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中医美容方药发展史
摘要 中医美容源远流长,其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远古至先秦时期,秦汉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宋金元明清时期,在长期的发展沿革中,中医美容已经形成的自身独特的历史理论体系。
关键词 中医美容 方剂 历史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同样,也是美容研究的渊源考察文物。可以看到我们先人在二千年前就已经能研制简单美容制剂。浩翰的古籍里,有关美容的论述丰富深刻,其实用方笺也屡见不鲜。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医著中,就有增白悦颜、祛斑莹面、毛发美饰、酒渣粉刺、灭斑除疣、除臭散香6大类1233首美容方剂,269味中草药。当然,这些多数是为当时朝廷贵族服务的。本文对古籍中的美容方药归纳如下。
1 远古至先秦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起源时期。甲骨文已记有“疥”、“秓”、“癣”、“疣”等损美性疾病[1]。殷纣王时期,已研制有“涂脂擦粉”,使用的化妆品——“燕脂”,能收到“桃花妆”的美容效果[2]。战国时的《山海经》146种药物中,有12种与美容有关[1]。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形成于战国至秦时期的医药方剂书《五十二病方》的内容十分丰富,预防和治疗瘢痕的方剂6个[3]。《养生方》中有3个长寿方,还有“令人面泽”和“去毛”、“黑发”的专方。
2 秦汉三国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萌芽时期。《黄帝内经》虽为中医理论巨著,也为中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有一些治疗美容的方法[4]。如《灵枢·经筋》记载了马膏疗法,用马项下脂肪反复涂摩患处,即将药物和按摩结合起来的一种美容治疗方法。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00种关于“悦泽”、“美色”、“轻身”、使人“头不白”的美容药物(上经54种,中经27种,下经19种),并提到了美容药品的独特剂型——面脂。
另外,汉代2位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创立的当归芍药散治疗肝血瘀滞引起的肝斑,麻子仁丸治疗燥热所致的皮肤粗糙,猪肤汤润肤悦颜去皱等方法,至今仍为后人所沿用[4];《华佗神医秘传》载美容外用复方10首,《华佗神方》有美容保健、治疗的内服、外用方共56首[5]。
3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的形成时期,亦是中医美容方剂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31 两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的葛洪《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2本书,前者是一本哲学名著,后者是一本医学名著[6]。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抱朴子外篇》50卷中,而《肘后备急方》 以其所刊载的美容方剂之早、之多、之专,以及所明显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堪称中医美容第一书,其中记载的美容方有66条,应用于美容的药物有95种[7]。南北朝时齐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所载730种药物中[8],有保健美容中药70余种,而且对《本经》有所发挥,如藁本,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可作沐药面脂”,这些都被后世广为应用。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也收载了一些美容方剂,共50首左右。
32 隋唐时期
初唐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下合称《千金方》各30卷,其中较集中论述中医美容内容的章节有《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七窍病下,列方81首;《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脏,列方56首;《千金翼方》卷五·妇人一·妇人面药第五,列1论,39方;《千金翼方》卷一·药录篡要·悦人面第六十三,列药9味,其余大量内容则散在各卷之中。其弟子孟诜撰《食疗本草》,载食药260味[9],其中有许多美容食物,如“荔枝,微温……健气与颜色”,“萝卜,性冷……服之令人白净肌细”,丰富了食膳美容的`内容。唐王焘的《外台秘要方》,其中三十二卷专论美容,有面部美容方97首,美眉发方87首,澡豆方9首,口脂方3首,美手方3首,香体熏衣方10首,另有其他美容制剂方法11首[10]。凡其他各卷方药主治和用法与美容相关,并确有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作用的方药有34首。其中美发方9首,香体方4首,美手方7首,去除面斑方11首,保健方3首。凡原文中指明对头面损容性相关疾病具有美容治疗作用,如治疗白癜风方14首,香口方9首,香体除臭方43首,除疣方19首,除瘢痕方17首。依此思路,共得美容方药两类356方,294种药物。 总之,两晋至唐间,中医美容可谓承上启下全面发展,不仅初步体系形成,也为宋元时期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宋金元明清时期
此期是传统中医美容方剂学的拓展时期。此期的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大部分都涉及到了美容问题,清代宫廷美容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41 两宋时期
