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凉城县发现128座西汉时期儿童瓦棺葬,出土了哪些文物?
从墓中出土了瓮、罐、盆、甑等陶器的葬具。据新闻媒体报道,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一处汉代古城遗址附近发掘儿童墓葬128座,出土了钱币、瓦及陶器等,根据其特征判断为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墓葬。
一、西汉时期儿童瓦棺葬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城县文保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依托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基建项目。据呼和浩特博物院研究员说,瓦棺葬是一种比较少见特殊的墓葬形制,专门用于安葬死去的孩童。这批墓葬的发现,为内蒙古岱海地区的墓葬形制及丧葬习俗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是了解中国古代儿童丧葬制度的重要考古发现。
二、考古的种类
考古的种类有很多,有墓葬、灰坑、车马坑、祭祀坑等。比如秦汉时期多以山为陵,清代以后多以青砖结构为陵墓。考古的前期需要用到洛阳铲等工具,根据铲子钻探的泥土分析出这个地方究竟有没有古墓。通过铲子上的泥土也可以判断出此地的墓葬属于哪个历史时期以及墓葬的结构形式等。现代时期各种电子仪器的勘探与运用使得古墓结构清晰,从而有利于发掘工作。
三、考古的意义
考古的意义在于并不只是为了获得惊世骇俗的文物,而是通过出土的这些文物以及遗迹推断出其文明发展历史。这对于那段历史以及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通过考古可以丰富一个国家的的历史,就比如马王堆古墓出土的帛书,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金饼、钱币、三星堆出土的黄金权杖、青铜面具等,通过解读这些文物可以参照与修正正史书中的一些错误。
说到汉废帝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位皇帝其实唉,命运也不算好,但是死后还是很有故事的,话说海昏侯墓里面就财宝无数,而且还得以保存开发出来了,最近又有考古学家在海昏侯墓里面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发现了海昏侯墓里面有古代游戏攻略,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其实就在3月14日,在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刘贺墓又又出土了一些非常给力的文物了,而且这一次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出土了5200余枚简牍(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这个发现已经够给力了,但是这还没完,话说这些简牍中经过研究人员的研究竟然辨识出了一种古代游戏攻略,这个游戏的攻略就是一种名为六博棋的行棋口诀,好吧这个小编反正是第一次听说了,研究人员也表示,这个发现在历史上是属于第一次。
那么这个六博棋又是什么呢?根据了解这个六博棋是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十分流行的棋类游戏了,最早起源已经无从考究,但是这个棋是象棋、国际象棋等等棋盘类游戏的鼻祖了。
所以这一次的考古发现意义非常重大,考古界就只知道有六博棋输赢要进行占卜,这个六博棋怎么下就完全不知道了,但是这一次的考古发现会复原棋谱,以后就知道怎么下六博棋了,这个就有点意思了,学学古代人是怎么下他们那个时代的棋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啊!
汉武帝阅美女无数,能把他迷得神魂颠倒的美人该是何等的美丽?
