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古籍善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6收藏

《本草纲目》古籍善本,第1张

草部

甘草 黄芪 人参

沙参 荠苠 桔梗

长松 黄精 萎蕤

知母 肉苁蓉 列当

赤箭(天麻) 术(白术) 狗脊

苍术 贯众 巴戟天

远志 *羊霍 玄参

地榆 丹参 紫参

紫草 白头翁 白及

三七 黄连 胡黄连

黄芩 秦艽 茈胡(柴胡)

前胡 防风 独活

升麻 苦参 白鲜

延胡索 贝母 山慈姑

石蒜 白茅 龙胆

细辛 徐长卿 白薇

白前 锦地罗 檀香

锁阳 铁线草 当归

芎穷 蘼芜 蛇床

蛇床 藁本 白芷

芍药 牡丹 木香

甘松香 杜若 高良姜

郁金 姜黄 补骨脂

荜茏 益智子 缩砂密

白豆蔻 豆蔻 蓬莪茂

荆三棱 莎草香附子 藿香

薰草(零陵 兰草 马兰

香薷 假苏 薄荷

水苏 菊 野菊

淹闾 艾 茵陈蒿

青蒿 白蒿 茺蔚(益母

夏枯草 刘寄奴草 旋夏花

青葙 鸡冠 红蓝花

番红花 燕脂 大蓟、小蓟

续断 漏卢 苎麻

苘麻 大青 小青

胡芦巴 蠡实 恶实

呆耳 无名精 希莶

箬 芦 甘蕉

蓑荷 灯心草 木贼

麻黄 地黄 牛膝

紫菀 麦门冬 萱草

淡竹叶 鸭跖草 葵

蜀葵 龙葵 酸浆

蜀羊泉 败酱 款冬花

鼠曲草 款冬花 决明

地肤 瞿麦 王不留行

葶苈 车前 马鞭草

蛇含 鳢肠 连翘

蒴翟 蓝 蓝淀

青黛 甘蓝 蓼

水蓼 马蓼 荭草

虎杖 匾蓄 蒺藜

谷精草 海金沙 半边莲

紫花地丁 见肿消 大黄

商陆 狼毒 防葵

狼牙 闾茹 大戟

甘遂 续随子 莨菪

蓖麻 蜀漆 藜芦

附子 天雄 侧子

酸模 菖蒲 菰

水萍 苹 萍蓬草

水藻 海藻 昆布

石斛 骨碎补 石韦

景天 虎耳草 石胡荽

螺旋草 酢浆草 地锦

陟厘 昨叶何草 土马

卷柏 石松 马勃

及己 漏篮子 乌头

白附子 虎掌 局箬

半夏 蚤休 鬼臼

射干 玉簪 凤仙

坐拿草 曼陀罗花 羊踯躅

芫花 莽草 茵芋

石龙芮 钩吻 菟丝子

覆盆子 使君子 木鳖子

番木鳖 马兜铃 盍藤子

预知子 牵牛子 旋花

紫葳 营实墙蘼 月季花

栝楼 王瓜 葛

天门冬 百部 何首乌

萆解 菝葜 土茯苓

白蔹 山豆根 黄药子

白药子 威灵仙 茜草

防己 通草 通脱木

钩藤 白英 乌蔹莓

律草 络石 木莲

忍冬 藤类概述 泽泻

羊蹄

木部

竹黄 竹 桑上寄生

雷丸 猪苓 琥珀

茯苓 接骨木 木芙蓉

木槿 紫荆 牡荆

石南 枸杞、地骨皮 五加

南烛 卫矛 枸骨

冬青 女贞 鼠李

郁李 金樱子 胡颓子

山茱萸 蕤核 白棘

酸枣 栀子 枸橘

楮 柘 桑

相思子 阿魏 大风子

巴豆 乌臼木 棕榈

桦木 蘖木 檀

小蘖 厚朴 杜仲

椿樗 漆 楸

桐 梧桐 罂子桐

海桐 楝 槐

秦皮 合欢 皂荚

肥皂荚 无患子 诃黎勒

榉 柳 树柳

水杨 白杨 榆

芜荑 苏方木 乌木

芦荟 檀香 樟脑

龙脑香 安息香 骐竭

没药 薰陆香 枫香脂

乌药 钓樟 樟

楠 降真香 辛夷

木兰 筒桂 桂

杉 松 丁香

柏 竹黄 竹

