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2收藏

如何提高低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第1张

一、通过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

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是现在教改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教学的实践中,我认为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指导学生熟读背诵和启发想象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兴趣是使学生积极阅读的前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就像一块磁铁不断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

1

兴趣来源于对成功的体验

适时的鼓励、表扬、赞许以及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使人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产生兴趣的源泉。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借助拼音进行阅读,速度慢,而无法及时体验到阅读给人们带来的喜悦,造成他们只愿听、不愿读的现状,影响对阅读的兴趣。首先我们可以

为孩子选择恰当的书。

不要

选择太难的书,特别是用作阅读训练的书。确保书中至少有

90%

的字词他都可以轻松地识得。如果阅读过程中为了搞清楚字词的意思而多次停顿,他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了解故事整体的意思。

阅读后

加上适时的鼓励评价,让学生及时体验到阅读的成就感、喜悦感,从而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使学生充分展现内心世界,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是产生兴趣的根本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能尽情抒发内心的感触,能够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宣泄。特别是那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语言浅显、内容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展现学生情感世界的儿歌、故事、童话,他们都显出极大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想学生所想、乐学生所乐,利用教材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先进的教学设备,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新教材《影子》一课,它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揭示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读读有趣的语句,体验语言文字的幽默与俏皮,说一说影子的特点,在灯光和阳光下,看看自己的影子,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对儿歌的兴趣,主动去阅读儿歌,体验儿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之中。

3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来提高阅读兴趣,例如新教材《美丽的小路》一课,通过鸭先生、兔姑娘、鹿先生之间的对话并加上动作的表演,孩子们演得深情并茂,我认为自然对课文的理解就不成问题了。

4

与孩子聊聊正在读的

故事

:这种口头交流可以帮助孩子记忆,也可以帮助他去思考。在阅读之前、中间和之后,都可以问一问、聊一聊。比如说:

·阅读前:“这

故事

的什么地方让你感兴趣?什么地方让你觉得没意思?” ……

·阅读中:“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它跟你先前预想的一样吗?后面会发生什么?” ……阅读后:“你能不能大概说说这

故事

的内容?你喜欢它吗?喜欢什么地方?……

(二)熟读、背诵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基础

1

熟读

读书,只有读到心里,方能领悟。

要想从文本中获取准确的意思,需要平稳而快捷的阅读——也就是一种流畅的阅读。大概在

2

年级左右,孩子的阅读应该达到一定的速度。反复阅读熟悉、简单的读物,可以培养孩子快速解析词汇的能力,他的阅读会变得更加流畅。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几乎没有任何朗读的经验,要想使学生读到心里,教师必须手把手地教。教师可采取范读、学生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等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达到熟读的目的,并通过动作表情来理解“焦急不安”。在这里,教师的范读应当将所读的语句变成富有穿透力的语言,在学生的大脑中激起反响,留下痕迹,从而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2

背诵

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其中包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背诵就是提高阅读能力,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激励学生自觉背诵的愿望,指导背诵的方法,可在游戏中背,在表演中背,举行“朗读比赛”、“我是小小朗诵家”等多种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课上读、课下背、校内读、校外背,在读中笑、笑中读的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丰富语言词汇,培养语感。如在教《四季》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边表演边背诵,在背“小草发芽”“谷穗弯弯”“雪人大肚子一挺”时加上合适的动作,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词语、句子的含义,而且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语言美。

(三)启发想象是提高阅读的有利保障

课程标准对一年级的阅读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学生可以借助于想象,把课文内容从头脑中再现出来,所以在阅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是相当重要的。

1

在“看”中启发学生想象

丰富表象是创造想象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如实物、、动画等,让学生学会观察,为想象积累丰富的素材。如教《比尾巴》一课,为学生提供各种小动物尾巴的,使其观察各种动物尾巴的不同,丰富学生的表象。教《小小的船》时,我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小女孩坐在弯弯的月亮上,遥望夜空的情景,发挥想象,理解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一样,两头尖尖的。并想象自己也能坐在月亮上看到夜空中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在头脑中展现一幅美丽的画卷,并用绘声绘色的朗读传情达意,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

