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石的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关于化石的资料,第1张

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最普遍的方式是按其留存的生物遗迹类型分为三类: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分子化石。

生物分界一般以一万年前为界限,一万年前的生物为古生物,一万年前以后的为现生生物。由于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瞬间将其掩埋隔离氧化形成。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

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被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

扩展资料: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CFPF )发起于2005年,成立于2008年。公募基金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开展促进中国古生物化石及地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募捐活动,接受海内外热心古生物化石及地质环境公益事业的有关组织和个人的捐赠。为增加本基金会资金而进行的基金保值、增值运作和投资活动;

(2)开展有关古生物化石及地质环境知识的科普教育活动,宣传化石及地质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唤起全民保护意识;

(3)协助政府做好古生物化石及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建立化石博物馆、防止古生物化石被乱采滥挖、倒买倒卖、走私贩运;

(4)重点资助一些古生物化石及地质环境的资源调查研究、科学发掘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项目。奖励对古生物化石及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

(5)按照捐赠者意愿设立的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资助项目;

(6)开展其他有利于古生物化石及地质环境保护的公益项目和活动;承担政府部门委托的其他专项任务。

——化石

1 简介

临朐县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临朐县景色秀美,景点众多,适合游客观赏。这些景点中,不乏免费旅游景点,市民和游客可以免费欣赏到精彩的景色。

2 五岳山风景区

五岳山位于临朐县南部,是一处以山岳风光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这里山峦起伏,景色秀美,被誉为“龙脉之祖”和“儒家圣地”。游客可以爬上山顶,俯瞰全景,感受山川之美。

3 大汶口古镇

大汶口古镇位于临朐县西北部,始建于明代,是一座具有明清特色的历史古镇。这里有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和保留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古镇的文化氛围和历史风貌。

4 龙亭公园

龙亭公园位于临朐县城中心位置,是临朐县最大的城市公园,占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公园内有各式各样的假山、荷花池、游步道和森林小径,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5 玉皇阁公园

玉皇阁公园位于临朐县城北部,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一座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内有玉皇阁、钟楼、鼓楼等建筑,以及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道教文化的深厚内涵和自然的美丽。

6 临朐县博物馆

临朐县博物馆位于县城区的东部,是一座以临朐地方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展示着临朐县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有各种历史文物和实物陈列。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临朐县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本地文化的魅力。

7 铜雀楼公园

铜雀楼公园位于临朐县城中心位置,是一座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内有清代古建筑铜雀楼、铜雀亭和铜雀桥等,还有雕塑园、草坪和花卉展示区。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历史文化的魅力和自然景观的美丽。

8 感受临朐县的美好

以上这些免费旅游景点都是临朐县的精华所在,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山川之美、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精彩。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要注意旅游安全,保护好自然环境,享受旅游带来的愉悦和收获。

  春秋时代的随国为什么又称为曾国

  虽然“曾随合一”说的和者甚众,但持异见者也不乏其人。大致说来,这些意见有以下几种:

  1、曾即是曾,随即是随,二者不可混同,至于何以不见随国遗物,有待今后考古发现。杨宽、钱林书:《曾国之谜试探》,《复旦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2、曾灭随,据其国土。顾铁符:《笔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年第2期

  3、随灭曾,延姬姓宗嗣。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古文字研究》第1辑

  4、早期曾国已被楚所灭,楚灭随以后,又在随地分封了一个曾国。徐扬杰:《关于曾侯问题的一些看法》,《江汉论坛》1979年第3期

  5、可能因随被楚灭后,楚以随地与地处楚边陲的曾国西阳相换;或者曾国国境直向西楔入随国境内。何光岳:《楚灭国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当然,在没有找到直接证据以前,上述几种情况也并非毫无可能。但问题的彻底解决,仍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

