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修养基本常识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6收藏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是什么,第1张

1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 1国学主要学什么内容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道德经》《诗经》、《孝经》等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

2国学经典内容

国学包括哪些内容 现在来讲第二个问题。

中国古代并没有国学这个名词,有人考证,国学这个名词是在清朝末年从日本引进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奉行脱亚入欧的政策,全盘西化,当时激起了一些保守人士的反对,认为日本大和民族已经是一个文明的民族,有自己的国学,有自己的国粹,用不着全盘西化。

日本人所谓的国学是指在日本本土发生而为日本所特有的学问,与西学相对。后来黄遵宪、梁启超把国学这个名词引进来,专指在中国本土发生而为中国所特有的学问,与日本国学原来的所指完全不同。

自从把国学这个名词引进到中国,在整个20世纪就成了一个文化讨论的关键词,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的色彩,褒贬不一,至于就这个名词本身的内涵和外延来说,却是聚讼纷纭,混乱不堪,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确定的看法。 我们暂且避开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的干扰,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就事论事,从名词本身字面上的意义来理解,先谈国学包括哪些内容,这是这个名词的外延,再谈国学的核心价值,这是这个名词的内涵。

顾名思义,国学是一个泛称,包罗万象,凡是在中国本土发生而为中国所特有的学问,都叫做国学,中国的历史文化长达五千年,从春秋战国算起,也有二千五百多年,所有历代所发生的学问,都是国学的内容,现在许多人常常以偏概全,认为国学就是经学,国学就是儒学,或者认为国学就是诗词歌赋,三国、水浒、西游,其实这些都只是国学的一个部分,并不能概括国学的全貌。 为了弄清国学所包括的内容,最好的方法,应该从中国的目录学说起。

目录学是关于图书的集结、分类和编排的学问。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全国所有的图书集结起来,分类整理,是在汉代,并且编排出一个图书目录,叫做《汉书·艺文志》。

根据这个图书目录,我们可以对汉代的学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也就是国学在汉代所包括的内容。 《汉书·艺文志》把当时全国所有的图书分为六类,第一是六艺,第二是诸子,第三是诗赋,第四是兵书,第五是术数,第六是方技。

六艺就是六经,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其中《易》为六艺之原,群经之首,研究六艺的学问叫做经学。

诸子共有十家,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研究诸子的学问叫做子学。诗赋属于文学。

兵书属于兵法之学。术数包括天文、历法、五行、占卜之学。

方技主要是医学。 魏晋时期,对全国的图书重新分类,分为甲、乙、丙、丁四部。

到了隋代和唐代,把这四部确定为经、史、子、集,甲部就是经部,乙部就是史部,丙部就是子部,丁部就是集部。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经过中国人的引进、吸收和改造,已经演变成中国化的佛教,融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国的国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排斥在外,所以《隋书经籍志》把佛教的图书归入集部,《新唐书·艺文志》归入到子部类中。

隋唐以后,经史子集四部的分类成为定式,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按照这种分类编排了一套洋洋大观的《四库全书》,所谓四库就是经史子集四部。由于明清以来,西学东渐,逐渐融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来,所以《四库全书》也收录了艾儒略、南怀仁、利玛窦等人所写的一些有关西学的著作。

从汉代的《艺文志》到清代的《四库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国学的内容真正是包罗万象,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地丰富,不断地扩展,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广泛地吸收外来的文化资源,把印度的佛教和西方的西学也纳入到国学的范围中来。如果把国学简单地等同于经学、儒学,或者封闭僵化顽固排外之学,显然是以偏概全,不符合历史的实际。

关于国学的内容,用经史子集四部来概括,是一个既符合实际又反映全貌的最为完整的说法。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

比如有人把中国的学问区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词章之学、经世之学、科技之学。有人着眼于学术思潮的演变,按照朝代的更替,区分为先秦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有人着眼于文学的体裁,区分为先秦诗骚、汉魏乐府、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有人根据汉唐以后的历史情况,把中国传统文化归结为儒、佛、道三教的鼎立与合流。

