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委琐 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2收藏

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委琐 什么意思,第1张

意思:不因为无人赏识而不优秀,不因为环境困难而气馁。气质像兰草一样总不会更改,心像兰草一样始终不动摇。

出自《孔子家语在厄》原文: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变节。

翻译:

芝兰生长在幽深的林间,不会因为没有人来欣赏就不散发芳香;有德行的人修养道义建树美德,不会因为穷困潦倒而改变节操。

解释:

(1)这句话以兰花不因无人赏识而停止开放的高尚情操,来类比君子也应如兰花,保持高尚情操,即使面对穷困也不会动摇自我的崇高品性。

(2)告诫人们尤其是领导干部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下,都要严于律己、洁身自好,不应因贪图名利而丢了气节。

扩展资料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儒家类著作。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

过去因为疑古派的非难历代前人多认为是伪书,随着近代简帛文献的出土证明,确信为先秦旧籍,《孔子家语》的真实性与文献价值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宋儒重视心性之学,重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但与这“四书”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上,《孔子家语》都要高出很多。

由《家语》的成书特征所决定,该书对于全面研究和准确把握早期儒学更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该书完全可以当得上“儒学第一书”的地位。

作者姓名不可靠

在传统的文献学家眼中,古人有很多制造伪书的动机,例如某人对自己的著作没有信心,要借助古人的大名来壮声势;又例如某人在与别人进行学术论争时,为了要胜过对方,于是假托古人之名伪撰图书,或是直接窜改古书,再利用这部书来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

而伪书的特征则主要有两点:

一、作者姓名不可靠。例如说某部古书标明由某人所作,但从书的内容看,这个人不可能是作者。

二、著作年代不可靠。例如说某部古书号称作于某时,但书中记载的事物只出现于较后的时代,这部书的著作年代自然是不真实的。传统的文献学家也把这类古书划为伪书。

而清代的学者,更归纳出许多辨别古书真伪的方法,好象根据书的来历是否明确、书的流传过程是否清晰、不同时代的书籍目录记录某书的卷数是否一致等,作为判别古书真伪的标准。有了这些严格的准则,很多“身世不明”或“品质不纯”的古书,便也难逃学人的法眼。清末的著名大臣张之洞即曾说过:“一分真伪,而古书去其半。”

身世不明品质不纯

《孔子家语》这部古籍,是中国图书史上其中一部最著名、也最受人关注的“伪书”。在古代,经、史、子、集这四个古书大类,一直以经部的书籍最受古代学人重视,因为这些经典都跟孔子有关:有的曾经由孔子亲自整理、作为教导学生的教材,有的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论和事迹,有的则阐释孔子或后世儒家学派的思想学说。

《孔子家语》所记载的,正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说话和故事。我们知道,位列《十三经》的《论语》,就是孔子和孔门弟子的言行记录;而由于内容相类,《孔子家语》在《汉书·艺文志》中,也被归入《六艺略》的“论语”类。

不过,因为《孔子家语》在汉代曾经一度失传,当汉末的经学大师王肃,声称自己从孔子的后人孔猛那里获得这部古籍,并为它作了批注时,它的来历便开始遭到世人质疑。此外,《孔子家语》的大部分内容,又跟若干先秦和汉代古籍记载的孔子事迹大致相同。

符合了“身世不明”和“品质不纯”这两大条件,到了宋代,《孔子家语》便被明确挂上了“伪书”的卷标,它在史志目录的地位,也由“经部”下降至“子部”。

-孔子家语

译文: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

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柔烤加工就很笔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从这来讨论,有什么需要学(的理由)呢?”孔子说:“如果劈开它在一端束上羽毛,并给它加上金属的箭头,它射得不就更加深了吗?”子路听后连拜两次说:“多谢(先生)教导。”

原文:

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

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出处:《孔子家语》——春秋战国·王肃

扩展资料

《孔子家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对研究儒家学派(主要是创始人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这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

其次书中的内容大都具有较强的叙事情,也就是说大多是有关孔子的逸闻趣事,所以,此书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首先,此书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我们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面目的重要依据。