在“听”中启发想象

听优美的文章、动听的故事、美妙的音乐,头脑中联想人物景物的形象,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能加深对作品的感受。教《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想象江南鱼米丰收、小竹排在画中游的情景,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能力指的是什么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现代文阅读能力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从总体上看,现代文阅读能力可具体归纳为以下七点:

1能准确地理解字、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阅读一般的记叙文,能理清层次,弄清思路,能正确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会语言特点和表现。

3阅读一般的说明文,能理清层次,领会内容的性和语言的准确性,能分析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能区分不同类型的说明文的特点及侧重点。

4阅读一般的议论文,能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点,能分析议论方法和方式。

5阅读文学作品能理清情节线索,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能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能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能领会文学语言的优美生动,即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能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能迅速从阅读材料中获取所须的信息。

7能充分运用注释及背景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 学生学不好语文的原因分析

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的理科好的学生经常抱怨语文难学,成绩提高难,答高分更难。每年中考,都会有一些数理化都学得不错的学生,因为语文的影响而没有升入理想中的重点高中。语文达到140分以上更是凤毛麟角。

在中考的各科目中,学生大多数不爱学语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存在语文是民族语言,不用怎么学都会的思想误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背东西,也不愿读书,加上历次考试数理化都能得高分,而语文却达不到高分,他们体验不到成功感,所以对语文也提不起兴趣。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有自己的特点。语文是以文字为载体,文章中承载着知识,记录着作者的经历,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反映着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它更强调理解与感知,而非记公式或者套公式就能做题。现代文阅读更是如此。一个语段阅读题一般5——7道,但是分值却能达到15——20分。每一道题考查一部分阅读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对全文的理解程度,考查他们是否有自己的独特阅读体验。因此,语文的灵活性更大,开放性更强,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更高。所以语文难以答高分。

另外,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并不是学了书本知识,就能学好语文。更何况中考语文考试已经将课外阅读作为阅读考查内容。所以,语文的学习又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难度。语文可以紧扣时代脉搏,可以与科技、文化、政治、历史、经典著作等等结合起来。学生语文学习的面很广,仅仅靠书本学习远远不够,特别是不能死学书本。不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孩子只靠背也学不好语文,或者说得不了高分。

我们大家都经历过中考、高考,知道这其中的酸辛。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而又能够得到高分,才是我们教师应当思考的。

语文素养的高低,小而言之,关系到孩子的命运,大而言之,关乎民族的素质。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培养高分学生,更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在这方面语文是重要的工具性学科。

三、 如何解决语文难学的问题?

我觉得应当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下手。经历了几届中考,我在教学中边教边思考,并坚持写教学后记,经过一个阶段后我试着总结一下自己的成功做法,渐渐地发现我竟然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方法,也不知道是否对大家有用,姑且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

关键词:兴趣 技巧 训练 持之以恒

一、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生的学习,同样离不开对学科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1、 引领学生读课文,走进课本的世界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为学生展现的是无比生动的画卷,这里有山水风景花鸟虫鱼,这里有人间冷暖温情世界,这里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走进语文教科书,学生就仿佛走进了美丽的大自然,走进了神奇的科学世界、奇幻世界,课文带领学生在文海畅游,带领学生阅古览今。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教科书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世界的丰富。培养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是学好语文的最简便易行的途径。教材中有很多适合朗读的材料,像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高尔基的《海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透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笔下的世界。语文教材的丰富性,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读课文,带领学生走进课本的世界,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引领学生悟情境,走进作者的世界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学习课文,不只是学习文字,还要注意把握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通过读课文,学生可以和作者进行一种心理的交流,从而净化他们的心灵。也可以与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当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发生共鸣时,学生就会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是非一般物质享受所能达到的。教材选编的课文,内容非常丰富,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具有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特点。然而作者生活的时代与学生相比也有很大的跨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都要讲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进而把握课文的主题。如学习《藤野先生》,引领学生了解鲁迅进化论思想如何形成的,特别是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学习《背影》,引领学生理解朱自清父亲当时的处境,更好地理解父爱。