桑上寄生 雷丸 猪苓

琥珀 茯苓 接骨木

木芙蓉 木槿 紫荆

牡荆 石南 枸杞、地骨皮

五加 南烛 卫矛

枸骨 冬青 女贞

鼠李 郁李 金樱子

胡颓子 山茱萸 蕤核

白棘 酸枣 栀子

枸橘 楮 柘

桑 相思子 阿魏

大风子 巴豆 乌臼木

棕榈 桦木 蘖木

檀 小蘖 厚朴

杜仲 椿樗 漆

楸 桐 梧桐

罂子桐 海桐 楝

槐 秦皮 合欢

皂荚 肥皂荚 无患子

诃黎勒 榉 柳

树柳 水杨 白杨

榆 芜荑 苏方木

乌木 芦荟 檀香

樟脑 龙脑香 安息香

骐竭 没药 薰陆香

枫香脂 乌药 钓樟

樟 楠 降真香

辛夷 木兰 筒桂

桂 杉 松

丁香 柏

火部

糟 烧酒 醋

酱 饴糖 蘖米

红曲 神曲 曲

蒸饼 豆腐 大豆豉

刀豆 扁豆 豇豆

蚕豆 豌豆 绿豆

赤小豆 黄大豆 大豆黄卷

大豆 阿芙蓉 罂子粟

薏苡仁 稗 参子

粟 粱 玉蜀黍

蜀黍 黍 稷

籼 粳 稻

荞麦 雀麦 大麦

小麦 大麻 胡麻

果部

慈姑 乌芋 芡实

芰实- 莲藕- 石蜜-

沙糖- 甘蔗- 猕猴桃-

婴奥- 葡萄- 西瓜-

甜瓜 茗- 盐麸子-

吴茱萸 毕澄茄- 胡椒-

蜀椒- 秦椒- 枳-

马槟榔- 无花果- 波罗蜜-

椰子- 槟榔- 海松子-

榧实- 橄槛- 龙眼-

荔枝- 槲实- 橡实-

阿月浑子- 榛子- 胡桃-

银杏- 樱桃- 杨梅-

枇杷- 枸橼- 柚-

橙- 柑- 橘-

安石榴- 柿- 林檎-

山楂- 榲柏- 楂子-

木瓜- 梨- 枣-

栗- 桃- 榔梅-

梅- 巴旦杏- 杏-

李-

鳞部

青鱼 鲤鱼 鱼子

鳔 海马 虾

乌贼鱼 黄颡鱼 鳅鱼

鳝鱼 鳗鲡鱼 鳢鱼

金鱼 鳜鱼 鲫鱼

鲥鱼 石首鱼 水蛇

乌蛇 白花蛇 蚺蛇

蛇蜕 蛤蚧 守宫

石龙子 鲮鲤 鳄鱼

吊 龙

兽部

猕猴 猬 鼠

水獭 兔 湍

猫 灵猫 麝

麋 鹿 羚羊

熊 野猪 犀

象 豹 虎

狗宝 鮓答 牛黄

黄明胶 阿胶 驼

驴 马 牛

羊 狗 豕

禽部

鹗 鹰 鹊

乌鸦 斑鸠 寒号虫

伏翼 雀 鸽

雉 鸡 凫

鹜 鹅 鹈鹕

虫部

蛔虫 蛞蝓 蜗牛

蚯蚓 蜈蚣 蝌蚪

蛙 蛤蟆 蟾蜍

蜚虻 蜚蠊 蔗虫

鼠妇 衣鱼 萤火

蝼蛄 天牛 蜣螂

蝉蜕 蚱蝉 蛴螬

蛆 水蛭 蝎

壁钱 蜘蛛 地胆

葛上亭长 芫青 斑蝥

樗鸡 九香虫 原蚕

蚕 螳螂桑螵蛸 虫白蜡

艺翁 露蜂房 土蜂

蜜蜂 蜜蜡 蜂蜜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自然界中的植物多是遵从春生夏长的规律,但是夏枯草却不一样,它在春季时节便已经开始生长并开花结穗,到了炎夏之季其它植物正值生长旺盛的时间,它便开始逐渐凋亡,故而古人称此物为夏枯草。

由于夏枯草独特的生长特性,古人还曾用“禀纯阳之气而生,至炎夏之日而亡”这句话来描述夏枯草,可以说是非常形象的。

独特的生长特性,也造就了夏枯草独特的药性。中医里面早已经在数千年前便已经注意到了夏枯草的药用价值。

