亏而水肿尤甚,若强攻之,虽水退可暂安一时,但攻逐之药,多易伤正,究属病根未除,待水邪复来,势必更为凶猛,病情反而加重,正如《丹溪心法·水肿》中所指出:“不可过用芫花、大戟、甘遂猛烈之剂,一发不收,吾恐峻决者易,固闭者难,水气复来而无以治之也。”所以逐水峻药应慎用。
72 阳水的针灸治疗 721 方一治则:疏风宣肺,健脾利水
处方:肺俞 列缺 三焦俞 水分 阴陵泉
方义:上部肿甚,治宜散发,肺俞乃肺经之气转输之处,配肺络列缺以宣肺,通调水道;三焦俞调整气化功能;水分可分清浊为治水要穴;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可健脾利湿行水。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722 方二处方:取三焦俞、水分、气海、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为主[5]。
随证配穴:阳水加阳陵泉、复溜、合谷;面部肿甚加人中、前顶[5]。
73 阳水的艾灸疗法[6]
选穴:水分、肺俞、三焦俞、阴陵泉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小艾炷,每穴10壮,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水肿消退,诸证消失为止。
74 风水相搏证阳水·风水相搏证(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intermingling of wind and water[1])是指风邪袭肺,宣降失常,水湿泛溢肌肤,以眼睑头面水肿,继而遍及全身,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复,来势迅速,兼恶寒、发热,无汗,咽痛,小便短少,苔薄白,脉浮等为常见症的阳水证候[7]。
741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症状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易复,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紧。如水肿较甚,亦可见沉脉。[8][9]
742 证候分析风邪袭表,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见恶风,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全身浮肿等症。肺位上焦,宣发受阻,水液停滞,故水肿先见眼睑头面;肃降失常,决渎不利,水津不能输布,溢于肌肤,迅即波及全身。风属阳邪,风水相搏,故皮肤光亮、凹陷易复。由于风邪引发,可见发热咽痛及咳嗽等肺卫表证。若风邪兼热则咽喉红肿热痛,舌质红,脉浮滑数。若风邪兼寒,邪在肌表,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故见恶寒、发热、咳喘。若肿势较甚,阳气内遏,则见沉脉,或沉滑数,或沉紧。[8][9]
743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方药治疗[8]
治法:散风清热,宣肺行水。
可用越婢加术汤[备注]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方论》):麻黄、石膏、甘草、大枣、白术、生姜加减。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以去在表之水气;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有崇土制水之意。可酌加浮萍,泽泻、茯苓,以助宣肺利水消肿。若咽喉肿痛,可加板蓝根、桔梗、连翘,以清咽散结解毒;若热重尿少,可加鲜茅根清热利尿。若属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防风、桂枝,以助麻黄辛温解表之力。若见咳喘较甚,可加前胡、杏仁,降气止喘。若见汗出恶风,卫阳已虚,则用防己黄芪汤[备注]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方论》):防己、白术、黄芪、甘草、生姜、大枣加减,以助卫行水。
若表证渐解,身重而水肿不退者,可按水湿浸渍型论治。
744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针灸治疗[9]
治法:疏散风邪,宣肺利水。
选穴:以背俞穴、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肺俞、尺泽、外关、合谷、阴陵泉、三焦俞。
随证配穴:面部肿甚者,加水沟。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上部肿甚,治宜发散。本方取肺俞配尺泽宣肺,外关配合谷发汗疏风,使在表的风水得从汗解。佐以三焦俞
通调水道,阴陵泉健脾利水,使在里的水湿下输膀胱。表里分消,可疏风消肿。
75 湿毒侵*证 751 阳水·湿毒侵*的症状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发疮痍,甚者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8]。
752 证候分析肌肤乃脾肺所主之域,故肌肤疮痍。湿毒未能及时清解消散,内归脏腑,使中焦脾胃不能运化水湿,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使肺不能通调水道而小便不利。风为百病之长,故病之初起,多兼风邪,是以肿起眼睑,迅及全身,有恶风发热之象。其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是风邪夹湿毒所致。[8]
753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8]。
754 阳水·湿毒侵*的方药治疗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备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伤寒论》):麻黄、杏仁、生梓白皮、连轺、赤小豆、甘草、生姜、大枣合五味消毒饮[备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前方中麻黄、杏仁、桑白皮等,宣肺行水,连翘清热散结,赤小豆利水消肿;后方以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强清解湿毒之力。若脓毒甚者当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若湿盛而糜烂者,加苦参、土茯苓;若风盛而瘙痒者,加白藓皮、地肤子;若血热而红肿,加丹皮、赤芍;若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8]
