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有哪几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2收藏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有哪几位,第1张

教授:

车静光、陈 灏、陈暨耀、陈 焱、陈张海、封东来、龚新高、郝柏林、侯晓远、黄吉平、蒋最敏、金晓峰、李世燕、林志方、陆 昉、马世红、马永利、沈 健、盛卫东、施 郁、陶瑞宝、王 迅、吴长勤、吴义政、吴咏时、游建强、张新夷、张远波、赵 利、周 磊、周鲁卫、资 剑、谭砚文(女)、韦广红(女)、杨中芹(女)、Kevin Cahill

兼职教授

沈学础、沈元壤、杨福家

复旦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是郁培文。

5岁的他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习应用数学。3年后,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获得郭沫若奖学金。学习4年后,他感觉纯理论的数学太过单一,没有实用性,希望学习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9岁的他,考入了香港科技大学,选择了自己更喜欢的运营管理专业。24岁时,博士毕业,经过严格的几轮面试,进入复旦大学任教,在国际顶尖杂志发表多篇论文,被评为复旦大学副教授。

扩展资料:

人物经历:

郁培文博士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数据驱动的运营管理,科技与媒体行业的运营与创新。他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管理科学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主持并参与了多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资助的研究项目,包括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他还承担了来自医疗、酒店、军工以及零售等多个行业的企业委托合作研究项目。他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中学毕业于安徽天长中学。

2005年,郁培文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习应用数学。2008年10月,获得第28届郭沫若奖学金。

2009年,四年后,纯理论的数学对于他的吸引力已经下降,他更希望自己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他进入了香港科技大学,并选择了自己更感兴趣的运营管理专业。

2014年,五年博士生涯结束后,郁培文顺利通过两轮面试,进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任教。

却活字典尔,本以为乃似黄月英之高才,未想实一电子书罢了。

请问这种人才要之何用?才个P,扔山里活不过仨月,进社会也只能靠社会养。再才也没网络有才记忆好罢了

这种人活着没意义没听过合同用词或者文言文来标格式的。

复旦大学中国排名第6名。

1、复旦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由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共建。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名单、“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

2、学校拥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2439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411万平方米。

3、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直属院(系)35个,设有本科专业79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

复旦大学办学条件:

1、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139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1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8人,国家各类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01人次。

2、复旦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数学中心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

3、2010年起,复旦大学在文、理、医的基础学科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带动各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陈广宏,1962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鄞县。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7年、1990年在复旦大学古籍所先后获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导师皆为章培恒教授。1990年进复旦大学古籍所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担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2002年起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古籍所副所长。2003年至2004年,任韩国汉城大学中国文学文献学招聘教授。2003年入选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9年至2010年,为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交换研究员。

陈正宏,1962年生于浙江杭州,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后在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获硕士、博士学位,导师是蒋天枢教授和章培恒教授。1988年留所任教,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现任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法国亚洲学会会员。

钱文忠[1],1966年6月6日出生上海,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高中就读于上海华师大一附中。中学期间估计是个顽皮学生,以至于老师担心他考不上大学,建议他填写志愿的时候报低一点,结果他以外语类文科第二名考取了北大。)。大学一年级起,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师从著名印度学家A Wezler教授、著名佛教学家L Schmithausen 教授、著名伊朗学家RE Emmerick教授,主修印度学,副修藏学和伊朗学。1990年代,居家自修文史之学五年。1996年,受人引荐,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天竺与佛陀》、《国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游记》、《巴利文讲稿》,译作有《绘画与表演》(合译)、《唐代密宗》、《道、学、政》,另有资料编集与古籍整理十余种,发表各类论文一百余篇。

作为国内少数几位专研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钱文忠传承了季羡林的学术薪火。当年,钱文忠尚未满17岁,突然对这门冷僻艰深的学问产生了兴趣,“我就和季先生通信了。”外界有传言说,1984年,季羡林老先生以73岁高龄,在北大重开了停招多年的梵文巴利文专业,就是为了招收钱文忠为徒。

  对此,钱文忠如实告诉记者:“1984年,季先生决定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继1960年之后,第二次招收梵文巴利文专业的本科生,我和他老人家的通信,大概使老人家确信,在这个年头,还是有孩子愿意学梵文的。这应该起了点很微小的作用。在高考前,北大的招生老师就奉季先生之命,到华师大一附中找我谈过。我的那个班级后来一共招了8个人,到现在只有我一个人还以此为专业。”

  1984年高考进了梵文巴利文班。这个班一共有八个人,之后先有一两个人转系,再后来几乎全部搬到德国,最后剩下钱文忠一人还以此为专业,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冷”到不能再“冷”的专业,钱文忠乐在其中。较有名的一直到今天,不论是学术、古玩还是藏书等等,他都能“玩”得转,钱文忠说:“我确实喜欢‘寓于乐’,我认为这是一 种不错的态度,也很符合‘游于艺’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古训,不是吗?我想,人活在世上是非常短暂的,不能什么都要。没有‘舍得’的心态,会很累的。”

  梵文巴利文,是一个不为常人所知的专业。钱文忠说,他之所以会接触到这一领域,要感谢高中历史老师郝陵生先生。“我很庆幸,我在华师大一附中读书的时候,遇见了优秀的历史老师郝陵生。郝老师喜欢在每节课前介绍点学术界的情况。有一次,他说梵文研究很重要,但是似乎学的人很少。季先生年岁已高,再没有年轻人去学,恐怕这门学问在中国要绝了。”钱文忠听说以后,就自己找书看,然后和季先生通信。此后,他就以第一志愿考进了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有哪几位

教授:车静光、陈 灏、陈暨耀、陈 焱、陈张海、封东来、龚新高、郝柏林、侯晓远、黄吉平、蒋最敏、金晓峰、李世燕、林志方、陆 昉、马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