像最早的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之中就说到,夏枯草有“散瘿瘤瘰疬之功、破症症瘕积聚之力”,对于一些常见的无名结节、疮瘘或是经络瘀阻引起的肿块等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滇南本草》之中则还明确地指出夏枯草有较好的“祛肝中郁热、行肝中滞气”的作用,在清肝、养肝等方面也颇具良效。

而到了现代,夏枯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用途。一是它入药具有清肝热而明目的药效;二是它具有平肝阳而降压止痉的价值;三则是它具有行气滞、化痰火而消瘿瘤瘰疬的妙用。

1、夏枯草清肝热而明目的应用

夏枯草药效苦寒,主入肝胆二经,对于肝胆之实热郁火有较好的清泄之效,而肝胆之热邪旺盛,上炎至头目的时间最容易引起的就是各种眼疾。

比如常见的眼珠泛红、眼珠疼痛、眼睑红肿等现象,大多都是因为肝火上冲至头目导致的。

在民间很多地方,人们就有采收夏枯草果穗来泡茶的习惯,在清泄肝火、养肝明目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一些古代的眼科典籍里面也明确的说到,夏枯草有“清肝热而止目珠疼痛”的效果,并常将夏枯草同香附子、槐花等配伍使用,其清泄肝中之热邪、缓解目珠红肿疼痛的作用较好。

2、夏枯草平肝阳而降压止痉的应用

肝中热火壅盛日久,则会出现肝阳上亢扰乱上焦的情况。比如中医里面就认为很多常见的血压偏高之症,或是头目眩晕、痉挛抽搐之症,多就是因为肝阳上亢扰至头目引起的。

而夏枯草不仅具有苦寒清泄肝火之效,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辛散之力,有疏散肝风之效,对于肝阳上亢之血压偏高、头目眩晕,肝风内动之痉挛抽搐等症皆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中医里面在缓解上述情况的时间就常会使用夏枯草配伍石决明、珍珠母、生地黄、决明子、僵蚕等药材同用,在降压止痉方面有一定的良效。

3、夏枯草行气滞、化痰火而消瘿瘤、瘰疬的应用

古人所说的瘿瘤瘰疬之症在现代其实泛指一些体内常见的无名结节、肿块等疾病,中医里面认为这些无名的结节、肿块多是因为体内气滞血瘀、痰火蕴结、经络瘀阻等引起的。

而夏枯草在助人清肝热、行肝气、解肝郁方面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以夏枯草入药并随证配伍诸药往往有很好的消肿散结之功。

比如一些肝郁气滞、痰凝血瘀等引起的瘿瘤瘰疬之症,中医就常用夏枯草同当归、香附子、浙贝母、白芥子、玄参、山慈菇、莪术等药材配伍使用,有明显的消瘿瘤、散瘰疬的效果。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贮藏 3 《吉林省中成药暂行标准》 31 方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主治 35 降压平片的用法用量 3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降压平片 1 拼音

jiàng yā píng pià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Jiangya Ping Pian

