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丨金风渐至天渐冷,燥气当令话养生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2收藏

中医说丨金风渐至天渐冷,燥气当令话养生,第1张

金风渐至,夏尽秋来。

秋季来临,燥气当令,

肺金与秋气相应,

大家可顺应节气的变化,

进行当令的 养生 和保健,

金秋养肺最为适宜。

除此以外,人与自然界一样都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性和规律。秋天的敛收得当,冬天就能更好地闭藏。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认为:利用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季节的自然特性进行有效调理,秋冬时令,保养肺肾,敛藏营养精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能够极大地改善体质和抗病能力,缓解原有疾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秋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果实饱满、已经成熟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气清肃,其风紧急,草木凋零,大地明净。人应当早睡早起,跟群鸡同时作息。使情志安定平静,用以缓冲深秋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气,以使人体能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不要让情志向外越泄,用以使肺气保持清肃。这乃是顺应秋气、养护人体收敛机能的法则。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肺气,到了冬天还会由生完谷不化的飧泄。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收敛机能在秋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冬天的闭藏之力少而不足的缘故。

秋冬天易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抗病防病更加重要。秋季气清风寒,万物变色,早晚凉风时至,阳气渐收,阴气生长,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人体经过漫长的炎夏酷暑,机体各组织器官处于津液耗损的状态,易虚火上炎出现“秋燥”,“肺为娇脏,喜润恶燥”,鼻乃肺之窍,同时肺主皮毛,与皮肤粘膜关系密切,所以口鼻干燥在立秋之后尤为常见,呼吸道失去润滑,抵抗力下降,如果再受风着凉,极易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若感染了新冠病毒,则容易发病,或发为重症肺炎,危及生命。

邹燕勤教授认为,在秋季对饮食起居、精神情志、运动等方面进行调摄,可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为秋冬闭藏做好准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些日常的保健方法:

金风送爽,气候干燥,容易伤及肺阴,使人体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下降,易患口鼻干痒、咳嗽胸痛等呼吸道疾病,应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也会下降,除了适当多饮水外,饮食上可以酌用药食同源之品,特别要注意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可以多吃点白萝卜、百合、西红柿、山药,扁豆,藕、芡实(新鲜的鸡头米最好)、茭白、南瓜、豆腐、莲子肉、竹笋、糯米、粳米、乳品、核桃、蜂蜜、芝麻、葡萄、猕猴桃、苹果、梨子等清补、平补之物,以润秋燥。还可以制作铁皮石斛百合粥,原料有:铁皮石斛20克,百合50克,大米100克;制作方法:将鲜铁皮石斛三根洗净,切断,拍碎放入200毫升水,久煎去渣取100毫升(也可以一次煎2-4倍量放人冰箱备用);用石斛汁加鲜百合两个,大米100克,再加适量水煮粥即可食用; 养生 功效:养胃润肺,滋阴生津,适用于立秋后口干、干咳、热病津伤等证,是立秋后的阴虚津亏体质人群的保健佳品。

此外,要特别注意保护脾胃,提倡:“秋季 养生 ,姜和芡实少不了”。《内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秋季气温下降,脾胃阳气不足,过食阴寒性质的水果、蔬菜,就是雪上加霜,导致阳气不振而腹泻、腹痛。因此,秋季不要过食生冷和油腻,以保护胃肠,保护肺脏。可多进温食,配合辛温之品,如姜、桂等。

姜作为药食同源之品,应用广泛,夏秋吃姜对于祛寒气更起作用。姜味辛辣,性温。邹燕勤教授的父亲邹云翔教授常说:“烧菜用不好生姜的不会是一个好厨师,用药配伍不好生姜(干姜)的医生也不会成为好医生。”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共计260首方,有71首方用到生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记述了姜的气味,功效和禁忌,并附姜方79首。邹燕勤教授一般治表寒用生姜,治里寒用干姜,老姜。凡是慢性腹泻肠炎属于脾胃虚寒时,不给病人开药,就介绍病人回家用邹家祖传的秘方--老姜煮芡实粥。民间流传姜的佳话“一片生姜胜单方,一杯姜汤保 健康 ”,说明姜的药物作用十分广泛和有效。对于风寒感冒初起,可用生姜9元,捣烂,加红糖,开水冲泡,或煎煮,服后覆被取汗,连续2-3次。

