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54个市
广东有44个市。广东简称“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广州。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一共44个市,副省级市2个,地级市19个,县级市23个。
①、2个副省级市:广州市、深圳市
②、19个地级市:珠海市、汕头市、佛山市、韶关市、湛江市、肇庆市、江门市、茂名市、惠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河源市、阳江市、清远市、东莞市、中山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广州市:广州位于中国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
③、23个县级市:增城市、从化市、南雄市、乐昌市、英德市、连州市、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廉江市、雷州市、吴川市、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高要市、四会市、兴宁市、陆丰市、阳春市、普宁市、罗定市。
东莞的正确读音是:dōng guǎn
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珠江三角洲东岸中心城市。
地名由来:
东莞,因地处广州之东,盛产莞草而得名。
位置境域: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介于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之间。
东与惠州市惠阳区接壤,西与广州市番禺区、南沙区隔海交界。北与广州市黄埔区、增城区、惠州市博罗县隔江为邻,南与深圳市宝安区相连。东西长7045千米,南北宽468千米,总面积2460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东莞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全市陆地面积的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
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在200~600米,坡度约30°,其中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为东莞市最高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岗地发育,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多为易于积水的埔用区。
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多为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濒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
人口:
据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资料,东莞市常住人口1046万人,其中汉族人口95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9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包括53个少数民族成份,主要集中在壮族、苗族、瑶族等6个少数民族,总人数达813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851%。在少数民族人口中,户籍人口37万人,有47个民族成份。
还是挺多的。
像大名鼎鼎的东坑镇,其它镇还有诸如苏坑、谢坑、南坑、长坑、小坑、铁炉坑等众多带坑的村子。这多少有点让人费解,坑字的字义历来并不讨喜,可能坑字有山谷的意思,带坑的地名也大多集中在东莞的丘陵片区。
东莞水系也比较发达,所以像横沥、道_、麻涌、同沙、王屋洲这样带水偏旁的地名很多,靠水吃水,地名本来就是这样,大多是跟着地理环境来的。
东莞的莞读音为guǎn。
一、莞的释义
读音一[ wǎn ]莞尔:微笑的样子。
读音二[ guān ]俗称席子草。水葱一类的植物。
读音三[ guǎn ]用于地名,如东莞(在广东)。
二、字形演变(如图)
三、组词
读音一[ wǎn ]:莞尔、黄莞、秸莞、莞簟等
读音二[ guān ]:莞_
读音三[ guǎn ]:东莞
扩展资料
一、黄莞[huáng wǎn]
植物名。茎细而圆,高五六尺。叶小如鳞状。夏天开淡**小花。茎可织席。
二、苇莞[wěi wǎn]
苇草和蒲草。亦指这两种草编成的席子。
三、莞_[guān ruò]
莞和_是两种编席的蒲草。借指用蒲草编的草席。
四、秸莞[jiē wǎn]
谓用禾秆编成的席子。
五、东莞[ dōng guǎn ]
东莞,又称“莞城”,广东省地级市,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新一线城市之一。
道滘裹蒸粽用料讲究,选用上等咸蛋黄、湘莲、绿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配制,再用泡软洗净的上好青竹粽叶包好,绑上东莞咸草,经沸水浸泡、明火滚煮数小时制成,道滘裹蒸粽粽香扑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芳香四溢,香嫩鲜美。
道滘裹蒸粽在解放前已有名气,但由于个体经营,数量较少,发展不大。1982年,道滘冠华酒家由李绍裘主持制作的道滘裹蒸粽,味道越做越好,销路越来越大,东莞华侨大厦餐厅等都成批订货,作为美点,供应茶客。粤港澳同胞作为道滘特产带回馈送亲朋戚友,堪称美食佳品。
眉豆糕

眉豆糕是东莞汉族糕类小吃。眉豆糕的主料是糯米,但入口之后并没有普通糯米制品那种过于粘濡的感觉,而是十分适口,一咬就断,味道则因为眉豆和芝麻的加入而变得很特别。
眉豆糕的做法非常简单,是用新鲜的眉豆加上糯米粉和其它香料熬成的,上面还撒上用香油炒过的芝麻,十分可口。这道小食还被评为“广东名小吃”。在东莞,会做的眉豆糕的人家不少,现在的农贸市场上,还经常可以看到有眉豆糕卖。做得好的不多,据说其中有独门秘方。
三禾宴