  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大批青铜器和其他文物,尤以巨大青铜编

  钟闻名于世。此墓系战国时代曾国国君名“乙”的墓葬。那大量珍贵随葬品的出

  土面世,既提高了古曾国的知名度,也带给人们一个迷,随县是春秋战国时代的

  随国,在随国的国境中怎么会出现曾国国君的墓葬?学者们纷纷探秘。

  一说随国即曾国。石泉《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一文认为,随国即曾

  国,理由是随国和曾国都是姬姓国,系西周分封于江汉的诸姬姓国之一。而且,

  就两国的地望来看,也是一致的。从宋代出土的曾国青铜器,到曾侯乙墓,都分

  布在随枣走廊一带,而且都是从南阳盆地迁入随枣走廊的。因此,随、曾一国,

  就像魏又称梁、晋称唐、韩称郑一样,是一国两称。

  一说随被楚灭后,曾国是由其他地方迁入随地的。杨宽等人《曾国之迷试探

  》、何光岳《曾国考》等都持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曾国在西周时已与随国同时

  并存,说随国即曾国缺乏依据,进而提出随国在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被楚国所灭,

  楚国把地处楚边陲的曾国,从南阳迁入随地,这样随地就有可能出现曾国国君的

  墓葬。

  自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后,“曾”字开始与随州历史相关联,这使得历史学学家突然意识到一个困惑:所有史籍都只说“随”国不提曾国;而迄今为止出土的文物无不刻着一个“曾”字不着一个随字。更令人不解的是,史载该地竟有两个曾国和随国。

  除我们所熟知的姬姓随国和曾国外,有意思的是,该地历史上还曾有一个姜姓随国和曾国。《元和姓纂》“随”下引《风俗通》云:“炎帝裔随侯之后。”《路史国名纪甲》亦谓“随侯,炎裔”,是为“姜姓”。尽管文献未明言这个炎帝之后的姜姓随国的地望,但立国时间大约与汉东的另一姜姓国家厉(今随县厉山)相当,可能早至商代。无独有偶,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辞中,也有一个曾国,地域也在汉东。此卜辞之曾国就是上述文献中的“炎裔”、“姜姓”之曾,也就是说,这同姬姓“曾随合一”一样,是又一个姜姓“曾随合一”。更有人据此推断出周代汉东姬姓之曾国应当是在兼并商代汉东姜姓曾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由于姜姓曾国随国史料奇缺,难究其详。我们姑且撇开不论,仅说说姬姓曾国和随国。

  姬姓曾国由于文献无载,其疆域也只有根据出土文物考查。据统计,现已发现的曾国有铭铜器共12批,其年代从东周初到战国时期的都有,有的可能还早到两周之际。据此判断姬姓曾国立国于西周早期,灭亡于战国中期偏晚。分布范围大致是以今随州市为轴心向四周伸延,西起襄阳,东过随城,北到新野,南达京山。而姬姓随国立国的时间,虽然文献无明载,但从《国语郑语》“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的记载分析,至迟西周晚期已有其国即周幽王元年(公元前781年),故其立国的时间或许更早一些。而灭亡的时间,据《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的记载分析,姬姓随国至少春秋末年还存在即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共经历287年。而考虑到此时随还与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其国祚当会延迟至战国初。如果按随国、曾国为一国二名之说,随国历史长达450余年。

  随国封于何时,史无明载,但据“安州六器”,不会晚于周昭王之世。即《古本竹书纪年》所记“昭王十六年伐楚荆”事,而据“安州六器”所载昭王南伐荆楚经过唐、厉、随等国并于唐国整治军队,昭王的这次军事行动无疑得到了以随国为首的汉东诸国的积极配合,反证当时的随国同楚国已存在着矛盾。但随着楚国的崛起,楚武王末年即对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左传桓公六年》随国始而修政备战,继而拒不参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会,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满,楚武王再度伐随,随人被迫同楚人订立盟约。及至春秋中期,楚势更为强盛,随人公元前640年“以汉东诸侯叛楚”,《左传僖公二十年》但终被楚令尹子文击败,国势衰落。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成为名副其实楚附庸之国。公元前506年,吴、蔡、唐联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奔随,《左传定公四年》吴人尾追而至,随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以至于春秋末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唯随独存。

