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论语中关于孝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十条论语中关于孝的,第1张

共十四条,额外赠送四条

为政第二 5 孟懿(yi音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志或想法)。”而后,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樊迟这件事:“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父母的意志或想法)。”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之后,也要依礼来安葬及祭祀他们。”

为政第二 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里有两个不同层面的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子女身体有疾病或工作、生活出乱子有麻烦,子女要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谨慎本分,不要让她们再额外操心,这就是孝。这种解释在逻辑和情理上都能说通,我想其对象大概是我们普通人吧,我们还处在为自己和妻儿努力赚钱的阶段,所以做好自己的事,少让父母操心就是孝。2“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能用“父母看到儿女生病时的种种复杂心情”来对待父母尽孝。这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是上升到个人修养的层次了,我想其对象大概是那些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的人吧。这种孝不容易做到,她需要很高的修养啊。

为政第二 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天许多人把孝单纯理解为物质赡养(养活)父母。狗和马不也有人养吗,如果不尊敬父母,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

”。

为政第二 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an音转),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父母面前,很难做到和颜悦色。有事情,年轻人(我们)去帮着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学而第一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看一个人孝不孝)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治家),要观察他的意志(思想、态度);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先进第十一 5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孝敬)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一个人孝不孝,是有标准的。什么标准?——别人说了算!

再具体一点就是“非直系亲属”说了算!什么是“非直系亲属”啊?大概就是我们现在司法取证中需要回避的那些人吧。。。孔夫子举了个例子:闵子骞是真的做到了孝呀!因为“非直系亲属”都同意他孝。

这个标准是原则,是超越时代和地域的,她对我们这个需要“常回家看看”的时代依然有效。

二、 从社会的角度即大孝孝于民(社会)

学而第一 2 有子曰:“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级的,而喜好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务本,根本建立了,(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在行为方面)仁的根本啊!”

这是从社会秩序的角度来说的,孝是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

学而第一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平辈或同事),言行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可以学习文献方面的知识了。

为政第二 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要使老百姓(纳税人)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又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纳税人),他们做事就会严肃认真;你(倡导并带头以身作则)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尽心竭力;你既提拔德才兼备的人,又教育能力需要提高的人,他们就会勤勉了。”

为政第二 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政呢”孔子说:“《尚书》云:‘(真正的)孝呀,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把这种风气影响到社会管理上去。’这也就是从政(服务了社会)呀,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是从政(服务社会)呢”�

这也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孝的,小孝孝于亲、大孝孝于民,大孝就是为社会服务。这里孔夫子大概要告诉我们:真正的理论工作者也是社会重要的生产力,她和从政而服务于社会是一样重要的。

子张第十九 18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它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别的都容易做到;而留用他父亲的旧臣,保持他父亲的政策,是难以做到的。”

(感兴趣的朋友请看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论述,详见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上下册版《论语别裁》,下册第881页—884页。)。

泰伯第八 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fu音福)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xu音旭)。禹,吾无间然矣”。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异议挑剔的了;他自己饮食简单而把祭祀先祖和神灵的祭品办的很丰盛;他平时穿的衣服简朴,而把祭服做的很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普通,而(把财力)致力于修治沟渠水利。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异议挑剔的了。”

子路第十三 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keng音坑)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里仁第四 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

早期金文的“孝”,是一个小孩儿(“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的形状,用扶侍老人来表达“孝”的原意。

孝字从战国楚简开始就有了隶书的意味,秦代睡虎地秦墓竹简、汉初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孝字直接承袭战国楚简孝字形体而来,把老人的头、发、身、手合并简化为“耂”(“老”字头),最后演变为汉魏隶书及今天的楷书形体。《说文》篆文孝字形体是直接承袭西周金文孝字形体而来,而出土秦汉文物上的篆文孝字形体略晚于《说文》小篆孝字形体。

扩展资料

孝的起源: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

(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一定的宗教形式。

(二)、传宗接代:在周朝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

-孝

-孝道

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在儒学伦理里,父母必须照顾好自己的子女,将他们抚养成人,相应地,子女在父母年迈之时,也必须作出回报,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这就是“孝”。在封建伦理文化相当发达的古代中国,孝在《孝经》里有着十分明确的阐释和规定,犹如封建法律条文一般。而事实上,在封建宗法社会里,“孝”虽起源于道德的约束,但最终却转化为封建法制(实际上是人治)的一部分。在讲究封建门第和“光宗耀祖”的传统中,“孝”竟表现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特色,传宗接代成为“孝”之最重,这又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中孝文化的一大特色了。

56732

  有意思的是,佛学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也受到中国孝文化的影响,也讲起“孝”来。由于佛教规定信徒必须剃度、出家修行,才能得其正果,这跟中土伦理有很大的出入,佛教初传中土时,不行孝道往往成为排佛之士的口实,也确实成为佛教普及和中国化的一大障碍。虽然有居家带发修行(居士)这样的变通方式,但毕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如何能在“孝”上与儒学伦理沟通,成为历代高僧不断努力的一个难题。经过前代高僧的不断总结和开拓,五代北宋之时,“辅教大师”契嵩在全面钻研儒学经典的基础上,对佛学教仪全面系统地进行儒学化的解释。《刹津文集》中,他大声宣称佛家也讲“孝”而且,佛家之“孝”的理解还远胜于儒学对孝的定义。在契嵩眼里,作为凡俗尘世的“我”,是父母所生,但是,这个“我”只是“我”的法身所经历的亿万“劫”中的一个轮回。这个“我”的生身父母只不过通过他们的一夜偷欢,使“我”历此一“劫”而已。那么,“我”对生身父母行孝,也只能是暂时,因而也是虚妄的。而“我”为了在“劫”满之后,修得“法身”,就必须累世苦修,以便功德圆满。因此,“我”舍弃对生身父母行小“孝”,而出家修行向“法身”行大“孝”,才是正途,才是真正行了孝。

