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有哪些对硝石的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4收藏

古籍中有哪些对硝石的记载?,第1张

硝石既有天然的,又能从土硝中提炼,人们早在2000多年前已利用硝石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说:汉初名医淳于意曾用硝石治病。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他所著的《金匮要略》中记有“大黄消石汤”方,治黄疸病。在2世纪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硝石被列为上品药。人们还认识到硝石的性质极活泼,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作用,丹炉家用制五金八石,银工家用化金银。因此,硝石成为金丹家常使用的物质,对它的认识也随实验而加深。梁代名医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清楚地介绍了当时鉴别硝石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今宕昌以北诸山有咸士处皆有之。”唐代苏敬主编的《新修本草》记载的提纯硝石的技术:“今炼粗恶朴消,淋取汁煎,炼作芒消,即是消石。”即将粗硝石经过水溶、煎汁、再结晶,得到针状晶体。硝石是制造火药的关键,因而对它的鉴别、加工提纯的掌握都是很重要的。

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也称之为角法。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的医家,是应用动物的角掏空之后作为吸拔工具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兽角吸拔。

《五十二病方》可以算得上是我国最古的医书,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就表明我国医家至少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已经采用拔罐这一治疗方法。

至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所用的角为牛角,鉴于当时此法盛行,应用不当易造成事故。

所以葛洪特别告诫要慎重地选择适应症候,书中强调:“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这显然是有道理的,因为书中所列的多数病症,也确实不是拔罐的适应症。

古籍中关于开采、冶炼硫铜矿的记载出现得很晚,而且非常有限。

明代人陆容(1436~1494)所撰《菽园杂记》(卷十四)有一段有关当时炼铜的记述,是一份很难得的资料。原文如下:“每火平铜一料,用矿二百五十箩(每三十余斤为一小箩。虽矿之出铜多少不等,大率一箩可得铜一斤),炭七百担,柴一千七百段,雇工八百余。用柴炭装叠烧两次,共六日六夜。烈火亘天夜,则山谷如昼,铜在矿中既经烈火,皆成茱萸头,出于矿面。火愈炽,则熔液成驼(砣)。候冷,以铁锤击碎,入大旋风炉,连烹三日三夜,方见成铜,名日生烹。有生烹亏铜者,必碓磨为末,淘去龙浊,留精英,团成大块,再用前项烈火,名日“烧窖”。次将碎[块]连烧五火,计七日七夜。又依前动大旋风炉,连烹一昼夜,是谓成“钅瓜”(原注:原嘲)。钅瓜者,粗浊既出,渐见铜体矣。次将钅瓜碎,用柴炭连烧八日八夜,依前再入大旋风炉,连烹两日两夜,方见生铜。次将生铜击碎,依前入旋风炉烀炼,如烀银之法。以铅为母,除滓浮于面外,净铜入炉底如水,即于炉前逼近炉口铺细砂,以木印雕字,作处州(按:处州相当于今浙江丽水、青田、龙泉一带)某处铜,印于砂上,旋以砂壅印,刺铜汁入砂匣,即是铜砖,上各有印文。”

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也述及铜的开采与冶炼,虽较简略,但着重提到铜铅、铜银共生矿的冶炼,并附有精美插图,今亦摘录如下:“凡铜砂,在矿内形状不一,或大或小,或光或暗,或如钅俞石(指黄铜矿),或如姜铁(大概指黄铁矿石)。淘洗去土滓,然后入炉煎炼,其熏蒸旁溢者为自然铜(即还原出的金属铜),亦曰“石髓铅”。凡铜质有数种:有全体皆铜,不夹铅、银者,洪炉单炼而成;有与铅同体者,其煎炼炉法,傍通高低二孔,铅质先化,从上孔流出,铜质后化从下孔流出。东夷铜(指日本国的铜矿)又有托体银矿内者,入炉炼时,银结于面,铜沉于下。”

古籍中有哪些对硝石的记载?

硝石既有天然的,又能从土硝中提炼,人们早在2000多年前已利用硝石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说:汉初名医淳于意曾用硝石治病。东汉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