76 水湿浸渍证阳水·水湿浸渍证(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retention and diffusion of waterdamp[1])是指水湿内盛,浸渍肌肤,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以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舌淡,苔白腻,脉沉缓等为常见症的阳水证候[7]。
761 阳水·水湿浸渍证的症状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8]。
762 证候分析水湿之邪,浸渍肌肤,壅滞不行,以致肢体浮肿不退。水湿内聚,三焦决凟失司,膀胱气化失常,所以小便短少,水湿日增而无出路,横溢肌肤,所以肿势日甚,按之没指。脾为湿困,阳气不得舒展,故见身重神疲,胸闷,纳呆,泛恶等症。苔白腻,脉沉缓,亦为湿胜脾弱之象。湿为粘腻之邪,不易骤化,故病程较长。[8]
763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8]。
764 阳水·水湿浸渍证的方药治疗五皮饮[备注]五皮饮(《中藏经》)桑白皮、橘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合胃苓汤[备注]三圣散(《儒门事亲》):瓜蒂、防风、藜芦。前方以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化湿利水;后方以白术、茯苓健脾化湿;苍术、厚朴燥湿健脾;猪苓、泽泻利尿消肿;肉桂温阳化气行水。若肿甚而喘,可加麻黄、杏仁、葶苈子宣肺泻水而平喘。[8]
77 湿热壅盛证阳水·湿热蕴结证(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1])是指湿热内蕴,水湿外泛肌肤,以浮肿较剧,肌肤绷紧,腹大胀满,胸闷烦热,气粗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细滑数等为常见症的阳水证候[7]。
771 阳水·湿热蕴结证的症状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于结,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8]。
772 证候分析水湿之邪,郁而化热,或湿热之邪壅于肌肤经隧之间,故遍身浮肿而皮肤绷急光亮。由于湿热壅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故见胸脘痞闷。若热邪偏重者,津液被耗,故见烦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均为湿热之征。[8]
773 治法分利湿热[8]。
774 阳水·湿热蕴结证的方药治疗[8]
疏凿饮子[备注]疏凿饮子(《世医得效方》):商陆、泽泻、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大腹皮、槟榔、生姜、羌活、秦艽。方中羌活、秦艽疏风透表,使在表之水气从汗而疏解。以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协同羌活、秦艽以去肌肤之水。用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协同商陆、槟榔通利二便,使在里之水邪从下而夺。疏表有利于通里,通里有助于疏表,如此上下表里分消走泄,使湿热之邪得以清利,则肿势自消。
若腹满不减,大便不,通者,可合己椒苈黄丸[备注]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方论》):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以助攻泻之力,使水从大便而泄。
若肿势严重,兼见气粗喘满,倚息不得卧,脉弦有力者,为水在胸中,上迫于肺,肺气不降,宜泻肺行水,可用五苓散[备注]五苓散(《伤寒论》):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五皮散[备注]五皮饮(《中藏经》)桑白皮、橘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等方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备注]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方论》):葶苈子、大枣,以泻胸中之水。
若湿热久羁,亦可化燥伤阴,故有水肿与伤阴并见之象。一则水湿潴留而水肿,一则津液亏耗而口咽干燥,大便于结。当此之时,滋阴有助水邪之弊,利水又虑伤阴,治疗上颇感棘手,治当兼顾,可用《伤寒论》猪苓汤[备注]猪苓汤(《伤寒论》):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滑石清利水邪,阿胶滋养阴血,共奏滋阴清热利水之功。
若湿热之邪,下注膀胱,伤及血络,可见尿痛、尿血等症,酌加凉血止血药,如大小蓟、白茅根等药。
8 关于水肿水肿(edema[1][2])为病名[5][4]。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5]。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4]。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1]。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8]。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8][9][4]。
