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隐造物汝瓷什么档次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2收藏

云隐造物汝瓷什么档次,第1张

中高档次。云隐造物汝瓷是一款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瓷器产品,汝瓷源于中国北宋时期的汝州,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优雅的造型闻名于世,其锻造手法精湛,材料上乘,价格也较高,因此其产品定位是中高档次。

龙泉青瓷和汝窑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

1 产地:龙泉青瓷是中国汉族传统制瓷珍品,南北朝时期,浙江龙泉人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制造青瓷。而汝窑的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宝丰宋代隶属汝州,故简称汝窑,又因其是烧宫廷用瓷的窑场,故也称“汝官窑”。

2 釉色:龙泉青瓷的釉色多为粉青釉,少数以印双鱼纹饰装饰,梅子青釉则属罕见。而汝窑的釉色呈现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

3 造型:龙泉青瓷的器型有炉、瓶、盘、渣斗及塑像等,各类造型变化有多种样式。而汝窑则以青瓷为主,主要特点是外形美观,呈现出扁平式的碗、盆、罐和碗形的壶等。

4 制作工艺:龙泉青瓷可以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通过现代化的工艺和技术,烧制出更加精美、精细的瓷器。而汝窑的烧制技术非常讲究,需要使用优质的瓷土,采用传统的窑炉和传统的工艺,才能烧制出品质优良的汝瓷。

总之,龙泉青瓷和汝窑在产地、釉色、造型和制作工艺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汝瓷烧制技艺,河南省汝州市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汝瓷烧制技艺,起源于唐代中期,北宋中晚期达到鼎盛时期,延续至当代。

2011年5月23日,汝瓷烧制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189。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汝瓷烧制技艺 批准时间 :2011年5月23日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编号 :Ⅷ-189 遗产类别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 :河南省汝州市 历史渊源,工艺特征,工艺流程,原料,流程,传承保护,传承价值,传承人物,保护措施,社会影响, 历史渊源 汝瓷烧制技艺,始于唐代中叶,盛于北宋中晚期,此后一直延续。 汝瓷烧制技艺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一是创烧时期,即北宋早期,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这个时期其产品造型简单,不太注重装饰,但釉色比较莹润,具有汝青瓷的基本特点。二是发展时期,即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至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这个时期的产品不仅造型多样,而且注重装饰效果,釉色莹润,开片密布,独具特色。三是鼎盛时期,即北宋晚期,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至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这个时期产品工艺精湛,技艺超群,声誉极高,得到北宋宫廷的赏识。第四时期烧制技艺流传民间,宋、金对峙时期,汝官窑大都停烧,汝官瓷烧制技艺传至民间。第五时期为汝瓷的民间烧制期,即元、明、清至当代,宝丰汝瓷烧制技艺在民间传承、延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为弘扬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当地 组成汝瓷烧制技艺研究队伍,并多次组织赴民间走访,挖掘汝瓷烧制技术,成立各种类型的汝瓷生产厂,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使传统的汝瓷烧制技艺重放异彩。 工艺特征 传统的汝瓷烧制技艺具有四大特色,艺人称之为“制作技艺四绝”。 配料绝: 汝瓷从胎料到釉料的选取都非常严谨,必须是当地一定范围内的高岭土、玛瑙石、黄金土、黑千土等原材料。 变色绝: 汝瓷采用独特的支钉托烧的叠烧技法。满釉支烧,并通过火照观察窑内的器表釉面变化,随窑变情况而掌控窑内温度,进而控制制品的釉色变化,是汝瓷烧制过程中的一项独特技法,也是汝州汝瓷烧制技艺的核心特征。此项技艺全凭烧窑技师的观察和悟性,没有具体统一的量化指标。 裂纹绝: 一般瓷器的釉是直裂,而汝瓷釉是斜裂,状如蝇翅、蝉翼,正是工匠通过对温度的精确控制,才得到蟹爪纹、梨皮纹、鱼子纹、冰裂纹开片的精品汝瓷。 应光绝: 用传统汝瓷烧制技艺烧出的汝瓷产品会伴随光线强弱而呈现出不同的色泽色调,天晴天阴的不同,色泽会呈现明显的差异,而且釉下堆积的细小气泡在显微镜下观看会呈现漫天星辰的奇观。 工艺流程 原料 汝州所辖临汝、宝丰、鲁山等地有着丰富的陶土和茂密的树林,从蟒川坡上的严和店到东南的罗圈、桃沟、清凉寺直到鲁山断店,方圆百里之遥,大量的方解石、钾钠长石、长石砂岩、叶腊石、莹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石英等主要原料分布地域较广。得天独厚的高岭土、石英、煤炭资源优势,是汝瓷赖以生存薪火相传的天然环境。 流程 采石→ 捡石→ 洗石→ 粉碎→ 过滤→ 炼泥→ 手工拉坯(模具灌浆成型坯)→ 晾坯→ 修坯→ 雕刻→ 素烧(600 ° C——800 ° C) →上釉(玛瑙釉)→上釉坯精修→阴干→装匣钵 →高温氧化还原火烧成(1000 ° C——1400 ° C) 。天青汝瓷是在重还原气氛中和高温条件下烧成的,粉青汝瓷是在中等不气氛中和稍低温度条件下烧成的,豆绿汝瓷在轻还原氛中和低温度条件下烧成的。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历史价值 历史上汝窑所烧精品均为皇家御用品,蕴涵唐宋的文化艺术精神,结晶著唐宋的科技水平与能力,位列“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瓷之中,在中国制瓷史上占有显著地位。 人文精神 汝瓷盛于宋,受当时主流审美文化的影响,创制时艺匠追求“合于天造,厌于人意”,追求“天工与清新”的理念,“天然拙朴”的造型和“清雅青穆”的釉色,符合“天人合一”,“浑然天趣”的审美观,体现了端庄凝炼形神兼备、自然和谐的文化精神。 审美价值 汝瓷造型古朴端庄,严谨和谐,优雅含蓄,在阳光下观察,釉面多有红润感,若雨过天睛。釉底似天上的星辰,可谓珠连璧合,巧夺天工,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观之使人心旷神怡,韵味无穷。加之传世品极少,一般人难得其观,艺术大师李苦禅曾写有“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就是描述的其艺术审美价值之高。 科技价值 汝瓷之所以名贵,除了历史上汝官瓷烧制时间短、传世品少外,更重要的是它的烧制技术难度大。在烧制过程中,不仅与当地当时的气候、温度、湿度、风力、水质燃料有很大关系,而且如何把握制釉的黏度和流动性烧制熔融温度和铁还原的科学原理及保温慢冷的析晶过程等,都直接影响着汝瓷青瓷乳珠的形成和青瓷釉的成色,这一烧制技艺使汝瓷享誉千载,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传承人物 朱文立,男,1950年9月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汝州市申报,申报项目:汝瓷烧制技艺。 孟玉松,女,1942年1月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汝州市申报,申报项目:汝瓷烧制技艺。 保护措施 2011年5月23日,汝瓷烧制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宝丰汝窑博物馆开馆。 2018年05月24日,宝丰县“汝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1984年,汝瓷烧制技艺产品——汝瓷天蓝釉试验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1986年,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生产的双龙瓶、内花碗、鸡心碗、玉壶春等9种汝瓷产品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审会上获得“金杯奖”。 1986年,汝瓷烧制技艺产品——汝瓷17号豆绿釉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瓷器的英文单词与中国的英文单词一样,都是“China”。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而瓷器的发明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外国同胞甚至将制作精良、美轮美奂的瓷器作为中国的代表,这足以证明了瓷器的重要地位。