三禾宴是广东东莞市的汉族传统食俗。东莞当地水乡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夏秋之交,禾花飘香,稻谷金黄,以禾花、稻谷为食物生存的禾虫、禾花鲤鱼、禾雀到了这个季节,都长得肥胖鲜嫩。人们将禾虫、禾花鲤鱼、禾雀捉来,烹饪,摆上宴席,招待客人,俗称三禾宴,其风味别具一格。其中以道滘镇的“三禾宴”最为著名。
中堂槎滘鱼丝面

中堂槎滘鱼丝面是东莞市传统的汉族名点,中堂槎滘其实是地名,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
石龙麦芽糖

石龙麦芽糖产自广东东莞石龙镇。石龙麦芽糖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东东莞糯米米质优良,加上有精巧的传统工艺,所以制出来的麦芽糖特别好。盛麦芽糖的容器也很别致,它是一个陶瓷有盖的圆盅,每盅盛一斤左右的麦芽糖。
麦芽糖柚皮

麦芽糖柚皮属于广东东莞的土特产之一。糖柚皮的生产至今还保留着传统工艺,糖柚皮入口软滑,细腻无渣,甜而不腻。据说其还有健胃消滞的功效,闻名东南亚。
麻橛

麻橛这个名词,可谓是比较少听,但是在东莞却是街知巷闻的美食。
白沙油鸭

油鸭即腊鸭,广东省经典的汉族传统名肴。以虎门白沙的最出名,中国北方称为"板鸭"。相传在明清时期,虎门白沙设立盐埠,官兵多江浙人,善养鸭,喜此地河水纯净,退伍时解甲不归乡,在溪边养鸭,并在江西南安退役者善腊鸭,此地水足粮丰为其提供条件,故糅合江浙养鸭经验与南安制作技巧,创出别具一格之"白沙油鸭"。
龙船饭

龙船饭是广东省汉族传统民俗,珠三角地区水乡龙船文化的重要一环,每年端午节期间,每每划完龙舟,都会组织在一起吃龙船饭,对于村民来说,划龙舟是对神的敬仰,龙船、龙帽龙船衫、龙船饭都被视为神圣之物,寓意一种好意头。
吃过龙船饭,一年都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除了比赛的人以外,村中上下老少都可以到祠堂领取龙船饭。在吃龙船饭的时候,村民们都是平等的,无论你的身份贫富贵贱,条件是一定要自己亲身来领取,拿了一定分量的龙船饭,回家跟大锅饭煮在一起,让全家人都沾沾好运。
塘厦碌鹅

此菜是不折不扣的东莞山乡菜。首先,“碌”这个字就是土生的东莞话,外人不明其意,听到“碌鹅”还以为是 “卤鹅”,实际“碌”是煮的意思。塘厦碌鹅是具有客家风味的东莞菜。将鹅放到调制好的汤里面煮,煮熟后,味道就全部进到了鹅肉里。而骨髓则和白切鸡差不多,肉嫩而骨髓带血,非常新鲜美味。
猪红粥

猪红粥是一道汉族药膳,属于粤菜系。可以贫血调理,补血调理,是接触电离辐射人员食谱。将米洗净,沥干水,用少许精盐腌拌,放入滚开的水中,同时放入腐竹及瑶柱,高火20分钟。将猪红切块,放在清水中浸泡过。粥快煮好时放入猪红,再煮开即成。吃时浇上酱油,撒上葱花及胡椒粉调味,另外还可以入油条(切小段)或咸蛋(切碎)一起食用。
糖不甩

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广东地区汉族传统名点,属于粤菜甜点。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是汤圆的孪生兄弟,加姜汁特别祛寒正气。
厚街腊肠

厚街腊肠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菜,属于粤菜系。因产自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而得名,发源于明清时期历史悠久。厚街腊肠可分为花肠、鸭肝肠、猪肝肠等几种。厚街腊肠用料严格,制作讲究,特点是质鲜、香醇、爽脆。
道滘肉丸粥

道滘肉丸是道滘粥的主角,道滘肉丸小巧玲珑,每粒直径为2厘米左右,可谓贵精不贵大,细小的肉丸每粒都可以随一匙粥入口。用这种名声响当当的肉丸煮出来的粥,经过彻夜煎熬,稀烂稠糊,香味纯粹,口感丰富。当和着米粥咀嚼肉丸之时,肉丸爽口弹牙,粥底清润而不夺肉香,相互彰显其真味,更是“味”不胜收。道滘肉丸粥在岭南粥品中占据鳌头之位,实在是名副其实。
龙舟饼