总起来看,国学是一个与西学相对所产生的名词,也叫做中学,虽然外延宽泛,包括了中国历代一切的学问,但是并不笼统,而是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类编排,所指对象是明确的。 。

3国学启蒙的应该注意什么

国学经典要有选择地吸收 以国学经典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要有选择地吸收。毕竟,国学经典中有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内容,"有鉴别"地吸收,才能使孩子得到更好的美德教育。

2。让孩子在特定场景中理解国学 我们不应为了教国学而教,重要的是要让国学规范孩子言行,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场景,让孩子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

比如,孩子原本答应妈妈的事,自己收拾玩具,或者看完一集动画片不再看第二集,结果又反悔、耍赖。这时候妈妈可以用"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来教育孩子,意思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果断。

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孩子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好习惯。 3。

兴趣是需要培养的 有人说国学很枯燥,可是学英语、学弹琴也很枯燥,为什么孩子照样也能学习呢?可见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静下心来每天诵读一段国学经典,配上古典音乐。

时间长了,宝贝自然就配合了,这时家长们也要给孩子鼓励。

4如何看待当前国学教育重知识,轻素养的现象

想要培养国学素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学。“国学”的现在涵义是“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的,所以国学无可争议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对于国学基本上出于一种比较陌生的状态,对于一些先贤的理论并不了解,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原因是社会上对于国学不够重视,虽然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努力推行,但效果有限。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如何去提高他们的国学素养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正确看待国学文化,只有正确的认知后才能在大学生群体内全面推广国学。有的人认为读国学经典就是复古守旧,就是读儒家经典,就是读《三字经》、《弟子规》,这些认识误区必须消除。那么国学经典是什么?国学经典主要包括伦理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历史经典:《尚书》、《史记》、《资治通鉴》等;文学经典:《大学》、《中庸》、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哲学经典:《论语》、《周易》等。国学经典是不朽的精神,是生活的指南,是文明的传承,是教育的良方。从时间上看,现代之前的都是;从内容上看,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经典。如《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劝学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经典有糟粕,但不能全盘否定。有人说,《三国》处处是权谋算计,《水浒》动不动就是“杀人越货”。《红楼梦》正如鲁迅评价:经学家看,就是易经;道学家看就是 ;才子看见的是缠绵;革命家看见的是排满;流言家看到的是宫廷秘事。尽管有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在提倡读“四大名著”。正确的做法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待国学,是实用主义的、功利化的态度,还是以“国学”的文化、精神渗透进我们的生命之中?这的确是需要我们讨论和思考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国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整套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理念。历史学家说,历史只有在人类世界中才能生存和呼吸,我们必须在历史中不断地返回它自身,追忆并实现过去的全部经验。国学,作为传统,是一种历史的创造和存在,是一种我们必须践行的文化图式,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发明和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尽管我们有时与这种传统文化存在着一种时间上的距离和心理上的距离,但是,它却是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基础,它的因子充满了我们的血液,它构成了我们精神生长的客观环境。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其实都是它的受益者。

那么,有哪些实际行动可以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呢?首先从学校来说,可一将国学加入到必修的课程中,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选择有实力、有批判性见解的老师教授这门课。对国学的整个轮廓进行讲解,之后可以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选择想深入了解的内容。

其次,学校内学生自行组建的国学社团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进行集体诵读,举办跨学校之间的国学交流,亦或是邀请有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给学生足够的机会接触国学。

最后,我们自己要有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的使者的使命感,主动熟悉,学习国学,并在生活中应用并向更多的人传播国学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提高了国学素质。

5课堂上应该关注哪些国学素养

所谓的国学素养就是通过对国学经典的研习,从而提高本人的内在涵养,并进而提升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水平水平。国学素养是指国学中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部分,说白了就是人的素养教育、人格教育,通过修身养性孕育出真正的“人”

而课堂上,我们不只是学习知识,更应该潜移默化的培养完美健康的人格。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孟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屈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老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韩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李白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求采纳

 《论语》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论语的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是怎样呢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的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仁

 “仁”的思想与个人道德修养

 《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的奠基之作,其内容深刻反映了孔子思想和儒学的宗旨,更应为我们世人所阅读和研究。《论语》之中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当今社会中如果为我们所用,则会全面的促进我们社会向着一个善的方向发展。

