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虎的传说
古往今来,我国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虎的美丽传说。感人的当属药王孙思邈医救老虎的故事。
相传,药王孙思邈某天上山采药,归途中被一只老虎拦住了去路。药王进退维谷,只能盯着老虎,希冀寻求一线生机,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只老虎并没有向他扑过来的意思,它只是张大着嘴蹲在地上,忧伤地注视着药王,似乎是在乞求什么。药王缓缓地接近老虎,仔细观察才发现有一块硕大的动物骨头深深地扎入了老虎的咽喉。仁慈的药王想要替老虎取出这块骨头,但又担心老虎因疼痛而突然合嘴,可能会咬断他的胳膊甚至还可能有生命危险。于是,他取下随身扁担上的一个大铜环,嵌在老虎的口中,将老虎的大口紧紧撑开,手从铜环中央穿过老虎口中,迅速地拔出骨头并在伤口抹上药膏,老虎的痛苦终于解除了。从那以后,药王每次上山采药时,都会有一只虎在远远地注视着他,似乎是在暗中保护他。
后来人们就将铜环改造成一个手摇铃,成为采药的标志,所有的采药者都会带上它,以求得老虎的保护。
中国民间故事的一个类型。又叫“狼外婆故事”。
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也有这类故事流传,同欧洲“小
红帽”型故事相似。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妈妈外出,孩子在家,野兽或
妖精扮成外婆,欺骗孩子,来到家里,夜间和孩子们同
睡时吃了最小的一个。姐姐们逃到门外树上,用巧计把
野兽或妖精治死。
这个故事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并在流传中发生了
或大或小的变异。如野兽或妖精的名称就有许多不同。
在清代黄之隽的《虎媪传》中所记的安徽歙县故事说的
是老母虎,在30年代初期记录的故事中浙江、山东、湖
南的一些地方仍是老虎,其他现代记录的许多异文则不
是老虎,而是狼外婆(安徽、江苏、四川、河南、河北、
北京、山西等地)。此外,还有“野熊外婆”(浙江永
嘉)、“狼外婆”、“鸭变婆”、“野狐精”、“老妖
婆”(云南)、“狐狸精母亲”(福建)、“秋狐外婆”
(江苏南通)、“野人婆”(青海)等等。小孩的名字
也有不同,多为日常用具如门闩儿、门鼻儿、扫帚疙瘩、
升儿、斗儿等等。
在情节上,一头一尾变化较多。在《虎媪传》中,开
头是母亲让两个孩子给外婆送枣儿,路上在山中遇到老
母虎伪称外婆,一起回到家中,……现在流传的绝大多
数故事中都是母亲外出遇到妖精,被吃后,妖精装扮成
外婆到家中找孩子;故事结尾,《虎媪传》中是挑担的
人从树上救下了孩子。
现代流传的多是孩子自己把野兽或妖精摔死或把它
关在柜子里用开水烫死等等。但各地故事基本情节和最
有特色的一些关键性细节变化不大。
这个故事运用象征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具有典型意
义的妖精和孩子的形象,巧妙地教导孩子要善于识别坏
人的伪装,当碰到坏人为害时,要勇敢、机智地进行斗
争,最后一定能取得胜利。
这个故事的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情节比较曲折,对
话巧妙,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具有相当的
教育意义,一直流传不衰。张天翼的童话《大灰狼》就
是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
虎的故事
谚语,有人说它是“智慧的花朵”。以十二生肖为内容的谚语数量众多,流传广泛,是广大群众所创造并喜闻乐见的富有气息和情趣的语言表达形式。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牛不喝水不能强摁头”、“兔子不吃窝边草”……等等。与老虎有关的谚语也十分丰富,这些谚语有的反映了虎的性格特征勇猛、威武、凶暴以至使人望而生畏,不敢亲近,就如同在“帝王”或者权威的面前。如封建社会中那些当官的,无论是生活在帝王身边的文臣武将,还是那些达官显贵的下属,凡事总得谨小慎微,服从上级和帝王的意志,必须视帝王国君和达官显贵的眼色并迎合其好恶行事,否则一不小心,一思之念,一句之言都会触怒他们,轻者有牢狱之灾,重者就会招致镣之祸,乃至斩首示众,诛夷九族。在官场或民间就流行着反映上述心态的谚语:“伴君如伴虎”、“老虎门下官难做”之类。在人们的心目中,老虎是威严与权势的象征,言谈举止一派凛然不可侵犯的王者气度,是不可得罪的也是惹不起的,于是民谚中就有这样的说法:“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胡子谁敢摸?”、“老虎未吃人,样子赫杀人”。有些谚语表现了老虎的习性,以及它与人、与环境、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某种特殊关系。前者如“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老虎藏在洞里不显威风”;后者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羊儿跑进虎群”、“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好虎架不住狼群”……有些谚语,绝大多数除了表面的具有比喻或象征性的浅层含义之外,还有其本质的深层含义,表现为或具有某种人生哲理,或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或者在这些谚语的背后,潜藏着首先的意味和生活的情趣。这种谚语实际上是种比喻,可能是某种象征,都是思维 的美丽之花,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而设想或虚构出来的。如:“老虎头上扑苍蝇”、“老虎头上搔痒”、“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羊披上虎皮,见到老虎还是害怕”、“羊跟老虎交朋友,总有一天会吃亏”、“猪给老虎拜年,有去而无归”、“苛政猛于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些谚语,都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都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有的甚至可以就是寓言故事的概括与浓缩,是极为精湛的语言艺术。如上述所举谚语中的“羊披上虎皮,见到老虎还是害怕”,这与汉代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所述的“羊质虎皮”的寓言故事,无论是构思的新颖,主旨的深刻,还是表现手法,都可以就是含意深刻的古训,又可以就是激励人们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格言或名言、警语。它的表层语意并不深秋,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进入老虎居住的洞穴,就无法得到你想得到的小老虎。但是,这条谚语由比喻而出来的的主旨却十分深刻,它告诉人们,你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达到某种目的,如果不冒风险,不以艰苦的努力与实践,就不能取得成功和胜利,就不能如愿以偿,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条谚语在民间或者是上层流传都十分广泛,其典出于《东观汉记·一六·班超传》原本作“不探虎穴,不得虎子”。这个典故是说:班超带领汉军去攻打在边境经常进犯匈奴,久而久之,将士都有些厌战情绪。一次,班超与将士三十六人在一起饮酒,个个喝得面红耳赤,情绪高涨勃发,兴味盎然。于是班超就乘着酒兴,面对将士的厌战,愤怒地激励将士道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现在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乘着漆黑之夜,以火攻去袭击匈奴的兵营。这样,不仅可以使匈奴不知我军的兵力到底有多少,而且攻其不备,一定会使匈奴之军在不备而战之中惊恐万状,措手不及,他们就会被我威武之师,消灭得干干尽尽!”这个典故历经演变,深入民间,成为人民大众的口头禅,妇孺皆知,童叟均晓。这条近乎格言或警语式的谚语,还有“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吕蒙传》);但后世用得最多的还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的从正面说,也写作“入虎穴而得虎子”;最后浓缩为成语“虎穴得子”。由此可见,与虎有关的任何一条谚语,从其创造或演变的过程来看,不知凝聚了人民大众中多少的智慧与心血,它是一语言矿山中提炼出来的一克镭,也是语言中的精化或者精萃。
关于虎的传说
本文2023-10-24 00:47: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2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