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 家中有几本清代古籍 我放在塑料袋里保存 可以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9收藏

古籍保护。 家中有几本清代古籍 我放在塑料袋里保存 可以吗,第1张

把古籍放在塑料袋里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不建议放入花椒。

古籍纸张老化毁损的原因主要是由内外两个因素起作用。

内在因素由古籍生成的时候就决定了,取决于纸张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以及墨迹材料的耐久性和固着性。传统工艺生产的宣纸可以长期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就出土过的唐代经页已有上千年历史,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故有纸寿千年的说法。

而外在的因素主要是纸张曝露在常规大气中受到氧气、空气污染物、湿度变化、霉菌、灰尘、紫外线和虫、鼠的危害。

组成纸张的有机材料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会在空气中氧化。同时现在空气污染严重,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含量较高,这些气体遇到纸张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酸对纸张具有很强烈的毁坏作用,有专业文献提及,曝露在3级污染空气中的书籍只要10天,纸张耐折度就会发生严重的下降。

国外的最新研究资料指出,古籍库房中的VOCs对书籍也有负面影响。花椒作为一种带有挥发性油脂有机物,不排除会释放出VOCs。

收藏或保存古籍的目的主要是其具有很好的历史文化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要实现上述价值的前提是文献的保存要好,用收藏界的行话来说就是品相要好。

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找到档案馆或图书馆,由他们文保部门工作人员负责进行真空包装处理。采用真空包装技术来保存纸质档案资料,可以在包装内部形成低氧环境,大多数微生物因缺氧不能生存,化学物理变化也得到延缓;同时隔绝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防止纸张和字迹曝露在常规大气中受到氧气、空气污染物、湿度变化、霉菌、灰尘、紫外线和虫、鼠的危害,延长纸质档案资料的保存寿命。



古版新增象吉备要通书有收藏价值。在珍藏古籍的圈子里,藏家都晓得古籍内容含金量十分重要。俗话说:“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宋元时代是雕版印刷的高峰,雕琢精巧、字体庄重、纸墨讲究、订正质量高。从明中叶起,宋元版本就成为藏家追赶的热门,但近年来,宋元时代的佳构刻本十分少见。明代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全盛时代,其印刷技术较前代愈加成熟,图版刻印更为优良。阿锋说,很多珍藏家看到明刻本就不假考虑地出价,关于品相,则不如从前那样考究,“太抉剔的话,基本不克不及够淘到‘宝’“。

为何日本能收藏这些中国古代名画?其中离不开这位日本学者9次到中国考察之功

为什么日本藏有大量中国古代名画,

或许你会想到,

可能跟列强掠夺、

古董商收购有关,

但,这只是一部分原因。。。

东京国立博物馆

实际上,最早流入日本的中国画,

并非都是经典名作,

在20世纪之前日本藏的

中国画还相当空缺。

如果没有日本学者的研究和指导,

也不会让日本人重新认识中国画,

并再度掀起收藏热潮。

其中内藤湖南的贡献最为突出。

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画展厅

那么日本最早都爱收藏哪类中国画?