龙舟饼是道滘镇的特色美食之一,又名松沙酥或嫁女饼,是传统的手制饼之一,喻意为富贵团圆、幸福连年。每年的龙舟节都以龙舟饼作为犒船的主要物品,而每艘龙舟都会在游龙过程中向沿河两岸群众派发龙舟饼,人们争先恐后,为抢先夺得一块龙舟饼而欢天喜地、笑逐颜开。龙舟饼主要选取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等材料,采取人工制作和烘焙两个程序制成,入口爽脆松化,老少咸宜。
道滘裹蒸粽用料讲究,选用上等咸蛋黄、湘莲、绿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配制,再用泡软洗净的上好青竹粽叶包好,绑上东莞咸草,经沸水浸泡、明火滚煮数小时制成,道滘裹蒸粽粽香扑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芳香四溢,香嫩鲜美。
道滘裹蒸粽在解放前已有名气,但由于个体经营,数量较少,发展不大。1982年,道滘冠华酒家由李绍裘主持制作的道滘裹蒸粽,味道越做越好,销路越来越大,东莞华侨大厦餐厅等都成批订货,作为美点,供应茶客。粤港澳同胞作为道滘特产带回馈送亲朋戚友,堪称美食佳品。
眉豆糕

眉豆糕是东莞汉族糕类小吃。眉豆糕的主料是糯米,但入口之后并没有普通糯米制品那种过于粘濡的感觉,而是十分适口,一咬就断,味道则因为眉豆和芝麻的加入而变得很特别。
眉豆糕的做法非常简单,是用新鲜的眉豆加上糯米粉和其它香料熬成的,上面还撒上用香油炒过的芝麻,十分可口。这道小食还被评为“广东名小吃”。在东莞,会做的眉豆糕的人家不少,现在的农贸市场上,还经常可以看到有眉豆糕卖。做得好的不多,据说其中有独门秘方。
三禾宴

三禾宴是广东东莞市的汉族传统食俗。东莞当地水乡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夏秋之交,禾花飘香,稻谷金黄,以禾花、稻谷为食物生存的禾虫、禾花鲤鱼、禾雀到了这个季节,都长得肥胖鲜嫩。人们将禾虫、禾花鲤鱼、禾雀捉来,烹饪,摆上宴席,招待客人,俗称三禾宴,其风味别具一格。其中以道滘镇的“三禾宴”最为著名。
中堂槎滘鱼丝面

中堂槎滘鱼丝面是东莞市传统的汉族名点,中堂槎滘其实是地名,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
石龙麦芽糖

石龙麦芽糖产自广东东莞石龙镇。石龙麦芽糖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东东莞糯米米质优良,加上有精巧的传统工艺,所以制出来的麦芽糖特别好。盛麦芽糖的容器也很别致,它是一个陶瓷有盖的圆盅,每盅盛一斤左右的麦芽糖。
麦芽糖柚皮

麦芽糖柚皮属于广东东莞的土特产之一。糖柚皮的生产至今还保留着传统工艺,糖柚皮入口软滑,细腻无渣,甜而不腻。据说其还有健胃消滞的功效,闻名东南亚。
麻橛

麻橛这个名词,可谓是比较少听,但是在东莞却是街知巷闻的美食。
白沙油鸭

油鸭即腊鸭,广东省经典的汉族传统名肴。以虎门白沙的最出名,中国北方称为"板鸭"。相传在明清时期,虎门白沙设立盐埠,官兵多江浙人,善养鸭,喜此地河水纯净,退伍时解甲不归乡,在溪边养鸭,并在江西南安退役者善腊鸭,此地水足粮丰为其提供条件,故糅合江浙养鸭经验与南安制作技巧,创出别具一格之"白沙油鸭"。
龙船饭

龙船饭是广东省汉族传统民俗,珠三角地区水乡龙船文化的重要一环,每年端午节期间,每每划完龙舟,都会组织在一起吃龙船饭,对于村民来说,划龙舟是对神的敬仰,龙船、龙帽龙船衫、龙船饭都被视为神圣之物,寓意一种好意头。
吃过龙船饭,一年都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除了比赛的人以外,村中上下老少都可以到祠堂领取龙船饭。在吃龙船饭的时候,村民们都是平等的,无论你的身份贫富贵贱,条件是一定要自己亲身来领取,拿了一定分量的龙船饭,回家跟大锅饭煮在一起,让全家人都沾沾好运。
塘厦碌鹅

