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幽润燥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5收藏

通幽润燥丸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通幽润燥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含量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74 测定法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213 版本 3 通幽润燥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32 药品名称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39 规格 310 通幽润燥丸的用法用量 311 禁忌 312 通幽润燥丸的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314 通幽润燥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315 通幽润燥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 4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通幽润燥丸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功效 44 主治 45 通幽润燥丸的用法用量 46 制备方法 47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通幽润燥丸 通幽润燥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tōng yōu rùn zào wán

2 通幽润燥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

通幽润燥丸

Tongyou Runzao Wan

22 处方

麸炒枳壳80g、木香10g、姜厚朴80g、桃仁(去皮)20g、红花20g、当归20g、炒苦杏仁20g、火麻仁20g、郁李仁20g、熟地黄20g、地黄20g、黄芩80g、槟榔20g、熟大黄80g、大黄40g、甘草10g

23 制法

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黑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

2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表面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熟地黄、地黄)。韧皮纤维淡**,梭形,壁厚,孔沟细(黄芩)。草酸钙簇晶大,直径20~140μm(熟大黄、大黄)。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品纤维(甘草)。

(2)取本品10g,剪碎,加乙醚2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香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环己烷(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15g,剪碎,加硅藻土6g.研匀,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20ml使溶解,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石油醚液,用2%氢氧化钠溶液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堿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2,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石油醚液,用无水硫酸钠适量脱水,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对照品与和厚朴酚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与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醇(27: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6g,剪碎,加硅藻土3g,研匀,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盐酸调节pH值至1~2,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1g,加甲醇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05~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本品6g,剪碎,加硅藻土3g,研匀,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加热回流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于,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加甲醇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素对照品、大黄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2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2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9:8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柱温40℃。理论板数按柚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柚皮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丸含麸炒枳壳以柚皮苷(C27H32O14)计,不得少于150mg。

28 功能与主治

清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胃肠积热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不通、脘腹胀满、口苦尿黄。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210 注意

孕妇禁用;年老体弱者慎用。

211 规格

每丸重6g

212 贮藏

密封。

2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通幽润燥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中药

32 药品名称

通幽润燥丸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胃肠积热,幽门失润引起脘腹胀满,大便不通。

39 规格

每丸重6克

310 通幽润燥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311 禁忌

孕妇忌服。

312 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2.服药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者,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3.过敏体质者慎用。4.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通幽润燥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通幽润燥丸 41 方名

通幽润燥丸

42 组成

当归20两,枳壳(炒)80两,红花20两,厚朴(炙)80两,郁李仁20两,黄芩80两,火麻仁20两,熟军80两,生地20两,槟榔20两,熟地20两,木香10两,桃仁(去皮)20两,杏仁(去皮,炒)20两,甘草10两。

43 功效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通幽润燥丸具有清热润肠通便之功效。

44 主治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通幽润燥丸主治大肠热盛,风热秘结,幽门干燥,大便不通。

45 通幽润燥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日服2次。

46 制备方法

上药将当归等11味,共研为细粉,过罗;另将郁李仁、火麻仁、杏仁、桃仁研成细泥,串入上列细粉内,过罗,混合均匀,炼蜜为丸,重3钱。

47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古籍中的通幽润燥丸 《伤寒括要》:[卷下阳明篇凡十方]麻仁丸

液只就州都。大腑愈加燥竭。大便乃秘。与麻仁丸。通幽润燥。《伤寒括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1644年

《医宗金鉴》:[卷二]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约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坚也。麻子仁丸通幽润燥。《医宗金鉴》清吴谦公元1742年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三]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能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坚也。麻子仁丸通幽润燥。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第十三节·秋燥伤寒

古人认为唾液是维护消化道、口腔和身体 健康 极重要的天然物质,是人体中非常宝贵的一种液状营养物质。就从古人造字而言,“活”字是从“舌”、从“水”,即是说舌旁有水方可活。所谓舌旁之水就是唾液,可见唾液对人生命的重要性。

“津液频生在舌端,寻常漱咽下丹田;于中畅美无凝滞,百日功灵可驻颜。”这是古人一首概括咽唾 养生 法的歌诀。其中既简述了咽唾 养生 的实施方法,又高度评价了咽唾 养生 法的 养生 效果。

唾液,俗称“口水”“口涎”,但在中医 养生 古籍中,却有“琼浆”“玉泉”“金津玉液”“甘露”|“华池之水”等美称。

现代研究发现,唾液是由遍布于口腔黏膜深处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唾液腺及其他一些腺体共同分泌出来的一种混合液体。口腔黏膜中大的唾液腺有三对,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小的有唇腺、颊腺、腭腺等。这些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十分勤快的器官,据统计,一个成年人一昼夜至少可以分泌出唾液1 500毫升。

