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上册 语文版 要背的课文及古文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2收藏

8年级上册 语文版 要背的课文及古文有哪些?,第1张

人教版:桃花源记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三峡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湖心亭看雪

诗四首:归田园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不排除删减课文

《张衡传》选自《后汉书》,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4《张衡传》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张衡传》课文解读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①人也。(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①南阳西鄂:南阳郡西鄂县,在今河南省南阳县。)[文章开头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名字、籍贯。]衡少①善属文②,游于三辅③,因入京师④,观太学⑤,遂通五经⑥,贯六艺⑦。(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①少:年轻,包括少年、青年时期。②属文:写文章。属,zhǔ,缀辑,撰述。③游于三辅:到三辅地区求学。游,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下文“观太学”的“观”也是“游”的意思。三辅,汉代把京兆尹、左冯翊郡、右扶风郡称三辅。这三个地区都在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一带。京兆尹,原为官名,汉朝改作行政区域名。④京师:京城,国都,东汉的都城在雒阳,即洛阳。⑤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汉代兴办太学,立五经博士,以收养天下读书人。⑥五经: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这些著作都被儒家称为经典,故称“五经”。 ⑦六艺:这里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虽才高于世,而①无骄尚②之情。(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①虽……而……:表转折关系,相当“虽然……,但是……”。文言文里,前边分句用“虽”,后边分句有时候用“而”“然”“犹”等词同它呼应。②骄尚:骄傲自大。尚,矜夸,自以为是。)[介绍张衡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自幼聪颖明慧,具有先天的禀赋。“通五经”“贯六艺”说明他成年之后学识渊博,不仅读书本而且重实际,不只钻典籍而且研技艺,不单捧册籍而且知世情,“贯”“通”二字更突出了他学习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消化理解,融会贯通。而“游于三辅”“入京师,观太学”说明他的知识来源于他后天的刻苦学习和社会实践。更可贵的是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始终谦虚为怀,这就交代了他在事业上和学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作者仅用34个字,全面概括叙述了张衡学习的各个方面:内容、方法、精神、成就。真可谓用墨精当,能收海于勺,缩龙成寸。]常从容①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他举止言行淡泊宁静,不爱和庸俗的人们往来。①从容:举动,一举一动。)永元①中,举孝廉②不行③,连辟④公府⑤不就。(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接连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①永元:东汉和帝年号。②孝廉: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由各郡国从其吏民中推选品行端正的人,经皇帝“策问”后,按等第授官。③不行:指被荐举而不去应对“策问”。④辟:bì,征召。⑤公府:即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的公署。)时天下承平①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①承平:连续太平。)衡乃拟①班固《两都》②作《二京赋》,因以讽谏③。精思傅会④,十年乃成。(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用来讽喻规劝。精心地构思写作,经过十年才完成。①拟:模拟,模仿。②《两都》:即班固《两都赋》。两都,指西汉的都城长安,东汉的都城洛阳。下文所讲“二京”,也是指长安和洛阳。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都是古代著名的作品,都以铺张华丽之笔,委婉地劝谏统治者节制*侈。③讽谏:用委婉的言辞规劝在上位者。④傅会:又作“附会”,指文章的构思、铺陈和布局。刘勰《文心雕龙·附会篇》:“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弥纶一篇,使之杂而不越者也。” 弥纶,铺陈联想。)大将军邓骘①奇其才,累②召不应。(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①邓骘:又作邓陟。和帝皇后之兄,立安帝,以大将军辅政。骘,zhì。②累:屡次,多次。)[作者在叙述了张衡的“才”之后紧接着叙述其“德”。“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说明他淡泊名利、超尘拔俗,与他醉心学术研究形成鲜明对比,因而面对统治者慕名而来的多次征召,他都一概“不行”“不就”“不应”,表现他的不慕荣利、无意仕途的高洁品德。张衡不愿出仕,不等于不关心国事,他十年磨一剑,精思附会,写成《二京赋》,目的是“因以讽谏”,矛头直指“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的政局现实,表现他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和忧心;而《二京赋》和班固《两都赋》齐名,都是流传后世的名篇,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确“才高于世”。]