鸡头米,学名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药食佳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称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芡实为水中人参,是除湿佳品,有补脾止泄,固肾涩精之功,为脾肾补固之良药,中医认为,脾健则水湿自去,肾气旺则固摄有权,久久服之,诸症自消。

每年8月中旬鸡头米上市时,苏州当地人都会买十斤放在冰箱中,每天煮一点,或者再放个鸡蛋,非常有营养,中老年人用它来健牌祛湿,年轻女性用它来美容养颜。将芡实用慢火炖煮至烂熟,注意细嚼慢咽,才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一次不食用太多,芡实可以直接煎汤,既简单又有营养,同时搭配莲子和粳米熬成粥,可降低尿蛋白,特别适合肾病患者。

秋季渐凉,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顺应节气变化,注意 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云“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倶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敛之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俗话说:“春乏、秋困、夏打盹。”入秋也应适当午睡,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并使人体紧张度降低。

在此季节,既要防寒保暖,又要尽量让机体保持凉爽状态,让身体得以锻炼,具有抗御风寒的能力。避免汗多,阴气外泄等情况,以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阴气内守的 养生 需要。若有基础疾病,抵抗力弱,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若气温骤然下降,出现雨雪,就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加减衣服,以稍做活动而不出汗为宜。总之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

秋季天高气爽,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常言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晨起后要积极健身锻炼,提高人体的防御机能,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诸多疾病的发生,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登山、游泳、慢跑、散步、短程 旅游 等。长期坚持可达到通血脉、利关节、丰肌肉、增强心肺功能,延缓各脏器组织的衰老的目的。如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等传统健身运动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具有很明显的作用,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锻炼方法。

秋季万物成熟是收获的美好时节,但秋天也是草叶枯落,花木凋零的季节。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在此时节人们心中最易引起伤感,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因此,精神调养上要顺应季节特点,使肺气清降,适应秋天容平之气,避免秋天肃杀之气。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可经常和家人谈心,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有益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秋季的 养生 涉及饮食、起居、活动、情志等

多层次、多方面的调摄,

我们面对自然界节气的变化,

要顺应天时,敛藏精气,

自觉做到扶助正气,

以祛达邪气,提高自身免疫力,

争取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是交流,讨论的平台有启发就好。

肺是清虚之处,过冷过热或少有微尘均可发作令人咳嗽!主人体全身毛发,为五脏最高之器官故而上乘天气司皮肤气窍之开启,下应地气主水气之肃降。非肺能令人咳嗽,五脏六腑皆能。五脏受病传之于肺,久咳不愈移之六腑,形成胃咳,胆咳,小肠咳,膀胱咳,三焦咳,此为久咳独治肺而不愈者之故也。当明来路去势才行!

肺肯定会受寒邪。形寒饮冷皆可伤肺,外寒始伤皮毛,皮毛乃肺之合,寒气从之合而内伤其肺。寒食入内偱肺脉而上传自肺,内外寒邪相合人必咳嗽。其状乃是咳出之痰色白清稀,形寒肢冷,恶风,怕冷,面色青白,短气而不得卧。

1肺主气:肺主呼吸之气很为明显,最主要的是肺能主人体的真气(又称元气或正气),所谓真气是人体的根本之气,因为生命的维持,虽有赖水谷精微之精华,如果没有肺气呼吸就不可能发挥维持生命的作用。

2肺主治节:是说肺能辅佐心脏主宰血液运行,有治理调节的作用。

3肺合皮毛:皮毛指肌表,它的防卫与调节温度的功能,与肺气的虚实有关。

4肺为华盖:就是最上面的脏器,罩着下面的小弟,例如心肝脾肾啥的,但是要注意一点,肺比较嫩,容易受伤。

5肺为娇脏:一定要保护好,为啥,因为容易燥热生气,所以要薷润。

6肺开窍于鼻:肺司呼吸,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

7肺与声音的关系:肺如有了病变,往往会致使声音异常,甚至语声不出,同时一个人如持久的过度高声歌吹,往往也会影响肺脏,发生疾病。

8肺气通于秋:主要是说肺与秋天的肃杀之气相应,如果秋天的气候过分干燥,会见鼻干、喉痛、咳嗽等肺经疾患。

中医的基础核心理论是经络学说和脏象学说。

不少抵制中医人士认为,中医脏象学说是臆想的。因为人体中没有“脾”“三焦”的具象器官。由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古文深奥,难以直观形象化。使现代人更难去理解中医学说。