内藤湖南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日本人喜欢中国画那是相当久远,

早在宋元时,

他们就专挑那些有禅宗味道的

南宋绘画收藏,

比如曾在中国不入流的牧溪作品,

就被评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

牧溪《松猿图》

还有马远和夏圭两位画家,

都曾一度影响日本水墨画的发展。

这些作品多数被日僧和幕府等权利者收藏,

大多悬挂于富有禅宗味道的茶室之中。

夏圭作品

终于有一天日本人突然发现,

他们所喜爱的这类绘画

只是中国宋元绘画小支流,

日本收藏的中国画还相当匮乏,

在这一点上,

内藤湖南早已心知肚明。

内藤湖南

内藤湖南最初只是中国汉学的研究学者,

他在考察日本奈良时,

感受到中国唐朝文化对其的影响,

由此开启了他对中国美术的兴趣。

后来他的家中一场大火,

将他精心收藏十几年的

中国文化书籍化为乌有,

于是他才决心到中国考察重新收集。

日本奈良药师寺的唐代风格建筑

进入二十世纪,中国正面临战乱,

一些前朝皇族和各官员们为了

谋取权利和解决经济困顿,

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库藏书画,

潜心研究中国绘画的内藤湖南,

在中国考察期间,

认识了不少中国大藏家。

1 内藤湖南造访端方府邸

端方是清末的重要大臣,

其家族都曾为满清皇帝效过力,

而他在为官之时能关注书画收藏,

主要是因为多年前,

盛昱等藏家说他不懂书画,

没资格与他们探讨的一句玩笑话。

于是他才励志三年后要成为书画藏家。

端方

他在书画方面的收藏大多来自

收购、友人赠送和交换所得,

能够在地摊中识得真品,

才是藏家真正的能耐,

端方在鉴定这方面很有实力,

他曾在长沙的古董店中以极低的

价格买了郭溪的《溪山秋霁图》。

郭溪《溪山秋霁图》 局部,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晚清的私家收藏兴盛,

加之端方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所以不长时间,

他就收藏了大量书画名作。

端方旧照

1910年,内藤湖南等人造访了端方府邸,

见到了郭溪《溪山秋霁图》为首的

许多令人惊讶的杰作,

这些都是在日本不曾见过的作品,

这个时候他才对中国绘画眼界大开。

董源 《寒林重汀图》端方收藏  现藏于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

回到日本后,

内藤把这次见闻告诉了大阪朝日新闻

的社长,他也开始转而关注中国美术。

日本东亚美术期刊《国华》杂志,

随后拜访了端方、完颜景贤和罗振玉,

鉴赏他们收藏的古画。

这些媒体的报道也让

很多日本人再度重视起中国绘画。

2 内藤湖南与罗振玉的交往

之前小编撰文介绍过罗振玉,

他靠开古董店起家,

后来成为甲骨文等方面的研究学者,

所藏古籍文献及名家书画颇多。

罗振玉

内藤与罗振玉的交往,

起初也是因为互为学者的关系,

他曾借阅过罗振玉的宋代古籍,

并帮其转让给日本藏家。

内藤湖南(右一)与罗振玉(右三)等,他们都曾是住友家族的顾问

1911年后,罗振玉前往日本,

也是在内藤湖南的帮助下实现的,

在日本,罗与内藤的住所比邻,

除了学术交流,

罗的中国绘画收藏被内藤深深吸引,

并常给他介绍日本知名大买主。

内藤湖南与友人信札

3 内藤与完颜景贤的交往

完颜景贤是民国初期北京

最有名的书画碑帖藏家,

他与端方等人常有往来,

曾有端方收藏的书画约40多幅,

多数是他们二人交换所得。

李成《读碑窠石图》 曾被完颜景贤收藏

关于他的收藏数量虽尚未明确,

但大多藏家都给予高度评价,

张伯驹称他是清末民初首屈一指的藏家,

王季迁认为凡是完颜景贤

藏印的书画都是宝贵的。

在端方、盛昱的作品售卖时,

完颜曾继承他们不少旧藏。

苏轼《寒食帖》 完颜景贤曾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910年,内藤拜访端方府邸时,

也顺道拜访了完颜景贤。

而他看到完颜的大量书画,

还是在1917年,

为捐助天津水灾而举办

的京师书画展览会上,

完颜景贤拿出了珍品参展,

当时内藤就认为完颜的藏品

是参展诸家中最好的。

完颜景贤 著 三虞堂书画目二卷

4 内藤湖南成为藏家的顾问

内藤湖南九次赴中国考察,

给他带来了不少收获,

除了对中国经典古代绘画的再认识,

他还写了一部《中国绘画史》,

其中收录了不少未

流入日本的中国绘画作品。

万载馆藏古籍

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万载县图书馆,是收藏古籍较多较好的县级馆。馆内共保存有历代古籍6000余册,其中经图书专家鉴定有善本769册,尤为珍贵。