  战国时期,随国史事文献无载,只有凭考古资料推测。公元前433年,随国国君曾侯乙死后,楚昭王的儿子惠王以楚人最为珍重的礼乐器编钟相赠。公元前407年左右楚声王娶曾姬无恤为夫人,说明战国早期随楚关系十分融洽。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随州市西郊发掘了擂鼓墩二号墓,墓主地位约相当于国君一级。此墓下葬时间在战国中期前段,表明此时随国尚存。晚于擂鼓墩二号墓下葬年代的曾姬无恤壶,铸于楚宣王二十六年(前344年)。楚声王夫人无恤为宣王祖母,无恤尚在,宣王当不会灭其祖母故国。1983年,在曾侯乙墓西南发掘了30座中小型墓,其中十三号墓和六号墓为楚墓,时代为国中期,十三号墓的下限到战国中期与晚期相交之际。1984年随州安居又发现一座时代为战国中期偏晚的楚墓。楚人墓葬出现于随国城郊甚至国君陵区之内,最近者距曾侯乙墓只有60米,这无疑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楚人已占有随都,随国已不复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328年前后。

  至于随国的疆域,由于文献中无明载,我们只能据记随国事较多的《左传桓公八年》涉及的“沈鹿”、“汉淮之间”、“速杞”等地名来看,其境域当包括今汉水以东,桐柏山以南,广水以西,钟祥、京山以北地区。由此可知,曾国、随国疆域相合,存在的时间相当。正因为如此,史学家大多倾向于曾随一国二名的说法。其理由不外乎如下四种:

  1存在时问相符。

  2所处地域相同。

  3姓氏相吻合(同为姬姓)。

  4在古籍中一国二名的记载很普遍。(注:“曾”为国名,“随”为曾都,因而文献称其国为“随”。)

  虽然“曾随合一”说的和者甚众,但持异见者也不乏其人。大致说来,也有如下五种:

  1、曾即是曾,随即是随,二者不可混同。事实上随国都在今随州城郊安居镇王楼村,与曾都尚有一定的距离。

  2、曾灭随,据其国土。

  3、随灭曾,延姬姓宗嗣。

  4、早期曾国已被楚所灭,楚灭随以后,又在随地分封了一个曾国。

  5、可能因随被楚灭后,楚以随地与地处楚边陲的曾国西阳相换;或者曾国国境直向西楔入随国境内。

  到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于事实呢?由于双方各执一词,至今尚无定论。以至于历史学家发出这样的感叹:文献中未见曾国,却有一个与曾国在姓氏、疆域、年代诸方面均十分吻合的随国,而且在随国的都城附近,竟发现了曾国国君和朝臣的墓葬。这一奇特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如曾和随为两国,何以在一地如曾和随为一国,何以有二名?这的确是一个难解之谜。

  相关链接

  出土的曾国青铜器

  1、上曾太子般殷鼎

  在1977年秋和1981年春在山东临朐县嵩山公社泉头村出土,共出土青铜器二十一件,其中六件铸有铭文。现收藏于临朐县博物馆的这件“上曾太子般殷鼎”,口径305、通高265厘米,重665公斤。平折沿,附耳,耳两翼各有一铜柱连接口沿,半球形腹,平缓底,蹄形三足,耳内外分别饰窃曲纹、重环纹,腹饰凸弦纹。器壁内侧铸有铭文凡五行三十八字铭文。铭文释文大概:上曾大(太)子般殷,乃□(择)基金,自乍□(作□)彝,心圣若□(虑),哀哀利锥,用考(孝)用亯(享),既龢无测,父母嘉寺(持),多用旨食。

  2、曾子义行簠

  1988年在江苏六和县程桥镇出土。通高1925、口横282、口纵229厘米。盖、器形制、纹饰、大小相同,上下合成一器。长方形,直口斜壁,平底,矩形足,盖沿铸有六个兽面形卡扣,盖、器两端各有一个兽首耳。盖、器均饰蟠虺纹,足饰卷云纹,为春秋晚期作器。