“瓷器”这一词最早来源于许慎的《说文解字》。文章解释“瓷”为:“瓦器,从瓦次”。而《隋书·何稠传》记载的“匠人无取清意,稠以绿瓷为之”更是证明了瓷器色彩多样的特点。

乱世藏金,盛世藏瓷,中国人对于瓷器的喜爱着实坚持。直到现在,瓷器仍然能够成为文人的灵感。“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一些人认为周杰伦的这首《青花瓷》灵感源于青瓷,但实际上这首歌的灵感,源于北宋汝窑所制造的汝瓷。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因产于汝州市而闻名天下。

本文即将介绍的汝瓷,则产生于位居“北宋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也被称为宋朝“五大名瓷”之首。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宋朝的汝瓷!

一、宋朝汝瓷的历史渊源

最初的瓷器由陶器发展而来,发展至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制作的瓷器多为青瓷,这些青瓷胎质坚硬,表面有一层青色的玻璃质釉,此时已经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瓷器生产逐渐成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萌发了白釉瓷器,发展到隋朝,白釉瓷器的制造工艺已经逐渐成熟。直到宋朝,以文人治国,经济文化发达、社会生活富足奢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再加上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艺术与审美水平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最高峰时期,就连瓷器的发展,也不例外。尤其在宋朝统治者的熏陶、倡导之下,汝瓷的发展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于是产生了后来北宋五大名窑。而汝窑所产出的汝瓷,以造型设计古朴文雅、端庄秀丽,线条流畅、器形优美,温润如玉的釉面,位居宋朝五大名瓷之首。

宋朝《坦斋笔衡》中曾有描述:本朝一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

也就是说,在宋朝的时候,汝窑瓷器的名声早已传扬天下,名列前茅。宋朝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手工制造业兴起,此时瓷器的制造达到了顶峰。汝窑又与同期的官窑(河南开封)、哥窑(浙江龙泉)、钧窑(河南禹县)、定窑(河北曲阳)合称“宋代五大名窑”,名扬在外。在中国古代的瓷器发展史上,汝瓷更是成为了具有标志性的象征。

二、宋朝汝瓷的艺术特色及功能

汝窑所烧制的汝瓷一般较小,口径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因此有“汝窑无大器”的说法。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原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等窑难度大得多,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

