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老和孝的理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收藏

古人对老和孝的理解?,第1张

孝,大概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也被中国人视为最高的品德标准,百事孝为先的说法由此而来。

孝,总共六笔,简单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孝文化至少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孝”字就是最直接的证据。孝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扬光大,被一代一代人解读成具体的行为准则,延续至今。

孝,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无论是直面思考过与否,它都已根植于你的内心里;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都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融于生活中,影响着你的生活。

我身边就有很多人被这个“孝”字困扰的非常苦恼——与父母分居两地不能膝下尽孝,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知道如何尽孝,子欲孝而亲不待后悔不已…… 等等。

今天,笔者想从“孝”字这简单的六笔,漫谈中国孝文化,希望给读者讲清楚这种抽象的文化形态,让读者明白何为孝,如何孝。

何为孝?

孝,从老从子,有两个元素构成。

其一是老,人老了,丧失了劳动谋生的能力,不能自食其力了。多大年龄算老人呢?《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七十曰老”,《礼·曲礼》也说“七十曰老而传”。都将70岁作为老人的标准。

读到这里,有些读者肯定会不以为然,70岁现在都算是老人了,何况在古代,能有几人活到70岁的高寿呢?

请先不要着急,听我解释完孝字的第二层元素,你们自然会明白。

其二是子,必须膝下有子,有孩子对老人进行赡养,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孝”。所以孝是一个两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情,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赡养父母,共同组成生命的轮回和延续。

《孟子·离娄上》有句我们熟知的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便是这层意思,没有后代,家族不能延续下去,就谈不上孝了。

当然,这种观念肯定会被现代社会一些人批判,比喻丁克一族肯定是不接受的。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中的孝文化就是这样的,丁克,不是中国文化,丁克一族接受的是西方文化,所以他们不接受不理解孝文化,也属正常。

现在来解释古人为什么将老人的年龄定为70岁。因为从生理上讲,男人在60多岁是有生育能力的,很多老来得子的人都是60多岁生育的,所以古人比较宽容,对于膝下无子的人,只要在丧失生育能力之前养育出孩子,都要给他们足够的机会来完成“孝”的轮回,故而将老的标准划定在70岁。

其实大家不比纠结这个70岁,这只是古人从“孝”的资格上划分的一个标准而已。孔子都说“人之七十古来稀”,实际上一般来说古代人50岁以上就算是老人了。

何为孝这个问题,原始的意思我们理解了——有老人有孩子共同组成的一种血缘延续的关系。

上文我们讲了何为孝,下面我再讲讲如何尽孝。

如何孝?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再看下“老”字,因为“老”和“孝”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老,从人从毛从匕。我们看下“老”字的古体字就很清楚的看出这种偏旁结构。

单纯从“老 ”字解读,这个字非常有意思。

何为老?从人角度解读,“耂”可解读成入土半截了,也就是一些老人通俗说的到了埋了半截的年龄了。从“毛”的角度讲,可解读成没有头发,胡须飘飘的意思。“毛”的三撇,从上到下分别代表着人的头发、眉毛和胡须,“老”字,最上面的撇没有了,最下面的撇却长而飘。《说文解字》解释为“言须发变白也。老也”,便是从这个角度解读的。

从匕,匕现在一般都理解成匕首。在古代匕字可不是凶器匕首,而是指羹勺这种取食的器具,从甲骨文的“老”字,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类似汤勺的形状。从象形文字上解读,“老”字下面的“匕”字旁,可以解读成需要别人喂食的人,或者解读成丧失劳动力只会吃饭的人。

所以“老”字,我们可以解释成那些丧失劳动能力,头发稀疏,须发花白,需要别人喂食的那些人。

需要谁喂食?当然是后代了。

所以我们必须感叹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将“老”字的“匕”,换成“子”,就成了“孝”字了。

我们再来回归下这个演变的过程,“老”演变成“孝”,丧失劳动能力,不能自食其力只能吃闲饭曰“老”,这时候老人的儿女提供饭食,喂养老人,则为“孝”。是不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不仅仅是两个简单通过笔画组成的文字,而是一个形象的过程?这就是中国汉字“象形”和“会意”的精彩之处。

所以,本人一直非常肯定,汉字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字,没好之一,不接受反驳。

从“老”字到“孝”字的过程,我们可以理解“孝”的最原本的意思就是为父母提供饭食,照顾老人的生活。所以《说文解字》解释“孝”为“子承老也”。承,就是继承奉养的意思。

一个孝字,简单的六划,却蕴藏的三重含义:

人老了,膝下有子,子承奉老人。

以上是单纯从文字的角度解读“孝”的最原始意思,下面我们来看下漫长的历史中,古人对孝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成具体行为的。