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8]。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8]。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8][9]。
详见水肿条。
9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肓门穴的定位 8 肓门穴的取法 9 肓门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肓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肓门穴主治病证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肓门穴的配伍 14 特效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肓门 1 拼音
huāng mén
2 英文参考Huāngmén BL51 [中国针灸学词典]
huāngmé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5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5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肓门 汉语拼音 Huangmen 罗马拼音 Huangmen 美国英译名 Organ Gat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51 日本 51 法
国 莫兰特氏 V46 富耶氏 德国 B46 英国 B46 美国 BI51
肓门为经穴名(Huāngmén BL51)[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肓即盲膜,门即门户,三焦卫气“熏于肓膜”,此穴与三焦俞平,故名肓门[1]。肓门穴主治胸、腹疾患:如胸腹胀满,胃脘疼痛,气攻两胁,痞块,便秘,腹痛,乳疾,现又多用肓门穴治疗胃炎,乳腺炎,脾肿大,胃痉挛,胃炎,腰肌劳损等。
4 出处《针灸甲乙经》:妇人乳余疾,肓门主之。
5 穴名解肓即盲膜,门即门户,三焦卫气“熏于肓膜”,此穴与三焦俞平,故名肓门[1]。
肓,《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载“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此处指腹部之肓膜。门,指其有如诸肓门户之意。《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脖腴”,《难经·六十六难》:“五脏原者,三焦之所行。”《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熏于肓膜。”张隐庵曰:“络小肠之脂膜谓之肓。”本穴上有膏盲,下有胞肓,前有肓俞,与三焦俞平,在十三椎旁,是三焦之气出入之处,三焦为阳气之父。本穴由脊背透连脐腹,与膀胱经之肓俞相应,犹上下前后诸肓穴之门户,即全身脂膜之总纲也,意谓本穴连通广泛也。《黄帝内经素问》:“肓之原,根于背上,生于肝系。”意本穴内应肓原,犹肓原外达之门也。穴当其处,因名肓门。[2]
6 所属部位腰部[3]
7 肓门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肓门穴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下,旁开3寸[4][5]。
肓门穴位于腰区,第一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5]。
肓门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肓门穴在腰部的位置
肓门穴在腰部的位置
肓门穴在腰部的位置(肌肉)
肓门穴在腰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8 肓门穴的取法俯卧位,平第一腰椎棘突下,悬枢(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肓门穴位于腰区,第一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卧取穴[1]。
俯卧位,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1个椎体,其下缘水平线与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直线交点即是肓门穴[7]。
9 肓门穴穴位解剖肓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有第一腰动、静脉后支。分布著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皮肤由第十二胸神经和第一、二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重叠分布。(参看三焦俞穴)
9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竖脊肌→腰方肌[1]。
9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第2腰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和第1、第2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第1腰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第一腰动、静脉后支[5]。
10 肓门穴的功效与作用理气和胃,清热消肿。
肓门穴有理下焦、调气机的作用[1]。
肓门穴有通调肠胃、化滞消痞之功,如心下痛、大便坚、妇人乳肿等症均可取之[2]。
11 肓门穴主治病证肓门穴主治胸、腹疾患:如胸腹胀满,胃脘疼痛,气攻两胁,痞块,便秘,腹痛,乳疾,现又多用肓门穴治疗胃炎,乳腺炎,脾肿大,胃痉挛,胃炎,腰肌劳损等。
肓门穴主治胸、腹疾患:如胸腹胀满、胃脘疼痛、气攻两胁、痞块、便秘等[1]。
肓门穴主治腹痛,痞块,便秘等[5]。
肓门穴主治腹痛、便秘、乳疾、痞块[8]。
肓门穴主治腹痛,便秘;乳疾,痞块[6]。
现又多用肓门穴治疗胃炎、乳腺炎、脾肿大等[1]。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胃炎,便秘;