宋儒重视心性之学,重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但与这“四书”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上,《孔子家语》都要高出很多。由《家语》的成书特征所决定,该书对于全面研究和准确把握早期儒学更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该书完全可以当得上“儒学第一书”的地位。

——子路受教

——孔子家语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载。

在中国文化史上,没有哪一部书比《论语》更为重要、影响更大,没有哪一部书像《论语》那样受到那么多的关注。《论语》全书共20篇,16000字左右。它作为孔子儒学最基本、最原始的材料,主要汇编了孔子的言论。

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孔子与弟子以及那时的公卿大夫们常常“交相对问”,相关典籍记载了许多“孔子应答”、“弟子相与言”以及弟子“各自记其所问”的生动场景。《论语》的材料多来源于弟子的记录,用西汉时期孔安国的话说,就是具有“正实而切事”的特征。

孔子弟子有记录孔子言论的习惯,孔子去世后还有所传授。随着孔子影响的扩大,要准确把握孔子学说的要领,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选辑他的言论。

扩展资料:

最早明确将“论语”当做书名或篇名来引用的是《礼记》中的《坊记》,而发现时间不久的战国中期的郭店楚简就有《论语》句子的引用,可见《论语》成书很早。两汉学者普遍认为《论语》为弟子们在孔子去世后“辑而论撰”,看法应该可信。

今有学者进一步研究认为,《论语》成书应在孔子去世后不久,很可能由孔子裔孙子思主持编撰而成。

经历了秦朝焚书坑儒及秦末的战乱,《论语》像许多先秦古籍那样曾一度失传,至汉代复出现若干个传本,最著名的是《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个流派,它们在文字、篇名及篇数上皆有一定差异。

《古论语》分为21篇,由西汉前期的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宅中发现,其字为蝌蚪文,为战国古文,当时难以传授,仅孔安国为之训解。《鲁论语》为20篇,主要在鲁地学者中传习;《齐论语》分为22篇,比《鲁论语》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主要在齐地学者中传习。

鲁、齐《论语》最初各有师承,到西汉灵帝时,安昌侯张禹先学了《鲁论语》,后来又讲习《齐论语》,他把两个本子融合为一,而篇目沿袭《鲁论语》,称《张侯论》。

张禹为汉成帝的师傅,地位尊贵,因而他的本子为当时一般儒生所尊奉,灵帝时所刻的《熹平石经》就采用《张侯论》,后世的《论语》皆沿用此本。《齐论语》、《古论语》则近于失传,仅有后世学者辑佚文献传世。

由于《论语》在中华文化史上的特殊重要地位,历来研习者代不乏人,甚至趋之若鹜,关于《论语》的集解、集注、正义、别裁、疏证等著作数不胜数,可谓汗牛充栋、浩瀚如海,逐渐成为一套庞大的知识体系。

——论语 (中国儒家经典)

