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条状似海棉的中药名称
白色条状似海棉的中药应该是通草。
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Hook)KKoch的干燥茎髓。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
主治: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功能: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功效。
生理特性:
品呈圆柱形,长20~1000px,直径1~625px。表面白色或淡**,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直径03~125px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气微,味淡。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去恶虫。
2、《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治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折, 鼻息肉,堕胎,去三虫。
3、《本草纲目》:通草烧研酒服,治洗头风。
金线莲
金线兰(ShorthairyAntenoron),别名金丝线、金耳环、乌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金线莲、金钱草、金线石松、金石蚕、少年红、小叶金耳环、麻叶菜。本品为兰科植物花叶开唇兰和金线兰的全草,归肺、肝、肾、膀胱经,花叶开唇兰生于阔叶林下阴湿处,能够清热凉血,除湿解毒。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金线莲
拉丁学名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
科
兰科
别称
金线兰、金草、鸟人参、少年红、金线虎头蕉
界
植物界
属
开唇兰属
门
被子植物门
种
花叶开唇兰
纲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百合亚纲
分布区域
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亚热带及热带
目
百合目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形态特征
3 地理分布
4 药用价值
5 适宜人群
6 食疗价值
7 栽培相关
8 相关信息
9 相关文献
10 临床应用
展开
1 基本信息
2 形态特征
3 地理分布
4 药用价值
41 药材性状
42 成分
43 药理
44 功能与主治
5 适宜人群
51 商务人士
52 中老年人
53 小儿
54 女性
55 青少年
56 新生儿
6 食疗价值
61 药用记载
62 用法
63 食疗食谱
7 栽培相关
71 金线莲的生态习性
72 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8 相关信息
81 行业标准
82 金线莲大事记
83 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84 金线莲真伪鉴别
9 相关文献
10 临床应用
101 基本介绍
102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103 福州市中医院
104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1 基本信息
金线兰(ShorthairyAntenoron),别名金丝线、金耳环、乌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金线莲、金钱草、金线石松、金石蚕、少年红、小叶金耳环、麻叶菜。本品为兰科植物花叶开唇兰和金线兰的全草,归肺、肝、肾、膀胱经,花叶开唇兰生于阔叶林下阴湿处,能够清热凉血,除湿解毒。[1]
中文学名:金线兰
中文别名:花叶开唇兰
二名法: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科:兰科
属:开唇兰属
2 形态特征
陆生植物,高4-10cm。根茎匍匐,长达4-5cm。叶互生,具柄,基部扩展抱茎;叶片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上面有细小鳞片状脉网,有光泽,下面暗红色。总状花序,具2-3朵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cm;花淡红色,中萼片圆形,先急尖,外面被长硬毛,内面无毛,极凹,与花瓣粘合成盔,长7mm;侧萼片卵状长圆形,极偏斜,长8mm,先端急尖,外面被长硬毛,内面无毛;花瓣半卵圆形,极偏斜,长9mm,先端急尖;唇瓣深2裂,呈“丫”字形,裂片狭长圆形,先端钝,长约5mm,宽03mm,爪长5-6mm,两侧具流苏状细条,距长约4mm,基部前方生有2个胼胝体。花期8-9月,果期9-10月。
3 地理分布
金线莲属植物有30多种,一般分布在海拔300~1200米的丘陵地,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均有野生金线莲。其中,福建龙岩地区的武平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野生金线莲交易集散地之一,武平金线莲目前已被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三明地区的明溪、永安也是野生金线莲分布最为丰富的中心产区,永安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定为国内惟一的“中国金线莲之乡”。
金线莲性喜阴凉、潮湿,尤其喜欢生长在有常绿阔叶树木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的潮湿地带,要求温度20℃~32℃,光照约为正常日照的1/3,最忌阳光直射。其株高8~20厘米,根茎细软,茎圆筒形,先端直立,基部成匍匐状,茎节明显;叶互生具柄,呈椭圆形,叶面有光泽、墨绿色中有金黄脉网,叶背淡紫红色;花为完全花,总状花序具有1~6朵松散的花,花序梗长8~13厘米,被柔毛,花苞片淡紫色,卵状披针形。金线莲除药用外,还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珍品。由于其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加之近年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野生金线莲越来越少。
4 药用价值
41 药材性状
本品呈皱缩卷曲,不规则状的干燥全草,根茎圆柱形,多弯曲,长1-5cm,表面棕褐色,茎节明显,下部集生2-4片叶,叶互生,多卷缩而完整,展开为宽卵形,表面黑棕色,下面暗红色,部分叶脉紫红色,叶柄基部鞘状抱茎,偶见总状花序顶生,花暗棕色,少见蒴果矩圆形,香气特异,味淡。
42 成分