因此,即便是中国从明宣德年间便开始仿造汝窑,到了清朝的乾隆年间,对汝瓷的仿造更是达到了巅峰,但仿品仍旧是仿品。宋朝时期汝瓷的造型、釉质以及制作工艺,都是千古一绝。现如今仅存于世的汝瓷,基本上没有复杂的花纹,但表面却光亮润泽,随着光线而变化,青蓝色仿佛如明镜一般。曾经有诗人作诗“千峰碧波翠色来”。用来形容汝瓷,恰好不过。

常言道:“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汝瓷的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据史料介绍,如词的类型有盆、碗、盘、碟、杯、盏、盏拖、洗、钵、盒、套盒、壶、瓶、罐、薰炉、樽、枕、三足筒形器和器盖等,釉色以天蓝色,青绿色为主,并且在制造的过程中,釉中含有玛瑙,色泽十分光润莹亮,轻敲则发出仿佛玉佩相撞的声响,质感极佳。

明代学者高濂的《燕闲清赏笺》对汝瓷的介绍更为详细:汝窑实为玛瑙末入釉,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其釉色有天青、粉青,还有葱绿和天蓝等。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

不光如此,宋朝汝瓷之美,是内敛的美,也是单纯的美,它不以繁杂的纹饰来美化器物,单纯从器形和釉色上去表现美。

《格古要论》里也有记载说:“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

北宋时期,汝窑作为官窑,所烧制的汝瓷十分珍贵,因此可想而知,普通人甚至连拥有观赏汝瓷的机会都没有,毕竟汝瓷本身是供给皇室使用的。因此,汝瓷具有观赏、供人把玩以及收藏的功能。

除此之外,汝瓷还被皇帝用于赏赐皇亲贵族以及有功之臣,在皇家所举办的各大重要场合上,汝瓷作为赏赐之物的热门,拥有它是一件极高的荣耀。因为汝瓷本身的收藏价值极高,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它都是让人趋之若鹜的。

三、宋朝汝瓷稀少的原因

汝瓷闻名遐迩,但是真品却少之甚少,迄今为止,历代墓葬中从未出土过一件汝瓷。而汝窑的旧址,出土的也几乎都是汝瓷的残片,可查证的汝瓷完品甚至不超过79件。

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说:“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

这足以验证了汝瓷的价值极高,而数量虽少也是汝瓷天价的原因之首。那么为什么,宋朝时期的汝瓷生产数量如此稀少呢?

(1)汝窑的烧造时间短

汝瓷的稀少与其烧造时间短有很大的原因,据史学家研究,汝窑仅仅有十五至二十年的烧制历史,并且在这期间,由于宋徽宗时而“废汝用钧”,时而“废钧用汝”,因此汝瓷的烧制是断断续续的,直到靖康之变,汝窑几乎已经灭绝了。南宋时期,由于汝窑的毁灭,汝瓷已经成为了十分珍贵的瓷器。

(2)朝廷限制汝窑的生产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作为官窑,是专门用于给皇室上供的御器,并且烧制材料是当时十分贵重的玛瑙。因此在烧制汝窑的时候,材料十分稀少,数量以及规模更为珍稀。

不但如此,北宋朝廷对汝窑生产的管理十分严格,尤其是天青釉乳窑,更是专门供给皇宫使用。经官员挑选,合格的天青釉汝瓷被选入宫中,而不合格的汝瓷,为了避免在场人私藏,这些有质量瑕疵的汝瓷被当场砸碎,深埋于地下。

(3)烧制汝瓷技艺失传

烧制汝瓷的工艺手法十分复杂,并且成本率十分低,汝窑本身更是有着“十窑九不成”的说法。因此在汝窑烧制的近二十年里,总共所出产的汝瓷数量极低,尤其经过历史的磨练与战争的洗礼,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汝瓷更为稀少。

更何况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氏南迁,长时间的兵荒马乱导致汝窑被毁灭,而曾经烧制汝瓷的工匠不知所踪,技艺失传。就这样在多种因素之下,烧制汝瓷技艺的失传,成为了后世极大的遗憾。

汝瓷茶具特点是器形小巧、传世稀少,釉色独特、极其珍贵。

汝瓷按釉色分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汝瓷的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汝瓷器形一般都较小,盘、洗、碗等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的极其个别,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故有“汝瓷无大器”之说。南宋以降,更因汝瓷传世作品稀少,而釉色独特,后世对于汝瓷又有“宋瓷之冠”美誉。

汝瓷,因产于临汝故得名汝瓷,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汝瓷创烧于北宋晚期,为宫廷御用瓷器。金灭北宋后,汝瓷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瓷已经非常稀有。现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认为只有65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21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基金会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

云隐造物汝瓷什么档次

中高档次。云隐造物汝瓷是一款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瓷器产品,汝瓷源于中国北宋时期的汝州,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优雅的造型闻名于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