22 标准编号

WS3B059591

23 处方

夏枯草 2182g 葛根 2182g 珍珠母 2182g 菊花 2182g 淡竹叶 2182g 芦丁 55g 槲寄生 2182g 黄芩 2182g 薄荷脑 1 82g 地龙 2182g 地黄 1019g

24 制法

以上十一味,葛根 400g粉碎成细粉,夏枯草、槲寄生、地龙、地黄、淡 竹叶、菊花、珍珠母及剩余葛根 1782g ,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3小时,第二次 2小 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干燥,粉碎,过筛,黄芩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3 小时,第二次2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用盐酸调pH值至 1~2 ,加热至 80 ℃,保温 30 分钟,放冷,滤过,沉淀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将上述浓缩膏粉、葛根粉 200g、黄芩提取物、芦丁和辅料适量,混匀,过筛,制粒,干燥;薄荷脑与剩余葛根粉 末配研后加入颗粒中,混匀,压制成 10000片,包糖衣,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策苦、辛。

26 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

27 功能与主治

降压,清头目。用于高血压及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4片,一日 3次。

29 贮藏

密封。

3 《吉林省中成药暂行标准》 31 方名

降压平片

32 组成

夏枯草300g,地龙300g,槲寄生300g,槐花300g,生地黄300g,黄芩300g,菊花300g,薄荷50g。

33 功效

滋阴清热,祛风明目。

34 主治

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耳聋耳鸣。

35 降压平片的用法用量

温开水送服。每次6片,1日3次。

36 制备方法

将菊花、薄荷共研细末,过120目筛。将其余夏枯草等6味酌予碎断,煎煮3次。分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膏,低温干燥。过100目筛。将上述药粉、膏粉加适量的黄糊精,混合均匀,制颗粒,干燥,整粒,应出750g,公差率±3%。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包衣,打光。基片重035g;糖衣片重05g。

古籍中的降压平片 《外科理例》:[卷七]疮疥一百四十三

 夏枯草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又名夕句、乃东、铁色草、散血草等。性寒,味苦、辛,入肝肾二经。它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用药部位全草或者花穗。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夏枯草的功效,一起来看看吧!

 夏枯草的名称来源

 “夏”字在《说文》据小篆字形,会意,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指中国人也。如在《书·舜典》说到:“蛮夷猾夏。”孔传:“夏,华夏。”

 但这里的“夏”是指时间单位—“夏季”。一年12个月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各90天。其中第二季就是“夏季”。我们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今天公历的六、七、八)三个月。

 因为“夏枯草”通常在冬至后开始生长。到夏至,也就是6月21日左右开始,夏枯草基本就快要收割了,所以称“夏枯草”。

 也是因为“夏枯草”经历了漫长的寒冬,和炎热的夏天。这两个极端的温度所以也才造就了“夏枯草”的灵气。

 冬天是阴寒冰冷之气为主导,《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此时世间万物无论是人还是植物均是外冷内温的一个状态(请参考民间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样才可以保持和天地之间一个和谐的形式。

 这点在《伤寒论·平脉法》也有类似的文献记载:“夏月盛热,欲裸其身,冬月盛寒,欲著复衣”。外部温度越是寒冷,内部温度越是要温热。

 所以一直到“夏至”,夏枯草内部的热能也就消耗完毕,所以才是一到“夏至”就枯萎,所以称“夏枯草”。

 这点在古籍中明确的记录。如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中“四月采收,五月枯”;清代杨时泰《本草述钩元》中“但茎之

 《本草图解》:“夏枯草苦辛微寒,独入厥阴,消瘰疬,散结气,止目珠痛。此草补养厥阴血脉,又能疏通结气。目痛瘰疬,皆系肝证,故建神功。”

 