此菜是不折不扣的东莞山乡菜。首先,“碌”这个字就是土生的东莞话,外人不明其意,听到“碌鹅”还以为是 “卤鹅”,实际“碌”是煮的意思。塘厦碌鹅是具有客家风味的东莞菜。将鹅放到调制好的汤里面煮,煮熟后,味道就全部进到了鹅肉里。而骨髓则和白切鸡差不多,肉嫩而骨髓带血,非常新鲜美味。
猪红粥

猪红粥是一道汉族药膳,属于粤菜系。可以贫血调理,补血调理,是接触电离辐射人员食谱。将米洗净,沥干水,用少许精盐腌拌,放入滚开的水中,同时放入腐竹及瑶柱,高火20分钟。将猪红切块,放在清水中浸泡过。粥快煮好时放入猪红,再煮开即成。吃时浇上酱油,撒上葱花及胡椒粉调味,另外还可以入油条(切小段)或咸蛋(切碎)一起食用。
糖不甩

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广东地区汉族传统名点,属于粤菜甜点。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是汤圆的孪生兄弟,加姜汁特别祛寒正气。
厚街腊肠

厚街腊肠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菜,属于粤菜系。因产自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而得名,发源于明清时期历史悠久。厚街腊肠可分为花肠、鸭肝肠、猪肝肠等几种。厚街腊肠用料严格,制作讲究,特点是质鲜、香醇、爽脆。
道滘肉丸粥

道滘肉丸是道滘粥的主角,道滘肉丸小巧玲珑,每粒直径为2厘米左右,可谓贵精不贵大,细小的肉丸每粒都可以随一匙粥入口。用这种名声响当当的肉丸煮出来的粥,经过彻夜煎熬,稀烂稠糊,香味纯粹,口感丰富。当和着米粥咀嚼肉丸之时,肉丸爽口弹牙,粥底清润而不夺肉香,相互彰显其真味,更是“味”不胜收。道滘肉丸粥在岭南粥品中占据鳌头之位,实在是名副其实。
龙舟饼

龙舟饼是道滘镇的特色美食之一,又名松沙酥或嫁女饼,是传统的手制饼之一,喻意为富贵团圆、幸福连年。每年的龙舟节都以龙舟饼作为犒船的主要物品,而每艘龙舟都会在游龙过程中向沿河两岸群众派发龙舟饼,人们争先恐后,为抢先夺得一块龙舟饼而欢天喜地、笑逐颜开。龙舟饼主要选取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等材料,采取人工制作和烘焙两个程序制成,入口爽脆松化,老少咸宜。
道滘裹蒸粽用料讲究,选用上等咸蛋黄、湘莲、绿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配制,再用泡软洗净的上好青竹粽叶包好,绑上东莞咸草,经沸水浸泡、明火滚煮数小时制成,道滘裹蒸粽粽香扑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芳香四溢,香嫩鲜美。
道滘裹蒸粽在解放前已有名气,但由于个体经营,数量较少,发展不大。1982年,道滘冠华酒家由李绍裘主持制作的道滘裹蒸粽,味道越做越好,销路越来越大,东莞华侨大厦餐厅等都成批订货,作为美点,供应茶客。粤港澳同胞作为道滘特产带回馈送亲朋戚友,堪称美食佳品。
眉豆糕

眉豆糕是东莞汉族糕类小吃。眉豆糕的主料是糯米,但入口之后并没有普通糯米制品那种过于粘濡的感觉,而是十分适口,一咬就断,味道则因为眉豆和芝麻的加入而变得很特别。
眉豆糕的做法非常简单,是用新鲜的眉豆加上糯米粉和其它香料熬成的,上面还撒上用香油炒过的芝麻,十分可口。这道小食还被评为“广东名小吃”。在东莞,会做的眉豆糕的人家不少,现在的农贸市场上,还经常可以看到有眉豆糕卖。做得好的不多,据说其中有独门秘方。
三禾宴

三禾宴是广东东莞市的汉族传统食俗。东莞当地水乡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夏秋之交,禾花飘香,稻谷金黄,以禾花、稻谷为食物生存的禾虫、禾花鲤鱼、禾雀到了这个季节,都长得肥胖鲜嫩。人们将禾虫、禾花鲤鱼、禾雀捉来,烹饪,摆上宴席,招待客人,俗称三禾宴,其风味别具一格。其中以道滘镇的“三禾宴”最为著名。
中堂槎滘鱼丝面

中堂槎滘鱼丝面是东莞市传统的汉族名点,中堂槎滘其实是地名,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
石龙麦芽糖