 修齐治平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精华。如何能做到修齐治平孔子认为在思想上实行德治,即实行文明政治,而不实行暴力政治。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为政》)注重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使百姓对非道德的行为有羞耻之心。为政者要以自己的道德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这便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只”(《为政》),这是社会治平的根本。《论语》正是从修身这一根本上的环节入手,强调“修身”,强调道德上的修养对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作用,由此引出了修身对于整个社会的实际意义。

 《论语》中涉及到对个人自身修养的章目众多,这些章节系统回答和规定了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有道之人。《论语》中对于个人修养的表述上我们可以用“仁”来表示。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这种真的极致必然是向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仁者,心也。”仁是心之用,心是仁之体,既然“仁”在人心,当然“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故“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仁”不仅仅代表着孔子对一个人内心修养所应达到的程度的理解,还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所谓“仁者”,是指个人修养要本着自己内心真与善行事,所谓“爱人”,则是要用一种仁爱之心去爱护他人,这是一种博爱,是一种从内心深处自发上涌的天然之爱。儒家思想中的这种仁爱具体表现出来的道德内涵,归纳起来有十大重要原则:恭、敬、正、宽、忠、信、俭、惠、让、敏。

 恭,有貌思恭(《季氏》),居处恭(《子路》),其行已也恭(《公冶长》),恭已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恭则不侮(《阳货》)。

 敬,有执事敬(《子路》),修己以敬(《宪问》),即是“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之意。

 正,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正颜色,斯近信矣。”(《泰伯》)

 宽,有宽则得众(《阳货》),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矣(《八佾》),人不知而不愠也是宽,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亦是宽。

 忠,有事君 “能致其身学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与人忠子路为人谋而不忠”(《学而》)。

 信,有“谨而言,敬事而信,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民无信不立”(《颜渊》),“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信而后谏,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子张》),“信则民至焉”(《尧曰》)。

 俭,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雍也》)

 惠,有“其养民也惠”(《公冶长》),“君子惠而不费”(《尧曰》),“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让,是谦让、谦逊,多问阙疑,慎言其余,多见阙殆,慎行其余,为政,这就是一种让。

 敏,有“敏则有功”(《阳货》),“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好古,敏以求之。”(《述而》)

 上述是孔子对于“仁”,对于修身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其中恭与敬是并列关系,有恭则必敬,有敬则必恭;正与宽是内外关系,以正律己,以宽待人;忠与信是先后关系,只有待人以忠,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俭与惠是内外关系,俭是要求自己,惠是对待别人;让与敏是前后关系,对非“仁”的事尽量让,对“仁爱”的事才能尽力敏。如此则孔子的修身达人成为了一个由内而外的经纬互织的伦理系统。

 当今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交往日益频繁和复杂,与人交往成为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一个人成功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如何能够做到正确待人,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则成为一个人所要做的重要工作。在春秋时代的《论语》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因此,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追根溯源,重返先秦,将《论语》中的这一财富加以利用,将孔子思想中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加强自身修养中的有利成分融入我们身上,从而更为完美的处理人际关系,加强自身修养。

 《论语》中有众多关于修身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篇章,现将其中的经典列举如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4]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为政》)[5]

 “有君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吏民也义。”(《公冶长》)[6]

 《论语》中对于个人与人际关系的论述表现了早期哲人的一种人生态度,孔子的这些思想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它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只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会有利于构建一种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和平共处等深刻的处事哲学、人生理念和社会交往原则。创建团结、友爱的氛围,人与人之间诚恳以待、互相关心理解、与人为善、推己及人。《论语》中《学而》、《公冶长》、《卫灵公》、《子路》、《里仁》、《颜渊》等篇中的有关人际交往的经典语录值得我们记取,并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之中。

论语的个人修养的重要性:礼

 “礼”的观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论语》中孔子思想从对个人修身(道德、文化等方面)的重视,进而达到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的引向了社会的这一高度。社会便是一个由无数的单个个体和这些个体之间错综复杂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我党今后一段时间内建设的主要目标,更体现了《论语》中孔子思想在当今的生命力。“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地提出也体现了我们从古典文化中汲取丰富养料的行为自觉。