新华网——时政 > 正文> 论语>《论语》版本及其流变(上)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今年在盛夏期间,我到中山大学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宣传部理论处曾处长知道消息之后,一定要我再来跟广州朋友见见面,就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一些意见。刚才张部长已经说过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四书》,还有《五经》,《诗》、《书》、《礼》、《乐》、《易》,还有《春秋》,孔子整理出的史书,留下了一部春秋的历史。“四书五经”可以称之为儒家的最基本的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名著。一提到《四书》,我们就会想起元明清三代知识分子必读的书,也可以说是元明清三代知识分子读书时基本的教材,都受过这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但后来在评价过程中,特别是在近代对他们的评价中,认为他们宣传了封建思想,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头脑,使得我们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封建时代后期的知识分子缺少创造性。对《四书》好像还是否定的。原来《论语》《孟子》是单独成书的,《大学》《中庸》两篇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朱熹把他们放在一起,而且一块来进行注解,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来注解这四本书,他称之为《四书》。实际上原来不是,原来只是两本书,加上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后来朱熹把它称之为《四书》。用这么多的精力和这么长的时间,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对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中国,也可以有一定的启发。至少有两点可以启发我们,《四书集注》是朱熹做的,起码体现了一个道理,也就是融合中外文化,当时的外,主要是指印度的佛教,将印度佛学中某些思维的方式、思维的方法,和我们儒家的两本最重要的经典结合起来,一本是《论语》,一本是《孟子》,而且是以中国本土文化作为基础,然后加上佛学的理论思维以及推论的方法,使得《论语》《孟子》经过朱熹一解释之后,好象充满了活力。我们还可以从《四书集注》中看到,文化的传播要和教育结合起来,而且要和编写教材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有效。朱熹编的《四书集注》,从某种意义来说,也就是教材,后来元明清三代读书人从年轻时候起,就必须读这四本书。过去我们可能对教材注意不够,一说起来就好象是某某专著比较多,今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文件发表之后,就特别提到我们今天欠缺的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研究还不够,要补上去,而且我们对教材建设注意不够,今天我们把教材编著提到重要的地位。看看南宋那一代的教育家、思想家怎么编著教材,这么精心花了四十年的时间,编著了几本教材,改了又改,力求向精品方面发展。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恐怕这两点,也是我们要探讨《四书》的一个重要意义。至于说封建社会的衰败,到清朝鸦片战争,1840年之后,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简单的《四书集注》造成的,那样就将问题简单化了。四书就是四本书,一本书就是《论语》,《论语》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对话集。学生问孔子老师一些问题,孔子来回答,或者学生之间相互讨论问题,发表一些意见,汇集起来。所以也叫做孔子思想,以及他的弟子们发挥老师思想的一个言论集,随时记录下来的。孔子是春秋末期人,他逝世之后,弟子们将平时听讲的东西汇集起来,汇集起来之后就是听讲的记录了,古代给它一个名词,叫“论”。我们今天有论文、论说,将这些言论集中起来,就叫做“论”。学生们系统的整理孔子平时的话,学生也发挥孔子思想,大体上孔子逝世之后,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整理出一个定型的东西。后来随着版本的变化,我们就不去繁琐的推论它了,大体上成型了,孔子死后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将《论语》里重要的内容大体上整理出来了。孔子的出生年是公元前511年,到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春秋末期还有一个大的思想家,也就是老子,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们也可以说一说老子的《道德经》。《论语》影响中国这么长,不管你赞成还是不赞成它,反正它存在了二千多年。还有朝代全盘否定它,但是否定不了,否定之后,到了一定时间又起来了,有一定的道理,究竟为什么?这个火焰还扑不灭,不想让它在社会上发生影响,不可能,一定会在社会上起影响。《论语》也就是一万二千七百多字,我们今天的博士论文还写十万字呢,《论语》消灭不了,完全否定不了。还有《孟子》,这是孟柯写的,孟子出生是公元前372年,到公元前289年,是战国中期了。他是孔子第四代的弟子,是周国人,今天的山东周乡,孔子也是山东曲阜人,所以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今天的山东齐鲁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孟子对儒家学术很有修养,希望儒家的思想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当时中原有很多小的诸侯国,他游说各诸侯家希望能够采取他的思想,但是没有一家采纳。后来他回到家乡写书宣传孔子的思想,并且加以发展,后来就有了《孟子》。《孟子》的字数就比较多了,三万五千字,完全是对话体,通过对话,朋友们可以去看,孟子头脑的细密,那种语言的犀利,还有对问题的敏感性,今天还是很让人感动的。:《孟子》书里着重一个字,这个字到今天还需要研究,这个字就是“人”。什么是人?探讨什么是人,这个很厉害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诸侯国有一个大的争论,什么争论呢?也就是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都在发表意见,这是中华民族在二千多年前的创举,讨论了几百年。人和兽有什么区别?要讲出一个道理。光讲人是万物之灵还不行,要讲出道理,要给人下出一个定义,要给人一个定位。还有一本书是《大学》,《大学》并不是单独的一本书,西汉时一个儒家学者名字叫戴圣,他主编了一本书《礼记》,一共49篇论文,礼记里就有一篇文章是《大学》。很小的时候学基本的《礼记》,那么《大学》里学什么?有三条纲领。《大学》怎么学习,有八个条目。三纲领八条目,清清楚楚,一共是一千三百字。用今天的话来说,什么是《大学》的理念,何为《大学》,一千三百字,讲的清清楚楚,三个纲领八个条目。:《大学》这本书在朱熹之前就已经很多人注意到了,这篇论文讲得简明扼要,一千三百多字,将求学之道讲的这么深,又有纲领又有具体的步骤,值得背下来。很多老前辈都能够背《大学》。还有一篇《礼记》中的文章,就是《中庸》。字数也不多,一共是三千五百四十五字。用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一篇短文。这是讲哲学道理的,后来他们很重视,我下面还要解释,讲很抽象的哲学道理。?《中庸》就有讲到。孔子在《论语》里讲过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做事情过头做不好,或者做事情机遇到了不努力抓住机遇,机遇过去之后懊恼万分。这二者都不好,都不是中庸之道。究竟什么是中庸,在《中庸》这篇书里讲的清清楚楚,而且有理论有执行的步骤。这个东西不得了,《礼记》中这两篇东西值得重视,一篇是《大学》,一篇是《中庸》,加上《论语》、《孟子》称之为《四书》,这是下了工夫的,不是乱选的。南宋时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学者朱熹给《四书》做了注解,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名字就叫《四书集注》。他做出来之后,在他那个时代没有得到认可,一会儿我们介绍一下朱熹的生平。他晚年是受压的,他的学问,当时南宋的朝廷光宗已经明确提出它是伪学,是假的东西,那是不行的。到朱熹逝世之后,到了元代、明代、清代,《四书集注》成了那时的主流文化形态,读书人都要读《四书》,而且都是读朱熹著的四书,参加科举考试就要将《四书》背熟,虽然不到四五万字,但是将《四书集注》背下来,没有十年的寒窗恐怕不行。元明清时期主流文化的一个急进,就表现在《四书集注》。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扩展资料

