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皮影戏、中国剪纸、古琴、算盘、24节气。
1、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剪刻图案,用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间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是各种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古琴。
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伏羲、神农、舜的传说虽不可信,但其历史相当悠久。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算盘。
算盘是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值计算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次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简单的计算工具。“算盘”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所著的《书纪一》中。俗话说“算盘,四季控,经纬三才”。201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24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筑”是古代(或远古)确立的干支历的基本内容。根据古籍记载,皇帝的家族开始制作干部和树枝,以确定年龄。”“二十四节气”是指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在历法中确立的“十二月建筑”。
相关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原神这款游戏已经是中国古典游戏的巅峰之作,中外游戏玩家一直对游戏的画面设计,和每节中的情节铺垫都赞许有佳。甚至搞手机测评的都知道,想看看自己手机性能怎么样,打一把原神就知道了。现在原神又在游戏配曲上下了大功夫,其中最新的《神女劈观》又再次把游戏风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听见那动感音乐,看着美轮美奂的画面,感觉这波文化输出的是非常的成功,我们可能看几个几点中国元素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一、京剧元素的加入。
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个悠久的历史,其中的唱念做打这四门技艺但是我其中的精髓的代表,而这四大元素在《神女劈观》中都有非常好的表现。专业京剧演员杨扬老师配音的京剧唱段,音乐一响浑身战栗,尤其是当云堇说出那句“今日再添一笔,唱与诸位听”的时候,当真让人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二、皮影戏的表现形式的引入。
在《神女劈观》过场动画中,原神采用了一种类似于“皮影戏”的二维动画形式呈现剧情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如于西汉,兴于唐朝,鼎盛于清代。并与2011年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次MV中将皮影戏的引入,又可以让外国友人见识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又一颗瑰宝。
三、中国古文代诗词的魅力
除了引人称赞的唱法之外,其中的歌词也是值得推敲玩味。比如歌名《神女劈观》可以理解为妖魔住在观庙之中,而神女就是要用剑劈开这座观庙。比如有二句“秋鸿折单复难双,痴人痴怨恨迷狂。”秋雁本是成双成对,然而少了一只自然是可悲可叹。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一只秋雁失去了飞翔的能力,而另一只秋雁想要帮助它重新飞翔却也无能为力。这里借用秋雁来比喻世中之人,人先是生怨,接着仇恨起来,最后迷失自己变得疯狂起来。歌词郎朗上口,又添加了最近比较流行的古风形式,可以让那么喜欢更多的了解故事细节的网友通过歌曲的演唱,将他们接入到中国的优美、而又变化多端的古典诗词当中。
四、中华文化的特殊标记
这道MV中我们可以多次看到了仙鹤的形象,并且在歌词当中也有提及,另外也出现了神鹿的形象。要知道这二样都是中化传统文化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都是中华文化中神物的代表。比如仙鹤有寓意延年益寿的意思,同时它有伴有吉祥、忠贞的含义。鹿的寓意和象征同样也很丰富,“美丽、健康、长寿、权利、爱情”都可以囊括其中。无疑这些形象的出现,会引起海外网友的诸多猜想和探究。从而再次推升了我们传统的神话故事于现实生活的结合。
一种文化是否有影响力,主要看它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并有后者不断的去效仿他的风格,从这点上这个作品是做到了。歌曲一经推出就引发我无数海外华人甚至外国友人的追捧。无数多个版本的翻唱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中国文化的输入曾经尝试了很多调路,原神游戏中,用故事制做的MV《神女劈观》进行的尝试可能是无心之作,但是真的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文化的传递还可以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