石龙麦芽糖产自广东东莞石龙镇。石龙麦芽糖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东东莞糯米米质优良,加上有精巧的传统工艺,所以制出来的麦芽糖特别好。盛麦芽糖的容器也很别致,它是一个陶瓷有盖的圆盅,每盅盛一斤左右的麦芽糖。
麦芽糖柚皮

麦芽糖柚皮属于广东东莞的土特产之一。糖柚皮的生产至今还保留着传统工艺,糖柚皮入口软滑,细腻无渣,甜而不腻。据说其还有健胃消滞的功效,闻名东南亚。
麻橛

麻橛这个名词,可谓是比较少听,但是在东莞却是街知巷闻的美食。
白沙油鸭

油鸭即腊鸭,广东省经典的汉族传统名肴。以虎门白沙的最出名,中国北方称为"板鸭"。相传在明清时期,虎门白沙设立盐埠,官兵多江浙人,善养鸭,喜此地河水纯净,退伍时解甲不归乡,在溪边养鸭,并在江西南安退役者善腊鸭,此地水足粮丰为其提供条件,故糅合江浙养鸭经验与南安制作技巧,创出别具一格之"白沙油鸭"。
龙船饭

龙船饭是广东省汉族传统民俗,珠三角地区水乡龙船文化的重要一环,每年端午节期间,每每划完龙舟,都会组织在一起吃龙船饭,对于村民来说,划龙舟是对神的敬仰,龙船、龙帽龙船衫、龙船饭都被视为神圣之物,寓意一种好意头。
吃过龙船饭,一年都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除了比赛的人以外,村中上下老少都可以到祠堂领取龙船饭。在吃龙船饭的时候,村民们都是平等的,无论你的身份贫富贵贱,条件是一定要自己亲身来领取,拿了一定分量的龙船饭,回家跟大锅饭煮在一起,让全家人都沾沾好运。
塘厦碌鹅

此菜是不折不扣的东莞山乡菜。首先,“碌”这个字就是土生的东莞话,外人不明其意,听到“碌鹅”还以为是 “卤鹅”,实际“碌”是煮的意思。塘厦碌鹅是具有客家风味的东莞菜。将鹅放到调制好的汤里面煮,煮熟后,味道就全部进到了鹅肉里。而骨髓则和白切鸡差不多,肉嫩而骨髓带血,非常新鲜美味。
猪红粥

猪红粥是一道汉族药膳,属于粤菜系。可以贫血调理,补血调理,是接触电离辐射人员食谱。将米洗净,沥干水,用少许精盐腌拌,放入滚开的水中,同时放入腐竹及瑶柱,高火20分钟。将猪红切块,放在清水中浸泡过。粥快煮好时放入猪红,再煮开即成。吃时浇上酱油,撒上葱花及胡椒粉调味,另外还可以入油条(切小段)或咸蛋(切碎)一起食用。
糖不甩

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广东地区汉族传统名点,属于粤菜甜点。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是汤圆的孪生兄弟,加姜汁特别祛寒正气。
厚街腊肠

厚街腊肠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菜,属于粤菜系。因产自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而得名,发源于明清时期历史悠久。厚街腊肠可分为花肠、鸭肝肠、猪肝肠等几种。厚街腊肠用料严格,制作讲究,特点是质鲜、香醇、爽脆。
道滘肉丸粥

道滘肉丸是道滘粥的主角,道滘肉丸小巧玲珑,每粒直径为2厘米左右,可谓贵精不贵大,细小的肉丸每粒都可以随一匙粥入口。用这种名声响当当的肉丸煮出来的粥,经过彻夜煎熬,稀烂稠糊,香味纯粹,口感丰富。当和着米粥咀嚼肉丸之时,肉丸爽口弹牙,粥底清润而不夺肉香,相互彰显其真味,更是“味”不胜收。道滘肉丸粥在岭南粥品中占据鳌头之位,实在是名副其实。
龙舟饼

龙舟饼是道滘镇的特色美食之一,又名松沙酥或嫁女饼,是传统的手制饼之一,喻意为富贵团圆、幸福连年。每年的龙舟节都以龙舟饼作为犒船的主要物品,而每艘龙舟都会在游龙过程中向沿河两岸群众派发龙舟饼,人们争先恐后,为抢先夺得一块龙舟饼而欢天喜地、笑逐颜开。龙舟饼主要选取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等材料,采取人工制作和烘焙两个程序制成,入口爽脆松化,老少咸宜。
广东省54个市
本文2023-10-23 23:06: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