唾液中99%是水分,其他则包含了血浆中的各种成分,如淀粉酶、溶菌酶、粘蛋白,以及氨基酸、钾、钠、钙等许多物质。

前一种是指在食物的色、香、味的刺激,以及食物口腔黏膜的直接接触,舌头的运动,牙齿的咀嚼,使唾液腺主动产生唾液;后一种情况是指有意识地采取鼓漱、舌顶上腭等方法,以促进唾液腺分泌唾液。这后一种情况,就是咽唾 养生 所采取的功法。

《内经》中指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由此可见,唾液是由脾和肾所化。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元气所在,脾为后天营气发生的根本。明代医学家李中梓就明确地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可见在人体中肾和脾的重要性。而由肾和脾所化之唾液,其对 养生 的意义也就贵为至宝了。

中医常根据人唾液分泌的盛衰状况来,判断体质的强弱和疾病的性质。体质健壮无病之人,唾液的分泌充盈。

若津液分泌不足,则会引起咽干口燥、消化功能减退、少汗、无汗、皮肤干枯、面部失去润泽、舌干舌红、少苔、无苔、头晕耳鸣、大便秘结等症状和表现,并有“舌如风干荔枝者死”的认识。正如明代医书《红炉点雪》中说:“津液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明确指出津液分泌充足则五脏均能受益。

如果津液的运行发生障碍,则会引起水肿、痰饮等病证。若脾肾虚寒则涎唾多,肾虚有热则少唾。小儿、老人流涎过多,是脾肾不足与气虚的表现,治疗当以健脾、益肾、摄涎唾为大法。在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中,对唾液极为重视,如一部《伤寒论》的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保胃气,存津液。”治疗温热性疾病对唾液更重视“顾护津液”,认为“存得一分津液,则存得一分生命”。

因此,我国历代 养生 家都非常重视“咽唾液”的 养生 方法,而且是习练气功的重要环节,称其为“玉液还丹”。例如,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三国时的皇甫隆、汉代蒯京道人、汉代药师刘京、晋代 养生 家王质等,都因坚持咽唾液等 养生 法而获长寿。如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曹操问皇甫隆为什么能活一百多岁仍体力不衰、耳聪目明?皇甫隆回答说:“蒯京活了178岁还很壮实,其原因是‘朝朝服玉泉’的结果,而我本人也是这样做的。”

历代这些运用咽唾 养生 而获长寿人物的经验看起来很玄乎,其实是很有科学根据的。如今的许多研究已经揭示了咽唾 养生 对 健康 的作用,因而值得为我们今天 养生 所借鉴。

(文/主任医师 孙清廉)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零余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零余子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性味 27 归经 28 功能主治 29 零余子的用法用量 210 附方 2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零余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零余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零余子 1 拼音

líng yú zǐ

2 《辞典》:零余子

21 出处

《本草拾遗》

22 拼音名

Línɡ Yú Zǐ

23 零余子的别名

署预子(《本草拾遗》),薯蓣果(《江西草药》)。

24 来源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叶腋间之珠芽。

25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山药"条。

26 性味

《本草拾遗》:"味甘,温,无毒。"

27 归经

《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

28 功能主治

《本草拾遗》:"主补虚,强腰脚。晒干功用强于署预。"

29 零余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210 附方

治病后耳聋:薯蓣果一两,猪耳朵一只。炖汤,捏住鼻孔徐徐吞服。(《江西草药》)

211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零余子的方剂 乌髭鬓复容方

稀稠得所,入前项药7味在内,捣成膏子,再入麝香1钱,生龙脑1钱,零陵香末1钱,再捣千余下,作饼子。

六香散

半两。功能主治:癫病。用法用量:上除三柰子另研,余7味同为(口父)咀,分作4剂。每用1剂,以水6大

涂顶油

去芦头),余甘子半两,川朴消1两半,甘松子1分,零陵香1分,丁香1分,白茅香1分,犀角屑1分,龙脑

起废丹

:上为细末,入地黄当归膏子内,搜和,放木臼内捣千余杵,如膏子,和药,硬时即用浸花蛇酒打面糊,渐渐添

刷牙散

极细,同药一处和匀。附注:方中药物,除酸石榴皮、白檀、赤茯苓、诃子、细辛、百药煎外,其余用量原缺。

更多用到中药零余子的方剂

用到中药零余子的中成药 醒脑降压丸

冰片研细;取黄芩92g与黄连等七味粉碎成细粉;其余黄芩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后浓

冠心苏合丸

理论板数按正十五烷峰计算应不低于1200。校正因子测定:取正十五烷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酸乙酯制成每

八宝散

块,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服。《普济方》卷四零三处方白芍药、羌活、升麻、干葛、甘草、防风、抚芎