现代人都学习过现代科学理论学说,对其熟悉和理解。我们来对“学说”概念进行梳理。

学说是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张、理论。任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都建立在学说的基础上,学说的形成是建立在基本概念基础上。例如,物理学上的牛顿力学与“力”的概念密切相关,数学的解析几何与“坐标”的概念密切相关,等等。这些基本概念内涵来自实际,但并不是具体形象,是从具体形象抽象而来的。如“力”无所不存,有谁看见过?“坐标”能表示数据的关系,坐标只是在我们的头脑思维中。同一种数据关系,你可以用不同坐标形式表示,直角坐标或矢量坐标。

中医学中基本概念,脏腑、气血、阴阳等都是抽象的概念,由此构成其理论学说,让精通中医学之士感觉“简略大美”。

中医理论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从时间上,其智慧超越了世界其它民族。中医理论学说是实践观察,医疗实验和哲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中医学说中的概念是抽象的,反映人体生理病理规律。

脏象学说

又称“藏象学说”、“脏腑学说”。中国传统医学中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即人体的内部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在体外的各种表象。

“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脏”,即指藏之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二者组合,脏象即为机体内脏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脏象学说是研究机体各个脏腑形象的学说,这里的形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由之可见,这一学说主要是通过研究机体外部的征象,来了解内脏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

脏腑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

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

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似,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区别,故称之。

一、心系统

心系统由心、小肠、脉、舌构成

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心主血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另一内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

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的舒张与收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2)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

心的生理特性

①心为阳脏而主通明:生理上心脏必须保持强大的阳气,才能温运血脉,振奋精神,温煦周身。

②心气下降

心火在心阴的牵制下合化为心气下行以温肾,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二、肺系统

肺系统由肺、大肠、皮、鼻构成。

肺的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宗气的生成。

②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2)主行水:指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肺主行水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通过肺气的宣发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②通过肺气的肃降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下输至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输布水液,故说“肺主行水”。又因为肺为华盖,故称“肺为水之上源”。

(3)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肺主治节即治理调节,它概括了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即肺有辅助心脏对全身进行治理和调节的作用。

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治理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和调节津液代谢。

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2)肺为娇脏,不耐寒热

(3)肺主宣降

三、脾系统

脾系统由脾、胃、肉、口构成。

脾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①运化食物: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被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送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经脾气的作用,则分为清浊两部分。其精微部分,经脾气的激发作用由小肠吸收,再由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其他四脏,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

②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功能,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上输于肺,通过肺气宣降输布全身;

2向四周布散,“以灌四傍”,发挥其滋养濡润脏腑的作用;

3将胃、小肠、大肠中的部分水液经过三焦(六腑之一的三焦)下输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4居中枢转津液,使全身津液随脾胃之气的升降而上腾下达,肺之上源之水下降,膀胱水府之津液上升。脾气健运,津液化生充足,输布正常,脏腑形体官窍得养。

(2)脾主统血

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的功能。

生理意义——是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表现——血行脉内而不外溢。

脾的生理特性

(1)脾气上升脾气具有向上运动以维持水谷精微的上输和内脏位置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

①升清,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

②升举内脏,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

(2)脾喜燥而恶湿

脾的喜燥恶湿的特性,与其运化水饮的生理机能相关。脾气健旺,运化水饮正常,水精四布,自然无痰饮水湿的停聚。脾气升动,才能将水液布散全身,而脾气升运的条件之一就是脾体干燥而不被痰饮水湿所困。

(3)脾为孤脏

脾为孤脏。脾属土,居中央,与四方、四时无配;脾主运化,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灌四傍”而长养四脏,称为后天之本。属人体中最大最重要的脏,故称孤脏。

四、肝系统

肝系统由肝、胆、筋、目构成

肝的生理功能

(1)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

③调畅情志;

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肝气的疏泄作用失常,称为肝失疏泄。

(2)肝主藏血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①涵养肝气

②调节血量

③濡养肝及筋目

④化生和濡养魂,维持正常神志及睡眠。

⑤为经血之源:肝藏血而称为血海,冲脉起于胞中而通于肝,与女子月经来潮密切相关,也称为“血海”。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充足,冲脉血液充盛,是其月经按时来潮的重要保证。

⑥防止出血

肝的生理特性

①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

②肝主升发指肝气的向上升动和向外发散以调畅气机的生理特性。

五、肾系统

肾系统由肾、膀胱、骨、耳和二阴构成。

肾的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①肾藏精,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机能。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本原,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②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指肾精、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成熟的作用。