3、教师创设情境,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轻松、活泼、有序的课堂教学气氛是我们每个当老师的一种追求,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课堂气氛紧张、压抑、沉闷,学生的学习自然是被动的。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就要给他们展示的舞台,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从去年十一月开始,丹东十四中学在学习了东港小甸子中学的教学改革经验后,也开展了 “学案导学,分组联动”的教学模式研究。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个体学习转变为集体学习,团队成员互相帮助。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学生已经有了强烈的学习意识,教师的提问抑或学生主持的提问都是给了学生锻炼的机会。

开展语文课前5分钟活动。主持人由学生担任,内容包括积累名言、故事、佳片赏析、演讲、读书心得等,也可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独立讲课。在活动前,老师对主持人进行一定地指导,让学生认真查找资料,备好课。舞台交给学生,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已经点燃,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小老师只有自已先学会,才能教会他人。为了让同学们喜欢自己的教学,他们深入挖掘教材。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诗词曲五首,我示范讲解了一首,然后让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尝试让学生讲诗。老师给了他们机会,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如讲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一个小组使用了MP3,播放王菲的歌曲导入新课,受到同学的欢迎。另一个小组受到启发,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进行《过零丁洋》的教学。这些平常老师教学采取的手段,小老师运用地也很灵活,下面的同学们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被挖掘出来了。

“学案导学,分组联动”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为了小组的利益,争先恐后的发言,课堂氛围空前高涨起来了。这些学来的经验在我的课堂上发挥了作用。学生每天都盼着上语文课。因为语文课上他们可以更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有更多的展示机会。语文课堂气氛是轻松快乐的,阅读教学是充满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学生们怎能不爱学语文?

4、教师的激情感染,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生命力

语文教师与其他教师不同之处,就是他们的激情。他们的语言要抑扬顿挫,要随着教学内容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时而如微风拂过水面,时而如疾风骤雨,时而如山间清泉潺潺流水,时而如大雨滂沱白浪滔天。教师不仅是组织者,也同样是一名读者,是阅读教学的参与者,是学生情感的扣动者。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不可能是平静的。教师的范读是最集中的激情释放。十七中学的唐迪老师到七中交流时,我听过他的课,她喜欢范读,她能用她富于变化的语音语调把学生的心弦扣动,让学生身上的血液沸腾,感觉每个毛孔都仿佛被熨烫过似的。她给我的启发是语文老师就应当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你的才学会让学生爱屋及乌的,从而喜欢学习语文。

5、开拓阅读空间,让学生从课外书中汲取力量

过去在七中任教时,学校给基础学年的学生安排校本课程——阅读课。阅读课设立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并且给学生创造一个涉猎课外知识的机会。前面咱们说过,语文的外延很广阔,包括课外阅读,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学生平日里很难挤出大段时间阅读名著,而且有的学生家中既没有藏书,也没有时间看书。所以利用好学校开设的阅读课,我们语文老师可以大作文章。通过上阅读课,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逐渐培养学生安静读书的习惯,并教会他们做好读书笔记的方法,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头脑储备就会丰富,语言就会变得丰富起来,阅读速度也会提上来,学语文的兴趣进一步得到提高。

到了十四中,学校领导提出了“文化立校,读书立人”的口号,班班都有书架,而且间周一次阅读课,每次课两个课时。学校新购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图书,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给学生“充电”。同时,班级的书架上也由同学捐献家中闲散的图书来充实。学生可以在午休前尽情浏览,广泛涉猎。这些做法,都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