东汉永平元年(58年)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

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扩展资料

四书五经详细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1、四书名单:《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2、五经名单:《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宋朝时,《大学》和《中庸》两篇被人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八股盛行期间,试题主要来自此“四书”也。故学子不得不诵习,从而“四书”盛乃驾于“六经”

之上。成为主流。

据《汉书》:“〖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

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也就是说,《论语》直接来自于孔子的

弟子之手。其实不然,应该包括孔子的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本门的传说而写就。因为,书中

所记的许多人如:鲁哀公、季康子、子服、景伯等人均死于孔子之后,但《论语》中却提到他们的

死;再者,曾子是孔子弟子中最小的。《论语》中曾经提及他的死,他总不会死到孔子前面吧?

对于孔子的有、曾两弟子,一律用“子”来称呼,而对于孔子的其他弟子则直呼其名。可能《论语》

出自有、曾两门的可能性要高。

再有,《论语》中有些用语不符合弟子对于先人的称呼礼节。如在《论语》末五篇--“季氏”、

“阳货”、“徽子”、“子张”、“尧曰”中,屡次称“孔子”或“仲尼”。或许有许多内容是读者

加的按语或读后感等等。由于那时写东西很费时费工也费钱,这些人就直接写到原始的书上。后来再

抄写的人,觉得批语好,就抄下来了。几百年下来,也变成了“正文”。但不论是否真是如此,《论语》

毕竟是大浪淘沙出来的经典。是前人的思想结晶,全当孔子是这一群人的代表或统一笔名好了。

不论是否是2500多年以前的那个人所写、所言,起码许多是从他那里或他的门人里来的。而且也是

至理名言。也就没有必要追究真伪,只要说得有理就行。

为什么第一节课就讲修身呢?正如我在开营仪式里面跟大家提到的,《论语》这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礼记》里面也有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本”是什么意思?大家手头有没有笔可以写一下,写本子之前大家先写的是一个木字,木下面点一点就是本,“本”是指草木的根,泛指中药,有一本《本草纲目》是写中医的书。“本”的引申义是事物的根本,有一个成语叫本末倒置。其实无论是《论语》还是《礼记》中的那句话,都是说明一个人如果想要在人生之路上取得成功、走得更远,那么修身就是有基础性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治国才能平天下,所以这也是《大学》八条目中,修身也是具有重要基础意义的一环。开宗明义,先明确第一节课为什么要讲修身,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之后,我给大家说一说《论语》这部典籍,我们该怎么去阅读《论语》。