参茸多鞭酒

梁酒至总量为5000kg,充分混合搅拌,静置,于零下8~12℃冷却,滤过,分装,即得。性状:本品为

拔毒膏

敷于疮上,却用碎纸贴儿封于药上。《永乐大典》卷一零三七引《保婴集验名方》之拔毒膏:处方:黄柏1两,

更多用到中药零余子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零余子 《本草征要》:[第四卷食疗](三)菜蔬

效。山药与面同食,不能益人。尚有藤上之珠芽、名零余子、另立专条。《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

《本草征要》:[第四卷附录](一)淀粉类食疗品

大,其力更专,其效更显。山药藤上所结之珠芽,名零余子。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脾、肾诸经。为强壮补肾药

《本草从新》:[卷十一菜部]山药

、入药为胜、俱系家种、野生者更胜。)勿同面食。零余子。(山药藤上所结子。)甘温。功用强于山药。益肾

《本草分经》:[同名附考]菜类

薯蓣即山药结藤上者,名零余子。山薯即甘薯。黑姜即炮姜。子即薤白。葫即大蒜。实即荠菜子,亦名菥子。茼

《医心方》:[卷第三十]五果部第二

郁证发微———郁证阳痿论

蒋 健

阳痿, 历代有“阴痿” “筋痿” “阴器不用” “不起”“阳事不举”等别称。 论及阳痿的病因及治疗, 一般多认为是肾亏所致而欲补肾, 导致肉苁蓉、*羊藿、锁阳、阳起石以及牛鞭、鹿鞭、鹿茸等壮阳类药物的滥用。 阳痿果真都是肾亏引起的吗? 其实临床最多见到的却是郁证性阳痿。

1 郁证性阳痿的中医古籍论述

1. 1 病因 早在《马王堆简帛· 天下至道谈》中就有阳痿的相关记载: “怒而不大者, 肌不至也; 大而不坚者, 筋不至也; 坚而不热者, 气不至也。” 《黄帝内经》指出阳痿与心理情绪问题有关。 《素问· 痿论》载: “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意*于外, 入房太甚, 宗筋弛纵, 发为筋痿。”《灵枢》 具体指出了 恐惧可致阳痿: “恐惧不解则伤精, 精伤则骨酸痿厥。” 《张氏医通· 痿痹门》对此注解道: “恐惧不解则伤肾, 精伤则骨酸痿厥, 精时自下, 是肾伤精脱也, 都气丸; 审系阳虚, 用八味丸。” 可见“痿厥”包含因恐惧导致阳痿之意。 但自 汉至隋、 唐、宋, 主流医家多认为阳痿主要由劳伤、 肾虚所致, 逶迤直至明清时期, 方始对内 伤七情所导致的阳痿证治予以重视起来。

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 阳痿》中指出, 凡忧思、 焦虑、 抑郁、 惊恐皆致阳痿, 认为“凡思虑焦劳忧郁太过者, 多致阳痿”; “若以忧思太过, 抑损心脾, 则病及阳明冲脉……气血亏而阳道斯不振矣”; “凡惊恐不释者, 亦致阳痿”; “忽有惊恐, 则阳道立痿, 亦其验也”。

王纶《明医杂著· 卷三》 提醒肝气郁结(化火) 亦可致玉茎委顿: “男子阳痿不起, 古方多云命门火衰, 精气虚冷, 固有之矣。 然亦有郁火甚而致痿者。”

清代医家沈金鳌《妇科玉尺· 卷一》认为忧愁肝郁可致阳事不振: “气郁者, 肝气郁塞, 不能生胞中之火,则怀抱忧愁, 而阳事因之不振。” 心藏神, 肝主疏泄, 故陈士铎指出, “男子有怀抱素郁而不举子者, 人以为命门火衰, 谁知是心肝二气之滞乎” (《辨证录· 卷十种嗣门》); “人有年少之时, 因事体未遂, 抑郁忧闷, 遂至阳痿不振, 举而不刚, 人以为命门火衰, 谁知是心火之闭塞乎”(《辨证录· 卷九阴痿门》)。 言之谆谆, 其用心也良苦。 林佩琴《类证治裁· 阳痿论治》在论及思虑恐惧等情志变化伤及脾肾致痿时说: “伤于内 则不起,故阳 之 痿, 多 由 色 欲 竭 精, 或 思 虑 劳 神, 或 恐 惧 伤肾……亦有湿热下注, 宗筋弛纵, 而致阳痿者。”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卷九十二》记载了 一恐惧伤肾导致阳痿的案例: “一少年新婚, 欲交媾, 女子阻之, 乃逆其意,遂阴痿不举者五七日 。”