 《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知而和,不礼节之,亦不可行也。”[7]这里的“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按《仪礼》的说法,礼原分为:冠、婚、丧、射、朝、聘、祭,另加“七相见礼”、“军旅之礼”共十种。这些礼从国家组织原则到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提出了“克己复礼”“礼失而求诸于野”的主张。他的“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论断对于社会的规范仍起着重要作用。

 礼的最高价值便是“和”,“和为贵”就是以和谐为贵,“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论语》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正表达了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与苟同,不是盲从附和、不分是非,而是“和而不同”——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或者承认事物有差别的前提下的统一与和谐。

 儒家中所提到的“和”的处世哲学、人生理念和社会交往原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可以从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和对外交往这三个方面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经济发展上。“和”的思想也是经商之道、发财之道,即诚信致富之道,所谓“和气生财”正式要求人们在工作之中相互沟通、合作共事,共同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意做成,决不能伤了和气,更不能坑害对方。《论语》中讲到:“见利思义”,“君子忧道不忧贫”——即看见有利的就考虑是否合乎道义;君子只忧虑得不到道义,不忧虑贫困。还讲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说,财富和地位是每个人所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也不接受,贫困与无地位是每个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办法,得到了也摆脱不掉。这些话表明了儒家所倡导的见义后利、义利统一的思想。这对构建诚实、守信、建设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有很现实的意义。

 “和气生财”,诚信生财与孔子思想中对人际关系的阐述也是一脉相承的。经济关系体现在人际交往之中,只有践行儒家之道,一团和气、诚实信用,使儒商大放异彩,这种社会信用经济得以构建起来,我国的经济才会更加迅速的发展起来,构建和谐社会的这一目标才能有了物质上的保障。

 (二)倡导“和衷共济”的社会公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构成的差异,导致了各种社会差距的扩大,社会矛盾的加剧。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的发展,还要注重社会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协调社会关系,让穷人同富人的生活同样美好,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离不开社会,应当尊重个性,鼓励个人追求与创造,但同时又必须融入集体,把个人的目标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论语》中提到的“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是儒家所追求的一个理想境界。在这里,“仁者”就是要求大家和衷共济,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互相帮助,履行这种“和衷共济”的社会公德,进而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更融洽、社会更和谐,这才是真正的“仁”。

 (三)对外交往上要“和平共处”。当今社会中,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地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也日趋频繁和紧密。这是一个开放而又互动的时代。只有在国际交往之中取得优势地位,国家有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和谐社会发展才会更加稳固。面对国际上的各种矛盾和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行径,以及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对我们国家不同形式的干扰,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借鉴儒学“和”的思想,继续推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倡导各国之间应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有好关系,应当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礼尚往来,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在国际大背景下尽可能实现“和平共处”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国际争端要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必要时还要采取中庸之道。《论语》中提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君子中庸,小人反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弹也。”就是说,中庸作为一种美德来说是最高尚不过了;君子做到中庸,小人违反中庸,因为君子做到中庸,所以君子时时恰如其分,因为小人违反,所以小人肆无忌惮。毛泽东说:“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理解一番。”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要善于利用“中庸”之道,国际关系好了,就能更有效的抵制各种外来干扰,就能顺利构建和谐社会。否则,和谐社会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论语》中所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实际上已成为当今人类和平共处的最基本的原则和保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已成为当今人们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倘若世界各国都信奉这一儒家至理,世界将不再有战争,民族灾难将不复重演,和谐世界也必将实现。

 儒家文化的和谐意识和协调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在当今社会时局中彰显的愈加明显。它对于中国乃至全人类延续生存和文明的进程起着重大作用。刻在孔庙大殿前的“中和位育”可以说是儒家协调思想的概括,“中和位育”出自《中庸》,“中和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和合,是天地万物存在、发育的规律。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子“万物复抱阴阳,冲气以为和”均是对这一哲理的阐释。在当今这个时代里,对儒家文化以及《论语》的研究正体现了对于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索。