今天的我们无法想象,只能用“倾国倾城”来形容她的美貌。
可以把汉武大帝这样的雄伟帝王迷倒,当然是真正称得上倾国倾城了。
这位绝代大美女就是赫赫有名的李夫人。
虽然她的爵位是次于皇后的“夫人”,但她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却是正宫皇后无法比拟的。
就连她死后,也是被权臣霍光以皇后之礼陪葬在汉武帝的茂陵,
这个位置本应属于做了汉武帝38年皇后的卫子夫的。
因为她是死后追封的皇后谥号,人们更愿意称呼她李夫人。
如此美貌若仙的李夫人,只为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刘髆,就因病早逝了。
幼年就封昌邑国(今山东巨野)的刘髆,可能遗传了母亲的不良基因,
没有活过加冠成年礼,不到20岁就一命呜呼了。
所以,他的谥号是昌邑哀王(哀,短寿夭折之谥)。
王爵就被年仅5岁的儿子刘贺继承了。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
在昌邑封国享受着诸侯王荣华富贵的刘贺,做梦也没想到,
小叔叔昭帝这一死,他的命运会彻底发生改变。
史书里描绘的刘贺“荒*昏乱”
手握帝国宪柄的权臣霍光,把皇帝宝座打扫干净,请刘贺到长安去当皇帝。
天降大馅饼竟然砸中了自己,刘贺高兴得简直快要疯掉啦。
铺盖卷都来不及收拾,带着最亲近的2百家臣,飞一般直扑千里外的都城长安。
晚上都舍不得休息,生怕到嘴的鸭子飞了。
谁知,天上掉下的并不都是馅饼,也许是天大的陷阱。
霍光从刘贺一进入长安地界,就开始让人记录刘贺的犯错记录。
这显然是早有预谋啊,套路一环接一环,陷阱一个排着一个。个个深不见底。
霍光明里暗里,在刘贺坐上皇帝宝座27天时间里,记录了他有零有整1127件过错。
平均每天41件,每小时近2件。
如此一来,刘贺真是堪称超级破坏之王,连晚上睡觉也要爬起来点灯熬夜干坏事。
不然完不成1小时2件的任务,数目对不上啊!
然后,霍光打出早就谋划好的一记杀手锏,以刘贺没有到老祖宗刘邦的高庙拜祭,
没有取得刘邦同意他做皇帝的资格,这27天根本不算数。
把刘贺强行赶下帝位,废除了他这27天的皇帝漫游记的美梦。
面子上,征得了上官太后的批准同意。实际上天下谁人不知道,上官太后是霍光的亲外孙女?
和霍光自己奏请、自己批准盖章有什么区别?
刘贺墓出土亮瞎人眼的金饼
刘贺从此在历史上的记录,就变成了“荒*昏乱”的形象,钉在耻辱柱上被耻笑讥讽了2千年。
直到今天,隔着2千年的时空,那个被从皇位上赶下来的刘贺,才以海昏侯的身份从地下发掘出来。
不仅因为世人关注的稀世金银珠宝而轰动世界,
更让历史迷们高度关注的,是刘贺墓的挖掘将揭开许多历史谜团,很多历史定论也将被推翻。
很可能颠覆了人们对刘贺固有的印象。
目前考古学家正在对出土的木牍签牌、漆器、竹简上的文字进行保护性释读。
这些“古书”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如果有机会去南昌,一定不要错过这个令你大开眼界的地方。
这些用权力获得的财富,终究会以另一种方式还给人民。
当然,除了麟趾金、马蹄金、铜钱山这些象征大富大贵的东西。
那些边边角角的文物信息,还藏着改写历史的大秘密,
等待着聪明的你去发现哟!
