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出自哪里合作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3收藏

古诗出自哪里合作者,第1张

不寒而栗,这一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西汉时期的有名的酷吏,名叫义气纵,自然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生活于西汉武帝时期,他的姐姐义殉治好了冯太后的病,才使得他之后的仕途一路腾达。义纵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担任县令期间不惧权贵,秉公执法,使该地的治安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汉武帝升迁他为河内郡都尉,义纵手段严酷,不留任何情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政绩,也深得汉武帝的欢心。

之后汉武帝又调任他为南阳太守。南阳有一个管税务的官员叫做宁成,为人跋扈嚣张,利用自己的权利横行霸道,就连进出关的官员都不敢得罪他。但当他听说义纵要来南阳当太守的时候,率领妻儿老小早早出城门迎接,站立恭敬,完全没有了原先的嚣张跋扈样子。而义纵却对宁成一队人马不理不睬,视若不见。义纵一上任就开始调查宁成及其家族成员是否有贪赃枉法的行为,结果一查就查出了问题,凡是查到有罪的通通处死,连宁成也被关进了监狱。

最后义纵又汉武帝被调往了治理非常混乱的北方重镇定襄郡,担任太守。定襄均早已任人唯亲,官员间沆瀣一气,欺压百姓等问题引起了朝廷的极大不满。义纵一到定襄,就把监狱里200多个重罪轻判的犯人全部重新审判,证据确凿后,一律问斩。同时将替这些犯人们开脱罪名和贿赂的门客及相关官员200多人全部按罪论处。义纵一出手就杀了400多人。当时的天气并不寒冷,但是当这个地区的人们听到了400多人被问斩的消息之后,都被吓得浑身打颤,这就是不寒而栗这个成语的来历。

实事求是的出处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的解释:

实事求是是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强调在处理问题时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基本意思即是在处理问题时,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根据真实的事实和客观规律来进行分析和决策。

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验证,反对主观主义、形而上学和盲目从众,旨在推动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和科学发展。在中国,实事求是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

二、实事求是的核心含义包括:

1、实事: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和真实的事实。实事要求大家对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不能基于主观臆断或偏见,而是要以实际数据、事实依据为依据,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

2、求是:指的是寻求真理和正确的解决方法。在面对问题时,要坚持科学精神,通过理性思考、调查研究和实践检验,寻求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理和正确的策略。

实事求是的应用

1、经济领域: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中,实事求是要求经济规律的正确把握和经济问题的客观分析。它推崇科学的调研和数据分析,注重实际效果和可行性,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科学研究:在科学领域,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科学家要基于实验观察和实证数据,遵循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追求真理和客观规律。

3、政治领域:在政治决策和治理中,实事求是要求政府和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制定科学的政策和措施。

  我们要说神话,那就先要分清神话,传说,仙话和寓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传说,是一个民族中的英雄们的故事,这个英雄往往是一个民族的祖先或者皇帝,是以本民族历史为背景的故事,而这个英雄有可能是虚构的,是不存在的。这个英雄在先民的眼中,是一个和他们一样的人,而不是可以主宰自然力量的神祗,只不过先民通过人为的艺术加工之后,使传说中的英雄拥有远远超于常人的力量。故事看起来比较像神话罢了。这些故事口耳相传,并随着人口的流动而四处迁移,所以有可能两个相隔只有数百里有着同样人物的传说的地方,却因为地方的不同而在内容上又有许多的偏差,这是传说。不过在中国,神话和传说之间的区别被人为的模糊化了,比如说三皇五帝的故事你很难分清它到底是神话还是传说,这个问题在后面会提到,并做解释。仙话也是出现在已知的历史事件中的,是一些道士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主要是讲述仙人的生活、成仙的经历等等。一些人将仙话和历史联系起来使这些故事听起来好像真的确有其事,以使仙话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那些尚未信教的民众,仙话利用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来进行传教的活动,当然这里指的“教”一般指的是道教,而仙话就随着中国道教的发展而一同成长的。而寓言它已经属于文人的文学创作了,也就是说它肯定是有作者的,而原始神话一般是没有作者的,最初是一种口头上流传的故事。另外寓言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世人,作者通过离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创造一个近于神话的故事,或者直接借助神话故事进行自己的讽刺教育目的。比如庄子的那些散文看起来就好像都是神话的样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其实那已经伤筋动骨了,已经不是原来的神话了。不过庄子在他的文章中大量引用神话,所以他对神话还是很有感情的,他本来还有一个《杂篇》里面记载的都是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可惜后人认为艺术价值不高,最后也就失传了。