综上所述, 阳痿之因, 除劳伤肾虚命门火衰、 湿热下注以外, 更有七情变化。 凡思想无穷、 所愿不遂、 过度色欲意*、 忧思、 焦虑、 抑郁、 惊恐、 紧张、 郁闷、 失志失意等, 莫不可以致痿。

1. 2 病机 通过以上各家关于阳痿情志病因的论述,

可知阳痿病机与肝、心、脾、肾均有关。 因肝主疏泄、主筋, 故与肝的关系尤为密切。阳具乃宗筋所聚, 由 肝主之。 《素问 · 厥论》 云:“前阴者, 宗筋之所聚。”《灵枢· 经脉》载: “肝者, 筋之合也; 筋者, 聚于阴气。” 宗筋之义有二: 一是指三阴三阳循行于体表, 起于四肢末端, 会合于前阴部的经筋,即肌腱、韧带之类; 二是指男子阴茎, 或泛指前阴部位。

金代张子和《儒门 事亲· 卷二》 对此释义道: “且《内经》男子宗筋, 为束骨之会也。 而肝主筋, 睾者, 囊中之丸。 虽主外肾, 非厥阴环而引之, 与玉茎无由伸缩。” 明代李中梓《病机沙篆》明言: “阴器者, 宗筋之所系也, 而脾胃肝肾之筋, 皆结于阴器, 然厥阴主筋, 故诸筋统属于肝也。”西周《下经》云: “筋痿者, 生于肝使内也。” 若肝主宗筋的功能失调, 可直接导致阳痿的发生。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关系到气机条畅, 既受情志影响又进一步影响情志, 最终可以影响到肝主宗筋的功能而发生阳痿。 明代万全《广嗣纪要· 协期》认为:“阳道昂奋而振者, 肝气至也。” 可见肝气条达是正常勃起的生理基础。 相反, 肝气失于条达则影 响勃起。

张景岳在《类经· 疾病类》中对《素问· 风论》论及“肝风”症状时注云: “肝为阴中之阳, 其脉环阴器, 强则好色, 病则妒阴, 故时憎女子也。”

1. 3 治疗 通过以上各家对阳痿有关情志病因及其病机的分析, 已然可以理解从郁论治(疏肝理气解郁、养心安神定志为主) 阳痿的重要性。 谨再举治疗方药以佐证之。

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 阳痿》有以逍遥散疏肝理气解郁治疗阳痿的记载: “阳痿, 少年贫贱之人犯之, 多属于郁, 宜逍遥散以通之, 再用白 蒺藜炒去刺成末, 水法丸服, 以其通阳也。”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卷三阳痿》认为阳痿“有因思虑烦劳而成者, 则心脾肾兼治”; “郁损生阳者, 必从胆治, 盖经云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又云少阳为枢,若得胆气展舒, 何郁之有”。 其中 记载了 一则阳 痿医案: “徐(三十)脉小数涩, 上热火升, 喜食辛酸爽口, 上年因精滑阳痿, 用二至百补通填未效, 此乃焦劳思虑郁伤, 当从少阳以条畅气血。”

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 前阴后阴源流》中提出了 疏肝理气解郁兼顾养心安神的治疗方法: “失志之人, 抑郁伤肝, 肝木不能疏达, 亦致阴痿不起, 宜达郁汤(升麻、柴胡、 川 芎、 香附、 白 蒺藜、 桑白 皮、 橘叶) 加菖蒲、远志。”

陈士铎在《辨证录》 中 指出, 治疗阳痿当“顺其肝气, 则木得遂其条达之性矣”; 同时十分重视从心论治,认为“宜宣通其心中之抑郁, 使志意舒泄, 阳气开而阴痿立起也”; 以莲心清火汤(玄参、 生地黄、 丹参、 山药、芡实、莲子心、麦冬、 北五味子、 天冬) 治“心包火大动”之阳痿, 以起阴汤(人参、 白 术、 巴戟天、 黄芪、 北五味子、熟地黄、肉桂、远志、柏子仁、山茱萸) 治“君火先衰,不能自主”之阳痿, 以宣志汤(茯苓、 菖蒲、 甘草、 白术、生酸枣仁、远志、柴胡、当归、人参、山药、巴戟天)、启阳娱心丹(人参、 远志、 茯神、 菖蒲、 甘草、 橘红、 砂仁、 柴胡、菟丝子、白术、生酸枣仁、当归、白芍、山药、神曲) 治“心火抑郁而不开”之阳痿。 在这些方剂中, 养心安神药物之运用压倒性地多于补肾药物, 令人瞩目 而印象深刻。

