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是怎么死的?
嘉庆皇帝是病死的。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颙琰自圆明园起程,前往避暑山庄。一周后,到达山庄。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颙琰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病死,终年61岁。
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
清朝出现了中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扩展资料
据《清史稿》记载:秋七月壬申,上巡幸木兰。方受畴等疏呈嘉禾。戊寅,驻跸避暑山庄。己卯,上不豫,乡夕大渐。宣诏立皇次子智亲王为皇太子。日加戌,上崩於行宫,年六十有一。
按照清史稿的记载,好像也看不出什么问题,嘉庆不豫,立太子,崩。但是据其他史料记载:七月二十五日,年届六十的他在毫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猝然离开了人世。仁宗死后,热河行宫立即封锁消息,避暑山庄大门紧闭,限制人员出入。
二十七日留京王公大臣才得悉噩耗,延至八月初二日,道光皇帝向内阁发布上谕,才告知朝廷上下。当时 朝鲜国官员在盛京中江地方见清官员皆着素服,头帽拔去花翎,惊问其故,才晓知皇帝已逝。
好好的皇帝为何会突然驾崩呢?宫闱之事向来保密,清廷当然不会对民间公开解释死因,于是民间就产生了各种推测和传闻。野史传说他是遭雷击而亡,且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是: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木兰秋狩时遇疾,卧床调养,并无甚大碍,精神尚佳,照常处理政事。
一日,热河上空骤变,雷鸣电闪,顿时寝宫即遭雷击,致使嘉庆帝“触电”身亡。第二种说法似乎浮躁,说嘉庆帝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后,稍事歇息,即全副武装,率领满汉大臣和八旗劲旅,大队人马直奔木兰围场。
他们追踪围猎多日,虎熊全无,只猎获一些野兔,连平常遍地觅食的麋鹿也甚少见。嘉庆帝非常扫兴,决定提前结束秋狩。回来路上恰遇变天,雷电交加,大地震撼,忽然平地一声雷,那么多人中,惟独皇帝被击中落马。
凯旋回营变成护丧返京,满朝惊恐呆然。 当然这是野史记载,不能全信,但是这雷劈之说也并非空穴来风。嘉庆的死确实很突然,使请朝廷陷入暂时混乱,不得已才封锁消息。
-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是清朝的皇帝。距现在350多年了。
嘉庆为中国清朝入关以来第五位皇帝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的年号,公元1796年37岁(虚岁)即位,前后共二十五年。嘉庆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人物简介: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颙琰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扩展资料
勤政治国
整顿吏治
清朝自乾隆中期以后,吏治日渐废弛,官风日益败坏,其表现不仅仅是官员的营私枉法,更为普遍的是各级官员的怠惰偷安,因循塞责。在地方,“政以贿成,人无远志,以疲软为仁慈,以玩愒为风雅,徒博宽大之名,以行徇庇之实”;在中央,大员们“全身保位者多,为国除弊者少;苟且塞责者多,直言陈事者少”。
嘉庆四年(1799),嘉庆帝于内外交困中亲政。其时嘉庆帝已36岁,对当时的吏治官风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对直隶总督颜检说:“方今中外吏治,贪墨者少,疲玩者多。因循观望,大臣不肯实心……小官从而效尤,仅知自保身家。此实国家之隐忧,不可不加整顿。”
整顿吏治官风,除了惩治贪污腐败而外,嘉庆帝认为,“勤”对天子百官和老百姓来说都非常重要。他在亲撰的《勤政殿记》一文中指出,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勤为立身之本,君勤则国治,怠则国危;臣勤则政务有条不紊,怠则政务紊乱无序;为学者不勤则学业无成;种田者偶尔怠惰一下,则收成顿减。
各行各业所司之事虽不同,理皆相同。对国家而言,内而六部九卿,外而各省封疆大吏,若都能昼夜操劳公事,勤劳弗懈,众志成城,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嘉庆帝在竭力倡导勤政的同时,以行实政要求朝廷百官。他认为,有实心才会行实政,有实政才能实实在在惠及庶民。而那些怠惰疲玩的官吏,正是因为他们“视民如草芥,为政全无实心,爱民全无实惠”,才会“慢易居心,悠忽度日”,才会靠作伪粉饰以欺世盗名。
嘉庆帝在要求百官行实政时,也以行实政自律。他对于自古以来封建帝王十分注重的景星庆云、吉语祥瑞之事,采取明确的排斥态度,对于天人感应之说,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于亲政不久,即颁谕内阁,申明“惟以时和年丰为上瑞,从不敢铺陈符应,粉饰太平。盖以人君侈语嘉祥,易启满盈之渐;不讳灾异,始知修身之方”。
但这道御旨并未引起有关官员的重视。不久,钦天监以“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天文现象作为吉祥之兆奏报,遭到嘉庆帝的严厉申斥:“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皆为前代史册所载,朕亦粗知算法,其躔度运行,无难推算而得”“此等铺陈,侈言祥瑞,近于骄泰,实为朕所不取”。
其后,又发生光禄寺卿钱楷因京师久旱不雨,要求停止正在紧张施工的正阳门外石路工程以求雨之事,嘉庆帝断然拒绝,明确告之:“修省在实政,无事傅会五行!”