6、开设第二课堂活动,将课内外学习衔接起来。

在七中,我们学校成立了绿风文学社,开办了校园广播站,办了学生自己的期刊。绿风文学社的社员有小记者的培训,报道校内新闻,特别是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文学社有自己的广播——绿风之声,由学生撰稿、编辑、主持、播报。社员们积极地参加学社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将课内所学与实际结合起来,从某种角度促进了学生对语文的喜爱。

到了十四中学,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更具规模。学生自由选课,组成兴趣小组,不仅是语文,其他学科都开设了第二课堂。我感觉第二课堂更加注重知识的拓展,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很大的帮助。

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形式。它既是认识语言的过程,同时又是使用语言的过程,那么如何去提高阅读能力呢?

除了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阅读,增加学生自我阅读的实践外,还要突破教材局限,拓宽阅读领域,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老师应该指导并鼓励学生读各种各样的文章,凡是内容健康而又读得懂的都可以读,不可局限于课本。把阅读扩展到课外去,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去阅读。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课外文章,坚持看《新闻联播》,并且定期总结交流或者通过课前活动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使学生能在阅读交流中不断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有了兴趣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方面的专门训练。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才可能把潜能变成能力。。

句子仿写的技巧

一位哲人说过,伟大的创造源于学习和模仿,文学创作也是如此,高考也不无例外的体现了这一特征。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仿写句子即是对模仿这一基本能力的考察要求。

  一、高考何时出现这种考题,考题的内容和特征各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一下近年来高考关于这一考点的考试情况及特点、要求。

仿写句子这一考试形式是从1994年的高考试卷中开始出现的,95、96、97三年高考试卷中没再出现,98年再次出现一直至今连续考了四年,可见它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大方向,不能不引起高三教学第一线的同仁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先来看1994年高考试卷第22题,这是第一次出现的句子仿写类型的题目:

  请在下面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5`)

  要求:

  (1)另举一个事例。

  (2)句式与划线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再来看98年至2001高考试卷中关于句子仿写的考题:

  1998年第33题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分)

  书籍好比是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智慧之窗。

(不超过60字)

  1999年高考第27题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5`)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2000年高考第26题

  下面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4分)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国 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2001年高考第26题

  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6`)

  (1) 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 , 。

  二、高考为什么要出现这样一种考试形式,这种试题能考查学生的什么能力?

我们来看一下2000年和200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

2000年的《考试说明》的应用部分的第⑤条,能力层级是D级。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01年《考试说明》的应用部分的第五条,能力层级也是D级。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仔细比较近两年的高考《考试说明》我们可以发现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但在仿写句子这一条上却没有丝毫的变化,这种考试形式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它的考查层级还是很高的,是D级,仅次于E级的“鉴赏评价”,所以高考这一考试形式是对高三学生能力上的较高要求。

从高考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在仿写句子的能力方面还是欠缺的。从平时的教学实践来看,事实确实不容乐观。但如果我们能仔细地研究这种考试形式的特征,还是可以寻找到一些解题的技巧的。

让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讨论如何仿写句子。

  [例句1]

  读下面的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如果你是大河, ① ,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 ② ,何必为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

  这种类型的仿写属于局部仿写。局部仿写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

先看句式

  仿句①,根据后文可知,应填的句式为:“何必为……而……”。仿句②,“如果你是……”。

  再看内容

  现在的问题就是,省略号的内容怎么填?

