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十一脉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十一脉简介,第1张

十一脉指五脏六腑所属的十一条经脉。包括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难经·二十五难》杨玄操注:“五脏六腑各一脉,为十一脉。”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已记载这十一脉,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相比少一条手厥阴心包经。在《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及《阴阳系日月》篇中也未列手厥阴(心主),与帛书类似。《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举手少阴经五输穴,实际是手厥阴经五输穴;《九针十二原》篇所举“心”原大陵,实为心包(心主)原穴。可见手少阴与手厥阴经可分可合。《难经·二十五难》:“有十二经,五藏六府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手厥阴)别脉也。”杨玄操注:“五藏六府各一脉,为十一脉;心有两脉,合成十二经焉。”

详见百科词条:十一脉 [ 最后修订于2016/4/18 11:25:02 共37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脉象机理 1 拼音

mài xiàng jī lǐ

2 英文参考

Mechani of pulse cindition

3 注解

脉象机理指各种正常或异常脉象形成的机制及影响其形成的诸多因素,也是运用现代理论或检测手段,探讨脉象产生、演变规律的研究课题。

研究认为,影响脉象形成的主要因索是心脏射血机能、血液容量及粘滞度、血管壁的弹性压力及阻尼等等。如弦脉时的脉波传导速度加快,平均为760m/s,比同龄平脉组630m/s显著增快。而应用弹性腔理论的非线性方程进行比较测算。滑脉的心输出量、心指数大于平脉,外周阻力减小,血管顺应性大。有人在动物实验模型上造成心 输出量减低和外周阻力增加的状态,则所测得的脉图上很容易出现弦脉波形。而当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降低时,则易出现滑脉图形。

根据临床调查和对脉象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一般认为中医几种纲要脉的形成机理是:

(1)脉的洪细是由左心室的总泵力、有效泵力和大循环容量、动脉压力梯度容量所决定的。

(2)脉的弦软是动脉壁的体积弹性模量和动脉内的容量和压力所决定的。

(3)脉的长短是由心脏的泵力、流量及其所造成的动脉内容量与压力所决定的。

(4)脉的滑涩是由心肌收缩功量、动脉弹性模量及终端阻抗所致的血管动力学状况决定的。

(5)脉的迟数取决于控制心动周期的神经体液机制,心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又是心脏适应与代偿机能的一个综合表现。

(6)脉的浮沉机理从统计部分病例中看出,其沉脉组的压力梯度容量及动脉壁张力大于浮脉组(P<005),故认为其与血液的分流及局部解剖结构有关。

古籍中的脉象机理 《素问要旨论》:自序

也。然人为万物之灵也,非天垂象,而莫能测矣。其我机理,归自然也,其非圣意,而宣悟玄玄之理。故有祖圣伏

《针灸大成》:[卷七督脉经穴主治]督脉经穴歌

丹灶河车休。此之谓也。督任原是通真路,丹经设作许多言,予今指出玄机理,但愿人人寿万年!《针灸大成》

《本草乘雅半偈》:[第十帙]硼砂

蓬为车,轮之所繇始也。而身亦有轮∶喉即呼吸之轮,机废则为痹;咽即水谷之轮,机废则为;舌即发声之轮,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霍乱厥汗)温胃膏

(附子二两炮姜白术吴萸官桂一两丁香五味艾叶五钱熬贴加扑汗《理瀹骈文》清吴师机公元1864年

《外科理例》:[附方]如神千金方

“浮”、“沉”在《内经》中已有记载,《难经》、《伤寒论》上也都有所论述。它们反映脉位。所谓脉位,就是用手指端去切脉所觉察出的脉搏表现最明显的部位。“浮”是指用手指轻按就可觉察脉搏、重按反而减弱的脉象,主要表明病在“表”,常见于外感病初起,机体和外界致病因素(外邪)相杭争于肌表。在生理病理上,这多由心搏排血量增加、血循环加速、血管弹性阻力降低、挠动脉充盈度增大所致。相反,“沉”却是指轻按不能觉察、重按才能察清胁脉象,主要表明病在“里”,阳气衰微,常见于心脏病患者。在生理病理上,这多因心搏排血量减低、血压下降、末梢动脉血减少、血管弹性阻力增加所形成。

“迟”、“数”是《内经》等古典文献早有记述的脉象。这两种脉象反映脉搏的速率。“迟”脉是指一息脉跳四次以下(每分钟不足六十次),表明病属“寒”性,机体气血运行不正常。现代医学研究,它在生理病理上多因迷走神经兴奋增高、心房心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的变化所形成。“数”脉和它相反,它快于正常脉跳而呈一息五次以上(每分钟九十次以上),常见于“热”症,主要反映机体功能亢进等情况。