展厅虽然只有250平方米左右,却面面俱到地布置了八个展厅。博物馆收藏的皮影题材十分广泛,既有历史演义、民间传说,又有童话寓言、现代故事。在博物馆中展出的大部分是传统剧目中的人物造型,如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水浒一百单八将、唐僧师徒、红楼十二钗、白蛇传 等。这些人物都栩栩如生、各具特色。展览分制作工序介绍、皮影艺术展示、皮影历史资料等内容。博物馆有藏品3万余件,展出1万余件,包括明、清、民国、抗战时期的皮影作品,河北、山东、四川、陕西等地不同特点的作品以及崔永平自己设计制作的部分作品。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够建起这样一座内容翔实、馆藏丰富的民间艺术博物馆,创始人自然要付出大量的心血。馆长崔永平和妻子王淑琴,在二十多年间,一直为建馆的事情忙碌着。其实夫妻二人,在更早的时候就与皮影结缘了———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考入北京皮影剧团,少年的他们在皮影的幕前幕后成长起来,成为皮影戏的新一代接班人。那时的皮影剧团有句口头语,叫作“七紧八忙九消停”,意思就是演一台皮影戏时,七个人紧张、八个人忙活,要是九个人就消停了。可见,能够练得用一只手舞动人物的头、身子、手和脚,绝对是非常不简单的功夫呢!当时深受观众们喜爱的《三打白骨精》、《野猪林》以及让孩子们着迷的《鹤与龟》、《小猫钓鱼》、《金色海螺》等,都是他们曾经久演不衰的剧目。
第一展厅介绍了2000多年前,祖先发明制作皮影戏的整个过程。展柜里摆放着各种用于制作皮影的动物皮:牛皮、驴皮、羊皮、马皮……因为各地饲养的家畜不一样,所以各地的皮影材质都不相同。一般北方多采用驴皮,所以叫做“驴皮影儿”;南方多水牛,称作“牛娃子”。制作皮影,首先要练就绘画的本事。在纸上先白描出皮影的形象。然后挑选出好的皮子,再把白描的图案刻在皮子上。每个
皮影都要经过好几千刀的雕琢,才能成型。最后,用颜料在皮子的正反两面画上颜色。在第一展厅里专门有一个对比展示,里面展示了雕刻刀数不同的皮影,参观者可以在3000刀皮影和5000刀皮影的对比之下,体会到制作皮影的辛苦。第二展厅展示的是皮影戏汇演说明书、照片和表演皮影戏的小舞台。这些说明书和照片都是馆长亲自设计布置的。在小舞台旁边摆放着各个时期的照明设备———煤油灯、蜡烛、汽油灯、电灯……照明设备的变更陪伴着皮影艺术不断地向前发展。
走到第二展厅的尽头,是狭长的第三展厅。这里有一面“皮影人头墙”。墙上排列了500多个皮影人物头像,个个盔发别致、忠恶分明。这面墙上聚集了中国戏曲的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不同性别、年龄的戏曲人物,堪称世界“独此一家”。这些头像雕功流畅、着色艳丽,可谓巧夺天工。其中,生、旦角色都用阳刻手法,以表现其文雅秀丽;花脸和丑角,则多采用阴刻手法,以利于勾勒出面部形态。人们参观到此,免不了驻足流连,总是想看清每一个头像,但又总是看不清,数不清,无不拍手称绝。第四展厅设置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细心的人会发现水池和水龙头藏在展品之间———这里原来是居室的厨房。这个小小的空间,陈列着中国皮影戏演出伴奏的乐器和录音设备。在这里,我们甚至找到了已经很少见到的80年代“砖
头式”录音机! 第五展厅到第八展厅,布置在同一层的另一套房间里。第五展厅里展出的,是青海、宁夏、甘肃、湖北等地的皮影。这里有人物、车马、甚至可以找到轿子的踪影。各地的风土人情,通过一组组的生活化的皮影场景,活脱脱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第六展厅收藏了一些珍品。这些展品是明清时期的皮影人、头、身和布景。这里还集中显示了一些另类的皮影品种。“白茬”是皮影的半成品,指的是刻制之后上色之前的本色皮影。展厅里的一组“白茬”展示了戏曲里的四个不同行当。“熏皮影”是一种特殊的加工工艺。据传这是一次意外引发的成果。传说古人在刻制皮影的过程中,屋内生着火,此时来了访客,主人连忙招待,却没有发现屋内的烟囱堵塞了。待到送走客人,制作室内已经被烟熏了。还是“白茬”的皮影,经过烟熏,形成了独特的色泽,别有一番风味。“灰皮影”专指明清时期,供达官贵人收藏观赏,却从不用于表演的皮影。这些皮影在皮子的本色上,略施粉黛,摆脱了皮影以往浓妆重彩的视觉形象。它适应了当时有钱的皮影“票友”们的欣赏品位,在中国皮影史上形成一道另类风景。第六展厅里还收藏了馆内的镇馆之宝之一的一组“十八层地狱”古代皮影。这组皮影分三部分展出。虽然因为年代久远,皮影本身的颜色已经不太鲜亮,但对传说中的十八层地狱的形象刻画,依然惟妙惟肖。
第七展厅被馆长形容为“开会”———这里云集了陕北、陕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北、东北等地的地方皮影。
第八展厅别具一格。这里是一个表演皮影戏和木偶剧的小剧场,可容纳观众五十多人。在小剧场的后部,还悬挂着博物馆里另一件镇馆之宝———西安华县寻找到的古代皮影画件。全套画件共17件,有多个人物及头像,还有马匹坐骑等。应该是一出打仗出征的皮影戏中的皮影。据说得到这套画件,馆长还颇费周折。当年去西安华县寻找这套画件的时候,馆长崔永平已经染病
