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也就是俗称的鬼节,但鬼节这个名词的来历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3收藏

今天是冬至,也就是俗称的鬼节,但鬼节这个名词的来历是什么?,第1张

  冬至不是鬼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 中元之意由元宵节延伸而来。古代以正月第一次月圆称为上元(故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七月为岁中,七月的第一个月圆日称为中元,因以为节名。

  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节,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民俗信仰,于是益加普及。

  民间普遍流传着“目莲解救母厄”的故 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传沿袭成为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各家还要在自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活动,所谓水灯,就是在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说法,水灯是用来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贺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 ,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节的风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看过幽冥问答录这本书的,讲述的都是故事,但并不是实际事情。具体如下:

“幽冥问答录”更像是一部志怪类的传记,讲述的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梦中之事,当然,梦中之事从来都是真假参半,但是仍然对世人有着强大的警醒作用。

在国学大师被软禁期间,章太炎每晚做梦自己走了阴间到了冥府帮助阎王爷判案,只有星期天除外。这段经历他在《报宗仰和尚书》中谈到过。

当然,幽冥问答录主要通过章大师的幽冥见闻集录而成,书中写道鬼魂们因业力纠缠在阴间铜柱铁烙之刑,因在世修行佛法善根而得以解脱,并且可以有佛法加持不受鬼差们的引领。全文劝导世人弃恶从善。我们暂且不论文章真假,人活一世,还是务必要真诚待人,善良做事。

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等等,做人做事要对得起天地良心,我们不谈为生民立命,为天下谋太平,但是做好人行善事一定是要做到的。

古代寓言故事

古代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已相当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宋人揠苗》、《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以上资料参考 —古代寓言故事

导读:七月半中元节就要到了,大家都说农历7月是鬼门开关的日子,那么中元节鬼门开还是鬼门关呢?中元节是鬼门大开的时候,那么中元节鬼门大开是几点呢?接下来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中元节鬼门开还是鬼门关

中元节是鬼门大开的日子。

鬼门关自七月初一起初开,至七月三十日鬼门闭合。

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一般此时会设普度道场,普是普遍的意思,度是广度堕落三恶道的众生早日离开,超登三善道,甚至超生到救苦天尊的青华长乐世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初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地府鬼魂返回阳间跟亲人团聚的时候 也有很多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阴间的无主孤魂都会涌到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要多少纸钱给他们 免得怨气太重了。

但是,只有到了七月十四才是鬼门大开日子,一支延续到七月十五大开,此后慢慢关合,直到七月三十日鬼门闭合。

民间的祭祖活动一般在七月十五之前进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民间通过一定仪式,夜晚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送回为止。送回时,烧钱纸封包,称烧“包衣”,或者还有法事(或佛或道)。在有些地方(如湖南),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更重要的祭祖的日子。

农历七月民间称为“鬼月”,但是古代七月是大吉月,也是历法中的申月,有“上得天时,下得地利”的优势,尤其明朝皇帝除沿古来天子七月葬之俗外,甚至多数选择七月登基,清朝亦流传堪舆口诀:“古来七月天子葬”,在显示七月是吉月的传统。

中元节鬼门大开是几点

七月十四的午夜,到七月十五的十二点之前,鬼门是从大开到关上。

一般人都认为,七月十四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因此都极少出夜门。事实上是七月十四的午夜,到七月十五的十二点之前,鬼门是从大开到关上。古籍记载,这个时候,应该是游荡人间的鬼魂回归地府的最后限期。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初八也就是人日之后的那天,鬼门又会再开一次,让鬼魂再次游历人间。大概这两次鬼门大开。

为什么在中国农历七月十四才是鬼门大开

注意这里用词“鬼门大开”而不是“鬼门开” 。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初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地府鬼魂返回阳间跟亲人团聚的时候也有很多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阴间的无主孤魂都会涌到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要点香、烧纸钱 给他们 免得怨气太重了。

但是,只有到了七月十四才是鬼门大开日子,一支延续到七月十五大开,此后慢慢关合,直到七月三十日鬼门闭合。

为什么说“七月半,鬼门开”

俗语说“七月半,鬼门开”,一踏入七月,鬼门关会大开,游魂野鬼会藉此时在人间游离一段时间,接受人们祭祀,直至七月三十日鬼门关再度关闭时,鬼节才结束。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幽冥之事本就令人难以清楚知晓,不过,现代人都认为纸钱是活人烧给灵界的“钞票”,给亡者的贴银箔,称为“银纸”或“冥纸”。

黑白无常鬼,亦称无常。在旧时迷信中,将无常说成是人死时勾摄生魂的使者,是来接阴阳间死去之人的阴差。而将无常又划分为黑无常和白无常。《红楼梦》中就有著名的《恨无常》一曲,“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荣华富贵也敌不过生死有命。黑无常和白无常虽然都是无常鬼,但是前者给人带来的只有灾难,而后者一方面给人带来恐惧和不安,另一方面以可以给人带来发财的好运气。这反映了民间一种观念:鬼跟人一样有善恶。

  在鬼城名山上,有两个经常出现的小神,一个是白无常,一个是黑无常。这两个神是干什么的呢?