“代”脉反映脉搏的节律。《内经》已有记述。《脉经》说它是跳动几次之后中止几次再跳的脉象。这是一种慢而有规则间歇的脉,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二联脉、三联脉、四联脉,多见子代谢机能发生障碍的心脏病人、严重心力衰竭或机体讥能陷于危极时期的病人。《内经》指出这种脉说明脏气衰弱,和现代医学的说法一致。

“滑”、“涩”主要表现脉波形态,就是脉搏升降速度的异常变化。“滑”脉在《内经》中已有记述,《脉经》中描述为往来“流利展转”,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它“如珠之动”。这种脉常见于痰喘咳逆、蓄血、实热等症。在生理病理上,多因代谢旺盛、血管舒缩都快、血流通畅等情况所形成,常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动脉硬化等症。妇女妊娠三个月后,因血容量和排出量增加、血流加速等因素,常有“滑”脉,不属病脉。古代中医就认识通过察脉可判断妊娠,是有一定道理的。“涩”脉正好相反,是脉搏来去艰涩的脉象。这种脉“往来蹇滞,行而多碍”,《内经·脉要稍微论》中说“涩则心痛”。这种脉有虚实之分。虚的多表明气血亏损,实的多表明有气、食、痰等阻滞脉道,气血运行不畅。在生理病理上,这主要是由于心脏排血量减低、血流减慢等情况所形成,常见于贫血、失血以及心机能不全等症。

古人还总结有“诸病宜忌脉”,如“中毒宜洪大,忌细微;腹内有蓄血宜弦滑,忌弱小:中风宜迟浮,忌急实大数;”等等。还总结有“脉象常见主症”,如“沉脉为里,有力为里实,无力里虚;沉紧冷痛:沉缓寒湿:沉迟病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气郁;”等等。这些对于诊断上辨别病因、病症类型、病症的机转和预后等等,都是有价值的。

当然,脉诊不能代替一切诊断手段。《内经》、《伤寒论》也早已指出,切脉必须配合全面观察,主张“四诊”(望、闻、问、切)合参,进行辨证论治,反对只靠脉诊一项来断定疾病。

书名:《中医辩脉症治精编》

目录

总论(1)

各论(26)

第一章浮脉(26)

第二章沉脉(59)

第三章迟脉(104)

第四章数脉(119)

第五章滑脉(174)

第六章涩脉(199)

第七章虚脉(217)

第八章实脉(234)

第九章长脉(243)

第十章短脉(255)

第十一章洪脉(269)

第十二章微脉(284)

第十三章紧脉(295)

第十四章缓脉(308)

第十五章芤脉(329)

第十六章弦脉(343)

第十七章革脉(363)

第十八章牢脉(373)

第十九章濡脉(383)

第二十章弱脉(395)

第二十一章散脉(409)

第二十二章细脉(417)

第二十三章伏脉(428)

第二十四章 动脉(439)

第二十五章促脉(450)

第二十六章结脉(463)

第二十七章代脉(482)

第二十二章 望、闻、问、诊歌赋(496)

附篇(509)

一、针炙索引(533)

二、汤方索引(533)

跋、(533)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脉象机理研究 4 脉象图形化研究 5 脉象的临床研究 附: 1 古籍中的脉象研究 1 拼音

mài xiàng yán jiū

2 英文参考

Study of pulse condition

脉象研究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脉诊机理、建立脉象图谱、促使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外的脉象研究工作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

3 脉象机理研究

从生物力学、血流动力学角度进行脉象机理研究。认为影响脉象的主要因素是心脏射血机能、血液溶量及粘滞度、血流速度、血管壁的弹性压力及阻尼等等:

①脉的洪细是由左心室的总泵力、有效泵力和大循环容量、动脉压力梯度容量所决定的。

②脉的弦软是动脉壁的体积弹性模量和动脉内的容量和压力所决定的。

③脉的长短是由心脏的泵力、流量及其所造成的动脉内容量与压力所决定的。

④脉的滑涩是由心肌收缩功量、动脉弹性模量及终端阻抗所致的血管动力学状况决定的。

⑤脉的迟数取决于控制心动周期的神经体液机制,心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又是心脏适应与代偿机能的一个综合表现。

⑥脉的浮沉机理从统计部分病例中看出,其沉脉组的压力梯度容量及动脉壁张力大于浮脉组(P<005),故认为其与血液的分流及局部解剖结构有关。

4 脉象图形化研究

近年来,有关脉图研究已从“示意图”过渡到“波示图”,且已研制出了多种脉象仪,并测算建立了几十种脉象图谱。在脉象的表述和辩识分析上积累了大量的实验资料,不仅已基本阐明了脉图的临床意义,且总结出了多种脉图分析方法和脉波信息的自动识别系统,多因素脉图识脉法等。