在遗留至今的宋代出版了几部大型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均收载有很多美容方剂。《太平圣惠方》第四十卷以美容方为主,共列方187首;第四十一卷为须发专方,共列“治法白令黑方”、“治眉发须不生诸方”等120首;此外,在其他卷中,还有治羸瘦、白癜风、针眼、目不明、牙齿黄黑、牙齿脱落、揩齿令白净、口臭、唇疮、热疮、(各种)癣、漆疮、手足皴裂等损美疾病诸方440余首,以及各种补益驻颜方240余首[3]。全书共有美容方剂980余首。《圣济总录》中,仅面体、髭发两门,就有处方100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诸虚门”及其它各门中,也散在收载了许多具有增白驻颜、乌发固齿、延年润肤作用的美容方剂[4]。此外,《使辽录》中,还记载了以中药“瓜蒌”调敷于面部的“佛妆”配方,与现代所称之“倒模”美容术是类同的。除此之外,《苏沈良方》、《洪氏集验方》、《济生方》、《类证普济本事方》、《鸡峰普济方》、《是斋百一选方》、《魏氏家藏方》等等,都载有美容方或法[3]。
42 金元时期
元初许国祯撰《御药院方》,汇集了金元以前大量宫廷美容用方,如御前洗面药、皇后洗面药等,该书还列出多种牙药,如白牙珍珠散、麝香散等,共计180余首,丰富了美容范畴。
43 明清时期
至明代,出现了医药学巨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说是对美容中药的一次大总结,其记载的美容中药近300种,功效涉及增白、护肤、祛皱、消斑、去雀斑、乌发、香体、洁齿、悦颜等方面。其方法强调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将中医美容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明初朱等编的《普济方》,美容方收载规模空前,按头面2大门分21类,列方747首,是集前代之大成者。明胡文焕校刊的《寿养丛书》,收有《香奁润色》一卷,这是专为妇女美饰而写的一本方书,辑录了大量美容方,美发、白面、玉容、驻颜、白牙、润唇、美手、香身等各种美饰用化妆品方应有尽有。明著名的外科专著《外科正宗》中,也记载了许多美容诊治方法,如治疗雀斑内服下容散,外敷玉肌散,面部黑子(痣)用“灰米膏”治疗等。 清代美容方剂主要汇萃于清宫档案之中。中国中医研究院清宫医案研究室1981年出版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就收录不少。如长发香发方、令发不落方、洗头沐浴方等都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5 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美容学萌芽于秦汉,形成于隋唐,丰富发展于宋明。中医美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美容方剂也是内容浩博的。今天,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需要有效的治疗,而且对影响人体外在美的因素也需要医学提供更多的保障,因此,深入研究、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中有关美容的瑰宝,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任 旭中国中医美容学发展源流[J]亚太传统医药,2005,(1):87-91
[2]王明辉,王风雷中医古代有关美容养颜的认识[J]中国中医药,2005,3(3):58-59
[3]高学敏,党毅中医美容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
[4]林俊华临床中医美容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7
[5]黄霏莉医学美容学的重要分支——中医美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12(1):200-205
[6]王红松《千金方》对中医美容的贡献[J]中国美容医学,2005,8(8):954-955
[7]梅全喜,吴惠妃试论《肘后备急方》在医药学上的贡献[J]中医药学刊,2005,7(23):1194-1198
[8]王雅丽略论晋唐之医学美容[J]吉林中医药,2005,25(4):1-2
[9]柴玉花古代天然食物保健源流[J]药膳食疗,2005,2:4-7
[10]杨晓航,李文彬,辛 宝《外台秘要方》美容方药学术特色经纬[J]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08-1809
古代专门记载化妆品的书是没有的,但是在很多名家的医典对美发护肤方面的方子有很多记载。
比如: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徐光启编撰《农政全书》
寇宗爽《图经衍义本草》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
胡文焕《香奁润色》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茶之三味,食之五味等。
1、《茶之三味》。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被称为“茶书中的圣经”,和香奁润色相似。
2、食之五味是一部研究古代营养学和食物疗法的专著,是和和香奁润色相似的古籍。
每周分享 个人认为 重要或有价值的中医类文章、书籍等等
本周是美容专题,美容从古至今可谓是常谈常新,经久不衰的话题,其内容可大致分为肌肤和身形两部分。古代医籍记载的美容方剂大部分只适用于颜面皮肤,形体的调整则常常属于内科和伤科范畴。
本周首先推荐台湾谭杰中先生的四篇文章:
《 关於敷脸药方的杂谈 》
《 中药美食记高矮胖瘦 》
《 中药美食记续·高矮胖瘦(八卦推药油) 》
《 中药美食记手工肥皂、薰香、敷脸药讲义 》
谭杰中又名 JT叔叔 ,被称为中医界男版 「王语嫣」 ,读过海量中医书,熟知中医各家各派观点,他写的文章常常是干货多,知识点密集,含金量超高,大力推荐!