这些古籍绝大部分入藏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由图书工作人员不辞辛劳从县内各废品收购站的废纸堆里翻拣发现收购而得,少数古籍来源于捐赠。经过图书古籍管理人员的整理、修补、装订、分类编目,科学保护几十年,期间历尽艰辛躲过“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焚烧古书的劫难,留存至今。成为万载县馆藏书的重要部分。

这些古籍中,时代较早,书品较好的为数不少。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

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陈仁锡评阅木刻本,汇贤斋藏板。该书78册,20函。毛边纸,纸色微黄,绫绸包角线装,长26厘米,宽17厘米。板框纵21厘米、横15厘米。宋体,墨色较浓。白口,四周单边,板心有书名、页码、黑色单鱼尾。版本“雠校完密,缮刻精好”。

《宋元通鉴》一百五十七卷

明薛应旗撰,陈仁锡评阅。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刻本。该书18册,4函。毛边纸,纸色微黄,绫绸包角线装,长26厘米,宽17厘米。板框纵21厘米、横15厘米。宋体,白口,四周单边,板心有书名、页码、黑色单鱼尾。

《韵府群玉》二十卷

宋末阴时夫撰,阴中夫注。明王元贞校正。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王元贞校正重刻本。文光堂藏板。该书12册,毛太纸,色黄。线装,长255厘米,宽16厘米。板框纵21厘米、横144厘米。宋体,墨浓而清晰。此书版本好,有评论“音译既明,剞刻尤精”。

还有明崇祯五年刻本《大学衍义》;明崇祯十年刻本《二十一史论赞》;明崇祯四年版《周易注疏》、《尚书注疏》、《毛诗注疏》等明版清印书籍和清版书籍。

本县古代地方名人书籍使馆藏古籍富于地方特色。清乾隆进士辛从益的《公孙龙子注》和《寄思斋藏稿》,道光年刻本。清嘉庆进士辛绍业的《冬官旁求》,嘉庆年刻本。清乾隆进士李荣陛的《地脉考》清稿本;嘉庆版《厚冈文集》、《厚冈诗集》等等。

这些馆藏古籍,对保存文化遗产,提供研究文献史料发挥着重要作用。

甲午中日战争的落败,使得大清帝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庞大古老的古老帝国成为了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各大西方列强加快了瓜分瓦解中国的步伐。义和团运动的爆发,给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八国联军表面上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实际上是为了进一步掠夺中国。

为什么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企图侵略我国?除了清朝晚期我国的综合国力孱弱以外,更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未曾断绝的古老国家,光是紫禁城内,就有数之不尽的珍贵文物财产。1900年8月14日,北京沦陷,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皇出逃,这一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遭到列强军队的毒手。世界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这场浩劫之中,成为一片废墟。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中国珍贵文物遗失海外

这场浩劫,不仅给中国的政治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化方面更是伤痕累累。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国家的文物数量不说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也绝对排得上前列。然而我们都知道,各国列强进入北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就是源源不断地搬走那些宫城内的文物。小件的直接搬走,拿不动的就放火破坏。时至今日,我们想要重新收回这些文物,竟然只能够通过竞价购买的方式。

《永乐大典》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在历史上这部书只有两套,其中正本已经神秘失踪,不知道是否存在于永陵当中,但大典的副本一直被保管在京城中,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之后,这一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结晶的古书,惨遭列强的洗劫,全书共有22877卷,大约37亿字,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古代巨著。但经过了战乱和火灾之后,竟只剩下800多卷,分散在世界各地,由此可见西方列强的侵略,给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了多么深重的灾难。

步入20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着重对中华传统文物进行保护,比如说翁氏一族。翁同龢,晚清时期著名政治家,他除了在政治上有很大作为之外,在文物收藏及保护上同样颇有影响。面对大量文物流失海外,翁同龢花费重金,将这些珍贵的文物从各地购回并收藏于家中。然而翁同一生没有子嗣,为了能够让这些文物在翁家传承下去,他在离世后将这些文物传给了哥哥翁同爵的儿子,又辗转到翁同书一脉,最终到了翁万戈的手里。