严惩官场不良风气
嘉庆帝亲政后,面对阶级矛盾极度尖锐的社会现实,十分注重了解民情、民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获取真实的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一是靠言路的畅通,更主要的是靠地方官员,尤其是作为封疆大吏的各直省总督、巡抚及时准确的奏报。
然而当时许多地方官员为了博取名利,往往热衷于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嘉庆帝力图扭转这种官场风气。嘉庆四年,爆发于湖北的白莲教大起义延及四川,起义军与清军激战正酣。就在此时,四川布政使林隽却以“民情安贴”奏报。
嘉庆帝对林隽的粉饰之辞严厉指斥,再次告诫各省大吏:“朕所望者,惟在汝等此数字切实奏报耳。若仍不实告,惟务粉饰取悦,则闾阎疾苦从何而知?”警告他们“嗣后不许说假话,以实告,慎志勿忘”。
嘉庆帝不许地方官员于常规报告中说假话,对官员们讳灾不报的行为尤其深恶痛绝,对于这样的官员,就不是警告,而是严厉惩治。嘉庆五年(1800)一月,云南威远一带遭遇严重水灾,烧盐的井灶、盐仓以及民房、衙署,多被冲坍。
云南巡抚江兰不仅对灾情隐匿不报,更为恶劣的是,在嘉庆帝派人已经对灾情查证确实后,江兰仍坚称受灾地区收成十分丰稔。嘉庆帝认定江兰存心讳灾不报,纯属“玩视民瘼”,立即将其革职。不久,嘉庆帝颁发谕旨,严诫督抚讳灾。他说,如果各省督抚“匿不上闻,则小民饥困无依,或致别滋事端”。
但是,江兰的前车之鉴对大批说惯了假话的官员,并没有起到多少警示作用。嘉庆七年(1802),山东发生了严重蝗灾。嘉庆帝颁发数旨,饬令地方详查灾情。山东巡抚和宁竟在奏报中声称:“济宁等州县间有飞蝗,并不食稼。”
嘉庆帝斥和宁讳灾不报,将其革职。两年之后,同样的情况又发生于直隶。直隶总督颜检在奏报直隶当年收成和蝗灾情况时,谎话连篇,在麦子尚未收割时就先说大话,称直隶小麦可获“十分”收成。嘉庆帝对预报产生疑问:“十分乃系上稔,岂可多得?”颜检继而又隐瞒直隶蝗灾灾情,以及由蝗灾造成的损失情况。
当嘉庆帝在宫禁中发现了飞蝗,令颜检查明直隶境内蝗灾情况时,颜检于复奏中却说直隶蝗虫现已捕扑尽净,谎称飞蝗不伤庄稼,惟食青草。嘉庆帝当时已经掌握了蝗灾造成损失的情况,仅在广渠门外,田禾被蝗虫吃掉的已有十分之四,其余各州县均有蝗蝻,谷粟被伤甚为严重。
嘉庆帝在宫中批阅奏章时,飞蝗竟然落在御案上,太监一下子就捕捉到十余只。宫禁既有蝗虫飞入,郊原田野更不知几何。颜检被以欺罔、粉饰之罪交部议处,嘉庆帝借此告诫各省督抚:“粉饰之习一开,则督抚等惟事敷陈吉语,而属员意存迎合,日久相蒙,必至一切国计民生之事,概不以实上陈。”
在嘉庆帝看来,封疆大吏若事事务求粉饰,以欺罔皇帝为能事,哪里还谈得上对地方政务的治理。
嘉庆帝想听到来自地方的真实汇报,也想看到地方的真实情况。他在巡幸五台山时规定:不准预备途间一应假山、假亭等点缀,庙前不准设戏台演戏。嘉庆帝对于过去地方官在皇帝巡幸沿途空缺之处,用席片搭盖假山,以颜色涂抹遮蔽脏乱之处,对沿途民间村庄庐舍曲加粉饰等做法十分厌恶。
他曾说,跸路所经民间村庄庐舍,完整者可以观其丰盈景象,其颓垣陋室亦可借以知民生疾苦,正是了解地方、察看民情的有效途径,符合“省方观民”的要义。