  我们最后说神话,神话因该如何定义,因为每一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不尽相同,所以对神话的定义往往在语词和所侧重点上就可能有那么一点不样,马克思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论》中说:“神话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这主要是侧重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我一直认为马克思这个人比较好斗,中国***就完全继承了他这一点。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毛主席当年已经不把斗争当作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人生乐趣了,他斗完地主斗日寇,斗完日寇斗老蒋,斗完老蒋斗美帝,斗完美帝斗苏修,斗完苏修斗右派,到最后已经到了斗无可斗的地步了,于是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悍然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最终当然是以主席的完胜而告终,我想他去的时候一定是抱着独孤求败的感觉含恨而终的。不说毛主席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章中提到“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这里说的主要是解释,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思考方式,而《中国古代文学》中所提到的观点则是对以上两种观点的结合,“神话是原始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解释,它用虚幻的想象和夸张手法,采取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来反映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中国在神话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茅盾他对神话的理解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民间的故事,所叙述者,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们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但是古代人民相互转述却信以为真。”

  我们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第一,神话是存在于上古时期的人们对于自然的错误的认识,但是我们可以说这个错误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错误。第二,神话是对自然力量的解释,而不是对某个人进行的艺术夸张,这是也是神话和传说最根本的区别。神话中的神是可以控制自然力量的存在。我们来看这个“神”字就可以知道了,“神”原来没有那个示字旁,就是“申”。“申”是闪电的形状,加一个“示”表祭祀,我在《说文解字》中查了一下,“示”字上面那个二,其实是个“上”字,指的是天,天下面的三竖是日月星。日月星雷就是神,对雷电的祭祀就是神。我们知道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宙斯”就是雷电之神。还有印度神话中的音达拉,北欧神话中菽耳都是雷神,并在他们民族的神话体系中占着很重要的位置,这可能和原始人对于雷电的恐惧有关,我们知道太阳在原始人的生活中那是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的,太阳带来了光明,驱散了黑夜,而在黑夜中总是危机四伏的,而雷电伴随着乌云而来,乌云把太阳都遮住了,这使原始人认为雷电的威力要大于太阳。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设想,最初的“神”应该是对冥冥之中控制闪电的那种力量的崇拜。而后来转变为对控制自然力诸如水,火,风,雨,土地,季节,昼夜的那些未知的力量的统称。第三,原始人希望可以战胜甚至控制这样的力量,即使是用一种幻想的手段。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原始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这里的“幸福”仅仅是没有水旱灾害,粮食丰收,对外族的战争取得胜利,也许我们今天的生活就是原始人当时所幻想的,而这些在他们看来都是神话中才会出现的事情,人类已经基本上做到了,所以人类真的是很伟大,因为他不仅是在创造历史,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神话。