PS:文中含有广告,堂主本人并没有用过,没有发言权,请各位斟酌选择。
本周推荐 《历代宫廷秘藏医方全书》 以及 《香奁润色》 两书
张存悌、刘迪主编的 《历代宫廷秘藏医方全书》 收集整理了历代太医院、御药房的 「配方本」 ,共精选收录了宫廷秘方1961首,因为宫中女眷众多,自然也有美容护肤方,其美容养颜分类下共录有方剂53首。这些方剂因专供皇室所用,组方和疗效皆较为可靠,可供大家参考使用。
明代胡文焕编著的 《香奁润色》 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有关女性美容保养和妇科保健的专著,其中美容方剂共收录126首,因胡氏并不业医,所收方剂皆是从历代医书典籍中选出,其中一些方剂现已无从考证其源头,故本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可供临床参考使用。
本周推荐三篇论文:
首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 高木祐子 的博士论文《 中医美容护肤方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研究 》论文用统计学方法对历代169首美容护肤方从方剂功效,剂型、作用部位、使用方法等四个方面及其用药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又对其中30首单味药方进行了用药统计分析,总结研究了这些方剂的用药特点和和组方规律。论文着重于从方剂应用的大方向上来论药,属于「框架」式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 李瑞 的硕士论文《 中医古籍润肤泽面外用美容方的组方及用药特点 》从单味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毒性药物、药物功效、方剂功效等五个方面对历代167首美容方剂进行了统计分析。相较于高木祐子的论文,本研究侧重于这些方剂的药物特性,又兼及论病。
南京中医药大学 顾严严 的硕士论文《 中医美容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治疗痤疮、黄褐斑及抗皮肤衰老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 》选取了痤疮、黄褐斑、皮肤老化三种临床常见且影响美观的疾病,对治疗这些疾病的方剂配伍规律进行了研究,相较于前两者,本论文着重于从具体疾病的角度来研究美容方剂的辨证用药特点。
最后感谢高木祐子、李瑞、顾严严三人的研究工作!
最后的最后,堂主想说一些心里话,其实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师都知道,所谓 「美容」 只是中医诊治过程的一项 「副产品」 ,往往很多病人在治疗疾病或调理身体的过程中,慢慢的会出现面色红润,皮肤润泽,头发乌黑浓密等似乎是 「美容」 的效果,其实这只是气血充盛,阴阳调和后人体出现的自然现象。平常人若是能做到合理作息,适量运动,饮食适宜,心情调畅其实就是最好的 「美容」
只说我所知偏僻的:
1生活上:
香道(香篆,香料,香席)
茶百戏
2语言学上:
训诂学
3神学上:
谶纬神学
4织绣上:
缂丝
5神秘学上:
奇门遁甲、六爻等
6妇女方面:
明末清初江南才女文化
《香奁润色》古代妇女美容保养书籍
纯手打,哦~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同样, 也是美容研究的渊源考察文物。可以看到我们先人在二千年前就已经能研制简单美容制剂。浩翰的古籍里,有关美容的论述丰富深刻, 其实用方笺也屡见不鲜。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医著中, 就有增白悦颜、祛斑莹面、毛发美饰、酒渣粉刺、灭斑除疣、除臭散香6 大类1233 首美容方剂, 269 味中草药。当然,这些多数是为当时朝廷贵族服务的。本文对古籍中的美容方药归纳如下。 传统中医美容学起源时期,甲骨文已记有“疥”、“疕”、“癣”、“疣”等损美性疾病。
殷纣王时期, 已研制有“涂脂擦粉”, 使用的化妆品———“燕脂”, 能收到“桃花妆”的美容效果。战国时的《山海经》146 种药物中, 有12 种与美容有关。
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形成于战国至秦时期的医药方剂书,《五十二病方》的内容十分丰富,预防和治疗瘢痕的方剂6 个。《养生方》中有3 个长寿方,还有“令人面泽”和“去毛”、“黑发”的专方。 传统中医美容学萌芽时期。《黄帝内经》虽为中医理论巨著, 也为中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有一些治疗美容的方法。如《灵枢·经筋》记载了马膏疗法, 用马项下脂肪反复涂摩患处, 即将药物和按摩结合起来的一种美容治疗方法。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00 种关于“悦泽”、“美色”、“轻身”、使人“头不白”的美容药物(上经54 种, 中经27 种, 下经19 种) , 并提到了美容药品的独特剂型———面脂。