 应用

 1/治肺痨

 民间有“大麦头子草”(因夏枯草之花,形同麦穗,故名),治痨病的单方:每日用夏枯草30g,鲜草加倍,煎浓汁,加蔗糖少许,和服,连服3个月可愈。

 夏枯草之抗痨作用究竟如何,民间既难以考实,而用入复方中,以其为多种药的综合作用,也难认定。

 后遇一淋巴结核患者,胸透见肺脏呈炎症浸润,但尚未显潮热、咳血等症状。时值夏收。夏枯草随处可得,我教其服用夏枯草单方1个月,颈侧淋巴结核(瘰疬)渐小渐软,触之滑动。

 既见效验,即嘱续服1个月。三诊时,瘰疬基本消失,胸透肺部无异常。由此可知夏枯草确有治痨作用。

 现代中医药书籍、刊物常有对夏枯草药理作用的报道,谓经抑菌实验,夏枯草对结核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所以我治肺痨,不分证型,多以夏枯草入方。若只辨证,不辨病,则夏枯草与肺痨无涉焉。

 2/治肝阳眩晕、肝热目赤

 夏枯草养肝血可抑肝阳,去肝火以清头目。对肝阳之眩晕、耳鸣、头昏头痛、血压高者,我惯用夏枯草、蒲公英、葳蕤仁、滁菊花、银花、蝉蜕、山栀、碧玉散等组方,清肝并导热下行,3~5日可消。

 3/消肉瘿、乳癖

 瘿有数种,肉瘿(甲状腺肿)多因忧思郁怒,郁则肝不条达,脾失健运,气滞痰凝,多在结喉正中附近。发生单个或数个肿块,呈半球形,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按之不痛,略有颤动感。

 我每用夏枯草为主,伍以香附、郁金、昆布、海藻、海浮石、半夏、陈皮、浙贝母、黄药子等为剂,每日1剂煎服,约月余可消。

 乳癖成因,非止一端,其肝郁痰凝型者,多见于青年妇女。一般为单个或多个在乳房内出现,部位以外上方较多,结块形如鸡卵或呈结节状,质地较硬,与皮肤不相粘连,推之活动度大,虽久延不溃。

 我亦以夏枯草力主,伍以娑罗子、橘叶、橘核、柴胡、当归、丹参、昆布、海藻、赤茯苓、制香附等成方,每日1剂。多能在3~4周内消除。

 

 服用禁忌

 夏枯草虽然对身体有很多的促进作用,但是它仍旧属于一种中药材,所以在服用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具体的夏枯草泡水喝的禁忌如下:

 第一:令身体产生抗药性

 我们和大家说了,夏枯草属于一种中药材,所以如果长期服用容易对身体产生副作用,导致身体出现抗药性,这样服用夏枯草之后药效就会降低。所以说,如果身体没有问题,我并不建议大家长期服用夏枯草。

 第二:对胃部具有刺激性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夏枯草中含有皂苷成分。如果我们长期服用夏枯草,那么这种皂苷成分就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导致身体出现拉肚子或者是肚子痛等情况。

 第三:夏枯草对身体的副作用

 夏枯草泡水喝并不适合所有人,所以有些人服用之后会对身体造成过敏反应,例如身体出现丘疹、红斑,或者是全身瘙痒、心悸气短还有头晕目眩,甚至还有些患者会出现肠胃不舒服的症状。