  3、曾姬无恤壶与曾侯作叔姬簠

  1933年,安徽寿县李三孤堆楚墓出土大量战国时期高级别楚国青铜器,其中有一对曾姬无恤壶。通盖,高371、口径95寸,体呈椭方形,直口长颈,鼓腹,圈足沿下折,颈部有一对顾龙形耳,盖呈盝顶形,上有四个S形钮。体饰蟠螭纹,为战国中期器具。

  双壶铭文相同,内壁铸铭文39字:隹(唯)王廿又六年,圣 之夫人曾姬无恤,(吾)宅兹漾陵,蒿间之无(匹),用乍宗彝尊壶,后嗣甬(用)之, (职)在王室。

  曾侯作叔姬簠中“叔”作老三解读。

  4、曾侯仲子游父鼎

  春秋早期,1966年7月湖北京山县坪垻公社苏家壠出土。通高265、口径383厘米。直口,平折沿,一对附耳高出器口,浅腹三蹄足。颈饰窃曲纹。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10字。铭文释文为曾□中(侯仲)子□(游)父自乍(作)□彝。“仲”作“次”释。

  5、曾子游鼎

  1959年上海博物馆收集到一件来自鄂北随地铭文释为:“曾子游择其吉金,用铸口彝,惠于刺曲 ……”。

  6、曾侯乙编钟及曾侯乙鼎

  曾侯乙编钟

  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

  曾侯乙鼎

  通高646、口径642厘米。直口方唇,短颈,方附耳,鼓腹,平底,三个蹄形高足。腹部设两个环钮,颈腹之间有一道凸弦纹,器身饰蟠龙纹和垂叶纹,耳饰几何云纹。足饰兽面涡云纹。铭文:曾(侯)乙诈甬冬(作持用终)

  此外,还有曾子仲宣鼎,春秋早期作器。铭文:曾子中(仲)宣,□用(其)吉金自乍(作)宝鼑(鼎),宣丧(尚)用者(饔诸)父、者(诸)兄,(其)万年无强(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亯(亯)以及曾子缶、曾太保叔盆、曾孙无鼎、曾伯陭壶、曾子伯匜、曾子簠等传世青铜器。

  随国,是春秋时期位于今湖北省江汉流域的一姬姓诸侯国。

  需要指出的是,春秋时代的晋国有一地名随,即《春秋左氏传·隐公五年》记载的“翼侯奔随”。此地后来作为晋国名臣士会的封地,因此《春秋左氏传·文公十三年》有将士会称为随会。这一位于今山西省汾河流域的随地,据童书业说,前身也是一古国。童书业并指出,山西省汾河流域的古国如随国、鄂国、唐国(后改称晋国)、沈国、黄国等,在江汉流域附近都有同名国[1]。

  随国属于汉江流域的姬姓诸侯国集团(即汉阳诸姬)。在春秋初期楚国未成长为霸主前,随国势力一度强大,为汉阳诸姬之首。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侵略随国却半途而废,楚国此时自认不得志于汉江流域。公元前704年,楚国再次侵略随国,并取得会战的胜利,但楚国实力不足以在此时吞并随国,所以在当年即与随国讲和。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卒于侵略随国的征途,当年随国求和。此后的几十年间,楚国四处征伐而逐渐吞并汉阳诸姬。公元前640年,随国率领汉阳诸姬背叛楚国,楚国击败之,双方言和。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当年,晋国人有言,汉阳诸姬已经全部为楚国所有。随国沦为楚国的附庸,不再为中原诸侯国视为独立而有资格参与盟会的诸侯国。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破楚国都城郢,楚昭王出奔至随地。随人在吴国的压力下,并未将楚昭王交给吴国,为楚国立下保护楚王的功劳。因此楚国对随有一定的奖励。公元前494年,《春秋经》记载:“楚子、陈侯、随侯、许男伐蔡”。《春秋经》本于鲁国的国史,此条记载,被杜预等人认为是楚国为了报答随的功劳,而使随国重返独立的诸侯国行列。

