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中医的朋友请进!求助!
1、虽然是胃部胀疼,但按中医辩证看,应属于肝气犯胃。
2、您所说的三种药,我个人认为,均不适合。倘若继续服用,甚至会导致身体出现新增不适。
3、最好的办法,是请中医师对您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做全面细致了解之后,采用中药汤剂治疗。这样针对性较强,疗效会好于中成药。
4、如一定要尝试服用中成药,可以选择“柴胡疏肝丸”或“木香顺气丸”。服用一周左右,在症状明显缓解之后,应停止服用。之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服用其他药物或改为食疗。
6、鸡内金,功效重在消食,与您的病情并不相符,不建议尝试服用。
中医治法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用药]柴胡疏肝理气,白芍、山萸肉柔肝,枸杞、当归养血以补肝,龙骨、牡蛎以镇肝。白术、茯苓、鸡内金实脾以防肝之传,薄荷、煨姜助柴胡疏肝之力,栀子清肝火。
[主方]逍遥散加减: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薄荷,煨姜,枸杞,栀子,生龙骨,生牡蛎,山萸肉,鸡内金。水煎服。本方疏肝而不用过多辛燥药,而辅以较多养血柔肝之品,乃不忘消渴之阴虚根本也。
中药处方
(1)犀角地黄汤加味
[主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阴虚阳亢,火伤目络)。
[处方]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20克,赤白芍10克,丹皮8克,山栀10克,龙胆草5克,石决明20克(先煎),茅根15克,侧柏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3周为1个疗程。
(2)丹栀逍遥丸
[主治]肝郁血虚,胸胁胀痛,烦躁潮热,颊赤口干,便秘溲赤,食欲不振以及月经不调等。
[处方]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甘草。
[用法]口服,每次6~9丸,每日2次。
(3)开郁舒肝丸
[主治]肝胃失和引起消化不良,脘腹胀满,胁胁作痛或窜痛,喧气呃逆,精神抑郁,食欲不振等症。
[处方]香附、山楂、茯苓、白术、陈皮、沉香、厚朴砂仁、枳壳、甘草、青皮、槟榔、乌药、六神曲、元胡。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4)平安丸
[主治]气郁伤肝,肝气犯胃,脾胃不和引起的脘腹寒痛,食积痞满,嗳气呃逆,饮食少进,寒疝偏坠及慢性肝炎、胃炎等。
[处方]木香、沉香、青皮、元胡、肉豆蔻、六神曲、丁香陈皮、茯苓、豆蔻仁、麦芽、母丁香、砂仁、枳实、草果仁、山楂槟榔。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5)柴胡疏肝丸
[主治]肝郁气滞血淤引起的胸胁疼痛,寒热往来,经前腹痛等。
[处方]柴胡、香附、陈皮、枳壳、川芎、芍药、炙甘草。
[用法]口服,每次6~9克,每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6)舒肝止痛丸
[主治]肝胃不和,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满,呕吐酸水,脘腹疼痛。
[处方]柴胡、当归、白芍、赤芍、白术、薄荷、甘草生姜、香附、郁金、延胡索、川楝子、木香、陈皮、半夏、黄芩、川芎、莱菔子。
[用法]口服,每次4~45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7)舒肝调气丸
[主治]胃脘疼痛。胁肋胀痛,恶心呕吐,倒饱嘈杂,大便秘结等。
[处方]香附、枳实、厚朴、青皮、陈皮、沉香、厚朴花、郁金、延胡索、片姜黄、木香、五灵脂、豆蔻、莱菔子、莪术、郁李仁、牵牛子、龙胆草、白芍、牡丹皮、石草蒲。
[用法]口服,每次2~3丸,每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8)平肝丸
[主治]肝气郁结,肝胃不和所致两胁胀痛,胃脘刺痛,周身窜痛,嗳气吞酸,头晕耳鸣,下肢无力。
[处方]当归、白芍、香附、乳香、玄参、生地黄、炒枳壳、炒白芥子、木香元胡、炒莱菔子、代赭石、黄芩、桔梗、陈皮、栀子、青皮、川芎、砂仁。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
(9)沉香化气丸
[主治]用于肝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痛,胸膈痞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
[处方]沉香、木香、香附、广藿香、陈皮、砂仁、莪术、六神曲、麦芽、甘草。
[用法]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嘱服用。
(10)调胃舒肝丸
[主治]肝脾不和,肝郁不舒引起的胃脘刺痛,两胁胀满,嗳气吞酸,饮食无味,周身窜痛。
[处方]砂仁、厚朴、豆蔻仁、青皮、枳壳、陈皮、山楂、柴胡、郁金、香附木香、片姜黄、甘草。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11)越鞠丸
[主治]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气郁积滞,嗳气吞酸。
[处方]香附、川芎、栀子、六神曲、苍术。
[用法]口服,每次6~9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12)舒肝平胃丸
[主治]肝郁胃弱引起的胸胁胀满,倒饱嘈杂,呕吐酸水,胃脘胀痛,食滞不消。