古人认为, 中老年肾亏或情有可原, 青壮年阳痿岂可一概补肾论治。 故程文囿在《医述· 杂证汇参· 阳痿》中指出: “少年阳痿, 有因于失志者, 但宜舒郁, 不宜补阳。” 其论与《慎斋遗书· 阳痿》“少年贫贱阳痿多属于郁”异曲同工。 其实在今天看来, 郁证阳 痿无关年龄、贫富, 只不过所郁者或有所不同罢了 。

此外, 还有两位明人之论亦令人颇感兴趣。 一位是王节斋, 其云: “宣其抑郁, 通其志意, 则阳气舒而痿自起。”(分别记载于清代冯楚瞻的《冯氏锦囊秘录· 方脉阳痿》, 程文囿的《医述》, 丹波元坚的《杂病广要》)这既可以理解为运用疏肝解郁安神方药进行治疗, 也可理解为运用心理咨询类非药物方法进行治疗。 另一位是张介宾, 其在《景岳全书· 阳痿》中明确指出可用心理开导之非药物方法治疗阳痿: “(治阳痿)然必大释怀抱, 以舒神气, 庶能奏效, 徒资药力无益也。” 能用疏导情志的非药物方法治疗的阳痿, 只能是郁证性阳痿。

2郁证性阳痿的临床诊疗

2. 1 从问诊了 解发病原因和经过 阳痿乃事关男性尊严之隐疾, 多耻而不宣。 由于文化上的原因, 多数患者不会意识到与情志因素有关。 欲明确郁证性阳痿的诊断, 则必须通过望眼神、 观颜察色, 并仔细闻诊与问诊, 重点了 解发病的时间、原因、经过, 包括是否存在诸如抑郁、焦虑、恐惧、忧思等不良情绪, 是否在学习工作中存在心理压力或精神紧张, 有无长期手*习惯, 夫妻感情尤其是妻子对待性生活的态度如何等。 在倾听患者诉说病情的过程中, 需要观察患者的性格气质禀赋类型。 调查发现, 阳痿患者多有性格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特征 [16] 。 医者临证, 应综合分析以上各种情况与阳痿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2. 2 从临床表现识别郁证形态 从古代文献所记载情志因素导致阳痿的伴随症状来看, 计有腰酸类(腰软无力、腰足痿弱、骨内酸痛)、眩晕类(两目 昏花、不能远视、头晕、神昏、头痛)、寒热类(精寒、 骨蒸潮热、 足冷、夜热、畏寒), 以及不育、 精滑、 失精、 便溺、 不寐、 多梦、胁肋胀痛、 口 苦、 自 汗、 盗汗、 面黄体瘦等, 难以尽举。

正如徐灵胎在评论《临证指南医案》 时所云: “阳痿之病, 其症多端, 更仆难尽。” 此类具有功能性、 多样性、广泛性、复发性及怪异性的临床表现, 基本符合郁证的特征 [17] 。 对此还可进一步划归成两类情况: 一类是显性郁证的直观表现, 诸如失眠多梦、 抑郁焦虑、 悲伤恐惧、心境恶劣、精神压力大等; 还有一类即是隐性郁证的临床表现, 需要分析识别其是否存在“普衣郁证”、“花 衣 郁 证” 以 及“怪 衣 郁 证 ” 等 隐 性 郁 证 的 可能性 [18-19] 。

2. 3 从郁论治 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 以补肾为主的治疗命门 火衰肾虚证阳 痿的古方, 如 扶命生火丹(《辨证录》)、 壮火丹(《辨证录》)、 全鹿丸(《景岳全书》)、七福饮(《景岳全书》) 等, 方中均或多或少含有诸如龙骨、 酸枣仁、 茯苓、 茯神、 北五味子、 柏子仁、 麦冬、远志、菖蒲等养心安神类药物。 另外, 治疗恐惧伤肾证阳痿的达郁汤(《杂病源流犀烛》)、宣志汤(《辨证录》)、启 阳 娱心丹(《辨证录》), 也 多 由 疏肝理气 和(或)养心安神的药物组成。 更遑论治疗心脾受损证阳痿之归脾汤了 。

对于郁证性阳痿, 不仅古代医家认为应从疏肝理气解郁、养心安神定志等角度着手进行治疗, 现代亦是如此。 例如, 有以疏肝解郁通络、养血柔肝以及温肝益气法论治者 [22-24] , 有以解郁安神汤(柴胡、 白芍、 当归、菖蒲、茯神、酸枣仁、炙远志、琥珀、蜈蚣、甘草、*羊藿)为主配合心理疏导论治者 [25] , 有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26] 、四逆散加味 [27] 等公认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类方剂论治者, 均取得了 较好的疗效。 由是观之, 郁证性阳痿之客观存在, 昭然若揭。