个人之力保护传承中华文物

翁万戈,他是清朝重臣之后,家藏183件国宝无偿捐美国,我国想花钱买却遭拒。翁万戈是翁同龢的五世孙,也是著名的华人社会活动家。翁万戈出生于1918年的上海,在他年满两岁的时候,这笔庞大的文物遗产就传承到了他的手中。但这个年纪的翁万戈,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文物的珍贵价值。他的童年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求学读书,直到他20岁也就是1938年,翁万戈前往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家族那些文物的真正价值。

翁同龢收藏的这些文物,既有书法字画,也有文房四宝,更有非常著名的南宋宫廷画卷《长江万里图》,这些珍贵的文物被藏于家中,很显然是不安全的。这是因为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战火动乱不断,一枚炮弹,甚至一场火灾,就有可能将这些珍贵的文物毁于一旦,为了保护家族文物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为了能够延续文物的价值。翁万戈在美国留学时决定,将这些文物飘洋过海运到美国,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它们被更好地保存起来。

在上个世纪的1948年,翁同龢留下的这些珍贵文物,乘上了前往美国的货轮。足足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这些文物才终于到了美国,被运到了翁万戈的家中。虽然远渡重洋,但幸运的是这些文物并没有受到什么创伤,被完好的运输了过来。自此,这些珍贵的文物离开了中国,进去了美国的土地。

在此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虽然新中国已经成立,但翁万戈并没有选择回到自己的祖国,而是留在了异乡的土地,向美国介绍并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几十年里,除了在各地发表演讲之外,翁万戈先生还亲自参与并制作了十多部纪录片和教育片,专门负责介绍中华文化,为我国的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那些远渡重洋的文物,也被他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翁万戈先生在新罕布什尔州郊区的住所,一直吸引着很多中华文化爱好者前去拜访,去参观并欣赏那些珍贵的文物。

国家珍宝被无偿捐献

在公元2000年,翁万戈先生做出了一个举动,将家族收藏的80多种,542册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籍善本,通过45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上海图书馆。虽说这是一笔买卖行为,但实际上这是很合理的。毕竟翁同龢在搜集并收藏这些文物的时候,花费了很大一笔财产,翁万戈作为文物的继承者,完全有理由将它们通过出售的方式给予国家。而且这个价格绝对称不上很高,完全是半卖半送的形式捐赠给我国,算是为国家收藏传承文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但在18年之后,一件事情的出现将翁万戈推上了风口浪尖。他是清朝重臣之后,家藏183件国宝无偿捐美国。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向全世界宣布,接受了来自翁万戈先生的无偿捐赠,其中包括了前文提到的非常珍重的《长江万里图》。这100多件中国文物,横跨中国近14个世纪,历经了五个朝代,除了文学价值以外,还具备了深厚的历史价值。此次捐赠,让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倍感兴奋。

翁万戈的这一举动,美国人在感到开心的同时,国人却是疑惑与不满。这都是中国的文物,为什么非要捐献给国外呢?而且我国想花钱买却遭拒,翁万戈先生婉拒了我们的要求,表示自己不会随意将这些文物出售,结果却无偿捐赠给了美国,这难免不会让人产生一些其他想法。有人或许认为,这些文物回到祖国,或许会因为保存方式的不当让它们受损。但实际上,中国的文物保护能力早已不可与同日而语,故宫当中有那么多珍贵的文物,我们仍然保存的很好,因此这种说法是完全说不通的,至于翁万戈本人的想法是什么,或许只有他本人知道。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已经木已成舟,我们只能接受这一事实。虽然感到惋惜,但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想,如果不是翁万戈先生在上个世纪将这些文物运到国外,或许因为战乱,这些文物可能已经毁于炮火。现在它们虽然不在中国的博物馆中,但毕竟仍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也算是给我们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只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能够足够强大,将这些遗落在海外的国宝能够带回祖国,让它们在中国的土地上长存。

古籍保护。 家中有几本清代古籍 我放在塑料袋里保存 可以吗

把古籍放在塑料袋里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不建议放入花椒。古籍纸张老化毁损的原因主要是由内外两个因素起作用。内在因素由古籍生成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