孝的演变

中国有一部孝的经典,那就是《孝经》。

《孝经》的作者已经不可考了。还有的说是孔子所做,有的说是孔子的徒弟,还有人说是后人借孔子之名所做。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孝经》源自孔子,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

《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就讲的很清楚: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翻译成白话文是: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参在旁侍坐。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至高之德、切要之道,用以顺天下人心,使人民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曾子离席而起,恭敬地回答说:“学生曾参愚昧,怎么会知道呢?”孔子说:“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这里生发开来。你坐下,我现在就跟你讲!人的身体以至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以德立身,实行大道,使美好的名声传扬于后世,以光耀父母,则是实行孝道的最终目标。所以实行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进而在侍奉君主的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最终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业。《诗经·大雅》说:‘常常怀念祖先的恩泽,念念不忘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德行’。”

《开宗明义》的这100多个字,成为中国孝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后人对孝的解读和延伸,基本源自这100多字,《孝经》后面十七章的内容,也是对这个道德标准按照身份和阶段的解读,用我们现在的语言说就是根据总目标量化出来的可落地的具体措施。

在《孝经》之前,商周(西周)时期,孝的形式大抵是简单的,接近孝的原本意思——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或者更高一层,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

《孝经》之后,有了这个量化出来的标准,特别是从汉武帝开始,将孝作为一种政治资本和统治形式,孝的表现形式就几乎苛刻了起来。

苛刻到什么程度呢?举两个例子:

其一:

《孝经·开宗明义》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就成为为什么古人把头发看成自己的生命的缘由。

古人是很少剪发的,也不敢剪指甲,即使要剪,也必须将剪下来的头发和指甲收集起来,找一个精美的盒子收集,供养起来;

有个故事讲曹操行军严明,不准士兵践踏百姓的庄稼,否则会军法处置。不料自己的战马因为受到惊吓践踏了田里的禾苗。这时候曹操骑虎难下,说完的话也无法收回,便挥刀自刎,在将士的劝阻下,才割了自己一缕青丝以示惩戒。

可见在孝文化的影响下,古人是把发肤看的多么重要。生命不是你自己的,那是父母的,头发当然也不是你自己的了。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里,很难找到个人主义,因为没有个人主义的土壤。

其二:

《孝经》第十八章《丧亲》讲: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又是短短的100多字,我们看看这100多字被后人发掘出多少孝的元素,很多延续至今:

1哭丧,哭的越悲伤越好,哭的声音越大越好,标准是“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要哭的声嘶力竭,死去活来,上气不接下气,哭到衣冠不整,哭到嗓子哑到不能说话;

2素服素食,标准要做到“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

3三日下葬,人去世后一般要停尸三日供亲人告别,就是源于此,因为孔子说父母去世了,只允许儿女悲伤三天,三天后必须吃饭停止悲伤,不然就伤害健康了。

4守丧三年,父母亲去世后,古人是要在坟墓旁守孝三年。这一点很苛刻,不巧的话要守丧6年。

5下葬的仪式,要“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要为去世的父母准备好棺材、外棺、穿戴的衣饰和铺盖的被子等,妥善地安置进棺内,陈列摆设上、簋类祭奠器具。

6送丧,出殡的时候,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地哀痛出送。

7风水选墓穴,占卜墓穴吉地以安葬。

8牌位,兴建起祭祀用的庙宇,使亡灵有所归依并享受生者的祭祀。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没能力兴建庙宇,但供奉先人的牌位是必须做的。

《孝经》总共十八章,由于篇幅的关系,我选取了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用来说明中国孝文化在《孝经》之后,是如何被后人演变成标准的仪式的。

现在孝的形式

我们看古人的孝,充满了仪式感,然后总觉得现在人不那么重视孝了。实际上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使孝回归到最初的形态,回归到养育和赡养的本质。

我想这是一种积极的演变,这种演变不是不孝,而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在这个原始的孝的要求下,只要做到在父母失去自食其力的劳动能力后,供养好父母的生活起居,就算是孝顺了。

当然,这个要求也不低,因为父母能独立生活的时候,子女要在外打拼,赚钱养家,忙事业,父母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子女要做到舍弃一些东西,回到父母身边,或者接父母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不然如何尽孝呢?反正,我不接受花钱请保姆或者送养老机构的形式,我觉得这不是尽孝,而是在推卸孝的责任。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对父母的孝,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面对到做对,是一段很长的距离,我们至少应该做到孝的最原始的要求,赡养好父母,照顾好父母的生活。将孝文化传承下去。至于孝的仪式感,不要也罢。

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很多人不得不远游奔前程,不要忘记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消除父母的牵挂。