 第四:气虚患者禁止使用

 通过实验发现,气虚患者将夏枯草泡水喝之后会导致身体的不舒服症状加剧。所以,气虚患者最好不要服用夏枯草。

 第五:夏枯草忌铁

 我建议:夏枯草虽然是凉茶的常见原料之一,但是并不能随意服用。中医方面认为,夏枯草醒来那个,所以经常服用会导致身体脾胃变差,同时体内的湿气也会加重。建议脾胃比较差、湿气比较重的患者,特别是患有风湿病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夏枯草,避免身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或者是病情加重。另外夏枯草也不能够长期服用,因为会加重肝脏以及肾脏的负荷,导致身体出现中毒情况,这也是有些人表示自己过量服用夏枯草出现肾痛的原因。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清凉饮子处方大黄、赤芍药、当归、甘草(炒),各二钱。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服。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清凉饮子处方当归(去芦,酒浸)甘草(炙)大黄(蒸、焙)赤芍药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颊赤多渴,五心烦躁,睡卧不宁,四肢惊掣;哺乳不按时,寒温失度,肠胃不调,呕吐,大便秘结;头面生疮疖,目赤咽痛,疮疹余毒。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食后及临卧时温服。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症因脉治》卷三方名清凉饮子组成黄芩、黄连、薄荷、玄参、当归、芍药、甘草、山栀、牡丹皮。主治噪火伤血,身肿。《普济方》卷三八四引《仁存方》方名清凉饮子组成大黄(炮)、连翘(生)、芍药(生)、当归(微炒)、防风(去芦)、甘草(炙)、山栀(取去仁)各等分。主治小儿由将养乖节,或犯寒暑,乳哺失时,乍伤饥饱,致令血气不调,脾胃不和,或致发热,欲变惊痫。小儿血气脆弱,以至羸困。及小儿变蒸、客忤、惊痫壮热,痰涎变盛,躁闷烦渴,颈项结热,头面生疮疖。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大钱,以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服,不拘时候。《老中医经验方汇编》方名清凉饮子组成荷叶25kg,茅根25kg,桑叶125kg,香薷125kg,藿香125kg,淡竹叶125kg,夏枯草125kg,青蒿500g,薄荷500g。功效清热除烦,预防中暑。用法用量每服80毫升,每日23次。制备方法将各药切细混匀,按1:1比例制成合剂,加红糖适量,并加防腐剂备用。《婴童百问》卷四方名清凉饮子别名四顺清凉饮组成大黄、连翘、芍药、羌活、当归、防风、甘草、山栀仁各等分。主治项颈结热,头面疮疖,肚中热痛。火毒内攻,烦躁,内热口干,大便秘实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

详见百科词条:清凉饮子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8:30:05 共97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1 关于描写中药材的诗句

关于描写中药材的诗句 1 描写中草药的诗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

端阳,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

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南宋爱国词人用中药名写了一首,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

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

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

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写过一首题为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2 描写中草药的诗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

端阳

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

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

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

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南宋爱国词人

用中药名写了一首

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

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

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

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

写过一首题为

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3 关于药材的诗句

《水调歌头 汤头拾趣》

竹叶柳蒡道,泰山磐石边。龟鹿二仙兴至,逍遥桂枝前。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龙共舞,玉女伴天仙。阳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

酥蜜酒,甘露饮,八珍餐。白头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凉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参养荣,回春还少年。四海疏郁罢,常山浴涌泉。

注:词内含汤头三十个,依次为:竹叶柳蒡汤、泰山磐石散、龟鹿二仙胶、逍遥散、桂枝汤、四君子汤、三子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玉女煎、天仙藤散、阳和汤、桃花汤、碧云散、牡丹皮散、酥密膏酒、甘露饮、八珍汤、白头翁汤、何人饮、醒消丸、凉膈散、葛花解酲汤、保元汤、人参养荣汤、回春丹、还少丹、四海疏郁汤、常山饮、涌泉散。

4 描写中药的诗句有哪些

1、《卜算子·芍药打团红》宋代:洪咨夔

芍药打团红,萱草成窝绿。帘卷疏风燕子归,依旧卢仝屋。

贫放麹生疏,闲到青奴熟。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

2、《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宋代:辛弃疾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遍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3、《春日》宋代: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4、《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贤

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肺。

5、《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5 关于中药的诗词

中药诗文汇集 《水调歌头 汤头拾趣》 竹叶柳蒡道,泰山磐石边。

龟鹿二仙兴至,逍遥桂枝前。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龙共舞,玉女伴天仙。

阳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 酥蜜酒,甘露饮,八珍餐。

白头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凉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参养荣,回春还少年。四海疏郁罢,常山浴涌泉。