含糖类成分(多糖13326%,低聚糖11243%,还原糖973%)、牛磺酸、强心甙类、酯类、生物碱、甾体,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无机元素等。
43 药理
(成份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两者的含量均高于国产西洋参和野山参;它们与牛磺酸、多糖类成分具有营养、抗衰老、调节人体机体免疫的作用。因此,台湾民众及畲族等群众将其当作补虚的滋补强壮品是有道理的。
性味、功效:甘、平;具清热凉血、袪风利湿、强心利尿、固肾、平肝等功效。
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肺炎、糖尿病、血尿、乳糜尿、风湿病、小儿急惊风、百日咳、毒蛇咬伤等症(《福建药物志》);
有的则认为:具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之功,还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等;
有的则认为具清热凉血,袪风利湿,滋补强壮之功,还可治疗体虚、急慢性肝炎等。近年来,还用于治疗高血压、肿瘤、心脏病、化脓性骨髓炎、口疮、性病等。[1]
在福建各地民间用药情况略有不同:闽西地区(宁化、清流、泰宁等县)民间多用于小儿高烧不退、惊风等;闽南地区多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糖尿病等;闽中地区多用于消炎镇痛,治疗胆结石、胆道炎等;闽东地区多用于袪风湿,通经络、养血、通痹,治疗风湿骨节病,腰膝痹痛等。
44 功能与主治
清热凉血,除湿解毒,平衡阴阳、扶正固本,阴阳互补、生津养颜、调和气血、五脏、养寿延年的功用。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 疾病的抵抗力。主治肺热咳嗽,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支气管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急慢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也兼除青春痘。
5 适宜人群
51 商务人士
金线莲是工作劳累者保健首选天然饮品:金线莲能入肾、心、肺三经,具有调和五脏、保肝护肝、解酒等功效。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52 中老年人
金线莲对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肝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等均有辅助功效。
53 小儿
金线莲对小儿高烧不退、咳嗽、急惊风效果好。
54 女性
金线莲常煲汤饮用,能排毒养颜抗衰老、调节内分泌、调和气血、生津养颜。
55 青少年
饮用金线莲一段时间,能有效消除青春痘和粉刺。
56 新生儿
金线莲煲汤喂食,使新生儿不易患胃肠疾病,并能去除胎毒等。[1]
元根草 古籍别名“无根金粽草”“火焰草”为蔓草类藤属之一其性味:苦,微一甘,寒,无毒。有利水、去湿热、凉血、解毒之功效,可治疗肾炎水肿、咽喉肿痛、慢性咽炎、带状疱疹、感冒发热等,外用可以治疗乳痈(乳腺炎)。
1关于中草药的诗词
1、药圃无凡草
唐
朱庆馀
《赠陈逸人》
2、药出山来为小草
宋
陆游
《涧松》
3、寻草烧茅烹药柜
宋
白玉蟾
《万法归一歌》
4、寸草曾收药笼功
宋
陈允平
《僧房薜荔》
5、笑拈草化烧金药
宋
方回
《隐者》
6、烧药炉存草亦灵
宋
方岳
《又和晦翁棹歌》
7、不将瑶草充大药
宋
胡寅
《和诸友春雪》
8、是草皆为药
宋
释文珦
《幽栖》
9、把手与药兮谁寻本草
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10、草侵药种多难辨
宋
王之道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11、长生瑶草成丹药
宋
王镃
《山居即事》
12、药收阳地草
宋
翁卷
《寄沈洞主》
13、药苗如草长
宋
徐照
《题丁少瞻林园》
14、药署深严才草诏
宋
杨亿
《梁舍人奉使巴中》
15、滋草犹拈药
明
阮汉闻
《示弟》
16、药多前代草
明
童佩
《送盛朝用读书方山》
17、草香千品药
明
杨基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2关于中药的古诗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3和医药有关的诗词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冯梦龙的《桂枝儿》: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中药名联
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尤妙小柴胡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丸
辛弃疾 满庭芳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北宋 洪皓 集药名次韵
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4关于中医的古诗词关于古中医的诗词歌曲赋等,在中医古籍中是实在是太多了。
举例一些古籍读本:
《药性歌括四百味》
《脉象口诀歌》
《药性赋》
《诸病主病诗》
《百家针灸歌赋》
《汤头歌诀》
《增订医方歌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伤寒百证歌》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医方歌括》
。
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诗词等实在是举不胜举。
5描写中草药的诗句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
端阳
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
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
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
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南宋爱国词人
用中药名写了一首
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
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
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
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
写过一首题为
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6含有中药的诗句或对联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7描写中药的诗句有哪些1、《卜算子·芍药打团红》宋代:洪咨夔
