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常见病症——哮喘
概 述
1定义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部疾患。哮指喉间哮鸣,喘指呼吸气促。哮必兼喘,故通称哮喘。
2发病情况
本病四季均可发病,尤好发于春秋两季,秉承遗传或为过敏体质。遇气候骤变,寒温失常而引发。鱼腥发物、花粉、绒毛及特殊气味也可诱发。
3小儿哮喘较之成人哮喘有其特点
本病在小儿各个年龄阶段皆可发病,婴幼儿及学龄前期最为多见。重视预防,治疗及时,年长后能够痊愈;发作频繁,长期不愈者,则可成为终身痼疾。
病因病机
病因
1 内因:伏痰内蕴。与素体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2 外因:感受外邪,接触异气,嗜食甜、咸、腥、辣等。
病机
小儿时期,肺脾肾三脏常虚。肺虚失于气化,脾虚失于运化,肾虚失于摄纳,水液代谢失常,伏痰留饮内蓄;外邪乘虚而入,引动伏痰,痰阻气道,肺失宣肃,气逆痰动而为哮喘。
诊 断
1 常突然发病,发作之前多有鼻痒、喷嚏、流涕、咳嗽等先兆症状。发时气急、
喘促,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
2 有诱发因素,如气候骤变,感凉受热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
3 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呼气延长。如有继发感染可闻及湿性啰音。
4 可有婴儿时期湿疹病史或者家族哮喘史。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寒热 辨虚实
治疗原则 哮喘发作期以邪实为主,故以攻邪为先;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则以扶正为要。攻邪有散寒、清热、涤痰、降气之分;扶正有养肺、健脾、益肾之别。临证需审证择之。
分型论治
1发作期
⑴寒性哮喘
症状 咳嗽气喘,喉间哮鸣,痰多白沫,形寒无汗,鼻流清涕,面色晦滞,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滑。
治法 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方药 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加减。
温和呵护宝宝肌肤~ 婴儿皮肤湿疹的中医疗法 小婴儿 的皮肤患婴儿湿疹,往往让爸爸妈妈心疼不舍。本篇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婴儿湿疹,除了如何预防婴儿湿疹的发生,也提供对宝宝较为温和的治疗方式,并且详细说明居家照顾注意事项,让每个宝宝都能够健健康康长大。
中医古籍里提到的婴儿湿疹
婴儿的皮肤是最细致完美的,但却也最薄嫩脆弱,容易受到各种内在诱发或外来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各种皮肤疾病。婴儿湿疹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到底婴儿湿疹是什么呢?宝宝皮肤上的红疹就是婴儿湿疹吗?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昆明院区中医儿科刘佳祐主任指出,婴儿湿疹,更精准的来说就是异位性皮肤炎,并非常见的婴儿脂漏性皮肤炎,两者常易混淆。脂漏性皮肤炎多见于六个月内的初生婴儿,通常不需要特别治疗,便能自愈。婴儿湿疹则好发于宝宝六个月至一岁左右时,在中医古籍中又叫奶癣、胎敛疮,奶癣之意就是指婴儿开始吃奶出现的症状,奶癣的「癣」跟现在皮肤疾病中的「癣」定义并不同。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中,有关于婴儿湿疹的纪录提到:「小儿头疮,眉间生疮」。以中医角度来说,婴儿湿疹乃因风溼邪气搏击气血发于颜面部,意即因体质过敏、风邪而引起婴儿颜面部的皮肤搔痒、干燥、红痒、丘疹、渗液等情况。
婴儿湿疹分两种类型
刘佳祐医师提到,婴儿湿疹从症状的表现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风热型,风热型的湿疹为风邪造成,皮肤通常太过干燥粗糙,症状为搔痒、红疹、脱屑。另一种为湿热型,湿热型的湿疹为湿邪造成,除了红疹,还会夹杂渗液,会有水泡及血水。
预防婴儿湿疹有妙方
不管是风热型或湿热型的婴儿湿疹,刘佳祐医师说明,得到婴儿湿疹的宝宝都因体质偏热性,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提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以说明宝宝有心火而表现在婴儿湿疹这样的病症上,也是俗称的火气大。因此,预防婴儿湿疹的方式有下列几个原则:
1饮食尽量单纯,吃食物原型:
饮食往往是宝宝过敏的来源,宝宝开始吃副食品后,要避免太早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加工食品容易诱发过敏。此外,吃母乳的宝宝,也比较少有婴儿湿疹的状况,如果可以就多让宝宝喝母奶。