《孝经·庶人》讲: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我们普通人做到辛勤劳动,勤俭节约,供养父母衣食,足矣。

你看,《孝经》也不是那么不讲道理,对我们普通人提的标准也不高嘛。

孔子还说: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句话对于很多与父母意见不和而闹矛盾的人,一定要很好的背诵理解,意思是:当父母不对的时候,要委婉的好言相劝,当父母还是不理解的时候,也不要怨恨父母,而是依然要对父母恭恭敬敬。

不与父母吵架,不让父母生气,这一点我们应该要做到。

如果孝的要求再高一点,那就是光耀父母,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不需多言了。

总结

本人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孝”字解读孝文化的本质和原始意思,孝包含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然后子女反哺赡养父母;

第二部分,讲了中国孝文化的演化,从商周时期原始的孝,到西汉开始充满政治意味和仪式感的孝;

第三部分,是本人对现代人如果对待孝的一些个人想法,孝顺父母其实不难做到,只不过孝心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打磨。

这就是从一个“孝”字,读出的中国孝文化。

  从孝感谚语看人们的孝德观念

  孝感民间谚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清光绪九年刻本《孝感县志》中,就载有古谚百数十条,内容涉及天时、农业及人的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1989年,我们在编辑《中国谚语集成·湖北卷·孝感谚语集》时,又先后搜集到孝感民间谚语7200余条,除少量为建国后创作、流传的新谚语外,绝大部分是建国前流传的古谚。其中反映人们孝德观念的谚语有180余条,为我们开展“孝学”和“孝文化与现代文化”研究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历史文献资料,是“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谚和孝德观念的关系

  民间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对各种事物、经验作出的简洁有力的概括和总结。谚语的产生和流传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人们对某些生活、事物最为熟悉,认识最深,才能对那些生活、事物总结出最本质、最具有社会价值的谚语来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人们的思想成果。比如男女、老幼、婚姻、家庭……等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且较为关心、重视的一些生活大事,因而人们对这些生活大事的认识和总结,也如同对其他生活、事物一样,用凝炼的口语形式加以概括、总结并流传下来,相互劝诫,代代相传,俾益后世。于是逐渐产生、加工、提炼、发展形成“浩如烟海”的民间谚语。其中除了那些反映自然、生产及其相互关系、影响的民谚外,大量的是反映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民谚。特别是其中反映人们的思想道德的谚语,对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起着很重要的主导作用。

  “孝”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并被人们誉为道德之本,百行之首,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核心部分。《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又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因此,中国人民非常重视孝德,自“孝”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形成之时起,也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用口语形式加之概括、总结,并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千百年来的加工、锤炼,形成许多反映孝德内容的谚语,流传下来,形成“孝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孝”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的产生,不会产生反映孝德的民谚;反之,没有民谚这一形式的传播,“孝”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也不会流传至今,二者之间是传统文化中的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二、孝感民谚与“孝”的历史渊源

  孝感民谚与“孝”的历史渊源,可谓源远流长。孝感古为安陆县地,春秋、战国时为楚地。秦属南郡。三国时在魏境,属江夏郡,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第四代皇帝孝武帝刘骏非常尊崇孝德,不仅在他登基的第一年命名为孝建元年(即公元454年),并析安陆县东、鄳县南置孝昌县。到了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讳,改孝昌为孝感,孝感因之得名,沿袭至今,历时1500余年。在县、市建制、公路、车站、祠庙、学校、店铺、产品等等的名称以至人的名字上带有“孝”字的为数不少,如:孝昌县、孝感县、陂孝北县、陂孝县、云孝县、汉孝陂县、孝东县、孝感专区、孝感地区、孝感市、孝南区、孝天公路、黄孝公路、孝感火车站、孝子祠、忠孝祠、孝感师专、孝感师范、孝感高中、孝子店、孝感商场、孝昌宾馆、黄孝花鼓、黄孝大鼓、孝感剪纸、孝感印花、孝感麻糖、孝感米酒、孝感钢犁、孝感卫生纸以及孝元、孝慈、孝才、孝梅、孝珍……的人名等等,从许多方面,提倡孝德,宣传孝感,仅在清光绪九年刻本《孝感县志》中,以孝著称的孝子被载入“孝子传”的就有95人。此外,还在孝感的民俗及民间文学、艺术(包括民谚、民谣、民歌、民间传说、民间戏曲、民间雕花剪纸等等)许多方面都反映了“孝”的内容。孝感民谚究竟从何时起产生了有关“孝”的谚语,无据可考,但从清光绪九年刻本《孝感县志》中的古谚及近期搜集到的7200余条民谚中看,直接反映“孝”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的谚语180余条,在不同内容的210个同级类目中居首位,如:“美之曰‘孝昌’,更之曰‘孝感’”、“两董(指古孝子董黯、董永)两孝子,二程(指程颢、程颐)二文人”、“卖身葬父(指董永),孝感动天(指七仙女下凡相助)”、“孝感人,重孝行,屠家幼女养孀亲”(指清咸丰年间,孝感县城屠姓幼女,父逝,在汉口以剪卖花样为业,奉养寡母)等古民谚。虽然有些民谚产生、流传的时间不是很长(约在明、清时期),但它反映了孝感县名的历史沿革,反映了关于汉孝子董永等的民间传说,反映了孝感县历史上著名的孝子、孝女人物,可见孝感民谚与“孝”早有不解之缘,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孝文化”中的一件珍贵的瑰宝。