芍药打团红,萱草成窝绿。帘卷疏风燕子归,依旧卢仝屋。
贫放麹生疏,闲到青奴熟。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
2、《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宋代:辛弃疾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遍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3、《春日》宋代: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4、《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贤
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肺。
5、《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草药的适应证 5 草药的用法 6 注意事项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中草药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草药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草药 已经自动替换为 中草药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zhōng cǎo yào
2 英文参考Chinese medicinal herb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中草药(herb[1])是指一般无经典本草记载,民间按经验使用,加工炮制欠规范的天然药物[2]。习惯上指在中药书上没有记述的,我国局部地区、某些人群或民间习用,加工炮制欠规范的药用植物[3][1]。多为民间及中草药医所掌握使用[3]。近年来,已较广泛应用于临床,扩大了中药的品种,统称草药[3]。
中草药药源丰富,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疗效较好,民间使用中草药治疗外科疾病积有很多的经验。
4 中草药的适应证一切外科病之肿疡具有红肿热痛的阳证,创伤浅表出血,皮肤病的止痒,毒蛇咬伤等,均可应用。
5 中草药的用法
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芙蓉花叶、野菊花叶、七叶一枝花、丝瓜叶等,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阳证肿疡。用时将鲜中草药洗净,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一日调换1—2次。早莲草、白茅花、丝瓜叶等,有止血之功,适用于浅表刨伤之止血。用时洗净,捣烂后敷出血处加压包扎,白茅花不用捣烂可直接敷用。徐长卿、蛇床子、地肤子、泽漆、羊蹄根等有止痒作用,适用于急慢性皮肤病。用时洗净,凡无渗液者可煎汤熏洗,有渗液者捣汁或煎汤冷却后作湿敷。泽漆捣烂后加食盐少许用纱布包后,涂擦白疤皮损处;羊蹄根用酷浸后取汁外搽治牛皮癣。半边莲捣汁内服,药渣外敷伤口周围,治毒蛇咬伤等。
6 注意事项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英文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性状 9 化学成份 10 性味 11 归经 12 功能主治 13 里白的用法用量 14 各家论述 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里白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里白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里白 1 拼音
lǐ bái
2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3 拼音名Lǐ Bái
4 英文名Glaucous Diplopterygium
5 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里白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opterygium glaucum(Thunbex Houtt) Nakai[Polypodium glaucum Thunbex Houtt;Hicriopteris glauca(Thunb)Ching]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晒干。
6 原形态大型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13m。根状茎横走,被宽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50100cm,腹面扁平;顶芽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羽片坚纸质,背面粉白色,幼时背面及边缘有星状毛,后脱落;对生,近平展,椭圆形,长6090cm,宽2030cm,二回羽状深裂,具有1对羽裂的叶状苞片;二回羽片3040对,近对生,线状披针形,羽状深裂,中部的较然而。长1017cm,宽1525cm,裂片2535对,互生,狭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14cm,宽23mm,第1对裂片有时具有1小裂片。侧脉单一或二叉分枝。孢子囊群圆形,由34个孢子囊组成,生于羽片背面侧脉的中部,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
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下、杉木林间或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8 性状1性状鉴别 根状茎弯曲,直径46mm;表面褐色,被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质坚硬,易折断,断面外层为棕色皮层,中央为淡**中柱。气微,味淡后微辛。
2显微鉴别 根状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壁微木化。皮层宽广,细胞类圆形,壁木化,近内皮层的46列,细胞壁强烈加厚,几无胞腔;内皮层可见凯氏点。原生中柱维管束周韧型,木质部由胞腔较大的管胞和稍小的薄壁细胞组成。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
9 化学成份含里白醇(diplopterol)。
10 性味苦;涩;凉
11 归经肝经
12 功能主治行气止血;化瘀接骨。主胃脘痛;鼻衄;跌打损伤;骨折