[处方]厚朴、陈皮、枳壳、法半夏、苍术、甘草、焦槟榔、生姜、大枣。
[用法]口服,每次45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13)舒肝和胃丸
[主治]食欲不振,呃逆吐酸,恶心呕吐,胃脘疼痛。
[处方]香附、柴胡、乌药、木香、陈皮、郁金、佛手广藿香、白芍、白术、甘草、焦槟榔、莱菔子。
[用法]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十二指肠炎是指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病因中医病因1饮食不节,寒温失调多因暴饮暴食,饥饱失常,过食生冷,嗜食辛辣;或长期饮酒,或久病不愈等,而脾胃内伤,寒热互结于中,致使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所致。2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多因忧思恼怒,情志不舒,使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而成;或饮食不节伤胃,使胃失和降,影响肝之疏泄而致。3肝郁化热,郁热乘胃多因禀赋性格抑郁,情志不畅,使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郁热乘肾或素体胃热内盛,复因肝郁化热,横逆犯胃,肝胃郁热,胃失和降而致。4瘀血内停,阻滞脉络情志不舒,气郁日久,气滞而血行不畅;或气虚而运血无力,以致血脉瘀滞;或血寒而使血脉凝涩;或久病人络;或外伤而致瘀血内结。5中焦虚寒,胃失温煦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延及脾胃;或饥饱失常,过食生冷;或用药不当,皆可损伤脾胃,致中焦虚寒,纳运不健,胃失温煦而发病。6阴液不足,胃失濡润多因温热病后,伤及胃阴,或吐泻伤津耗液;或因平素喜食煎炒香燥之品;或用温燥之品太过,日久暗耗胃阴,胃阴不足,脉络失养所致。西医病因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刺激性食物、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饮酒、放射线照射等均可引起此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病人多合并有十二指肠炎,提示本病可能与某些慢性胃炎病因相同。继发性十二指肠炎或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组由各种特异性病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包括感染(寄生虫、结核、真菌、霉菌等)、脑血管疾病及心肌梗死引起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炎、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其它如肝炎、胰腺及胆道疾病,由于局部压迫或蔓延,引起的十二指肠供血障碍等。由此可见,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病因不同,发病机理也不大一样。流行病学男女比例约为4:1,患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占80%以上)。在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病例中,本病的发病率约占21%~303%,发病多在球部,发病率据国内纤维内窥镜检查结果,占上腹部有症状受检病人的10%~16%,其中30%~60%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病机探微本病多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气机失畅、胃失和降,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或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血脉凝涩,瘀血内阻,而导致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甚则络伤呕血。病理生理学粘膜活检可见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炎性渗出。胃肠化生是慢性十二指肠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本病中杯状细胞数增加,肠管上皮细胞活动性增加。绒毛明显减少或萎缩;绒毛顶部上皮细胞的长度明显减低,核呈过度染色,胞浆减少。粘膜固有层中严重炎症细胞浸润,包括淋巴、浆细胞和肥大细胞,而中性粒细胞浸润常提示炎症活动。组织学可将本病分为三型:①浅表型——炎症细胞浸润局限于绒毛层,绒毛变形或扩大,上皮细胞变化较少;②萎缩型一一炎症细胞扩展到全粘膜层,并有严重上皮改变;③间质型——炎症细胞局限在腺体之间。 治法与方药:1辨证分型治疗本病治疗以健脾和胃为基本原则,但还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邪盛者应以法邪为急;虚证应以补虚为先;若虚实夹杂,当扶正法邪,并根据正邪盛衰,或以扶正为主,兼以法邪,或以法邪为主,兼以扶正。(1)肝胃不和:治法:疏肝和胃。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舒肝,香附、枳壳、陈皮调理脾胃气机,川芎调和气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如泛酸甚者,可加乌贼骨、浙贝、瓦楞子以敛酸、止酸和胃;或加左金丸、黄芪、竹茹以清泄肝热,和胃止痛。