  三、孝感流传的孝德民谚

  “孝”的含义很广,古籍中对“孝”的解释也很多。如《礼祭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谓之畜”(《康熙字典》注:“畜谓顺于德政”);《新书·道术》又解释:“子爱利亲谓之孝,反孝为孽”;《论语·学而》则谓:“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祭义》对“孝”的解释更多:“曾子曰:居处不庄非孝,事君不忠非孝,涖官不敬非孝,朋友不信非孝,战阵无勇非孝,五者不义,灾及乎亲,敢不敬乎。”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善事父母、尊老敬长以及与孝的观念上有一定联系的如“庄、忠、敬、信、勇”等其他方面,但主要的还是善事父母和尊老敬长。孝感民谚所反映“孝”的内容,也不外乎这几方面,现概述如下:

  一、善事父母。从历史文献及人民群众中尚存的传统孝德观念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报恩。《诗·小雅·蓼莪》是一首苦于服役,悼念父母的诗,其中(四)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注:养)我。抚我畜(注:爱)我,长我育我,出入腹(注;抱在怀里)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观念,是孝的核心。在孝感民谚中,如:“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亲(亦作:‘为人不忘本’)。”“养儿不知娘亲苦,养女难报父母恩。”“乌鸦反哺行孝义,羊子跪乳报养恩。”“要知父母恩,怀中抱孙孙。”等等,充分反映了人们“报恩尽孝”的孝德观念,对那些“娶了媳妇忘了娘”、“毛干翅硬各自飞,丢下一对老乌龟”的忘恩负义的子女具有一定的谴责和教诫意义。

  2、敬亲。《孝经·天子》:“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闻氏宗谱·家训》也提倡:“为子之道,务必以色(注:指和颜悦色)承欢,以礼致敬。”如孝感民谚“上有天大,下有父尊”、“人人都是父母养,不孝不敬不应当(亦作:‘不像样’)”、“活着不把父母敬,何必死后哭灵魂”、“子不言父过,女不道母奸”、“儿不嫌母丑,狗不怨家贫”等等,都是教育人们要尊敬父母,不要学那些逆子“打爷骂娘,忤逆不孝”(民谚)。当然,对父母的错误言行,也要敢于规劝、帮助改正,不能坐视不理,听之任之。

  3、顺亲。《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为什么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谓顺亲为孝?《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孔子的解释:“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还说父殁,“三年无改父之道,是谓孝矣。”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娘喊应千里,爷喊应万里”等民谚都反映了归时子女在父母面前要百依百顺,即使父母死后,也要无条件服从。虽然这些民谚反映了旧时封建家庭的某些封建思想,不能全部继承,但也反映了人们顺亲尽孝的道德观念,应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4、子嗣。《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孙绰集·喻道论》也有“三千之责,莫大无后”。汉许慎在《说文》中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都反映了古人的孝德中的子嗣观。因此,在我国古代宗法社会里,人们非常重视子嗣,尤其是重男轻女,无论哪个族姓、支派、房头及任何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螽斯蛰蛰”、“瓜瓞绵绵”,永承宗祀。如民谚:“人生在世第一丑,绝子绝孙绝宗祖”、“天上下雨地上阴,人留后代树留根”、“田要冬耕,儿要亲生”、“养儿传宗接代,养女财空家败”、“生男如添势,产女如败家”、“宁可无田,不可无男”等民谚。说明“子嗣观”在人们的传统道德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有些谚语,如:“有女不为绝”、“一个女婿半个儿”、“三代无女断六亲”等,虽然打破了“重男轻女”的旧观念,但其核心观点还是要“传宗接代”,世世代代不断香火。因此,我们对于其中有些与当代道德观念和现行政策有抵触的,不能无批判的全部接受和继承。