另外, 汉代2 位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创立的当归芍药散治疗肝血瘀滞引起的肝斑, 麻子仁丸治疗燥热所致的皮肤粗糙, 猪肤汤润肤悦颜去皱等方法, 至今仍为后人所沿用; 《华佗神医秘传》载美容外用复方10 首, 《华佗神方》有美容保健、治疗的内服、外用方共56 首。 西晋的葛洪《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2 本书, 前者是一本哲学名著, 后者是一本医学名著。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抱朴子外篇》50 卷中, 而《肘后备急方》以其所刊载的美容方剂之早、之多、之专, 以及所明显体现出的美学思想, 堪称中医美容第一书, 其中记载的美容方有66 条, 应用于美容的药物有95 种。
南北朝时齐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所载730 种药物中, 有保健美容中药70 余种, 而且对《本经》有所发挥, 如藁本, 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可作沐药面脂”, 这些都被后世广为应用。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 也收载了一些美容方剂, 共50 首左右。 初唐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下合称《千金方》各30 卷, 其中较集中论述中医美容内容的章节有《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七窍病下, 列方81 首;《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脏, 列方56 首;《千金翼方》卷五·妇人一·妇人面药第五, 列1 论, 39 方;《千金翼方》卷一·药录篡要·悦人面第六十三, 列药9 味,其余大量内容则散在各卷之中。其弟子孟诜撰《食疗本草》, 载食药260 味, 其中有许多美容食物,如“荔枝, 微温,健气与颜色”,“萝卜,性冷……服之令人白净肌细”, 丰富了食膳美容的内容。
唐王焘的《外台秘要方》, 其中三十二卷专论美容,有面部美容方97 首, 美眉发方87 首, 澡豆方9 首,口脂方3 首, 美手方3 首, 香体熏衣方10 首, 另有其他美容制剂方法11 首。凡其他各卷方药主治和用法与美容相关, 并确有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作用的方药有34 首。其中美发方9 首, 香体方4 首,美手方7 首, 去除面斑方11 首, 保健方3 首。凡原文中指明对头面损容性相关疾病具有美容治疗作用,如治疗白癜风方14 首, 香口方9 首, 香体除臭方43首, 除疣方19 首, 除瘢痕方17 首。依此思路, 共得美容方药两类356 方, 294 种药物。总之, 两晋至唐间, 中医美容可谓承上启下全面发展, 不仅初步体系形成, 也为宋元时期的进一步提高,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中医美容方剂学的拓展时期。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大部分都涉及到了美容问题,清代宫廷美容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两宋时期 在遗留至今的宋代出版了几部大型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均收载有很多美容方剂。《太平圣惠方》第四十卷以美容方为主, 共列方187 首; 第四十一卷为须发专方,共列“治法白令黑方”、“治眉发须不生诸方”等120 首; 此外, 在其他卷中, 还有治羸瘦、白癜风、针眼、目不明、牙齿黄黑、牙齿脱落、揩齿令白净、口臭、唇疮、热疮、(各种) 癣、漆疮、手足皴裂等损美疾病诸方440 余首, 以及各种补益驻颜方240 余首。全书共有美容方剂980余首。《圣济总录》中,仅面体、髭发两门, 就有处方100 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诸虚门”及其它各门中,也散在收载了许多具有增白驻颜、乌发固齿、延年润肤作用的美容方剂。