  如果中国的史书要以《史记》为尊,那么中国的神话就是以《山海经》为宗。它记载了大量上古神话,并以此为线索将上古时候原始人很多奇怪的想法保存了下来,其中对山川、日月、风俗、民情的理解基本上可以归入到神话中去,其成书时间我们大致可以确定在春秋战国时期,它是现今保存神话最多的先秦古籍。所以《山海经》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大百科全书,《山海经》是写什么的?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班固作的《汉书•艺文志》把它划在《数术略》中,《数术略》收录的都是天文,历法,五行,占卜之类,《山海经》被列为“形法类”书籍之首。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被看作是经典地理书。《四库全书》把它编入子部的小说类,就是诸子百家中的小说家之列。鲁迅认为《山海经》是一本巫祝之书,巫是两个人在挥舞着长袖跳舞的人意思,后来引申做以舞蹈来降神的人,一般指的是女巫。祝是男巫在祈祷,后就指代男巫。巫祝在西方可能就是神庙中的祭祀,这些人掌握着知识和很大的权力,受普通人的供奉,因为他们是最接近神灵的人,另外晋代的郭璞说巫“皆神医也”。在医药启蒙的上古,巫与医就是一样的,比如《山海经》中就说的巫彭、巫阳都是上古神话时代之时有名的巫祝,他们掌握着传说中的不死药。可能在原始人看来可以操纵生死的巫祝绝对也是神一般的存在。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这里的怪物应该理解为奇怪的事物,司马迁是个连汉武帝都敢得罪的人,他有什么不敢的,刚才说司马迁的《五帝本纪》很可能是他取材于神话传说。他一下子把上古五位大神从神位上拉了下拉,要知道古人那是敬鬼神而远之的,不管信不信,反正要敬,要不汉文帝当年也不会把贾谊叫去了,不问苍生问鬼神啊。司马迁这么做那肯定是大不敬。到底会不会触怒神,我们当然说不会了,不过他公元前104年开始写史记,五年后公元前99年,他受宫刑,合五帝之数,大汉朝以孝治天下,除了刘邦之外,所有的皇帝庙号之前都加一个孝字,比如汉文帝叫孝文皇帝,汉武帝叫孝武皇帝。司马迁被宫刑之后那肯定就丧失了生育能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汉时的不孝可能和现在的汉奸也差不了多少吧。我想他也仅能捡些可以写的写,其他的他也不敢说,其实他也在害怕,支持他的是历史学家的责任感,这样的人一般很顽固,或者说是顽强,值得人钦佩。我这里想说的是《山海经》应该是一本记录上古时代神话的书。它以山川地理为纲,记录讲述保存了上古神话神韵的书。

  盘古神话起源于南方少数民族,在苗族和桐族当中,盘古都是他们的创世神,后吴国人徐整写了两本书《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在书中他将岭南的盘古神话记录整理加工,创作出了盘古开天辟地神话。“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就像一个鸡蛋,盘古在这个鸡蛋中被孕育出来。一万八千年后,天地分开了。清的阳气上升成了天。混浊的阴气下沉变做了地。盘古在天地之间,一天有九次变化,天空每天高一丈,大地每天厚一丈,盘古每天长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年,天变得很高,地变得很厚,盘古变得很长,数的及至是九,所以天地之间相隔了九万里。”这是最早的盘古神话了,后人添加了一个情节,盘古手那斧头和凿子看见天地哪里有相连的地方就去把它劈开。徐整在《五运历年纪》中还写了个开天神话续集:“盘古将天地分开以后,力气用尽,即将死去,于是他把他口中吐出的气息变成了风云,把自己的声音变成雷霆,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手脚变为山脉支撑天地,血液化做河流,筋脉变成了山川道路肌肉成了田地,头发和胡须变成了星辰,皮肤上的毫毛变成了草木,牙齿和骨头变成了金属和岩石,精气和骨骼变成了珍珠美玉,汗水变成了润泽万物的雨露,就连寄生在身上的各种小虫,受了暖风的吹拂,也变成了生活在大地的人。”盘古神话出现的较晚,直到北宋时,太宗皇帝赵光义下令编纂《太平御览》把徐整的盘古神话收录其中,才开始流行开来,却最终以它朴质的风格,宏伟的气魄,登上了中国神话出场顺序第一的宝座,从此以后人们谈起中国神话总要从盘古开天地说起。