  后不知何年,随国亡于楚国。

  自从牧野之战武王灭商,西周王朝为了镇守辽阔的疆土,控制殷商后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战功的异姓贵族派往各地担任诸侯,以世袭的形式统治这些地区。这种分封制对发展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到西周中叶,周昭王、穆王不断向淮夷、于越、荆楚用兵,为巩固对南方疆域的控制,同时也为了夺取战略物资“铜”和保护南征通道,又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从山西、陕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汉水中游地带,建立起随(曾)、唐、蔡、应、息等数十封国,组成一个庞大的姬姓封国集团,史称“汉阳诸姬”。它们互为犄角之势,负责监视并阻断荆楚和淮夷、于越结盟,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

  姬姓随(曾)国封邑宽广,大致以随枣走廊为中心,北抵新野,东邻应山,南及京山,西近襄樊。这一带经过夏商先期开发,生产发达,文化先进。遍布随州境内的古文化遗址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它们都是临河高地,据险而守,由村寨、贵族坞垒、都城组成梯次社会布局。这种布局,与我们今天的村、镇、市(县)何其相似。已发现发掘的春秋时期随(曾)国贵族墓分布于新野、信阳、安陆、京山、枣阳等地区,在我市发现发掘的则分布在均川、安居、淅河、东城等地。这说明随(曾)国在春秋时期处于高度文明阶段,综合国力相对强盛。加之随(曾)国世代沿袭“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内政外交方略,所以它在春秋早期敢于屡抗楚锋,成为抵御楚国东进北伐、问鼎中原的前沿堡垒。

  随国自从西周早期登上历史舞台始,便同楚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随国史,就是一部随楚关系史。

  周武王克商立国后,曾先后分封七十一国,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而作为“汉阳诸姬”之首的随国,其任务是监控南方蛮夷之国,以拱卫周疆。随国封于何时,史无明载,但据“安州六器”,不会晚于周昭王之世。学术界大都认为,“安州六器”所载,即《古本竹书纪年》所记“昭王十六年伐楚荆”事,而据“安州六器”所载昭王南伐荆楚经过唐、厉、随等国并于唐国整治军队分析,昭王的这次大规模行动无疑得到了以随国为首的汉东诸国的积极配合,这说明当时的随国同楚国已存在着矛盾。

  周室东迁以后,诸夏大一统、小分裂的局面已改变为小统一、大分裂。周王丧失了军事盟主的实力,周公东征、昭王南征之类赫赫扬扬的壮举已没有重演的可能,楚人再也用不着为来自中原的威胁而担忧了。然而,生产发达、文化先进、军事实力雄厚的随国则依然是楚人东进的主要障碍。于是,楚武王末年,楚对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左传·桓公六年》 随国始而修政备战,继而拒不参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会,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满,楚武王再度伐随。尽管随人奋力抗楚,充分显示出其抵御外敌的“汉东大国”的气魄与胆识,但由于楚国势力强大,最终还是同楚人订立盟约。《左传·桓公八年》到春秋中期,楚势更为强盛,随人公元前640年“以汉东诸侯叛楚”,《左传·僖公二十年》但终被楚令尹子文击败,境土日月削,国势衰落。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左传·哀公元年》杜注成为名副其实的附庸之国。公元前506年,吴、蔡、唐联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奔随,《左传·定公四年》吴人尾追而至,随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春秋末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唯随独存。个中奥秘,随人已有揣测:“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而未灭,“楚实存之”。这段话虽然是吴师入郢前随、楚关系的写照,也同样可以用来说明进入战国后汉东唯随国独存的缘由。

  “随国,姬姓”,于西周早期立国。位于周王朝地域的南疆,与强大的楚国邻近。然而,随为周王朝的诸侯国,楚是蛮夷之国。《安州六器》载:昭王十六年伐荆楚,经过唐、厉、随等国,说明当时随国与楚国已存在着矛盾。