此外,《使辽录》中,还记载了以中药“瓜蒌”调敷于面部的“佛妆”配方,与现代所称之“倒模”美容术是类同的。除此之外,《苏沈良方》、《洪氏集验方》、《济生方》、《类证普济本事方》、《鸡峰普济方》、《是斋百一选方》、《魏氏家藏方》等等,都载有美容方或法。
金元时期 元初许国祯撰《御药院方》,汇集了金元以前大量宫廷美容用方,如御前洗面药、皇后洗面药等,该书还列出多种牙药,如白牙珍珠散、麝香散等,共计180 余首, 丰富了美容范畴。
明清时期 至明代,出现了医药学巨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说是对美容中药的一次大总结, 其记载的美容中药近300 种,功效涉及增白、护肤、祛皱、消斑、去雀斑、乌发、香体、洁齿、悦颜等方面。其方法强调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将中医美容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明初朱等编的《普济方》,美容方收载规模空前,按头面2 大门分21 类, 列方747 首,是集前代之大成者。明胡文焕校刊的《寿养丛书》,收有《香奁润色》一卷, 这是专为妇女美饰而写的一本方书,辑录了大量美容方,美发、白面、玉容、驻颜、白牙、润唇、美手、香身等各种美饰用化妆品方应有尽有。明著名的外科专著《外科正宗》中,也记载了许多美容诊治方法,如治疗雀斑内服下容散,外敷玉肌散,面部黑子(痣) 用“灰米膏”治疗等。清代美容方剂主要汇萃于清宫档案之中。
中医美容学萌芽于秦汉,形成于隋唐,丰富发展于宋明。中医美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美容方剂也是内容浩博的。今天,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需要有效的治疗,而且对影响人体外在美的因素也需要医学提供更多的保障,因此,深入研究、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中有关美容的瑰宝,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21-01-19 读后小记
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这是本古书,明代胡文焕编撰,冯冠慧绘本。外包装写的是古代美妆秘笈。
好奇心使我打开了此书。
排版还是不错子。每页配有插画,一页一个秘方。
在序言里注意到了这段话“《香奁润色》是明代胡文焕专为女子美饰所写的一本方书书中收集了历代医典、生活用书中的成果堪称古代妇女之友读者在阅读后切不可盲目照搬上述内容由于原文篇幅过长,或部分内容过于荒诞怪异,因此我们对相应内容进行了精减调整”
好奇心使我阅读下去,倒是想知道如何的荒诞怪异。
全文分为如下几个部分,头发部附眉,面部,瘢痣部,唇齿部,身体部,洗练部,手足部,藏贮部。
打开第一页,还好,就是普通偏方。继续看下去
看到第三页《常用长发药》
“乱发净洗,晒干,以油煎令焦,就铛内细研如膏,搽头长发”
大意是 将头发洗干净,晾晒干。用油将头发煎焦,在平底锅内研成膏状,搽在头上可以助长头发。
emmmmm 好家伙,这也行== 我开始对序言中的荒诞怪异有了一点了解。
继续看下去。
《又验方》羊屎数量不限,将羊屎放于鲫鱼肚中,后放于瓦罐中密封好,隔火焙烧成灰。用香油调和,用来涂抹头发,几日后生长出乌黑的头发,效果非常好。
emmmm,我觉得我借了一本不正经的书。
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看到题目《天下第一洗手药》使我驻足。
这里原文就不写了,打字累。译文如下:
腊月后购买猪的胰脏脂肪,越多越好,剁成细烂泥状,将鲜花研成细腻浆汁后加入拌匀;继续剁细,搓成弹子大小的丸子,压扁后悬挂在当道通风处干燥。每次用少量,像使用肥皂一样使用。
传统制肥皂的方法是油脂在经过与碱作用后,生成皂化液和甘油,经过再提纯和加工后,就制成了肥皂。这里的鲜花花瓣汁是弱碱性的,确实是可以轻微的发生化学作用。勉强还行吧。不过这猪猪的脂肪还是算了,现在去橙色软件上买植物油脂完全可以替代。不愧是天下第一洗手药hhh。
这本书拿来随便看看可以 不能用作参考,切记切记==
鸽子粪能美容,中医典籍早有记载
女王晓说
2016-08-24
鸽子粪能美容?是的。这几年,很多中国爱美女孩热衷从日本代购夜莺粪制作的面膜品,但其实中国的古医典早有记载和实践,这不算是日本的独创。记者从8月20日于无锡举行的“中国古典时尚的繁华旖旎”——孟晖“贵妃的红汗”系列作品签售会上就获悉,1500多年前,中医药典记载和实践的鸟粪美白护肤品的方子还有很多。到了宋代,还出过专门的小册子,到元代,化妆护肤品制作的方子已经区分男女了。
鸟粪制作面膜
据说美白护肤很好?