  人类诞生的神话,版本很多,前面提到的盘古身上的虫子变成了人,可能大家觉得人是虫子变的听起来不舒服,既然大家都不喜欢,那自然就没有流传开来。《淮南子》中收录了一则造人神话,说天地有阴阳二神,在天地间生活,他们身上的浊气变做了飞禽走兽,精气变做了人,这个故事过于简陋也上不得台面。《述异记》中则说盘古夫妻是人类的始祖,这个神话没有故事情节,过程也直接省略了,听起来也不怎么像神话。《淮南子》还记载了这样一个造人神话,众神共同造人,大家各造一个器官拼起来就是人了,这个故事和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潘多拉的故事有点相像,不过相比较来看,中国的这个造人神话就太过粗糙了,所以也被pass掉了。 女娲之名见于《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人类是女娲造出来的,那女娲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呢?虽然岭南神话占了这中国神话的头把交椅,但接下来就没他们什么事了,楚地神话和北方神话开始进入更加残酷的角逐。我们可以看出女娲造人的神话在屈原的那个时代已经在楚地广泛的流传了。当然,女娲造人的神话也可能是从北方传过来的,但是,我们注意女娲在神话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女娲是人首蛇身,而在上古之世北方民族的图腾崇拜是什么呢,是熊,黄帝既是有熊氏的后裔,而后来的大禹在治水时变做了熊。而长江流域因为潮湿温暖,多产长蛇,蛇也成了长江流域部落的图腾崇拜,所以女娲应该是长江流域出现的神话人物,在《风俗通议》中记载了女娲造人故事,女娲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生活在这寂静的世界上,没有人类的世界少了一份喧嚣,也少了一份活力,于是女娲用黄土造人,但是这项工作实在是太消耗体力了,女娲忙不过来,于是就用绳子在泥水中沾一沾甩出去就变成了人。所以富贵的人是黄泥造的人,贫贱平凡的人就是泥水甩出来的人,。但是和造人神话同属女娲神迹的补天神话则可能不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不然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屈原在《天问》中不可能不问一问的。而他只是问女娲是从何而来,可见补天神话是后来才产生的。

  补天神话是开天神话的延续和补充,女娲为何补天,事情总有原因吧,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共工撞倒不周山,天塌西北,地陷东南,天地混乱,女娲出来补天。另一说法是女娲补的天是盘古开天时遗留下来的隐患。我觉得第二种解释更说的过去,女娲既然已经把天补好了,那为什么不把天地的位置再摆正回来,而依然让它西高东低,这有点讲不通吧。所以女娲补天神话时代从神话时间的前后顺序来说应该早于共工时代的。《淮南子》为我们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在很久以前,大地的四个支柱倒塌了,九州大地分崩离析,天空仿佛不能把大地遮盖住,土地也不能让所有的生命在上面立足,天上的火使大地燃烧个不停,没有火的地方洪水却没有要退去的迹象。野兽和天上的猛禽将人类当作食物,天地间到处都是灾难。于是女娲用五种颜色的石头炼制出了五色石,用它来缝补住苍天的缺口,用芦草的灰来防治洪水,杀死了为祸天下的黑龙,斩断了一只螯的四肢用它们支撑天地。最后当然是皆大欢喜拉,天地恢复了正常的秩序,人民过着幸福又快乐的生活。这个故事是在《淮南子》里收录的,《淮南子》女娲补完天之后,乘坐着云车,到了天上向天帝禀报自己所做的事情,后续就没有了,最后怎么样,没有说,不过想来是很好的吧。而《山海经》中唯一提到女娲的一次是说女娲死了,怎么死的没有说,只说女娲的肠子化做了后来的十位大神,都有谁,也没交代,不过这个肠子化神到和盘古化做天地万物挺像的。我们可以猜想女娲可能是中部长江流域的创世神,不过神话故事已经遗失了,只是名号留了下来,为什么会遗失呢,我们可以再猜想一下,像女娲这样有大功于人民的女性神灵一般产生于母系氏族中,女娲神话的产生的时代太久远了,久远到后人已经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有可能就是当人类进入父系氏族之后,为了抑制女性在部落中的权利,所以降低了原始女性创世神的功绩,女娲造人补天可能是双方妥协的结果,但是后来的创世神话可能没有原先的女娲创始精彩,所以也遗失了,最后只好跑道岭南蛮荒之地去采集创世神话。