2注意食物属性:
给宝宝吃水果时要注意属性,风热型体质避免太燥热,所以芒果、龙眼、荔枝等属性偏热的水果,不建议太早给宝宝食用;反过来讲,湿热型体质就要小心比较湿以及属性比较生冷的水果,例如瓜类,西瓜、哈密瓜、火龙果等都要避免。
3写饮食日记:
找出过敏原对避免宝宝湿疹是很重要的一环,爸爸妈妈可以写宝宝饮食日记,纪录饮食,以及宝宝食用后的身体反应,了解什么食物会加重或诱发宝宝湿疹。奶粉有时也会是造成宝宝过敏的原因,有必要时也需要更换奶粉。
Tips:关于小朋友的体质调整
刘佳祐医师提供一个观念给爸妈参考,宝宝或小朋友体质属于稚阴稚阳,调整体质时不像大人是「如果燥热就吃什么退火」,只要平衡饮食,避免食物属性太燥热或太寒凉,小朋友自己就会随着生长调整。
婴儿湿疹的中医疗法
在中医疗法中,治疗婴儿湿疹有下列几种方式(吃药建议六个月以上,外敷与药浴出生后即可使用):
1吃药:
以一般科学中药等药粉,加进适量开水中(一包中药粉大约加入20~30CC的温开水),以匙喂的方式,不建议加进母乳或牛奶中喂食,避免引起交互作用,或造成宝宝有厌奶的反应。
2外敷:
除了内服,也能透过外敷的方式缓解症状。不管风热型或湿热型都可以擦芦荟类皮肤凝胶或乳液。芦荟具有止痒解热的功效,未使用完的芦荟产品可以放冰箱冷藏。风热型的湿疹如果出现干燥脱屑,可以擦紫云膏,其中含有紫草和当归的成分,可治疗干燥脱屑的皮肤。湿热型则建议用黄芩、黄连、黄柏三种药材磨粉制成的三黄粉。这三种药材在中医里都具有清热燥湿的疗效,将这三种药材磨粉过筛,直接抹在伤口上面可以帮助伤口愈合或收敛,效果很好,通常隔天就结痂。但是因为药的性味苦寒,要小心宝宝不要误食。
3药浴:
药浴是透过皮肤吸收的方式达到功效,以金银花、薄荷再加一点当归,让宝宝泡澡、洗脸,清洁皮肤。若宝宝不排斥,金银花、薄荷加上黄菊花泡开,让宝宝喝一点,都是很好又温和的治疗方式。
宝宝湿疹生活照顾守则
皮肤疾病的照顾,往往不容易,除了宝宝可能因此难受哭闹,睡眠饮食都会受到影响,除了靠药物调养,生活上还有各个面向要注意的细节,得靠爸爸妈妈每个环节一步一步有耐心的慢慢克服。
首先爸爸妈妈要懂得分辨病症,刘佳祐医师提醒爸爸妈妈,若宝宝不只脸部,嘴巴、 或四肢躯干都有疹子,又加上发烧,这就是病毒感染,不是一般的婴儿湿疹。另家中有上学的哥哥姐姐,要更注意,可能是肠病毒。婴儿湿疹除了脸部,较少出现在其他部位。
确认病症之后,接下来就是食衣住行上的生活照顾了。首先要注意温度及溼度,提醒爸爸妈妈,婴儿湿疹特别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调控,夏天若有需要可开空调,将温度降低至27~28度。让宝宝穿着透气的包屁衣。头面是身体的阳位,宝宝头部散热容易流汗,所以头部的包覆上不宜太多,冬天则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处在温度落差太大的环境,例如因为天气冷就包很多件衣物,反而会让宝宝皮肤闷住不适。冬天睡觉时可以开暖气,宝宝有时包太多衣物睡觉,反而容易流汗,不利皮肤恢复。湿度则需要控制在50~60%。另外也可使用空气清净机,空气中的尘螨会加重婴儿湿疹的病情,所以空气干净会帮助皮肤的过敏或发炎反应不再持续。
除了外在环境,宝宝吃进身体的东西也要特别留意,副食品尽量吃食物原型:给宝宝的副食品种类不要太复杂,每一次尝鲜不要太多种,若有过敏,会无法分辨是哪一种食物引起。
内外环境都调整之后,可以再观察宝宝的睡眠品质如何,宝宝睡眠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宝宝睡眠充足有助改善湿疹。若宝宝晚上因为湿疹睡不好,可用金银花、连翘、竹叶帮助宝宝清心火(金银花、连翘、竹叶吃药建议六个月以上,至于外敷与药浴出生后即可使用金银花)。改善睡眠品质也是治疗婴儿湿疹、帮助宝宝身体恢复的手段之一。
最后就是帮宝宝洗澡时的水温不宜太烫,太烫的洗澡水反而容易引起婴儿湿疹的病灶(太过 或是洗澡前后的温差过大)。一般的沐浴精内含的清洁成分也可能 宝宝的皮肤,可以清水清洗即可,洗澡完要尽快帮宝宝擦乾,减少水分滞留皮肤的 。希望经过爸爸妈妈悉心的照护,每个宝宝都可以快乐健康长大。
刘佳祐
学历:长庚大学中西医双主修医学士、长庚大学传统中国医学硕士、阳明大学传统医药博士
经历: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儿科主任、台湾中医儿童暨青少年科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兼任助理教授
现任: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昆明院区中医儿科主任
婴儿在小时候,在食物的选择上,也不是随便就能选择的,这样对宝宝的成长是没有任何帮助的,那对宝宝一岁三个月的食谱里,有一些不错的食物是宝宝可以选择的,但是对于这些食物,很多父母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对于这类食谱的选择,还是要有充分的认识。
space

宝宝一岁三个月的食物选择,也有很多种,但对于宝宝在吃东西的时候,都是要适量的进行,这样对宝宝的身体营养吸收,才会有很好的帮助,那三个月宝宝的食谱里面有什么呢?