第一部分(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①历算②。(张衡擅长机械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①阴阳:古代天文学家常用阴阳来说明日月运行和四时变化的过程,所以人们把自然界的变化叫阴阳。②历算:推算日月运行和季节变化的学问。)安帝①雅闻②衡善术学③,公车④特征⑤拜⑥郎中⑦,再迁⑧为太史令⑨。(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令公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经两次升迁后为太史令。①安帝:名刘祜,公元107年—125年在位。②雅闻:经常听到。雅,素常。③术学,关于术数方面的学问,包括天文、历算等。④公车:汉朝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⑤特征:特意征召。⑥拜:委任,授予官职。⑦郎中:在宫廷内充任服务、侍卫的官职。⑧再迁:两次升迁。第一次由郎中升任尚书侍郎,第二次由尚书侍郎升任太史令。再,两次。迁,升调官职。⑨太史令:官名。汉代的太史令掌记史、典籍、天文、历法等事。)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①之正②,作浑天仪③,著《灵宪》④《算罔论》⑤,言甚详明。(于是他研究、考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天仪,写了《灵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著,论述十分详尽明白。①璇机:或作“璇玑”,带玉饰的测天仪器。②正:正理,道理。③浑天仪:一种观测天象的仪器,铜制,功用类似现在天球仪,可以观测、确定各主要恒星、行星的位置和位置变化。④《灵宪》:一部历法书。⑤《算罔论》:一部算术书。)

(3)顺帝①初,再转复为太史令②。(汉顺帝初年,经两次官职调动后,张衡又被调回重当太史令。①顺帝:名刘保,公元126年—141年在位。②再转复为太史令:第一次由太史令转任公车司马令,第二次由公车司马令转任太史令。转,变换官职。)衡不慕①当世②,所居之官辄③积年不徙④。(他不趋附当时的权贵,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①慕:羡慕、趋炎附势。②当世:指权臣大官。③辄:副词,每每。④徙:升迁。)自去史职,五载复还。(从离开太史令职务,五年后又恢复原职。)[第2、3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他曾“研核阴阳”,著有《灵宪》、《算罔论》等科学著作,这是他理论上的成就,“妙尽璇机之正”,制作了“浑天仪”,这是科技发明的成果。这两段文字在介绍张衡科学研究成果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因为“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所以安帝“特征拜郎中”,任命他为“太史令”,而张衡因为担任了太史令,也便有条件专心于科学研究。但张衡原本“从容淡泊,不好交接俗人”,出仕之后,仍然“不慕当世”,只是醉心于科学研究,所以,“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作者记述张衡在仕途上的坎坷,也反衬他在科学研究上的专注,表现他淡泊名利的高洁品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伟大科学家的博大胸怀。]