读书一般分为两种方法。

一种是校读。校读是怎么样去阅读一本书呢?我们知道《论语》这本书一共分为二十章,不同的版本中正文是相同的,不同版本对这二十章的解读注疏却各有侧重点的不同。所以中国的古人读论语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很多版本来读,他们会打开四~五个版本的论语放到桌子上,同时一句话一句话的对着读。这样你就可以发现各个版本对《论语》同一句话的解读的不同之处,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不同的解读哪一种最适合你,或者你觉得哪一种解读最为贴切。校读的阅读方式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经历,因为校读这种方式只适用于把《论语》当做研究工作的人去看去用,而一般人阅读《论语》可以采用第二种阅读方式——泛读。

泛读。把论语拿到手之后,有时间就来翻一翻看一看,就能够从论语中学到很多东西。其实我们知道现在很多人在讲论语的时候,尤其是高校或者政策机构的研究者,他们往往喜欢站在一个知识的制高点去批判,批判你读的《论语》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你读的《论语》不成体系,所以你不能说你读过《论语》。但是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你读《论语》这本书不一定要有整段整段的时间从头到尾的看一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从事的不同的工作。大家今天听我讲可以、明天听也可以、听一周也可以,甚至听我们四位老师讲一个月也都可以。但是我们很难想象我们花一年乃至数年只扑在《论语》上面。如果只扑在《论语》上面,对大家的工作事业是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的。《论语》这本书可以说是字字珠心。

有一个典故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是北宋的宰相赵普仅仅是依靠半部论语进行治国理正这么样的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我读出来两点:第一,《论语》这本书字字珠心,你不需要读完它,你甚至读完半本你都可以治国理正;第二点《论语》这本书蕴含着超越其所属时代局限性的大智慧。我们中国人现在大学里面做《论语》是把它归入儒家,儒家归入中国哲学这一类里面,中国哲学又是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之一,所以说《论语》属于哲学。哲学是什么?马克思说哲学是对其所处时代精华的概括与总结。就造成了哲学会被其所属时代性的影响,但是《论语》这本书能超脱其所属时代性的影响。北宋和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已经过了数千年的时间,赵普却依旧能够用《论语》治国理正,而我们现在距离北宋又过去了数千年的时间,既然数千年前的赵普能够用《论语》治国理正,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现在这个时间段,论语依旧能发挥它的价值。