当然, 另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 即便郁证性阳痿当从郁论治, 但在临床中也往往或多或少会参入一些补肾药物。 这或许是由于迄今为止对郁证性阳痿尚没有引起医家足够认识与重视的缘故, 或许是由于郁证性阳痿患者同时存在不同程度肾虚的缘故, 或许是由于若不补肾则不符合医患双方惯性思维的缘故。 经参入补肾药物治疗以后阳道得振, 这或许是由于肾亏得补的缘故, 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安慰剂效应的可能性。随着对郁证性阳痿认识的逐步加深, 搞清楚这些问题当为期不远矣。

3 结语

大量临床事实证明, 枸橼酸西地那非(商品名万艾可)对于单纯性、 心因性 ED 患者有效 [28] , 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尽人意 [29] , 需要配合心理治疗 [30-31] 。 尽管该药已到专利保护期(2014 年 5 月 12 日), 但中国市场尚未见有更便宜的仿制药惠及患者。 另一方面, 绝大多数抗精神病及抗抑郁药物非但不能兼顾治疗心因性阳痿, 反而具有诱导或加重阳痿的副作用。 因此, 研究郁证性阳痿的临床诊疗特点, 依然是中医今后长期所面临的任务。

白首乌属龙胆目,又名白人参,因其补肾益肝、乌发生发、养血益精、抗衰老之功效,被历代名家视为摄生防老珍品。古籍记载,白首乌用于晚唐,盛行于早明,沿用至今。《滨海县志》记载,早在清咸丰年间,境内就有农民种植白首乌、加工首乌粉。

唐元和七年(公元81年),李翱作《何首乌录》,宋《开宝本草》首乌项下载,“有赤、白二种,赤者雄、白者雌”。又说:“春夏秋采其根,雌雄并用”。明李中梓指出:“白者入气,赤者入血,赤白合用,气血交培”。

李时珍在临床实践中也重视赤白合用的传统经验,《本草纲目》收载的以何首乌为主药的补益方,均按赤、白何首乌各半的原则炮制和配伍。可见自古以来何首乌就有赤、白之分,并有赤、白合用的传统。

结合《本草纲目》、《证类本草》以及唐李翱的《何首乌录》的附图记载,赤者原植物为蓼科蓼属何首乌,即赤首乌、雄首乌、赤何首乌。而白者原植物为萝摩科鹅绒藤属的耳叶牛皮消、隔山牛皮消和戟叶牛皮消,这三个品种即为白首乌、雌首乌、白何首乌。其中耳叶牛皮消主产在江苏滨海,有二百余年栽培史,民间一直沿用至今;隔山牛皮消主产在吉林延吉,野生种;戟叶牛皮消主产在山东泰安,野生为主,亦有少量栽培。

扩展资料:

产品特点:

江苏省滨海县种植的白首乌,经印敏、单敏等研究,其原植物为萝摩科,鹅绒藤属的耳叶牛皮消。耳叶牛皮消在滨海县由原始的野生种逐步驯化为当地特有的栽培种。

滨海白首乌粉的传统加工方法是:秋末冬初将收获的白首乌块根,用清水洗净,用竹刀去皮、石磨磨碎,用粉筛或细纱布吊浆过滤去渣(同于做豆腐吊浆方法),将粉浆静置缸中自然沉淀,再用清水反复搅拌洗涤沉淀1一2遍,然后将首乌淀粉用沙布吊团爽水,晒干后即成首乌粉产品。

参考资料:

-滨海白首乌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中医大辞典》·天竹黄 61 天竹黄的别名 62 来源及产地 63 性味归经 64 功能主治 65 天竹黄的用法用量 66 化学成分 67 天竹黄的药理作用 7 《中华本草》·天竹黄 71 出处 72 拼音名 73 天竹黄的别名 74 来源 75 原形态 76 生境分布 77 性状 78 性味归经 79 功能主治 710 天竹黄的用法用量 711 使用注意 712 附方 713 各家论述 714 集解 715 天竹黄的临床应用 716 摘录 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天竹黄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天竹黄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天竹黄 1 拼音

tiān zhú huáng

2 英文参考

concretio silicea bambus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oncretio Silicea Bambus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abashe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天竹黄为中药名,出自《本革衍义》,即《开宝本草》记载的天竺黄的别名[1]。为禾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ilis McClure 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 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2]。

4 拉丁名

Concretio Silicea Bambus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tabasheer(《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中医大辞典》·天竹黄 61 天竹黄的别名

竹黄、天竹黄[3]

62 来源及产地

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ilis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sRendle等茎杆内的伤流液自然干燥凝结而成的块状物。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3]

63 性味归经

甘,寒。入心、肝、胆经。[3]

64 功能主治

清化热痰,凉心定惊。治热痰壅盛,咳嗽气喘,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壅,癫痫,小儿惊风抽搐。[3]