在位于惠山古镇的先锋书店内,孟晖与无锡的读者分享了她对古代美容护肤的历史文化的研究心得,讲述了古时的时尚趣事。 她说,女人爱美一事,古今都是无差的。相比之下,古人似乎更讲究,材料、工艺、用法,甚至每朵花的时节都精妙非常,繁复却又魅力非凡。有意思的是,这几年,日本的美容业推出了一种用夜莺粪便制作的美容护肤用品,号称是日本艺伎独门的养颜“秘方”。国内的时髦女孩还进行代购。
不过,用夜莺粪制作美容护肤品的做法,其实算不上日本独创。孟晖老师揭秘称,其实中医药典里早有记载,至少在1500年里的历史上,中医系统里一直有这方面的制作方法介绍。“但是年轻人和国际上都以为是日本的,这个很遗憾。”
除了用夜莺粪可以制作很好的美肤用品,其他诸如鸽子粪等几种特别的鸟类粪便也有类似的“特效”。
孟晖老师称,古代尤其是中医对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的成熟程度,实际上至今令人很吃惊。从相传为东晋时代著名炼丹士葛洪所著《肘后方》开始,中医药典一直都有关于几种鸟的粪便特别能美白皮肤的记载,后续还出版了具体的制作方法,一直到清代末期,太医给慈禧太后配的这一种类似面膜的美肤用品,其中成分就有鸽子粪,“我一开始没太关注,觉得这是中医的东西,很难验证,直到日本这个事情出来,我发现,这是真的得到验证的。”
古代美容业
脱胎于中医和道家炼丹术
比较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古代美容业的发展根本上是脱胎于中医和道家炼丹术。
中国美术史研究出身的孟晖称,她小时候看公元7世纪的《千金方》,对其中一个内容印象非常深刻,就是这部著名的药典里,居然有一章节专门讲皮肤清洁用品和化妆品以及如何制作?如何给衣服熏香如何美容?在通读了更多的中医医典或药典后,她才明白,这是中医典籍的“通例”,最早从《肘后方》已经开始。
孟晖老师还说,中国的古代美容传统既是与中医传统,也与道家传统有关。道家早期的炼丹对中医药做出过很大贡献。因为道士同时炼丹,也搞中医,还关注护肤品,比如女性化妆的铅粉,就是炼丹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的,成为重要的白颜料,又是女性化妆品。《千金方》里讲到了最近流行的辟谷养生,讲到辟谷的情况下,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包括服散时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都有研究。
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些记载还相当地详细和有针对性,比如针对不同的皮肤性能,有的人长黑斑了,有的人长酒刺了,有的人希望更美白,所用的药的配料都不一样。
宋代起有美容护肤“小百科”
男女有区分
更有意思的是,宋代《事林广记》里面也是有专门一章,讲女性在家如何自己做化妆品,类似于生活美容护肤养颜的教材,元明清也有类似的书籍问世。
到了元代,对男女美肤等还专门分开介绍,各有一章,“比如女性用头油,要添加黑颜料,类似于染发;男性用乌须药可让鬓角白变黑。”明代还出了一本书《香奁润色》的册子,专门讲女性化妆品的制作以及美容护肤问题,作者是当时一个江南特别有名的儒医。
孟晖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懂中医,也不懂化妆品行业,自己只能把东西写出来,请懂中医和化工的人确认能否用。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如今中国对传统医典中有关美容这方面的配方研究等也在加强,比如说这几年非常流行的绿豆面膜和竹沥面膜等,“这个竹沥在江南很多,北方很少,原来古代是很常用的东西,现在又重新开发的,传统的东西有很多是相当宝贵的。
本文2023-08-05 01:25:0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