 《论语》作为儒学之经典。“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吼吟”(赵歧《孟子题辞》),在当今并没有失去它原有的价值。无论是在个人道德、学识修养上都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还是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上,乃至于对于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问题上都具有深刻意义。“生生和谐”的人类世界正是我们对《论语》和儒家思想的把握和理解基础上的发展。儒家哲学中有很多精华值得我们借鉴。《论语》更是我们传承儒家的一条途径,作为一部两千多年前的古籍,我们还要批判的继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让孔夫子的思想光辉照耀当今我们这个时代,让古代优秀的文化部不随着历史的足迹而尘封,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论语》其书与孔子其人

 《论语》的内容大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录,也包括孔子平时行为的一些资料,是孔子思想最全面集中的反映。《论语》主要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录而成,成书在战国初年。《论语》的传承主要有两个体系,一个在齐,一个在鲁。鲁系所传鲁《论语》共20篇,篇次与今本相同,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在鲁论基础上吸收齐论完成张侯论,至东汉末,郑玄结合张侯论与古论而作注释,这就是最后通行于世而成为我们今天所常见的《论语》。

 《论语》在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描述中,为人们塑造了一个亲切感人的文化巨人形象,使人们对这个早在2000多年前生于鲁国、而后又周游列国的大儒有了一种感性上的认识。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先祖是西周宋国贵族,曾祖孔防叔始迁鲁国,父叔梁纥曾为鲁国陬邑之邑宰。孔子少时贫贱,长大后曾为委吏乘田等管理仓库和牲畜的小吏。15岁时,孔子立志于学,三十多岁时已通晓六艺,实行有教无类,收徒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惯例。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35岁离鲁适齐,约两年后返鲁。51岁时任中都宰,次年升任大司寇,前后为官约4年,55岁以后开始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先后至卫、陈、曹、宋、郑、蔡等国,68岁归鲁,73岁卒于鲁。

 孔子一生充满了艰辛坎坷、失败与奋斗,也充满了治学紧张的思考与辛苦的旅行,像一首史诗,可歌可泣,激动人心。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古往今来,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其思想博大精深,其风范千秋流芳,举世公认。汉代司马迁到孔子故里参观时,感慨曰:“《诗》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习礼其家,余徊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殁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取准)于夫子,可谓至圣矣!”[1]

 孔子思想历经几千年而经久不衰,在科技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孔子思想是否已失掉了其真正价值非也。孔子思想与儒学的现代价值是由其历史价值来决定的。在孔子逝世后的二千多年里,孔子思想如此强烈地影响后世所学,充分证明了孔子思想的历史性价值。孔子系统论述了人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孔子和儒学特别重视做人,认为崇高理想是从学习中获得并建立起来的。因此提出了教育为本的观念,认为如果要使社会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必须要重视提高人的情感素质和理性能力。在文化上讲究包容性,提出“和而不同 ”的主张,也成为世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孔子的这些优秀思想不会因历史的变迁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而且其优秀思想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其中包括文化上的复兴,如果没有文化上的提升,没有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将古代文化精华加以利用,创造出今天的更高价值,其中孔子思想和文化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孔子思想和儒学正是由于其自身的跨越古今的价性,更应该被我们深入研究,使儒学为我们当今社会所学习利用。

修养释义:

1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 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 2科学文化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3指逐渐养成的待人处事

修养_百度汉语

[拼音] [xiū yǎng]

1 何为教养

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辞典上说: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礼貌和教养不全是一回事,礼貌只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懂礼貌和礼节的人不一定具备教养,而有教养的人通常都懂得遵守他所在环境中的礼节和礼貌。比如一个有教养的农民会很好地遵守乡村礼节和礼貌。

就礼貌和教养的关系问题:

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也就是说一个人有礼貌,讨人喜欢,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但当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而且还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

一开始说起教养,现在知道,若非出于真心而表现得面面俱到,那只是礼貌,但礼貌的行为坚持一段后可能会改变态度,成为发自内心的,礼貌也就随之转化为教养了。由此看来,礼貌似乎是教养的基础,是获得教养的量变的修炼过程。