  内容一定要根据前后的意思,应从“花朵的凋零而叹息”、“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中找答案。所以句①应填入的是“不要在乎暂时的挫折或失败,要勇敢地面对将来”。句②只要填两个字,这个内容和后文的“结出果实”有关,如填入“果树”、“种子”就很恰当,而填入“果园”、“山竹”等词意思就不对了。

  [例句2]

  仿照下面的句式,以“只有”开头,写一个结构与之相似的复句:

  只有波涛澎湃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而平静的湖边,只好让污泥环绕。

  这种类型属于语段仿写。语段仿写比局部仿写从难度上说要高得多了。主要是内容上要注意与例句保持一致。

  从句式上看,这是一个二重关系的复句,“……而……”构成第一层,意为转折,“只有……才能……”构成第二层,意为假设。如果不懂复句的知识,这个题目恐怕就不太好完成了。而1999年的《考试说明》及《教学大纲》都没有说明要考察这一知识点,这一点便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不直接考复句知识,但可以间接考察,再如《考试说明》中近年来没有出现名句的默写、文化常识、文言句式等知识点的考察要求,但并不能证明高考中不会出现类似的知识点,只是不直接出题而是间接出题而已。

  句式研究后就要研究句中的词语,“波涛澎湃”对应“平静”,“光洁柔软”对应“污泥环绕”,完成这一题目不能不注意这些词语的对应,否则便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题目。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以“谨慎”开头写一段话,要求与下面语段的句数、句式保持一致。

经验是取胜的法宝,有经验可以使工作得心应手,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获取成功固然需要经验,然而这种说法却不能反过来看,经验可以成事,但足以败事。

  此例句和上一例句的答题要求基本相同。

  [例句3]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文段的意思完整、明白。

  “你工作多久挣的钱,才够买一个麦当劳的巨无霸?”要是猛然被这样提问,多数人可能都会打个愣,因为这个问题人们通常更习惯另一种算法,即:我一个月的工资,够买几个“巨无霸”?这两个问题看上去一回事,在统计学意义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别。前者是以商品来考察劳动力的价值,后者则是 。

  这种类型的仿写属于带有理解性的仿写,它不仅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同时也考查他们的理解能力。

  要完成这一题目,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这两种说法的不同,它的区别点到底是什么?

  其实,高考中还有一种考试形式,就是变换句式。现代汉语对句式的要求比较高,句式稍有变化,句子的意思便随之而变化(当然也有很多句子句式变化了而意思却一点没变),这个考题便是这样一个兼类题。

“你工作多久挣的钱,才够买一个麦当劳的巨无霸?”此句强调的是“多久”和“一个”之间的价值衡量问题,偏重于强调劳动力的价值;“我一个月的工资,够买几个巨无霸?”此句强调的是“一个月”和“几个”之间的价值衡量问题,偏重于强调劳动者的收入,所以后者应则是“用商品的价值来衡量劳动者的收入”。

  再如

  按语言连贯、句式相近的要求,完成下面填空。

  说到就要做到,作为领导干部,更应如此。如果说     ①    ,算是轻率许诺,那么明知做不到,也要去说,就完全是     ②      。

  这个例句的答题技巧和上个例句很相似,它是考察句式对应的技巧,②句对应的是上句中的“轻率许诺”,①句对应的是下句的“那么明知做不到,也要去说”,从意思上看又是递进关系,有了这样一个理解的方向,那么答好这个题目就不是一个难事了。

  [例句4]

  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一句话,再在后面加一句话,作为前面四句话的总结。

  如果你是一颗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      ,      ;      ,        ;         。

  这是一种综合类型的仿写题,综合了仿写和理解两种能力的考查。

  首先要仿写句式,“如果你是……,就……”

  其次是要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它强调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洒下绿阴”来看是强调个体的奉献精神,二是从仿写的一组句子上看它又是强调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

  所以填入的句子前四句应注重强调个体的奉献精神,最后一句的总结应强调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

  [例句5]

  依据给出的文字,续写一个段落。句式要大体相同。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也是人生一笔      的储蓄, 。

  这一道题与前面一题大大不同

  例题要求的是“续写”而不是仿写,即顺着原句的话题进一步丰富原句的内容,所写的内容与前面的要保持一致性,即“友情,是人生的一笔……储蓄,这储蓄,是……”。

  答题的要领是:

  注意例句所给文字对后面续写的文字在形式上有何规定?