所以总结刚才所说的,我们一般人对《论语》阅读没有必要从头到尾对它进行一个非常非常详细的阅读,非要等到我有一整段时间我再把论语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过去,这是不一定也没有必要的。我有有时间就把论语拿过来看,看一点是一点,哪怕一天只看了一句话,但是这句话对你有帮助,就像胡适所说读书进一寸就有一寸的欢喜,只要《论语》对你有一点帮助,就能够说你读过论语了。就像孔子在论语中所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种人能够从论语中体悟出对自己有帮助的智慧的总结,就得说他已经读过论语了,哪怕大家没有时间翻看,今天来听我讲、明天听别人讲,只要所讲的《论语》的内容对你有帮助,其实也都完全可以。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好玩也是比较有趣的一个故事,咱们中国地大物博。南方和北方有很多风俗习惯的不同。过年的时候南方和北方就会争论是吃水饺好还是吃汤圆好;还有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大家也会争论吃什么样的粽子好,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些争论。在我们中国的佛教史上也曾经有过一次南北之争,它争论的是佛家对于如何修习佛家典籍的看法。南少林和北少林他们对于修习佛法、参悟佛法都有着非常不一样的见解。北少林讲修行佛法你就必须苦行,数十年如一日的去研读佛教经典,这样子才能说你体悟了佛教,这有点类似于西方的犬儒主义。但是南少林和北少林不一样。南少林修行佛法有一个法门叫顿悟。南少林认为你修行佛法不在于你修行时间的多少,而在于你能否真正的领悟佛法。领悟佛法甚至只在一刹那间,你顿悟了、开悟了、体悟了也能算是你修行了佛法。所谓刹那即永恒、永恒即刹那。因此有一个成语我们非常熟悉,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南少林就有这样的一个观点,无论你之前的罪孽有多深多重,只要你放下你手中的屠刀心中的这把屠刀,立马就可以成佛。成佛是就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教是一个宗教,其实它是一个无神论的这样一个宗教。佛教主张修行,修成什么?修成佛陀。佛陀是什么?佛陀还是个人。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南少林和北少林对于佛法修习的不同观点体现了什么?我觉得南少林讲顿悟要比北少林讲钻研佛法更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因为现在大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业,不可能放弃个人的职业来完全的学习佛法,我所能做的是在我工作之余来敬香礼佛,所以正因为南少林的修行方法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南少林最终取得了南北之争的胜利。分享这个故事给大家,我想说的就是读《论语》和修行佛教典籍一样,没有必要非得花整段整段的时间,只要有时间拿到一本《论语》能看多少就看多少,只要有帮助那就ok。没有时间看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听别人讲,听我讲你觉得有帮助也是可以的。

讲完《论语》的阅读方法之后,切入正题给大家讲一下修身。

提到修身两个字,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一点悬乎、有一点不大熟悉。我们把修身、修行换一种方式,以教育、学习的方式来表述它,大家就会好理解很多。在我看来修身也好、修行也罢,都只不过是人生的学习而已。学习学什么?不一定向上学时候那样学固定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学习世界观。树立良好的世界观本身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而已。

我们中华文明屹立于世,它与西方文明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梁漱溟先生他曾经概括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不同点。他说:西方文明是一个向外用力的文明,而东方文明是一个向内用力的文明。西方文明向外用力,他们强调人对于客观世界单向度的载制,因此西方发展出了物理、化学这些实用性的学科。这些学科的发展也帮助西方人创立了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的物质财富,创立了他们的工业文明。但是当一个人你始终觉得人定胜天宰制外部世界的时候,往往危机就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比如环境、道德滑坡、市场失灵等问题,这都是西方文明强调向外用力所造成的偏颇。而我们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不同,我们强调的是向内用力,就像孟子所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东方人中国人遇到问题往往不会从外部找原因,从自己的本心、自己的内心去反思这个事情,我做的是不是对,如果做得对我就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我就问心无愧。所以通过《论语》给大家讲修身,修的是什么?第一点:修的是毫不愧疚的坦荡之心。一个人坦坦荡荡才能顶天立地。

上面是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之处。我个人总结有两点不同:第一点是我们东方人重视文字历史的记载、重视信使的记载。我们中国人有二十四史,我们对历朝历代的历史都会做一个总结。一个王朝盖棺定论的时候就是为他修史的时候。修历史反映出了什么?反映出了我们中国人的慕古情结。我们重视历史我们重视的就是我们的祖先。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就是中元节。中国人很多会在今天进行祭祖的活动,祭祖说明什么,说明我们重视祖先。《论语》中有一句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也”——我们谨慎的对待我们逝去的仙人,老百姓就能培养起深厚的德行。在中国在现在在南方,特别是广东、福建、安徽等省份,还存有大量的宗祠,每逢像今天中元节的时候,整个家族都会到祠堂里面祭祀祖先。宗祠的作用是——上以报祖、下以联族。报答祖先是为了联络同族之人。重视祖先其实就是重视自己。这是第一点我们和西方文明很大的不同点就是我们重视历史、重视祖先,因而我们中国人的品格非常淳朴敦厚。第二点我们和西方文明的不同点在哪里?第二点就是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教育。对于中国的士大夫往往在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培养起了一种治国平天下的这样一种精忠报国的情怀。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应试中举,所谓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读书读得好,就能做官。做官你就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造福百姓。但是我们也知道读书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是什么?他不懂得圆融。所以我们往往会说,xx人不成熟,书生气太浓,这个人很酸,这个人不懂得和别人打交道。就这么样一个耿直的读书人,他们做官之后,他们与旧有的封建社会、旧有的国家机器、旧有的体制的交手下,他必然会败下阵来。败下阵来之后,留给传统士大夫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归隐,归隐田园、归隐山林。就像陶渊明一样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像李白一样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像梅妻鹤子的林逋一样等等,都是隐士这样的一种形象。我仕途不顺我就归隐田园,我就常伴于山水之间。但是中国的传统士大夫他们哪怕仕途不顺,他们也很难放下改造社会的理想。他们往往会选择第二条路,退而教学,回到他们的家乡去教书,进行教育去改变别人。我在西安交通大学念中国哲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地处陕西西安,古称关中地区。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个小的知识,关中——四关之中。西安在古代所处四个关卡保卫着。这四关分别是东有潼关、西有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所以西安也称关中地区。我们读论语和中国传统典籍时有一点需要注意,有一些词和现代的词看似一样,但是内涵不一样。比如山东,现指中国山东省,古籍中指的是崤山以东。比如河南,现指中国河南省,古代指黄河以南。