  楚武王末年(公元前706年),楚对随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随国始而修政备战,继而拒不参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会。其后,楚武王再度伐随,尽管随人奋力抗楚,但由于楚国势力强大,最终还是同楚人订立盟约。公元前640年随人“以汉东诸侯叛楚”。但还是被楚国击败,境土日削,国势衰落,此后“世服于楚”,成为楚国的附庸。至春秋末年,周王朝分封在“南土”的同姓诸侯国先后被楚国灭掉,惟随独存。

  战国时期,随国史事文献无载,只有凭考古资料推测。公元前433年,随国国君曾侯乙死后,楚昭王的儿子楚惠王赠以珍贵的礼乐器缚钟。公元前407年楚声王娶曾姬无恤为夫人,说明战国早期随楚关系十分融洽。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随州市西部发掘了擂鼓墩二号墓,墓主地位相当于国君一级,考古界定在战国中期前段。表明此时随国尚存。出土的曾姬无恤壶,铸于楚宣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4年),楚声王夫人无恤为宣王祖母,无恤尚在,楚宣王不会灭其祖母故国。据出土墓葬文物分析,随国于公元前328年之际最终为楚所灭。

国家典籍博物馆的集中展陈空间,建筑面积达11549平方米,拥有9个展厅。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很多的馆藏典籍是国家一级文物,这些国宝的介质从三千多年前的殷墟甲骨,到100年前的桑皮纸,可谓包罗万象,其对展览、保存的环境格外挑剔,每一次取放都要异常小心。为了保护这些古籍,展厅内所有的展柜都是可内控温度和湿度的智能展柜,展柜内的温度被控制在20摄氏度上下,相对湿度则控制在50%左右,即使外部环境变化再大,一般也不会对珍藏其中的国宝造成影响。

为了满足观众阅读古籍的需求,国家典籍博物馆还利用高科技手段,提供了一些互动服务。比如展厅内的《柳公权神策军纪圣德碑》善本,其旁边既有一个放大的高仿版本,还放置了一个透明的可触摸屏。观众用手指在触摸屏上滑动,就可以逐页翻看这件典籍中的内容。

2014年09月10日,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放,首展“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全面展示国家图书馆所藏古籍特藏珍品。国家典籍博物馆内,观众从《永乐大典》前走过。

  1、 山东省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济南历下区经十东路11899号,成立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现代化程度高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该馆珍藏有数量众多的国家级文物,如东平汉墓壁画、《孙子兵法》竹简、颂簋、郑燮双松图轴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2、 青州市博物馆,位于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公园西端,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及国家一级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占地40亩,收藏各类文物2万余件,推出了简史陈列、陶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古货币、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个专题陈列厅;

 3、 青岛市博物馆, 位于鱼山路37号,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文物包括书法、绘画、陶瓷器、铜器、玉器、钱币、玺印、甲骨、竹木牙角器等三十余个门类十多万件,其中书法、陶瓷器、玉器、钱币为馆藏特色。

博物馆学的书籍很多,我就是吉林大学博物馆学专业的,教授推荐我们常看的有(1) 桂雅文:《爱上博物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2)〔英〕肯尼斯·赫德森:《八十年代的博物馆-世界趋势综述》,紫禁城出版社1986年版:

(3)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博物馆陈列艺术》,1997年版;

(4)贝思出版有限公司:《博物馆及艺术中心》,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5)傅振伦:《博物馆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6)马继贤:《博物馆学通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黎先耀:《博物馆学新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

(8)孟剑明:《博物馆学研究论著要目》,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苏联博物馆学研究所:《苏联博物馆学基础》,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

(10)文化部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

(1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个人建议

1、想了解博物馆学术渊源的话,把傅振伦的《博物馆学概论》和苏联的《博物馆学基础》对照着来读。

2、想了解博物馆的ABC,那就仔细读读王宏钧的《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3、想了解西方的博物馆学一个侧面,就读读肯尼斯·赫德森的《八十年代的博物馆-世界趋势综述》。

4、想做博物馆学研究某一方面研究,就读读孟剑明的《博物馆学研究论著要目》,至少90年代前的比较重要论著这里搜集全一些。

顺便说下吉林大学博物馆学全国第二,喜欢的话,欢迎你!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