  所给文字使用了比喻、对偶、排比三种修辞方法,因此我们在续写时也应仿此操作。

  参考例句:

  读书,也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这储蓄,是发现未知和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是超越前贤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实力。

  这道题已不完全是仿写句子了,它是以扩展为主兼及依照性的练习,在做题时,要在扩上打开思路,可以在平面上,也可以在纵深上丰富原句的内容。

  再如

  参照下面这段话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句话。

  大的东西会变小,小的东西会变大,“大”与“小”常常在某种条件下向对方转化,举例来说,大的损失会因补救及时而变小,小的成绩会因为继续努力而变大。“多”与“少”也是如此, , 。

按照上面的答题思路,完成此题便不难了。

  还有一种类型的仿写是总结性、归纳性的仿写

  [例如6]

  揣摩下面这段文字的大意,给这段话的开头补上一个恰当的句子

          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多有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超越一切的。

  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归纳能力。首先得搞懂这句话的意思,划线处是一个问题,后面是三个答案,然后把这三个答案否定了,给出了一个正确的答案,所以从“回答”“答案”“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三处一归纳便可知划线处应是问“世界上谁的气力最大?”

  再如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 ① 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谏讽,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 ② 综上所述,不能看出: ③ 。

  要求:

  (1) 续写的句子要合乎文文意,使整段文字衔接顺畅,文意贯通。

  (2) ①②处的句式与标有点号处的句式相同,要另举事例。

  (3) ③句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给整段文字作总结。

  答:     ①

  此题的解答要注意①②两处是仿写,③句是总结,答题方法和思路与  [例句6]相似。

  三、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仿写句子的类型和解题方法

  仿写句子的类型

1 局部仿写

2 语段仿写

3 理解性仿写

4 综合仿写

5 扩展兼依照性仿写

6 总结归纳性仿写

仿写句子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 要研究所给句子形式上的特点; 确定句式

  二 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 选择内容

  三 要酝酿语言 酝酿语言

  四 要看题干中的特殊要求。 特殊要求

五 要注意文意贯通 文意贯通

  古人云:“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能先很好地研究其特征,仔细地分析它的解题方法,那么一定能很顺利地解决问题。

  四、根据以上仿写句子的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1、无论是经过两代人写成《汉书》的班氏父子,还是付出一生辛苦完成《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无论是徒步穿行南极的秦大河,还是靠轮椅周游世界的李克•汉森,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拼搏才能成功。

  要求:

  仿照上面的一段文字的表述形式,写成一个长句子。末尾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感天动地的正气歌,他们正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2、下面两句语义侧重点有所不同,请仿写另外的句子。

  他像落地的枯叶,虽然护住了红花,自己却化作了污泥。

  他像落地的枯叶,虽然自己化作了污泥,却护住了红花。

  3、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标点、句式,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语句。

          :领导讲话、计划明明有错,实施后会带来损失,可有些人就是缄口不言——在领导面前应当“谦逊”;         ;有的工作,自己明明可以胜任,可有些人就是连推带躲——在工作面前应当“谦逊”。

  4、 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

  有人说,幸福在于有钱享受。世界烟草大王的女儿朵丽丝毫12岁继承了其父1亿美元的资产,但她的一生却郁郁寡欢,历经三次痛苦的婚姻,最后寂寞地死去。钱没有买到她的幸福。

  要求:仿写一组句子,仍以“幸福”为话题,仍从后面的角度,句式与上文相似。      。

  5、下面是两首咏物诗,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另选两件物品(如“镜子”、“木偶”、“吊桶”等)也写两组,每组两行,每行字数可以不一样。

蜡烛

站得不端正的

必然泪多命短

    锚

即使一生不露面

也会感到它的存在

  7、仿照下面的句子,用相同的手法写两句同样有寓意的话。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爱的画卷