  5、养老。《管子·大匡》:“应于父兄,事长养老。”古往今来,子女赡养父母乃人之常情和应尽的义务,是人们常称的孝德之一。即使是贫寒人家,子女事养父母,以豆为食,以水为饮,虽然生活清苦一点,只要父母不挨饿,满意、高兴就算尽到了孝,《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为孝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孝感民谚中,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父母养了你的小,你就要养父母的老”、“人人都把儿女养,敬老养老理应当”、“父母在世多行孝,不必死后放鞭炮”、“跑到南海敬佛,不如堂前孝亲”等等,不仅表达了子女们要赡养父母的深厚感情,特别是提倡了“厚养薄葬”的科学道德观念,值得令人深思、借鉴。

  6、爱亲。古人提倡爱敬事亲,《孝经·天子》:“爱敬近于亲事,而德教加于百姓,形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天子犹像这样,何况老百姓呢?爱亲的含义很广,如:旧时儿子代父从军、父债子还、替亲代刑、为亲复仇……等许多方面。如果拿今人的眼光看,其中许多作法与现行法律相悖,但反映了旧时人们的爱亲观念。如民谚:“出外心忧伤,惦爹又惦娘”、“一个鸡蛋两个黄,哪有子女不疼爷娘”、“父仇子报,父债子还”、“父鳏女愁,母寡子忧”等等,都表达了子女疼爱父母的一片深情。也有些谚语,如:“老子打儿如做戏,儿打老子为出气”、“娘疼儿,口里吐(指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让给子女);儿疼娘,要手里有(指爱的是钱,而不是真正疼爱父母”、“娘疼儿是长江水,儿疼娘是瓦上霜”、“有钱便是爷,有奶便是娘”等等,从反面揭露了社会上有些子女不疼爱父母的丑恶现象,也是对那些不孝的人一种讽刺和鞭笞。

  7、孝俗。我国民间在父母、子女之间,长辈、晚辈之间存在许多习俗,在孝感民谚中有不少反映孝德习俗方面的谚语。

  ①生活方面。如:“早晚请安,问暖问寒”、“儿大避母,女大避父”、“儿大娘分床,女大父离房”等等,既反映了子女尊敬父母的传统孝德,又反映了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

  ②亲戚方面。如“娘亲有舅,爷亲有叔”、“娘亲为大”、“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天上雷公,地上舅爷”、“舅爷坐一席”、“天上打雷喊舅爷”、“遭天雷打要叫舅爷牵”、“犯了族规磨子沉,要等舅爷来发令(指舅爷不发令,任何人不能动手)”等等民谚,从许多侧面反映了以父母为核心的亲戚关系。而今由于时代的不同,许多旧的陈规陋俗不复存在,然而以父系、母系为核心的亲戚关系至今尚存。

  ③寿辰。民间重视祝寿,如民谚:“爷娘过生一碗面,生儿育女流血汗”、“儿女过生莫忘恩,寿面奉上老双亲”等,都表现了子女孝敬父母的一片深情。

  ④死葬方面。人生最伤感的莫过于生离死别。古往今来,无论家境贫富,父母及其他长辈去世,后辈人都要竭力予以安葬,并服孝三年,表示孝意,告慰死者。许多丧事习俗,至今尚存,且反映在民谚中。如:“亲死冇送终,遗憾在心中”、“人死书盖脸,免得后人惦”、“棺材底下一盏油,好照亲人下酆都”、“抬棺出葬规矩多,跨沟过缺唱孝歌”、“棺材转弯过缺,孝子跪地迎接”、“人死三天土里埋,晚上要烧望乡台”、“出葬道士开路,七天道士做七”、“头蓄七七(即49天),孝守三年”、“头年贴白,二年贴黄,三年贴绿,四年往后喜洋洋(指贴红色春联)”、“过年吃酒肉,孝家(指三年内死了人的人家)二十六(指过春节吃年饭,孝家要在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吃)”等等,无疑其中有些谚语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属于糟粕部分,不能无批判的全部继承、传播,但反映了子女及后辈对父母及前辈留恋之常情,从这一侧面表达了人们的传统孝德。

  二、尊老敬长及其他。尊老敬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我们人民提倡孝德的一个组成部分。《礼记·丧服小记》:“尊尊长长,……人道之大者。”《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说的是无论职位高低的人,尤其是那些为人君者及位居显耀的人,更应尊敬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年尊辈长的老人,为下级和老百姓作出榜样,才能以孝道治理国家,教化百姓。这些传统美德的思想观念在民谚中也有所反映。