  白无常和黑无常人们并称无常二爷,是专门捉拿恶鬼的神。无常列入十大阴帅[8]之列。而白无常则笑颜常开,头戴一顶长帽,上有“你也来了”四字;黑无常一脸凶相,长帽上有“正在捉你”四字。为什么无常有黑白之分呢?想来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宗教中的神,很多都具有人间性,捉拿恶鬼,不能一天到晚只有一个司此职,总得轮个班吧,不然,一个神司此职,长期是受不了的。因此,白天一个,黑夜一个;其二,从黑白阴阳来讲,才符合道教阴阳说;其三,从很多民间传说故事中分析,白无常多为惩治那些“不够称”的,而黑无常是专拿链子、镣铐捉拿恶鬼的。

  丰都名山“天子殿”有无常二爷;“无常殿”里有无常和他的老婆神像;“城隍庙”里有无常和他的老婆。白无常有老婆陪伴,不见黑无常有无常婆。

传说中白无常名叫谢必安,黑无常名叫范无救,也称「七爷」、「八爷」。据说,谢范二人自幼结义,情同手足。有一天,两人相偕走至南台桥下,天将下雨,七爷要八爷稍待,回家拿伞,岂料七爷走后,雷雨倾盆,河水暴涨,八爷不愿失约,竟因身材矮小,被水淹死,不久七爷取伞赶来,八爷已失踪,七爷痛不欲生,吊死在桥柱(所以很多白无常的形象是伸著长长的红舌)。阎王爷嘉勋其信义深重,命他们在城隍爷前捉拿不法之徒。有人说,谢必安,就是酬谢神明则必安;范无救,就是犯法的人无救,当然这都是民间传说。

关于黑无常也有很多传说,有一则《黑无常改恶从善》也较为典型。传说从前有两父子,儿子从小好逸恶劳,又抽烟又赌钱。父亲管教,儿子就是不听。有一次,儿子赌钱回来,输了个精光。父亲失手将儿子打死了。儿子死后,恶习不改,阴魂在人间依旧作恶害人。[5]

  过了几年,有天晚上,儿子来到自家门外,当他正要进屋时,院子里的狗叫个不停。他父亲知道又有死鬼来害人,一手提刀,一手端着桐油灯出房来收鬼。儿子看见父亲来势凶猛,跳到房子上说:“父亲,孩儿不是来害人的,孩儿只是想回来看看你老人家。”

  父亲说:“你在世作恶,死了还扰得乡邻不得清净,我失手打死你后,心头还难受了好久,你继续作恶,我反而不难受了。”

  儿子说:“你说得实在有理,儿子现在已天良发现,发誓不再作恶,一定改恶从善来世再来报答养育之恩。”

  父亲说:“如此便好,不然为父难见乡亲们。”

  儿子说:“父亲放心,从此一别,儿子要去受刑吃苦,不会再来看望您老人家。父亲多保重。”

  从此后,儿子真没有再来害人,他下十八层地狱受刑去了。在十八层地狱他受尽了磨难,才懂得了人生的可贵,自己过去干的那些恶事,实在有罪。

  一次十殿阎罗中的秦广王召见他,说:“你为何不去取替身还阳?”

  他说:“前世我已做尽遭千人恨万人骂的坏事,走到哪里,那里人都拿刀拿棍杀我,做恶事实在使人唾骂,我要重新做个好人。”

  秦广说:“看来你真是个能改恶从善的恶鬼,告诉你,要是你再做三年善鬼,我一定报请阴天子封你一官半职。”

  三年后,十殿阎王又召见了他,说:“这三年里,你果然已改恶从善,做了很多善事,我已报请阴天子恩准,封你为赏罚司黑无常官职,专事捉拿恶鬼。”

  从那以后,他穿着一身黑麻布衣,半夜出巡各地,明察暗访,行善的他报给阴天子,作恶的报给崔判官,捉拿了很多很多恶鬼。

  无常二爷到底是属于道教还是佛教或是民间信仰,很难说清,这大约是两教融合的产物,因为不论到道教徒还是佛教徒都信仰这两位神,不过,佛庙中供奉最多。

说到黄天化其实大家也知道这个人是真的真的很给力的一个人,大家也看到了,这个人各个方面都不错,实力也十分的给力,最后他也是封了神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黄天化最后封的什么神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别错过了呀!