(4)阳嘉元年①,复造候风地动仪②。(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①阳嘉元年:即公元132年。阳嘉,汉顺帝的年号。下文的“永和”是他的另一个年号。②候风地动仪:一种测试地震方位的仪器,原物已失传。古人认为地震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天风与地气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候风”就是观测四面八方之风、气,故称地动仪为“候风地动仪”。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两种仪器,一是测验风向的候风仪,一是测验地震的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①,合盖②隆起,形似酒尊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④。(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整个的盖子中央凸起,地动仪的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①员径八尺:圆的直径八尺。员,通“圆”。汉代一尺约合现在02368米,八尺约近二米。②合盖:整个盖子。合,全、整体。③酒尊:酒器。尊,通“樽”,高装的酒器,与今罐子相似,略高,口略大。④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句,即“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用篆文、山、龟、鸟、兽等图案装饰。据王振铎等考证,地动仪装饰的篆文是表明方位的八方卦位,指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山形装饰在器脚,东南西北四方饰有代表四方的龙、虎、朱雀、玄武。朱雀,亦称“朱鸟”,形体似凤凰。玄武,即龟蛇,玄寓北方,武寓鳞甲。)中有都柱①,傍行八道②,施关发机③。(内部中央有着一根粗大的铜柱,铜柱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机关枢纽,用来拨动机件。①都柱:粗大的铜柱。都,总,大。对于张衡地动仪的工作原理现仍在争议之中,一种说法是悬摆原理,粗大沉重的“都柱”悬挂在中央,一旦都柱晃动摇摆,继而触发龙首吐丸,便可断定地震发生。这与日常生活中,看到室内吊灯晃动,便知地震发生的道理完全相同。②傍行八道:这个仪器已失传,推算起来,大约是在大柱的周围,设四根横杆,交叉起来,按照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向,和八个龙头相衔接。③施关发机:设置机关控制龙首上的机件。施,安放、设置。关,枢纽、关键。发,拨动,控制。)外有八龙,首衔铜丸①,下有蟾蜍②,张口承之。(外面有八条铜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①首衔铜丸:是“龙首之口衔铜丸”的省略。②蟾蜍:chánchú,癞蛤蟆。)其牙①机巧制②,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③。(仪器的枢纽和各种机件的巧妙构造,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盖上盖子后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①牙:发动机件的枢纽。②制:形制、构造。③覆盖周密无际:东晋袁宏《后汉纪》载:候风地动仪“覆之以盖,周密无际,若一体焉。”际,缝隙。)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牙机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振声激扬,伺①者因此觉知。(铜丸落入蟾蜍口中发生振荡,声音清脆响亮,操作仪器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①伺:通“司”,操作、主管。)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①,乃知震之所在。(地震发生时,虽然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是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寻找它面对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发生的地方。①方面:面朝的方向。)验之以事,合契①若神。自书典②所记,未之有也。(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这样的事情。①合契:符合、相合。②书典:这里泛指文字记载的书籍。③未之有:即“未有之”,没有过这种事。之,指记载地震的事。)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①怪其无征②。(曾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学者都怀疑地动仪不灵验。①咸,全部。②征,验征,效验。)后数日驿①至,果地震陇西②,于是皆服其妙。(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于是全都叹服地动仪的巧妙。①驿:古代驾车或骑马传递公文,沿路休息的地方叫驿,传递文书的信使也叫驿。②陇西:汉代郡名,地在今甘肃省兰州市、陇西县、临洮县一带。经近年研究证实,此次陇西地震在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即公元134年12月13日。)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①。(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①所从方起:从哪个方向发生。)[第4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科学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两百字,但详尽记述了制造时间、质地材料、形状大小、内外结构、外表装饰、工作过程、功能作用等,文字精简平实而又清楚明白。如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其构造部件。介绍工作过程时,则运用对比的方法,根据“龙”动与不动,“乃知震之所在”。这便形象地说明了候风地动仪所达到的科技水平,它具备了自动区分地震和非地震的能力。以“似酒尊”描写其形状非常形象具体,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最后叙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例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值得注意的是,候风地动仪构造复杂,用文言文介绍这样的科技仪器,难度很大,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读完这段文字,对其中许多问题仍然难以完全明白的原因。尽管如此,作者范晔关于候风地动仪的说明和记叙,条理分明,准确清楚,使没见过候风地动仪的人,大体上也能了解它的构造,实属不易。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最早的地震仪要早一千七百多年,这充分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科学创造才能和在世界科学史上的伟大贡献。]

第二部分(第2—4段),这是文章的中心部分,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

(5) 时政事渐损①,权移于下②,衡因上疏③陈事。(当时皇帝处理的政事日渐减少,大权落到了下面的官员手里,张衡于是给皇帝上疏陈述政事,提出意见。①损:减少。②权移于下:权力移落到臣下之手。从下文“阉竖恐终为其患”看,这里的“下”,当指阉宦。③疏:封建社会中,给最高统治者的奏议。)后迁侍中①,帝引在帷幄②,讽议左右③。(后来张衡升任侍中,顺帝任用他入宫廷,在自己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①侍中:是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应对顾问的官员。②帷幄:wéiwò,原指帐幕,因为古代帝王吃饭、休息时,都张帷帐以为宫,所以“帷幄”在这里特指皇帝身边或内宫。③讽议左右:在皇帝的身边对政事提出批评或建议。讽,以婉言规劝在上位的人。议,建议。左右:指近旁。)[张衡上疏切中时弊,因而受到皇帝信任。]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①。衡乃诡对②而出。(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百姓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都用眼睛瞪着他,张衡便用一些模棱两可、不易捉摸的话回答后出来了。①目之:用眼睛盯着他,即“怒视他”的意思。目,用作动词,用眼睛看。②诡对:不用实话对答。诡,伪,不实在。)阉竖①恐终为其患,遂共谗①之。(宦官们还是担心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就群起而毁谤张衡。①阉竖:对宦官的鄙贱称呼。①谗:用言语陷害别人。)[张衡受到朝廷权贵排挤诬陷,处境险恶。]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①,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张衡也常考虑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作《思玄赋》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①吉凶倚伏:语出《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意思是,吉和凶、祸和福都是互相依存的。张衡引用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现在受到皇帝信任固然是福,但其中也许酝酿着杀身大祸。)[文章引《思玄赋》为例,简洁地描述了张衡身处险境之中时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情状。]