  这样的神话故事并不是只在某一本书中有,建议你参考《山海经》,《搜神记》,以及一本清末人所写的《上古神话演义》,还有很多相关的书籍,综合着来看,互相补充,想知道齐全是有一定困难的。

《邓析子转辞》。根据查询瑞文网显示,“君子一言,四马难追”出自《邓析子转辞》中的“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意思是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常用在承诺之后,表示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邓析子转辞》是一部相传为春秋时代名家邓析所作的古籍,《四库全书》将其归入子部法家类。

“古”是相对于“今”而来的,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皆可称之为古籍。 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特定形式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知识、传播思想,图书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中提出图书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构件:

(1)知识信息; (2)著作方式;

(3)文字;

(4)物质载体;

(5)文字制作技术;

(6)装订形式。

以这六条标准来衡量诸多图书起源的几种说法:“陶器说”过分强调陶文的作用,但陶文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河图洛书”只是出自荒古的神话传说,不足为凭;甲骨、青铜、石刻均不能称之为图书。

著名书史学家钱存训指出:书籍的起源,当追溯到竹简木牍,编以书绳,聚简成篇,如同今日的书籍册页一般。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殷商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中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认为古籍。 学术观点: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图书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发展着。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无一不向社会传播文明,传递知识。但久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所以,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较清晰。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珍本与善本的界定,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宋效先老师曾在1987年发表论文指出:“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而在李致忠老师的观点中认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和词汇中,“善本”就是珍贵的、值钱的、罕见的传本,这实际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义。时代久远,传世孤罕的书籍,自然珍贵。甚至虽有明显的文字讹脱,反被视为珍贵版本,这在古今中外都有实例可举。本来“珍”并不等于“善”,罕见的东西并不一定真好,可是谁也不会把珍贵的东西视若粪土。这就在实际上把“珍”、“善”合流了。彭令先生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说,凡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古籍精品,都应视为珍本;珍本与善本的核心价值都是文献价值,文物价值为基础,文物价值主要是在确定古籍的真赝、年代、版本的基础上得出的,艺术价值对于古籍来说是形式。文物价值、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都高的古籍,无疑是善本;有时候,对于某种价值特别突出的古籍,也应视为善本。 中国古籍传统的分类法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下再细分为四十四类:

经部,以儒家经典及其释作为主,例如《御笔诗经图》,也收录古乐、文字方面的书籍。

史部,主要收录各种体裁的史书,另纳入地理、政书及目录类图书。

子部的范围比较广,诸子百家、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军事、艺术、宗教、占卜、堪舆、命算、笔记、小说、类书等,皆入子部。 集部,则录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著作;个人著作称“别集”,集体创作称“总集”(例如:《六家文选》)。 中国印刷术的演变:

雕版印刷发端于唐代,宋代以后成为传统中国图书制作生产重要方式。较早的雕版,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称为“单印”;若将规格完全一样的几块版面,分别在不同的部位着上不同的颜色,重复迭印,就可产生二色、三色、四色,甚至五色的效果,称为“套印”;以套印技巧印制的书,就称为“套印本”,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彩色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用铜铸或木造成一个个独立的字体,再拼成版面印刷(图4《御制数理精蕴》),乾隆皇帝将宫中以木活字印刷的书称为“聚珍版”。石板印刷是西洋技术,在清末传入中国,因有快速、价廉的优点,很快地通行起来。 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名称。