黄天化一出生就在名门贵族中,却生平坎坷。

他的父亲是商周名将——武成王黄飞虎;他的爷爷是界牌关的守将——黄滚;他的姑母也是纣王帝辛的贤德妃子——黄妃;

《封神演义》中,黄天化家族,至少三代都是忠臣良将。

可是,泰极否来。黄家将一心为国之时,却因妹妹忠心直谏,被纣王扔下的摘星楼。

纣王的无道之举,惹怒了黄飞虎,眼见着纣王在妲己的温柔乡中,迫害忠臣,杀害其妹,情急之下起兵反商。

源易缘注意到,黄天化本来是一凡人,但他的顶上的杀气却能冲入云霄,阻住神仙的云路,惊动了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

道德真君看到黄天化相貌不凡,料知以后会有富贵,便收黄天化为徒弟。

数年学艺,黄天化奉师命下山帮助姜子牙完成封神和伐周的任务,被姜子牙任命为西周四大先锋官将领之一。

在西周伐周中,黄天化还曾大破过四大天王:魔礼海、魔礼寿、魔礼青、魔礼红。

后在遇到商纣的一奇异将才高能后,被他的法宝蜈蜂蜇伤,黄天化和他的坐骑玉麒麟一同遇害。

黄天化魂上封神台后,姜子牙封黄天化为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之职。

源易缘在读者朋友的留言中看到:有人认为,黄天化所封神的职务,超过了他的父亲黄天化。

是否如此呢?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供大家交流探讨。

1、何为三山正神炳灵公

姜子牙受师父元始天尊之命,敕命黄天化神职时,只是提到一句管领三山正神。

具体是哪三山?封神演义中,并没有提及,也未作诠释。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会提及三山五岳一词。

五岳并不陌生,分别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查阅资料,源易缘发现,三山有3层意思:

一是泛指全国各地所有的山川;二是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山和瀛洲三座名山;三是指后人新称的黄山、庐山和雁荡山。

炳灵公是黄天化封神后的一个名号,还有说法称炳灵公为火神之祖;

古籍《三教搜神大全》中,将三只眼的马元帅,附会成《封神演义》中的黄天化。

从这个角度看,黄天化统管着三山五岳,有些像中国的山神总管。

2、黄天化封神时在五岳之前

封神台上,姜子牙第一位封的是轩辕黄帝的大帅柏鉴,曾跟随黄帝征伐蚩尤。

紧随清福神柏鉴其后封神的,就是黄天化。其次才分封五岳神。这其中,就有黄天化的父亲——黄飞虎。

在中国的汉语中,往往也是先论三山,再谈五岳;

封神时,封神榜中若有先后轻重之别的话,那么黄天化所封的神位,就要高于或略高于他的父亲。

3、黄飞虎的神职并不简单

众所周知,黄飞虎是东岳大帝,五岳之首。

除此之外,元始天尊还特意赏其一把尚方宝剑,加封黄飞虎执掌幽冥地府18层地狱。

留心一下,这个职务就更厉害了。

封神中称,黄飞虎不仅总管天地人间的吉凶祸福,还掌管着人、神、仙、鬼等自然万物的生死轮回之道。

也就是说,三界中的生死轮回,没有东岳大帝的勘对批准,就是不合法、也是不允许的。

  有很大的区别!

  阴曹地府一般指的是我们平时说的地府,也是地府的统称!阴曹地府其实是包含幽冥地府的,阴曹地府包括地府的一切地方,即阴曹地府包括幽冥地府。阴曹地府一般包括各种阴界官员、小兵、牛头、马面、轮回司、阎王殿、地藏王府、十八层地狱等所有地方,地府的统治阶级的鬼怪官员一般住的地方都比较好,也就是除了幽冥界以外的地方都是活动区域,而幽冥界属于镇压恶鬼的地方,幽冥界即是幽冥地府。

  何为幽冥地府?

  幽冥地府一般指的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狱,即幽冥界!传说幽冥界是十八地狱的统称,主要镇压各种恶鬼幽冥,十恶不赦之人。

  总的来说人死后一般要走地府的经过个人感觉是这样的:黑白无常带你先赴黄泉路,然后要进地狱之门,黑白无常将你带到判官殿,先见判官;等判官确定你在阳间的善行罪行之后,要去阎王殿接受阎王审判,审判完毕之后;在依照你的罪行选择是打入地狱或者是让你投胎。这时就分成了两条路,如果打入地狱你就得先进地狱受苦,然后等到刑满释放,在去孟婆那喝孟婆汤,然后过奈何桥,之后送你到轮回司,在六道轮回选择投胎。 当然还有一条路就是你没有罪行,这时就不用去地狱直接需要再地府待到可以投胎的年限,然后喝孟婆汤,过奈何桥,去轮回司,进入六道轮回投胎。这就是人的一生,也就是所谓的轮回!

今天是冬至,也就是俗称的鬼节,但鬼节这个名词的来历是什么?

  冬至不是鬼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 中元之意由元宵节延伸而来。古代以正月第一次月圆称为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