其它:乳腺炎,腰肌劳损。
12 刺灸法 121 刺法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6][8][1],局部有酸胀感[6],可向两侧腰部放散[6]。
直刺05~1寸[5]。
注意:肓门穴不能深刺,以免刺伤肾脏[6]。
122 灸法可灸[1][6]。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5]。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3 肓门穴的配伍肓门配梁门、梁丘,有理气活血,和胃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痛,便秘。
肓门配肾俞、三焦俞、中极、阴陵泉,治急慢性肾炎[6]。
肓门配肝俞、脾俞、阳陵泉,治黄疸、呕吐[6]。
肓门配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治消化不良[6]。
14 特效腹痛、便秘,可用中指指腹揉按肓门穴,每次3~5分钟[7]。
经常揉按肓门穴可预防消化不良[7]。
15 文献摘要《针灸大成》:主心下痛,大便坚,妇人乳疾。
《循经考穴编》:心下满,气攻腰胁,肓门主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肾俞的别名 4 出处 5 特异性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少阴俞的定位 9 少阴俞穴的取法 10 少阴俞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少阴俞的功效与作用 12 少阴俞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少阴俞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少阴俞研究进展 161 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162 对膀胱的影响 163 对肠功能的影响 16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65 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166 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167 增强 活力 168 治疗遗尿 169 治疗尿频 1610 治疗血尿 1611 治疗腰痛 1612 治疗肾绞痛 1613 治疗尿毒症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少阴俞 1 拼音
shào yīn shù
2 概述少阴俞为经穴别名,即肾俞。《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少阴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王冰注:“少阴俞谓第十四椎下两傍肾之俞也。”
穴位 肾俞 汉语拼音 Shenshu 罗马拼音 Shenshu 美国英译名 Kidney Locu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23 日本 23 法
国 莫兰特氏 V23 富耶氏 V23 德国 B23 英国 B23 美国 BI23
肾俞为经穴名[1](Shènshù[2]BL23)。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1]。肾俞是肾的背俞穴[1][2]。肾即肾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肾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肾俞[1]。肾俞穴主治肝肾、膀胱等疾患:如腰脊酸痛,小便淋沥,尿频尿闭,遗尿尿血,阴中疼痛,遗精白浊,阳痿旱泄,月经不调,痛经,血崩,赤白带下,不孕,头痛眩晕,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水肿,消渴,咳喘,虚劳,中风失语,手足不遂,失眠健忘,癫疾,少腹急痛,肾泄,骶部疼痛,脚膝拘急,遗精,阳痿,早泄,不育,遗尿,白带,腰背酸痛,头昏,耳鸣,耳聋,小便不利,喘咳少气,带下,腰痛,溺血,泄泻,目眩,虚喘,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现代又多用肾俞穴治疗肾炎,肾绞痛,肾下垂,尿道炎,肾结石,糖尿病,神经性耳聋,斑秃,性机能障碍,腰部软组织损伤,尿路感染, 缺乏,膀胱肌麻痹,膀胱肌痉挛,胃出血,肠出血,痔疮,肝肿大,哮喘,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3 肾俞的别名
少阴俞(《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肾念(《灸法残卷图》)、高盖(《针灸学》(南京))。
4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在十四焦(椎)之间。
5 特异性肾俞穴为肾之背俞穴。
6 穴名解肾即肾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肾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肾俞[1]。
肾为人体的泌尿器官,五脏之一。《说文》:“肾,水脏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释名·释形体》:“肾,引也。肾属水,主引水气灌注诸脉也。”本穴系肾在背之俞穴,内应肾脏,是肾气转输、输注之所,治肾疾要穴,故名之。[3]
7 所属部位腰部[4]
8 少阴俞的定位标准定位: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肾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肾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少阴俞穴的取法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肾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1]。
