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有哪些?
1、《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相传为黄帝所作。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有关天文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2、《伤寒杂病论》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
3、《神农本草经》 (相传为神农氏所作)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本草纲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5、《千金方》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
参考资料: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千金方
医学技术类专业包括: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个特设专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医学技术专业简介
医学技术一级学科所包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是与相关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工程技术应用诊断治疗技术和专业发展密切结合,在相关专业培养中注重技术应用、技能培养和医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发展。
医学技术主要是培养紧密配合临床医生医疗服务工作中掌握特殊医疗技术与医疗技能的高级技师和治疗师。其中包括医学影像技师、呼吸治疗师、康复治疗师、听力师、视光师、营养治疗师等。形成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人才培训规范要求的医学技术教育体系,以培养适应我国国家建设实际需要,具有从事医学技术工作必须的人文科学、理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医学技术人才。
医学技术专业学校分布医学检验:现有复旦大学等80余所本科院校开设。
医学影像:现有北京大学等80余所本科院校开设。
呼吸治疗:现有四川大学一所本科院校开设。
康复治疗:现有首都医大等30余所本科院校开设。
眼视光学:现有中山大学等10余所本科院校开设。
临床营养:现有上海交大等10余所本科院校开设。
听力学:现有浙江中医大等院校开设。
医技系包括: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智能医学工程、生物医药数据科学、智能影像工程等专业。
医技类专业在医学中的应用:
医技专业主要是为配合临床医生医疗服务工作的一种特殊类医疗技术、技能的技术人员。比如骨科医生诊断是否骨折需要医学影像人员通过X光照片来判断,身体器官等症状要通过医学影像技术来判断,CT、B超、X光、核磁共振、多普勒彩超等都是医学影像技术范畴。
血液检验则要通过医学检验技术来判断;新药批量生产前在动物身上进行临床实验的医学实验技术,疫苗的研发生产等为医学实验技术等等。
这些医学技术类专业大家都可以在医院里看到甚至亲身体验到,是临床医生看病必不可少的环节,甚至有人说,现在的医生看病都是通过医学技术专业来看,主要就是指的这个。
4大最常见的医技类专业:
1、医学检验技术:
一共有27所高校的医学检验技术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如重庆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成都医学院、中南大学、厦门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郑州大学等。
2、医学影像技术:
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郑州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等高校该专业实力比较好。
3、眼视光学:
我国的近视率,特别是青少年近视率高发,眼视光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非常重要。南京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高校在该专业领域比较具有优势。
4、康复治疗学:
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上,四川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高校值得推荐。
医学技术类专业有哪些的回答如下: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壮医学、哈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法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护理学。
医学技术类就业方向
医学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学科,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实验室技术,借助高科技精密医疗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对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提供判断依据的一门学科。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也也在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近几年医学检验专业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因此目前医学技术人员的需求较大,相对其他医学专业比较容易就业,工作也相对稳定。
此外,疾病控制中心、血站、计划生育指导站以及相继成立的各种形式的专科医院、私立医院对医学技术人才也有较大的需求,这就使得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总之,医学技术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随着医院的发展,医院对医学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还是比较大的。
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医院、血站、防疫、检验等部门进行医学检验、卫生检验等。例如:血液中血糖、血红蛋白等各种物质含量的检验,亲子间DNA的检验,食品中细菌含量的检验,动植物疫病的检验、检疫等
古代医学、近代医学、现代医学的划分界限为医学模式转变。
古代医学经历了原始医学、古代经验医学、近代实验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过程;近代的医学西方近代医学为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兴起的医学,包括16世纪、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的欧洲医学;近代医学经历了16~17世纪的奠基,18世纪的系统分类,19世纪的大发展,到20世纪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发展为现代医学。
20世纪的医学,由于自然科学的进步,牢固地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在技术上有空前的进步;后来人们看到仅从生物学角度来考虑健康和疾病,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1977年美国医学家GL恩格尔 (1913~ )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即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方面综合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以弥补过去单纯从生物学角度考察的缺陷,这对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有重大意义。
总之,20世纪以来,医学获得极大发展。在研究层次上,向微观和宏观发展,分子医学和系统医学并进。学科体系上,学科分立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并进。医学研究的国际化倾向日益明显;科学成果的取得,不再只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扩展资料
20世纪医学的特点是一方面向微观发展,如分子生物学;一方面又向宏观发展。在向宏观发展方面,又可分为两种:一是人们认识到人本身是一个整体;二是把人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体来研究。
20世纪以来,基础医学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基本理论的发展,它有力地推进了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在20世纪才开始出现。20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各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这形成现代医学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有哪些?
本文2023-10-23 20:26: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