在身。华县地处华山地区,山路险陡,得过血栓的馆长根本爬不上山,何况他要去的地方不只要爬上险峻的山峰,还要翻越过去。最终,崔永平是求当地人把他冒险捆在身上,背上了山!这一路真是有惊无险,还好,到达的时候一切平安。崔永平的毅力感动了当地的老艺人,把这套珍贵的画件交给了他。第八展厅的演出白幕占据了展厅的前部。幕后的空间就是崔永平馆长和妻子王淑琴的表演场所。他们手持皮影为我们演出了《猪八戒背媳妇》的片段。尤其是重病在身的崔老师,他用左手一只手舞动着小巧的皮影,下跪、空翻、转身……从大幕的前面看,谁也不会发现幕后的表演者会是个血栓患者。皮影表演不仅是动作,还要附带念白和唱腔。崔老师的念白也配得十分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博物馆里还有一个可容纳五十名观众的小剧场。在小剧场的后面,悬挂着老崔的一件镇馆之宝——他在西安华县淘到的古代皮影画件。画件共17件,有多个人物及头像,还有马匹坐骑等,应该是一出描写打仗出征的皮影戏的影人。为得到这套画件,老崔颇费了一番周折。那年,崔永平大病初愈,华山山路险陡,不要说翻越华山,得过脑血栓的老崔根本就上不去山。最终,崔永平硬是求当地人把他捆在身上,背上了山!崔永平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当地的老艺人,同意将这套珍贵的画件给了他。
我想下面的答案,你能了解到你想了解的东西。
古籍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做知道就是,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种传统。
我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世界最大的剪纸虎
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再加上当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时间一长纸张制品就霉烂,而民间剪纸又是一种大众化的东西,人们不会象珍宝一样保存起来,搞坏了自己还可以再剪。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天干少雨,气候干燥,纸张也不易霉烂,这也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颉,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如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对羊”,其羊的纹样就是典型的剪纸手工艺术表现手法。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编辑本段史籍
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 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古代诗词典籍中,也被广泛的记载: 1 唐朝的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 2 唐朝的李商隐《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彩也就是剪纸。 3 唐朝的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4 南宋的周密所著《志雅堂诗杂钞》中写有:“旧都天衔,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又中原有余承志者,每剪诸家书字,毕专门。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极精工。”即是“开封”府,“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 5 广州建德县志云:“林文辉,字纲齐,剪纸为字,飞动如龙蛇,点差不差毫发,室人装潢成轴,易薪米以自给,人称之曰剪”。鹿鹤同春
[1]
寻迹·光影之间
——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社会实践之泰山皮影篇
一、 寻迹初探
泰山皮影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古籍《韬梼杌闲评》中就有关于其记载,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民间一直以来便有 “登泰山不看泰山 皮影戏 不成游也,不看影戏不知礼义”的谚语。
泰山皮影经过历代传承,不断发展和完善,于2007年首批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在2011年,更是被收进了世界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皮影”名录。当时的“ 十不闲 ”绝技唯一传承人 范正安 也被评为“中国非遗优秀传承人”、“山东省十大优秀非遗传承人”等。
近年来,泰山皮影传承团队不断通过多种方式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在泰安、北京同时开设多家传习馆,并结合当下流行文化创编多部新剧目,努力让泰山皮影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走出泰安、走出山东、乃至走出国门。可以说,泰山皮影已经成为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的模范之一,也成为了泰安市重要的文化地标。
二、 光影之间
7月17日,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非遗调研团的泰安小分队成员来到了“泰山皮影艺术馆”开展实地走访。通过观看泰山皮影戏表演,了解相关文创产品,以及与泰山皮影戏文化传承者的交谈,大家不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泰山皮影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并进一步了解了泰山皮影在新时代的传播及传承方式。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首先观看了由皮影传习人杨女士表演的《石敢当大战恶狼精》《时间都去哪儿了》和《武松打虎(新传)》三个剧目。由于泰山皮影发源于泰山脚下,百年以来深受泰山神话传说的滋养,因此关于“石敢当”的传说一直是泰山皮影中的经典题材。《石敢当大战恶狼精》主要表现了石敢当打败恶狼精、为民除害的故事,剧目带有大量泰安本土方言,极其风趣幽默,老少皆宜。