甘肃西部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关塞遗址中自二十世纪初至九十年代共发掘出九批汉简,计25000余枚。因以汉代敦煌郡范围内发现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故称为"敦煌汉简"。时代约自西汉武帝末年(公元前1世纪)至东汉中期(公元1世纪),其中以西汉中晚期及东汉早期居多。其内容多与汉代敦煌、酒泉二郡的屯戍活动有关,还有儒家典籍《易》、《力牧》等古佚书残简,是研究河西疏勒河流域的汉代屯戍情况乃至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中西交通和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自2011年发掘以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约5000枚竹简和近百版木牍,从初步清理和保护情况看,内容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六博棋谱》等文献。其中,考古人员在这些竹简中发现了失传已久的《论语·知道》篇,并初步断定属《论语》的《齐论》版本。考古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重大发现,通过解读这些竹简和木牍,将丰富人们对西汉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的认知。
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中的瑞典学者F贝格曼在额济纳河流域,对汉代烽燧遗址进行调查挖掘,出土简牍一万余支。这批汉简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其内容绝大部分为汉代边塞上的屯戌档案,一小部分是书籍、功谱和私人信件等。居延汉简对研究汉朝的文书档案制度、政治制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史誉其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之一。“居延汉简”乃因这批汉简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和甘肃省嘉峪关以东的金塔县肩水金关被发现而得名。
江陵张家山汉简是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在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大批竹简。这批竹简总数约一千余枚,共分9个部分:汉律、《奏谳书》、《盖庐》、《脉书》、《引书》、《算数书》、《日书》、《历谱》和《遣册》等。其内容以汉代法律史料为主。汉律和《奏谳书》两部分竹简约七百余枚。《奏谳书》是汉代司法机构讨论疑难案件的案例汇编。
中国凉州西汉墓中出土的简牍,凉州汉简统称武威汉简。包括《仪礼》简、凉州王杖诏令简和凉州医药简牍等。 计有《仪礼》简469枚,其他日忌杂占简11枚。《仪礼》简分三种:甲本木简398枚,每枚长555~56厘米,宽075厘米,包括《士相见》、《服传》、《特牲》、《少牢》、《有司》、《燕礼》、《泰射》7篇。乙本木简37枚,每枚长5005厘米、宽05厘米,内容仅《服传》一篇。丙本竹简34枚,每枚长565厘米、宽09厘米,内容仅《丧服》一篇。
甘谷汉简,1971年12月发现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刘家屲的一座汉墓中,共23枚。因这里是陇中黄土高原,不同于河西走廊的沙漠戈壁,所以将其名之为“甘谷汉简”。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古人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在后世知名度极高的名言出自于唐太宗李世民口中。(《旧唐书·魏徵传》)在太宗看来,历史是珍贵的财富,前朝的前车之鉴对他来说都是宝贵的教训。关于此,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文当中也有类似的论述:讲历史,便可叫人不武断。因事情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都摆开在历史上。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历史并非是世人眼中「 ”随便时人打扮的小姑娘”,也不是「 ”强者才能撰写的文章”,他们相信历史是有生命的,即使史书上的记载会出现错误,但掩埋在地下尘封千年的文物不会撒谎,而这些文物,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这个观点得到了大部分历史学家的支持,而历年来古墓的发掘以及文物的出土,更是印证了这一点,比如著名的汉墓海昏侯墓葬的发掘,是其中最好的代表。 海昏侯墓的主人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就是汉废帝刘贺。刘贺是西汉第九位皇帝,但他在位仅仅二十七天,便被废掉,成为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皇帝。史书上关于刘贺的记载多是他的昏庸与荒*无道,比如夏侯胜评论道:「 ”使人簿责胜,缚嘉系狱。荒*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班固也在他的《汉书》当中写道:「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这句话是说刘贺在位不过二十七日,就昏庸无道,犯下一千多件罪行。 