  1、尊老敬老。《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朱熹注:“老,以老事之也。吾老,谓吾之父兄;人之老,谓人之父兄。”)他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像孝敬自己的父兄一样去孝敬他人的父兄。这种传统美德的思想观念也反映在民谚中。如:“天上有老君,地上有老人”、“人老是个宝”、“年长为尊”、“不听老人言,做事不周全”、“人人都是父母养,尊老敬老理应当”、“家家都有老双亲,嫌老欺老没良心”、“孤老无人管,端水又端饭”、“出门在外讲礼貌,见了长者称您老”、“尊老爱幼,添福添寿”、“在外横行霸道,在家忤逆不孝”等等,既说明了尊老敬老的思想观念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也说明了在传统孝德中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当大力提倡的。

  2、其他方面。前面提到,“孝”的含义很广,除了善事父母、尊老敬老以外,还涉及“庄、忠、敬、信、勇”等其他方面。如民谚:“家贫出孝子,国难出忠臣”、“孝子忠于国,忠臣孝于亲”、“不忠于国,不孝于亲”、“打哥骂嫂,不悌不孝”、“又嫖又赌,辱骂宗祖”、“在外扯白调谎,在家辱了爷娘”等等,都反映了孝德的诸多方面,不仅对人具有一定的教益,也为开展孝学研究扩宽了思路。

  孝感民间谚语,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孝德的谚语很多,主要内容有上述几个方面。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后,笔者想说明一下:民间谚语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时代内容的谚语。因此,在涉及孝德的诸多谚语中,难免出现正反兼有,良莠并存的情况,这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希望广大同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古为今用”的原则去研究它、使用它。本文谈不上论文,只是就民谚这一形式,介绍孝感民谚与人们的孝德思想观念的相互关系及其主要内容,为开展“孝文化”和“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参考。错误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1、养亲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

2、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3、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中庸》)。

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为父母、为家庭取得荣誉,延续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

扩展资料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

《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了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参考资料:

-孝

核心提示:孝文化已成为孝感打响文化品牌、繁荣文化产业、建设孝文化名城、推动城市发展的独特优势。

“百善孝先,内涵宏深,始于事亲,终于立身……”

10月12日晚,在孝感市湖北工程学院体育馆,一首荡气回肠的诗词《孝道千古》,拉开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暨2016中国孝感孝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晚会帷幕。

孝感,中国孝文化之乡。在这座因董永卖身葬父而得名的城市,孝道之风沿袭千年。长期以来,孝感市自觉汲取孝文化的丰富营养,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中,使孝道内涵与时俱进,催生磅礴激荡的精神力量。

今年孝感孝文化旅游节是2002年以来,孝感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13届孝文化旅游节。而孝文化已成为孝感打响文化品牌、繁荣文化产业、建设孝文化名城,推动城市发展的独特优势。

“因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

10月13日,在湖北工程学院文学院报告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城市文化建设交流活动中,来自河北滦平县、山西运城市盐湖区、上海奉贤区、浙江绍兴市上虞区等地代表,展开了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交流活动的这些地区,都有孝文化的传统。但纵观全国,唯一一个因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却只有孝感。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首德,而孝感是孝文化发祥地之一,因“孝行感天”而得名,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独占三席,是我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

孝感的孝文化,在众多古籍中已有记载。

孝感位于江汉平原东北部,桐柏山、大别山的南麓。北边与河南接壤,南边与武汉相邻,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最初县名为“孝昌”。

据史料记载,南朝宋元嘉三年(公元453年),文帝刘义隆的长子刘助篡夺帝位杀死文帝,将年号改为太初。文帝的第三子武陵王刘骏,率部讨伐篡逆的刘助获得成功,登基称帝,即宋世祖。

为巩固皇权,刘骏积极倡导孝行,并将年号改为孝建。为表明其以孝治国的决心,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刘骏在孝子辈出、孝名远扬的安陆东境、郧县南境内新增置一“孝昌”县。

至五代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的名讳,又因董永、孟宗、黄香三大孝子孝行感天动地,把孝昌改称为“孝感”,一直沿用到现在。

据《孝感县志》记载,孝感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而得名。西汉时,“卖身葬父”的董永,引得“仙女下凡配孝子”,“七仙女下凡配董郎”的故事,流行甚广,对劝人行孝具有积极意义。

而东汉时“扇枕温衾”的黄香,其子黄琼、其孙黄琬的众多事迹,也都很有影响力。三国时“哭竹生笋”的孟宗,少时丧父,母亲教子有方,“南阳求学”、“腌鱼沉池”、“竹岗清风”、“庐墓三载”,与“孟宗哭竹”都是感人故事。

元朝人郭居敬的《二十四孝》及坊间流传的《二十四孝图说》中,则收编了中华民族五帝至宋约3000年间共24孝子事迹,孝感市以其弹丸之地而独占其三,可见此地孝子辈出的典范之多在全国是著名的。

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记载的孝感有名有姓孝子就有493人,在应城还留下了欧阳修的孝故事和守孝堂,为孝感孝文化特色品牌打下深厚的基础。