接下来的两个剧目,则极大地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表达。剧目《时间都去哪儿了》从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中汲取灵感,通过皮影表演的方式,展现一个个生活中平淡而感人的细节,表现了父母对子女从小到大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而《武松打虎(新传)》则将武松与老虎的战斗环节表现为小朋友们熟悉的电子游戏形式,在结尾部分更是加入了“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元素,在潜移默化之中传递了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这两出剧目,让队员们充分感受到非遗艺术创新性表达的巨大魅力,也加强了对非遗文化获得良好传播和传承的信心。
观看皮影表演之后,调研团成员们纷纷走上舞台,站在幕布后面,也学着操纵手中的剪影。手忙脚乱之中,大家才进一步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内涵,生动有趣的皮影戏表演背后,是传习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练习。
三、 匠影长传
在实践过程中,调研团成员通过与传习人的交流,了解到泰山皮影近年来一直在坚持创编新剧目,也拥有自己的编剧团队,尝试将皮影戏与各种各样的新题材、新领域相结合。例如:《江南style》和《海草海草》,将皮影戏与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歌曲相结合,成功吸引了更多青年观众。《失落的一角》将享誉盛名的绘本故事用皮影戏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故事本身。
近年来,通过这样的实践,泰山皮影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传播与传承体系,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在2020年疫情期间,由于游客大量减少,泰山皮影的发展一度受到重大打击,团队也面临解散的境地。后期通过传习人的坚持以及政府的扶持,加上疫情后期经济状况的总体好转,目前泰山皮影的发展势头强劲,逐渐恢复至疫情前状态。
作为泰安市的重要文化印记,泰山皮影的发展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皮影戏、保护皮影戏、学习皮影戏。在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努力下,泰山皮影在新时代愈来愈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不断创新中走向新的未来,在新时代语境下展现独特的魅力。
光影之间,匠心长存。
图/文 赵凯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1、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剪刻图案,用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间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是各种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古琴:
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伏羲、神农、舜的传说虽不可信,但其历史相当悠久。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算盘:
算盘是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值计算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次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简单的计算工具。“算盘”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所著的《书纪一》中。俗话说“算盘,四季控,经纬三才”。201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24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筑”是古代(或远古)确立的干支历的基本内容。
根据古籍记载,皇帝的家族开始制作干部和树枝,以确定年龄。”“二十四节气”是指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在历法中确立的“十二月建筑”。北斗七星的旋转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有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2023-10-24 00:08: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