继位不到一个月就犯下如此多的罪行,刘贺似乎的确罪不可恕,霍光废黜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后世的史书对于刘贺的记载也大致相同,与司马迁别无二致,刘贺「 ”昏君”的形象似乎已经是盖棺定论,即使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也只是缺乏根据的推测。直到上千年后, 对海昏侯墓进行保护性发掘,考古队员在里面的发现,才终于揭开了另一个可能的真相。 在海昏侯墓当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宝物,其中有数不尽的金银珠宝,这似乎挺符合史书上对刘贺的描写。不过,在刘贺的墓中,还发现了许多刻有圣贤文章的竹简以及屏风,这些竹简和屏风数量极多约5200余枚,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诗经》、《礼记》《论语》、《春秋》经传等,而且它们都被刘贺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足以可见它们在刘贺心中的地位是极高的。这些发现让史学家们震惊不已,因为在史书上的记载,刘贺完全是一位不学无术的昏君,他纵情声色,不喜圣贤道理,荒*无度,但墓中的景象与这些记载却有些出入。 海昏侯墓葬里出土的竹简 有人认为这种出入可能只是因为刘贺被废黜之后幡然醒悟,因此在下葬时才会埋下如此多的圣贤书简和屏风,不过这种说法显然不合逻辑,因为在《汉书·张敞传》中记载,汉宣帝继位后对刘贺非常不放心,因此派张敞前去试探,张敞说刘贺只是一位愚蠢的昏候,喜好美色,厌恶读书,不足为惧,而这段评价与刘贺墓中的景象却完全不同,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刘贺可能并非是像史书上对他的描写一样,是一位昏君。 废黜刘贺的是大臣霍光,但当初非要扶持刘贺的也是霍光。在当时可以继位的人选并非只有刘贺,但霍光却非要远迎刘贺,而且理由还是其他人昏庸不堪,比不上刘贺,如果刘贺真的像史书上记载的那样荒*,那他的风评是瞒不过京城的,因此当霍光远迎刘贺时,他的名声应该还不错。而霍光在《废昌邑王事上太后疏》当中列举出刘贺上千条罪行,而此时刘贺继位不过二十七天,霍光的行为颇有些「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味。加上刘贺墓中的发现,一种新的可能出现了:刘贺很有可能不是一位昏君,反而是因为他太有才能,锋芒毕露,威胁到了权臣霍光,因此才被废黜。 不过掩埋在地下的书简与屏风终究是无声的,它们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踏过历史长河,来到后人的面前,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主人的故事。历史是不完美的,正如史书可以人为篡改,历史也可能会因为人为因素蒙上黑色的面纱,看不 相,不过关于此,钱穆先生有一段最好的论述:书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写史者都有可能不是历史的见证者,也不能描绘历史人物的想法。读史者只能管中窥豹获得一些片段,所以要理性与人性双重考虑历史人物。从不同的角度,立场考虑问题。 我想,历史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在不完美的同时,仍旧会努力向世人诉说着上千年前的故事。
海昏侯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墓主人是西汉废帝刘贺。该墓葬于2011年3月开始先期勘探,整个考古工作前后历时6年,开创了多项考古新纪录,在我国考古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称为“惊世大发现”,对考古届来说意味重大。
第一,考古方式上的突破海昏侯墓考古过程科学、有序,代表了当今我国最先进的墓葬发掘和文物保护水平。它摈弃了传统的旧式考古法,不仅重视主墓葬,还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勘测、保护和研究,堪称我国古墓发掘的典范之作。
在墓葬试掘之前,考古队就制定了科学、周密、详尽的发掘计划。随后,考古队员采用GPS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球物理探测等多项先进的勘探技术,对墓葬的规模、布局、埋藏深度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初步搭建起整个墓葬的数据模型,用来指导后续发掘,使得整个考古工作进展的非常顺利,未对墓葬进行任何破坏。
除此之外,考古队还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详细记录了墓葬的勘探、发掘、文物清理、修复等整个考古过程,积累了大量数据、和视频,为今后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第二,出土文物上的突破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精美的汉代文物,不少文物都是首次出现,为我们了解西汉甚至是先秦的等级制度、宫廷生活、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例如,海昏侯墓出土了约5000枚竹简,其中包括失传1800余年的《齐论语》,为我们了解儒家经典文化提供了更丰富的历史资料,填补了相关学术研究的空白。此外,墓葬还出土了刘贺的私印、编钟、青铜博山炉、金缕玉衣、错金铜当卢等顶级文物和大量的金饼、金锭、成吨的古钱币等,累计共出土文物10000余件(套),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让人惊叹。