(6)永和①初,出②为河间③相④。(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当河间王刘政的相国。①永和:顺帝年号,136-141年。②出:离开朝廷,到地方任官职。这是对犯罪官员的惩罚。③河间:刘政的封国,在今河北省河间县西南。④相:xiànɡ,汉时郡国的“相”是代替国王管理民事的官员,直接对中央负责,职权相当于太守。)[张衡终于被排挤出朝廷,出任地方官吏。]时国王①骄奢,不遵典宪②;又多豪右③,共为不轨④。(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道胡作非为。①国王:郡国的王。此指河间封国的王刘政。②典宪:法律和制度。典,法典。宪,法制。③豪右:指有权势有地位的家族。古代贫民居闾门之左,富家居闾门之右,故称富豪为豪右,或闾右。④不轨:不行正道,不守法度。轨,用作动词,遵守法度。)衡下车①,治威严②,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③,上下肃然,称为政理④。(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①下车:指官吏刚刚到任。②治威严:治理严厉。治,整治。③一时收禽:同时搜捕。禽,通“擒”。④政理:政治得到治理。理,治。)[叙述张衡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视事①三年,上书乞骸骨②,征拜尚书。(张衡治理河间政务三年后,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朝廷却把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尚书。①视事:管事,处理公务。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②乞骸骨:意思是请求退休。骸骨,指身体。封建社会,人臣事君,身非已有,所以请求退休称“乞骸骨”,意思是乞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张衡虽然政绩卓著,却被降职调回朝廷。]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张衡活到六十二岁,永和四年与世长辞)[卒章交代张衡去世时间。]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同时也暗示了张衡晚年的悲剧结局。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一是出任河间相,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形象。

 高中语文《张衡传》原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人教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部分文言文作品,具体是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的《伯牙绝弦》以及六年级下册的《文言文两则》——《学奕》《两小儿辩日》

中学

七年级上册:

  5 童趣

  10 《论语》十则

  15 古代诗歌五首

  1《观沧海》

  2《次北固山下》

  3《钱塘湖春行》

  4《西江月》

  5《天净沙秋思》

  20 山市

  25 《世说新语》两则

  (一)《咏雪》

  (二)《陈太丘与友期》

  30 寓言四则

  3《智子疑邻》

  4《塞翁失马》

  七年级下册

  5 伤仲永

  10 木兰诗

  15 孙权劝学

  20 口技

  25 短文两篇

  1.《夸父逐日》

  2.《两小儿辩日》

  30 狼

  八年级上册

  21 桃花源记

  22 短文两篇

  1.《陋室铭》

  2.《爱莲说》

  23 核舟记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26 三峡

  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8 观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

  八年级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

  22 五柳先生传

  23 马说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25 诗词曲五首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赤壁

  3.过零丁洋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山坡羊潼关怀古

  26 小石潭记

  27 岳阳楼记

  28 醉翁亭记

  29 满井游记

  30 诗五首

  1.饮酒(其五)

  2.行路难(其一)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己亥杂诗

  九年级上册

  17 智取生辰纲

  18 杨修之死

  19 范进中举

  20 香菱学诗

  21 陈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对

  24 出师表

  25 词五首

  《望江南》

  渔家傲秋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

  武陵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九年级下册

  17 公输

  18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 鱼我所欲也

  20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1 曹刿论战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23 愚公移山

  24 《诗经》两首

  1.关雎

  2.蒹葭

望采纳,谢谢

1、《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山山只有落晖。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2、《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里只剩下一座空空的黄鹤楼。黄鹤飞去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千百年来,只有白云独自飘来飘去。登上黄鹤楼远眺。但见对江汉阳的晴川阁,及汉阳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只见江上烟波浩渺,使人心头涌上无限乡愁。

3、《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萧关遇到巡逻的骑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4、《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5、《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走在西湖边。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邹忌讽齐王纳谏(背诵全文)

《战国策》

★劝学(背诵全文)

《荀子》

★滕王阁序(背诵2—3段)

王勃

★师说(背诵全文)

韩愈

★阿房宫赋(背诵全文)

杜牧

★六国论(背诵全文)

苏洵

★游褒禅山记(背诵第2、3段)

王安石

★卫风氓(背诵前2章)

《诗经》

★迢迢牵牛星(背诵全文)

《古诗十九首》

★归园田居(背诵全文)

陶渊明

★短歌行(背诵全文)

曹操

★梦游天姥吟留别(背诵全文)

李白

★琵琶行(第二段)

白居易

★山居秋暝(背诵全文)

王维

★登高(背诵全文)

杜甫

★蜀相(背诵全文)

杜甫

★石头城(背诵全文)

刘禹锡

★锦瑟(背诵全文)

李商隐

★书愤(背诵全文)

陆游

★虞美人(背诵全文)

李煜

★雨霖铃(背诵全文)

柳永

★念奴娇·赤壁怀古(背诵全文)

