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考古发现一将军墓,出土8颗夜明珠,他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3收藏

江苏考古发现一将军墓,出土8颗夜明珠,他是谁?,第1张

古诗中提到: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人的一生有很多故事,但埋葬一个人的坟墓,只能用墓志铭的方式来草草的描述几件重要大事,实在可惜。经过时间的推移,有很多古人的墓地已经遭到了很多盗墓贼的光顾。

所以有些墓志铭已经被破坏,即便是考古学家想要通过墓志铭的方式来寻找到墓主人的身份,但也无法考察,这也就造成了人们研究历史的一大困难。但是好在社会在进步,历史考古学家们可以通过使用科学手段的方式,复原一些墓主人的真实模样。

1984年,在徐州这个地方有一群刚放学回家的小孩子们,经过一个采土场的时候,发现了有一个土堆,下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小石头,看起来很是精致。小孩子们出于好奇,然后就聚众挖土,然后挖出来了一些类似于石头做成的模型,样子很像是人的雕刻品。

孩子们觉得这些很好玩,然后就赶紧把这些玩具都带回了家。可是这件事情却引起了当地村干部们的注意,由于当时国家一直在宣扬文物要上交的理念,所以村干部们就赶紧将这些雕刻品的消息上传到了当地的文物局。通过孩子们提供的线索,专家又在采土厂附近挖出了5个大坑。

这些雕刻品其实并不是石头,而是俑。从1984年到1985年之间,考古学家一共在当地的狮子山出土了挖掘了五千件左右的俑。很多人一提到兵马俑,很有可能就会想到1974年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但除了秦朝时期,汉朝也仿制过秦始皇的墓葬规格。

1985年,考古学家们这才确定从狮子山挖出来的兵马俑,属于西汉时期。而这兵马俑的墓主人到底是谁?当时考古学家们也匪夷所思,因为墓志铭早就已经被破坏了。从1985年到1991年,专家们并没有放弃。通过查找资料和沿着古墓的线索继续研究,最终这才发现这只古墓的主人名字叫做刘戍。

1995年考古学家对刘戍墓进行了勘测,发现狮子山的部分也仅仅只是墓地的一个小角落,等找到地宫并打开了刘戍的主墓室,发现专门用来存放刘戍棺材的地方就达到了850平方米。除了主墓室之外,还有其他12个小墓穴,埋葬的都是一些刘戍的陪葬者。除此之外,专家从主墓室里带出来的文物就多达6000件,其中夜明珠就有8颗。

公元154年,刘戍当时被周亚夫打败,选择了自杀,年仅35岁左右。由于身份比较高贵,受到了汉景帝的礼待。下葬规格才能够如此繁华,2009年考古学家将刘戍的生前复原图制作出来后,很多网友看后表示,看就会引起不适,因为刘戍的神情和眼神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让人不敢直视太久,总感觉背后毛毛的。

汉兵马俑有着保存最为完整的金缕玉衣,经推测,金缕玉衣的主人就是刘郢客。

第二,认定为第二代楚王的依据是该墓的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和开凿时间。从墓葬形制看,狮子山汉墓为汉代早期竖穴墓向横穴墓演变的时期,时间较早。从随葬物品看,其中有薛郡的文阳之印和东海的兰陵王印,但两郡都在景帝二年被削。因此墓主应为削蕃之前下葬,符合第二代楚王刘郢的身份。第三代楚王刘戊为七国之乱时的反王,七国之乱的焦点是削蕃。七王兵败后,景帝很可能将削蕃付诸实施。由此可排除墓主为刘戊。

因此,墓主人是 刘郢客。

  西汉张良墓, (在开封东兰考境)

  张家界因相传汉代留侯张良墓葬于此而得名。

  关于张良墓。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张良墓,大家都说自己的是真的。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拓县阎廷臣在张良庙立的石碑记载:汉留侯张良旧茔地20亩,墓东一里有留侯庙,墓长、宽各10步。