56732

68926

  佛教如此论“孝”,以求得与儒学的融通,真可谓苦心孤诣。但通过这样的阐述,“孝”的内涵在发生改变的同时,也更加深入人心且表现出主体的自觉来。难怪宋初诸儒在听完契嵩高论之后,虽心有不服,却又不得不承认大开眼界了。

5673253145

  总而言之,不管对“孝”作何种特别会解,“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如此。西方思想中“孝”的意识很淡,子女成人之后,纷纷离开父母过自己独立的生活,这种行为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的文化氛围却自始至终充满着人性和人伦色彩,“孝”作为传统美德,在维护亲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当然,“孝”中某些封建性的内涵却是必须剔除的。子女对长辈尽“孝”,也并不是要他们真的付出多少什么,往往是只要一点点感情交流,一小会儿的陪伴,就能使长辈获得满足。再说,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冷漠的时候,能在长辈那里寻找到往日成长的欢乐与爱抚,也必然使子女获得身心的愉悦。

古文字孝的本义是: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拼音是xiào,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又引申指孝服。

例句:

1、《尚书·文侯之命》:“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

2、《诗经·鲁颂·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3、《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原文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家主、上级)在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父不在的时候要看他的担当:如果父三年(长时间)不在他都能担当起为父的责任,那可以说是孝了。

孝正常是子女对父母(下级对上级)的,但当父亲不在或无法承担为父的责任时,自己担当起父的责任、照顾兄弟(家族)的行为是孝,而不是悌。

父没观其行,观的就是他能不能担当起“孝”的责任。这里不谈母,就是因为:只要父不在时,你就要承担,不管母在不在!

父没是怎样的没?我理解是三种可能:1、去世。2、出远门。3、父还在,但失去为父的能力,也就是说他撑不起这个家了。

听说孔子的弟弟是个傻子,孔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养家了,这种养家是一种孝。人常说“长兄为父”,意思就是长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听长兄的话,是孝,长兄扶养我们,也是孝。

原文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礼的用处,贵在和谐。“这是古代圣贤的总结出来的道理,这样做比较好”,以小事大、做为晚辈侍奉长辈,如需加以劝谏,我们要通这样的方法。长辈有错我们却不以行动去帮助改正、只为了和气而和气;或者在劝谏时不以礼加以节制、只是一味地死劝硬劝。两者都不是好的方法、都不可行。

上句谈父没如何观其行,本句谈父在如何观其志?

父在且志存高远,那我们只要顺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就好了;如父在且与已志不同,那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要劝说:要引用过去的圣贤道理、技巧的劝说,更要反复地劝说。

原文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在得到信任、并且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反复地劝说。(劝说时)内心要恭敬,外表要合乎礼仪(规矩),这样可以避免让人觉得我是在羞辱他。因为(这样)不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失去别人的好感、亲近感),所以也是可以效法的。

以上是孝的两种方式,观其行时要有担当、观其志时要有技巧。

孝的问题一解决,弟、忠、信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

原文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拜访孔子,并请教什么是孝这个问题时,孔子说“没有违背”。

樊迟驾车时,孔子说,孟懿子问我什么叫作孝,我答复他“没有违背”。“樊迟曰:何谓也。”老师,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孔子说,没有什么,很简单。“生,事之以礼。”这个“事”字是古人以下对上而说的。孔子说,作为父母、在活着的时候,儿女孝敬他——“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去世以后则“祭之以礼”,这就成了。

什么是礼?根据什么样的礼,这是要因时因地而定的。你觉得这样做对,大家也觉得这样做对,就是礼。

再说下无违和不违。别人不违背(自己)叫做无违,自己不违背叫不违。

所以从孔子“无违”的回答可以推断出:孟懿子问孝是问“别人怎么对待我才算孝顺”,而不是问“我该怎么做才算是孝”。

从本段还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孟懿子问孝的反应很冷漠:两个字就把他打发了,却向樊迟解释了一大堆,为什么呢?且和下段连起来分解:

原文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儿子孟武伯也来问孝,孔子的答复,和答复他父亲的是两样的。孔子说作为父母、唯一担心的就是子女过得不好,所以你自己过得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了。

从这两段来看:1、孟懿子为什么问孝?做为父亲,他问孝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要求儿子孝。2、孔子对于他的这种作为比较反感,所以只简单地说了两个字“无违”,也就是说“你儿子只要没有违背礼,就算是孝了”。同时向别人解释了无违的意思,言外之意是:做为子女,不要理会父母违礼的要求。3、反感还有个深层次的原因,孝应该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孟懿子却想用孝去要求别人。4、儿子孟武伯问孝时,孔子的答复看起来很过分,实际上也是有“矫枉过正”的意思。

原文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游是字,少孔子四十五岁。他问孝,孔子讲解很明白,他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养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饱,所以光是养而没有尊重的心,就不是真孝。

原文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就是态度很难,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是现代的一般称呼,古代对前一辈的人都尊称为先生。)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曾是”是假定的意思)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

原文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话,有时谈了一整天,他都说对对,从来没有反对过我的意思,看起来笨笨的,但晚上我回家再想想他私下里说的话,对我的启发还不少。颜回,他聪明呀。

以上五段谈孝,为什么?因为我们做的官都是小官,不管是民选的、还是公派的,我们的头上都有个上级,以上五句其实就是教我们怎样对待上级:1、对上级的要求要做到不违反礼(规则),如果做了违法的事,承担责任的往往是你而不是上级;2、自己过得好是最大的孝;3、对上级要有尊敬的心;4、要有好的态度;5、如果能像颜回那样对上级,就最好了。

论语中说

{学而第一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