关中这片地域有自己的学问,叫做关学,是宋朝张载所创立的。张载是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人,张载号张横渠。张横渠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包含了太多中国人的思想政治情怀,因而在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学者马一浮先生,创立了《横渠四句教》。马一浮先生无论走到哪,逢人便讲横渠四句,有讲座一定跟大家讲横渠四句,不断的用横渠四句激励着他的学生。张载做官做得非常大,非常高,他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教育部部长。但是即使做了这么大的官,依然摆脱不了读书耿直的弊病,因而打回了陕西。张载通过在陕西讲学,重振了关中士子、关中学员的风气。以至于“ 关学 ” 余脉 明朝冯从吾先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做官非常耿直,曾经上书痛斥万历皇帝种种荒*无道的罪行,以至于万历皇帝想要处死冯从吾,后经过文官集团的积极营救,免了他的死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冯从吾在北京接受了廷杖,廷杖之后被发配到了陕西,在陕西冯从吾并没有消沉,而是创办了关中书院。在关中书院中讲学,影响了很多人。关中书院的对联“出则真御史,直声震天下;退则名大儒,书怀一瓣香”。作为御史说话耿直的做官之风名满天下,回来之后大家的评价是归后就是一名真正的儒者,书打开有带有香气。所以中国人特别重视教育。

重视教育也是重视教和学。拿修身来讲,我们经常说人生在世需要名师指路。有一名老师带着你去修身、学习,这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他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但是老师在带学生的时候并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能够影响学生的并不是老师的漂亮话,所谓身教胜于言教,所以《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中有些词有独特的意向,君子——有德行的人,比如孔子评价自己“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小人——在论语中并不是品行低劣的人,可能是指小孩子。孔子有一句话被人诟病很多年“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有学者研究过这句话的语境,是说孔子的女儿在他面前走过,他说了这句宠溺的话,就跟我们经常说的“犬子”差不多,是一种谦称,所以小人可能就是普通人和小孩子的意思。所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是讲身教大于言教。《史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是“余睹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修行最后修的是少说多做、行动胜于语言,正如孔子所说“ 君子 欲 讷于言 而 敏于行 ”。君子说话是很木讷的,但是君子行动起来是很敏捷的。就像李广,口不能道辞,但是却能让人们记住他。王勃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一声没有被封侯,但是我们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记住他了“但使龙城飞将在、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李广。自古以来封侯者无数,但是未能封侯的李广永远活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之中,这就是行动的力量。