这些传说和故事,有着“孝之为德,天人共与”的蕴意。人们期盼甚至相信“行孝之人终有善报”,其价值在于劝人行孝尽孝,使孝道世代相传,不绝如缕。

孝子辈出的热土

时至今日,孝感依然是孝子辈出的热土。

孝文化中的孝廉、孝德、孝亲、孝诚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道德规范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密切相关。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大力挖掘各地先进典型,以孝润德,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激发良好社风民风,催开了遍地的道德之花、文明之花。

1996年,孝感在全国首开先河,评选当代孝子;2005年,又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十大孝亲敬老小天使”评选。近20年来,所评选出的100多名新时代孝子和全国道德模范,凝聚成“中华孝文化之乡”丰厚的孝道资源,其精神力量滋润感召着一代又一代澴川儿女,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专职侍老”的汪金珍、“侄媳养姑”的张丽艳、“三舍养亲”的彭雄武、“父母如天”的陈行、“千方侍母”的宋华根、“借债救父”的张庆丰、“孝悌并行”的刘祖书、“辞京奉母”的彭卫东、“万里轮迹”的唐军、“精护双亲”的崔玉江……这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名字,镌刻在孝感2015年评出的第八届“十大孝子”名单上,这是孝感荣耀,也是道德之花又在澴川大地结出的精神硕果。

中国传统孝文化\x0d\我国孝文化历史悠久,形成发展过程复杂,内容不断变化。据记载,孝字最早出现于《尚书·尧点》,“克谐以孝。”《尚书》以后的文献中对孝的记载很多,最早对孝作出解释的是汉代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可解释为奉养和服从父母。孝在西周至春秋之前,其初始是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善事父母一经产生便成为了孝的基本涵义。狭义的孝,是指子代对父代和祖先的情感和相应的行为表现。这里的情感和行为是自发的、朴素的,也是最真实的。广义的孝既是指作为家庭伦理的孝,也指被泛化到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孝。孝的基本含义是对父母的赡养和顺从,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父母子女之间的伦理规范。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含义却远远超出家庭伦理的范围,它有一个由家庭逐步扩展到国家和社会的过程。孝文化是指一切有关“孝”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的总和。“中国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当代孝文化是对传统孝文化批判性的继承。\x0d\“孝”应是由周人先提出,在周代发展。西周时期,“孝”扩张为伦理政治范畴,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周代的“孝”,字从“考”、从“子”,强调父子相承,表现了男子在生育中的独尊地位。在周代孝的发展步入了成熟期,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观念。春秋战国之际,“孝”的含义有一个重大转变,这就是由西周春秋之尊祖敬宗,向善事父母的转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接过了“孝’,把它作为自己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孝”之所以能得到儒家的看重,是因为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就是原始的男性生殖崇拜文化。儒家经典论及“孝”时,几乎都以“善事父母”为核心。\x0d\汉代在中国历史上以“孝治天下”而著名,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并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孝观念渗透到汉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孝道发挥着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双重功能,以及协调两方面关系的功能。可以说,汉代的孝道思想,通过对前代孝道思想的继承和改造,完成了由奴隶制型向封建制型伦理观念的转变。如果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看作是由传统家庭人伦思想向社会政治思想在理论上的完成的话,那么以“孝治天下”成为汉朝统治者实现这种转变在实践上的完成。《孝经》的推广、传播,成为实现这种转变在教育上的完成。\x0d\“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系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x0d\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孝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几个历史变迁,先秦时期孝道的形成与确立、汉魏隋唐时期“以孝治天下”、宋元明清时期孝道走向极端化、愚昧化、近代孝道的变革与社会相适应。\x0d\不论时代如何进步和改变,作为根源于人类血缘关系的"孝",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中国历代人们的思想,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的德行的标准,虽然它的内容、实现形式及作用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但作为道德准则却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x0d\在我看来,对于作为社会伦理的孝道,应加以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否定,“想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与封建性糟粕的界限”必须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们把孝道和封建主义的扭曲影响加以区分和剥离,作为社会伦理观的孝道,在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孝”的观念和行为中的合理成分,还需要继承和发扬。首先,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公共福利事业还不够完善。这一切就决定了我国社会还需要家庭养老的传统,做为子女必然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同时,在物质生活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境况下老人也需要儿女对他们的精神的赡养。满足老人的物质需要、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基本的道德义务与社会责任。明确的提出弘扬“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解决当前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推动社会文明、实现社会的安定祥和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其次,传统孝道是一种扩展性和开放性的伦理规范,它体现出中国传统伦理始于家庭而伸展向社会、始于私德而扩展为公德的特点。孝是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是人自幼就有的一种朴素感情。作为人们调整家庭关系的重要规范,有利于建立民主和睦家庭生活,如果孝由小到大,由爱家推而广之去爱社会,爱天下,爱世界万物,则孝文化有力的培养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整个世界就少了许多战乱、冲突和纷争,而多了团结、和谐与温情。社会在进步,人的意识也在进步,要发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就应使传统的东西与时俱进,做到传统文化的时代化、社会化,使孝文化永远散发灿烂的光辉,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近代社会,尤其到了晚清民初,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西方文化的渐渐侵入,民主、自由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人民的自觉性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一大批文化先驱站在时代的高度,从自然人性的角度来揭露封建孝文化的专制性、绝对性,并且使孝文化融入了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严厉批判的传统孝文化开始洗去尘封多年的封建专制性,转而向新型孝文化发展。在此引导下人们的时代意识、社会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人冲破家庭的牢笼和羁绊,站在时代前列,以天下和社会为己任,为民族尽其大孝。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曾以儒家忠孝道德作为动员、团结民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武器。1939年3月12日,国防最高委员会颁布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中指出“唯忠与孝,是中华民族立国之本,五千年来先民所遗留于后代子孙之宝,当今国家危机之时,全国同胞务必竭忠尽孝,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1939年4月26日,中国***的《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告全党同志书》指出“一个真正的孝子贤孙,必然是对国家民族尽忠尽责的人,这里唯一的标准,是忠于大多数与孝于大多数,而不是反忠于少数和孝于少数。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不是真正的忠孝,而是忠孝的叛逆”,在这里,孝成为民族团结、兴旺的精神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现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到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孝文化在促进国家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x0d\\x0d\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孝敬父母,尊君爱国的动人事迹,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传颂不休,成为培育中华传统美德的母本。\x0d\但是,从封建社会一路走来的孝文化,毫无疑问带着封建的糟粕性,所以,和对待所有传统文化一样,对传统的孝文化,我们应该辨其真伪,学会扬弃。\x0d\在上大学期间,我们要逐渐学会各种社会生存的技能,毕竟以后是我们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独自谋生,没有别的人再可依靠,所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已经很好了,至于在物质上给与父母,我们暂时还是消费者,还不能为父母提供丰裕的物质享受,但是偶尔买件衣服,补品,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尽孝。在时间上,要充分的给足时间,让他们做好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社会价值,要时刻记住,父母的社会价值绝对不是只来自与子女,要鼓励和支持父母的工作,也许这更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当父母年迈时,我们要更加多的给父母提供精神上的关心,要更加精心的照顾,耐心的安慰。\x0d\父母养育了我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是他们让我们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并给与我们极大的支持。所以以后不管我们身的哪里,心一定要记得父母,而且更要趁现在还在他们身边,多孝敬他们,还是那句老话,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中西方孝道是两种文化背景下关于对待父母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的体现。虽然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不少差异。