如疼痛较甚者,可加元胡、川楝子加强理气止痛之功;如嗳气较频者加代储石、旋覆花以顺气降逆。(2)肝胃郁热:治法:泄肝和胃。方药:化肝煎加减。方中青皮、陈皮疏肝理气,芍药养阴敛肝;丹皮、栀子清泄肝热;黄连苦以清火,稍佐吴茱萸辛以解郁,郁散则火随之得泄,诸药相伍,可泄肝和胃。如肝郁较甚者,可加柴胡、郁金、香附以舒肝解郁,使火随郁泄;如络伤吐血,加白茅根、侧柏炭、生藕节、白及等以凉血止血;郁热伤阴,证见口干、舌红,加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清热;如大便干结,加大黄或芦苔以通便泻热。(3)湿热中阻: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方药:芩连温胆汤加减。
肺癌为呼吸道常见的癌症之一。早期肺癌多于胸透时偶然发现,常因与肺结核混淆而被误诊。肺癌属于中医的“咳嗽”、“痰饮”、“息贲”及“咯血”等范畴。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刺激干咳,痰少而清稀,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胸憋,气短,发热,声音嘶哑等。
肺癌治疗多采用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西医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早、中期肺癌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配合运用放疗、化疗及中医药疗法;晚期肺癌或不能手术、放疗的患者则以药物治疗为主。一痰热壅盛型:表现为咳嗽痰多或咯痰稠粘,胸痛气急,发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腻或薄黄,脉弦数。治宜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可从下列药中选用:
⒈内消瘰疬丸,每次6~9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⒉平消片,每次6片,1日2次,温开水送服。
⒊消癌平糖浆,每次10~20毫升,1日3次,口服。
⒋莲柏治癌片,每次6片,1日4次,温开水送服。15天为一疗程。
⒌复方鱼腥草片,每次4~6片,1日3次,温开水送服
。
二肺阴亏损型:表现为咳嗽少痰或干咳无痰,咳时胸痛,气短,动则气促,语言声微,甚则心烦发热,口干,舌红,或舌质红绛,舌苔光剥,脉细数。治宜养阴生津,清肺化痰。可从下列药中选用:
⒈养阴清肺丸,每次1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忌食辛辣。
⒉贝母二冬膏,每次9克,1日2次,温开水化服。忌食辛辣烟酒。
⒊百合固金丸,小水丸每次6克,1日2次;大蜜丸每次1丸,1日2次。均以温开水送服。忌辛辣食物及烟酒。
⒋洋参丸,每次1~2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
三气滞血瘀型:表现为咳嗽不畅,胸闷不舒,咯痰不爽,胸痛彻背,有时痰中带血,气急,便秘,头晕头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腻或黄腻,脉弦或细涩。治宜行气宽胸,活血止痛。可从下列药中选用:
⒈越鞠丸,每次6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⒉血府逐瘀丸,每次1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
⒊西黄丸,每次15~3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四肺脾两虚型:表现为平素怕冷,易于感冒,咳嗽胸闷,气短乏力,咯痰稀白,动则气短,食少,大便稀,肢体倦怠,舌淡,苔薄白,脉细。治宜补脾益肺。可选用:
⒈六君子丸,每次9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⒉二陈丸,每次9~15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⒊参苓白术丸,每次6~9克,1日1~2次,温开水送服。
肺癌术后患者体质比较虚弱,可运用中医药调理治疗,以帮助机体康复。
如属肝胃不和者,可见胸胁胀满、胃脘不适、嗳气泛酸、不思饮食等症状。治宜以疏肝和胃为主。可选用:
⒈舒肝丸,每次1丸,1日2~3次,温开水送服。
⒉解郁和肝丸,每次1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
如属气阴两虚者,可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口干咽燥等症状,治宜以补气养阴为主。可从下列药中选用:
⒈生脉饮,每次10毫升(1支),1日2次,口服。
⒉固本液,每次25~50毫升,1日2次,口服。
⒊贞芪扶正冲剂,每次1袋,1日2次,开水冲服。
肺癌行放射治疗后出现骨髓抑制,造血功能低下,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者,治宜补益精血为主,以扶正抗癌,减少放疗副作用。可从下列药中选用:
⒈维血宁糖浆,每次25~30毫升,1日3次,口服。
⒉微达康,膏剂:每次8克,1日3次,温开水化服;安瓶剂:每次2支,1日2次,口服;冲剂:每次20克,1日3次,开水冲服。
⒊龟板胶,每次3~9克,1日1~2次,温开水或黄酒炖化服。
若在放疗或化疗中出现消化道反应,可见恶心、呕吐、头晕、纳差等症状,宜健脾和胃。可从下列药中选用:
⒈香砂六君子丸,每次6~9克,1日2~3次,空腹用温开水送服。
⒉小半夏合剂,每次10~15毫升,1日3次,口服。
若出现放射性肺炎,可见咳嗽频作、气急喘促、口渴痰黄等症状,治宜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可从下列药中选用:
⒈麻杏止咳片,每次4片,1日3次,温开水送服。
⒉抗咳灵糖浆,每次20毫升,1日3次,口服。
首先说一下,舌头有裂纹,一小部分人属于先天形成的沟纹舌,不用特别担心。
主要是病态的裂纹需要注意,主要是由于肾水不能充分的上行濡养心火,就会导致心火旺盛,阴液虚损,导致津液亏虚,不能营养到舌头,就会出现裂纹。
针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从滋补肝肾,温煦下焦,引火下行,只有下焦火烧的旺旺的,才能保证全身的气血运行正常。
当然了,舌根属于肾脏反射区,如果舌苔白腻,也是肾气虚的问题。
如果舌头中间有裂纹,舌苔厚腻,发白或者发黄,舌头两侧有齿痕,都跟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有关,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导致肝胆湿热,脾胃湿热,湿气严重,形成痰湿淤堵,导致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有齿痕。
既然弄清楚了根源所在,那么调理起来就有针对性了。
脾虚湿滞证的舌脉与症状表现人体饮入的水液经脾的运化,转为供人体所需的体液,中医说脾主运化水液,因饮食生冷油腻,饮酒过多,饥饱无度或情绪不畅,气郁脾胃,日久损伤脾的运化功能,水湿停滞就形成了脾虚湿滞问题。脾虚与湿滞互相影响,脾虚形成湿滞,湿滞加重脾虚,脾虚后常导致消化系统症状,胃肠功能减弱紊乱,例如腹胀,食少,口淡无味,消化不良。湿滞常出现水湿过多注入肠道,引起大便不成形,腹泻便溏,湿邪的性质粘腻秽浊,水湿上犯于口腔,常导致口中粘腻,口臭口粘,舌苔为脾胃的津液上达舌体而成,湿滞后津液过剩,整个舌面的舌苔厚腻,脾胃被湿邪困阻,正常的津液水分无法吸收代谢,失去了津液的滋润,厚腻的舌苔可出现裂纹。这个裂纹并非津液不足干燥导致的,而是湿邪停滞津液无法上达于舌面,出现的裂纹。前面已经说过,齿痕舌的发生多与脾气虚、脾虚湿盛、脾肾阳虚有关,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接下来将从几个方面来细说调理之法。
脾气虚原因: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失常及运化水湿功能减弱引起的证候。
主要症状:
水湿内生——腹胀、神疲乏力、大便溏稀、纳少、四肢浮肿等等。气血生化不足——肢体倦怠、精神不振、少气懒言、消瘦、面色萎黄等症状。调理方法:
饮食上多吃清淡食物,多吃营养又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限酒;生活作息上需要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早睡早起,不宜劳累过度,保持好的情绪;药物方面可以服用补脾气的中药,具体还需根据临床的表现辨证选用,同时可配合针灸内关、足三里、关元等穴位。脾阳虚原因: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长期脾气虚引起的脾阳虚,属于脾胃虚寒,是以阴寒内生为主的虚寒证候。
主要症状:腹胀腹泻、喜温喜按、疲乏无力、四肢湿冷、腹部冷痛、消化不良、五更泄泻、大便稀溏等。
调理方法:
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腹部背部的保暖工作,同时注意坚持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睡眠上也要注意多休息。饮食清淡,忌食生冷寒凉之物,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难消化的食物,适当吃点暖胃的食物,多吃红薯、小麦、羊肉、梗米、山楂、枸杞、黄芪、大枣、肉桂或者当归苁蓉羊肉汤等。治疗上需健脾温中,药物方面,在医生辩证下选用一些温阳暖胃的药物,或者选用方剂理中汤等汤剂。脾虚湿盛原因:脾气虚弱,湿邪内盛,中阳受困的一种表现。
主要症状:
脾气亏虚——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四肢不温、口淡不渴、面色萎黄、舌淡苔白等。湿邪偏盛——头身困重、肢体浮肿、大便黏腻、小便短少、食少便溏、舌体胖大或者有齿痕、舌淡苔白、口中粘腻等等。调理方法:
饮食方面,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红豆薏米粥、南瓜、冬瓜、山药,白扁豆,红薯、鲤鱼等食物,少吃或不吃寒凉、难消化、煎炸、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尽量不要居住在潮湿环境,也不要穿湿的衣物,家里可以经常开窗通风,经常晒晒被褥,不要过度劳累,注意保持好一些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常用的中成药参苓白术颗粒、人参归脾丸、附子理中丸、香砂六君丸、四君子丸、理中丸、实脾散等,需要中医望、闻、问、切以后,明确病因再对症治疗。配合艾灸脾经的三阴交,阴陵泉,胃经的足三里等穴位。结语:
舌头有裂纹、舌根、舌苔白厚有齿痕,其实是脾胃虚弱的一些临床表现,脾主运化,当脾胃出现问题时,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以及水湿的能力都会减弱。
懂中医的朋友请进!求助!
本文2023-10-24 06:52: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