第三,墓葬等级上的突破自从定陵考古发掘失败以后,我国便制定了不主动发掘帝陵的规定,致使近几十年来都没有对古代帝王陵寝进行过考古发掘。而海昏侯墓尽管在名义上属于王侯级别,但却是按照皇帝的规制埋葬的,可以说是近几十年来我国考古界发掘等级最高的墓葬。并且,海昏侯墓保存完整,尽管出现了盗洞,但墓葬本身没有受到任何实质上的破坏。其保存之完好、功能布局之清晰、祭祀体系之完备居已发掘西汉王侯墓园之首,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海昏侯墓的发掘见证了我国考古水平的进步,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先进的考古技术和文物保护技术,在考古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它出土的文物也为我们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大幅度提高了我们对西汉王朝的认识。
毫无疑问,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几个时代之一,想当初,崛起于草莽之间的刘邦在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先是推 翻了秦朝,后又击败了最强劲的对手“西楚霸王”项羽,从而建立了汉朝,为了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加以区别,所以,世人称之为西汉。
及至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达到了鼎盛,不过,由于汉武帝晚年的糊涂,制造了“巫蛊之祸”的惨 案,导致数万人因此丧命,虽然最后汉武帝幡然醒悟,但为时已晚,因为皇太子刘据早已死于这场祸乱之中。
正因为如此,汉武帝死后,是由他年仅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继承的皇位,史称汉昭帝,只是刘弗陵二十一岁的时候就病逝了,由于他没有子嗣,当时的权臣霍光,便将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刘贺推上了皇帝之位。
然而,意外当上皇帝的刘贺并没有因此名留青史,反倒是因为荒 *无道遭到了世人的唾弃,仅仅当了二十七天的皇帝,就被废掉了,成为了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史称汉废帝,那么,刘贺到底坏到了什么程度呢?
据《汉书》记载:“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贺就干了一千多件的坏事,从这点上看,他确实不适合当皇帝。
此后,霍光立了汉武帝曾孙刘询为帝,即汉宣帝,而失去帝位的刘贺则被遣返回到了昌邑国,不过,此时的昌邑国早已被废除,代之而立的是由朝廷直接管辖的山阳郡,后来汉宣帝在确定刘贺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威胁之后,将他封为海昏侯,从帝王降级到侯爵,又过着形同软 禁的日子,极度郁结的刘贺于神爵三年即公元前五十九年去世,终年三十三岁。
岁月荏苒,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两千多年,二零一一年三月,一次偶然的盗墓事件,让考古学家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的山上,发现了一座汉代大墓,后来圌经过仔细鉴定,确认这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墓葬。
由于种种原因,海昏侯墓并没有像其他大墓一样,遭到盗墓者太多的破坏,因此,它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汉代列侯等级墓葬,而随着挖掘工作的不断深入,海昏侯墓也给世人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一万多件文物,其中包括大量工艺精湛的金银玉器、整套乐器以及五千多枚竹简等等,显示出了西汉时期手工业高超的工艺水平,而在这些文物中,更有三个重大发现,改变了世人以往的认知。
重大发现一:
在众多的陪葬物品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不少补品,后经专家鉴定,这些补药应该是冬虫夏草,据推测,它们很有可能是从西 藏传过来的,而关于冬虫夏草最早的文字记载,始见于清朝王昂的《本草备要》,如果最后证明这些补药确实是冬虫夏草,那么,中国以冬虫夏草入药的历史便将提前一千多年。
重大发现二:
考古工作者在海昏侯墓葬出土的文物中,还发现了一个形似制酒用品的青铜“蒸馏器”,经过仔细鉴定后,发现了芋头的残留物,要知道,直到现在,日本制作清酒的主要原料还是芋头。
因此,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应该是蒸馏制作烧酒所用的器皿,而此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制酒蒸馏器,是出自距今八百多年的元代,而海昏侯墓“蒸馏器”的发现,一下子便将蒸馏酿酒的技术提前了上千年。
重大发现三:
可以说,这次出土的最重要文物之一,就是五千多枚的竹简了,通过扫描技术,现在已经知晓,这些竹简的内容大约分为《论语》、《易经》、《礼记》、《医书》、《五色食胜》、《悼亡赋》、《签牌》以及《奏牍》等八个部分。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论语》的发现,因为古代《论语》一共有三个版本,即《古论语》、《鲁论语》和《齐论语》,而我们现在常用的是《鲁论语》,不过,经专家鉴定,海昏侯出土的《论语》,就是已经失传了一千八百多年的《齐论语》,这对学术界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随着墓葬各种文物的出土,尤其是这些竹简的发现,让很多史学家对刘贺有了重新的认识,虽然史书上记载刘贺是个品行极端恶劣的人,但是,他们很难相信,一个格调清奇,精通儒家文化的人,会如此的不堪,如果这点能够得到证实,那么,关于刘贺的历史记载或将被彻底改写。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的对话,很有学习价值。不过,《论语》的另一个版本——齐论语,它失传了两千年,竟被专家在这座古墓中找到,上面写着现代《论语》中见不到的“佚失”内容。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门突然接到群众举报:“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文物工作人员立刻启程,来到观西村,对墓葬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当工作人员赶到被盗挖的墓葬,他们也被这座古代墓葬的规模震惊了,工作人员连续挖掘了一个月也没找出墓葬边际,面对着规模宏大的古代墓穴,工作人员赶快和上级报备,这也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重视。
在省市和国家文物部门的配合之下,他们在这里耗费了5年多,一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找到了数不尽的珍贵文物。其中,“刘贺”字样的私印、头箱、部分玉件、敷面等表层文物,还有尸体口中发现玉琀,都确认了墓主的身份——海昏侯刘贺。从墓中成套出土的有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竹简、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笥、耳杯等数以千计;五铢钱10余吨近400万枚;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上的花纹惟妙惟肖;青铜镜上镶嵌着玛瑙、绿松石和宝石……都是汉代考古的文物珍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昂贵的金银珠宝,而是失踪了两千年的古籍——《齐论语》。在出土的大量竹简中,专家经过整理,整理出《齐论语》的大部分内容,着实令人惊讶。什么是齐论语?为什么它可以引起真么多人的关注?其实《论语》分三种,在西汉时期,《论语》分为《鲁论》、《齐论》、《古论》三个版本。其中,《齐论》相比其他版本,更加重要,因为它多了《问王》《知道》两篇,所以《齐论语》的失踪也更加令人心痛。而在海昏侯墓出土的篇首简,正面写有着:“智道”,背面书写着“孔子智道”等24字,这种书写格式,正是《论语》各篇的命名规则。
当专家整理完《齐论语》后,也把上面的内容公布了出来。只见《论语·知道》篇首章简文,一共24个字,上面的内容是:“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翻译过来也就是,孔子认为“道”很宽广光明,可以说好几天,孔子说,道的美,无法阻挡。
这个“道”是什么?其实了解孔子、老子的人都知道,在孔子和老子心目中,道都是至高的原则或真理。而孔子认为,“崇仁尚义”就是道。这几个字看起来简单,仔细理解起来可以引申出很多意思,“道”并不是简单的做个“善人”或做个“好人”,而是了解万事万物的根本,了解人、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再尊重包容其中的根本。所以孔子说,“道”的美就在其中。这篇文章其实还有很多种翻译,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孔子用仅仅24个字,就讲出了如此深奥的人生意义,真是令人钦佩。
问王篇写的是: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子张曰:“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翻译过来就是,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有仁心的人。”子张又问:“请问是哪五种?”孔子回答:“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受侮辱。”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实在,也很实用,自古以来,做人的道理就在这里了,不得不说,孔子真是人生导师。
当然了,找到了《齐论语》,这是件大好事。齐论语不仅丰富文化的宝库,而且还让论语的宝库,得到了完善,它为我们后人提供了更多价值。
真心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考古工作可以进行的更加完善,帮助我们找到更多像《齐论语》一样重要的古书,带给我们更多的学习机会。
内蒙古凉城县发现128座西汉时期儿童瓦棺葬,出土了哪些文物?
本文2023-10-24 04:56: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3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