  张良墓

  传说张良在青岩山修行学道达数十年,后来就老死在黄石寨上。关于他的死,本来就传得很玄乎,吕后闻讯,却非要寻到墓冢不可。谁知诏令一下,天下一夜间就发现三千多座“张良墓”,弄得吕后无处下手。但据武陵郡乔太守的密报,断定张良墓就在张家界,而且说,张良就与他师傅黄石公公葬在一起,不然为什么拱出了个“黄石寨”吕后听了,觉得有理,便传下密旨,令乔太守率三百干练士卒,带上风水先生,扮成香客,上张家界查访。

  乔太守一行,爬了三千座石峰,过了八百道山涧,就是找不到张良墓。风水先生毕竟有些眼力,到了水绕四门,就觉得这地方气势非凡,你看:左有‘‘青龙出水”,右有“白虎昂头’’,前有弯弯玉带泉,后有巍巍将军岩,真个是“山止水归成福地,前屏后帐卜佳城”,张良精通巫术,必在此选址葬坟!众人四处一查,果然在香炉岩上发现了墓冢。乔太守拨开树枝,见碑头上分明写着“张良之墓”四个篆字。坟挖开了,穴孔里放着一具擦木棺材。棺盖一打开,忽地从里面飘出一缕清气,升上天空。棺材里哪有尸骨,只留下一套衣冠!吕后闻奏,把乔太守大骂一通,限令他在一个月之内找到张良

  真墓。还说,无完尸有骨头也可,事成升赏,事败问斩!

  乔太守哪敢怠慢,只好重上张家界。这时,有人禀报说:“香炉岩上的张良墓又长起来了!”乔太守一看,可不是么,被挖开的墓穴真的又垒起来了,而且坟头上还长了草呢!一士兵使锄就挖,只听“铛”的一声,锄挖断了,原来是座铁坟!就这样挖了三五一十五天,连一毫坼缝都未打开。乔太守眼看限期快到,急得坐卧不安。风水先生献计说:“铁是人用火炼出来的,挖不开,就用火烧嘛!”乔太守一听,急吩咐士兵砍来柴火,放在坟上烧,这样烧了三五一十五昼夜。乔太守想:这该会烧溶了吧他捋着山羊胡子,用拨火棍往火堆中拨了几下,只听“轰”的一声,坟炸了,滚烫的铁水把他的脚烫伤了,山羊胡子也烧了。乔太守吼道:“还不快给老子上,谁拣得张良一根骨头,升官受赏!”众士兵一个个争先恐后就往火中扑。这时,只见那棺材裹着滚滚浓烟,呼啦啦升到半空,又慢慢落在香炉岩峰顶上,然后,又慢慢长起一座圆圆的坟堆。乔太守见墓飞上了香炉岩,急下令士兵爬上去挖。待士兵们好不容易爬上山顶,那坟墓又不见了。士兵们只好垂头丧气溜下山。刚下山,乔太守又叫:“快上去!坟墓现出来了!”士兵们抬头一看,真是的,那墓碑还隐隐闪光呢!士兵们又争相攀崖附葛往上爬,可爬上山顶,那坟墓又不见了!这样往复几次,乔太守无计可施,一屁股坐在地下,叹道:“到底不知埋骨处,却问台上是何人”

  据说以后,不少人也看到了张良墓,不过,那机会总是不多,因为时有时无,隐隐约约。后来,一位阴阳学家经过反复查考,认为水绕四门香炉岩上葬的就是张良墓,并作诗云:踏遍青山寻古人,四门水绕得佳城;香炉岩上旧土堡,汉代留侯张良坟。

  张良墓在微山西麓,微子墓南1.5公里处,其墓形下方上圆,高15米,长宽各100米。墓前有清乾隆二年立石碑一幢,上书“汉留侯张良墓”,高1.7米,宽0.9米,厚0.16米。