13 里白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塞鼻;或调敷。
14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及髓部:味微苦、涩、性凉。有行气止血,接骨的功能。用于胃痛、鼻衄,骨折。
15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里白的方剂 夹棍神方
fāng处方:肥皂子。制法:不浸透,去外黑皮,用里白肉并仁,捣如泥。功能主治:损伤。用法用量:如明
千里光白及膏皮肤病学简编》:方名:千里光白及膏组成:50%千里光溶液500ml,白及粉200g。主治:烫火伤。
参术散方》卷二《活幼心法》卷八:参术散:处方:白术(用里白无油者去芦,刮去皮,炒)1两,人参5钱,白茯苓(
温里剂为但寒不热、喜暖蜷卧、口淡不渴、小便清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等。在治法上宜根据“寒者热之”的原则
托里消毒散之托里消毒散:别名:托里消毒饮组成:人参、川芎、白芍药、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金银花各一钱,白芷
更多用到中药里白的方剂用到中药里白的中成药 优克龙
:Urocalum分类:泌尿系统药物中成药剂型:里白花穗提取物225mg/粒。优克龙的药理作用:优克
抱龙丸》之抱龙丸:别名:牛黄抱龙丸处方:天南星(锉开,里白者,生为末,腊月内取黄牛胆汁和为剂,却入胆内阴干
化痔丸中成药化痔丸的主要成份:黄柏、勒苋菜、白茅根、九里。化痔丸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用于外痔
痛肿灵g大风艾15g骨碎补10g小风艾15g木香15g白芷15g姜黄25g朱砂根25g当归藤25g地瓜
木香槟榔丸胀痛,大便秘结等。若湿热不化,积热下迫,则下痢赤白,里急后重。治宜行气导滞,攻积泄热。综观全方,以
更多用到中药里白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里白 《证类本草》:[卷第十四]蜀椒
冬。)陶隐居云∶出蜀都北部,人家种之。皮肉浓,腹里白,气味浓。江阳、晋原及建平间亦有而细赤,辛而不香
《证治准绳·伤寒》:[卷八药性]寒沉藏药以补肾与膀胱使阴气行而阳自化小便自通凡用拣肥润里白者去毛切引经上行则用酒浸焙干下行则用盐水润焙(忌
《伤寒证治准绳》:[卷八药性]寒沉藏药以补肾与膀胱使阴气行而阳自化小便自通凡用拣肥润里白者去毛切引经上行则用酒浸焙干下行则用盐水润焙(忌
《医学入门》:[内集·卷一脏腑]脏腑条分为主,女以右肾为主。连胁系心贴脊膂兮,裹以脂膜,里白外紫如江豆兮,相合若环。肾连胁下对脐,形如江豆,
《卫生宝鉴》:[卷二十一]咀药类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大黄有哪方面的应用呢下面我就来讲讲大黄的应用。
大黄的应用1积滞便秘
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常与芒硝、厚朴、枳实配伍,以增强泻下攻积之力,为急下之剂,用治阳明腑实证,如大承气汤(《伤寒论》);若大黄用量较轻,与麻仁、杏仁、蜂蜜等润肠药同用,则泻下力缓和,方如麻子仁丸(《伤寒论》)。若里实热结而正气虚者,当与补虚药配伍,以攻补兼施,标本并顾。如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配人参、当归等药,方如黄龙汤(《伤寒六书》);如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方如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须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如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
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泻心汤(《金匮要略》)。现代临床单用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若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如凉膈散(《和剂局方》)。
3热毒疮疡,烧烫伤
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同用;治疗肠痈腹痛,可与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本品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疖,如用治乳痈,可与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黄散(《妇人良方》);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为末擦患处(《太平圣惠方》)。治烧烫伤,可单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
4瘀血诸证
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常与桃仁、土鳖虫等同用,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治妇女瘀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如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单用一味大黄即可见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或与黄连、黄芩、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治湿热淋证者,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此外,大黄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癫狂惊痫,大便秘结者,如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
大黄的药理作用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有利胆和健胃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大黄的古籍摘要1《神农本草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2《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3《本草纲目》:“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白色条状似海棉的中药名称
本文2023-10-24 06:35: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3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