注:词内含汤头三十个,依次为:竹叶柳蒡汤、泰山磐石散、龟鹿二仙胶、逍遥散、桂枝汤、四君子汤、三子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玉女煎、天仙藤散、阳和汤、桃花汤、碧云散、牡丹皮散、酥密膏酒、甘露饮、八珍汤、白头翁汤、何人饮、醒消丸、凉膈散、葛花解酲汤、保元汤、人参养荣汤、回春丹、还少丹、四海疏郁汤、常山饮、涌泉散。 红娘子。

叹一声。受尽了槟榔的气。

你有远志。做了随风子。

不想当归是何时。续断再得甜如蜜。

金银花都费尽了。相思病没药医。

待他有日的茴芗也。我就把玄胡索儿缚住了你。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

因此黄连心苦苦里为伊担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

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的当归也。

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你说我。

负了心。无凭枳实。

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

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

莫把我情书也。当做破故纸。

相传古代有一对夫妇就是用中药名写的“两地书。”妻子的信是这样写的:“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寇不消心头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奈何!奈何! 这封信每一句话都嵌入一味药名,抒发了妻子心中的哀怨和思念,情真意切。 丈夫看后,挥笔答道:“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

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苁蓉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明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还乡。

至时金银相赠也”。 回信也是药名的联句,将思念,艰辛,归期和允诺跃然纸上。

读罢趣味无穷。 血蝎天雄紫石英,前胡巴戟指南星。

相思子也忘知母,虞美人兮幸寄生。莺宿全朝当白芷,马牙何日熟黄精。

蛇床蝉腿渐阳起,芎药枝头万斛情。国老不能和百药,将军无计扫余殃。

黄连何为连身苦,龙骨应知骨自香。吐露清愁情已阙,金花在目兴应忙。

蛇床独活相思子,此德当归续命汤。 三宿而出画。

王不留行。 管仲不死。

独活。 曾晰死。

苦参。 吾当之小于狂简。

当归。 裨谌草创之。

藁本。 出三日。

肉从容。 居其所众星拱之。

天南星。 七八月之间旱。

半夏。 小人之德草。

随风子。 舟车所至。

木通。 以正不行。

继之以怒。苛子。

孩提之童。乳香。

兴灭国。继绝世。

续断。 若决江河。

泽泻。 亡之命矣夫。

没药。 楚狂接与歌而过孔子。

车前子。 桃之夭夭。

红花。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蝉脱。 夫人幼而学之。

远志。 妇产房(生地) 焊接(续断) 老骥伏枥(远志)。

一令又一令(千张纸), 仙人之歌(神曲), 孤零的一生(独活)。 酣睡(安息香), 条条大道无阻挡(路路通), 读书好处多(益智)。

匿藏和尚(密佗僧), 自我戒备(防已) 家喻户晓(贯众)。 天女撒花(降香) 千里驹(马宝) , 枯木逄春(苏木), 低头思故乡(怀熟地) 。

不生第二胎(杜仲), 蜀币(川贝)。 一斗(亩合) 非同凡响(神曲)。

初产绝育(杜仲)。 破屋更遭连夜夜雨(漏芦), 月经来潮(月月红)。

牧童(牵牛子),四通八达(路路通), 寿比南山不老松(千年键)。 飞骑穿杨(走马箭),盾(卫矛), 浪子回头(金不换), 带兵的人(将军一即大黄)。

皇帝送客(王不留行), 罢宴(冰硼散) , 两厢的传柬人(红娘子)。 奉命出差(使君子)。

赵云的故乡(常山) 。 沥血将尽(血竭)。

不薄不奢(厚朴) , 意志不坚(松节), 孔明怀着赤诚心,〔卧龙丹〕。 日中煮茗(午时茶) 开绿灯(路路通) 千年裘(陈皮)。