苏轼

★鹊桥仙(背诵全文)

秦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背诵全文)辛弃疾

★扬州慢(背诵全文)

姜夔

★李凭箜篌引(背诵全文)

李贺

★过华清宫(背诵全文)

杜牧

★菩萨蛮(背诵全文)

温庭筠

★桂枝香·金陵怀古(背诵全文)

王安石

★声声慢(背诵全文)

李清照

★陈情表(背诵全文)

李密

★赤壁赋(背诵全文)

苏轼

★长亭送别(背诵端正好)

王实甫

★蜀道难(背诵全文)

李白

★将进酒(背诵全文)

李白

★兵车行(背诵全文)

杜甫

★客至(背诵全文)

杜甫

★登岳阳楼(背诵全文)

杜甫

★屈原列传(背诵第3段)

司马迁

1、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共有三篇;

2、《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晋代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撰写,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为历代书法名家力公认天下第一行书;

3、苏轼的《赤壁赋》共两篇,分别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

4、《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目录可以清楚的了解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目录讲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中学语文课文目录,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语文课文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散步

 秋天的怀念

 羚羊木雕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单元

 我的老师

 再塑生命的人

 我的早年生活

 王几何

 《论语》十二章

 第三单元

 春

 济南的冬天

 风雨

 秋天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秋思

 第四单元

 紫藤萝瀑布

 走一步,再走一步

 短文两篇

 蝉

 贝壳

 在山的那边

 虽有嘉肴 (《礼记》)

 第五单元

 化石吟

 看云识天气

 绿色蝈蝈

 月亮上的足迹

 河中石兽

 第六单元

 小圣施威降大圣

 皇帝的新装

 女娲造人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中学语文课文七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丑小鸭

 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伤仲永

 第二单元

 黄河颂

 最后一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土地的誓言

 木兰诗

 第三单元

 邓稼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音乐巨人贝多芬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孙权劝学

 第四单元

 社戏

 安塞腰鼓

 竹影

 观舞记

 口技

 第五单元

 伟大的悲剧

 在沙漠中心

 登上地球之巅

 真正的英雄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

 第六单元

 猫(郑振铎)

 斑羚飞渡

 华南虎

 马(布封)

 狼(蒲松龄)

中学语文课文八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芦花荡

 蜡烛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第二单元

 阿长与《山海经》

 背影

 台阶

 老王

 信客

 第三单元

 中国石拱桥

 桥之美

 苏州园林

 故宫博物院

 说“屏”

 第四单元

 大自然的语言

 奇妙的克隆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生物入侵者

 你一定会听见的

 第五单元

 桃花源记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三峡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观潮

 湖心亭看雪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

中学语文课文八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藤野先生

 我的母亲

 我的第一本书

 列夫·托尔斯泰

 再塑生命

 第二单元

 雪(鲁迅)

 雷电颂

 短文两篇

 日(巴金)

 月(巴金)

 海燕(高尔基)

 组歌

 浪之歌

 雨之歌

 第三单元

 敬畏自然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旅鼠之谜

 大雁归来

 喂——出来

 第四单元

 云南的歌会

 端午的鸭蛋

 吆喝

 春酒

 俗世奇人

 泥人张

 好嘴杨巴

 第五单元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送东阳马生序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

 山坡羊·潼关怀古

 第六单元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诗五首

 饮酒(其五)

 行路难(其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已亥杂诗

中学语文课文九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沁园春雪

 雨说

 星星变奏曲

 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外国诗两首)

 夜(外国诗两首)

 第二单元

 敬业与乐业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傅雷家书两则

 致女儿的信

 第三单元

 故乡

 孤独之旅

 我的叔叔于勒

 心声

 第四单元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短文两篇

 谈读书

 不求甚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五单元

 智取生辰纲

 杨修之死

 范进中举

 香菱学诗

 第六单元

 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

 隆中对

 出师表

 词五首

 望江南

 渔家傲·秋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

 武陵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学语文课文九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乡愁

 我用残损的手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外国诗两首

 祖国(外国诗两首)

 黑人谈河流(外国诗两首)

 第二单元

 孔乙己

 蒲柳人家(节选)

 变色龙

 热爱生命(节选)

 第三单元

 谈生命

 那树

 地下森林断想

 人生

 第四单元

 威尼斯商人

 变脸(节选)

 枣儿

 音乐之声(节选)

 >第五单元

 公输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第六单元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愚公移山

 《诗经》两首

 关雎

8年级上册 语文版 要背的课文及古文有哪些?

人教版:桃花源记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