俯卧位,两髂嵴高点相平处正中再向上2个棘突,旁开15寸处取穴[6]。
10 少阴俞穴位解剖肾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分布著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一、二、三腰神经后支分布。肾位于腰方肌和腰大肌的前面,脊柱的两侧是腹膜后位器官。在腰背部的投影为:后正中线外侧25厘米和85厘米处各作两条垂直线,通过第十一胸椎和第三腰椎棘突作两条水平线。在上述纵横标志线所围成的左右四边形范围内,即相当于左右两肾脏的体表投影位置。肾门在肾区内,投影在肾区的内侧半,约相对于第一腰椎体的水平。经肾门的主要结构。从后向前排列有输尿管、肾动脉和肾静脉,还有围绕其间的神经纤维、淋巴结、淋巴管和脂肪组织。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1]。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腰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7]。
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通过[5]。
11 少阴俞的功效与作用肾俞穴具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的功效。
肾俞穴有调肾气、强腰脊、聪耳目的作用[1]。
肾俞穴为治疗腰部疾病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重要腧穴[8]。
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旁,与肾脏内外相应,是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处所,故能治疗肾脏病[8]。
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肾二者主水液,司二便,故肾俞穴能治疗水液代谢失常而致的一切疾病[8]。
肾为先天之本,又为生殖发育之源,男子藏精,女子系于胞中,故肾俞穴可治疗妇科及男性病[8]。
肾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取肾俞穴又能治疗耳部病和腰部病[8]。
肾俞穴与肾脏相应,而为之俞,有益肾固精、清热利湿之功。凡痛之涉及于肾者,如虚劳,羸瘦、腰痛、梦遗、胸胁胀满、耳聋、目黄、溺血、浊*,以及女子带下、月经痛等,均可取此。[3]
12 少阴俞主治病证肾俞穴主治肝肾、膀胱等疾患:如腰脊酸痛,小便淋沥,尿频尿闭,遗尿尿血,阴中疼痛,遗精白浊,阳痿旱泄,月经不调,痛经,血崩,赤白带下,不孕,头痛眩晕,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水肿,消渴,咳喘,虚劳,中风失语,手足不遂,失眠健忘,癫疾,少腹急痛,肾泄,骶部疼痛,脚膝拘急,遗精,阳痿,早泄,不育,遗尿,白带,腰背酸痛,头昏,耳鸣,耳聋,小便不利,喘咳少气,带下,腰痛,溺血,泄泻,目眩,虚喘,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现代又多用肾俞穴治疗肾炎,肾绞痛,肾下垂,尿道炎,肾结石,糖尿病,神经性耳聋,斑秃,性机能障碍,腰部软组织损伤,尿路感染, 缺乏,膀胱肌麻痹,膀胱肌痉挛,胃出血,肠出血,痔疮,肝肿大,哮喘,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肾俞穴主治肝肾、膀胱等疾患:如腰脊酸痛、小便淋沥、尿频尿闭、遗尿尿血、阴中疼痛、遗精白浊、阳痿旱泄、月经不调、痛经、血崩、赤白带下、不孕、头痛眩晕、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水肿、消渴、咳喘、虚劳、中风失语、手足不遂、失眠健忘、癫疾、少腹急痛、肾泄、骶部疼痛、脚膝拘急等[1]。
肾俞穴主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不育、遗尿、月经不调、白带、腰背酸痛、头昏、耳鸣、耳聋、小便不利、水肿、喘咳少气[7]。
肾俞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阳痿,遗精;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腰痛;水肿[6]。
肾俞穴主治遗精,阳痿,遗尿,溺血,泄泻,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水肿,腰痛;以及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5]。
现代又多用肾俞穴治疗肾炎、肾绞痛、肾下垂、肾盂肾炎、尿道炎、肾结石、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神经性耳聋、斑秃、性机能障碍、腰部软组织损伤等[1]。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肾绞痛,遗尿,尿路感染,阳痿,早泄,遗精, 缺乏;
2 外科系统疾病:肾下垂,膀胱肌麻痹及痉挛,胃出血,肠出血,痔疮,肝肿大;
3 其它:月经不调,腰痛,哮喘,耳聋,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直刺05~1寸[7][6],局部有酸胀感[6],可向臀部和下肢部放散[6]。
直刺1~15寸[5]。
注意:肾俞穴不能深刺,以防刺伤肾脏[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9240。
132 灸法可灸[1][7][6]。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少阴俞的配伍肾俞配殷门、委中,有行气通经络的作用,主治腰膝酸痛。
肾俞配京门,为俞募配穴法,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肾俞配听宫、翳风,有益肾气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
本文2023-08-05 01:22: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