好的教养是天生发自内心的行为,它是善良地对待他人,是一种天性,而不是后天的强制学习。我曾在意大利、牙买加以及美国西部和那里的农民们相处过,他们虽然从事体力劳动,但却天生有一种谦逊的礼貌。

教养与礼貌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区别在于,教养反映的是人本质上的品质与道德水平,反映一种积极的对己对人的态度和行为,而礼貌只是人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的对人谦让恭敬的外在举止。它们的联系在于,有教养的人与人相处时总是会借助礼貌这种形式。因此,我们既不能说一个社交场合彬彬有礼而私下总说人坏话的人有教养,也无法说一个“刀子嘴豆腐心”,十分热心助人的人有教养。

换言之,我们既需要内在道德品质的美好与完善,也需要外在行为举止的礼貌与得体。两者统一,才有助于我们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否则,别人对我们要么“避之惟恐不及”(如果我们是伪君子),要么“敬而远之”(如果我们是满口粗话的热心人)。

教养的核心

“教养”在良好人际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爱心,尊重他人,做事有分寸,善解人意,温文尔雅,注重细节,关心他人,心胸宽阔并发自内心,正派真诚、光明磊落等等。

教养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因为关怀,我们才能注意并准确地把握交往尺度,给别人留下了必要的私人空间;我们才会克服种种不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注意处处使用礼貌用语,努力营造文雅平和的氛围。

人际交往有一条基本规则:你怎样待人,别人也怎样待你。你关怀别人,对别人体贴、周到、真诚、正派、尊重、得体,别人通常也会反过来如此待你。久而久之,你就会具有人际吸引力,你的社会交往、社会赞许需要就能得到充分满足,于是,你便为自己创造了一种有助于持续发展的良好的人际环境。

如此,你便具备了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外在资源之一:健康的人际关系。

因此,教养中的关怀是一种有助于人际交往进入良性循环的对人、对己的大关怀。

2 有关教养的文言文句子,求回答必须是中国的

古籍中有关教养的文句实在是多如繁星,以下仅采摘几句:如果感兴趣我可提供文本。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 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 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

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 心一执著,万事不得自然。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 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古之学者,在心上做工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 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工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 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喜来时,一检点。

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

放肆时,一检点。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 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 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人争求荣乎,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人争恃宠乎,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

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

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

小人之事上也,必谄必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立朝不是好舍人,自居家不是好处士。

平素不是好处士,则小时不是好学生。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

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 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辄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 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可拘之权。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不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鸟,哀哉羞此七尺之躯! 暴同三足虎,毒比两头蛇,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到处枢偻,笑伊首何仇于天? 何亲于地?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富儿因求宦倾资,污吏以黩货失职。 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

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

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 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

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 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

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

济宗党,广束修,救荒歉,助义举,此用财也。 靡苑囿,教歌舞,奢燕会,聚宝玩,此伤财也。

用财者,损而盈:伤则者,满而覆。 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

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怒,节饮食,此养身也。 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

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

3 形容一个人没教养的文言文

一、《诗经·鄘风·相鼠》——春秋·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译文:

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

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二、行为不通世俗,玩劣怕读文章。——清·曹雪芹《红楼梦》

释义:活动不合乎世俗的礼仪,性格顽固恶劣不喜欢读书。

三、眼晴长在 上, 只认衣冠不认人。——清·文映江《咏针》

释义:写穿衣服的人,无感恩之心,眼睛只看衣服,不管做衣服人的人的辛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诗经·鄘风·相鼠是一首讽刺诗,其讽刺的对象,说法不一。前人对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二说:《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郑笺从之;《鲁诗》则认为是妻谏夫,班固《白虎通义·谏诤篇》承此说。

后一说虽然有何楷、魏源、陈延杰诸家的阐发,但究竟由于所申述的内容与此诗所显露的深恶痛绝的情感不吻合,故为大多数说诗者所不取,而从毛序郑笺之说。

搜狗百科-诗经·鄘风·相鼠

4 求一篇解说人要有教养的古文

君人者、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臣以礼事君,忠顺而不解,父宽惠而有礼,子敬爱而致恭,兄慈爱而见友,弟敬诎而不慢,夫照临而有别,妻柔顺而听从,若夫行之而不中道,即恐惧而自竦。