嘉庆帝亲政后,花大气力来转变官场疲玩矫饰之风,使一批实心任事的官员在嘉庆初政的兴利除弊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局也有一定改观。
但从整体上来说,官场风气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嘉庆十八年(1813),两广总督蒋攸铦在奏报地方吏治情况时说:“臣观近日道、府、州、县,贪酷者少而委靡者多。夫阘茸之酿患,与贪酷等。”可见,清朝惩治贪酷者难,转变官场的风气更难。
参考资料:
嘉庆通宝的钱背满文左"宝",右为满文铸造钱局名,如泉、源、苏、河、广等。
钱面文字“嘉庆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满文左”宝”,右记局名19字。
少数钱背星月纹以及记地或吉祥汉字(如:桂、福、寿、康、宁),吉语背文如:“天子万年”、“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日日生财”、“嘉庆万岁”、“唯和唯一”、“如卖三倍”、“四方来贺”、“五世同堂”等多达20种,为历代古泉所仅见。
清代钱币特点:一皇帝只用一种年号钱,虽铸量大而形制较简单;除个别例外,所有年号钱均称通宝,钱文:皆为工整楷书,读法均对读,除个别例外。
扩展资料:
背景资料
古代的花钱,有一少部分来源于宫廷,这部分花钱被人们称之为宫钱。宫钱的使用源于唐代,到了清代,宫钱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当时宫钱是用官炉铸造,主要用于皇宫的节日庆典装饰,每年腊月负责铸造宫钱的部门都要把一批精铸的宫钱送入皇宫,作为宫灯的钱坠。
在2013年见到的清代宫钱,一般正面是年号,背面是天下太平、八卦图、或者吉语等等。在这些宫钱中,正面是年号,背面是八卦图的上梁钱是最为典型的一种。宫钱与民间花钱的最大区别在于,宫钱使用的铜质是精黄铜,而且制作也非常精致。
—嘉庆通宝
1、指代人物不同
嘉庆是爱新觉罗·_琰的年号。
嘉靖是明世宗朱厚_的年号。
2、指代时间不同
嘉庆年号的使用时间为公元1796年至1820年。
嘉靖年号的使用时间为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3、社会局势不同
嘉庆年间,清朝步入晚期,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嘉庆帝在内乱频仍、外患渐逼中,倾力企图维护清王朝的稳定巩固,然而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使清王朝的败落于嘉庆末年已完全表面化,并从此日渐走向衰亡。
嘉靖年间,放任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南倭北虏始终是明王朝的莫大祸患。 在用人上,明世宗“忽智忽愚”、“忽功忽罪”,功臣、直臣多遭杀害、贬黜。
-嘉庆
-嘉靖
嘉庆皇帝是怎么死的?
本文2023-10-23 20:11:0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