首先,中西方孝道在家庭角色上存在差异。在中国文化中,子女认为他们应该尽可能地照顾父母,甚至包括他们的长辈。但在西方文化中,年轻人离开家庭后,通常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独立人格,需要维持自己的经济和家庭生活,因此更强调个人自由与责任。

其次,在表达孝道上也存在差异。在中国文化中,尤其是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一种功德,孩子们应该通过言语和行动来表达他们对父母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而在西方文化中,这种表达通常是间接的,例如礼物、问候卡和定期电话等等。

另外,中西方孝道还存在着差异。在中国文化中,孝道是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核心价值,并被视为一个人品质和道德的象征。反之,在西方文化中,孝道被视为一种道德义务,而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家庭责任。

最后,在对待老年人方面,两种文化也存在差异。在中国文化中,老年人通常被视为有智慧和经验的长辈,应该受到尊重和照顾。反之,在西方文化中,老年人通常被视为相对脆弱的群体,需要特别关注和照顾。

总之,虽然中西方孝道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在家庭角色、表达方式、文化价值以及对待老年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父母和家庭的认知和态度,也展示了不同文化在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上的区别。

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

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

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

可称之为孝的文化;

孝的一般意义是孝敬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写作思路:选材确立中心,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深刻地表现出来。

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人间有三大真情:亲情、友情、爱情。如今,亲情缺认、友情缺位、爱情缺真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亲情方面出现的“六亲不认”的不孝与不感恩现象导致的问题已构成社会问题,影响了人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建设的进程与质量。

孝与感恩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也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所以,给予我国孝道文化以科学和现代的诠释,对当下公民教育大有裨益。

古人对老和孝的理解?

孝,大概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也被中国人视为最高的品德标准,百事孝为先的说法由此而来。孝,总共六笔,简单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