此全道也,偏立则乱,具立则治。请问兼能之奈何?曰审礼。

昔者、先王审礼以惠天下,故德及天地。动无不当。

夫君子恭而不难,敬而不巩,贫穷而不约,富贵而不骄,应变而不穷,审之礼也。故君子于礼也,敬而安之;其于事也,经而不失;其于人也,宽裕寡怨而弗阿;其于仪也,修饰而不危;其应变也,齐给便捷而不累;其于百官伎艺之人也,不与争能而致用其功;其于天地万物也,不拂其所而谨裁其盛;其待上也,忠顺而不解;其使下也,均遍而不偏;其于交游也,缘类而有义;其于乡曲也,容而不乱。

是故穷则有名,通则有功,仁义兼覆天下而不穷,明通天地、理万变而不疑,血气平和,志意广大,行义塞天地,仁知之极也,夫是谓先王审之礼也。若是、则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如赤子之归慈母也。

曰:仁刑义立,教诚爱深,礼乐交通故也。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摘自韩诗外传•卷四。

5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句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 而是移风易俗。体现社会本位论。

2、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

4、学而时习之——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学而》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

5、温故而知新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

原文为: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未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体现巩固性教学原则。

6 表示礼仪的古文有哪些

表示礼仪的古文如下:

1、《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

2、《礼记》。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3、《周礼》。是儒家经典,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但是实际上是西汉末王莽时期大儒刘向和其子刘歆的伪作。

扩展资料:

古代生活礼仪中的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

在魏晋的时候,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意思:提高自身的修养,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处理好家庭关系 治理国家 平定天下。

出处: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背景:百科名片

[华家池大学校园]

华家池大学校园

大学,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它选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并以考试考核的方式检验其所学知识和技能。另有,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大学》,也指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

目录

基本释义

教育机构

1 大学的含义

2 中国大学

文献古籍

1 《大学》概述

2 《大学》内容

3 《大学》的译文

4 《大学》的内涵及应用

5 高尔基的《我的大学》

中国大学之最

1 中国出国人数最多的大学

2 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学

3 中国海拔最高的大学

4 中国建校最早的大学

5 中国最北边的大学

6 中国最南边的大学

7 中国最西的大学

8 中国最东的大学

9 中国人均占地面积最小的大学

10 中国校内风景最美的大学

11 中国校园周边风景最美的大学

12 中国帅哥最多的大学

13 中国美女最多的大学

14 中国校长年纪最轻的大学

15 中国最受高考状元青睐的大学

16 中国收费最高的大学

17 中国校门最豪华的大学

18 中国食堂最豪华的大学

19 中国实力派百年学府(最受委屈的大学)

20 中国最具小资气质的大学

21 中国单体图书馆最大的大学

22 中国人数最多的大学

23 全亚洲校门最宽的大学

24 中国校园最美的大学

我国20所百年名校

同名书籍

1 内容简介

2 目录

同名杂志

基本释义

教育机构

1 大学的含义

2 中国大学

文献古籍

1 《大学》概述

2 《大学》内容

3 《大学》的译文

4 《大学》的内涵及应用

5 高尔基的《我的大学》

中国大学之最

1 中国出国人数最多的大学

2 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学

3 中国海拔最高的大学

4 中国建校最早的大学

5 中国最北边的大学

6 中国最南边的大学

7 中国最西的大学

8 中国最东的大学

9 中国人均占地面积最小的大学

10 中国校内风景最美的大学

11 中国校园周边风景最美的大学

12 中国帅哥最多的大学

13 中国美女最多的大学

14 中国校长年纪最轻的大学

15 中国最受高考状元青睐的大学

16 中国收费最高的大学

17 中国校门最豪华的大学

18 中国食堂最豪华的大学

19 中国实力派百年学府(最受委屈的大学)