1岁3个月婴儿配方:
主食:450-500 ML每天2-3次,3餐后食用。
辅食:可食的肉类,如鱼,虾,猪肉,鸡肉,动物肝,动物血等,块状,条状,逐步过渡到成人。经常更换食品品种、口味,粗细搭配,以保持营养平衡,促进儿童食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注意:断奶瓶鼓励孩子用杯子喝奶,学习用勺子吃东西,用筷子吃东西,强调安静地喂养孩子,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力和饮食习惯。
喂食时间
早晨
八点配方奶220 ML馒头25克
十一点半软菜饭(米饭50~70克,青菜20克)豆腐芙蓉蛋(鸡蛋1个,豆腐50克,麻油1克)豌豆肉丝(鱼肉30克,豌豆50克,植物油5克)
适当的盐)
午后
15:00点心新鲜水果1~2颗,甜饼25克
17:30抄手(面粉50克,肥肉25克,生菜30克,麻油2克,盐2克)
20:00点心220 ML奶粉
从上述介绍中,对于一岁三个月宝宝的食谱有了很好的理解,所以对于宝宝在食物的选择上,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而且不同的时间,在食物的选用上,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对宝宝身体各方面的发育,会有很好的帮助。
概 述
1.定义 凡因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的正常肃降功能,造成肺气上逆作咳,咯吐痰涎的,即称“咳嗽”。
2.发病情况
⑴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冬春为多。
⑵ 发病年龄:各年龄的儿童均可发病,而以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为多见。
⑶ 发病特点:小儿肺常不足,元气虚弱,抵抗外邪侵袭的防御功能尚未健全,外感时邪首先犯肺,最易引起咳嗽。根据临床所见,外感咳嗽多而内伤咳嗽少。
⑷ 预后:本病预后较好。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调护失宜,咳嗽反复迁延不愈,可出现痰多喘满,时轻时重,时犯时止。如旧邪未去,又感新邪,常转为肺炎喘嗽。
3.历史沿革
咳嗽一证,早在《内经》中即有论述。《诸病源候论》对咳嗽一证,采取脏腑结合病因的分类方法,并指出了小儿咳嗽的致病因素多为外感寒邪。《小儿药证直诀》将咳嗽分为“肺盛”和“脾虚”二类,认识到脾与痰有密切关系,并总结了“治嗽大法,盛则下之,久则补之,更量虚实,以意增损”的治疗原则。明代《幼科金针·咳嗽》指出了小儿咳嗽的转归;而张景岳吸取前人之长,把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清代《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则将小儿咳嗽分为风寒、肺寒、火热、食积等,这种分类方法,在目前儿科临床仍习用,可与景岳的外感和内伤的分类方法互参。
病因病机
病 因
外因:感受外邪。
内因:脏腑功能失调。
病 机
1 感受外邪,肺失清肃;
2 痰浊内生,贮肺作咳;
3 素体虚弱,肺脾受损。
诊 断
1.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2.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许干啰音。
3.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 病程长短:外感咳嗽,常起病急,病程较短,并伴有表证,多属实证;内伤咳嗽,发病多缓,病程较长,往往兼有不同程度的里证,亦可虚实互见,然虚证居多。
2 咳声轻浊:咳声频频,重浊有力,多属风寒咳嗽;咳声高亢气粗,或咳声嘶哑,多属风热咳嗽;干咳阵阵,气涌作呛,多属燥火伤肺;干咳或咳声短促而哑,午后黄昏为剧,多属肺阴耗伤;咳声高亢有力者为实;咳声低微,气短无力者为虚。
3 痰涎色量:痰涎稀薄,色白量少或中等易咯出者为寒;痰涎稠厚,色黄量少或中等,咯出不爽或有腥臭味者属热;痰少或成粘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夹以血丝,多属燥;痰涎清稀如水,起泡沫,量多,易咯出,多属痰饮。
治疗原则以宣通肺气,化痰止咳为主。
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常见病症——哮喘
本文2023-10-24 08:20: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4183.html