读罢群书增见识(益智) ,五月十五日(半夏) 酸甜苦辣咸(五味子)。 大路上摔筋斗(滑石) 离乡背井(生地), 仓库潮润(谷芽)。

岭石上的青苔(地骨皮) ,人人都说家乡好(熟地)。 台湾同胞盼统一(当扫)。

飞行员关机仓盖(防风), 三九时节(天冬), 哄堂大笑(合欢)。 偷梁换柱(木贼), 昭君出塞(王不留行)。

九死一生(独活),故乡山水(熟地)。 荒土(生地), 妇女节前一天(三七)。

金链接铜链(黄连), 瀑布(泽泻), 戈壁林带(防风),出外之人思故乡(当归) 。 光荣标志(红花), 是草长年不发育(甘草), 暑季自萎黄(夏枯草), 必欲先睹而后快(急性子一见喜), 茅塞顿开(脑立清)。

留芳千古(安息香) 。万物齐眠(全竭), 故乡(熟地),相思病(没药)。

短笛无腔信口吹(雌黄), 实而不华(无花果),尘满面,鬓如霜(白头翁) 。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远志), 天仙奏乐传人间(神曲)。

全家乐(合欢), 崇高的理想(远志), 古籍残卷(破故纸)。吉庆有余(禹余粮), 非同凡人(天仙子),牧童(牵牛子)。

不劳而获(寄生), 千里驹(马宝), 名门闺。

6 描写“中草药”的诗句有哪些

1、白居易的《采地黄者》

麦死春不雨,禾横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2、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用药名写的情书: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其中枳实、地骨皮、威灵仙、细辛、厚朴、破故纸、人参、甘草、黄连、半夏、当归、天南星、白芷都是中药)

3、龚自珍的《远志》诗

九边烂熟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4、朱庆馀的《赠陈逸人》

乐道辞荣禄,安居桂水东。得闲多事外,知足少年中。

药圃无凡草,松庭有素风。朝昏吟步处,琴酒与谁同。

5、陆游的《涧松》

出山来为小草,楸成树后困长藤。

涧松郁郁何劳叹,却是人间奈废兴。

7 关于中药的古诗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消乳巖丸的用法用量 6 注意 7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消乳巖丸 1 拼音

xiāo rǔ yán wán

2 处方

夏枯草 蒲公英各120克 金银花 漏芦各60克 山茨菇 雄鼠粪(两头尖)川贝母(去心)连翘 金橘叶 白芷 甘菊花 没药(去油)瓜蒌仁 乳香(去油)茜草根 甘草 广陈皮 紫花地丁各45克

3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4 功能主治

清肝解郁,化瘀消巖。治乳巖。

5 消乳巖丸的用法用量

每早晚食后用温开水送下6~9克。一方去瓜蒌仁,加天花粉、桔梗、广胶,用夏枯草熬膏为丸。

6 注意

服药期间,戒气恼。

7 摘录

《疡医大全》卷二十

古籍中的消乳巖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胸膺脐腹部]乳巖门主方

各七分,不拘时服,外用五倍子焙干为末,醋调服。消乳巖丸方(钱青抡。)夏枯草蒲公英(各四两)金银花漏芦

《疡医大全》:[卷二十胸膺脐腹部]乳痈门主方

成膏,敷之。乳吹结核不能消散肿痛者,神效。并治乳巖(《外科集验》)百齿霜(即梳齿上油垢)圆如芡实大

《急救广生集》:[卷五·妇科]乳疮

缚之,约三时许解去,其效如神。(《应验良方》)乳巖先因乳中一核如豆,渐渐大如鸡子,七八年后方破,破

《医学从众录》:[卷八]妇人杂病方

帛缚之,约三时许解去,其效如神。贝母白芷内消汤内消乳方。大贝母、白芷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白酒下。有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橘

《本草纲目》古籍善本

草部 甘草 黄芪 人参 沙参 荠苠 桔梗 长松 黄精 萎蕤 知母 肉苁蓉 列当 赤箭(天麻) 术(白术)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