20 中国最具小资气质的大学

21 中国单体图书馆最大的大学

22 中国人数最多的大学

23 全亚洲校门最宽的大学

24 中国校园最美的大学

我国20所百年名校

同名书籍

1 内容简介

2 目录

同名杂志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释义

大学的由来及其知识的界定

“大学”最早出现在8世纪末,它是社会找到全方位知识的进路。“大学”的拉丁文名字Uni-versitas,是由Versus“趋向”和Unum“一”合成,是“合众为一”的涵义。当时的先知先觉之士,意识到到长久以来的“养士”之风,固然可以集结“知识分子”,但是,如何聚集“知识”?“知识”究竟有多少?如何能有全方位的知识进路?当时聪明才智高的人,他们在圣经中的《旧约创世纪》中,诠释人的三重祝福。首先是:人的灵魂是上帝的肖像;第二重是:亚当获赐"伴侣";第三重是:上帝将天上飞的鸟、地上走的兽、水中游的鱼都交与人类管理,人类成了“万物的主人”。当时的学者们依照这三重祝福,认为知识应该包括“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物”三个面向,因而界定“大学”的统一知识,于是大学三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院、科学学院的规定因而形成。

不过学者们发现,在人类历史的潮流中,尚有两大行业没有包含到“大学”之中,那就是“教士”和“医生”,前者关怀人的灵魂,后者关怀人的肉体。于是除了人文、社会、科学三学院之外,再加上神学院和医学院,就成了综合大学的模型。 十三世纪初,当巴黎大学、牛津大学、撒拉曼加大学创立之初,一、二年级的“初阶”是以人文为主;因此人文学院的文、史、哲三系就是大学的“通史”,全校同学都“必修”。三、四年级的“进阶”则是学生可以深入自己爱好的科目。

大学: dà xué

英文:university

法文:Université

俄文:университет

1、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通常设有许多专业,再由几个相近的专业组成系。这里的专科的含义是专门科目,如医科大学、农业大学、林业大学、药科大学、商科大学、高新科技大学等。

现代大学的概念,来自英文university(A university is an institution where students study for degrees and where academic research is done)。

2、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3、[古]∶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

编辑本段教育机构

大学的含义

大学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现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大学还包括高等专科(高职)学校。

大学通常被人们比作象牙塔(IvoryTower)。象牙塔(IvoryTower),根据圣经《旧约雅歌》(the Old Test ament,song of songs)第7章第4节,睿智富有的以色列王所罗门(Solomon)曾作诗歌1005首,其中《雅歌》都是爱情之歌。在第五首歌中,新郎是这样赞美新娘的,“…Your neck is like an ivorytower Your eyes are pools in Heshbon,by the gate of Bath-rabbim…”(……你的颈项如象牙塔;你的眼目像希实本巴特那拉并门旁的水池;……)。很清楚这里的“象牙塔”只是用来描述新娘美丽的颈项。这个词后来被逐渐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主要是指“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在汉语中,象牙塔的外延涵义主要是指“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大学,研究生院正是这种地方。

中国大学

在中国古代,类似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国学(太学、国子监)以及后来的高等书院等,是指聚集在

中国大学标志(6张)

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如虞舜之时,即有上庠,“上庠”即“高等学校”的意思。不过,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和西方现代的大学存在差别,尤其官办学校以培养治理政府的仕人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学科上自然科学尤为缺乏,所以到近代整个的传统教育体系都面临着转型、革新。

在近代和西方交流以来,西方的“University”早期被翻译成“书院”等,后又称为“大学堂”、“大学校”,民国以后“大学”成为正式的称呼。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大量兴办近代学堂,日本的学校成为官办学堂最主要的借鉴对象。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成立于1895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则转为效法美国的大学制度,而延续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则为全苏联式的教育。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恢复民国的道路,使美国的大学教育模式成为华人地区主要的借鉴指针。

编辑本段文献古籍

《大学》概述

[大学读本]

大学读本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 有关道德的古文、名句有哪些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滕文公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 人不可以 。——《孟子•尽心上》 有德不可敌。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私仇不及公。

——《左传•哀公五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季冬纪》 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 不食嗟来之食。

——《礼记•檀弓下》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诚则金石为开。

——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五 疾风知劲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

——北齐•刘昼《刘子•大质》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源洁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是什么

1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 1国学主要学什么内容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