再分享一个故事,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丁为祥,他对于中国儒学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宋明理学中的关学。宋明理学有濂( 周濂 溪)、洛(程颢、程颐)、关(张载)、闽( 朱熹 )四学派,人称理学四派。丁老师学问好课也好,有一次上课一位同学来晚了,丁老师不仅没有责难他,反而把自己的椅子拉给他坐,学生不敢,这样这一节课老师也没坐学生也没坐。这堂课丁老师向我们传达了谦虚学者的形象。论学识、论资历、论年龄丁教授都应该坐那张椅子,但是他没有。说明他非常谦虚,那节课他没讲一句谦虚的话,但是用行动传达了做人应该谦虚谨慎的道理。所以《论语》中的修身除了修一个问心无愧的心,修一个行动胜于语言的道理,还要修一个谦虚的心态。

毛主席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看似平实,但正所谓“是真佛就说家常话”,真正有学问的人不会说很难的话卖弄自己。《论语》中不止一处讲做人要谦虚。比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国很多的典籍看似相抵触,其实很多思想又是想通的。老子也讲过类似这样的话。学习中国经典不能单一学习,容易出现偏差,应立足某本经典,再去涉及其他经典,这样才能对中国经典有一个通盘的掌握。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接下来“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知道了你的缺点,这时候往往不是你的缺点了。圣人之所以没有缺点,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缺点,所以这也就不是他的缺点了。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会不断反省自己,像《论语》所说“吾日三省吾身”。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直面短板才能改正,改正就能提高。所以修行要修一个谦虚的心态。

金庸先生著作很深,《书剑恩仇录》陈家洛的玉佩上刻了五句话,“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都是很谦虚的,一个人谦虚谨慎才会给人如沐春风温暖如玉的感觉。一个人能给别人如沐春风之感的时候自然会逢凶化吉,周易有64卦,除一卦外均为吉凶都有,谦卦——谦谦君子映射大川。谦虚谨慎的人能做成很多事情。

中国人应该是无神论者,不应该不信苍生信鬼神。但是我们要知道周易作为中国的传统典籍,并非全是迷信糟粕。有一句话叫“善易者不占”,夏有连山易、商有归藏易。周易中有很多话是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的。有一个成语叫否极泰来。否——不好的意思,一个人倒霉到极点的时候很快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它是一碗毒鸡汤,不要太相信它。为什么呢?周易第十一卦是泰卦,第十二卦是否卦,由泰入否往往只需要一步,但是由否入泰要经过64卦循环。所以从山顶到谷底很容易,但是想从山底到山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结合周易否极泰来告诉我们人生试错成本非常高,人不要轻易试错。

另外修身要修自知之明。论语中“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一个人不应该担心没有职位,他应该担心的是他有没有能力把这件事做好。你不应该担心天下没有人知道你的才华,你应该担心的是别人能从你身上知道些什么。《论语》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里面孔子对自己的评价。通过修身要清除的明白自己的情况。《道德经》中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的人我可以说你聪慧,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达,“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战胜别人的人说明你有力,只有通过学习、修身战胜了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大。《论语》和《道德经》今天我已经第二次将他们融合在一起了。人们印象中道家儒家是相左的学派,但其实是有很多想通的地方。庄子曾经说过一句话“道术将为天下裂”。诸子百家的起源是一样的。李泽厚先生也评价儒家和道家犹如鸟之两翼、车至两轮共同推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进步。中国人的智慧在于儒道互补、互为犄角,共同支撑着我们的修身之行,共同帮助我们的人生迈上更高的台阶。

总结回顾:

第一:修身的重要性

第二:《论语》的阅读方式

第三:东西方文明的差别

第四:修身的主要方向。1、问心无愧;2、用行动说话;3、谦虚的心态;4、自知之明的状态。

推荐的版本:基础读物南怀瑾《论语别裁》——以故事形式展开的;进阶读物杨伯峻《论语译注》(正文+附录(出现字次数统计));提高版:刘宝楠《论语正义》,清人做学问重考据,晦涩难懂。

另推荐《论语新解》。

苏东坡。从庄子到陶渊明,从陶渊明到苏东坡,蕴含了中国文化积极乐观、随遇而安的心态。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委琐 什么意思

意思:不因为无人赏识而不优秀,不因为环境困难而气馁。气质像兰草一样总不会更改,心像兰草一样始终不动摇。出自《孔子家语在厄》原文: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