原唱:忢訫

词:谢宝光

曲:尹庆全

混缩:五毒天书

你的爱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悄悄地收藏在你我心田

想你时呀读上她千遍万遍

一场场一幕幕就在昨天

你的爱就是一幅含羞的画卷

被你我珍藏在两颗心之间

想你时呀我轻轻走进画里面

醒来后总留下苦苦思念

虽然说你离我越来越远

总想着有一天还能相见

滴滴泪水凝结成思念

茫茫夜空月圆人不见

月圆人不见

你的爱就是一幅含羞的画卷

被你我珍藏在两颗心之间

想你时呀我轻轻走进画里面

醒来后总留下苦苦思念

卷着的画卷深深的眷念

苦苦的思念美丽的画卷

想你时读上她千遍万遍

一场场一幕幕就在昨天

就在昨天

卷着的画卷深深的眷念

苦苦的思念美丽的画卷

想你时读上她千遍万遍

一场场一幕幕就在昨天

就在昨天

我觉得,可以通过让孩子玩搭积木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我是因为小孩上了幼儿园小班之后,才开始真正接触积木的。因为在此之前我没有幼儿园读也没有玩过积木,积木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普通又陌生的名词。

从幼儿园接小孩回来后,他经常跟我和他妈妈分享他在学校的趣事,尤其是他和老师、以及其他小伙伴玩搭积木的事情。看他那么感兴趣于玩积木,我特意带他去玩具商城选购积木。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积木有那么多的类型,形状多变。有原型、方形、长的、弯的积木;还有各种颜色组合的积木;有大的、小的,数量多、数量少的积木

根据孩子自己的选择,最后买了两包积木,15元一包。交钱之前我还犹豫,但是看到上面写着是益智玩具,所以,我放心地买了。

对于积木,我小孩真的是比较痴迷,如果不提醒他做其他的事情,他可以沉迷于积木游戏中2-3个小时。有时候我会和他一起玩,按照说明书上面的参考图案进行拼搭,有时候按照我们讨论出来的想法拼搭,玩的很开心。

从小班到学前班,有时候是六一儿童节,有时候是生日,都有给我孩子买不同的积木。每一次他都是按照说明书参考如拼,后面就拆掉自己拼搭。

上图是我手机保存下来的一条龙的变身,总共有1000多块小积木。龙是参考图的,机器人是孩子自己想的。

上图是我手机之前保存下来的孩子的作品,都是他抛开参考图自己拼搭的。仔细看其实都不是对称的,但是第一眼看上去感觉还真有模有样的。尤其是细节处理方面,没有一模一样的配件的时候,他会选择类似的零件代替,而且没有什么违和感。

孩子拼的积木还有很多其他的,但是手机没有存那么多!

通过孩子搭积木这事情,我觉得一个比较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具体体现在:

一是可以让孩子认识到颜色搭配的重要性。积木有很多种颜色可以选择,同一个形状也会有不同的颜色。孩子在搭积木的时候,会通过大脑思考和眼睛观察把哪种颜色的积木搭在一起会让作品更漂亮、更好看,从而增加孩子对颜色的审美认识。

二是搭积木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美感。有时候孩子在拼搭一个作品的时候,会先去了解这个物品的空间结构,是虚的还是实的,是圆的还是方的,再着手开始拼搭。尤其是立体结构的作品,用积木拼搭的过程就能更好的开放孩子的想象力和空间美感。

三是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高度。我发现孩子拼搭出来的作品如果不完美他会不满意,拆掉重新拼搭。有一次我觉得我孩子拼的轮船还不错,但是他说这样不行的,会不稳定的,而且这样的船太矮了,水可能会进来,然后从新拼搭。所以,如果积木虽然搭起来了,但是如果孩子觉得外表看起来不够漂亮,也会推翻。所以说,有漂亮的外表,才是最重要的,而这点恰恰是提高孩子审美高度的首要因素。

如何提高低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通过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