(2)肾主水

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水液代谢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分为清浊,其清者重新输布周身,其浊者下注膀胱,化成尿液,排出体外。

(3)肾主纳气

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肾的生理特性

①主蛰守位,主蛰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的高度概括。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都是肾主蛰藏生理特性的具体体现。

守位,是指肾中相火(肾阳)涵于肾中,潜藏不露,以发挥其温煦、推动等作用。

②肾气上升,肾阳鼓动肾阴,合化为肾气上升以济心,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人体的气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形式虽是多种多样,但在理论上可将它们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的升降出入场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仅推动和激发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而且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例如,肺的呼吸功能,呼气是出,吸气为入;宣发是升,肃降是降。脾胃主消化,脾主升清,以升为健,胃主降浊,以降为和。

人体是活的生命体,诸脏腑之间相互为用,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有机体。脏腑功能的过与不及,致使气机失去平衡导致病患。

中医学的形成时期,人类的科学水平有限,不能微观人体结构,更没有各种机器的影像诊断技术等现代医学技术。中医能做到“司外揣内”,调人体气机而医治疾病,是了不起的伟大成就。我们不能脱离事实效果有否,认为医学只有一种方式是正确的。因为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不同,从而就得出中医学错误或不科学的结论。对于人类生理及健康问题,现有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仅仅是沧海一粟,甚至仍在岐路之中。

      肺脏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就是说。肺藏象,包括皮肤,以及汗毛,鼻子,如果表现出悲伤忧愁的情绪,也属于肺藏象,包括鼻涕。

        肺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主朝百脉,主治节四个基本功能。其生理特性主要是肺为华盖,肺为娇脏与肺气宣降三个方面。

      主气司呼吸,这是肺最主要的功能,吸入氧气,供应新陈代谢,排出二氧化碳,实现吐故纳新,完成气体交换。诸气者,皆属于肺。肺气呼吸功能依赖肺气的清肃,如果邪气犯肺,就会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出现胸闷个,气喘,咳嗽,呼吸不利的症状,都是肺的主气功能不利导致的。

      还有一个关乎呼吸的脏,就是肾脏,如果分而言之,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这和他俩的位置有关,一个最高,一个最低,所以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有新病在肺,久病在肾之说。

      不光是呼吸之气,肺藏象在中医上更重要的功能是肺主一身之气。肺者,气之本也,这个气就是人身上所有的气的总称,肺能够生成和运行这股气。先是生成,肺通过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与脾胃运化而成的水谷精微之气在肺中结合,形成宗气。这就是后天之气,我们常说先天之气不能补,其实先天之气可以通过后天之气来滋养。宗气主一身之气,可以助心行血,也可以滋养先天。总之,如果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后天补起来。肺气同时调节一身之气的运行,所以我们要保持平稳的呼吸,这样气才会通畅。

      肺的呼吸机能失常,常常会表现为气虚的症状,这是因为影响到了宗气的形成,一身之气不足,在加上运行失常,在本身气不足的情况下,局部可能会出现气胀满的实证的表现,这个时候,还是因为虚导致的,是肺的功能失常引起的。

    肺主行水的功能,是指肺气通过宣发肃降来推动和调节全身津液的舒布和排泄。用一个词概括就是通调水道。水道,可以理解为全身各种管道,血管。淋巴管,消化道,输尿管等等,包括皮肤,也属于肺主行水功能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汗液的排泄上。肺通调水道的功能体现在舒布脾胃运化的津液向上输布到体表官窍和向下舒布内在脏腑,并且把浊液收集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为肺的位置最高,所以肺就像水塔一样,能够向各处舒布水液,所以肺又有水之上源之成,在病理上,病理性的水液集聚在肺,就会化为痰饮,从而引起全身水液代谢问题。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这就是痰饮的根源,痰饮会随着肺主行水的功能流转到全身各处。这个时候,要首先考虑脾和肺的问题,在五行上,脾为土,肺为金。土为金母,往往脾胃不好的人,肺气也常常不足,痰饮发病也更加容易。

      肺朝百脉的功能,脉就是血脉。是说肺能助心行血的功能,肺生成的后天之气,推动血液运行,就是气为血之帅之说,肺气不足,则血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如果心脏功能不好,也会影响到肺气,双向影响,这也是为啥心脏疾病会伴随肺病,肺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引起心衰。肺主治节的功能,其实就是肺功能的概括。