  张良,字子房,战国时韩国(今河南颖川)人,是为刘邦出谋划策,屡建功业的开国元勋,是一个难得的军师。刘邦灭了项羽汉称帝,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大封功臣,高祖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叫张良选取择3万户作为封地,张良不敢接受,说:“我和帝初见面时在留,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因此,张良被称为留侯。张良多病,晚年避居留城封地。死后葬于留城东微山岛上。现在墓前还有一个很大的村庄叫“墓前村”。

  微子墓在微山岛西北部的一个小山上,此山海拔91.6米,山虽不高,却是全岛的最高点,这山因微子墓而得名,湖又因山取名,县也因山而冠名。

  张良墓在微山西麓,微子墓南1.5公里处,其墓形下方上圆,高15米,长宽各100米。墓前有清乾隆二年立石碑一幢,上书“汉留侯张良墓”,高1.7米,宽0.9米,厚0.16米。

  张良,字子房,战国时韩国(今河南颖川)人,是为刘邦出谋划策,屡建功业的开国元勋,是一个难得的军师。刘邦灭了项羽汉称帝,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大封功臣,高祖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叫张良选取择3万户作为封地,张良不敢接受,说:“我和帝初见面时在留,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因此,张良被称为留侯。张良多病,晚年避居留城封地。死后葬于留城东微山岛上。现在墓前还有一个很大的村庄叫“墓前村”。

南洞山楚王墓共有两座东西相连的大型墓葬,一号墓甬道中部有一耳室与二号墓相连。墓道口开凿于段山半山腰间,露天墓道全长264米,墓道北端宽11米,高达75米,人临于此,仰见蓝天一线,气势雄伟。墓内是笔直狭长的甬道,甬道全长482米,宽11米,高175米至185米之间。甬道地面为什么会后高前低呢?文化局文物管理处夏凯晨处长告诉记者,古人将墓凿成后高前低,墓内的积水就会自然流出,这种布局和设计主要是为了便于排水。

一号墓共有5个墓室。穿过前室就进入了最吸引人眼球的后室,后室是放棺椁的地方,该室长94米,宽65米。一号墓墓室中部偏南有一根擎天柱。所谓擎天柱,就是依山凿出的支撑墓的石柱。这根擎天柱基本为方形,长12米,宽11米,高175米,柱的上部与墓室顶部相接处凿成抛物线,造型十分美观。

二号墓与一号墓相距8米,虽与一号墓相连,但规模却要小得多。使探奇者兴趣倍增的是二号墓的主室,该室长415米,宽47米,四周高18米,室中心最高处333米,这样,这间墓室就像一只半球,室顶为典型的穹隆形顶,这是徐州一带楚王陵墓中仅见的一例。据夏处长介绍,这种穹隆形顶有可能是全国最早使用的穹隆顶墓葬。还有一点令大家奇怪的是,坐北朝南的楚王墓应该楚王墓在西,王后墓在东,不知为什么这座墓完全相反。夏处长说,这是一个例外,也是一个谜。

南洞山两座墓总面积400多平方米,其中甬道的面积约占一半,一号墓全长80米,是徐州楚王墓中最狭长的一座。可是,建墓者可能没有想到,这座最狭长、防盗性能最好的墓葬,是目前已知楚王墓遭盗掘最早而又最彻底的一座。据文献记载,早在明代以前这两墓即被盗掘一空。

龟山汉墓是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

龟山汉墓,是徐州龟山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1981年被当地群众开山采石时发现。墓葬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几乎将整个山体掏空。

南甬道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甬道为其夫人墓,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由两条墓道两条甬道以及十五间墓室组成,由人工开凿而成。

汉墓之谜

星宿分布图之谜

刘夫人墓室的前厅和棺室及石柱上分别留有乳头状石包,分布走向呈不规则排列,绝非工艺点缀,人们并不知道它的意思。有人认为它象征着照明的灯盏,还有人认为是象征着楚襄王刘注上应天星,但细考之,都不能自圆其说。