65 天竹黄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3]。

66 化学成分

本品含氢氧化钾、硅质等[3]。

67 药理作用

本品可抗菌[3]。

7 《中华本草》·天竹黄 71 出处

本品始载于《蜀本草》,原名竹黄。

1韩保升曰:“《图经》云:竹节间黄白者,味甘,名竹黄。”2《日华子》谓:“此是南海边竹内尘沙结成者耳。”3《开宝本草》云:“按《临海志》云:生天竺国,今诸竹内往往得之。”4《本草纲目》指出:“按吴僧赞宁云:竹黄生南海镛竹中。此竹极大,又名天竹。其内有黄,可以疗疾。”上述本草所云天竹黄的来源与今相同。

72 拼音名

Tiān Zhú Huánɡ

73 天竹黄的别名

竹黄、天竺黄、竹膏、竹糖

74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薄竹等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ambusa ilis McClure 2Leptocanna chinensis(Rendle)Chia et HLFung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收,砍取竹竿,剖取竹黄,晾干。竹黄由于自然产出者较少,大多采取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另,用在青皮竹上人工打洞的方法,也能形成竹黄。

75 原形态

1青皮竹 竿高810m,直径35cm,尾梢弯垂,下部挺直;节间长4070cm,绿色,幼时被白蜡粉,并贴生淡棕色刺毛,后变无毛;分枝常自竿中下部第711节开始,以数枝或多枝簇生,中央1枝略较粗长。箨鞘早落;箨耳较小,不相等,大耳狭长圆形至披针形;箨舌边缘齿裂;箨片直立,易脱落。叶鞘无毛,背部具脊,纵肋隆起;叶耳通常呈镰刀形,边缘具弯曲而呈放射状的䍁毛;叶舌边缘啮蚀状;叶片线状被针形至狭披针形,一般长917cm,宽12cm,先端渐尖具鉆状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假小穗单生或簇生于花枝各节,鲜时暗紫色,干时古铜色;小穗含小花58朵,顶端小花不孕;颖仅1片,具21脉;外稃椭圆形,具25脉;内稃被针形,具2脊,脊间10脉;鳞被不相等,边线被长纤毛;花丝细长,花药**,子房基部具柄,花柱被短硬毛,柱头3羽毛状。

2薄竹 竿高58m,直径23cm。节间长3045cm,上半部于幼嫩时被白色柔毛,老时毛落。分枝常于竿基部第3节上开始,近水平开展。竿箨幼时紫红色,老时变枯**,其长度常为其节间的一半;箨鞘近呈梯形;箨耳呈极狭的线形;箨舌近全缘;箨片窄三角形,先端长渐尖,边缘在近先端部分内卷。叶鞘无毛,先端带紫红色;叶耳和鞘口䍁毛具芒;叶舌近截形。叶片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26cm,宽345cm,次脉79对,小横脉明显,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叶柄紫红色,无毛,长约5mm。花枝长3540cm,节间长36cm;次级分枝长510cm,基部托以鞘状苞片,基部抱茎。假小穗先端渐尖;苞片卵状披针形,长711mm。小穗先端渐尖;颖2片,呈卵状披针形;不孕外稃卵状披针形,具15脉,背部中脊隆起;内稃具6脉,顶具1束短毛,鳞被3,脉纹不明显;花药基部具不等长的2裂;子房近棒状,花柱狭长,柱头羽毛状。

7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青皮竹常栽培于低海拔地的河边、村落附近。 2薄竹常生于海拔15002500m的山地常绿阔叶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1青皮竹分布于广东、广西,现华东、华中、西南各地广为栽培。 2薄竹产云南等地。

77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多角形的片块状或颗粒状,大小不一,有的仅长12mm。表面发白色、乳白色、灰褐色或灰蓝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感。吸水性强,置于水中有气泡产生,不溶于水。气微,味甘,有清凉感,舐之粘舌。以片块大、色灰白、光亮、质细、体轻、吸湿性强者为佳。

78 性味归经

甘;寒。入心;肝;胆经

79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凉心定惊。主小儿惊风;癫痫;中风痰迷;热病神昏;痰热咳喘

710 天竹黄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研末,每次061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711 使用注意

无湿热痰火者慎服,脾虚胃寒便溏者禁服。《本草汇》:“久用亦能寒中。”