5 脉象的临床研究

主要进行了大量的生理及病理状况下的脉象变化规律及脉图特征性改变的临床调查与研究。如不同年龄及性别的脉象与脉图特征,月经与妊娠期的脉象与脉图特征性改变,昼夜及周年节律对脉象的影响,进食和运动对脉象的影响,以及在各种中医“证”的诊断前提下或西医疾病诊断下的愚病人群的脉象及脉图的特征性改变,等等。

古籍中的脉象研究 《医学衷中参西录》:[四、医话]14.牛肉反红荆之目睹

然若忘耳。然其相反之理,究系何因,须俟深于化学人研究也。因又忆曩时阅小说,见有田家妇于田间,行荆芥中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29.少阳篇三阳合病之治法

恶心欲吐,心中时或烦躁,头即有汗而身上无汗,左右脉象皆弦,右脉尤弦而有力,重按甚实,关前且甚浮。即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三十二)治牙疳方]3.牙疳敷藤黄法

龈微见腐烂。其家人惧甚,恐成走马牙疳,延愚诊视。脉象有力而微弦,知毒热虽实,因病久者,气分有伤也。问

《医学衷中参西录》:[四、医话]42.答陈××疑《内经》十二经有名无质

疔,红肿之线已至侠气户,木不知疼,恶心呕吐,诊其脉象洪紧,右寸尤甚,知系太阴之毒火所发,为刺本经尺泽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79.论腰疼治法

<<脉学捷径>>

脉学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门重要诊断学中医不象西医有科学为后盾,能有X光,CT扫描磁共振…却只有望闻问切四法,而这四法中再除去闻法,最管用的也仅有三法了其中脉法又是尤为重要的一种,它可以真实得反映脏象变化是证断疾病,辨别真伪的关键方法而现代中医能精通脉学的不多了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我担心它会失传故将此学精义归纳如下

心法: 诊脉之道随症变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

基本功: 〈一 〉 三部 -----寸:主 -- 肺卫气太阳经头面部上焦颈项胸膈

关 :主-- 肝脾胆胃胁部及中体部中焦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厥阴经

尺:主-- 肾〈气阴阴 左右之分不必固执〉 大肠小肠膀胱下体部少腹前后阴少阴经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不分左右寸关尺呢 第一,在所有的教科书上己经给大家讲地很清楚,这里不想重复

第二中医这门学问之所以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能立住脚,就是因为它的灵活变通如在临床上一外感患者,两手寸关皆见浮象如果固执右寸为肺主外,左寸为心主血之说,那怎么能说得通且寸主外,那么为什么两手关部也见浮象,难到脾胃肝胆也都外感了吗所以对中医理论上的东西不必太固执不是古人不讲清楚,而是自己体会不够这对于有经验有医生来说实在简单不过,但对于初学者却是很大的困惑

〈二〉 二十八脉总论

如何来掌握中医的灵活变通呢就是先掌握其中不会变的东西如下面的二十八种脉象及所主证侯,这些就是死记硬背的功夫了

浮脉类: 在 寸部--1 太阳病伤风外感表症2 风痰 痰气逆满

在 关部--1, 肝经气盛2阳明经热症3中焦实证

左尺部--1肾阴不足相火亢盛2虚阳外跃3下焦实证

变化—浮而抵手为洪-- 洪脉主实症也可见于虚阳上亢或虚阳外脱

浮而如弓弦为弦--1弦主肝胆〈无论虚实,弦脉对于反映肝胆疾病是很敏感的〉

2弦主虚劳〈这是个较易忽视的病脉关于弦主虚劳,最早的详细论述是在<<金匮要略>>中“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第六”——“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男子脉弦沉,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暝,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弦主虚劳这个问题不光是学生搞不清楚,临床医师也不见得明白从病机上讲凡是虚证见实脉,实证见虚

脉,都存在假象因素在内那为什么为出现假象呢这在于虚实的程度和患者的体质等各方面相互作用而造成的但拨开云雾见庐山,假象始终是假象,辨证者是可以通过病史,病程,症状各方找到真象的但在脉象上凡虚证而见浮脉的,必重按无力,如濡芤革,〈凡是实证见沉脉的,必重按搏指,如伏牢〉,都是假象的产物,若没有假象,我们就可以少背几种脉了其他医家对此亦有论述:

“弦而颈细,如循刀刃,弦而强直,如新张弓,如循长竿,皆无胃气也”

“虚劳之脉,多寸口数大,尺中弦细搏指者,皆为损脉”