塞石之谜

南甬道由26块塞石堵塞,分上下两层,每层13块,每块重达6-7吨,石块间接缝紧密,连一枚硬币也难以塞下。据专家考证,汉墓的甬道在当时处于龟山的半山腰,且塞石的质地来源于西南很远的地方,人们并不知道它的来源。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汉代,人们质疑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庞大的塞石运来并塞进甬道的。

华佗像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一生潜心钻研医学,致力救死扶伤,医术全面,精通内科、妇科、儿科、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经他救治痊愈之人,数不胜数。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和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发明“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将全身麻醉用于临床手术的医生。他还自创体操“五禽戏”,教人们强身健体。人们喜以“神医华佗”称呼他,对于医术高明、妙手回春的医生,也喜欢以“华佗再世”予以赞誉。

江苏徐州华佗墓

华佗,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死于许(今河南许昌)。现在在这两个地方,都有华佗墓,本非常正常,不足为奇。可是在江苏徐州也有华佗墓,而且竟有四处,让人感觉颇为蹊跷。因为徐州既不是华佗的祖籍地,不是他的殒命处,何故此处竟有华佗墓?而且如此之多,原来这真得与曹操有关。

安徽亳州华佗庵

对于曹操和华佗的纠葛,陈寿史书《三国志》及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都有记述,但略有不同。《三国志》说曹操患有头痛病,召来华佗医治。华佗日久思乡,告假返家,后曹操数招不至,曹操大怒令其下狱,后予以杀害。《三国演义》讲华佗诊治曹操之病,言需开颅手术才能治愈,生性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想以此方式杀害自己,于是将其关押拷打至死。

安徽许昌华佗墓

无论方式及过程如何,华佗是被曹操所杀,已被公认。华佗如若老死家中,估计徐州不大可能有华佗之墓。正因为华佗是曹操残忍杀害,徐州后来才有了华佗墓。华佗与徐州,是有着不解之缘的。本来家乡亳州离徐州很近,华佗年轻时,到徐州访师求学,沛相陈圭和太尉黄琬,都很赏识他,而且都曾举荐他为官,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不羡仕途,无心为官,只一心潜读医学。学成后长期在徐州悬壶济世,普济众生。他还有一个得意弟子,名叫樊阿,就是彭城(今徐州)人。华佗是被斩首处死,尸首分离,首级还被游街示众。是樊阿设法得到了师傅头颅,然后偷偷带回家乡徐州,葬于南郊。待魏灭,樊阿才将秘密公开。徐州人们感实情佗;同情华佗;怀念华佗,同时又对曾经屠城徐州的曹操恨之入骨,于是人们自发地为华佗立庙、塑像,祭祀。只是后来战乱频发,黄河决口淹城,加上地震等原因,华佗墓消失不见踪迹。

河南沈丘华佗墓

《道光徐州府志》记载到了明朝明成祖永乐年初“徐州知州杨节仲修山川坛,掘地得一首骨,疑为佗首。”于是重修华佗墓。万历年间知州刘顺之又立华祖庙于墓前,庙内供奉慈眉善目。正襟危坐的华佗铜像一尊。清朝雍正年间,徐州官员张奎兴、张道源,再重修华佗墓,并立“后汉神医华祖之墓”墓碑。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华佗墓又得以多次修缮。正因为徐州城数次被淹被埋,华佗墓、华祖庙,和徐州城一样,数次兴建,所以地址不一,遂四地建过过华佗陵墓和祠庙,就不足为怪了。无论墓庙在哪,徐州人对华佗的尊敬和怀念不变。每年祭拜之人,络绎不绝,香火不断,彰显神医华佗的人格魅力,及对后世绵绵不绝的影响。

华佗与曹操

徐州华祖庙华佗铜像

江苏考古发现一将军墓,出土8颗夜明珠,他是谁?

古诗中提到: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人的一生有很多故事,但埋葬一个人的坟墓,只能用墓志铭的方式来草草的描述几件重要大事,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