1.书衣:俗称书皮,也称封皮。(修复技术规范228)是为保护书而在书的前后加的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2.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修复技术规范229)

3.书叶:按文稿顺序排列的书写、印制的单张纸叶。(修复技术规范29)

4.封面:位于护叶之后、所有书叶之前。常镌刻书名、作者、刊刻时间及地点等项内容。(修复技术规范218)

5.护叶:也称副叶,用以保护书芯或连接书衣。(修复技术规范219)一般是一张空白纸。在书名叶或前或后。

6.书芯:指书衣以内或未上书皮以前已订在一起的书册。(修复技术规范220)

7.书脑:书芯订捻、缝线以右的部分。(修复技术规范224)即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

8.书背:又称书脊,与书口相对,上下封皮相隔或连接的部分,相当于书籍的厚薄度。(修复技术规范225)即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所以称书脊。

9.书头:书籍上端切口处。修复技术规范221)又称为书首。

10.书根:(修复技术规范222用的术语叫“书脚”,解释为:书籍下端切口处,亦称书根。)有些古籍在书根上有书名、卷数、册数,但书根上这些题名不一定准确,有些是刻板时印上,有些是藏书者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护而写上去的,多半是简名。 11.书角:天头和地脚右端。(修复技术规范227)

人编《四库全书》 时提到《山海经》,说其“侈谈神怪 , 百无一真”。事实上,《山海经》确实非常的怪异,但绝不是一本神话小说,因为现代专家通过对《山海经》的仔细研究,发现里面记载的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并不全是在中国境内,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因而有学者提出《山海经》是一部上古时期的史书、地理书,是一部百科全书。

但这部怪异是上古图书到底成书于何时呢?很多专家认为是在晋朝时期,但根据编纂《史记》的司马迁提到《禹本纪》和《山海经》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可以得知,《山海经》在汉朝之前就成书,尽管现在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还是不能令世人信服;因而古籍记载的都是上古之事,看似滑稽怪异,却又源于这个真实的世界。

现代学者经过仔细的考证,发现《山海经》中居然有着关于古埃及的记载。先是发现了《大荒经》中记载的尼罗河,《五藏山经》发现了埃及著名的山脉,后来还发现《山海经》记载了金字塔。这怎么回事呢?

专家在《山海经·中山经》中找到了这样的记载:凡薄山之首,自甘枣之山至于鼓镫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其山形皆)方其下而锐其上,而中穿之加金。所以考古家推断胡夫金字塔即《山海经》记载的“积石山”。

近代以来,西方学者都认为“中华文明不是本土的,而是西来的,有的西方专家认为来源于巴比伦,但更多的西方专家认为中华文明的来源于古埃及文明”。但中国的考古家却不这么认为,相反的,中国有些考古家认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其集中体现在《山海经》中,而埃及文明则有可能源于中华文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说法还得从1995年说起,当时中国专家宫玉海先生发表了《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其中提到《山海经》一部上古世界地理志和百科全书,中华文化乃世界文明的源头和中心,“伊甸园”就在中国云南,古埃及文明也源于中国。这说法一出,立马震惊了世界,西方之前所说的“中华文明西来说”全部被中国的这位专家推翻。

第二年的1996年北京大学发表了题为《河图·洛书·易经与金字塔——一项千古之谜的重大突破进程》的长篇报道,其中就提到埃及金字塔与中国的八卦、河图洛书有着直接的联系,再次向西方旧史学提出挑战。

《山海经》里面记载的究竟是不是埃及金字塔,埃及文明是不是源于中华文明,目前还一直是个谜。但是中国的考古家、学者已经向西方旧史学提出挑战,并为改写世界史开辟前景。

古诗出自哪里合作者

不寒而栗,这一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西汉时期的有名的酷吏,名叫义气纵,自然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酷吏列传。义纵生活于西汉武帝时期,他的姐姐义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