总之,弦脉虚劳是切诊中的难点,要结合病史,症状,体质等各方面归纳后得出结果。

3弦主水饮痛症,疟疾

浮而细软为濡—濡脉虚者七八,湿者二三

浮而中空为芤—1芤脉是血虚不足以摄气,为弦脉变化脉“弦大而按之减而中空之义”

2 芤脉还有血虚而夹瘀血的情况“凡血脱脉芤,而有一部脉独弦,或带结促涩滞者,即瘀血所结处也”所以得芤脉当检查是否有涩滞等异常情况

弦芤相合即为革—虚症无疑

沉脉类 : 沉至骨乃得为伏— 凡可造成气机郁滞的病因病机都可形成伏脉辨其虚实当结合全身症状

〈医家论述:伏脉为经脉阻滞,营卫不通之故,不可误为阴脉〉

沉而极软为弱— 纯属虚证

沉弦实大为牢—1阴寒内积

2坚积内著

迟脉类:一息四至为缓---1湿停脾胃 2气虚不运

艰涩不畅为涩---1气血不足 2湿滞〔涩脉也许是脉象中最难体会的一种,在临床上要细心体会〕

缓而时止,止无定数为结----阴邪固结〔医家论述:阴盛则结,阳盛则促〕

数脉类:一息七至为疾---1由实热而造成脱阴特点:按之益坚

2由寒毒而造成脱阳特点:按之不鼓〈医论:虚劳喘促声嘶,脉来数疾无伦,是厥阴独行,真阴竭于下之侯 只有疾而不躁,按之稍缓,才是热证之脉〉

来去急而一时止为促---1阳盛则促 2停聚

脉形如豆为动---阴阳相搏

实脉类: 如珠为滑--滑脉为实症无疑风痰痰湿气血郁滞食积实热

〔医家论述:滑为血实气壅,悉属有余〕

转索为紧—1寒 痛 2医家论述:人迎紧为表证,气口紧为饮食 若脉如转索,而强总不和,是但紧而无胃气也

过位为长—阳盛有余

虚脉类:如线为细—非湿即虚〈医论:平人脉细弱,皆忧思过度若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及病热脉细,神昏,为脉证不相符,是危证〉

欲绝为微—虚极

动而中止,止有定数为代—虚极

小—正气不足〈小而按之不衰,久按有力,为实热固结之象,可隐隐见有滑象在其中〉

不满部为短—1有力气郁2 无力气虚

杂论

1下手脉沉而无寒证,是气机郁闭所致也

2左尺独弱而小,阳虚多便之侯

3右尺大而弦长,是两足肿痛之候,若脉小而涩滞,为大便燥

4大便胀闭,小便不通,下流壅塞,涉及上部必于两寸求之,其两尺,不过细涩其两寸浮分虽微小,重按之,必鼓指洪大有力,可见两寸,也可诊大小肠医者宜知变通也

5脉来者有上无下,则热上冲有下无上,则热下冲

6病同脉异 如血虚可见浮大而芤或小弱而数 气虚可见关部虚大而涩或关部细小而弱

7病异脉同 如脉浮缓 可见于太阳中风或脾虚生湿 关尺弦紧可见于肝经气郁或中焦虚寒

8诊得浮脉,要尺内有力,为肾水充足,可以发汗;

诊得沉脉,要关内有力,为胃气充实,可以攻下

9为什么有的脉象初诊久按不同

若是急性病,脉应浮而有力如果初诊脉浮大,久按无力,为正气大虚之象

若是慢性久病,初诊濡软,久按却搏指有力,必然不是虚证,而是有痰湿瘀滞于内

10什么叫脉证不符

初病者脉反见虚象 与 久病者脉反亢盛,就是脉证不符的情况属于正虚邪盛,多为难治之侯百病皆然

11关于妇科脉象

经水方面 ①妇女以血为主,左三部脉来宜平和②左关脉来细滞,按之即空者,此经水零星而下之候③尺脉空虚或带涩,无子也

胎孕方面①三部沉浮一样,按之不绝,无他病而不月者,或尺部数而旺者,主妊子②妇人有孕,不可见弦脉因为弦为肝脉,主肝气太过,不能藏血,不久将堕胎③弦急亦堕,是火盛也但是因为其他疾病导致的弦脉,又当先保胎,气旺则弦自退④凡妊娠之脉宜实大有力,忌沉细,弦急,虚涩

12

答案:A

虚脉是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亦是无力脉象的总称。虚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搏搏动力量软弱,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无力,是脉管的紧张度减弱,脉管内充盈度不足的状态。

古籍中的十一脉简介

十一脉指五脏六腑所属的十一条经脉。包括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手少阴心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