      生理特性,肺为华盖。之前讲五脏的时候,就说过,肺是水塔的顶部,是一个存水运水的部位。华盖的意思就是古时候皇帝马车的车顶,有一个保护的意义,在人体上,肺气居五脏六腑之高位,宣发卫气于全身,起到一个抵御外邪的保护作用。

      肺为娇脏,意思是肺清虚娇嫩,容易受邪,肺脏位置最高,又主皮毛,与外界相通,故外邪侵犯首先上肺。肺的娇嫩特性,也决定了在用药上,应该轻清,宣散为主,固护肺脏。

      肺气宣降是个比较重要的特性是指肺脏能够完成向上向外宣发和向下向内两个相反的运动。宣降功能的正常,肺主气行水的功能得以正常。一般来说。外邪入侵,常常导致肺的宣发功能不畅,内伤脏腑常常导致肃降功能不畅,两者互相影响,最终导致宣降功能同时病变。

      再讲一点,阴阳者,左右之道路,一气周流学说中五脏,左是肝心,右是肺肾。阴阳之气的运转,是左升右降,肺气主要是一个降敛的运动状态,主要是一个肃降浊气的功能,因为中医讲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肺者,相傅之官”即把肺比作“相傅之官”。

肺主气,司呼吸。肺又被喻为“华盖”。“华盖”,原指古代帝王的车盖,肺在胸腔内位置最高因而有“华盖”之称。由于肺的支气管到肺内分成很多支气管树,进而分成细支气管,细支气管再分支,末端为肺泡,又被形容“虚如蜂巢”。肺不仅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肺司呼吸,自然界的清气随着人们的呼吸通过肺进入体内,而体内的浊气则通过肺排出体外,保证人体内各个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

图一

肺叶白莹娇嫩,不耐寒热。肺司呼吸而外合皮毛,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因肺能协助“君主之官”的心调节气血运行,故称“相傅之官”。

图二

详解

       傅,为辅助的意思;相即宰相,就是把肺比作朝廷中的宰相,辅佐君主。即肺脏的功能是在心的旁边辅佐心脏。“治节出焉”即肺的具体功能是“治节”,“治节”就是治理调节的意思。脏腑的气血营卫,都要依靠肺来进行调节。

本段原文以古代官职作比,形象的论述了十二脏的功能及其相互协调的关系。  因此,肺辅助心脏治理全身,使气血营卫正常运行,在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原文出处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部疾病是肺脏本身的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肺部表现。呼吸系统由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组成。肺脏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部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肺部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症。每年由于吸烟、感染、遗传等原因数以百万的美国人罹患肺部疾病。

肺是一个复杂的器官,每天收缩数千次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任何一部分的肺部器官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肺部疾病。

气道

气道是人体呼吸的通道,如果气道出现问题,则会出现很多问题。

哮喘: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偶尔的痉挛引起气喘和呼吸短促。过敏、感染或污染会引发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肺部不能正常的排出气体而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病,其特点是长期的咳嗽。

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一种,肺损伤后导致气体残留在肺部,主要表现为呼气困难。

急性支气管炎:通常是由于病毒引起的突然的呼吸道感染。

囊肿性纤维化:遗传原因导致的细支气管黏液排出能力不足,黏液积累导致反复的肺部感染。

肺泡

气道分支为支气管,支气管再往下不停的分支最末端为一群群的肺泡。这些肺泡组成了大部分的肺组织。气泡出现问题可能出现以下肺部疾病:

肺炎:通常由细菌引起的肺泡感染。

肺结核:有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缓慢进展性肺炎。

肺气肿:是由于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受损造成的,吸烟是常见的原因。(肺气肿会造成气道受阻,影响呼吸道的正常功能。)

肺水肿:组织液从肺毛细血管内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的严重障碍 。

肺癌:有多种形式,可能出现在肺的任何部分。通常发生在肺泡或者接近肺泡的主要部分。肺癌发生的类型、位置和分布决定了治疗方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由于重大疾病引起的突然或严重的肺部损伤。通常需要采用人工呼吸或机械通气的方法给予呼吸支持,直到肺恢复正常的呼吸作用。

尘肺病:一种由于吸入某种物质对肺造成损害的疾病。例如:由于吸入煤尘引起的黑肺病,吸入石棉尘引起的石棉肺病。

中医说丨金风渐至天渐冷,燥气当令话养生

金风渐至,夏尽秋来。 秋季来临,燥气当令, 肺金与秋气相应, 大家可顺应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