712 附方

《临海志》云:“生天竺国。”故名天竺黄。寇宗奭曰:“此是竹内所生,如黄土著竹成片者。”故名竹黄。

713 各家论述

1论天竹黄清心凉肝、化痰定惊之功11李中梓:“竹黄之寒,专泻少阴之火。火去而惊邪诸证靡不疗矣。”(《雷公炮制药性解》)12缪希雍:“天竺黄,气微寒而性亦稍缓,故为小儿家要药。入手少阴经,小儿惊风天吊诸风热者,亦犹大人热极生风之候也。此药能除热养心,豁痰利窍,心家热清而惊自平,君主安而五脏咸得滋养,故诸证悉除也。明目,疗金疮者,总取甘寒凉血清热之功耳。”(《本草经疏》)2论天竹黄与竹沥性能异同21李时珍:“竹黄,气味功用与竹沥同,而无寒滑之害。”(《本草纲目》)22倪朱谟:“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有寒滑之功;竹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故前古治小儿惊风天吊,夜啼不眠,客忤痢疟及伤风痰闭,发热气促,人抱龙丸,治婴科惊痰要剂。如大人中风,失音不语,入风痰药中,如屡见奏效。此钱月坡独得之见也。”(《本草汇言》)23苏廷琬:“天竺黄,本草云清心豁痰,功同竹沥,气味稍缓,说亦近似。第痰生于脾,竹之有黄,似入脾而豁痰为切,与竹沥之走经络而利痰热微有不同,不止气味稍缓也。”(《药义明辨》)

714 集解

《重庆堂随笔》:“《本草纲目》止载释名而无集解,出产采取,一切形状皆未之及。按《笔谈补》云:岭南深山中有大竹,竹中有水甚清澈,溪涧之水皆有毒,惟此水无毒,土人陆行多饮之。至深冬则凝结如玉,乃天竹黄也。玉彦祖知雷州日,盛夏之官,山溪涧水皆不可饮,惟剖竹取水,烹任饮啜皆用竹水。次年初召赴阙,各行求竹水不可复得。问土人乃知至冬则凝结,不复成水,遇夜野火烧林木为煨烬,惟竹黄不灰,如火烧兽骨而轻,土人多于火后采拾以供药品,不若生得者为善。此说可补濒湖之未备。”

715 天竹黄的临床应用

11用于痰热惊痫等证。天竹黄性寒,既清心、肝之热,又能豁痰利窍,为清热化痰、凉心定惊之良药。味甘力缓,儿科用之尤宜。治小儿痰热急惊抽搐,常配胆南星、朱砂、青黛等药,以清热化痰,熄风定惊,方如《小儿药证直快》抱龙丸、利惊丸等。治痰热癫痫,常配郁金、白矾、僵蚕等药,共奏清热化痰、定痫止痉之功。治中风痰热上壅,喉中声如曳锯者,可配石菖蒲、胆南星、牛黄等药,共奏清心豁痰、开窍醒神之效。取其清心凉肝之功,又可治热病神昏谵语,常配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黄、金银花等药,以清心凉血解毒。

12用于痰热咳喘。用天竺黄以清热化痰,常配全瓜蒌、贝母、桑白皮等药,以加强清肺热化痰之效。

21《日华子》:“伏粉霜。”(引自《本草纲目》)22蒋仪《药镜》:“同犀角、丹砂,以养心除热,热情而惊悸顿平;同胆星、贝母,以利窍豁痰,痰消而癫痫立止。”23《施今墨对药》:“天竺黄、半夏曲,二药伍用,清热除湿化痰止咳,最宜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或风痰将作,目睛呆滞。”

716 摘录

感冒(mon cold)为病名。是指感受外邪,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喉痒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感冒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为多见。因春冬两季气候多变,春为风令,风为六*之首,善行数变,故极易犯人;冬为寒水司令,朔风凛冽,风寒相合,更易伤人。

病情有轻重的不同,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一般通称伤风或冒风、冒寒;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如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感冒为流行性者,称时行感冒,病情较一般感冒为重。《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感冒,肺病也……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归于肺,其症或头疼、身热,轻则否,鼻必塞,兼流清涕,必恶风、恶寒,或声重,或声哑,甚者痰壅气喘,合口不开,咳嗽、咽干、自汗、脉浮而缓,此外感也。”

《七松巖集》:“凡感冒之病,以为轻浅,忽略不治,又兼饮食不节,荤酒不戒,以致轻病变重……”提示医生和患者对此病不容轻视。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伤风》中提出用消风散、神术散、川芎茶调散等方治疗四时感冒、伤风、症见头痛,鼻塞声重,发热恶寒等症;如兼见咳嗽涕唾稠粘,可选用桑菊饮、银翘散、杏苏散等方。如见恶寒甚而口渴、心烦、便秘、脉洪数者,可用清凉饮加减。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一般来说,感冒很少有发生传变的情况,病程短而易愈,但时感重证,老人、婴幼、体弱患者,有时亦可变生他病。因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易感季节发病率很高,对人民健康和劳动生产往往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感冒与某些传染病早期症状相似,治疗时应加以鉴别。

针灸对感冒疗效较好。

详见百科词条:感冒 [ 最后修订于2018/6/25 11:37:27 共1282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通幽润燥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通幽润燥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